第四单元 课题一国民收入分配
国民收入的分配
(三)国民收入:NI
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以货币计 算的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 部收入的总和。即V+M。它是反映一国综 合国力的综合性指标。由于它最终会形成 为一个国家范围内的各种收入,如国家收 入、企业收入、居民收入等,所以称国民 收入。
(四)个人收入:PI (五)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或DI。 PDI=PI-个人纳税额。
(三)关注国民财富的“第三次分 配”
据统计,1996年至2002年,中国累计受捐款达 94.93亿元人民币,接受衣被9.66亿件,其它物质 折款105.05亿元。这些捐赠使3.6亿人(次)困难 群众受益。
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 站、点27356个,比上年减少644个。全年直接接 收社会捐款14.2亿元,衣被6850万件,其中棉衣 被1722万件,其他捐物折合人民币8517.6万元; 间接接收其他部门转入的社会捐款8322.5万元, 衣被1319万件,其中棉衣被124万件,其他捐物 折合人民币2897.6万元,使1849.2万人(次)困 难群众受益。
研究范畴)。 公平,最初是个伦理学的概念。 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平,主要是指分配结果的公平,
即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获得与其提供的劳动或生产 要素相当的收入;在承认不同社会成员收入分配 合理差距的基础上,能共享受生产力发展的成果, 消除两极分化。 公平既是社会主义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 必要条件。
2.反映社会分配公平(平均)程度的曲线: 洛伦兹曲线。
美国的贫富差距虽然非常严重,但其富裕的人们热心慈善 公益蔚然成风。
卡内基、摩根、洛克菲勒、福特等巨们生前身后都把万贯 财产捐献给了社会。当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已向社会捐 助了上百亿美元,而且还宣布,他死后,将把99.9%的财 产都捐献给社会。
课题内容《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
说课内容: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国民收入、财政、预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理解:(1)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关系的原则(2)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意义运用:结合财政政策加深对财政作用的理解2.能力目标(1)通过积累与消费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用辩证思维看问题的能力;(2)通过学习“收支相抵很难做到,因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状况是在不断变化的,不是静止的”培养学生用发展眼光看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财政、税收重要性的学习,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从而自觉地理解、支持、拥护国家的政策。
二、说内容1.地位:(1)在教材中地位:首先,从社会产品的分配理论来看,它是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分配是再生产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生产决定分配,没有生产就没有分配,同时分配对生产也有反作用,能促进或阻碍生产的发展。
因此,对分配中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和比例,以及财政、税收的性质和作用的分析,是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
其次,从现实意义看,即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来看,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运用有效手段和途径组织财政收入,合理安排财政支出,使社会成员树立依法纳税意识,做到自觉纳税,都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体措施。
因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高考中地位:国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宏观调控体现的,尤其在经济运行不平稳的情况下作用更为明显。
而财政、税收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必然要体现国家意志,因而本节内容成为高考命题的关注点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这从高考题:“财政怎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可见一斑。
2.重点、难点、易混点:(1)教学重点:①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关系的原则②财政的作用(2)教学难点:①财政收入和支出含义②突破:无论财政收入还是支出,要着力从静态角度来理解,收入要强调它是国家集中起来的资金;支出是国家通过预算而支出的财政资金。
(3)易混点:国家收入分配与个人消费品分配社会总产值与GNP、GDP3.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比较、分析、澄清相关知识间的联系,达到让知识在联系中、系统中生存、激活,以提高教学效果。
2020-2021年高一政治下册国民收入的分配1
2019-2020年高一政治下册国民收入的分配11.社会总产品及社会总产值⑴社会总产品: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由各部门各行业的劳动者生产出来的的总和。
【注意】它是指生产成果的物质形态,即价值形态。
主要是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的,包括、、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和商业(包括饮食业和物资供销业)五大物质生产部门。
⑵社会总产值:用来表示的社会总产品。
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物质生产总成果的重要指标。
⑶两者关系:各物质生产部门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从实物形态的角度叫做社会,从价值形态的角度讲叫社会总。
【思考】在现实生活中,计算经济总量时,为什么既要使用社会总产品指标,又要使用社会总产值指标?【举例】请例举我国工农业产品位居世界首位的产品名称:。
【例题】能够准确反映一国经济实力的标志是A.社会总产品B. 社会总产值C.国民收入D.外汇储备2.国民收入⑴含义:①物质形态:社会总产品扣除用来补偿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之后,剩下的那部分净产品,就是国民收入。
●公式表示:国民收入= -②价值形态:社会总产值扣除一年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后余下的那部分价值。
也就是在一年内劳动者创造的全部新价值。
●公式表示:国民收入(V+M)= (C+V+M)—(C)⑵地位:国民收入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它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思考】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与人均国民收入是否完全一致?人均国民收入指标有什么重要性?。
【举例】现在联合国根据按人均的国民收入数将世界各国划分为四类:一类是美元以上,为富裕国家;二类是美元以上,为中等富裕国家,三类是美元以上,为贫困国家;四类是500美元以下,为最贫困国家。
⑶实现国民收入迅速增加的根本途径及原因:①途径:广泛应用新的彩缤纷、提高劳动。
②原因:一方面可以大力增加产量,一方面尽可能地降低消耗。
【例题】增加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A.增加劳动者的数量B. 延长劳动时间C.提高劳动强度D.提高劳动生产率【补充】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比较3.国民收入分类:⑴依据:按最终用途分。
国民收入分配统计分析
国民收入分配统计分析1. 引言国民收入分配统计是经济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统计工作,通过对国民收入在不同人群之间的分配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旨在了解社会经济的公平性和平等性,以及财富的集中程度。
本文将使用统计数据和图表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分配情况。
首先,我们将介绍国民收入的概念和分配方式。
然后,我们将分析收入差距的不平等程度,并探讨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
最后,我们将讨论如何改善国民收入的分配情况,提高社会的公平性和平等性。
2. 国民收入的概念和分配方式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由居民(包括居民企业)和非居民所创造的所有可分配的收入总和。
国民收入包括工资、利润、租金、利息等各种形式的收入。
国民收入的分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2.1. 劳动者工资收入劳动者工资收入是最直接的收入来源,通常由雇主向劳动者支付薪水、工资和福利等。
工资收入的分配取决于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工作时间和劳动市场的供求关系。
2.2. 利润收入利润是企业所有者获得的回报,它是企业从市场经营活动中获得的超额收入。
利润收入的分配主要根据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和盈利能力来决定。
2.3. 租金收入租金是土地、住房和其他资产的所有者所获得的收入。
租金收入的分配取决于土地和资产市场的价格和需求情况。
2.4. 利息收入利息是借款人为使用资金而支付给贷款人的回报。
利息收入的分配主要取决于借贷市场的利率水平和借贷条件。
3. 收入差距的不平等程度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可以通过不同的指标来衡量,包括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和收入分配比例。
3.1. 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常用指标之一。
它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0表示完全均等分配,1表示完全不均等分配。
基尼系数越接近1,收入差距就越大,不平等程度就越高。
3.2. 洛伦茨曲线洛伦茨曲线是一种反映收入分配情况的曲线。
横轴表示收入群体的累计比例,纵轴表示收入的累计比例。
洛伦茨曲线与完全均等分配情况的对比越大,收入差距就越大。
《国民收入分配》课件
探索公平、可持续的收入分配模式和政策建议。
3 未来国民收入分配趋势预测
分析全球经济和社会变化对国民收入分配的潜在影响。
来自工资、奖金和津贴等的劳动所得。
财产所有者收益
通过资产投资、股东权益等获得的收入。
政府收入
通过税收和其他政府收益来源所得到的收入。
境外收入
外国工作、投资和福利等带来的收入。
国民收入分配的调节
国家政策调节
税收政策、福利制度和就业法 律等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调节
工会组织、最低工资和劳动力 供需平衡的作用。
影响因素
国民收入分配受哪些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国民收入的组成1固定资本形成
投资、产业发展和资本积累的重要来源。
过去净积累
2
历史积累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及其分配机
制。
3
住房消费
人们在住房上的花费和收入分配中的重
政府最终消费
4
要角色。
政府部门对社会服务和公共事业的支出。
国民收入分配的种类
劳动者报酬
国民收入分配
国民收入分配,一个关乎人民福祉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议题。本课件将全面介 绍国民收入的组成、种类、调节及国际比较,探索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方案 和未来趋势。
国民收入的概念
定义和范围
什么是国民收入?它包括哪些领域的经济活动和收入来源?
意义和目标
为什么国民收入分配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资本市场调节
财富再分配、金融监管和贷款 政策等对收入分配的干预。
国际比较
典型国家的国民收入分配比较
利用国民收入数据,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收入分 配的差异。
国民收入和分配120页PPT
• 11、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 跨出第一步。3/20/2024 4:57 AM3/20/2024 4:57 AM24.3.2024.
3.20
生活总会给你另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叫明天
•
6、
。2024年3月20日星期三上午4时57分52秒04:57:5224.3.20
• •
人生就像骑单车谢,想保谢持平衡就大得往前家走 7、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4年3 月20日 星期三4 时57分 52秒04 :57:522 0 March 2024
错误原因
1、 把在分配领域获取收入的原因,当成生产领 域创造价值的源泉
2、把分配的表面现象当作财富创造的本质
违背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四、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的关系
公平的涵义:指有关经济活动的制度、权利、机会和
结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 公平或平等不等于收入均等或收入平均
效率的涵义: 经济学意义的效率是指经济资源的配置和
。2024年3月上午4时57分24.3.200 4:57Ma rch 20, 2024
我们必须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
9、
。上 午4时57 分52秒 上午4 时57分0 4:57:52 24.3.20
• 10、一个人的梦想也许不值钱,但一个人的努力很值钱。3 /20/2024 4:57:52 AM04:;2、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一定的
按 发展;3、社会分工存在以及劳动是人类的谋生手段
劳 分 配
特点: 1、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具有社会统一性; 2、社会依据社会平均劳动确定劳动者在社会总产品中的所 得的份额 ;3、 按劳分配是实物不存在货币;4、 按劳分配
国民收入的分配课件1pptPowerPoint演示文
个人消费(主要部分)
4
(1)为什么说积累和消费存在着一致性? (2)为什么说积累和消费之间还存在着不一 致性? (3)怎样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5
积累率的计算公式:
积累率=
积累基金 国民收入
× 100%
最高限 积 累 率
最低限
保证人民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保证原 有人口和新增人口的当前消费水平不能 降低)
北京为了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在治 理环境污染、60项重大工程、新体育场 馆建设、奥运会举办、基础设施上总共 投资1045亿元人民币,即平均每年增加 150亿人民币的投资。按照2000年中国 GDP8.3万亿人民币计算,占中国GDP的 0.183%。
1
实物形式 = 社会总产品
-
已经消耗掉 的生产资料
民收入经初次分配 以工资的形式分配给企业职工
后分为三部分
企业主的个人收入
个体经济创造的国 民收入经初次分配 后分为两部分
以税金的形式上缴国家财政 剩余部分为个体生产者的个人收入
3
扩大再生产(主要部分)
积累 非生产性基本建设
社会物资储备 国
民
国家行政管理
收 入
公共消费 国防
科、教、文、卫事业
消费
社会保障
= 余下的净产品
国民 (价值形式)(一年内) (同期) (新增加的产品)
收入
(两
种存在形Biblioteka 式)价值形式= 社会总产值 (货币表现)(一年内)
-
消耗的生产 资料的价值
=
余下的净产值
(同期) (新创造的价值)
2
国民收入的分配(初次分配和再次 分配)
国有企业创造的国 以税金和利润形式上缴国家财政
国民收入的分配教学教案
国民收入的分配教学教案第一章:国民收入的概念与计算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国民收入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学会计算国民收入的基本方法1.2 教学内容国民收入的概念与定义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国民收入的意义和作用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实例介绍国民收入的概念讲解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GDP、GNP等讨论国民收入的重要性: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1.4 作业与练习完成相关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理解国民收入的作用第二章:国民收入的分配机制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民收入分配的机制和原则分析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问题2.2 教学内容国民收入分配的原则:劳动报酬、资本收益等国民收入分配的机制:市场机制、政府调节等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问题:原因和影响2.3 教学活动讲解国民收入分配的原则和机制分析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问题:数据展示和案例分析讨论:如何实现更加公平的国民收入分配2.4 作业与练习完成相关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提出改善国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建议第三章:国民收入分配与社会福利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民收入分配与社会福利的关系分析国民收入分配对社会福利的影响3.2 教学内容国民收入分配与社会福利的关系:收入分配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国民收入分配对社会福利的影响:贫富差距、公共服务等政府对社会福利的调节:税收、社会保障等3.3 教学活动讲解国民收入分配与社会福利的关系分析国民收入分配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数据展示和案例分析讨论:政府如何通过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来改善社会福利3.4 作业与练习完成相关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提出改善国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建议第四章:国民收入分配与国际比较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国民收入分配情况分析国民收入分配的国际差异和原因4.2 教学内容国民收入分配的国际比较:不同国家的收入分配情况国民收入分配的国际差异:原因和影响国民收入分配的国际经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改善本国收入分配4.3 教学活动讲解国民收入分配的国际比较分析国民收入分配的国际差异:数据展示和案例分析讨论:如何借鉴国际经验改善本国国民收入分配4.4 作业与练习完成相关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提出改善国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建议第五章:国民收入分配与经济政策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民收入分配与经济政策的关系分析经济政策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5.2 教学内容国民收入分配与经济政策的关系:税收政策、财政政策等经济政策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国民收入分配的经济政策选择: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5.3 教学活动讲解国民收入分配与经济政策的关系分析经济政策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数据展示和案例分析讨论:如何通过经济政策改善国民收入分配5.4 作业与练习完成相关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提出改善国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建议第六章:国民收入分配与劳动力市场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民收入分配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分析劳动力市场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6.2 教学内容国民收入分配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劳动力市场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劳动力市场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工资水平、就业机会等国民收入分配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如何通过政策调节改善收入分配6.3 教学活动讲解国民收入分配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分析劳动力市场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数据展示和案例分析讨论:如何通过劳动力市场政策改善国民收入分配6.4 作业与练习完成相关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提出改善国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建议第七章:国民收入分配与企业效益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民收入分配与企业效益的关系分析企业效益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7.2 教学内容国民收入分配与企业效益的关系:企业效益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企业效益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企业利润、员工薪酬等国民收入分配的企业效益政策:如何通过政策调节改善收入分配7.3 教学活动讲解国民收入分配与企业效益的关系分析企业效益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数据展示和案例分析讨论:如何通过企业效益政策改善国民收入分配7.4 作业与练习完成相关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提出改善国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建议第八章:国民收入分配与教育平等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民收入分配与教育平等的关系分析教育平等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8.2 教学内容国民收入分配与教育平等的关系:教育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教育平等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教育机会、教育质量等国民收入分配的教育平等政策:如何通过政策调节改善收入分配8.3 教学活动讲解国民收入分配与教育平等的关系分析教育平等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数据展示和案例分析讨论:如何通过教育平等政策改善国民收入分配8.4 作业与练习完成相关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提出改善国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建议第九章:国民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民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分析社会保障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9.2 教学内容国民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的关系:社会保障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社会保障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福利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等国民收入分配的社会保障政策:如何通过政策调节改善收入分配9.3 教学活动讲解国民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分析社会保障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数据展示和案例分析讨论:如何通过社会保障政策改善国民收入分配9.4 作业与练习完成相关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提出改善国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建议第十章:国民收入分配的案例分析与政策建议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国民收入分配的问题和政策应用学会提出针对国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政策建议10.2 教学内容国民收入分配的案例分析:国内外典型国家和地区的收入分配案例政策建议:针对收入分配不平等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政策实施与效果评估:分析政策实施后的效果和影响10.3 教学活动分析国内外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国民收入分配案例讨论:针对案例中的收入分配问题提出政策建议评估:分析政策实施后的效果和影响10.4 作业与练习完成相关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提出改善国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建议重点解析本文档为“国民收入的分配教学教案”,共包含十个章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教学教案
国民收入的分配教学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民收入分配的概念和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原理和方式。
激发学生对国民收入分配问题的兴趣和思考。
1.2 教学内容国民收入分配的定义和意义。
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原理和方式。
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民收入分配的概念和原理。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国民收入分配的理解。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1.4 教学准备教案、PPT、案例材料。
投影仪、白板、粉笔。
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利用图片或数据引出国民收入分配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国民收入分配的意义和重要性。
1.5.2 讲解讲解国民收入分配的定义和意义。
讲解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原理和方式。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国民收入分配的具体情况。
1.5.3 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国民收入分配的理解和看法。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学生的疑问。
强调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公平分配。
第二章: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原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原理。
让学生了解不同收入分配模型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2.2 教学内容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原理。
不同收入分配模型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原理。
比较法:比较不同收入分配模型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2.4 教学准备教案、PPT、比较表格。
投影仪、白板、粉笔。
2.5 教学过程2.5.1 复习复习上一章的内容,加深学生对国民收入分配概念的理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原理。
2.5.2 讲解讲解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原理。
通过比较表格,让学生了解不同收入分配模型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2.5.3 案例分析提供案例材料,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国民收入分配情况。
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的问题和挑战。
2.5.4 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国民收入分配原理的理解和看法。
《国民收入的分配》课件
经济体制和政策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公
一些制度性问题和政策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平,如垄断行业利润过高。
3
教育、技能和地位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教育、技能和社会地位对个人收入的差异有重要影响。
促进国民收入合理分配的措施
完善收入分 配制度
建立健全的税收制 度和社会保障体系, 实现收入的公平分 配。
推进教育和 技能培训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 源,培养人力资本, 缩小收入差距。
加强对弱势 群体的保障
加大对贫困人口的 扶持与补贴,提高 社会公平性。
发展中高收 入群体
通过发展中高收入 群体,促进消费增 长,推动经济发展。
结语
国民收入分配是经济和社会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善,实现社会的公 平和公正。
资本家从投资和资产所获得的收益,如 利息、股息、租金等。
3 转移支付分配
4 补贴分配
政府根据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向弱势 群体提供的救济金、津贴等。
政府对特定产业或地区提供的补贴,以 促进经济发展和均衡发展。
分配不公的问题与原因
1
收入分配不均衡的现象
富人和贫困人口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贫富分化严重。
2
《国民收入的分配》
国民收入的概念及其构成,国民收入分配的意义和目的。时期内,居民从生产中获取的全部现金和非现金收入的总和。
国民收入构成
国民收入主要由劳动者工资、资本家利润、政府税收和净转移支付等组成。
国民收入分配方式
1 劳动所得分配
2 财产所得分配
劳动者从生产中获取的报酬,包括工资、 奖金、津贴等。
国民收入的分配教学教案
国民收入的分配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民收入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国民收入分配的原理和方式。
3. 培养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收入分配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社会公平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国民收入的概念与计算方法1.1 国内生产总值(GDP)1.2 国民收入分配率2. 国民收入的分配原理2.1 劳动报酬分配2.2 资本收益分配2.3 政府税收分配3.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现状及问题3.1 分配结构分析3.2 收入分配不均现象4. 国民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4.1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4.2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5. 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的建议5.1 提高劳动报酬5.2 优化资本收益分配5.3 完善税收制度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民收入的概念、分配原理和政策。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和问题。
3. 小组讨论法:探讨国民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
4. 学生展示法:让学生展示对国民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和建议。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经济学原理》、《国民经济学》等。
2. 课件:国民收入分配的相关图表、案例。
3. 参考资料:关于国民收入分配的政策法规、研究报告。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对国民收入分配问题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合作沟通的能力。
3. 学生展示:评价学生对国民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深度及提出的建议的可行性。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国民收入分配问题的思考。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图表,引发学生对国民收入分配问题的关注。
2. 讲解国民收入的概念与计算方法:介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讲解劳动报酬、资本收益和税收分配的原理。
3. 分析国民收入的分配原理:阐述劳动报酬分配、资本收益分配和税收分配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国民收入的分配(一) 人教版必修
国民收入的分配一、重点难点1.重点如何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2.难点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增长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
二、教学方法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归纳出基本理论。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具体数字看我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逻辑导入法关于册导入。
我们在上册学习了企业、经营者、产业劳动者的相关知识,这些都是生产方面的知识,当他们把产品生产出来后就要进入下一个环节,这个环节是什么呢?(由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关于课导入、节导入、框导入。
三个环节可合并进行。
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扣除生产资料消耗后的增加值需要进行分配,这就是国民收入的分配。
2.事例导入法通过列举2003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产值等导入,让学生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公布这些数字,引入这些数字的重要性,然后说明衡量国家综合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有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等,这就是我们“本框”要学习的内容。
主体内容教学1.关于“国民收入”概念的教学讲解国民收入的概念须从国民收入与社会总产品的联系着手。
首先,让学生填写下列图表(横线部分留空,让学生回答),然后进行讲解。
社会总产品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各个部门的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和;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实物形式,二是价值形式,即社会总产品的货币表现。
从二者联系的角度界定国民收入概念,国民收入即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以后的那部分净产品或净产值,与社会总产品的两种形式相对应,国民收入也分为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
二者的联系可以投影表示如下:2.关于“国民收入分配”的教学主要明确两点:一是国民收入分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二是按最终用途将国民收入分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
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国民收入分配的根本目的是为实现生产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也正是从这一目的出发协调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讲述这一部分,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示意图。
《国民收入的分配》教案示例
《国民收入的分配》教案示例[素质要求]1、知识与技能:识记: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理解:积累和消费的辨证关系以及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只抓一点而不顾其他,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全面辩证认识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分配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
[教学重点] 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教学难点] 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前让学生了解、收集关于“新世纪四大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的相关资料。
通过学生简要介绍这些工程的意义及作用,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据初步的预测,仅“西气东输”工程这一项的投资,就高达1200亿元人民币。
这些巨额的投资资金从哪来?是如何确定的?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国民收入的分配”所要解决的问题。
[新课教学]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板书)一、国民收入的分配(板书)(媒体播放视频)票证请思考:为什么现在我们不再使用这些各种各样的票证了?通过教学与学生双向分析讨论票证产生的历史背景,作用、局限性。
引出社会总产品的含义。
正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产品才越来越丰富,在经济学上,我们就把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由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和,称作社会总产品。
1、社会总产品(板书)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由各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和,称作社会总产品。
(板书)社会总产品指生产成果的物质形态,即使用价值形态。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态,也就是货币形态,叫做社会总产值。
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总产值的关系是统一的,各物质生产部门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从实物形态的角度讲叫做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的角度讲叫社会总产值。
用货币表现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值(板书)显然,社会总产品数量越多,品种越丰富,质量越高,就越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国家综合实力就越强,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就越大,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计算经济总量时,使用社会总产品和社会产值这两个指标都是必要的。
高一政治说课稿之国民收入分配
高一政治说课稿之国民收入分配高一政治说课稿之国民收入分配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外,平时的积累与练习也是学生提高成绩的重要途径,本文为大家提供了高一政治说课稿之国民收入的分配,祝大家阅读愉快。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框内容是在阐明了我国经济结构以后,就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进行论述,说明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稳定协调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它既是对前文内容的深化,也为后文理解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集中性分配、金融也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途径奠定基础,是开启《财政和金融》一章的钥匙。
2、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含义及相互关系,明确国民收入经分配后,最终形成了积累和消费两部分,从而使学生正确理解积累和消费的辨证关系以及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
(2)能力方面:通过对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只抓一点而不顾其它,提高学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
(3)觉悟方面: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也是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法宝。
通过对从实际出发来分配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
3、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因为在有些人认为,如何处理积累资金与消费的关系,属于国家宏观政策方面的问题,是国家决策部门的事,与学生自身关系不大。
如果认识不清,许多学生容易对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极高的期望值,甚至不择手段地追求所谓的高消费。
(2)教学难点:积累资金和消费基金比例必须同国民收入中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相适应。
因为如果搞不清楚这个问题,很多学生往往认为国民收入怎么分配是由国家领导人个人主观决定的。
认识不到这种分配并不能凭主观愿望而任意确定,必须受国民收入的实物形式的制约。
二、教学构思及教材处理根据以上的分析,采用了60年代的票据、今年国庆图片、三大产业数据、《孙子兵法》中的蓄势等资料,通过想一想、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落实各项教学目标。
高一政治说课稿之国民收入的分配
精心整理高一政治说课稿之国民收入的分配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一政治说课稿之国民收入的分配》,供1(1)积累和消费两部分,从而使学生正确理解积累和消费的辨证关系以及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
(2)能力方面:通过对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只抓一点而不顾其它,提高学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
(3)觉悟方面: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中国*的思想路线,也是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法宝。
通过对从实际出发来分配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
3、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因为在有些人认为,如何处理积累(2)三、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形式,通过从事例出发引出问题、对比、引导、启发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积极思考、讨论,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主体与主导相结合。
四、学法指导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在讨论中学会辨证的、全面的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依照教材的安排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对本节课的安排如下:(一)图片导入播映我国60年代使用的粮票和布票,以及2003年国庆节日照片问:1化?2学生看书了解国民收入增长的途径,并讨论回答,将提高劳动生产率做为根本途径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积累和消费用途采用表格填空的形式完成教学;以两人分蛋糕的这种此长彼消的关系来解释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1)努力发展生产,增加国民收入,在此基础上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大。
以上面对“两人分蛋糕的关系”分析为基础,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使两者所占份额都有所增长?(引导学生得出:要想使两者都能增加,的办法就是把这个蛋糕做大,在做大的基础上不管如何分都可以使两者有所增加。
培养:通过这个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1倍或少投应,发,蓄势通过蓄势指出,积累就好比蓄势,虽然开始难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可以产生势不可挡的力量;同时指出积累并不意味抑制消费,要考虑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把握积累率的限和最低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收入再分配途径
1.国家预算 2.银行信贷 3.劳务费用 4.价格变动
国民收入的分配(按最终用途)
按分配的主体看 (体现国家、集体、 个人三者的利益 关系)
按最终用途看 ( 体现积累和 消费的关系 )
国家——税收
集体——留用资金
个人——劳动所得
积累基金 消费基金
国民收入的分配
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国民收入 消费
二、财政收入和支出
1、财政和预算的基本含义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 财政,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 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
2、财政实现的方式——预算(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预算的主体
各级人民政府
预算的监督和审批
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生效后的预算方案
具有法律效力,是国家的 重要立法文件
2、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形式
扩大再生产 非生产性建设 社会物资储备 国家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公共消费 教科文卫事业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个人消费
正确处理消费和积累的关系 一致性: 积累增加 生产发展 对立性: 生产扩大 产品增加 消费水平提高
国民收入总量增加
消费
积累 a b
消费
积累 c
消费 积累
3、正确处理消费和积累的关系
由上两个图可见:积累和消费 具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也存在着不 一致的一面。
(2)社会总产值 用货币来表示的社会总产品。
社会总产品的数量越多,品种越丰富,质
量越高,社会总产值就越大,国家的综合经济
实力就越强 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值)表示:一国经济总量
1、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
(3)国民收入:
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费的生产资料, 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用货币表示是净产值, 称作国民收入。
作业:
1.国民收入
2.财政收入
3.国家财政的作用
4.p86分析题第一小题
P108 议一议1.有害于身体健康,又浪费钱财, 还破坏社会风气,有损人的道德修养。
议一议2.当个人收入允许时,主张按揭购 房是合理的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
知识图表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财政
国民收入的分配 财政收入和支出 财政的巨大作用 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第二节 税收与纳税人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
一、国民收入的分配
1、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
生产 资料 消费 资料 补偿以消耗的生产资料 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生产资料
2、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3、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思考题: 财政有如此重要和巨大的作用, 对于一个公民来讲自身应为此做些 什么?
分析题
2.财政就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而进行的社
会产品分配。国家进行的财政活动主要有三方 面的内容:一是凭借政治权利取得财政收入; 二是为满足社会公共关系需要而进行财政支出; 三是财政通过货币资金收支管理,实现国民收 入在社会范围内的再次分配。
正确答案: B
提问:提高劳动生产力意味着什么? 降低劳动消耗增加利润 。 提问:怎样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生产中广泛采用新技术,提高科学 管理水平。
2.国民收入的分配
• 初次分配
• 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的分 配-----原始收入
• 再分配
• 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再分配-----最终收入
国民收入表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 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增加国民收入的意义:
再生产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 平的提高 增加国民收入的途径: 根本的——靠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
1、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
练习:
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增加国民收入?
A、增加劳动者数量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扩大投入 D、延长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强度
90%以上
税收 国有企业的利润 债务收入 各种收费
“九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状况
年 分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67884.6
74462.6
8651.1 11.6%
78345.1
9876.0 12.6%
81910.9
财政收入(亿元) 7408.0 11444.1 18300 10.9%
13.9%
根据2000年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 说明:税收制度的改革和执法取得明 显效果;部分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增加。
(2)财政支出及其用途
财政支出是 国家对集中起 来的财政资金 进行在分配的 过程。
教、科、文、卫事业支出
经济建设开支
行政管理支出
国防支出
4、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
“ 九 五 ”期 间 财 政 收 支 状 况 表
财 政 收 入 财 政 支 出 9233.6 13187.7 10798.2 11444.1 7937.6 7408.0 9876.0 18300
8700.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练习
问:财政收支的最理想状态是什么?
答:国家收入等于支出或大于支出,略有 结余,即财政收支平衡 问:上表反映我国财政收支状况是怎样的? 答: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即出现了财政赤 字。财政赤字是指当年财政收入小于 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
P84 议一议
如果财政收入大大超过支 出会形成大量节余,意味着资源 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对国民经济 发展不利;如果出现大量的财政 赤字,就意味着收入不够支出,
则有可能出现通货膨胀。
三、财政的巨大作用
1、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 济的发展
神骅铁路工程总投资900亿元
神骅铁路工程示意图
实物 形式 社会 总产品
净产品
国民 收入
已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e) 价值形式 劳动者必要劳动形成的价值(v) 净产值 社会总产值 ( c + v + m )劳动者剩余劳动形成的价值(m) ( v+m )
1、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
(1)社会总产品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1、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