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环境DNA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生物监测技术,它通过从环境样品中提取出的DNA片段来识别和监测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种群结构。

这项技术的应用已经涉及到陆地、淡水、海洋等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监测工作,并且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成果。

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环境DNA技术的应用研究尤为引人关注。

本文将针对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探讨,介绍该技术的原理、方法流程以及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价值,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环境DNA技术原理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 eDNA)是指在环境中存在的生物体产生的DNA片段。

这些DNA片段可以来自于生物体的代谢物、细胞碎片、粪便等,通过提取和测序这些DNA片段,可以获取有关该环境中生物群落的相关信息。

环境DNA技术的原理是基于一种基因组物质在环境中稳定存在的假设,因此可以被提取和检测。

通过这种技术,可以获得目标生物种的存在信息、数量信息和生境信息,为生物多样性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环境DNA技术的方法流程主要包括样品采集、DNA提取、测序分析等步骤。

1. 样品采集样品采集是环境DNA技术的起始步骤,是决定监测数据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水生生物监测中,可以通过水体、水底沉积物、水生植物等不同方式采集样品。

样品的采集区域、时间、数量等都会对后续的监测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样品采集。

2. DNA提取DNA提取是环境DNA技术的核心步骤之一,通过对采集的样品进行DNA提取,可以获取到环境中的生物DNA片段。

在水生生物监测中,对水样、沉积物等不同样品进行DNA提取的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研究和探讨,从而为后续的测序分析提供了可靠的DNA样本。

3. 测序分析1. 提高监测效率传统的水生生物监测方法需要大量的样品采集、实验室分析和数据处理工作,耗时耗力且成本较高。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监测的效率,减少了对样品的处理和分析时间,降低了监测成本,提高了监测精度和准确性。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环境DNA技术是一种通过水体、土壤等环境中的生物DNA分析来确定特定物种的存在与数量的方法。

传统的水生生物监测方法通常需要采集样本、进行物种鉴定和数量统计等繁琐的工作。

而环境DNA技术则可以通过收集环境中的DNA,不需要直接观测物种,从而简化了监测过程。

环境DNA技术的原理是,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会释放DNA进入环境中的水体、土壤等介质中,这些DNA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从而可以通过检测和分析环境中的DNA来确定物种的存在与数量。

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环境DNA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环境DNA技术可以对多个物种进行同时监测。

传统的物种监测方法通常需要在不同时间和地点进行监测,而环境DNA技术可以通过一次采样同时监测多个物种,大大提高了监测效率。

环境DNA技术可以检测到一些难以观测或难以区分的物种。

一些小型、隐蔽的水生生物,如微型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往往难以通过直接观测或物种鉴定来监测,而环境DNA技术可以通过检测环境中的DNA来确定它们的存在。

环境DNA技术还可以检测到一些无法区分的物种,例如同属不同种的鱼类,传统的物种鉴定方法往往难以区分它们,而环境DNA技术可以通过检测它们的DNA来确定它们的存在与数量。

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者们已经在水生生物监测中广泛应用环境DNA技术,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在湖泊和河流水体中,研究者们利用环境DNA技术成功检测到了许多重要的鱼类、两栖类和节肢动物等物种。

通过监测环境DNA,研究者们可以了解物种的分布范围、数量动态和生态特征等信息,为水生生物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DNA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早期预警和监测入侵物种等重要问题,为水生生物保护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环境DNA的衰减速率和扩散速率等参数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会影响物种的检测和定量分析。

环境中的DNA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降解、分解或掩盖等现象,从而影响物种的检测和分析结果。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调查中的应用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调查中的应用

Environmental Science234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调查中的应用钱 圆,钱 华,陈希子(安徽省巢湖管理局湖泊生态环境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601)摘要: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检测技术通过采集、提取、分析环境中的DNA来检测调查物种的存在,评估调查物种的生物量及其分布,是一种低耗、高效、高灵敏度的无损伤性物种监测新技术。

本文从环境DNA技术的发展历程、操作流程、在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中的应用、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对环境DNA在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环境DNA;水生生物调查生物多样性锐减是全球环境问题之一,1970年至201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减少52%,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环境保护湖的重要方面。

水生生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内容之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水生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水平也急剧下降,物种组成变化较大[1-2]。

水生生物多样性研究工作通常采用传统分类学调查方法,对采集获得的生物样品进行形态学鉴定来确定物种分类地位。

传统分类学调查方法虽然很成熟,但由于采样工具和地理环境限制,还是存在一些珍稀濒危或隐秘物种很难被采集到的问题;而且利用形态学进行物种鉴定对科研人员的分类学经验和水平依赖性高,且易因个人水平差异产生相对大的系统误差,使得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不佳。

环境DNA是指从环境样品中直接提取到的DNA片段的总和,是来自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物种DNA的混合物,既包含生物体经由皮肤、尿液、粪便、粘液等释放到环境中DNA,也包括细胞死亡后裂解释放到环境中的DNA。

eDNA技术是在确定调查物种或种群的特异性基因识别片段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分子手段检测从环境介质中提取eDNA中包含识别片段的情况,进而确定取样环境中生物的分布状况。

近年来,eDNA技术在入侵物种的早期检测、濒危物种监测、水环境生态监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环境DNA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生物监测方法,在水生生物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首先介绍了环境DNA技术的原理和优势,然后详细探讨了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方法与应用,包括在生物多样性研究、生境评估和保护方面的应用。

通过环境DNA技术可以更准确地监测水生生物群落,评估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并指导相关保护行动。

在讨论了环境DNA技术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强调了其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重要性和在生物保护中的作用。

环境DNA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水生生物监测技术的发展,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DNA技术,水生生物监测,应用研究,原理,优势,方法,应用,多样性研究,生境评估,保护,未来发展,应用前景,重要性1. 引言1.1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环境DNA技术是一种利用水生生物体在水体中释放的DNA进行生物监测和物种鉴定的新兴技术。

在水生生物监测中,传统的调查方法需要捕获、识别和统计目标物种,耗时耗力且容易影响生物的生存状态。

而环境DNA技术则可以通过水体中的DNA分析快速、高效地获取物种信息,无需直接接触目标生物,避免了对生物的干扰。

该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具有诸多优势。

它可以大幅缩短监测周期,减少监测成本。

环境DNA技术可以检测到一些难以观察或识别的物种,提高监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由于环境DNA技术不需要物种捕获或直接接触,能够降低人为干扰,保护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备受关注。

通过深入探究其原理、方法和应用,可以更好地理解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开展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保护、资源管理和环境评估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水体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平,推动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环境DNA技术的原理和优势环境DNA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生物监测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提取水体、土壤或空气中存在的生物体遗留的DNA,从中检测到目标物种的DNA序列,进而实现对该生物体的监测和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简称eDNA)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生物监测技术,通过分析从环境中提取的DNA分子,可以非侵入性地检测到水生生物的存在和物种多样性。

本文将介绍e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e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物种检测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传统的水生生物监测往往依赖于传统的采样和鉴定方法,这些方法费时费力且对生物群落组成的检测有限。

而eDNA技术通过分析水体中存在的DNA,可以同时检测到多种物种,无需对具体物种进行识别,大大提高了物种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与已知物种DNA序列进行匹配,可以实现对水体中不同物种的定量分析和生物多样性评估。

e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可以检测到远程或隐蔽生物。

一些水生生物种群分布范围广泛,但难以直接观测或捕捉,例如某些鱼类、两栖动物和海洋生物。

使用eDNA技术可以通过分析水体中存在的该物种的DNA来判断其存在。

这对于监测这些远程或隐蔽生物的分布和数量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了解物种生态习性、种群动态等信息。

e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还可以提供关于生物群落动态变化和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信息。

通过长期监测水体中不同物种的eDNA浓度、物种丰度和物种组成等指标,可以对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评估和预测。

这对于水生生物种群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e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非侵入性地分析水体中存在的DNA,可以实现对水生生物物种的快速、高效和准确的监测。

这对于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管理生态系统以及预防和控制外来物种的扩散都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一、环境DNA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环境DNA(eDNA)是指生物在自然环境中释放的DNA片段,可以来自于生物的排泄物、细胞碎片等。

环境DNA技术利用水域环境中的eDNA,通过PCR扩增和高通量测序等方法,可以非常快速、准确地检测和识别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相比传统的水生生物监测方法,环境DNA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环境DNA技术的主要方法包括eDNA采集、PCR扩增、高通量测序和数据分析等步骤。

首先是eDNA采集,科研人员可以在水体中采集水样或沉积物样品,然后通过滤膜或其他方法将其中的eDNA富集提取出来。

接着是PCR扩增,利用特异性引物和PCR技术对富集的eDNA进行扩增,以获得足够的DNA量进行后续的分析。

然后是高通量测序,将扩增后的DNA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得到大量的DNA序列信息。

最后是数据分析,通过比对数据库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以将测序得到的DNA序列信息与已知的水生生物DNA序列进行比对识别,从而确定水体中存在的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

1. 水生生物多样性监测环境DNA技术可以用于水生生物多样性的监测。

研究人员可以在不同水域中采集水样或沉积物样品,利用环境DNA技术对其中的eDNA进行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了解水体中存在的各种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通过对比不同水域的eDNA数据,可以研究水生生物的空间分布、季节变化等情况,为水生生物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DNA技术可以用于水生生物入侵的监测。

随着全球贸易和交通的增加,水生生物的入侵问题日益严重,给当地的生态系统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利用环境DNA技术,可以通过对水域中eDNA的分析,及时准确地发现水生生物入侵的情况。

这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减小水生生物入侵带来的风险,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和经济利益。

环境DNA技术可以用于水生生物保护区的监测。

基于环境DNA技术的水生生物监测及其应用研究

基于环境DNA技术的水生生物监测及其应用研究

基于环境DNA技术的水生生物监测及其应用研究近年来,环境DNA (eDNA) 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包括水生生物监测。

环境DNA 是指生物在环境中释放的DNA 片段,包括鳞片、毛发和粪便等。

因此,通过收集水样中的 eDNA,可以确定水体中是否存在某种生物物种,甚至可以对物种的数量和分布进行定量分析。

这种非侵入性监测方法,可以为水生生物研究和管理提供全新的途径。

环境DNA 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有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管理、水生生物的种群动态监测和水生物入侵监测等。

目前,研究者们利用 eDNA 技术开展的水生生物监测方案,已经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结果。

比如,研究者可以利用 eDNA 技术对某个具有保护价值的物种进行监测,如金钱豹、华南虎、黑颈鹤等。

在不侵扰这些动物的情况下,了解它们在野外的分布和栖息地,有助于制定更好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政策。

另外,eDNA 技术也可用于检测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存在或数量。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eDNA 技术具有长时间存留的特性。

因此,只要有某种物种在某一水域中生活过,长期以往,其 eDNA 片段可能依然存在于水中,尤其是对于长时间没有流动的水体。

因此,eDNA 监测需要结合现场调查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等,才能获得更可靠的结果。

而且,在采样和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避免环境样本的污染。

环境DNA 监测技术的推广,对改善生态环境管理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特定物种的常规监测,可以更好地了解海洋、湖泊、河流等水生生态系统的特性和健康状况。

此外,由于环境 DNA 技术的非侵入性,相比于传统的搜捕、计数等方法,经济和时间成本更低,操作难度也更小。

因此,eDNA 监测可以广泛应用于对全球范围的水生生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环境DNA 技术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扩展。

比如,与传统的种群统计方法相结合,eDNA 技术可以更精细地了解物种群体动态变化趋势,比如种群规模、分布范围、进化状况等。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环境DNA技术通过检测水体中生物体生活轨迹中所遗留的DNA片段来监测目标生物的存在。

其基本原理是,生物在水体中代谢、繁殖和排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DNA片段。

这些DNA片段可以通过水体中的过滤、抽提、扩增和测序等步骤进行分析,并与已知的物种DNA序列进行比对,从而确定目标生物的存在与数量。

环境DNA技术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在不捕捉、杀死或干扰目标生物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监测。

相比传统的生物学调查方法,如网捕、电捕、捕鱼等,环境DNA技术不仅具有非侵入性,还能够同时监测多个物种、大范围、长时间,并能够检测到低密度、难以捕获的物种。

环境DNA技术还可以检测目标生物的遗传多样性,为生物保护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信息。

目前,环境DNA技术已经被应用于水生生物监测的多个领域。

最为典型的是鱼类监测。

鱼类是水生生物中的重要代表,对水体环境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鱼类监测方法通常需要捕捉或电捕鱼类,不仅费时费力,还对鱼类的生存状况造成一定的损伤。

而环境DNA技术可以通过分析水体中的鱼类DNA片段,实现对鱼类的多样性、密度和分布情况的监测。

研究表明,环境DNA技术能够在不同类型的水体中准确检测到目标鱼类的存在,并且与传统方法的监测结果相一致。

除了鱼类监测,环境DNA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水生生物的监测,如无脊椎动物、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等。

无脊椎动物在水生生物群落中起到重要的生态功能,对水体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传统的无脊椎动物监测方法主要依赖于专家的野外调查和样本收集,耗时且成本较高。

而环境DNA技术可以通过分析水体中的无脊椎动物DNA片段,实现对无脊椎动物多样性、密度和分布情况的监测,同时也能够检测到一些微小、难以捕捉的物种。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环境DNA (Environmental DNA, 简称eDNA) 技术是一种基于从环境中获取的DNA片段来检测和监测物种存在的方法。

该技术利用生物在环境中释放的DNA片段来确定它们的存在和活动情况,无需直接观察生物个体本身。

eDNA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水生生物监测中,并且在环境科学研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实际上,水是包含各种来源的生物体的重要容器,它们通过释放DNA片段来维持生活和生物活动。

水中存在着许多来自鱼类、两栖类、甲壳类动物等多种生物的DNA。

在过去,为了了解水生生物的存在和分布,研究人员通常使用传统的监测方法,如捕捞、观察和化学分析等。

这些方法耗时、耗费成本高,而且对生物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干扰。

相比之下,eDNA技术具有很多优势。

它无需直接观察生物个体,而是通过分析水样中的DNA片段来监测生物存在。

这不仅节省了时间和成本,还避免了对生物的人为干扰。

eDNA技术可以非常准确地确定生物的存在和分布情况。

与传统方法相比,eDNA技术可以更早地发现目标物种,并提供更多信息,如生物的数量、种群分布范围、生态位等。

eDNA技术还可以检测到难以观察和识别的生物,如稀有物种、隐蔽的物种和早期的生物。

在水生生物监测中,eDNA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eDNA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和监测水生生物的存在和分布情况。

通过收集水样并分离其中的DNA片段,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DNA测序,从而确定水体中存在的各种生物物种。

这为了解水生生物的时空分布和生态特征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eDNA技术还可以用于评估和监测水生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

通过分析水样中DNA片段的数量和类型,可以估计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标,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

eDNA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水生生物的生态位和生境适应性。

通过分析水样中DNA片段的来源和遗传多样性,可以了解各种生物的生态位范围和生境适应能力,进而预测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起源于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监测方法的需要。

传统的水生生物监测方法存在着取样难、检测效果不稳定、工作耗时长等问题,而环境DNA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环境DNA是指生物体在生活过程中释放到环境中的DNA片段,通过采集水样或其他环境样品,提取其中的环境DNA,再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其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

环境DNA技术的应用为水生生物监测带来了诸多优势。

环境DNA技术能够实现无捕捉、非侵入式监测,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对生物个体的捕捉和处理过程;环境DNA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能够检测到即使在低浓度下存在的目标物种;环境DNA技术还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多样的水生生物,拓展了监测范围和方式。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案例层出不穷,从淡水湖泊到海洋环境,从物种多样性到生态功能评估,都有相应的研究进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更为广阔。

2. 正文2.1 环境DNA技术的原理环境DNA技术的原理是基于DNA在生物体内产生的抛弃物质(如粪便、皮肤碎片、鳃腔细胞等)在环境中的存在与稳定性。

这些DNA 分子可以通过水体中的过滤器、沉淀物或沉积物等方法进行提取。

提取得到的DNA样本经过PCR扩增等技术可以得到目标物种的特异性DNA序列。

通过对这些DNA序列的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水体中存在的不同种类生物。

环境DNA技术的原理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同时对水体中的多种生物进行监测,大大提高了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环境DNA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分子生态学研究,帮助科研人员了解水体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分布、密度、活动等信息。

通过对环境DNA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提高水环境质量,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环境DNA技术(Environmental DNA,简称eDNA)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能够通过检测水体、土壤或空气中的DNA来推测出该环境中存在的生物物种。

由于其快速、高效、无创、无损的特点,该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流行病学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以往的传统方法往往需要捕捉目标生物或采集其体内组织样本进行检测,过程复杂且耗时耗力。

而利用环境DNA技术,可以直接从水或沉积物中提取DNA并进行特异性PCR扩增,从而非常方便地检测出目标生物是否存在于生物体内。

这使得疫病的监测和管控更加高效和快速。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具有极大的优势。

通过对环境中的DNA进行分析,可以准确地识别出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物种组成。

与传统的捕捉和观察方法相比,环境DNA技术能够更全面地探测生物的分布范围和数量变化。

在淡水生态系统中,通过对水样中的环境DNA进行测定,可以追踪和监测鱼类、两栖动物和甲壳动物等生物的分布范围和群落结构,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DNA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水生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分析环境中的DNA,可以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状态和生物群落的结构。

通过检测环境DNA中的微生物群落,可以评估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程度和污染程度。

环境DNA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水生生物的生物量和生产力,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评估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DNA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水生生物的保护和管理。

通过对环境DNA的检测和分析,可以监测和评估生物物种的数量和分布范围,及时发现和预测物种的濒危和灭绝情况。

这对于保护物种、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恢复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技术能够高效、准确地检测出水体中的生物物种,帮助科研工作者更好地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

未来,随着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相信在水生生物保护和管理领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环境DNA方法在水生态系统监测中的应用潜力

环境DNA方法在水生态系统监测中的应用潜力

环境DNA方法在水生态系统监测中的应用潜力近年来,环境DNA(eDNA)方法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监测技术,正在水生态系统监测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环境DNA是指生物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释放的DNA片段,可以存在于水体、土壤、空气等环境中。

通过对环境中的eDNA进行提取和分析,可以非侵入性地获取关于生物群落、物种丰度和生物多样性等信息。

本文将探讨环境DNA方法在水生态系统监测中的应用潜力,并介绍其原理、优势和挑战。

环境DNA方法的原理是基于生物体在生活过程中不断释放的细胞碎片、粪便、体液等含有DNA的物质。

这些DNA片段在环境中通过溶解、稀释和降解等过程逐渐累积,可以被提取并进行DNA芯片、PCR(聚合酶链反应)等技术的分析。

通过检测环境中的eDNA,可以非侵入性地获取关于种群密度、物种组成和物种分布等生态信息。

在水生态系统监测中,环境DNA方法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提供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物种监测。

由于环境中的eDNA可以快速分解和稀释,因此可以更准确地检测到存在于水体中的濒危物种和低丰度物种。

其次,环境DNA方法具有高效性和低成本性。

相比于传统的物种监测方法,如捕捉标记再释放法和人工调查,环境DNA方法可以快速获取大量的物种信息,同时减少了人力和时间的投入。

此外,环境DNA方法还可以提供不同生境中物种分布的信息,如河流、湖泊和海洋等生态系统。

应用环境DNA方法进行水生态系统监测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环境DNA方法可以用于物种保护和生态恢复。

通过监测濒危物种的eDNA,可以了解其分布范围、数量和种群动态,为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环境DNA方法可以用于监测入侵物种。

入侵物种对于水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造成了威胁,通过检测其eDNA可以及早判断其存在和扩散的程度,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此外,环境DNA方法还可以用于评估水质环境的健康状况。

通过监测水体中的微生物和水生动植物的eDNA,可以判断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污染程度。

环境DNA检测技术在生态监测中的应用

环境DNA检测技术在生态监测中的应用

环境DNA检测技术在生态监测中的应用前言环境保护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各种环境监测技术也随之不断更新和发展。

其中,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简称eDNA)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监测手段,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环境DNA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探讨其在生态监测中的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什么是环境DNA环境DNA是指生物在自然环境中释放的DNA,它可以存在于水、土壤、空气、粪便等环境中。

这些DNA片段来源于生物的皮肤、毛发、体液等身体部位,并通过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如水流、氧气浓度等)扩散到周围环境中。

二、环境DNA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环境DNA检测技术利用PCR(聚合酶链反应)和高通量测序等技术,从环境中采集的DNA样本中鉴定和区分出其中的各种生物物种,以实现对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评估。

具体来说,环境DNA检测技术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采集环境样本,如水、土等。

2.提取DNA,将样本中的DNA分离出来。

3.通过PCR扩增,将DNA扩增至足够数量。

4.进行分析,通过基因测序或其他分子技术,鉴定所得DNA序列,以确定生物的种类。

三、环境DNA检测技术在生态监测中的应用1.水生生态监测环境DNA技术可以非常快速、准确地检测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

它可以识别各种水生生物,如淡水鱼类、两栖动物等。

通过分析水体之间的物种数量,可以评估水体的生境环境以及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信息。

2.森林生态监测森林生态监测对于保护森林生态具有重要的作用。

采用环境DNA技术可以快速便捷地对各种林内动物进行监测。

当动物在森林中行走时,其要素(皮肤、毛发、唾液等)会留下环境中的DNA,该DNA可以通过环境DNA技术进行快速检测。

3.海洋生态监测海洋环境复杂,涉及的生态系统种类繁多,监测也更具有挑战性。

环境DNA技术可以有效地监测海洋动物的种群数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海洋污染等问题。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环境DNA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环境DNA是指生物体在生活中产生的DNA,在体内或体外被释放到环境中,包括水、土壤、气体等环境。

这种DNA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以在环境中存留一定时间,并能够从中被提取出来进行分析。

环境DNA技术通过检测环境中的DNA来确定某一特定物种是否存在于水体中,从而实现对水生生物的监测和保护。

目前,环境DNA技术已经在水生生物监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环境DNA技术可以用于确定生物物种的分布和丰度。

以鲤鱼为例,环境DNA技术可以通过水样中检测到的鲤鱼DNA来分析鲤鱼在某一水域中的分布情况。

根据样本中鲤鱼DNA的含量可推断鲤鱼的相对丰度,从而更为准确地评估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其次,环境DNA技术还可以用于鱼类种群的遗传分析。

这项工作需要在水体中检测到与特定鱼类相关的DNA序列,以确定其基因组。

可以通过对环境DNA数据集的处理和分析,来确定受监测水域中的鱼类以及它们的亲缘关系,以及它们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分布情况。

同时,环境DNA技术被用于检测潜在的外来物种入侵。

以侵入性物种亚太鲈鱼为例,环境DNA技术可以在潜在入侵物种入侵前研究其在水体中的种群分布和丰度,了解该物种的传播情况,并制定适当的监测和控制策略,从而避免外来物种的侵入造成对生态系统环境的危害。

尽管环境DNA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例如,水中DNA的浓度和质量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水流、温度变化等,这些因素对于分析环境DNA数据时可能会存在误差。

此外,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以建立物种DNA代表和关闭东正教图书馆样本数据库。

这一工作将在更深入的层面上加速环境DNA技术的发展,并为生态保护和水生生物监测等方面提供更可靠和精确的数据。

同时,加强监管,规范监测操作流程,建立统一标准,将极大地推动环境DNA技术的应用,提高水生生物保护的效率和准确性。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态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态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态领域应用研究进展赵彦伟, 陈家琪, 董丽, 麻晓梅, 白洁, 田凯引用本文:赵彦伟,陈家琪,董丽,等.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态领域应用研究进展[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1, 40(10): 2057-2065.在线阅读 View online: https:///10.11654/jaes.2021-0666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Articles you may be interested in基于eDNA技术的白洋淀微型生物群落监测陈家琪,董丽,麻晓梅,田凯,白洁,赵彦伟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1, 40(8): 1773-1786 https:///10.11654/jaes.2021-0632土壤微塑料污染及生态效应研究进展任欣伟,唐景春,于宸,何娟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 37(6): 1045-1058 https:///10.11654/jaes.2017-1409(微)塑料污染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进展与思考朱永官,朱冬,许通,马军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 38(1): 1-6 https:///10.11654/jaes.2018-1427有毒有机物影响DNA酶解和抗生素抗性基因横向迁移胡小婕,秦超,林志鹏,高彦征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 39(1): 5-16 https:///10.11654/jaes.2019-1386藻类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中的应用李胜男,纪雄辉,朱坚,李尝君,简燕,彭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 38(5): 970-979 https:///10.11654/jaes.2018-0859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资讯信息赵彦伟,陈家琪,董丽,等.环境DNA 技术在水生态领域应用研究进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40(10):2057-2065.ZHAO Y W,CHEN J Q,DONG L,et al.Advanc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DNA in aquatic ecosystems[J].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2021,40(10):2057-2065.开放科学OSID环境DNA 技术在水生态领域应用研究进展赵彦伟,陈家琪,董丽,麻晓梅,白洁,田凯(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Advanc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DNA in aquatic ecosystemsZHAO Yanwei,CHEN Jiaqi,DONG Li,MA Xiaomei,BAI Jie,TIAN Kai(State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School of Environment,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Abstract :Environmental DNA (eDNA )refers to the DNA of all organisms found in the environment.eDNA can be helpful in determining community or species composition information in the ecosystem by analyzing DNA fragments directly from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samples using sequencing pared to traditional biological monitoring methods based on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eDNA has the收稿日期:2021-06-09录用日期:2021-08-26作者简介:赵彦伟(1974—),男,河南上蔡人,教授,从事流域生态综合管理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环境DNA技术是一种近年来兴起的生物监测技术,通过检测水体、土壤和空气中的环境DNA(eDNA),可以非常快速、准确地监测出某一特定生物是否存在于环境中。

在水生生物监测领域,环境DNA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淡水和海洋生物的监测和研究中,因其具有高效、节约成本、无损伤性等优势,成为了生物监测领域的热门技术之一。

本文将就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对其在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环境DNA技术是一项基于生物学的新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检测生物在环境中释放的DNA,来确定该生物是否存在于这个环境中。

eDNA可以来源于各种生物的排泄物、死亡细胞和分泌物等,这些DNA通过水体的流动和扩散,会在环境中留下痕迹,因此可以用来对该环境中的生物进行监测。

相比传统的生物监测方法,如传统的生物标记法和样点调查法等,eDNA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度、低成本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环境DNA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淡水和海洋环境中的生物监测和研究。

在淡水环境中,可以通过采集水样,提取其中的eDNA,然后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等步骤,来检测出水中是否存在某种特定的鱼类、甲壳类或两栖类动物等。

通过对eDNA的检测,可以非常准确地确定出水体中是否存在这些生物,甚至可以对它们的数量和生态分布进行精确的分析。

在海洋环境中,eDNA技术同样可以用来监测海洋生物的分布和数量变化,例如检测某种特定的海洋鱼类、软体动物或海藻等。

这些信息对于海洋生物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除了在生物监测领域的应用外,环境DNA技术还可以被应用于水生生物学研究、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

通过对eDNA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水体中是否存在外来入侵物种,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防治;又如,在生态学研究中,可以通过eDNA技术来研究水生生物的种群动态、生境利用、食物链关系等重要生态学信息。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简称eDNA)技术是指通过提取环境中存在的生物残留物(如DNA、RNA等)来进行生物监测和物种鉴定的一种非侵入性技术。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e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

eDNA技术在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物种鉴定中具有显著优势。

传统的水生生物监测方法往往需要捕捉或观察目标物种,而eDNA技术可以通过分析水样中的环境DNA即可达到物种鉴定的目的,无需直接接触物种。

这使得eDNA技术能够避免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并且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定出分布在不同水域中的物种,尤其对于难以观察和捕捉的物种,如濒危物种或稀有物种等,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e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有望实现高通量和高灵敏度的监测。

相对于传统的方法,eDNA技术可以同时检测多个物种的存在,实现对水域生物多样性的整体调查。

环境DNA可以在物种离开特定水域后仍然存在一段时间,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对物种存在与否、数量、时空分布等进行监测和预测。

这为对物种变化、生态系统状态和环境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水生生物的分布与动态变化。

e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具有较低的成本和操作复杂度。

相对于传统的物种调查和监测方法,eDNA技术无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不需要进行繁琐的现场采样和样品处理。

只需采集一定数量的水样,经过简单的实验室处理即可提取出目标物种的环境DNA,并进行后续的测序和分析。

这大大提高了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也降低了监测成本,使得eDNA技术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e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还有一些潜在的应用领域。

比如在全球变化和水生生物适应性研究中,eDNA技术可以用于分析物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能力,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eDNA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水生生物的入侵和疾病传播,及时发现并防范潜在的生态风险。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环境DNA(eDNA)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生物监测方法,利用环境中生物体遗留下的DNA来检测和监测水生生物的存在和活动。

与传统的生物监测方法相比,环境DNA技术具有操作简便、非侵入性、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水体生态系统的监测和保护。

环境DNA技术的原理是基于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通过提取和分析环境中水生生物体遗留的DNA来确定其存在和种类。

在水体中生活的生物体会通过排泄、脱落的鳞片、粪便、尸体等方式释放DNA进入水中,这些DNA在水体中存在一定的时间,可以通过采集水样、提取DNA并进行PCR扩增或测序分析,从而确定水体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

1. 物种鉴定和生物多样性评估:通过环境DNA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和鉴定水体中的生物种类,不仅可以鉴定已知物种,还可以发现潜在的新物种。

通过对物种的数量和多样性进行评估,可以了解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 外来物种监测:外来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入侵常常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利用环境DNA技术可以迅速、准确地监测水体中的外来物种。

通过检测和鉴定水体中的外来物种DNA,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控,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3. 生物量估算:环境DNA技术可以通过测量环境中特定物种DNA的浓度来估算水生生物的数量。

与传统的捕捞和调查方法相比,环境DNA技术可以避免对目标物种的干扰和破坏,准确地估算生物量和种群密度,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指导水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

4. 水生生物保护和监测: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保护和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通过对水体中的环境DNA进行定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评估水生生物的健康状况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为采取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环境DNA技术将更加高效、准确地监测和保护水生生物,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持。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简称eDNA)技术是一种利用环境中生物留下的DNA信息进行生物物种监测的新方法。

它通过分析环境中生物体排出的DNA残留物,可以非侵入性地检测和监测水生生物的种群分布、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状况。

近年来,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环境DNA技术在物种鉴定方面有着很高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传统的生物物种监测方法通常需要捕捉和采集样品,然后进行分子鉴定或形态学观察,费时费力且繁琐。

而环境DNA技术只需要从水样、沉积物或水生生物体表面等环境中提取DNA,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物种鉴定。

这种非侵入性的采样方法不仅节省了时间和成本,还可以避免对生物体的干扰和损害,尤其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和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DNA技术可以提供对水生生物种群动态变化的连续监测。

水生生物种群的数量和分布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水质和生境破坏等。

传统的监测方法往往只能提供快照式的信息,无法全面了解种群的动态变化。

而环境DNA技术可以通过对多个时点的样本进行分析,获得物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好地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通过对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水样进行eDNA分析,可以揭示河流或湖泊中鱼类、两栖动物等生物种群的季节性和年际性变化,为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环境DNA技术有着很大的潜力,但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环境中的DNA会存在降解、稀释等问题,可能导致物种检测的错误和信息的不完整。

环境DNA技术还面临着技术标准化和统一评价的问题,需要建立更准确、可靠、可重复的分析方法和标准。

环境DNA技术的应用还需要充分考虑和解决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确保其合法、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利用环境中的DNA信息,可以实现对水生生物的种群分布、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状况的连续监测和评估。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DNA(eDNA)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水生生物监测方法。

eDNA技术通过收集和分析水体中水生生物释放的DNA分子,从而确定水生生物物种的存在情况和数量。

eDNA技术的优点是非侵入性、高灵敏度、无需专业技能和设备等。

1、物种鉴定和多样性评估
eDNA技术可以通过收集水体样品进行物种鉴定和多样性评估。

该技术可以检测水体中绝大多数物种的DNA分子,对于一些非常难以观察或侵入性相对较强的物种,eDNA技术是一种理想、有效、可靠的方法。

例如,在淡水湖泊中,利用eDNA技术明确了二十多种鱼类的存在,其中包括难以观察的物种,这将有助于湖区的保护和管理。

2、环境污染监测
eDNA技术能够检测水体中各种微生物和病原体的存在,因此可以用于水生生物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例如,在水生生物中检测大肠杆菌等人畜共患病原体,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发现环境污染和卫生问题。

3、生态系统动态监测
eDNA技术可以对水生生物物种和数量变化进行实时监测。

由于监测数据在接受针对物种和数量变化的政策决策时具有重要作用,因此eDNA技术在生态系统动态监测的应用中有很大的潜力。

4、监测入侵物种
eDNA技术能够检测到水体中极微小的DNA分子,因此非常适合对入侵物种进行监测。

进一步,eDNA技术可以通过在样品中测量目标物种的DNA含量,进而确定入侵物种的丰度。

总的来说,e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正在不断发展,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监测效率,加强对水生物种和环境污染监测的能力,也为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作者:郁斯贻来源:《科技视界》2019年第22期【摘要】环境DNA(eDNA)技术是一种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通过从环境样品中提取DNA并进行测序和分析来反映物种信息的技术。

eDNA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对水生态系统干扰小等优点,因而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水生生物监测和评价中。

本文从eDNA 技术的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这三个方面对eDNA技术进行了综述,总结了eDNA技术的优缺点,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环境DNA;分子生物学;水生生物监测中图分类号: S9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2-0078-002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19.22.0340 引言水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工业化的发展,水生态系统遭到了越来越严重破坏。

因而对水生态系统进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水生生物是水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会产生一定的生态效应,对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水体中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进而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1]。

因此对水生生物开展监测能直观地反映水生态系统受污染的程度。

传统的水生生物监测方法是对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鱼类等生物开展现场调查及采样,采用形态学方法对所采集到的物种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传统水生生物监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些密度比较低的生物群体在现场采样时比较难以获得,分析结果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且传统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形态学鉴定方法对从事物种鉴定的人员技术要求较高,有时对于样本的完整性程度要求也比较高。

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更为高效便捷的方法对水生生物物种进行鉴定和分析。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逐渐被应用到物种鉴定中。

近些年在水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里,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 eDNA)分子技术正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所应用。

eDNA是指从环境中(如土壤、水、空气等)提取的所有DNA集合,包括环境微生物以及从生物体上脱落下来的活细胞DNA和因生物死亡后细胞破碎而游离出的胞外DNA[2-3]。

以下从eDNA的发展历程、eDNA的技术方法、eDNA检测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总结与展望这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为水生生物监测提供参考。

1 eDNA技术的发展历程eDNA技术最早出现于环境微生物学领域,并在2000年之后逐渐得到认可和应用。

Willerslev[4]等利用eDNA技术提取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古老沉积物中的DNA,对生物多样性、动植物的组成及变化等进行了研究。

Ficetola[5]等于2008年报导了利用eDNA技术检测淡水中一种蛙(Rana catesbeiana)的存在,这也是首次利用该技术对水生生物进行监测。

随着eDNA 技术的发展,其研究范围也逐渐扩大,从最初对于某一种生物的定性研究发展到定量研究,研究对象也从单一物种逐渐扩大到了两栖类、鱼类、哺乳类、爬行类等各类物种。

eDNA技术的发展为水生生物的监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2 eDNA研究方法目前eDNA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三种:PCR、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

与传统的人工形态学方法相比,这三种方法具有省时省力的优势。

PCR方法主要用于物种的定性检测,可检测水体中是否存在某一特定的物种。

Goldberg等[6]使用PCR技术检测溪流中的洛基山尾蛙(Ascaphus montanus)和爱达荷州巨型火蜥蜴(Dicamptodon aterrimus)。

荧光定量PCR法可以在定性检测物种是否存在的基础上,对物种的生物量进行预测。

高通量测序技术(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又称二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能够一次对几十万至几百万条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

NGS技术与eDNA技术相结合产生eDNA宏条形码(eDNA metabarcoding)技术。

eDNA宏条形码技术通过从环境样品中提取DNA,借助第二代高通量测序获取其物种组成,进而探究群落水平上的生物多样性。

孙晶莹等[7]以太湖流域常见的5种枝角类浮游动物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基于eDNA宏条形码技术的物种定量方法。

赵梦迪[8]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了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10个点位的鱼类多样性和丰度,发现所鉴定到的鱼类种类多为东黄海的常见品种,部分鱼类虽不是常见品种,但曾出现在东黄海的记录中,与此同时,通过该技术获得的各点位优势种与当次捕捞的优势种基本相同,证明eDNA技术与传统形态学分析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3 eDNA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目标物种的检测物种入侵、濒危物种和稀有物种的保护是重要且亟待解决的生态问题之一。

eDNA技术可通过检测水样中是否含有特定的DNA序列来判断某一物种是否存在。

这使得原本复杂且耗时的工作变得高效省力。

3.1 对外来物种进行监测外来物种入侵是21世纪5大全球性环境变化问题之一,也是全世界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外来物种一旦入侵成功,可能会与本土的物种形成竞争关系并成为优势种,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带来影响。

入侵成功的外来物种根除可能性很小且控制成本高,如果能對入侵物种提前进行监测,在早期就采取措施,那么就有可能提升根除成功率并降低控制成本。

近些年来,eDNA技术已被逐渐用于外来物种的监测中,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利用eDNA监测过的外来物种包括:美国牛蛙、大西洋鲑、亚洲鲤鱼、克氏螯虾、小龙虾、莫比鱼等物种。

3.2 对濒危和稀有物种进行监测由于濒危物种或稀有物种密度低,所以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很难对这些物种进行监测。

且采用传统形态学方法时需要使用拖网、电捕鱼等采样工具,易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eDNA 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灵敏度,且在实际操作时直接采集水样即可,因而能很好地避免这些问题,该技术特别适用于濒危物种和稀有物种的监测。

目前eDNA技术已经实现了对欧白鲑、美国隐鳃鲵、王鲑、澳洲麦氏鲈等物种的监测。

生物多样性监测生物多样性是衡量某一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客观指标,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不仅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调节气候、调控大气层成分地标温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有助于珍稀物种和濒危物种的保存。

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展了对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保护。

传统的监测技术存在难以正确识别一些隐秘物种或幼年生命阶段物种的问题,因而需要寻找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生物多样性监测的技术。

近年来,eDNA宏条形码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了生物多样性研究中。

eDNA宏条形码技术是通过提取环境样品中的DNA,使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 扩增,再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后得到的可操纵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进行物种鉴定来获知物种组成的[9],从而可探究群落水平上的生物多样性。

eDNA宏条形码技术很好地避开了传统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中的问题,快速、高效的特点使其成为了生物多样性监测较为理想的技术手段。

Thomsen等[10]从丹麦的海洋生态系统中采集海水,利用eDNA宏条形码技术对海洋中鱼类的生物多样性开展了研究。

研究共发现了15种鱼类,其中包括了用传统方法难以监测到的稀有物种。

与9种用传统方法监测到的海洋鱼类进行比较,发现eDNA 检测到的鱼类多样性与传统方法相当,这表明eDNA宏条形码技术具有水生生物多样性评价的潜力。

生物量的估算生物量是重要的生物学参数之一,但要对其进行精确的估算通常比较困难。

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生物量估算时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较大的损害。

孙晶莹等[7]利用eDNA 宏条形码技术对枝角类浮游动物开展了生物量的监测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eDNA宏条形码技术的物种定量测定方法。

研究结果发现,eDNA宏条形码技术可对浮游动物实现半定量监测,且eDNA宏条形码技术与qPCR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能较好地反映物种的丰度变化。

一些学者运用eDNA技术对水生态系统中的两栖动物、鱼类等物种进行生物量估算,发现水温、pH、光照等因素会对eDNA的释放产生一定的影响,间接地影响了生物量的估算。

因此,eDNA技术在生物量估算方面还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

4 总结与展望作为一种新型的水生生物监测技术,eDNA技术目前已在目标种的监测、生物多样性调查、生物量估算等方面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与传统的生物监测技术相比,eDNA技术具有如下的优势:(1)灵敏度高:eDNA技术可用于密度很低的珍稀物种和濒危物种的定性监测,而传统方法很难准确地对低密度种群进行监测;(2)高效省时:与传统监测方法相比,eDNA技术通常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更少;(3)降低了对人员的要求:传统监测技术需要依靠形态学对物种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这就要求研究人员具有很高的分类鉴定能力,而eDNA技术是只需使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就可以进行物种鉴定,操作更为便捷;(4)采样受限小:传统的生物采样方法受天气、环境的影响较大,而使用eDNA技术时只需采集一定量的水样,受外界影响较小;(5)对水生生态系统干扰小:传统的生物采样方法需要使用捕捞工具,在捕捞生物时易对生态系统造成损害,而eDNA技术只采集水样,因而对生态系统干扰较小。

虽然eDNA技术在许多方面相比传统监测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依然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1)eDNA技术的结果判别需要依靠数据库,如果数据库中的生物信息不完备,那么最终检测结果将受到影响;(2)当样品在采集或运输过程中发生交叉污染,或是实验室分析过程中出现试剂污染问题时,eDNA的分析过程往往会受到影响,其分析结果也会有所偏差,因而在操作时所使用的工具、材料、设备等须提前进行灭菌处理,并在PCR扩增过程中添加去抑制剂;(3)某些环境因子可能会对eDNA的产生速率或降解速率造成影响,这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DNA量和定量研究的准确性,而目前仍无法完全确定哪些环境因子会影响eDNA的产生或降解速率,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考证;(4)eDNA技术的检测结果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精度较低,其检测精度还有待提升。

eDNA技术是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一种简单高效的物种监测方法,与二代测序技术相结合后可展现出巨大的潜能。

未来关于eDNA技术的研究应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影响eDNA产生和降解的环境因子和相应的机理;(2)建立eDNA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实现利用eDNA技术对物种进行定量评估;(3)对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eDNA进行分析,发挥并提升eDNA技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4)将eDNA技术应用到食物网、能量流动等研究中,进一步拓展其应用的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