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社会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公民的社会责任
(背景音乐:说句心里话)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懂得公民社会责任的含义、公民社会责任的客观性,理解公民社会责任的范围、特点及内容。
2、 情感目标: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初步树立为社会、为集体尽责的意识。
3、 能力目标:在实际生活中努力尽到与自己角色相应的一份社会责任。
教学重难点:
公民的社会责任是客观存在的;公民社会责任的内容尤其是公民承担社会责任的基本立足点。
过程与方法:
课前准备:搜集与整理教学所需的资料;制作多媒体网络交互课件;电子阅览室。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归纳总结等
教学过程: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找出疑点,请学生预习公民社会责任的含义、客观性、范围、历史性及内容,并提出疑问。
要求学生集中精力,专心听讲,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力争在课堂上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
以课堂练习的形式及时反馈,加强记忆。及时进行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
注重联系实际,运用所学教材知识认识分析社会热点问题。进一步巩固、理解所学知识,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的具体过程:
时政讲评,导入新课。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一、公民的社会责任
(一)公民社会责任的含义
请同学浏览以下资料:
材料一:(国家)徐本禹何以能“感动中国”: 徐本禹是谁?
这位自称所做的事只是源于“朴素的报恩心理”的年轻人,勤工俭学每月50元的报酬,43元捐给山东一个面临辍学的小学生。
学校发的300元特困生补助,200元捐给了“保护母亲河”活动。
别人资助他的500元,分别寄给了两名贫困生;获得6000元国家奖学金,2400元留给了系里的老师,定期寄给荆州的某孤儿作生活费……
《武汉晨报》的报道说,这个普通的农家子弟、22岁的华中农业大学2003届本科毕业生徐本禹,近日已被提名为央视“感动中国”人物20名候选人之一。
大二那年,徐本禹来到贵州山区一个名叫狗吊岩的地方。因为他在报上看到:那个至今水电不通的村子里有着许多渴求上学的孩子。在那个不通公路、不通电话、晚上只能点油灯照明、寄信要走18公里崎岖山路的地方,他孤身一人支教,一呆就是好几年……
徐本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说是“小事”,他获得“感动中国”提名,首先告诉我们:感动别人感动中国甚至感动世界,并不一定需要是惊天动地的“壮举”,凡人小事,只要有“爱”的进驻,那就是最大的“感动”。
师:同学们想一想,面对许许多多的失学儿童,徐本禹是如何做的?

:把自己的勤工俭学得来的报酬,自己作为特困生的补助,或别人资助他的钱以及获得的奖学金分别捐献给了面临辍学的小学生、“保护母亲河”活动、两名贫困生、某孤儿的生活费等。另外还在大二去贵州支教。
师:徐本禹这样做是为了谁?
生-师:为了保护母亲河,为了辍学的小学生、贫困生、孤儿的生活与学习,为了西部的教育,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等。
材料二:(社会)居住在上海市闵行区吴泾镇的上海广播器材厂退休工人王显明,自1999年4月起受“保护母亲河”宣传的感召,开始清洁黄浦江上的垃圾。
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志愿者,年近七旬身躯瘦弱的王显明,无论寒冬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始终守在“母亲河”身旁,3年间步行5600多里,打捞垃圾400多吨……他的感人事迹正在黄浦江两岸流传。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王显明面对被污染的黄浦江,是怎么做的?
生:自愿清理
师:王显明这样做是为了谁?
生:为了黄浦江的清洁,为了人们拥有一个美丽整洁的环境,为了子孙后代拥有一个美丽的黄浦江……为了社会的持续发展。
材料三:(他人)垃圾堆中寻巨款
住在中江路某弄的吴金龙,是市环卫恒丰水上运输站的粪船职工,他这时正在门卫间和保安聊天。见老太女儿心急火燎地打听垃圾的去向,就自告奋勇地说:“我是环卫局的工人,我知道垃圾的去向,有什么事慢慢说。”老太女儿将事情的经过大致地讲了一下。老吴让她先去找小区内的垃圾工人,看他们有没有捡到。
在门卫的陪同下,老太女儿找到了垃圾工人,可是垃圾工人没有捡到这双鞋,并说垃圾是在6时左右被一辆车号为“6677”的垃圾车拉走的,于是老太女儿回到门卫处找老吴。老吴立即带着老太女儿打的于8时20分赶到了东新路环卫综合码头,要求寻找“6677”号垃圾车内垃圾去向。东新码头每卸一车、每装一船垃圾都有详细的记录,但值班人员翻遍所有的记录,没有“6677”号垃圾车的去向。当天装运垃圾的船队已于当晚7点起航,驶往位于南汇的上海市废弃物老港处置场,并将很快被填埋……
好不容易得来的线索断了,正在此时,幸好垃圾车队的队长在现场,于是老吴向车队长求助。车队长在问清老太女儿的家庭住址后,用手机挨个询问车队每一位驾驶员,是谁运了中江路某弄的垃圾。回音很快来了,是编号为“1652”的垃圾车装运的垃圾,再通过记录查出这车垃圾是卸在“5813”号的垃圾驳船上的倒数第6车,是装在垃圾船中间靠前的船舱内,它将于次日上午11时许到达老港处置场。当即老吴又主动和老太女儿约好,第二天早上6时15分,陪

她到老港处置场寻找。
8名工人寻找3个小时
第二天一早,老吴和老太女儿就赶到了老港。处置场的领导非常重视,当即就呼叫还在途中的船队,要求船队到达处置场后立即将“5813”号垃圾船单独停靠在液化气码头。
11时左右,“5813”号被单独停靠在液化气码头,船上的王率刚、刘根兰夫妇很是奇怪,因为按正常的工作程序,垃圾船应该停在垃圾码头,用抓斗卸去垃圾;而且这时本应在粪船上工作的老吴和一位不认识的中年妇女也等在码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就在王率刚夫妇俩纳闷的时候,老吴已经跳到垃圾船上问:“最后第六车垃圾倒在船的什么位置?有人将价值20万左右的钱物装在一双旧保暖鞋里,被当成垃圾丢了。现在估计是装在你们船上,可能是最后第六车垃圾……”
看到老太女儿焦急的神情,听说失主已经被送到医院抢救,老吴、王率刚夫妇和五位老港处置场的工人二话没说,立即冲进臭气熏天的垃圾堆里开始寻找,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这双旧鞋还是没有踪影。3个小时后,失踪的鞋终于出现在垃圾中……里面的财物完好无缺。
拿到失物老太感激不尽
在回家的路上,老太女儿一个劲地催司机“快开,快开”,汽车直奔普陀区中心医院。在急诊室,老吴双手捧着鞋说:“鞋来了,鞋来了!”正双目紧闭、躺在床上挂盐水的老太一下从病床上“弹”了起来,一下子揽住这维系着命根一样的鞋:“钱……钱……鞋……鞋……我病好了……我要回家……”
12日下午,在老太太家里,一脸病态的老太一看到环卫工人老吴以及王率刚夫妇,伸出颤抖的双手,紧紧握住3位好心人,泪水夺眶而出:“谢谢,谢谢,这可是我们老俩口一辈子的积蓄呀,如果这次丢了,我……好了,现在东西找到了,是你们把我从鬼门关救了回来啊。”
师:再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吴金龙面对心急如火的失主是怎么做的?
生:在80吨垃圾堆中苦苦寻找3个多小时,帮助居民寻回被丢弃的巨款
师:吴金龙的做法是为了谁?
生:为了失主,为了他人。
归纳总结:(出示幻灯片《公民社会责任的含义》)
师:公民社会责任从字面上理解是在社会生活中应承担的责任。
从上面的事例中可以看出公民的社会责任是对谁承担的?
生: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承担。
师:在社会生活中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承担。那么,这种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承担的社会责任具体体现在哪里?
师:一定的使命、职责和义务。
使命是一种重大的责任,职责就是职务或职业的责任(比较具体的做法),义务指公民在法律上或道德上应尽的责任,三者表述不同,

但它们都是一种社会责任。以医生为例,医生的使命是救死扶伤,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医生要尽各种义务,如尊老爱幼、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父母要抚养教育子女、遵守社会公德等等。
师:现在我们对公民社会责任的定义一定有更深的认识。我们一起总结一下(归纳总结法):
社会 家庭生活 国家 使命
公民 学校生活 对 社会 应当承担 职责
生活 社会公共生活 他人 义务
以幻灯形式汇总出示公民社会责任的定义,并请全班同学朗读。
公民的社会责任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对国家或社会以及他人所用当承担的一定的使命、职责、义务。
师:那么公民为什么要或说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呢?如果公民不承担社会责任,行不行呢?
引入以下内容:
(二)公民的社会责任是客观存在的
请学生介绍:
1、生:我们都有“吃穿住用”等的物质需求(出示幻灯片《吃穿住用的需求》)
生:我们的吃穿住用的需求是从哪儿得到满足的?
生:社会上/工厂里/土地生产等……
2、生:每个人都有求知、成才等的精神需求,贫困大学生也不例外,他们的需求是怎么得到满足的?
出示报道:《贫困大学生深情谢恩人》
生:国家的帮助或他人的资助,从国家或他人那里得到满足。
3、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播放歌曲《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
歌词:你的心情总在飞/什么事都要去追/想抓住一点安慰/你总是喜欢在人群中徘徊/你最害怕孤单的滋味/你的心那么脆,一碰就会碎/经不起一点风吹/你的身边总是要许多人陪/你最害怕每天的天黑/但是天总会黑,人总要离别/谁也不能永远陪谁/而孤单的滋味,谁都要面对/不只是你我会感觉到疲惫/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你想不想找个人来陪/你的快乐伤悲只有我能体会/让我再陪你走一回/……/你的心情总在飞,什么事都要去追/想抓住一点安慰,/你总是喜欢在人群中徘徊/你最害怕孤单的滋味/你的心那么脆,一碰就会碎/经不起一点风吹/你的身边总是要许多人陪/你最害怕每天的天黑/但是天总会黑,人总要离别/谁也不能永远陪谁/而孤单的滋味,谁都要面对/不只是你我会感觉到疲惫/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你想不想找个人来陪/你的快乐伤悲,只有我能体会/让我再陪你走一回
生:从这首歌曲中,让我们感受到了每个人都害怕孤单,需要友谊,需要朋友的陪伴,这只能从他人处得到满足。
归纳总结:(出示幻灯片《公民的社会责任是客观的》)
师:从刚

才的交流可以看出,我们每个人都有什么样的需求?
生:有衣食住行(物质的)、交友、求知、成才(精神的)的需求。
师:所有这些需要都是如何得到满足的?
生:(略)是社会、学校或他人满足了这些需求。
师: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又会怎么样呢?
生: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证,无法生存/不能完成学业/会感到孤单等。
师:对,那么从上述问答你能概括出什么道理?
生:(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物质的、精神的),而这些需求都只能从国家、社会、他人中得到满足。
师:总结略(1)个人的需要必须从社会中得到满足,所以人要生存就离不开社会,人是社会的人。(强调)
公民的社会责任 人是社会的人 人的需要必须从社会中得到满足[索取]
是客观存在的、
不可推卸的 社会是人的社会 每个人都要为社会创造财富,社会才能
满足人的需要[奉献]
师: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需求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呢?
生:靠人们的劳动而来,是人们创造的财富。
师:我们能不能举例说明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由人们劳动创造而来的?
生:农民种出粮食瓜果蔬菜/作家写出小说/工人在工厂中生产出各种产品/演员给人们创作更多的影视作品等。
师:如果人们不为社会创造财富(包括物质的、精神的财富),承担责任,社会会怎么样呢?
生:社会将不能满足人们的各种各样的需求。
师:社会满足不了人们的各种各样的需求,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都将成问题,人类社会将不存在(社会是人的社会),更谈不上人的发展了。
那么,这里体现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略)人们必须为社会创造财富(物质的、精神的)。
师:总结略
(2)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们为社会作出贡献,社会才能够满足个人的需求(社会是人的社会,个人必须为社会创造财富而承担责任)。
师:以上分析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为社会作贡献,承担社会责任,不管你是否意识到,它就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不为社会创造财富,我们的需要就得不到满足,那么人类社会都将不能存在。总之,有需求就要有创造,有索取就必须要有奉献,这是相辅相成的。
师:所以有人说过,索取大于奉献为黑暗,索取等于奉献是灰白,奉献大于索取是明亮。可见公民的社会责任是客观存在的,是任何人不可推卸的。我们提倡的是先奉献后索取。
再次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是客观存在的(引入下一个问题)
师:公民社会责任是客观存在的说明我们必须承担社会责任,那么我们应承担哪些社会责任呢?

请看:1、 依法纳税或服兵役(法) 2、参加志愿者服务队 3、对人诚实可信 4、保守国家机密(法) 5、子女赡养与扶助父母,父母抚养教育子女(法) 6、尊老爱幼 7、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8、学生做好值日生工作 9、保护环境(法) 10、爱护校园,保护校园的整洁 11、完成规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法)
师:同学们,以上罗列的是什么?
生:公民的社会责任
师:这些责任有无区别,区别在哪里?
生:有法律方面的社会责任,也有道德方面的社会责任。
师:我们做一下简单的分类,略
(三)公民社会责任的范围(分类)
师:公民的社会责任的范围很广泛,主要包括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的职责和义务,还包括无明文规定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出示幻灯片《公民社会责任的分类》)
道德责任
法律责任
师:那么什么是法律责任,什么是道德责任,每个公民首先要承担的是哪种责任?请同学们自己看课本P49,最下面一段。(自学后)请回答:
生:(略)
师:对,[强调]法律责任是必须承担的,不能讨价还价的,所以每个公民首先必须要承担法律责任,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
公民除了要承担法律责任外,更多的是履行道德责任。
那么,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有何联系与区别呢?联系很简单,两者都是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区别:
公民社会责任的分类 具体表现 区 别
含义 实施手段 调整范围
法律责任 依法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等 略见课本 强制履行,由国家有关机构强制履行 最基本、最主要
道德责任 参加志愿者服务队等 略见课本 自觉履行,与一个人的思想觉悟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由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要求人们履行。 更广泛、更普遍
当然,根据法的渊源,我国也有一部分法律规范是由道德规范转化而来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既是法律责任,又是道德责任的社会责任,同学们能否罗列出一些?
生:……
师:补充,如:赡养扶助父母,拾金不昧等
拓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了解)
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 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 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 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实践导行:
下列一组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形成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道德准则),我们应该怎么做:
遇 到 应 该
1对待工作 7尊老爱幼
2待人接物 4团结友善
3与人交往 3诚实守信
4对

待同学 2文明礼貌
5别人有难 6遵纪守法
6公共场所 5助人为乐
7对待长幼 1爱岗就业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总结十三年来基本经验之一: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四)公民的社会责任具有历史性:
这里讲到的历史性内涵: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公民的社会责任是不同的。
时 代 公民历史责任的内容
辛亥革命时期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 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代)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如何实现?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振兴中华,实现四化)当代青少年的历史使命: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要求我们每位中学生要与时俱进的承担历史责任。
归纳:公民的社会责任具有哪些特点?请学生回答——
生:客观性、历史性
(五)公民社会责任的内容
1、最根本的社会责任――――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每个人所从事的职业
师:不同的职业,公民所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是不同的:
师生:医生――治病救人;教师――教书育人;警察――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
军人――保家卫国等。
师:那么,怎样才能算是履行自己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了呢?
——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把本职工作做好。
强调:中学生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是什么?中学生又如何履行好自己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呢?
生:回答略
我们每一个人除了他的职业中担负的责任外,同时由于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种角色,每个角色都有其相应的社会责任。——
3、社会角色责任――――例如:抚养教育子女、赡养父母
以教师为例说明……
师:中学生应担负那些社会责任?并举例加以说明。
生:作为学生,应当承担起将来建设祖国、振兴中华,为2021年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而现在以在校认真学习,提高各方面的素质作为主要职责;当然在社会生活中也要承担一定的义务,如在家庭生活中应尊重长辈、扶助父母,多做家务,在集体生活中为集体尽责,还要遵守公共秩序。
总结:中学生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家是子女 尊敬长辈、扶助父母、做家务事等
在学校是学生 刻苦学习、努力求知、掌握本领等
在社会上是公民 爱国爱民、遵纪守法、关心社会、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等
4、知识拓展:(了解)
《上海市中学生守则》(试行)
(1) 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
(2) 遵守学习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国家纪律;
(3) 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善于合作,乐于助人,热心公益事业;
(4) 热爱科学,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究;
(5)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礼貌待人,朴实大方;
(6) 诚实守信,明辨是非,自尊自爱,有错就改,克服困难,不怕挫折,文明上网;
(7) 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爱护公物,爱惜劳动成果;
(8) 珍惜生命,注意安全,讲究公共卫生,不吸烟,不酗酒,不赌博,远离毒品;
(9) 尊重外宾,增加国际理解,维护国家尊严。
(六)体验与探究
1、角色体验:
教师提议,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表演即兴小品:
《一位中学生的一天》
人数不限;
道具:书桌,椅子,笔,纸张若干,一次性杯子若干;
准备时间:3分钟左右
表演时间:2~3分钟
2、网上讨论:
初三学习任务很重,升学压力很大,没有必要参加家务劳动,况且家长也不让我做。
请大家自由发表言论,课堂时间不够,也请课后登陆[10.83.168.3]参与讨论。

(七)想一想,做一做:
辨别改错题:
青少年学生的社会责任就是指其在学校生活中对国家或社会以及他人所应当承担的一定的使命、职责、义务。
( )改正:
不定项选择题:
1、“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句话体现了公民的社会责任具有…………………( )
A、客观性 B、历史性 C、主观性
2、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公民应尽的…………………………( )
A、社会责任 B、法律责任 C、道德责任
3、在公民社会责任的范围中,公民首先应承担的是……………………………( )
A、历史责任 B、法律责任 C、道德责任
4、公民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是………………………………………………………( )
A、发展社会生产力 B、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C、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5、中学生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在家庭做个好孩子,这说明中学生履行了……………………………………………………………………………………( )
A、道德责任 B、角色责任 C、法律责任
6、下列行为中体现青少年具有法律意识的有……………………………………( )
A、努力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 B、不乱穿马路 C、为社区孤老服务
7、2004年3月21日,近2000名市民从上海的各个区县冒雨

赶到位于市中心的文新大厦,争着为一名身患白血病的海外学子捐献骨髓。市民的自觉行为…………………( )
A、履行了自己最基本的社会责任 B、弘扬了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
C、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风貌
材料分析题:
小王是本市某区小学四年级学生,1997年爷爷病逝,留下一万多元的债务(医疗费),爸爸又患了尿毒症,生活重担一下子落到了小王母亲的肩上。为了让母亲在干好活的同时得到休息,年仅11岁的小王,挑起了照顾患病爸爸和奶奶的重担。同时,还坚持上学,小王累得病倒了,但她靠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在期末考试中获得了全班第一的好成绩。小王在家里是好女儿,在学校是好学生,不仅是一班之长,还是少先队副大队长,平时热心帮助身边学习困难的同学。她认真读书,立志做一个有出息的人。
请用本课知识分析小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自觉履行了哪些社会责任?
答:(1)每个公民既要履行自己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又应承担一定的角色责任。小王靠顽强毅力战胜病魔,取得全班第一的好成绩等,这是她自觉履行了一个学生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2)她主动帮助母亲承担起照顾患病爸爸和奶奶的重担,这是她自觉履行作为女儿的家庭角色的社会责任。
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与了解了公民的社会责任的含义,公民的社会责任具有客观性,这决定了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必须承担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公民社会责任的范围或分类,它包括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并了解了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公民的社会责任具有历史性,这决定了不同的时代公民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不同的;公民的社会责任的内容,公民最根本的社会责任、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公民的角色责任等。在此基础上,激发了我们每位同学的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信心与决心,希望能在课后把它落实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履行好自己的角色责任,这一节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论文关键词:企业 企业社会责任 公民 企业公民

论文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内涵于企业的一种组织存在、过程性存在、设定性存在的客观要求.是企业本身内蕴的目的性所规定的价值诉求和应然结论。作为一个伦理学、社会文化学和法学范畴。“企业公民”较之于“企业社会责任”,在精神表达、行为展示和责任履行上更具有公民意味,也更符合企业的社会存在本质和存在特性。从公民的核心理念出发,“企业公民”责任的充分履行必然要求其权利的充分保障。“企业公民”的形成,一方面依赖于法制化的进程,另一

方面要求政府的积极有效参与。

从经济学视角定位“企业社会责任”,是当前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取向,它局限了人们的认识视野和理解思路,制约了理论的深入发展,也带来了实践的盲目和混乱。“企业公民”的出现,既是这种理论和实践困境的一个客观反映,也是对当前“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大突破。“企业公民”概念,不仅蕴涵了社会对企业的现实需求,意味着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应当承担起对社会各方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一种视角转换,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治理从经济学视域提升到了哲学、伦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的综合视域。事实上,归根结底,企业的社会责任是由企业的存在本质和存在特性决定的。可以说,从“企业社会责任”到“企业公民”,既是理论深入的应然结果,也是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企业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及其责任

从新古典企业理论的“生产集”到委托一代理理论的“追求利润最大化之生产集”,从科斯“打开企业黑匣子”到詹森、麦克林的“企业是合约结”,从产权理论的“产权集”到专业化一协调理论的“生产实体”。尽管经济学家们试图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去认识、解释企业,但结果并不如愿。正如哈特所说的,“经济学家从各个角度去理解和解释这一问题,但至今为止没有共同的、明确的答案”Ⅲ。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没有能够把握企业的根本属性。从根本上讲,企业首先是一种社会存在,认识企业、解析企业的责任。亦应由企业的存在本质和特性出发。
就企业的存在形式而言,企业是社会的一种经济组织存在。从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来看,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进行商品生产或交换的专门化的组织和单位,是专门从事商品生产经营的基本经济组织。从社会生产的层面上看,它是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和进行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发展到一定阶段和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社会生产组织的一种历史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是进行社会生产和社会生产发展的组织需要和组织存在。
就企业的存在历史而言,企业是作为一种社会需要而出现的,是一种过程性存在。它随着交换的产生、社会分工的发展,随着劳动产品向商品的转化,随着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分离,随着商品生产单位或组织由家庭、作坊进一步转化而产生,也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展开。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它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尤其是跨国公司,对产品市场、资本

市场、服务市场的操纵与控制日盛一日,这些影响深深根植于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渗透到政治、科技、教育、文艺等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各个层面。正如美国学者汉密尔顿所指出的那样:“这些大型的企业拥有极为广泛的经济权力,它所做出的任何决定,都既是经济的决定,又是社会的决定,都将影响到个人、社团和整个地区。”当然,随着产品经济的到来,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会在更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实现统一,企业就失却了它继续存在的理由而趋于消亡,这也将是历史的必然。
就企业的存在目的而言,企业是一种设定性存在。从存在的目的性角度出发,存在可大致分为非设定性存在与设定性存在。非设定性存在是指那些没有自主角色安排、仅以自然的方式存在着的存在。设定性存在是指具有一定的目的—理想、自主存在且有着明确社会角色安排的存在。设定性存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由社会结构网络事先设定了每一个相关的社会角色的相关权利与义务、责任。目的问题是企业的根本问题,它规定了企业的存在性质及其发展空间和方向。企业正是一种设定性存在,由于人的设定而“自主存在”,也正是由于人的设定而具有目的。企业的产生、发展乃至消亡,从根本上说,是由人的需要的不断变化和满足而决定的,换言之,企业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其存续时间内不断适应和满足人的发展需要。
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存在,一种过程性存在,一种设定性存在,在整个社会分工体系中获得了与其他组织不同的社会地位,必然要承担与这种地位相应的社会责任。首先,企业是为满足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是为不断适应和满足人的发展需要而发展进化的。“需要”既决定责任的发生,也赋予责任以内容。其次,企业是作为构成社会这个有机整体的单元而存在并展开的。一方面。从企业与社会的联系看,企业不能离开社会而孤立地存在,社会的发展也要依赖于企业的发展,这种关系决定了二者之间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同时又受到各自发展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企业作为社会的一种组织,尽管其利益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但社会利益却具有共益性,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层次,其利益必定要受到社会利益的约束,其目标必然应服从于社会利益的目标。因而,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再次,作为一种设定性存在,企业与人一样具有一种“身份”,尽管它不是一个人。更不是一个道德人,但有追求的目标,自然地培育一种文化,具有某种决策自由空间,并且影响到人、社会和自然。因此,企业虽然不

是具体的人,但却是道德的行为者,它能够而且应当负有责任,这是符合逻辑并有意义的。作为“出于自由的自我承诺”。人类有充分的理由把责任应用于作为道德行为者的组织——企业身上。
由此言之,“企业社会责任”是内涵于企业—一种组织存在、过程性存在、设定性存在的客观要求,是企业本身内蕴的目的性所规定的价值诉求和应然结论。

二、公民与“企业公民”

公民这一概念来源于古希腊的城邦制国家,其原意是“市民”。当时的公民是指居住在城邦中的自由民,不包括奴隶和异邦人。政治权利是公民资格的真正条件。但公民的权利指向不是个体所属的利益的实现,而是城邦共同体的和谐生活,换言之,是共同体的共同幸福或至善。对于雅典公民而言,最大的美德是关心国家政治和公共事务。雅典公民认为,个人的美德与公共的美德是一回事,个人只有在城邦中,或者只有通过城邦,才能恰当地实现自我,并且人们认识到,对于自己的国家尽到义务,是公民全体幸福的保障。资产阶级革命赋予公民概念以新的含义,公民遂成为一种普遍权利和义务的代名词。现代公民社会则是从中世纪的市民社会发展起来的。市民社会,在当时主要是城市里从事工商业的市民,一群理性的自私的个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按照一定的契约规则所组成的社会,实际上就像是现在的私人部门,如公司、企业、个体户、行会以及它们之间的社会网络等等。在现代法学中,公民是指具有或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在我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的规定,取得中国国籍并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责任程度与自由程度(或者说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是公民这个法律概念的核心理念。
进入21世纪。人们对企业的期望,已经不仅仅是赚取利润、解决就业和缴纳税收的功能,人们更希望企业能有效地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关心环境和生态、维护市场秩序、扶助社会弱势群体、参与社区发展、保障员工权益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上的责任和义务,“企业公民”就是在这种期望的反映中应运而生的。“企业公民”概念属于伦理学、社会文化学和法学范畴,是指一个公司将社会基本价值与日常经营实践、运作和策略相整合的行为方式,它蕴含着社会对企业提出的要求,意味着企业是社会的公民,应承担起对社会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在现代社会,一方面,公民身份本身就有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含义;另一方面,企业与公民一样都是社会的

细胞。因此,从“企业公民”概念可以看出,社会对企业与公民个人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类比,这是有重要意义的。2003年世界经济论坛认为,“企业公民”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企业的基本价值观,主要包括遵守法律、现存规则以及国际标准,拒绝腐败和贿赂,倡导社会公认的商业道德和行为准则。
第二,对利益相关群体负责,其中雇员、顾客和股东是最基本的,主要包括安全生产。就业机会平等和薪酬公平,反对性别、种族等的歧视,注重员工福利;保护消费者权益,保证产品质量;维护股东权益,重视投资者关系等。另外,还包括企业对所在社区的贡献等。
第三,对环境的责任,主要包括维护环境质量,使用清洁能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第四,对社会发展的广义贡献,如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的社会群体和个人,赞助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社会公共设施建设,或其他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社会公共事业和福利事业。
英国“企业公民公司”(Corporate Citizenship Corn-pany)把“企业公民”这一概念概括为四点:(1)企业是社会的一个主要部分;(2)企业是国家的公民之一;(3)企业有权利。也有责任;(4)企业有责任为社会的一般发展作出贡献。
从上述内容不难看出。较之于“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企业公民”在精神表达、行为展示和责任履行上更具有公民意味,也更符合企业的社会存在本质和存在特性。

三、从应然走向实然:呼唤“企业公民”

当前,经济伦理学家们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做了多层次划分。有的认为,“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为企业的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有的则把“企业社会责任”看做是企业的伦理底线、社会义务和伦理理想;更有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为企业的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等。尽管目的都在于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从应然走向实然,但理论定位上的缺憾,必然带来实践履行的困惑。
当把“企业社会责任”作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层次的划分时,可以很容易地把“责任”与企业的目的、业绩和影响联系起来,理论上的清晰性是不言而喻的。但问题是,正如乔治·恩德勒教授所指出的那样,从“世界发展与环境委员会”所作出的“可持续性”定义出发,人们在“环境”这一概念上已经获得了相当高的共识,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自然问题,比如能源消耗问题和空气污染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作出科学定义和测量的;与此相比,要想在“经济”这一

概念上达成共识,则是比较困难的和有争议的,而要想在“社会”这一概念上达成一致则更难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社会责任”不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概念,很难有一个普适的量化标准。
当把“企业社会责任”理解为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上的人类价值取舍和理想诉求通过企业组织形式的一种特殊表达时,伦理即被置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地位。这可能提供一种评价企业行为的伦理方法,提升伦理评价在评判企业行为中的合理性。但是,一方面,伦理道德尽管是维系一个社会秩序的重要的约束力量,但是仅有伦理道德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伦理道德要成为有效的约束力量,还必须依赖于每一个道德主体对普世性伦理准则的认同,并在实践中能够自觉地遵循这些准则。可是,伦理自律只是一种自我的内省和自我的反思,这是一种私己性的自我约束,而不是强制性的第三方约束,本质上是一种“软”约束。而市场秩序的扩展是一种公共活动,维系公共领域的有序,更重要的是依赖于社会规则的运行。另一方面,伦理道德准则因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不同的社会形态而有所不同,是否能够达成一个所谓的“道德共识”,还是未可知的。因此,即使将伦理置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地位,即使在理论上能够实现对蕴涵于“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人类价值取舍和理想诉求的深层把握,但在实践中并不一定是能够真正履行的。
“企业公民”脱胎于商业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从法学的角度强调了企业的社会公民身份,扩展了传统商业道德涉及的领域,丰富了公司治理的内容,把“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价值渗透到企业的行为方式中。而且,这种行为方式不仅可以在一个较为清晰的标准框架下进行,而且可以表现为一种与时俱进。因此,与“企业社会责任”相比,“企业公民”在实践的层面上更适于人类这种价值取舍和理想诉求的表达。
由于公民本身就有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含义,因此,“企业公民”责任的充分履行必然依赖于其权利的充分保障。这样,“企业公民”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首先依赖于法制化的进程。社会规则是构建秩序化的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秩序化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一个社会有了合理的、统一的社会规则,而社会成员又能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这些社会规则,就有利于强化企业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追求,形成和谐健康的氛围。市场经济有着严格的包括充分竞争、自愿交易、诚实守信等的道德要求,现代社会也已将此类道德要求制度化为市场参与者的基本权利,如《国际劳工组织宪章》、

《反垄断法》、《劳动法》、认证体系等法律或规约,已经将市场参与者的基本权利显性化、明确化。同时,政府在“企业公民”形成的初级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企业公民价值观的建立过程中,政府的参与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法制还不健全的阶段,政府的参与就更加重要。为此,就要求政府加快职能转变,早日成为法制政府、效能政府、诚信政府,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水平,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行政服务。针对我国当前实际情况,这是推进“企业公民”形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