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版五年级科学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生物多样性》第1节: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第2节: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第3节:保护生物多样性2. 第2章《光与影子》第1节:光的现象第2节:影子的形成第3节:光的传播3. 第3章《电与磁》第1节:简单电路第2节:磁铁的性质第3节:电磁感应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光与影子的基本现象和原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 让学生了解电与磁的基本知识,激发对物理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光的传播、电磁感应。

2. 教学重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光与影子的关系、简单电路的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磁铁、电路实验箱等。

2. 学具:学生用书、实验报告册、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

以影子游戏引入光与影子的学习。

演示磁铁吸引铁钉,激发学生对电与磁的兴趣。

2. 例题讲解:讲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分析光与影子的形成原理。

解释简单电路的组成和电磁感应现象。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练习画影子,观察光与影子的关系。

动手制作简单电路,观察电路的导电现象。

4. 课堂小结:归纳光与影子的形成原理。

概括电与磁的基本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多样性:内涵、价值、保护方法2. 光与影子:现象、原理、关系3. 电与磁:简单电路、磁铁性质、电磁感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三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解释光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画出一个物体在不同光照下的影子。

设计一个简单电路,并描述其工作原理。

答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加强法制管理等。

光与影子的形成原理:光沿直线传播,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在物体后面形成影子。

简单电路设计:一个电池、一个开关、一根导线、一个小灯泡组成。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一、课程概述本教学设计是根据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的内容编制而成。

该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2. 了解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学会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以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为教材,共包括以下内容:1. 单元一:实验与观察2. 单元二:物质的性质3. 单元三:物质的变化四、教学方法1. 实验教学法:通过设置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2. 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课堂展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观察、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五、教学步骤1. 预导入:通过提问或图片展示等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研究科学的欲望。

2. 知识讲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本课的重点知识和实验步骤。

3. 实验探究: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并进行讨论。

4. 知识总结: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总结规律,归纳知识点。

5. 拓展延伸: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进一步探究。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梳理学生的研究成果。

六、教学评估1. 通过学生的实验记录和讨论参与情况,评估他们的实验操作和思维能力。

2. 组织小测验或作业,检查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3. 观察和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七、教学资源1.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材。

2. 实验器材和材料。

3. 多媒体设备和教学投影仪等。

以上为《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的简要内容介绍。

具体教学步骤和教学资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多彩的生命世界生物的分类和特征生态系统及其组成环境对生物的影响2. 磁铁的力量磁铁的性质和分类磁力作用及其应用地磁场与指南针3. 电闪雷鸣雷电的产生与现象防雷措施及安全知识电路的基本概念4.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镜子与透镜光的折射与反射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分类和特征,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认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 掌握磁铁的性质和磁力作用,了解地磁场与指南针的关系。

3. 了解雷电的产生和现象,掌握防雷措施及安全知识,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

4. 掌握光的传播原理,了解镜子与透镜的作用,以及光的折射与反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态系统的组成与作用、磁力作用原理、雷电现象及安全知识、光的传播原理。

2. 教学重点:生物分类、磁铁的性质、防雷措施、光的直线传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 磁铁、指南针、电路元件、镜子、透镜等实验器材。

3. 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物图片、磁铁实验、雷电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讨论、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生物分类、磁铁性质、雷电现象、光的传播等知识点。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学生听讲、思考、提问。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4. 分组实验:组织学生进行磁铁实验、电路实验、光的传播实验等。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2. 内容:以提纲形式呈现教学内容、重难点、实验步骤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物分类知识填空题磁铁性质判断题雷电现象选择题光的传播连线题答案:见附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生物、磁铁、雷电、光等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章:走进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定义和特点,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科学的定义和特点2. 科学方法:观察、实验、推理、验证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的含义,让学生举例说明科学的应用。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科学的特点。

3. 开展实验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方法的过程。

第二章:探索物质世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培养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物质的组成:元素、化合物、混合物2.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常见物质,让学生分析其组成。

2.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结论。

第三章:生物与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2. 生态环境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措施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物和环境,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第四章:简单机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对机械世界的探究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制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简单机械的原理:杠杆、滑轮、斜面2. 简单机械的应用:工具、机械装置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机械,让学生了解其原理。

2.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简单机械的特点。

3. 开展制作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简单的机械装置。

第五章:人体的奥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对人体奥秘的探究兴趣。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最新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第一课:力与运动- 研究目标:了解力的作用和运动的原因,掌握力的单位和测量方法。

- 教学步骤:- 导入:通过举例子引入本课的主题。

- 呈现:向学生介绍力的概念,展示力的作用。

- 实验: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力的影响。

- 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力的单位和测量方法,并进行讨论。

- 总结:归纳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力的重要性。

第二课:声音- 研究目标: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掌握量测声音的方法。

- 教学步骤:- 导入:观察周围的声音现象,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

- 呈现:向学生介绍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展示声音的特点。

- 实验: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探究声音的性质。

- 引导:引导学生探讨量测声音大小的方法,并进行小组合作讨论。

- 总结: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保护听力的重要性。

第三课:光的传播- 研究目标:了解光的传播原理和光的反射,掌握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 教学步骤:- 导入:观察光的现象,并问学生有关光的问题。

- 呈现:向学生介绍光的传播原理和光的反射现象,展示光的特点。

- 实验: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探究光的传播规律。

- 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光的直线传播特点,并进行分组讨论。

- 总结:总结本课的要点,强调光的重要性和应用。

(以下内容省略)......第六十课:人类呼吸和健康- 研究目标:了解呼吸作用和保护呼吸系统的方法,增加健康意识。

- 教学步骤:- 导入:介绍呼吸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健康的思考。

- 呈现:向学生介绍呼吸作用和呼吸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 分析:通过图表和实例,分析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和预防方法。

- 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健康呼吸系统,并进行小组讨论。

- 总结:归纳本课的内容,强调保护呼吸系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关键词:力、运动、声音、光、呼吸、健康以上是最新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的内容概要。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学期,我们将继续使用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

本册书共分为6个单元,分别为《生物与环境》、《物质与能量》、《人体的奥秘》、《地球与宇宙》、《科学与探究》、《技术与设计》。

每个单元都包含多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1. 《生物与环境》单元:生物的特征与分类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 《物质与能量》单元: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物质的转化与变化能量的转化与守恒3. 《人体的奥秘》单元:人体的结构与功能人体的生理活动人体的健康与保护4. 《地球与宇宙》单元: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的运动与变化宇宙的组成与探索5. 《科学与探究》单元: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科学探究的技能与要求科学探究的实践与反思6. 《技术与设计》单元:技术与设计的基本原理技术与设计的方法与步骤技术与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各个单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培养科学思维,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组成与性质、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地球的形状与结构、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技术与设计的基本原理。

2. 教学重点:生物与环境、物质与能量、人体的奥秘、地球与宇宙、科学与探究、技术与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模型、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实验器材、模型、挂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点讲解:讲解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展示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五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五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五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课海洋世界1. 教学目标:- 了解海洋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 掌握海洋的重要性及对人类的影响。

- 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海洋保护的讨论。

2. 教学重点:- 掌握海洋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 理解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影响。

3. 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海洋保护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进行海洋保护的讨论。

4.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及图片资料。

- 海洋动植物实物或图片。

5. 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美丽的海洋景观,引发学生对海洋的兴趣。

(2) 感知活动- 通过教师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海洋吗?"引导学生对海洋的概念进行认知。

(3) 探究活动- 准备一张海洋地图,指导学生查找青岛所在的位置。

- 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资料,学生了解海洋的基本特征,如辽阔、深邃、波浪起伏等。

(4) 讲解和讨论- 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如提供食物、交通、气候调节等。

-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行为可能对海洋造成伤害?如过度捕捞、海洋垃圾等。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保护海洋的方法和措施。

(5) 小结和拓展- 教师进行知识总结,强调海洋保护的重要性。

- 提出拓展问题:为什么我们要保护海洋?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6) 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一篇关于保护海洋的小短文。

- 提醒学生使用所学知识,阐述海洋保护的重要性和自己的建议。

第二课植物的生活1. 教学目标:- 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周期。

- 能够辨别不同类型的植物,并认识它们的生活环境。

2. 教学重点:- 掌握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周期。

- 学习辨别不同类型的植物。

3. 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

- 学生区分不同类型的植物。

4.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及图片资料。

- 不同类型的植物标本或图片。

5. 教学过程:(1) 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问:"你知道植物有哪些特征?"(2) 感知活动- 示范给学生展示一棵植物,并引导学生观察其根、茎、叶、花和果实等组成部分。

五年级科学教案下册(全册)

五年级科学教案下册(全册)

五年级科学教案下册(全册)第一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性质:颜色、形状、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2.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特征。

2. 教学难点:物质变化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观察物质的颜色、形状、硬度等性质。

2. 实验法:进行物质变化的实验,如溶解、燃烧等。

3. 讨论法:分组讨论物质变化的特征。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 讲解:讲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定义、特征。

3. 实验:进行物质变化的实验,如溶解、燃烧等。

4. 讨论:分组讨论物质变化的特征,总结规律。

5. 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力的作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作用和作用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2. 力的作用:摩擦力、重力、弹力等。

3. 力的作用效果:形变、运动状态改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作用和作用效果。

2. 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观察力的作用现象。

2. 实验法:进行力的作用实验,如摩擦力、重力等。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力的作用效果。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力的作用现象。

2. 讲解:讲解力的概念、作用和作用效果。

3. 实验:进行力的作用实验,如摩擦力、重力等。

4. 讨论:分组讨论力的作用效果,总结规律。

5. 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简单机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全册(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全册(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全册(人教版)单元一:生命起源- 课时一:生命的起源- 课时二:什么是基因- 课时三:基因传递的方式- 课时四:生命的多样性单元二:身体机械- 课时一:运动物体的特征- 课时二:机械结构与功能- 课时三: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时四:建筑中的支撑结构单元三: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时一:什么是声音- 课时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时三:声音的大小与高低- 课时四:科学小实验:制作水杯响片单元四:物体的浮力- 课时一:什么是浮力- 课时二:浮力的原理- 课时三:物体沉浮状况的判断- 课时四:浮力的应用单元五:自然与科技- 课时一:科技对自然的影响- 课时二:科技与环境的关系- 课时三:可持续发展- 课时四:科技创新单元六:地球与太阳系- 课时一:银河系与太阳系- 课时二:地球与月亮- 课时三:地球的运动- 课时四:日食、月食和日月食单元七:资源利用- 课时一:世界资源总量及分布- 课时二:资源的保护与节约- 课时三:再生资源- 课时四:可持续利用资源单元八:光的传播及光谱分析- 课时一:什么是光- 课时二:光的传播- 课时三:光的折射、反射和色散- 课时四:科学小实验:制作反光镜单元九:电的传输及电路- 课时一:电的产生- 课时二:电的传输- 课时三:简单电路- 课时四:科学小实验:制作电磁铁单元十:化学变化- 课时一:什么是化学反应- 课时二:常见化学反应- 课时三:物质的净化及分类- 课时四:科学探究:制作发泡胶以上为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课程教案全册,包括十个单元,共40节课,涵盖了科学教育的基础知识和科学实验探究等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科学、认识生活、提高思维能力。

新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生命与健康
课时一:生命来自哪里
教学目标:
- 了解生命的起源和基本特征;
- 探究生命的发展过程;
- 认识生命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

教学内容:
- 什么是生命;
- 生命的基本特征;
- 生命的起源;
- 生命的发展过程;
- 生命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

教学重难点:
- 生命的起源和基本特征的概念理解;
- 生命的发展过程的探究。

教学准备:
- 课件:介绍生命的起源和基本特征;
- 视频素材:展示生命的发展过程及地球上生命的分布情况。

教学活动:
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素材,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探究和
思考。

2. 提问:通过问答形式,了解学生对生命的起源和基本特征的
理解。

3. 讲解:使用课件,介绍生命的起源和基本特征的知识点,并
解释相关概念。

4. 探究:观看视频素材,探究生命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思考
生命的起源和发展的关系。

5. 讨论:小组讨论生命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并汇报讨论结果。

6. 总结: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命的起源和基本特征
对于生命发展的重要性。

课时二:人体呼吸系统
(省略其余课时内容)。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共分为14个单元,涵盖了生物、自然、物理、化学等多方面的科学知识。

主要内容包括:引言、地球与宇宙、生物与生活、物质与能量、天气与气候、人体与健康、技术与工程、科学探究等。

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地球与宇宙的基本概念,如地球的形状、地球自转和公转等。

2. 学生能观察和描述不同种类的生物特征,了解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呼吸、排泄等基本生活习性。

3. 学生能认识和区分不同物质和能量的形态,了解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传递过程。

4. 学生能观察和描述天气与气候的变化,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5. 学生能了解人体主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

6. 学生能理解技术的作用和影响,了解简单的工程设计与制作过程。

7. 学生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探究等,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地球与宇宙的基本概念,如地球的形状、地球自转和公转等。

2. 生物的特征和基本生活习性,如营养需求、呼吸、排泄等。

3. 物质和能量的形态及其转化和传递过程。

4. 天气与气候的变化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5. 人体的主要系统及其功能和结构。

6. 技术的作用和影响,简单的工程设计与制作过程。

7. 科学方法的运用,如观察、实验、探究等。

教具与学具准备:1. 地球仪或地球模型2. 生物标本或图片3. 物质和能量的实验器材4. 天气与气候的观测工具5. 人体的模型或图片6. 技术的工具或设备7. 科学实验器材和观察工具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地球仪或地球模型,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2. 讲解:详细讲解地球的形状、地球自转和公转等概念,使用地球仪或地球模型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或地球模型,回答有关地球形状和运动的问题。

1. 引入:通过展示生物标本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生物的特征。

2. 讲解:详细讲解生物的营养需求、呼吸、排泄等基本生活习性,使用生物标本或图片进行演示。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物多样性》:第1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第2节《生物的分类与进化》。

2. 第二章《力的世界》:第1节《力的概念与作用》;第2节《简单机械的应用》。

3. 第三章《电的奥秘》:第1节《电的基本概念》;第2节《电路的组成与原理》。

4. 第四章《光的传播》:第1节《光的传播现象》;第2节《光的反射与折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认识生物的分类与进化。

2. 让学生掌握力的概念与作用,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

3. 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理解电路的组成与原理。

4. 让学生认识光的传播现象,了解光的反射与折射。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与进化、简单机械的应用、电路的组成与原理、光的反射与折射。

2.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力的概念与作用、电的基本概念、光的传播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习资料、实验工具、作业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为新课铺垫。

2. 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挂图、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

3. 示例: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学会解题方法。

4. 练习: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6. 互动: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提高课堂氛围。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如下所示:第一章生物多样性1.1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1.2 生物的分类与进化第二章力的世界2.1 力的概念与作用2.2 简单机械的应用第三章电的奥秘3.1 电的基本概念3.2 电路的组成与原理第四章光的传播4.1 光的传播现象4.2 光的反射与折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举例说明力的作用。

(3)什么是电路?列举三种简单电路。

(4)简述光的反射与折射现象。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小学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题目:小学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五年级上册共有六个单元,分别是《新的一天》、《细胞和组织》、《固体与液体》、《力与机械》、《电》、《风与天气》。

针对每个单元,我们来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

一、《新的一天》本单元主要内容是介绍时间、季节、天象及仪器的使用。

学生需要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掌握一年四季的变化以及日常使用的计时工具。

教学设计:1. 利用观察图片和实物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2. 通过观察和讨论四季的特点、草木的生长变化以及不同季节的天气等来帮助学生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

3. 制作简易的太阳钟,让学生亲自体验时间的变化,并进行观察和记录。

二、《细胞和组织》本单元主要内容是介绍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学生需要了解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掌握不同细胞的形态及其功能。

教学设计:1. 通过展示显微镜图片和实物细胞模型,学生能够认识到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并了解细胞的形态与大小。

2. 利用实例向学生介绍不同细胞的特点和功能,例如植物细胞的纹理和动物细胞的活动性。

3. 进行细胞模型的制作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模型,深入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三、《固体与液体》本单元主要内容是介绍固体与液体的性质及其变化。

学生需要了解物质的不同状态、固体与液体的特点以及常见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教学设计:1. 通过观察物体的形态、触摸物体的表面感受等方式,学生能够认识到物质存在的不同状态。

2. 利用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亲眼观察和记录物质状态的变化。

3. 进行常见物质的变化实验,例如冰的熔化、水的汽化等,加深学生对固体与液体性质及其变化的理解。

四、《力与机械》本单元主要内容是介绍力的作用及机械的原理。

学生需要了解力的分类、大小和方向,以及简单的机械原理。

教学设计:1. 利用拉、push等动作引导学生了解力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力的方向和大小的变化。

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教科版)》引言:科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师开展科学教学工作,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教科版)积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践活动,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教案的内容和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章:生物本章主要介绍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的多样性。

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的特征和分类,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物质本章主要介绍了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物质的多样性和变化规律,并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第三章:能量本章主要介绍了能量的常见形式和转化。

通过实验和实例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能量的重要性和转化过程,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第四章:地球与环境本章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形成和环境保护。

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构造和环境问题,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观察问题的能力。

第五章:天文本章主要介绍了地球与月亮、太阳的关系以及星空中的现象。

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各种天文现象,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章:科学探究本章主要介绍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科学实验的设计。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结语: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教科版)通过选取生物、物质、能量、地球与环境、天文和科学探究等主题,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教案中注重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答案,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些教案的指导,相信学生们将在科学学习中收获更多知识和乐趣,提前走向科学的殿堂。

最新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完整版)

最新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完整版)

最新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完整版)第一单元:自然与生活第一课:大地的变迁教学目标:-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掌握地球自转引起的白昼和黑夜变化- 观察、记录、分析和推理地球自转的结果教学内容: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2. 地球自转引起的白昼和黑夜变化3. 探究地球自转的结果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入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概念。

2. 呈现:展示地球自转引起的白昼和黑夜变化的示意图,并向学生解释其中的原因。

3. 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地球自转的结果,并记录、分析和推理。

4. 总结:与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并总结地球自转对白昼和黑夜的影响。

教学重点:-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之间的区别- 地球自转引起的白昼和黑夜变化- 观察、记录、分析和推理地球自转的结果教学拓展:- 练使用太阳表,观察太阳的位置和时间的关系。

教学评价方式:- 学生的实验记录和分析报告- 学生对地球自转和白昼黑夜变化的理解程度的口头回答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存环境第一课:树是动物的家园教学目标:- 了解树对动物的重要性和作用- 掌握家乡附近的几种常见树木的特点和用途- 培养环保意识和保护树木的责任感教学内容:1. 树对动物的重要性和作用2. 家乡附近常见树木的特点和用途3. 树木的保护和环保意识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入树对动物的重要性和作用的概念。

2. 呈现:展示家乡附近几种常见树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描述树木的特点和用途。

3. 探究:组织学生外出实地考察,了解家乡附近的树木,观察树皮、树叶等特点,并记录。

4. 总结:与学生分享考察结果,并讨论保护树木和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树对动物的重要性和作用- 家乡附近常见树木的特点和用途- 保护树木和培养环保意识的责任教学拓展:- 绘制家乡附近树木的分布地图,探究树木的分布规律。

教学评价方式:- 学生对树对动物的作用的口头回答- 学生对家乡附近树木特点和用途的描述和表达能力的评估。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优秀8篇)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优秀8篇)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优秀8篇)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了解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了大量仿生的发明创造。

2.具有认真观察和探究仿生的兴趣。

知识与技能:1.初步具有模仿生物的构造或功能进行发明和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运用创造性想象和“原型启示法”提出一些小发明的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2.意识到动物、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了大量仿生的发明创造。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运用创造性想象和“原型启示法”提出一些小发明的思路。

教学准备:1.供课堂观察用的茅草的叶、苍耳的果实(或其他植物),放大镜等工具。

2.鸡蛋与薄壳结构屋顶、鸟与飞机、鱼鳍与船桨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

(1)讲述: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

(2)提问:鲁班为什么能发明锯子?(发现茅草——观察茅草——产生联想——大胆尝试——发明锯子)(3)交流:我们在树林、在野外有过类似鲁班的经历吗?哪些植物容易划破和刺伤我们?哪些植物容易粘在我们的衣服上?(4)我们也像鲁班一样,来认真研究我们身边的这些植物。

2.观察容易划破和刺伤人、容易粘衣的植物的特点。

(1)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份观察材料和必要的观察工具。

(2)学生分组观察,记录观察发现。

(3)交流。

(4)讨论:我们观察了这些植物的特点,能产生哪些想法呢?3.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完成的发明。

(1)讲述: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发明了许多物品。

你们知道这样的例子吗?(2)用课件或图片展示:鸡蛋与薄壳结构屋顶、鸟与飞机、鱼鳍与船桨。

(3)小组讨论:图中这些新技术分别是在什么生物的启示下研制出来的?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4)根据以上发明的实例,你认为在生物启示下进行发明创造要经过怎样的过程?(5)讲解:在生物启示下的发明创造,通常要经过以下过程:明确需要:在生产或生活中,为了完成某种工作,需要具有什么功能的工具或设备。

2023年最新人教版(新起点)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3年最新人教版(新起点)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3年最新人教版(新起点)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五年级学生全面研究和掌握2023年最新人教版(新起点)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的知识。

教学内容本教案包括以下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物质的存在形式2. 第二单元:水的变化3. 第三单元:空气和运动4. 第四单元:动物的生活和外部特征5. 第五单元: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 了解物质的存在形式,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2. 掌握水的三种存在形式,包括液态、固态和气态;3.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特性,并了解运动的种类;4. 了解动物的生活和外部特征,包括鸟类、昆虫、哺乳动物等;5. 了解光的传播路径和光的反射现象。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实验、观察和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研究效果。

教学流程1. 课前准备: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兴趣,并准备相关实验和教具;2.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问题或实验,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3. 教学展开: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示范实验等;4. 练巩固:通过练题和小组讨论,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5.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6. 课后作业:布置相应的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作业和实验观察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估,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并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

参考资料1. 2023年最新人教版(新起点)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材2. 相关实验和教具以上为2023年最新人教版(新起点)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的概要,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教学设计。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多彩的生命世界1.1 生命的起源1.2 生物的分类1.3 生态系统的组成2. 动物的生活2.1 动物的运动2.2 动物的食性2.3 动物的适应性3. 植物的生活3.1 植物的生长3.2 植物的繁殖3.3 植物的适应性4. 光与影4.1 光的传播4.2 影子的形成4.3 眼睛与视觉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认识生物的分类和生态系统的组成。

2. 使学生了解动物的运动、食性和适应性,以及植物的生长、繁殖和适应性。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生态系统的组成、光的传播和影子的形成。

2. 教学重点:动物和植物的生活特点,光的传播和视觉的形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图片、生态系统模型、动物和植物标本、手电筒、凸透镜等。

2. 学具:学习手册、画笔、剪刀、胶水、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多样性。

2. 新课导入:讲解生命的起源、生物的分类和生态系统的组成。

3. 实践活动:观察动物的运动、食性和适应性,以及植物的生长、繁殖和适应性。

4. 例题讲解:结合生活实例,解释光的传播、影子的形成和视觉原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光的传播现象,绘制生态系统图。

六、板书设计1. 生命的起源、生物分类、生态系统的组成。

2. 动物的运动、食性、适应性;植物的生长、繁殖、适应性。

3. 光的传播、影子的形成、眼睛与视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

(2)举例说明动物和植物的适应性。

(3)解释光的传播原理和影子形成的原因。

2. 答案:(1)生物分类的方法有形态分类、遗传分类等,原则包括相似性、差异性等。

(2)动物适应性如鸟类有翅膀适应飞行,植物适应性如仙人掌叶片退化适应干旱环境。

最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学案(2023新版)

最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学案(2023新版)

最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学案(2023新版)第一课学案标题- 研究目标:理解物体的重量概念,学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重量,了解重物和轻物在天平上的表现。

- 教学重点:物体的重量概念,天平测量重量方法。

- 教学方法:讲解、实验操作。

- 教学准备:天平、不同重量的物体。

- 教学过程:先向学生介绍重物和轻物的概念,然后讲解天平的使用方法,最后由学生亲自操作天平进行测量实验。

- 研究评价:让学生回答问题,观察实验结果。

第二课学案标题- 研究目标: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简单机械设备,学会识别、使用这些设备。

- 教学重点:简单机械设备的识别和使用。

- 教学方法:讲解、展示。

- 教学准备:图片、实物样品。

- 教学过程:通过图片和实物样品向学生展示常见的简单机械设备,并解释其用途和使用方法,让学生理解和记忆。

- 研究评价:要求学生根据图片和描述选择合适的简单机械设备。

...第十课学案标题- 研究目标:研究和了解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和作用,认识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 教学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和作用,水的重要性。

- 教学方法:讲解、实验演示。

-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图片。

- 教学过程:通过讲解和实验演示,向学生介绍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 研究评价:观察实验结果,回答相关问题。

...第二十课学案标题- 研究目标:研究并了解改造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 教学重点:改造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意识。

-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

- 教学准备:图片、教学资料。

- 教学过程:通过讲解和讨论,向学生介绍改造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 研究评价: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总结和复- 教学目标:回顾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复。

- 教学重点:对所学知识点的巩固和复。

- 教学方法:复讲解、游戏活动。

- 教学准备:复资料、游戏道具。

- 教学过程:通过复讲解和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鄂教版五年级下期科学教案(一单元)一单元有趣的动物1、形形色色的动物教学目标:1. 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能用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2. 了解更多的动物种类,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3. 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4. 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

5.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1. 图片:各种不同环境下生活的动物。

2. 动物适应环境的相关资料或影片。

如保护色、迁徙、饮食、身体形态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1. 教师出示一组动物图片,让学生认识这些动物。

让学生分别谈一谈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等。

2. 引导学生分类。

二、新授1. 出示第二组图片。

让学生观察、交流。

2. 让学生将情况整理后记录下来。

动物名称生活的环境……………………3. 学生分小组汇报。

4. 学生阅读P4小资料。

三、课外及延伸。

1.查阅资料,填写下面的表格。

动物特点动物名称资料来源最大的动物最高的动物在寒冷地方生活的动物夜间活动的动物3. 搜集资料、图片。

办一期“有趣的动物”展览。

2、动物吃什么教学目标:1. 知道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这些食物作为能量。

2. 知道动物按食性可分为肉食动物、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

3. 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收集证据。

4. 知道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5. 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每个小组写成一份“生活中常见动物吃什么”的调查表教学过程:1. 学生出示“生活中觉动物吃什么”的调查表。

2. 点部分学生汇报。

3.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记录学生汇报的情况。

4. 学生看黑板,分小组交流。

按食性可以把动物分为哪几类?5.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

6. 教师小结:按食性动物可分为:肉食动物、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

7. 学生分小组交流。

猫、狗、鸡、兔四种动物平时吃些什么食物。

将结果记录在课本P6页。

8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9 课后及延伸。

你知道哪些肉食动物、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把它们填写在下表中。

肉食动物草食动物杂食动物3、动物怎样运动教学目标:1. 认识动物运动的多样性。

2. 通过观察,了解猫、狗和蜗牛等动物的运动特点。

3. 能想办法解决在观察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4. 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的结果。

5. 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1. 课件:多种动物的运动2. 提供观察对象:小猫、小狗,每小组的蜗牛或蚂蚁。

教学过程:1. 放课件,让学生观察,里面的各种动物是怎样运动的。

2. 学生汇报。

3. 实物观察。

(1)将教师准备的活物放在讲台前让学生观察。

(2)学生交流并记录。

(3)学生汇报。

4. 学生分小组观察。

(1)学生分小组观察蜗牛或蚂蚁。

(2)边观察边记录。

(3)学生汇报。

5. 课堂延伸问:动物还有哪些运动方式?6. 课后延伸收集各种动物运动方式的资料并观察你所看到的动物怎样在运动。

4 动物的防御教学目标1、知道环境对动物形态、生活习性等多方面有影响。

2、知道一些动物适应环境、防御敌害的特点。

3、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4、能通过观察、查阅书刊等多种途径获得对动物防御敌害特点的认识。

尊重证据。

教学准备1、红、黄、草绿三色的条形塑料片每组10个,秒表每个小组一块。

2、刺猬、蜗牛等小动物。

3、学生自带(或教师准备)各种动物防御敌害的书籍。

教学过程1、用秒表定时计时的方法,在实验之前教师要通过示范、反复练习使学生掌握。

2. 观察刺猬、蜗牛在危险的环境中的身体反应的活动,小动物的选取不必拘泥于刺猬。

因为虽特点鲜明,但不易准备。

这里只要是能利用身体特点防御敌害的小动物都可以。

3. 学生通过查阅书刊获取知识,书籍的来源可以是教室的图书角,也可以由教师准备或学生自带。

5 动物的繁殖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是不一样的,感受不同生物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

2、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3、能列举常见的几类动物的不同生殖方式。

4、体验科学探究中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5、喜欢大胆想象;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1、小组观察用放大镜、盘子;各种常见卵生动物的卵。

2、各种胎生小动物诞生时身体反应的图片。

教学过程1. 教师要能保障为学生提供各种常见的卵生动物的卵,如青蛙卵、蟾蜍卵、蚕卵等等;并营造这些卵的成活环境,便于学生观察。

教材将本单元安排在春季进行,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2. 学生的已有经验是学习本课的基础,比如,对于胎生和卵生的认识,对动物繁殖习性与生活环境的认识,他们不是一无所知,教师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必要时加以引导。

要发挥学生的大胆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及后续的交流讨论活动时,问题的指向性要明确,以便使学生活动的目的更清晰,流程更顺畅。

4. 关于课外观察鸡孵化小鸡的活动,目的是了解动物的生命过程,具体选择什么卵生动物来观察它的孵化活动,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来确定。

建议一般可选观察蚕卵的孵化过程。

6 多彩的生命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是不一样的,感受不同生物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

2、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的解释。

3、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4、能通过整理记录形成综合性认识。

5、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1. 蚕和凤仙花一生经历的各阶段的图片。

2. 狗尾草、橘树、黄瓜、银杏树、苔藓、蕨等植物的生命过程各阶段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1. 对于动物一生经历的各阶段的观察讨论,以扶为主,要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问题的指向性,具体性;讨论交流的引导;适当的解释说明;梳理认识的及时、细致地牵引。

对于植物一生经历各阶段的观察与讨论要以放为主,在前面已有的方法的基础上,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也要提供必要的资料和图片。

2. 学生熟知的蚕和凤仙花的生命各阶段的学习教师可提供图片,加强直观印象。

3. 植物一生各阶段的学习,教材并没有提供它们各阶段的形态图片,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的解释,但学生的解释并非事实,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

自由研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了解蚂蚁在运动时六条腿移动的特点。

2、能够想办法研究蚂蚁的运动特点。

3、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4、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5、能想办法解决在观察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6、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7、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各组研究用的蚂蚁,放大镜、白纸、墨水、纸巾、棉签、细沙、水等材料。

教学建议1. 教师在学生自由研究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很重要,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各种服务,包括学生必备的和可能会用到的器具,学生对操作流程不明确处的解释说明和学生在研究中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方法的指导等等。

另外,教师还要有效地组织各组的活动,使研究活动能顺利的完成。

2. 活动记载怎样填写,教师在研究之前应使学生明确,每个部分填写的内容及相关要求。

教材的活动提示很具体,是指导学生展开研究的依据,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和明确。

3. 自由研究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那么,小组的活动是否有效率,小组长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教师应重点关注小组长在各组的组织。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目的:本单元教学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研究植物的繁殖和移栽的兴趣和实践科学研究的方法,丰富学生关于植物的经历。

能在教师引导下逐步制定明确科学调查的步骤并组织实施科学调查活动,从而知道科学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二、教学要求:1、能整理对植物繁殖方式的了解并进行交流。

2、学会用杆插的方法繁殖植物,对植物杆插后的生长情况进行跟踪记载,能根据记载对比不同的方式对植物繁殖造成的影响。

3、知道什么是嫁接、靠接,掌握植物的方法。

4、了解植树造林对于我国发展的重要作用,知道相关的林业法规和纪念日,养成从小关心环境的良好意识。

5、认识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在繁殖动、植物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

三、教学重点:通过仔细观察蒲公英的种子,了解其种子结构的特殊性,认识蒲公英的繁殖方式,从而进一步分析植物繁殖过程中运用的科学原理。

四、课时安排:7 植物的繁殖2课时8 茎繁殖2课时9 移栽繁殖苗1课时10 苗圃里的蒲公英1课时11 生物繁殖新技术1课时12 水力发电站1课时7、植物的繁殖教学目标1. 认识苗圃中的几种常见植物。

2. 能根据对苗圃中植物的观察,提出植物繁殖方面的问题。

3.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制定、明确科学调查的各步骤并组织实施。

4. 知道科学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联系苗圃,做好参观的组织工作;绘制班级分工表;实物展示台。

2. 小组准备:铅笔、尺、记录用纸。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户外活动,提出要求带学生去观察苗圃中的植物幼苗,注意里面有多少种不同的植物的苗?二、相机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插图,认识柏树苗、枇杷苗、杨树苗和月季苗。

三、小组讨论这么多的植物幼苗是怎样繁殖出来的呢?四、学生交流讨论情况,师归纳并板书1、由种子繁殖出来的2、人工技术培育出来的3、用根繁殖出来的4、用茎繁殖出来的五、师提问:怎样才能知道以上的说法是正确的呢(进行科学调查活动)六、组织学生进行科学调查活动1、明确目标2、确定调查方法3、完成人员分工4、开展活动调查5、做好记录七、师小结第二课时资料整理、总结与汇报该课时的重点集中在资料收集后的整理和总结,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和自我展示能力。

1.小组汇报各自调查情况。

提出问题:各个小组调查的结果是什么?指导各小组依次上台,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调查记录。

各小组汇报完毕以后,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在教材规定的区域填写总结并汇报。

2.其它相关资料汇报。

提出问题: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或者疑惑的地方?学生讨论后提出。

学生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必然会有一些新的发现和疑惑,要求学生提出来,即为后期教学提供素材,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教学总结:植物的繁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陆续接触一些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移栽方法。

板书:7、植物的繁殖种子繁殖人工培育用根繁殖用茎繁殖8、茎的繁殖教学目标:1、知道用茎繁殖植物的方法包括扦插和嫁接。

2、掌握用扦插、靠接来繁殖植物的方法。

3、能熟练运用工具完成扦插、靠接中各个步骤。

4、能进行简单的扦插切面对比实验,知道对比实验中唯一能改变的条件切面的形状不同。

5、能对不同切面的茎的生长状况进行预测,并能与实际结果相比较。

6、能对实验进行长期的观察记录,并知道在观察的过程中尽可能不干扰植物的生长。

7、能区分身边哪些植物是用茎来繁殖。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扦插、靠接操作分解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