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五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讲)(含解析)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讲)(含解析)

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向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讲高考】1.考纲要求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命题规律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厄尔尼诺、青藏高原隆起、南极科学考察、北冰洋航线等背景材料切入,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例1】(2018·海南卷)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

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

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完成16~18题。

16.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①固定表土②减少径流③沉积泥沙④降低风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7.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

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18.“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答案】16.A 17.D 18.C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放水一方面会影响水库水源为生产和生活提供用水的能力,另一方面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势必会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D选项正确,排除B选项。

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排除A、C选项。

18.“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C选项正确。

8.气候变暖,一方面,降雪的条件不易形成,使得雪期退后,另一方面,由于温度较高,积雪不易存留堆积,积雪冬季覆盖时间变短,矮小灌木裸露,缺少积雪的覆盖,加上强劲的风力,使得冻害加剧。

考点:本组题主要考查气候变暖的影响,意在考察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带的影响。

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2019四川泸县高三模拟)气温决定冰川消融,固态降水决定冰川积累,二者共同作用决定了冰川的形成、发育与演化。

研究表明,1959-2010年,天山各流域冰川面积呈现缩减趋势,但变化幅度存在区域差异。

下图示意1959-2010年中国天山各流域冰川面积变化。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冰川分布东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B.水汽C.植被D.光照2.关于冰川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冰川面积变化西小东大B.区域内雪线普遍上升C.冰川面积变化幅度西小东大D.海拔越高的流域,面积变化越大3.阿克苏河流域纬度低,但冰川退缩面积却不是最大,原因是( )A.流域内降水增加B.冰川退缩速率小C.流域内坡度缓D.人类活动的影响少2、(2019浙江宁波高考适应性考试)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

下图是将广东省甲(24.5°N,113.1°E)、乙(24. 6°N,112.9°E)、丙(24.9°N,113.2°E)三地林线高度与坡向分级图叠加,得到的林线随坡向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由图可以推测出( )A.南坡林线甲地高于乙地B.北坡林线丙地高于广东均值C.纬度高的阳坡林线较高D.经度数值小的阴坡林线最高2.乙山处在南岭山脉的南麓,冬季其阴坡为迎风坡而阳坡为背风坡。

与其他山地相比,乙山阳坡林线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A.纬度低,气温较高B.风力弱、局地多雾C.暖湿的西北风带来丰富降水D.光照强对植被生长不利3、(2019河北邯郸高考模拟)植被覆盖度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

华北地区生态区可划分为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

左下图示意华北地区的三类生态区分布,右下图示意植被生长期内华北地区三类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据此完成1~2题。

1.与右图中I、Ⅱ、Ⅲ曲线分别对应的地区是左图中的( )A.甲、乙、丙B.乙、甲、丙C.丙、甲、乙D.丙、乙、甲2.与I、Ⅲ曲线相比,Ⅱ曲线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A.草场过度放牧B.作物成熟收割C.副高逐渐北移D.夏季降水增加4、(2019山东邹城高考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对对练课件

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对对练课件

-7-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2018浙江三钉教育模拟)净光合作用量=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 下图是某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与气温关系统计 曲线。据此完成第4~5题。
-8-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4.绿色植物净光合作用量会受太阳辐射、气温、降水量、土壤养 分等因素的影响,这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可塑性 D.临界性 5.气温25 ℃以上,该地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量不再随气温升高而增加, 其主要制约因素最有可能是( ) A.光照 B.水分 C.热量 D.CO2 答案 4.A 5.B
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高考命题规律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2019 年高考必备 Ⅱ Ⅰ Ⅰ Ⅱ Ⅰ卷 Ⅱ卷 Ⅲ卷 卷 卷 卷 卷 命题 自然地理 角度 环境的整 7~9 8~9 1 体性 命题 自然地理 10 10~1 ~1 6~8 环境的差 角度 1 1 2 异性 区域地理 命题 环境的变 角度 化及影响 3 的分析
2017 年 2018 年 Ⅰ ⅡⅢⅠⅡⅢ 卷 卷卷卷卷卷
1、 3 37, 24 分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14全国Ⅱ· 8~9)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完成第1~2题。
-3-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 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 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特有动物种属的形成主 要与该岛远离大陆,地理环境相对孤立有关,故B项正确。第2题,主 要考查洋流的分布。耐寒的企鹅是南极洲的特有动物,赤道地区本 应分布喜暖的动物,企鹅在此处生存主要与该岛能受到秘鲁寒流的 -4影响有关,故C项正确。

精品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通关攻略专题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学案

精品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通关攻略专题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学案

专题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考纲原文呈现]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考点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全国卷近5年3考)[理·主干知识]1.基本原理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就形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三大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会产生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整体性功能,这是单个地理要素所不具有的。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

(3)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下面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的例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影响。

[悟·方法技巧]典题感悟【典例】[2017·天津文综,13(4),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上图所示地区生产的矿泉水远近闻名,销量较大。

矿泉水生产企业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可能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该区域矿泉水资源过度开发所带来的问题。

结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从水资源过度开发对矿泉水资源、地下水、地表径流、湿地、植被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

答案矿泉水资源遭破坏;地下水位降低;地表径流减少;湿地面积减少;植被遭破坏。

1.掌握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答题思路该类型多以自然地理环境中某要素的变化为切入点,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该类型试题答题思路一般为:确定该自然地理要素的种类,如地形等→分析该要素对其他要素的影响→分析该要素的形成原因2.掌握地理环境整体性答题模板分析角度解题方法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点明每一要素呈现的主要特点即可2.解释区域内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由于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区域地理现象往往是不同地理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导致的,其中气候、地貌是许多地理现象形成的基础因素,分析时应理清要素间的因果联系链,由因到果步步推进,完整呈现因果关系3.分析区域环境的变化过程及特点区域内某要素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区域其他要素的变化,乃至整个区域环境的整体变化4.分析区域间的环境联系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因果联系,组织成逻辑思路清晰的因果链条,规范学科语言的使用。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五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含答案解析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五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含答案解析

专题五 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测控导航(2018·四川泸州二模)下图是某科考队员在北冰洋拍到的一只北极熊生活照片。

科学家预计,到了2050年,北极熊的数量将减少30%。

据此回答1~2题:1.照片拍摄的最佳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北极熊数量将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面上升,被淹死 B.气温寒冷,被冻死 C.食物缺乏,被饿死 D.市场需求,被杀死解析:1.B 2.C 第1题,严冬季节,北极熊外出活动大大减少,进入冬眠状态。

读图可知,图中北冰洋有部分区域冰雪消融,北极熊站在浮冰上,应为北极地区的暖季,即北半球的夏季。

第2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冰山会减少,北极熊赖以生存、捕食的海洋浮冰区逐渐消失,北极熊捕食困难,食物链中断,数量减少,濒临灭绝。

(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极地或高山冰川退缩区形成的冰川裸地是研究植被原生演替的理想场所。

海螺沟冰川退缩区(29°34′N,102°59′E)位于贡嘎山东坡,青藏高原东南缘,在长达2km 的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从裸地到先锋群落再到顶级群落的连续植被原生演替序列。

如表示意海螺沟冰川退缩区不同演替阶段样地植被特征。

据此回答3~5题:A.川滇柳、冬瓜杨B.云冷杉、沙棘C.冬瓜杨、云冷杉D.沙棘、川滇柳4.在植被原生演替过程中( )A.植被郁闭度升高B.地表径流流速加快C.气温日较差增大D.土壤发育趋于成熟5.与同一演替阶段北美冰川退缩区相比,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单位面积植被生物量大,是由于海螺沟( )A.生物群落结构较稳定B.水分和热量条件较好C.植物的种类复杂多样D.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小解析:3.C 4.D 5.B 第3题,从表中可以看出,冰川退缩的时间越早,植物越成熟,越接近顶级群落。

刚开始由冰川融化而演化为裸地以后,只有一些适应能力强的物种生存,中间有些时间段,植被种类比较多,各种植被种类在相互的竞争,都没有达到一种垄断的地位,慢慢的竞争能力最强的物种占据了主流,成为了云冷杉顶级群落。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陆地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提升卷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陆地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提升卷

专题五陆地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提升卷.下列关于阿尔金山—祁连山北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B.自东向西年降水量增加C.自西向东植被带谱趋向简单 D.自东向西荒漠草原带宽度增大8.阿尔金山—祁连山北坡最可能分布山地森林带或森林草原带的区域是( )A.94° E以西 B.94° E~98° EC.98° E以东 D.海拔2 600 m以下(2017·湖北四校联考)甲图为非洲和欧洲大陆由赤道到两极,以及山地从山麓向山顶自然带的地域分异示意图,乙图为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以及山地从山麓向山顶自然带的地域分异示意图。

读图,完成9~11题。

9.甲图中,M处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 )A.受海陆位置影响,属经度地带性 B.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地带性C.受纬度位置影响,属纬度地带性 D.受地形影响,属非地带性10.乙图中,大陆东部和西部沿岸地区都是森林,但森林的种类不同,其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土壤 C.水源 D.地形11.乙图中,N处之所以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 )A.N处有高山冰雪融水,能滋润草的生长B.受到西风的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C.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湿润D.受冬季风的影响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场的迁徙游牧方式。

材料二天山自然带示意图(图Ⅰ)和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图Ⅱ)(1)指出天山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8分)(2)天山天然草场资源地广、质优、种类全,试分析其原因。

(6分)(3)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表示四季牧场,哪一处是春季牧场?近年来,很多牧民在山麓地带定居放牧,与之比较,山地转场放牧的优缺点是什么?(8分)专题五陆地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提升卷1.B 由材料可知,该教授位于森林与山顶冰川的过渡自然带,且所处自然带的自然特征符合高山草甸带的特征。

2.D 阿尔泰山由于纬度较高,且森林主要分布于海拔较高处,因此森林大多为亚寒带针叶林;草场分布于山麓地区和森林与冰川的过渡地带;此时“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应为当地的夏季;阿尔泰山南坡降水主要受西风带来的大西洋水汽影响。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提升训练15 自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提升训练15 自

提升训练15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018浙江名卷精编)雪中含有很多氮化物,“瑞雪兆丰年”是一句流传比较广的农谚,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

下图为中国局部地区积雪类型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关于冬季积雪的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积雪消融能增加土壤有机质B.积雪消融增加土壤矿物养分C.积雪消融能增加土壤水分D.积雪覆盖利于保持土壤温度2.图中积雪类型的分布特点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纬度地带分异气温B.干湿度地带分异降水C.纬度地带分异降水D.干湿度地带分异气温2.A1题,由“雪中含有很多氮化物”可知,积雪消融,氮化物进入土壤,能增加土壤矿物养分,同时增加土壤水分。

积雪较疏松,多空气,利于保温。

第2题,主要因素是气温,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2018浙江嘉兴3月联考)读内陆某地景观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草地为天然草地,它的出现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4.图示区域最可能位于( )A.巴西B.英国C.以色列D.俄罗斯4.C3题,读图分析可知,该地的草地分布在沙地中,呈零星分布,主要是受局部水分条件的影响,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故选D项。

第4题,读图分析可知,该地的麦田主要分布在水井周围,而且四周沙地广布,说明该地气候干旱,农业用水主要是地下水,符合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选C项。

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

读图,完成第5~6题。

5.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热量增加B.沿X方向降水增加C.沿Y方向热量增加D.沿Y方向降水增加6.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 )A.热带草原温带落叶林B.热带草原亚热带硬叶林C.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D.热带雨林亚热带硬叶林6.A5题,依据图示自然植被的分异状况可以判断,沿X方向热量减少,沿Y方向降水增加,所以D 项正确。

2019版总复习二轮地理限时训练:专题五 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Word版含解析

2019版总复习二轮地理限时训练:专题五 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Word版含解析

专题五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2018·四川泸州二模)下图是某科考队员在北冰洋拍到的一只北极熊生活照片。

科学家预计,到了2050年,北极熊的数量将减少30%。

据此回答1~2题:1.照片拍摄的最佳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北极熊数量将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面上升,被淹死B.气温寒冷,被冻死C.食物缺乏,被饿死D.市场需求,被杀死解析:1.B 2.C 第1题,严冬季节,北极熊外出活动大大减少,进入冬眠状态。

读图可知,图中北冰洋有部分区域冰雪消融,北极熊站在浮冰上,应为北极地区的暖季,即北半球的夏季。

第2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冰山会减少,北极熊赖以生存、捕食的海洋浮冰区逐渐消失,北极熊捕食困难,食物链中断,数量减少,濒临灭绝。

(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极地或高山冰川退缩区形成的冰川裸地是研究植被原生演替的理想场所。

海螺沟冰川退缩区(29°34′N,102°59′E)位于贡嘎山东坡,青藏高原东南缘,在长达2km的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从裸地到先锋群落再到顶级群落的连续植被原生演替序列。

如表示意海螺沟冰川退缩区不同演替阶段样地植被特征。

据此回答3~5题:3.海螺沟冰川退缩区,种间竞争力最强的树种是( )A.川滇柳、冬瓜杨B.云冷杉、沙棘C.冬瓜杨、云冷杉D.沙棘、川滇柳4.在植被原生演替过程中( )A.植被郁闭度升高B.地表径流流速加快C.气温日较差增大D.土壤发育趋于成熟5.与同一演替阶段北美冰川退缩区相比,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单位面积植被生物量大,是由于海螺沟( )A.生物群落结构较稳定B.水分和热量条件较好C.植物的种类复杂多样D.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小解析:3.C 4.D 5.B 第3题,从表中可以看出,冰川退缩的时间越早,植物越成熟,越接近顶级群落。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学案(全国通用)含答案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学案(全国通用)含答案

专题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K 考题调研aotidiaoyan (2018·湖南长沙市雅礼中学、河南省实验中学联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易经》有言:“天玄而地黄”。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距今1万年前中华先民就在黄土高原上耕耘,种植粟黍,发展农业,历经万年而不绝。

黄土土质疏松,吸水能力犹如海绵,能使蕴藏在深层土壤中的无机物质上升到顶层,具有“自行肥效”的能力。

下图示意黄土高原范围及黄土沉积物特征与厚度分布。

(1)描述图中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变化特征。

分别分析位置、山地、降水多少对黄土厚度的影响。

(2)若六盘山和秦岭不存在,分析推断图中最厚处黄土会发生的变化。

(3)说明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对黄土厚度、水、肥的正面意义。

【答案】 (1)自西北向东南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小。

①位置:距沙源地的远近决定了西北风能搬运和沉积黄土的最适距离。

②山地:首先是山地阻挡减弱了西北风,拦截并沉积黄土;同时也减弱了对已沉积黄土的风蚀和搬运作用。

图中有两处厚度最大,一处是六盘山西边附近,因位于贺兰山和乌鞘岭的山口地带,又处于西北季风通道内,受狭管效应风力较大,携带沙尘量大,后受六盘山的阻碍作用,沉积最厚。

(另一处,则是贺兰山的海拔对风沙的拦截和减弱作用较弱,使细小的黄土吹往并沉积于更远的该地。

③降水:降水多少与集中程度影响流水侵蚀搬运的强弱,从而影响黄土厚度。

(2)缺少了山地的减弱风力和拦截沙土作用,黄土会向更远处沉积,降水比现在增多,流水侵蚀搬运能力加强,黄土厚度进一步减少。

(3)水平梯田比坡耕地减慢坡面流速,同时利于地表水下渗,一方面减少坡面径流,减少流水侵蚀和水土流失,保土;另一方面利于黄土保墒保肥。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地形、农业特征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逻辑推理能力,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1)距沙源地的远近决定了西北风能搬运和沉积黄土的最适距离,处于西北季风通道内,受狭管效应风力较大,携带沙尘量大,后受六盘山的阻碍作用,沉积最厚。

专题05_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二轮复习高频考点预测演练 含答案解析

专题05_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二轮复习高频考点预测演练 含答案解析

专题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定位考点】高考虽然直接或显性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题目较少,但相当多的题目需运用整体性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或分析实际问题对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考查,多以自然带的分布为背景考查相关问题。

【精研真题】高频考点一.整体性原理应用【上海卷】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4分)(2)甲、乙两地虽然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景观却略有差异。

从两地全年降水分配差异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3分)【答案】(1)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刚果盆地,地势低平,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的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2)甲地降水年内分配差异较大,7、8、9月多,12、1、2月少;而乙地全年降水均匀,因此造成两地植被景观的差异。

(1)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乙地位于非洲中部刚果盆地,由于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盆地地形中低周高,故河流呈向心状水系,河流流量大,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

受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该地区的植被茂密,热岛雨林发育。

(2)结合图示的降水量分配信息,甲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夏季多雨,冬季少雨,而乙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均匀,故两地的自然景观有差异。

【错点错因】 未掌握气候影响因素及分析非地带性现象的思路带来的实际问题。

这实际上是对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理解和运用的考查。

高频考点二.生物种类、分布与地理环境2.【全国2卷】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

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

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二部分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检测 Word版含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二部分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检测 Word版含

姓名,年级:时间:[专题达标检测]一、选择题(2019届高三·天津八校联考)读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完成1~2题.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A.②B.①C.③ D.④2.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A.⑤ B.⑥C.⑦ D.⑧解析:1。

B 2。

B 第1题,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大小、流量的季节变化、结冰期、含沙量等方面,而这些方面与河流流域内的气候密切相关,松花江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径流量较小、有结冰期,而珠江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径流量大,无结冰期。

受气候因素影响,两河流水文特征差异很大,故选项B正确。

第2题,黄土高原地表形态是千沟万壑,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图中⑥表示水文对地貌的影响,故选项B正确。

(2018·襄阳期中检测)如图中河流流量大、流域面积广、水系发达,据统计,其支流总数超过1.5万条.读图回答3~5题。

3.该河河口处近1 000 km2的海域被称为“淡水海”,是淡水鱼和咸水鱼共同的家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寒暖流交汇 B.河流水量大C.大陆架宽浅 D.处在鱼类迁徙路线上4.该河输沙量巨大,河口处却未能塑造出宽阔的三角洲,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持续下沉B.地处赤道附近,风力微弱C.泥沙等悬浮物被强大的洋流搬运D.泥沙等悬浮物被挖沙船搬运5.能体现出图中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A.纬度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水量大B.纬度低→地形类型多样→植被类型多样C.山地海拔高→水热充足→自然带类型多D.东部为平原→河水流速快→含沙量大解析:3.B 4。

C 5.A 第3题,图示为亚马孙河流域,流经赤道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多雨,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入海水量大,在沿海的河口地带的海水变淡,因此淡水鱼与咸水鱼同存。

选项B正确。

第4题,河口处不在板块交界处;河口处风力弱,与三角洲形成无关;河口附近有强大的洋流流经,泥沙等悬浮物被搬运,难以沉积;人类活动不能阻止三角洲的形成,且该处人口稀疏。

全国通用近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1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2

全国通用近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1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2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1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1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1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的全部内容。

专题突破练1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8·安徽巢湖联考)喀喇昆仑山呈西北—东南走向,通过印度河巴基斯坦北部,向东延伸到西藏自治区北部,是世界中、低纬山岳冰川主要分布区.下图为喀喇昆仑山克勒青河流域不同坡向冰川面积的分布及变化情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1~3题.1.1978-2015年,喀喇昆仑山克勒青河流域冰川( )A。

各坡向面积分布比较均匀B.面积越大,退缩幅度越大C.面积越小,对气候敏感度越大D。

分布总面积大幅度增加2。

喀喇昆仑山克勒青河流域冰川面积在不同坡向退缩化比例不同,其中退缩比例最小的坡向是因为()A。

位于阴坡,气温低B.西风环流带来降水多C.大气稀薄,光照强D。

坡度小,冰川易保留3。

1978—2015年,喀喇昆仑山冰川面积变化会使克勒青河流域()A。

冰川堆积地貌数量增多B.山地雪线海拔下降C。

河流的水量大幅度减少D。

湖泊的矿物质减少答案:1.C 2。

B 3。

A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各坡向面积分布不均匀;图中偏北方向冰川面积分布最大,但冰川面积减少百分比最小;冰川面积的减小主要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冰川面积减少大说明对气候敏感度大,图中冰川面积分布小的减少百分比大,说明面积小的对气候敏感度大,C项正确;喀喇昆仑山克勒青河流域冰川不同坡向都减少,因此分布总面积减少.第2题,从图中看,西北向冰川面积减少最小,原因是西北坡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B项正确;冰川分布海拔高,相对于降水来说,气温对西北向冰川的形成影响弱;各坡向海拔都很高,大气都很稀薄;坡度大小从图中读不出来。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练习: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含解析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练习: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含解析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测控导航考点题号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2、3、4、1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5、6、7、8、9、10、11、12、14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7·河北保定模拟)2015年我国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地区的冰川发生移动,侵蚀了当地1.5万亩草场,近70户牧民房屋受到不同程度地损伤。

据此回答1~2题:1.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地壳活动活跃B.风力作用加剧C.全球气候变暖D.流水侵蚀加剧2.下列现象与该问题有关的是( )A.中纬度海域台风活动减少B.欧洲西北部夏季温度偏低C.环太平洋地区火山地震频繁D.雅鲁藏布江含沙量不断增大解析:1.C 2.B 第1题,我国新疆地区的冰川移动是因为近年来全球气温变暖,冰川消融,形成了冰裂缝和冰川移动面,在外力作用下,这个区域的冰川发生大规模移动,故选C项。

第2题,全球气候变暖使北极冰川融化,大量向南流的冷水削弱了北大西洋暖流的势力,导致暖流增温作用减弱,所以欧洲西北部夏季气温偏低。

(2017·安徽安庆模拟)下图示意中国大陆海岸线纵深度变化,正值表示向海推进,负值表示向陆后退。

读图,回答3~4题:3.1990~2012年,中国海岸线空间位置总体变化趋势是( )A.向海推进B.向陆后退C.保持不变D.进退各半4.导致中国海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泥沙淤积B.海平面上升C.海洋资源开发D.风暴潮频繁解析:3.A 4.C 第3题,中国大陆海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经历了岸进与岸退基本平衡阶段、岸进明显阶段和岸进速度强烈增加3个阶段,变化以向海推进为主,向陆后退较小。

第4题,海岸线位置变化是各种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然因素是影响海岸线向陆后退的主导因素,如海水侵蚀、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均是使海岸线向陆后退,风暴潮等海洋灾害也会导致海岸线向陆后退;人为因素是海岸线向海推进的主导因素,人类围海养殖、港口码头修建、围海造地等用海项目的使用,加速海岸线向海推进。

2019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考题演练第15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019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考题演练第15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019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考题演练 - 第 15 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人类活动会以致某些自然因素的变化,从而带动其余因素的变化,此中水是比较简单受人类影响的自然因素。

联合以下图完成1~2 题。

1、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选项是()①土壤水增加②库区蒸发量增大③蒸腾增强④植被覆盖率增大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2、图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特色B、地域性特色C、差异性特色D、不稳固性特色分析:第 1 题,联合框图与备选答案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

第 2 题,各自然因素是互相关系的,一个因素的变化会惹起其余因素的变化,表达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色。

答案:(2018 ·河北唐山一中月考) 以下图为“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

读图完成3~ 4 题。

3、以下有关自然带成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甲自然带受风带、洋流、地形共同作用而成B、甲、戊自然带东西宽度主要受洋流因素影响C、丁、己自然带分布面积狭窄,主要受地形限制D、甲、乙、丙三自然带的分布主要受热量因素影响4、若是澳大利亚大陆向北漂移10 个纬度 ()A、甲、乙两自然带范围将扩大B、丁、己两自然带将扩大C、丙自然带将演替为戊自然带D、自然带种类将更加多样分析:第 3 题,甲位于大分水岭东侧,受洋流、信风和地形共同作用形成热带雨林带。

第 4 题,联合自然带分布规律回答。

答案:(2017 ·高考天津文综卷 ) 读图 1 和图 2,回答 5~ 6 题。

5、据各自然带在图 1 中的地点,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o→a 距离海洋愈来愈近B、 o→a 海拔高度愈来愈低C、 o→b 年降水量愈来愈多D、 o→b 所处纬度愈来愈高6、据图 2 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地域中,面积最大的天气种类的特色是()A、整年高温多雨B、整年高温,分干湿两季C、整年酷热干燥D、冬天平和湿润,夏天酷热干燥分析:第 5 题,从 o→a,热量条件在不停增强,纬度愈来愈低,反响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019高考地理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含答案

2019高考地理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含答案

大题精做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

境内多高原,受地势较高的影响,为热带草原气候。

下图为非洲的自然带分布图和非洲东部区域图。

材料二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往往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干、湿季,多分布于南北纬10°~20°。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差异也较大。

下图为内罗毕、约翰内斯堡和图利亚拉三地的气候资料图。

(1)简述图中甲地多湖泊、沼泽和乙地悬崖林立的原因。

(2)分析内罗毕、约翰内斯堡两地降水特点的成因。

(3)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的相互联系角度,说明内罗毕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图,M、N之间不同地质时期地形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A地附近海域常会出现大量鱼类死亡的原因。

(2)请说明C自然带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

(3)读图,简析M、N间地形变化对P地自然景观的影响。

(4)在C、B两处山地东侧,海拔相似,但垂直自然带分布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加纳利群岛为白垩纪(开始于1.45亿年前,结束于6600万年前)非洲大陆与美洲大陆分裂后,岩浆喷发而形成的火山群岛,最高处3718米,东距非洲大陆约130km,面积7273km2,人口约209万。

该群岛属于亚热带荒漠气候,山坡的一定部位,经常形成一个潮湿的云雾层,该云雾层内发育成片照叶林(又称副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副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典型植被)。

该群岛内有大量的特有生物种类,但大型野生动物数量极少。

材料二下图示意加那利群岛位置及范围和该群岛的山地垂直带谱。

(1)指出图中加那利群岛附近的洋流性质。

(2)指出该群岛出现云雾层所属的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云雾层内发育照叶林的原因。

(3)分析该群岛成特有物种多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要求)(2018·四川泸州二模)下图是某科考队员在北冰洋拍到的一只北极熊生活照片。

科学家预计,到了2050年,北极熊的数量将减少30%。

据此回答1~2题:1.照片拍摄的最佳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北极熊数量将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面上升,被淹死B.气温寒冷,被冻死C.食物缺乏,被饿死D.市场需求,被杀死解析:1.B 2.C 第1题,严冬季节,北极熊外出活动大大减少,进入冬眠状态。

读图可知,图中北冰洋有部分区域冰雪消融,北极熊站在浮冰上,应为北极地区的暖季,即北半球的夏季。

第2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冰山会减少,北极熊赖以生存、捕食的海洋浮冰区逐渐消失,北极熊捕食困难,食物链中断,数量减少,濒临灭绝。

(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极地或高山冰川退缩区形成的冰川裸地是研究植被原生演替的理想场所。

海螺沟冰川退缩区(29°34′N,102°59′E)位于贡嘎山东坡,青藏高原东南缘,在长达2km的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从裸地到先锋群落再到顶级群落的连续植被原生演替序列。

如表示意海螺沟冰川退缩区不同演替阶段样地植被特征。

据此回答3~5题:3.海螺沟冰川退缩区,种间竞争力最强的树种是( )A.川滇柳、冬瓜杨B.云冷杉、沙棘C.冬瓜杨、云冷杉D.沙棘、川滇柳4.在植被原生演替过程中( )A.植被郁闭度升高B.地表径流流速加快C.气温日较差增大D.土壤发育趋于成熟5.与同一演替阶段北美冰川退缩区相比,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单位面积植被生物量大,是由于海螺沟( )A.生物群落结构较稳定B.水分和热量条件较好C.植物的种类复杂多样D.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小解析:3.C 4.D 5.B 第3题,从表中可以看出,冰川退缩的时间越早,植物越成熟,越接近顶级群落。

刚开始由冰川融化而演化为裸地以后,只有一些适应能力强的物种生存,中间有些时间段,植被种类比较多,各种植被种类在相互的竞争,都没有达到一种垄断的地位,慢慢的竞争能力最强的物种占据了主流,成为了云冷杉顶级群落。

结合表中⑥⑦阶段主要树种可知,冬瓜杨、云冷杉开始较早,且存在时间较长,故种间竞争力最强,C正确。

第4题,在植被演替过程中,冰川退缩的越早,裸地被风化的越严重,经过植被的不断生长、死亡,土壤中的有机质越来越多,土壤越来越成熟,D正确;植被的郁闭度不是一直在升高,A错误;同样由于植被的增多,植被的涵养水源功能增强,地表径流速度会减慢,B错误;由于植被的增多,气温日较差在减小,C错误。

第5题,抓住设问重点词“生物量大”,就是枝繁叶茂,即植被生长的较好,主要受水分和热量条件影响,B项正确。

生物群落结构稳定与群落发展的时间有关,与生物量无关,A项错;生物量大,不是种类繁多,C错误;人类活动干扰程度主要影响生物群落的稳定性,不影响生物量的大小,D项错。

(2018•北京海淀一模)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山基带气象要素及雪线高度资料。

读表,回答6~7题:6.据表中资料推断( ) A.甲山北坡相对高度大于南坡 B.甲山南坡的垂直带谱最丰富 C.乙山南坡的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 D.乙山的森林蓄积量大于甲山7.与乙山相比,甲山雪线分布特点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①纬度位置 ②山体海拔 ③水汽来源方向 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解析:6.B 7.C 第6题,据表中资料推断,甲山北坡相对高度小于南坡,甲山南坡的垂直带谱最丰富。

乙山南坡降水稀少,河流补给以冰川融水为主;乙山的森林蓄积量小于甲山,所以B 正确。

第7题,表格为我国甲、乙两山基带气象要素及雪线高度资料,与乙山相比,甲山雪线分布特点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水汽来源方向,所以C 正确。

(2018·山东潍坊一模)塞罕坝海拔1 010~1 940米。

20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

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

如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

据此回答8~9题:8.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C.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9.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解析:8.C 9.A 第8题,根据经纬度定位,塞罕坝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但因其海拔在1 010~1 940米,地势较高,气温较低,适合种植的为耐寒的针叶林,故A错误,C正确;常绿硬叶林为地中海气候区的典型自然植被,B错误。

常绿阔叶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典型自然植被,D错误。

第9题,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是阳坡,光照较强,气温较高,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不利于植被生长,故A正确;南坡是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B项错误;昼夜温差大是植被生长的有利条件,C项错误;南坡是冬季风的背风坡,风力较小,受低温冻害影响小,D项错误。

(2018·天津卷,1~2)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0~11题:10.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1.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解析:10.A 11.C 第10题,由图2可知,该地位于新疆天山山脉附近地区,受西风影响,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在山地北坡受地形抬升形成降水,使山地北坡相对湿润,存在森林景观,景观图中该山地存在云杉林,说明其位于山地北坡。

再结合地形图可以判定能观察到图1景观的地点应是甲地,甲地地形向西开口,有利于水汽上升形成山地降水,A项正确;乙地虽也位于山地北坡,但受山脉走向的影响,该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较少,B项错误;丙地和丁地均位于山地南坡,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多为荒漠景观,C、D项错误。

第11题,该地受西风带来的水汽影响,在地形抬升作用下形成山地降水,天山海拔较高,一般在山腰地区降水较多,云杉林为森林,说明该地区降水丰富,故C项正确;终年积雪区和高山草甸带海拔高,上升气流因在云杉林带降水而导致到达更高处时水汽含量减少而降水少,故A、B项错误;山麓草原带因所处海拔低,气流难以抬升导致降水少,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46分)12.(2018•山东泰安一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材料一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高于高纬度地区。

山地不同坡向的热量、降水、光照、坡地面积等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

材料二湖南省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变化图、湖南省各海拔段地形信息表。

湖南省各海拔段地形信息表(1)描述湖南省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规律。

(6分)(2)指出湖南省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并说明判断依据。

(4分)(3)分析湖南省1 500米以上海拔段物种丰富度低的原因。

(6分)(4)湖南省大多数山地南坡物种丰富度高于北坡,试从气候条件分析其原因。

(6分)解析:第(1)题,湖南省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规律,要从整体变化趋势、最大值两方面分析。

规律呈单峰曲线变化,或随海拔增加先增加,后减少。

第(2)题,表中数值海拔间隔相同,但坡地面积不一样,坡地面积越大平均坡度越小。

第(3)题,依据材料一,物种丰富度高低主要从生长环境(热量、降水、光照等)、生存空间的大小(坡地面积)等角度去分析。

第(4)题,从气候角度分析。

主要是气温、降水、光照、热量的差异等方面。

答案:(1)(呈单峰曲线变化,)海拔500米(或600米)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海拔500米(或600米)以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500米(或600米)以上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6分)(2)平均坡度最小海拔范围为300~500米。

依据:表中坡地面积最大的海拔范围为300~500米,说明该海拔段平均坡度最小。

(4分)(3)该海拔段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能适宜生长的物种数量少,物种丰富度也低。

(6分)(4)南坡为阳坡,光热条件好;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丰富,因此物种丰富度高;冬季,南坡为背风坡,受冷空气影响小,热量条件好。

(6分)13.(2018·山东烟台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物种生长的范围和生长条件的研究,日益为地理学界研究所重视。

“红石滩”景观,是橘色藻附着于岩石上呈现的景观,主要分布在川西、滇西北、藏东南等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里,它的形成必须要满足有大量原生的石头(即表面干净、没有任何其他植物生长)。

下图示意四川西部贡嘎山“红石滩”景观(注: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

(1)说明“红石滩”景观形成需要的条件。

(6分)(2)分析“红石滩”景观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海拔较高的原因。

(6分)(3)指出贡嘎山郁闭植被东、西坡分布上限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6分)(4)简述“红石滩”景观多分布在郁闭植被分布区附近的原因。

(6分)解析:第(1)题,由材料中“红石滩”景观主要分布在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地区,可判断其形成需要较低的气温,橘色藻附着于表面干净的原生岩石上,丰富的矿物为藻类生长提供养分,同时藻类植物的生长需要潮湿的环境。

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我国西南地区以亚热带气候为主,纬度低、热量丰富,高海拔地区气温较低,同时西南地区复杂的地形可满足橘色藻及红石滩形成的条件。

第(3)题,影响植被生长状况的条件主要是水热以及组合状况,我国西南地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西坡为迎风坡,降水丰富,水热条件好,植被生长茂密,郁闭度高。

第(4)题,结合图中郁闭植被分布区,位于高山流石滩下方,海拔在4 000米左右。

相比较高的流石滩,郁闭植被分布区海拔较低,温度适宜;郁闭植被分布区多河谷,湿度大。

构造活跃及大量泥石流将上方流石移至郁闭植被分布区,为“红石滩”景观提供了较多的原石。

郁闭植被分布区海拔较高,人为破坏较少等。

答案:(1)较低的气温条件;潮湿干净的环境;大量裸露的原石环境;丰富的矿物等。

(6分)(2)山地为主的地形,地形复杂多样;纬度较低,但平均海拔较高,山体上部气温较低,满足“红石滩”景观形成的条件等。

(6分)(3)差异:西坡分布的上限高于东坡。

主要原因:贡嘎山西侧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水热组合状况好,植被生长茂密,郁闭度高。

(6分)(4)相比较高的流石滩郁闭植被分布区海拔较低,温度适宜;郁闭植被分布区多河谷,湿度大,构造活跃及大量泥石流发育的途经区,为“红石滩”景观提供了较多的原石;相比海拔较低处,郁闭植被分布区人为破坏较少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