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个人收入分配教案 2

合集下载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精选5篇)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精选5篇)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精选5篇)《个人收入的分配》篇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 内容标准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及其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以及实行意义;效率、公平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复杂事物中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深入村镇或社区,实地考察、调研、收集分配中讲求效率的表现与维护公平的表现;分组讨论讲求效率的意义和维护公平的意义;或分正反两方展开辩论;学会分析典型案例,并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微观分配提出合理的建议。

结合现实生活和课堂所学基本观点撰写政治小论文。

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二. 知识纵横本单元继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解决了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谁来生产”的问题之后,主要介绍我国的分配制度,重在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

从社会再生产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看,本单元是从社会产品分配的角度对社会经济过程进行分析,因而是全书的重点之一。

本单元包括三课内容,主要讲两大问题:一是个人收入分配(第七课);二是国家收入分配(含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和第九课“征税和纳税”)。

除了上述内容,另设置一个“综合探究”栏目,使学生围绕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展开调查和讨论。

在第七课中,先是学习作为我国经济制度之重要组成部分的产品分配制度,这是与第四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着密切内在联系的一个内容。

从生产关系角度,这两部分内容是不可分割的,理应放在一起来学习。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能识记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含义。

能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能力方面:(1)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

(2)了解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和意义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在收集、分析、归纳信息的过程中掌握处理信息、分析信息、获得知识的能力及与同学、老师探讨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与人交往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使学生树立起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和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区分几种具体的分配方式,尤其是区分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三、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讨论法、活动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手段,结合比较法、分析归纳法的学法指导,意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景导入电视剧《乡村爱情》资料:如今,象牙山的能人们在发家致富的路上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村主任长贵已经调到县水利局工作,除了工资以外,奖金和补贴也不少。

双休日,他还要在谢大脚的超市里帮忙,两口子虽然累点儿,可钱也不少赚。

赵玉田和刘英承包了村里的100亩地种花,兼营鲜花的运输和销售。

王小蒙的豆制品加工厂越办越红火,已经在附近几个村开了三四个连锁店,一下解决了几十个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镇长亲自为她颁发了“带头致富先进个人奖”。

教师导入:象牙山村经济充满活力得益于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

那么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怎样的,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分配制度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基础知识梳理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我国的分配制度(1)内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017高中政治教案 第七课 个人收入分配教案 2

2017高中政治教案  第七课  个人收入分配教案 2

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一、教材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另一项经济制度——分配制度。

加上以前所学的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基本经济制度),使学生初步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特点,明确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全书内容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从现实生活来看,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能否理顺分配关系,是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的大问题,是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大问题。

我国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分配体系,理顺分配关系。

所以,讲好本课时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能识记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含义。

能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能力目标(1)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

(2)了解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和意义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在收集、分析、归纳信息的过程中掌握分析信息、处理信息、获得知识的能力及与同学、老师探讨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与人交往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使学生树立起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

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

难点: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和我国现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

四、学情分析本框的主要内容是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它和上一框所学的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两个方面。

学生已有所了解,学习本框要注意理解按劳分配及其必然性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

对于其他分配方式,只简单掌握其主要内容即可。

五、教学方法教师讲解中的引导、点拨、启发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回答相结合,并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高一政治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高一政治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高一政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一、考点导航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了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二、知识网络(板书设计):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因持按劳分配的意义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个体劳动者个多种分配方式的主要形式劳动成果分配人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的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分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配实现分配的社会公平保证居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收入分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和社会公平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原因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解析】我们首先要熟悉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含义。

营业税是以纳税人经营活动的营业额(销售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

根据含义,我们看图表中的营业额应该是工程收入1000万元。

所以营业税=1000万元×税率;增值税是将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的一个税种。

它的一般计税方法是:本企业商品销售额乘以税率,减去上一经营环节已纳税金。

所以增值税=1000万元×税率-(上一环节已纳税金)。

所以我们看四个选项应该选A 【答案】A【例3】(09山东卷28)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从容应对,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及时、灵活的调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减速对我国的影响加深,我国财税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释放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强烈信号,并逐步形成“结构性减税”的基调(结构性减税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减税,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

(1)描述图9表明的变化,并依据图10和材料三阐释变化的原因。

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教案

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教案

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教案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教案学习目标识记:按劳取酬、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理解: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性及其意义;按劳取酬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意义和作用运用:结合实际例子说明按劳取酬、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共同富裕的关系;结合实例说明正确处理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意义和作用教材分析1.怎样理解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重要性,教材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首先,从理论上阐明按劳取酬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其次,从事实上说明我国建立以按劳取酬为基础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再次,阐明建立这样的收入分配制度可以消除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并且说明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最后,说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意义。

2.怎样理解公平优先和兼顾效率原则,教材首先指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和个人在进行收入分配时首先必须坚持的原则,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确立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接着说明了什么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然后说明了经济发展与公平分配的关系,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与实现社会公平,是根本一致的历史任务;并说明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问题;最后说明在实践中如何贯彻落实这一原则。

3.怎样坚持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教材首先指出了坚持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理直气壮,不能含糊,然后说明了坚持个人收入分配制度需要正确认识几个关系: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做蛋糕与分蛋糕的关系、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接着说明了坚持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反对平均主义和收入差距过大,指出了正确处理共同富裕与部分地区、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正确态度;最后说明了坚持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7课《个人收入分配》word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7课《个人收入分配》word教案

【教学设计】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7课《个人收入分配》word教案一、教材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 本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另一项经济制度一一分配制度。

加上以前所学的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 基本经济制度 ), 使学生初步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特点 , 明确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 , 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全书内容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从现实生活来看 , 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 能否理顺分配关系 , 是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的大问题 , 是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大问题。

我国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完善分配体系 , 理顺分配关系。

所以 , 讲好本课时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能识记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含义。

能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能力目标(1)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

(2)了解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和意义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在收集、分析、归纳信息的过程中掌握处理信息、分析信息、获得知识的能力及与同学、老师探讨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与人交往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使学生树立起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

2、难点: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和我国现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

四、学情分析本框的主要内容是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它和上一框所学的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两个方面。

学生已有所了解,学习本框要注意理解按劳分配及其必然性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

对于其他分配方式,只简单掌握其主要内容即可。

上课用学案 公开课 第七课第二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上课用学案  公开课 第七课第二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明确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2、能力目标: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重点】1、效率与公平的含义2、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3、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系【难点】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二.自学预习阅读课本60-63页思考:1.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现、意义2.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及重要举措(即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3.效率的含义。

4.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怎样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要求:(1)对应列在学案上的学习目标,在教材上作出相应标记。

(2)认真思考,完成学案中判断题。

(3)有疑问先做标记,与同位探讨,或者向老师质疑三.预习检测(判断题)1. 公平是就是平均主义,要求社会成员平均分配产品。

()2.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3.调节收入分配需要取缔高收入()4.公平是效率的物质前提。

()四.课堂情境(一)、你也说公平,我也说公平漫画(略)1、小李说:公平就是消除差距,平均分配。

你赞同这一观点吗?2、图中分配方式合理吗?差距过大将会给个人、企业、国家带来怎样影响?(二)、突破公平难题初次分配中如何实现社会公平?难题一、干得多赚得多吗?材料一:小李:五年前我月薪1200现在涨了 1500. 算下来平均每年只涨5%都不到。

我们厂利润平均每年增长25%左右。

老板每年利润上百万,是我年收入的50倍还多。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教学目的㈠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

2.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所有制基础。

3.知道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4.懂得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5.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和作用。

6.了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7.理解我国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8.理解公平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9.懂得社会主义社会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

10.理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1.理解我国当前实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面的举措。

12.理解保证“两个合理比重”的意义以及重要落实措施。

13.懂得效率的含义。

14.理解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15.理解当前我国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㈡能力目标:1.能准确把握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制度的内涵、必然性及地位的理解能力。

2.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析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的分析能力。

3.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

4.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5.结合和谐社会建设,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坚定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优越性的信念,增强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树立劳动关荣的信念,增强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3.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二、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㈠旧课复习:1.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是什么?(各商业银行)2.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3.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业务。

4.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主要有什么?5.我国的债券主要有哪三种?他们分别的利率比较与风险比较?6.我国的保险类型。

7.储蓄、股票、债券的风险比较、流通性比较、利率比较。

㈡新课学习:1、按劳分配为主体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说明什么是按劳分配?我国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它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处于什么地位?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二课时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案.docx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二课时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案.docx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二课时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案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二课时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案【内容目标】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学习要求】了解:效率与公平的含义。

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教学要求】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

【主干知识】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公平的含义、表现、意义:含义:收入分配的公平。

表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2、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A、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B、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

C、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2、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既存在矛盾,又有一致性。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权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

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进人们的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4、正确处理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要求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反对平均主义和收入差距悬殊;落实分配政策,提倡奉献精神;鼓励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二课时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学案.doc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二课时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学案.doc

2010-2011学年度高中高一政治导学案《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二课时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课型:新授课使用时间星期【作业反思】【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理解公平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②懂得社会主义社会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③理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④理解我国当前实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面的举措⑤理解保证“两个合理比重”的意义以及重要落实措施⑥懂得效率的含义⑦理解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⑧理解当前我国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2、能力目标①通过对生产与消费之间辨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②准确认识生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决定作用,从而培养正确认识我国当前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洞察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②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③结合和谐社会建设,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课标导学】一.公平:P60-611、公平的含义2、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3、完善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有:二、效率的含义 P62三、(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P62-631、关系2、措施【合作探究】某班准备以“鱼和熊掌可否兼得——谈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为主题召开一次辩论会,其正方观点是:“没有效率就没有公平,我们要坚持。

”反方观点是:“公平比效率更为重要,我们要更加关注公平。

”(1)请你简要地分别为正方和反方写出两条用于辩论的观点。

(2)你对经济活动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怎样理解的?【当堂达标】1.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1999年7月起,普遍提高全国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

这项调整收入分配的政策:①是国家在实施调整人民内部关系的职能②体现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原则③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④有利于刺激消费和维护社会稳定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2.在现实生活中,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相同的劳动,但获得的劳动报酬却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别。

高中政治 第七课 个人收入分配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政治教案

高中政治 第七课 个人收入分配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政治教案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自主学习一】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2、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现: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的,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保证人们的基本需要。

3、公平的收入分配的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公平。

只有公平分配,才能4、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1)根本途径: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增加居民收入。

(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

(3)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提高居民收入在分配中比重,劳动报酬在中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4)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要健全以、、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要规X收入分配秩序,保护收入,增加收入,扩大比重,调节收入,清理规X收入,取缔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5)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初进公平。

【知识理解】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

再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分配后还必须在全社会X围内进行再次分配,以保证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保证满足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的需要,保证满足社会消费和集体福利事业的需要,保证满足各地区经济平衡发展的需要,保证满足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等。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2)目前,经济学家提出了“第三次分配”的概念,它是指在慈善公益事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富人出于自愿,在习惯和道德的影响下,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赠出去,使其财产被直接或间接地转移到穷人手中,客观上起到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

高中政治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二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二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懂得社会主义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

理解我国当前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二、能力目标: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的辨证思维能力。

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建议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学习重点】我国如何在收入分配方面实现社会公平【学习难点】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学习过程】一、基础梳理第一目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___________,即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平的收入分配,是_________________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前我国在收入分配方面实现社会公平应做到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4、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________________的比率,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效率提高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案
一、教材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另一项经济制度——分配制度。

加上以前所学的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基本经济制度),使学生初步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特点,明确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全书内容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从现实生活来看,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能否理顺分配关系,是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的大问题,是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大问题。

我国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分配体系,理顺分配关系。

所以,讲好本课时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能识记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含义。

能理解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能力目标
(1)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

(2)了解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和意义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在收集、分析、归纳信息的过程中掌握分析信息、处理信息、获得知识的能力及与同学、老师探讨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与人交往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使学生树立起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

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

难点: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和我国现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

四、学情分析
本框的主要内容是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它和上一框所学的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两个方面。

学生已有所了解,学习本框要注意理解按劳分配及其必然性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

对于其他分配方式,只简单掌握其主要内容即可。

五、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中的引导、点拨、启发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回答相结合,并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课前准备
1.发放导学案,让学生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并理解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内容,我国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及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识记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含义并确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

2.教师利用对自己朋友赵某家庭收入的调查与教材内容及学生的问题进行整合,导入新课。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课件展示:
我的朋友赵某五口人月收入14000元。

赵某之父是国有控股企业技术员,月工资3000元;
赵某之母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2000元;
赵某本人是投资股票取得收入,月收入2000元;
赵某之妻是一外资企业的经理,月收入6000元;
赵某之妹靠出租房屋,月收入1000元。

我的困惑: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他们的收入属于何种分配方式?
(二)检查预习(要求:在预习自主学习案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课件展示
1.谁谁能告诉我:按劳分配的含义
2.能告诉我,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法指导:根据导学案,独学完成。

阅读教材58-60页,完成自主学习和探究案。

动手标出关键词语,标记出疑难点。

让学生在预习中养成自觉阅读、自觉构建知识结构的良好习惯,诱导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内化和吸
收,并学会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
(三)合作探究(8-10分钟),(要求:四人为一组;动笔记录;每组推选代表有序发言)
任务:
1.完成探究案,标出每个探究案中的关键词
2.提出本组在探究案学习过程中的疑惑以此来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并能在讨论中分享各自的成果
探究一、我来试试:在我国现阶段,能不能实行按需分配或平均分配这两种方式?(在学习完按劳分配的含义后我们看一下59页上面的两个小方框。

在看的过程中思考方框中的问题,并说出你的理由(分组讨论))。

探究二、帮我解决困惑
我的朋友赵某五口人月收入14000元。

赵某之父是国有控股企业技术员,月工资3000元;
赵某之母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2000元;
赵某本人是投资股票取得收入,月收入2000元;
赵某之妻是一外资企业的经理,月收入6000元;
赵某之妹靠出租房屋,月收入1000元。

(问题:(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现阶段实行怎样的分配制度?(2)你能说出该家庭成员的收入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获得的收入?(3)不同的收入分配方式各有什么意义?)
探究三、谁能告诉我,我国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原因)
(四)拓展延伸,老师精讲
1.探究一、我来试试: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明白按劳分配的原因以及意义。

答疑解惑:
(1)我国目前的公有制经济,生产力水平不高,劳动产品也没有极大地丰富,所以不能按需分配。

因此,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2)目前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别,劳动还是谋生手段。


以不能平均分配。

因此,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按生产要素分配(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1)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包括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
①按资本要素分配。

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

②按土地要素分配。

如出租房屋的租金。

③按劳动要素分配。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④按技术要素分配。

技术入股、专利转让的收入。

⑤按管理要素分配。

经营管理者通过股权激励等方式获得的收入。

⑥按信息要素分配。

提供价格、供求等信息获得的收入。

3.探究二、帮我解决困惑,共享成果
赵某之父的收入是按劳分配所得收入;赵某之母的收入是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赵某之妻的收入是按管理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赵某之妹的收入为按土地要素分配所得收入。

结论: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方式,所以判断属于何种分配方式的关键是看收入来源属于何种所有制经济。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的意义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4.探究三、谁能告诉我我国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原因)
(1)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2)由我国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4)实践证明:这种分配制度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促进作用。

(五)试试身手,完成检测案(见导学案)
九、板书设计(多媒体展示)
十、课后作业:调查自己家里的收入情况,分清哪些收入是按劳分配所得,哪些是非按劳分配收入,并进一步分析现在的收入形式与以前相比有哪些变化,这种变化给家庭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十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常见的一些实例,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实践中理解、把握我国的分配制度的合理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