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8《杜牧诗三首》课件(1)(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第7课《杜牧诗三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晚唐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位。我们已经在《阿房 宫赋》中领略了杜牧在文赋上的成就,今天让我 们一起来感受他在诗歌方面的风流。
K12课件
1
杜牧诗三首
K12课件
2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生平及创作风格。 2、把握咏史诗的鉴赏方法及托物寓意的艺术
手法。 3、学习诗人借古讽今、忧时伤乱的情怀。 4、熟读、背诵《过华清宫绝句》《题乌江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造殿,赐名汤泉宫。
唐玄宗开元十一年修为行宫,名为温泉
宫,天宝六载改名华清官,长生殿就在
此宫内,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里寻欢作
乐。
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破坏,杜牧
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面对断壁
残垣,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
了三首七绝。
K12课件
9
诗意品读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深思。
K12课件
14
一、弄清史实
二、要体会意图
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
三、领悟感情
1. 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 2.借史实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抓住历 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
四、分析写法
1. 在构思上,以景衬情的,由议论引发的; 2. 在章法上,或作正对比,或侧面烘托等。
K12课件
19
研读全诗
①对项羽的选择,作者的态 度是什么?你从哪些词句中 体会到的?
不是英雄所为——“包羞忍 辱是男儿”
K12课件
20
②作者议论的依据是什么?
“胜败兵家事不期”,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
“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建议“江 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 足王也”的艺术概括。
“卷土重来未可知”——刚愎自 用,听不进亭长忠言。
K12课件
1
杜牧诗三首
K12课件
2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生平及创作风格。 2、把握咏史诗的鉴赏方法及托物寓意的艺术
手法。 3、学习诗人借古讽今、忧时伤乱的情怀。 4、熟读、背诵《过华清宫绝句》《题乌江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造殿,赐名汤泉宫。
唐玄宗开元十一年修为行宫,名为温泉
宫,天宝六载改名华清官,长生殿就在
此宫内,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里寻欢作
乐。
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破坏,杜牧
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面对断壁
残垣,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
了三首七绝。
K12课件
9
诗意品读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深思。
K12课件
14
一、弄清史实
二、要体会意图
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
三、领悟感情
1. 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 2.借史实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抓住历 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
四、分析写法
1. 在构思上,以景衬情的,由议论引发的; 2. 在章法上,或作正对比,或侧面烘托等。
K12课件
19
研读全诗
①对项羽的选择,作者的态 度是什么?你从哪些词句中 体会到的?
不是英雄所为——“包羞忍 辱是男儿”
K12课件
20
②作者议论的依据是什么?
“胜败兵家事不期”,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
“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建议“江 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 足王也”的艺术概括。
“卷土重来未可知”——刚愎自 用,听不进亭长忠言。
高二语文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二单元8杜牧诗三首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华清宫在长安东二十五公里临潼区城南骊山下,唐贞 观十八年(644 年)太宗皇帝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 唐玄宗于开元十一年(723 年)修建为行宫,“始汤井为池, 环山列为宫室,又筑罗城,置百司及十宅”。原名温泉宫, 天宝六年(747 年)改名华清宫,长生殿就在此宫内,玄宗 和杨贵妃曾在这里寻欢作乐。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到了 破坏,多年过后,杜牧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
诰,官终中书舍人。与李商隐齐名,与李商隐并
称“小李杜”。 杜牧咏史诗的成就颇高,其中多
有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有《樊川诗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二、背景介绍
1.《早雁》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 年)八月,北方回纥部族大举南 侵大同、太原等地,大肆掳掠,边疆人民流离失所,痛苦 不堪。诗人当时在黄州刺史任上,听到这个消息,对边疆 人民命运充满关切。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故称此 时南飞的大雁为“早雁”。
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 七言诗,包括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简称七绝和七律。 七言诗的平仄格式,就是在五言句子的前面加上两个字, 这两个字的平仄,要与该五言句子前两个字的平仄相反。 以五言诗的基本平仄格式来讲,变成七言诗就成了这 样:
第9章 扩声系统பைடு நூலகம்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也就是七言绝句的一种格式。在实际运用上,七言诗的 第一个字,平仄要求不严格,平仄两可。举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二单元 唐诗之旅(下)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8 杜牧诗三首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学国学 1.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 孙也,宁固。”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8杜牧诗三首早雁课件1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本诗句句写雁,那么作者的写作主 旨是否是为“雁”写“雁”?
为何要提到“仙掌”“长门”这些 宫廷之所?
“春风”是否有另一层深意?
“雁”喻指北方边地人民,这是 托物寓意,也就是象征手法的运用。
诗人特意使惊飞四散的征雁出
现在长安宫阙的上空,隐寓着居住 在深宫中的皇帝,不但无力、而且 也无意拯救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
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 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 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 “小李杜”。
早雁
[唐]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思考一:
本诗题目为“早雁”, 、哀鸣的、 离群的边塞孤雁
思考二:
• 雁为何“惊飞”? • 雁为何“失群”? • 雁为何“哀鸣”?
“虏弦开”, 是i边双关挽 弓射猎和发动 军事骚扰活动。
思考三:
春回大地,雁是否回到了北方?如果没 有回去,那它们该飞往何处?
一“须知”,一“岂逐”,点明了如 今胡人的骑兵射手还纷纷布满金河一带地 区,明春气候转暖时节,你们又怎能随着 和煦的春风一一返回自己的故乡呢?
一“莫厌”,是诗人深情地劝慰南飞 的征雁:不要厌弃潇湘一带空旷人稀,那 里水中泽畔长满了菰米莓苔,尽堪作为食 料,不妨暂时安居下来吧。
思考四:(小组讨论,全班分为三组,10 分钟讨论总结,最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 试分析本诗的思想感情。
8.杜牧诗三首
作者简介
•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为何要提到“仙掌”“长门”这些 宫廷之所?
“春风”是否有另一层深意?
“雁”喻指北方边地人民,这是 托物寓意,也就是象征手法的运用。
诗人特意使惊飞四散的征雁出
现在长安宫阙的上空,隐寓着居住 在深宫中的皇帝,不但无力、而且 也无意拯救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
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 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 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 “小李杜”。
早雁
[唐]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思考一:
本诗题目为“早雁”, 、哀鸣的、 离群的边塞孤雁
思考二:
• 雁为何“惊飞”? • 雁为何“失群”? • 雁为何“哀鸣”?
“虏弦开”, 是i边双关挽 弓射猎和发动 军事骚扰活动。
思考三:
春回大地,雁是否回到了北方?如果没 有回去,那它们该飞往何处?
一“须知”,一“岂逐”,点明了如 今胡人的骑兵射手还纷纷布满金河一带地 区,明春气候转暖时节,你们又怎能随着 和煦的春风一一返回自己的故乡呢?
一“莫厌”,是诗人深情地劝慰南飞 的征雁:不要厌弃潇湘一带空旷人稀,那 里水中泽畔长满了菰米莓苔,尽堪作为食 料,不妨暂时安居下来吧。
思考四:(小组讨论,全班分为三组,10 分钟讨论总结,最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 试分析本诗的思想感情。
8.杜牧诗三首
作者简介
•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2.8+杜牧诗三首+课件(粤教版选修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杜牧《清明》) 隔江犹唱《后庭花》 。 ④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霜叶红于二月花 。 ⑤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__ (杜牧《山行》) 替人垂泪到天明 ⑥蜡烛有心还惜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杜牧《赠别》) 门外若无南北路 ,人间应免别离愁。 ⑦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赠别》) 卧看牵牛织女星 ⑧天阶夜色凉如水,___________________ 。 (杜牧《秋夕》) 好风襟袖知 ⑨微雨池塘见,________________ 。 (杜牧《秋思》) 要自拔其根 ⑩学非探其花,________________ 。 (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到了破坏,多年以后, 杜牧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面对断壁 残垣,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这三 首七绝。 《题乌江亭》 唐文宗开成四年 (839) ,杜牧结束在南方十余
年的漂泊生涯后,由宣州赴京时渡江经过乌
江亭,写了这首诗。
六、整体预知 首联:惊飞四散 颔联:飞途孤鸣 《早雁》 颈联:明春难返 尾联:告雁忍苦
第8课
杜牧诗三首
第 8 课 杜 牧 诗 三 首
诗苑花絮 基础自主学案 课堂互动探究 知能优化演练 美文佳作欣赏
诗苑花絮
老僧不知杜牧名 杜牧,自幼聪明,25岁时就考中进士,接着又考 中制科,即将获得很好的官职,年纪轻轻就这样 有学问、有前途,成了京城的一大新闻。 一天,他跟几个朋友出去游览,到了丈六寺。有 位老和尚在那里念经,老和尚见有人来,就很有 礼貌地问他:“施主何名?”杜牧报了姓名。 和尚又问:“修何业?”同去的人在旁边说:“ 我们这位杜兄,连连中捷,名震京城哩!”
高二语文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 杜牧诗三首 课件
卒年月
籍 贯 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姓名
杜牧
杜牧诗歌创作成就很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人们将他和杜甫比,称他为“小杜”;又和李商 相关材 隐齐名,又有“小李杜”之称。杜牧的诗歌语言 料 流丽而风味清新,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著有 《樊川诗集》,代表作品有《过华清宫绝句》 《夜泊秦淮》《赠别》《山行》《秋夕》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 知识链接 ◆ “杜三烟”雅号的由来及诗歌特点
诗人杜牧因在诗中用“烟”字极妙而得“杜三烟”雅号。他有 三处含有“烟”字的名句,分别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 秦淮近酒家”(《夜泊秦淮》)、“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 五湖东”(《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南 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 背景呈现 ◆ 《早 雁》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少数民族回纥南侵,北方边地 各族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堪。杜牧当时任黄州刺史,听到这 个消息,对北方边地人民的命运深为关注。八月是大雁开始南 飞的季节,诗人目送征雁,触景伤怀,于是以“早雁”为题写 下了这首诗。以描写大雁四散惊飞,托物寓意,喻指饱受战乱 骚扰、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并寄予深切同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试赏析诗句“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名师指津]抓住“孤影过”“数声来”等词语,从形、声的 角度分析诗句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并进而把握诗人的情感。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我的理解:这两句写鸿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时的情景。与“ 云外惊飞四散哀”相呼应。“秋半”冷月照在孤立于院中的 “仙掌”,已经够孤独、清凉了,几只孤雁又经过这儿,更 加重了孤独清寂的气氛。那失宠者幽居的冷宫,灯光黯淡, 本就充满着愁绪,传来几声失群征雁的哀鸣,使人更觉阴 沉、凄凉。“孤影过”“数声来”:绘形绘声,哀婉欲绝, 极其细腻感人。
籍 贯 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姓名
杜牧
杜牧诗歌创作成就很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人们将他和杜甫比,称他为“小杜”;又和李商 相关材 隐齐名,又有“小李杜”之称。杜牧的诗歌语言 料 流丽而风味清新,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著有 《樊川诗集》,代表作品有《过华清宫绝句》 《夜泊秦淮》《赠别》《山行》《秋夕》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 知识链接 ◆ “杜三烟”雅号的由来及诗歌特点
诗人杜牧因在诗中用“烟”字极妙而得“杜三烟”雅号。他有 三处含有“烟”字的名句,分别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 秦淮近酒家”(《夜泊秦淮》)、“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 五湖东”(《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南 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 背景呈现 ◆ 《早 雁》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少数民族回纥南侵,北方边地 各族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堪。杜牧当时任黄州刺史,听到这 个消息,对北方边地人民的命运深为关注。八月是大雁开始南 飞的季节,诗人目送征雁,触景伤怀,于是以“早雁”为题写 下了这首诗。以描写大雁四散惊飞,托物寓意,喻指饱受战乱 骚扰、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并寄予深切同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试赏析诗句“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名师指津]抓住“孤影过”“数声来”等词语,从形、声的 角度分析诗句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并进而把握诗人的情感。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我的理解:这两句写鸿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时的情景。与“ 云外惊飞四散哀”相呼应。“秋半”冷月照在孤立于院中的 “仙掌”,已经够孤独、清凉了,几只孤雁又经过这儿,更 加重了孤独清寂的气氛。那失宠者幽居的冷宫,灯光黯淡, 本就充满着愁绪,传来几声失群征雁的哀鸣,使人更觉阴 沉、凄凉。“孤影过”“数声来”:绘形绘声,哀婉欲绝, 极其细腻感人。
【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二单元《8.杜牧诗三首》 课件(26张ppt)
思考: 杜牧、王安石和李清照的观点各是什 么?
杜牧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 角度:
王安石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 李清照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
观点——
• 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 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 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 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 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 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 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背 景简 介 : 唐文 宗开 成 四年 (839) 年,杜牧结束 在 南方 十余 年的 漂泊 生 涯 后, 由宣 州赴 京时 渡 江 经过 乌江 亭 , 写了 这 首诗。
●小结:杜牧咏史讽时诗歌
通过评论历史事件、现象和人物,讽刺时君, 针砭时政,表现自己的政治感慨与识见,充满 对历史往事的伤悼和怀旧情绪。 多用绝句形式。论史绝句,如《赤壁》、《题 乌江亭》等,在精炼的形象描写中寓含厚重的 历史、深刻的哲理以及浓郁的时代悲感,议论 警拔,不落窠臼;有的则不著议论,寓意含蓄 隽永,如《题桃花夫人庙》、《泊秦淮》、 《江南春》等,写法多样。
3、怀古诗惯用的艺术手法 A、多用典故 B、多用对比(对比、自比)
C、寓情于景
怀古咏史诗在赏析时,要注意下面几点: ①要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 ②要体会意图(议论、观点),作者为什么怀古; ③要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 ④要分析写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 (对比、自比)
《赤壁》
———诗人借遗物而感兴,引起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
物的议论 (杜牧)
杜牧,字牧之
(803年-852年) 京兆万年(今陕 西西安)人。唐 代诗人、书法家。 贤良方正能直言 极谏。善属文, 工诗,是唐代著 名诗人,人号 “小杜”,以别 于杜甫。又和李 商隐齐名,并称 “小李杜”
语文28《杜牧诗三首》(1)(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PPT课件
•
一
•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二
• 新丰绿树起黄埃, 数骑渔阳探使回。
• 霓裳一曲千峰上, 舞破中原始下来。
•
三
•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5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22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帝史称明君,贾宜更是一代贤才。文帝把谪居长 沙的贾宜召回京城,在宣室接见他,君臣晤谈,直至夜半。 尽管文帝求贤若渴,可惜,他殷殷垂询的不是安民之策, 虚心听取的只是鬼神之事,虽然听得入神,甚至移膝前席, 又有何用?
6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7
文学知识小测
杜牧:字( 牧之 ),( 晚唐 )时期诗人。
因祖居长安下杜樊乡,因称“杜樊川
”。
与
李商隐
小李杜
(
)集
( )(
)。著有《
》。
8
大和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唐文宗二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杜牧有政治 理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排挤, 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年纵情声色,过着放荡 不羁的生活。 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 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 杜”。其诗 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
12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概括与想象从总体上勾勒出华清宫 所在的骊山美的形象特征
山顶千门次第开。 写出骊山之上一派辉煌景象
一是在尘土中流血汗飞驰而来的使者; 一是深居宫闱,望见使者到来笑逐颜 一骑红尘妃子笑, 开的杨贵妃。两相对照,具有一种含 蓄辛辣的讽刺力量
粤教版语文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 第2单元8杜牧诗三首
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
6.请赏析“次第”“红尘”两词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次第”是“依次”的意思,山门被守门 者早早地打开,等候运送荔枝的专使的到来,可见唐玄 宗对运送荔枝一事的极端重视,从而表现唐玄宗的荒淫 和杨贵妃的骄逸。 ②“红尘”写出了专使运送荔枝的速度飞快,使得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通过运送鲜荔枝这一典 型事件,形象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帝王的荒淫腐朽生活, 寄寓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题乌江亭》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 忍辱负重和总结失败的教训而重新奋发图强,暗寓讽刺。
三、艺术特色
1.象征手法的运用。 2.表达含蓄,用语精警。 3.借古抒怀。
二、背景介绍
1.《早雁》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 年)八月,北方回纥部族大举南侵大 同、太原等地,大肆掳掠,边疆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堪。 诗人当时在黄州刺史任上,听到这个消息,对边疆人民命 运充满关切。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故称此时南飞 的大雁为“早雁”。
2.《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华清宫在长安东二十五千米临潼区城南骊山下,唐贞观 十八年(644年)太宗皇帝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唐 玄宗于开元十一年(723年)修建为行宫,“始汤井为池, 环山列为宫室,又筑罗城,置百司及十宅”。原名温泉 宫,天宝六年(747年)改名华清宫,长生殿就在此宫内, 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里寻欢作乐。安史之乱后,华清宫 遭到了破坏,多年过后,杜牧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 败。面对断壁残垣,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了 这三首七绝。
项羽笑道:“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 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 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遂自刎而死。后 人在其地建有项羽衣冠亭,并塑像纪念。唐书法家李阳冰 在亭上题有“西楚霸王灵祠”。
6.请赏析“次第”“红尘”两词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次第”是“依次”的意思,山门被守门 者早早地打开,等候运送荔枝的专使的到来,可见唐玄 宗对运送荔枝一事的极端重视,从而表现唐玄宗的荒淫 和杨贵妃的骄逸。 ②“红尘”写出了专使运送荔枝的速度飞快,使得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通过运送鲜荔枝这一典 型事件,形象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帝王的荒淫腐朽生活, 寄寓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题乌江亭》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 忍辱负重和总结失败的教训而重新奋发图强,暗寓讽刺。
三、艺术特色
1.象征手法的运用。 2.表达含蓄,用语精警。 3.借古抒怀。
二、背景介绍
1.《早雁》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 年)八月,北方回纥部族大举南侵大 同、太原等地,大肆掳掠,边疆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堪。 诗人当时在黄州刺史任上,听到这个消息,对边疆人民命 运充满关切。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故称此时南飞 的大雁为“早雁”。
2.《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华清宫在长安东二十五千米临潼区城南骊山下,唐贞观 十八年(644年)太宗皇帝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唐 玄宗于开元十一年(723年)修建为行宫,“始汤井为池, 环山列为宫室,又筑罗城,置百司及十宅”。原名温泉 宫,天宝六年(747年)改名华清宫,长生殿就在此宫内, 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里寻欢作乐。安史之乱后,华清宫 遭到了破坏,多年过后,杜牧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 败。面对断壁残垣,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了 这三首七绝。
项羽笑道:“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 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 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遂自刎而死。后 人在其地建有项羽衣冠亭,并塑像纪念。唐书法家李阳冰 在亭上题有“西楚霸王灵祠”。
高中语文粤教版(广东专用)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8杜牧诗三首 (共18张PPT)
唤醒南宋帝王的尊严,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四、自主阅读《华清宫绝句》9分钟 分四人小组按照以上步骤鉴赏(5分钟)
A 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B、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C、诗人写作的目的?
借古讽今。寄寓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语含讽刺。一切有责任感、有忧患 意识的文人们在看待历史时,无不以深邃的目光、劲健而又流畅的笔调,将 写景、抒情同怀古咏史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表现一种深沉的、盛衰兴亡的 历史感慨。直到今天我们还常常用到这一方法。
• 王安石,他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
他担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革新政治,取得了 一定的成就。但新法触动了贵族官僚和大地主的 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新政,革新失败。在这 种情况下,王安石产生了这种看法:形势逼人, 就算重头再来,但因失败已成定局,无人支持, 是无法转败为胜的。
• 李清照则希望以王者的不屈,桀骜的霸气,来
这首诗借写早雁,表达自己对 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的关切,暗 含了对统治者的不满
首联“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 哀”,想象雁遭射击四散哀鸣的情景。 金河,这里泛指北方边地。古代北方少 数民族常借秋天狩猎之机,乘中原地区 军民并无防范情况时突然袭击,其罪魁 祸首当然是其贵族统治者。“云外惊 飞”,点明秋高气爽时节,本是大雁翱 翔长空、无拘无束之时,却因战乱不得 不极力高飞以避祸,一“哀”字,写出 了大雁群飞无序之状和叫声凄惨。
关于诗人:
杜牧,字牧之,又称杜 樊川,与李商隐齐名, 并称“小李杜”,京兆 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晚唐诗人。杜牧诗以七 言律绝见长,俊爽圆淳, 风流华美,气势豪宕而 情韵缠绵,并常能寓讽 喻、感慨于景物描写之 中。咏史诗成就颇高, 其中多有诗人深沉的历 史感慨。
《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四、自主阅读《华清宫绝句》9分钟 分四人小组按照以上步骤鉴赏(5分钟)
A 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B、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C、诗人写作的目的?
借古讽今。寄寓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语含讽刺。一切有责任感、有忧患 意识的文人们在看待历史时,无不以深邃的目光、劲健而又流畅的笔调,将 写景、抒情同怀古咏史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表现一种深沉的、盛衰兴亡的 历史感慨。直到今天我们还常常用到这一方法。
• 王安石,他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
他担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革新政治,取得了 一定的成就。但新法触动了贵族官僚和大地主的 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新政,革新失败。在这 种情况下,王安石产生了这种看法:形势逼人, 就算重头再来,但因失败已成定局,无人支持, 是无法转败为胜的。
• 李清照则希望以王者的不屈,桀骜的霸气,来
这首诗借写早雁,表达自己对 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的关切,暗 含了对统治者的不满
首联“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 哀”,想象雁遭射击四散哀鸣的情景。 金河,这里泛指北方边地。古代北方少 数民族常借秋天狩猎之机,乘中原地区 军民并无防范情况时突然袭击,其罪魁 祸首当然是其贵族统治者。“云外惊 飞”,点明秋高气爽时节,本是大雁翱 翔长空、无拘无束之时,却因战乱不得 不极力高飞以避祸,一“哀”字,写出 了大雁群飞无序之状和叫声凄惨。
关于诗人:
杜牧,字牧之,又称杜 樊川,与李商隐齐名, 并称“小李杜”,京兆 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晚唐诗人。杜牧诗以七 言律绝见长,俊爽圆淳, 风流华美,气势豪宕而 情韵缠绵,并常能寓讽 喻、感慨于景物描写之 中。咏史诗成就颇高, 其中多有诗人深沉的历 史感慨。
《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粤教语文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8 杜牧诗三首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自主探究 句段点评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提示:示例1:杜诗好。杜诗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好男儿应 包羞忍辱,永不言败,凭着胸怀壮志的江东子弟,是完全可以东 山再起的。全诗格调昂扬乐观,积极向上。
示例2:王诗好。王诗冷静、客观、理智地思考了当时的形 势,指出项羽的失败已无法挽回,是历史的必然,指出江东子弟 是不会跟随他卷土重来的。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8 杜牧诗三首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1.连线作者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杜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有 别墅在樊川,亦称“杜樊川”。杜牧诗歌创作成就很大,在晚唐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示例3:杜诗好。诗人批评项羽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 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在批评、惋惜、讽 刺之余又表明“败不馁”的道理,颇有积极意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自主探究 句段点评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1.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点评:这两句生动地展现出一幅边塞惊雁的活动图景:仲秋 塞外,广漠无边,正在云霄展翅翱翔的雁群忽然遭到胡骑的袭 射,立时惊飞四散,发出凄厉的哀鸣。“惊飞四散哀”五个字,从 情态、动作到声音,写出一时间连续发生的情景,层次分明而 又贯串一气,是非常真切、凝练的动态描写。 2.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点评:“一骑红尘妃子笑”是一个极富戏剧性的场景。一方 面,“一骑”卷起“红尘”,日夜高速奔驰;另一方面是贵妃的嫣然 一笑。两相对照,蕴含着对昏君昏聩、生活骄奢、无视朝政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自主探究 句段点评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提示:示例1:杜诗好。杜诗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好男儿应 包羞忍辱,永不言败,凭着胸怀壮志的江东子弟,是完全可以东 山再起的。全诗格调昂扬乐观,积极向上。
示例2:王诗好。王诗冷静、客观、理智地思考了当时的形 势,指出项羽的失败已无法挽回,是历史的必然,指出江东子弟 是不会跟随他卷土重来的。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8 杜牧诗三首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1.连线作者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杜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有 别墅在樊川,亦称“杜樊川”。杜牧诗歌创作成就很大,在晚唐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示例3:杜诗好。诗人批评项羽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 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在批评、惋惜、讽 刺之余又表明“败不馁”的道理,颇有积极意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自主探究 句段点评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1.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点评:这两句生动地展现出一幅边塞惊雁的活动图景:仲秋 塞外,广漠无边,正在云霄展翅翱翔的雁群忽然遭到胡骑的袭 射,立时惊飞四散,发出凄厉的哀鸣。“惊飞四散哀”五个字,从 情态、动作到声音,写出一时间连续发生的情景,层次分明而 又贯串一气,是非常真切、凝练的动态描写。 2.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点评:“一骑红尘妃子笑”是一个极富戏剧性的场景。一方 面,“一骑”卷起“红尘”,日夜高速奔驰;另一方面是贵妃的嫣然 一笑。两相对照,蕴含着对昏君昏聩、生活骄奢、无视朝政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二单元第8课杜牧诗三首
多少人啊,走过江南?但匆匆的脚步,踏过满地红尘,能领 略“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婉约?能体会到“春风十里扬州路,卷 上珠帘总不如”的繁华?能领略“村连三峡暮云起,潮送九江寒 雨来”的神妙?只有杜牧,一身长衫,飘飘地走过江南山水,把 自己的欢笑,自己的歌吟,留给江南,留给江南的天空和湖面, 还有山水楼台。同时,也把江南留给岁月。
《早雁》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回纥部族大举 南侵大同、太原等地,大肆掳掠,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 堪。诗人当时在黄州刺史任上,听到这个消息,对边地人民命 运充满关切。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故称此时南飞的大 雁为“早雁”。诗人以“早雁”为题写了此诗,以描写大雁四 散惊飞,托物寓意,喻指饱受战乱骚扰,流离失所的边地人 民,并对其寄予深切同情。
在烟水渺茫的江岸,在细柳如眉的亭旁,总有风吹过,总有 诗人的脚步走过,这些,江南记得,竖行的方块文字也记得。
当诗人漫步江南时,多少丝管,多少弦竹,在夜月下悠扬; 多少忧伤,让一个沉沦历史的书生,怆然泪下。
不是爱风流,似被红尘误。 诗人并不想隐居于江南山水,诗人并不想在二十四桥的箫音中 沉醉。“江南好烟月,门系钓鱼船”“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些美 妙,也不能让诗人沉醉。所有的音乐,所有的云烟风月,并没有遮 住诗人的眼睛。 诗人站在高山上,站在红楼上,日日凝目而视,翘首企盼,在 等待着一个时代的到来,等待着万民欢乐的和谐盛世到来,“清时 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 陵。”诗人总是心有不甘,在晚唐的夕阳残照中,遥望着太宗所开 创的盛世,万民同乐,百国来朝。可是,诗人失望了,心冷了。天 边,夕阳西下,一片暗影茫然。 在一声长叹中,诗人走入江南。
所有的肮脏,所有的红尘,与江南山水,与江南儿女相比, 是如此不堪,如此肮脏。
粤教版选修1杜牧诗三首 40张PPT
▪ A.胡人的骑兵还纷纷布满金河一带。 ▪ B.虽然南方人烟稀少,但是食物充分,菰米和莓
苔处处都有。
▪ (4)综观全诗,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些流离 失所的雁儿们持什么态度?从哪些词语可 以看出作者的感情?请说出理由。
▪ 明确:对这些雁儿们是深切同情的。从 “惊飞”“四散哀”“须知”“岂逐”可 以看出,作者哀怜大雁的惊飞离散,想到 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对它们发出了劝慰 和嘱咐。其实这是对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 无微不至的关切。“须知”“岂逐”,与 其说是对雁儿们的深情嘱咐,更象是对边 地流民的劝慰与嘱咐。
▪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走进作者
▪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
陕西西安)人。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 又和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杜牧的祖父 杜佑曾经当过宰相,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杜牧 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 入辅为相。文宗大和时中进士后,曾为黄、池、 睦、湖等州的刺史,也在朝中做过司勋员外郎、 中书圣人等官。但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始终未能 施展抱负。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项羽刚愎自用的批评。诗人对历 史事实作出了假设,表达了自己的批判、惋惜之意, 亦有与项羽惺惺相惜之情。借古抒怀。
此诗通过议论表达了一个人生哲理,即成就大事不 可意气用事,应能忍辱负重,不为一时失败所挫,其 中说明了“败不馁”的道理,具有相当积极意义。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自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B、为什么三位诗人对项羽之死有如此不同的评价?
▪ 杜枚乃世家子弟,杜牧的祖父杜佑曾经当过宰相, 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 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杜枚早年仕途 不顺,中年时历经磨难,所以,在他看来,只要 以平常心看待胜败,“包羞忍辱”,总结失败的 教训,必能“卷土重来”。(一家之言,也可有 其他解释)
苔处处都有。
▪ (4)综观全诗,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些流离 失所的雁儿们持什么态度?从哪些词语可 以看出作者的感情?请说出理由。
▪ 明确:对这些雁儿们是深切同情的。从 “惊飞”“四散哀”“须知”“岂逐”可 以看出,作者哀怜大雁的惊飞离散,想到 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对它们发出了劝慰 和嘱咐。其实这是对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 无微不至的关切。“须知”“岂逐”,与 其说是对雁儿们的深情嘱咐,更象是对边 地流民的劝慰与嘱咐。
▪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走进作者
▪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
陕西西安)人。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 又和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杜牧的祖父 杜佑曾经当过宰相,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杜牧 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 入辅为相。文宗大和时中进士后,曾为黄、池、 睦、湖等州的刺史,也在朝中做过司勋员外郎、 中书圣人等官。但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始终未能 施展抱负。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项羽刚愎自用的批评。诗人对历 史事实作出了假设,表达了自己的批判、惋惜之意, 亦有与项羽惺惺相惜之情。借古抒怀。
此诗通过议论表达了一个人生哲理,即成就大事不 可意气用事,应能忍辱负重,不为一时失败所挫,其 中说明了“败不馁”的道理,具有相当积极意义。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自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B、为什么三位诗人对项羽之死有如此不同的评价?
▪ 杜枚乃世家子弟,杜牧的祖父杜佑曾经当过宰相, 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 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杜枚早年仕途 不顺,中年时历经磨难,所以,在他看来,只要 以平常心看待胜败,“包羞忍辱”,总结失败的 教训,必能“卷土重来”。(一家之言,也可有 其他解释)
《杜牧诗三首》课件1(会员上传)(精选)PPT文档共31页
《杜牧诗三首》课件1(会员上传)(精 选)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1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下面一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对下面一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是诗人想象的情景:汉文帝求贤, A.这是诗人想象的情景:汉文帝求贤,召见被流放 的贾谊。贾谊非常兴奋,大谈安邦治国之道,言谈高雅, 的贾谊。贾谊非常兴奋,大谈安邦治国之道,言谈高雅, 无人可比。 无人可比。 这是诗人向往的情景:汉文帝求贤若渴, B.这是诗人向往的情景:汉文帝求贤若渴,贾谊连 夜献策。鬼神也被当作贤臣询问。 夜献策。鬼神也被当作贤臣询问。 第三句继续蓄势,为最后一句揭开谜底再铺垫, C.第三句继续蓄势,为最后一句揭开谜底再铺垫, 写汉文帝挪动坐处,靠近贾谊,竭力刻画君主虚心纳下的 写汉文帝挪动坐处,靠近贾谊, 姿态。 姿态。 第四句揭开谜底:原来汉文帝并不关心百姓, D.第四句揭开谜底:原来汉文帝并不关心百姓,而 是向贾谊询问关于鬼神的事。 是向贾谊询问关于鬼神的事。强烈地讽刺了汉文帝求贤不 用贤,崇佛媚道的本来面目。 用贤,崇佛媚道的本来面目。
过华清宫
杜牧
概括与想象从总体上勾勒出华清宫 概括与想象从总体上勾勒出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 长安回望绣成堆, 所在的骊山美的形象特征
山顶千门次第开。 山顶千门次第开。 写出骊山之上一派辉煌景象 一是在尘土中流血汗飞驰而来的使者; 一是在尘土中流血汗飞驰而来的使者; 一是深居宫闱, 一是深居宫闱,望见使者到来笑逐颜 一骑红尘妃子笑, 开的杨贵妃。两相对照, 一骑红尘妃子笑, 开的杨贵妃。两相对照,具有一种含 蓄辛辣的讽刺力量 揭露皇帝为宠爱妃子而无所不为的 无人知是荔枝来。 无人知是荔枝来。 荒唐, 荒唐,鞭挞了唐朝统治者骄奢淫逸 的生活。 的生活。
①杜诗好。杜诗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好男儿应包羞忍辱, 杜诗好。杜诗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好男儿应包羞忍辱, 永不言败。凭着胸怀壮志的江东子弟, 永不言败。凭着胸怀壮志的江东子弟,是完全可以东山再 起的。全诗格调昂扬乐观,积极向上。 起的。全诗格调昂扬乐观,积极向上。 ②王诗好。王诗冷静客观理智的思考了当时的形势,指出 王诗好。王诗冷静客观理智的思考了当时的形势, 项羽的失败已无法挽回,是历史的必然, 项羽的失败已无法挽回,是历史的必然,认为民心和形势 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③第一首好。作者批评项羽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 第一首好。作者批评项羽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 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在批评、惋惜、 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在批评、惋惜、 讽刺之余又表明“败不馁”的道理,颇有积极意义。 讽刺之余又表明“败不馁”的道理,颇有积极意义。 ④第二首好。第一首只写了项羽应包羞忍辱卷土重来,只 第二首好。第一首只写了项羽应包羞忍辱卷土重来, 写项羽个人的悲剧。而第二首则, 写项羽个人的悲剧。而第二首则,写出了连年战乱百姓疲 渴望安定的生活,在思想性上高于第一首。 弊,渴望安定的生活,在思想性上高于第一首。
因祖居长安下杜樊乡,因称“ 因祖居长安下杜樊乡,因称“杜樊川 与
李商隐 小李杜
( 别李白 (
)齐名,人称“ 齐名,人称“
杜甫
”,以区
樊川文集
)(
)。著有《 )。著有《 著有
》。
大和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大和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唐文宗二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 ,。杜牧有政治 唐文宗二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杜牧有政治 理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排挤, 理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排挤, 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年纵情声色, 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年纵情声色,过着放荡 不羁的生活。 杜牧的诗、 古文都负盛名, 不羁的生活。 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 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 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 风格俊爽清丽 独树一帜。 俊爽清丽, 杜”。其诗 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多少楼台烟雨中。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文学知识小测 杜牧: 杜牧:字( 牧之 ),( 晚唐 )时期诗人。 时期诗人。 ”。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无人知是荔枝来。
从长安回望骊山的景色如锦绣一般, 从长安回望骊山的景色如锦绣一般, 山顶上, 山顶上,华清宫的门一扇接一扇地打开 , 一名官差骑着驿马, 一名官差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 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 来,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把荔枝送到 黄帝和贵妃避暑的华清宫。 黄帝和贵妃避暑的华清宫。嗜食荔枝的 尝着鲜美清凉的荔枝,嫣然而笑。 杨贵妃 尝着鲜美清凉的荔枝,嫣然而笑。 可外人谁能想到, 可外人谁能想到,那奔驰的驿马是为了 进七绝。借咏杨贵妃吃荔 枝之事,讽刺唐玄宗取悦杨贵妃, 枝之事,讽刺唐玄宗取悦杨贵妃,荒淫误 国,形象地揭示了建筑在剥削和奴役人民 的基础上的统治阶级奢侈享乐生活的残酷 本质。 本质。 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以小见大 表现手法是以小见大, 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以小见大,从小 处着手,善用细节表达主题。 处着手,善用细节表达主题。
本诗情节取材于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贾生列传》 本诗情节取材于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里的一段故事: 里的一段故事: “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祭祀后,接受 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祭祀后, 神的福),坐宣室(汉未央宫正殿, ),坐宣室 神的福),坐宣室(汉未央宫正殿,借指汉朝朝 )。上因感鬼神事 而问鬼神之本。 上因感鬼神事, 廷)。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 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 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 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杜枚乃世家子弟,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 杜枚乃世家子弟,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 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 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杜枚早年 仕途不顺,中年时历经磨难,终于被招为“ 仕途不顺,中年时历经磨难,终于被招为“考 功郎中、知制诰” 所以,在他看来, 功郎中、知制诰”,所以,在他看来,只要以 平常心看待胜败, 包羞忍辱” 平常心看待胜败,“包羞忍辱”,总结失败的 教训,必能“卷土重来” 教训,必能“卷土重来”。 再看王安石, 再看王安石,他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 学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 学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革新政 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新法触动了贵族官 僚和大地主的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新政, 僚和大地主的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新政, 革新失败。在这种情况下, 革新失败。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产生了这种 看法:形势逼人,就算重头再来, 看法:形势逼人,就算重头再来,但因失败已 成定局,无人支持,是无法转败为胜的。 成定局,无人支持,是无法转败为胜的。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帝史称明君,贾宜更是一代贤才。 汉文帝史称明君,贾宜更是一代贤才。文帝把谪居长 沙的贾宜召回京城,在宣室接见他,君臣晤谈,直至夜半。 沙的贾宜召回京城,在宣室接见他,君臣晤谈,直至夜半。 尽管文帝求贤若渴,可惜,他殷殷垂询的不是安民之策, 尽管文帝求贤若渴,可惜,他殷殷垂询的不是安民之策, 虚心听取的只是鬼神之事,虽然听得入神,甚至移膝前席, 虚心听取的只是鬼神之事,虽然听得入神,甚至移膝前席, 又有何用? 又有何用?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牧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2、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 术特色; 术特色; 3、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 巧。
过华清宫
• • • • • • • • •
杜牧
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 数骑渔阳探使回。 新丰绿树起黄埃, 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 舞破中原始下来。 霓裳一曲千峰上, 舞破中原始下来。 三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这是一首咏叹贾生故事的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咏叹贾生故事的七言绝句。诗中的贾 正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慨叹贾生的不遇明主, 宜,正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慨叹贾生的不遇明主, 实际是感喟自己的生不逢时, 实际是感喟自己的生不逢时,抒发诗人怀才不遇 的深沉感慨。欲抑先扬,以古讽今, 的深沉感慨。欲抑先扬,以古讽今,笔锋犀利而 含蓄。 含蓄。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对杜牧《过华清宫》 其一) 对杜牧《过华清宫》(其一)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 项是:( ) A.这首诗通过唐玄宗命人远途给杨贵妃送 A.这首诗通过唐玄宗命人远途给杨贵妃送 荔枝的描写,深刻揭露了他们骄奢淫逸的生活。 荔枝的描写,深刻揭露了他们骄奢淫逸的生活。 B.起句写从长安“回望”骊山,“回望” B.起句写从长安“回望”骊山, 回望” 起句写从长安 点明了题中的“ 点明了题中的“过”字。 C.前三句对荔枝一字未提 只在“红尘” 前三句对荔枝一字未提, C.前三句对荔枝一字未提,只在“红尘” 二字中有一点暗示,结句才委婉地揭出谜底。 二字中有一点暗示,结句才委婉地揭出谜底。 D.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情景交融 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情景交融, D.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情景交融,含义 深刻,风格清新而明快。 深刻,风格清新而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