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下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之一)
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
新余一中2015-2016年度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红楼梦》作者新考(节选)陈林20世纪90年代初,周文康先生在《红楼梦学刊》上连续发表两篇论文,即《〈红楼梦〉后四十回非后人续作的内证及其作者出生年月日考辨》和《“天德二月坐本命”辨——元妃“原型”生辰补考证》。
周先生在论文中提出,小说后40回明写元春“生于甲申,死于乙卯,存年四十三岁”是一个明显的常识性错误。
《考辨》一文由小说第86回所写元春生辰八字命理入手,用逆推的方式考证其“原型人物”——曹寅长女、曹雪芹的姑母曹佳氏的生辰八字,周先生的结论是:“康熙三十一年壬申正月辛亥朔,十五日丁卯,则其生辰八字为:壬申岁庚寅月丁卯日乙巳时。
”在《补考证》一文中,周先生将他所推导出来的曹佳氏的生辰八字与小说中算命先生对元春命理的论断相比照,认为两者“竟然基本相符,而且几乎不可思议的是,恰恰与其所论的元妃出生年月日时干支八字不合之处一一对应,岂不值得持高鹗(或其他什么人)续补后40回之说者深长思之?!”遗憾的是周先生所持的八字命理和历法推算方法根本就是错误的。
但是他的研究思路却给了我极大的启发。
2003年我偶然得到了计算节气交接时刻的工具、照录清代历日数据的《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以及《三命通会》,来破解200年来困扰无数红楼爱好者、专家学者的谜团。
拙文关键在于揭示了120回小说情节之中的确隐藏并暗示了一个从1706年到1724年的真实年代序列。
在拙文中,这个真实年代序列的推出,首先在于确证了元春真实的生死日期;然后以元春真实死亡日期为基准,可以梳理出120回情节的真实年代序列。
从后40回文本具体的描写来看,作者犯了一系列“明显的常识性的错误”。
按照正确的数值计算,元春只活了31岁,而不是第95回所写的43岁;按照《三命通会》既定的“算命规则”,元春正确的出生时间绝不是86回所写的“甲申年丙寅月乙卯日辛巳时”,而是“某年正月(寅月)壬子日辛亥时”;从后40回文本提供的时间线索来看,元春正确的死亡时间也不是第95回所写的“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后的十九日”,而是“某寅年十二月立春后的年底或某卯年年初”。
四川省乐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乐山第一中学校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风靡.(mí)愆.(qiān)期贿赂.(lù)载.(zăi)歌载舞B. 狭隘.(ài) 遗.(wâi)施拙.(zhuó)劣溘.(kâ)然长逝C. 慷慨.(kài)哺.(bǔ)乳纤.(qiān)细樊.(fán)笼D. 踯躅.. (zhízhú) 譬.(pì)如芰.(jì)荷葳蕤.(ruí)2.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 婀娜磬石欲盖弥彰招骋B. 伶俜摄足否极泰来功名利禄C. 萦绕箜篌众目睽睽悲摧D. 拾辍垝垣方钠圆凿岌岌可危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依然历历..在目..。
B.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C.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
D.近几年,快递行业崛起迅速,但经过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省的文化系统如果能肩负起继承当地文化传统的使命,那么这个省的文化底蕴就会得到保持,而不至于中断和流失。
B.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C.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有学者提议,应倡导全民重温中华经典,这对弘扬民族文化更具积极意义。
D.压力、环境污染、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同样不容忽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龙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翠园中学、龙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段考语文2024年4月本试卷共10页,21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考生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等技能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机制比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更加复杂罢了。
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
不正确就不能获得所要求的效果,不成其为技能。
不熟练,也就是说,有时候正确,有时候不正确,或者虽然正确,可是反应太慢,落后于时机,那就不成其为技能。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
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
观察儿童说话的过程,完全能够证明这个论断。
儿童学说话从模仿开始,先是模仿得不很好——语音不很准,用字眼、造句子,有时候对,有时候不对,然后经过多次实践,语音越来越准,用字、造句越来越有把握,最后达到“习惯成然”的地步。
习惯的特点就是不自觉。
学龄前儿童的学习语言是不自觉的。
进了学校,学认字,学写字,学新词新语,起头是自觉的。
但是最后仍然得由自觉变成不自觉,让这些东西成为自己的语文习惯的一部分,才能有实用价值。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学批评是引导人们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也就是引导人们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这就需要文学批评家有更高的美学素质、人文修养和优秀的审美能力,并且敢于做一种价值判断,对那些艺术质量差、价值观有问题的文学作品,要敢于批评,敢于亮剑。
美国文学评论家韦勒克说:“价值问题置之不顾的话,我们就无法理解和分析任何艺术作品。
”文学批评的一个很重要功能,就在于具有否定意义,也就是去伪存真,为比较优秀的作品留存余地,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
文学史上那些优秀的批评家之所以优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敢于裁断,敢于批评,他们走在公众前面,对公众的阅读发挥指导作用。
当代文学批评为什么缺乏公信力?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批评没有价值判断,或缺少价值判断。
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有两个,一是批评家本身就没有价值判断的能力。
由于学养有限,趣味不高,视野狭隘,很少阅读国内外文学经典,所以,一看当下作品满眼都是经典,处处都是大师。
更有甚者,价值错位,思想混乱,没有基本的审美趣味,无法承担起引领健康阅读的职责。
二是批评家陷于人情伦理,甚至金钱伦理的漩涡而无法自拔。
他们明明知道作品很差,但由于人情的因素,或者有了金钱介入,就违心地唱赞歌。
这类批评家,确实是需要反省的。
一个批评家,应该坚持自己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判断,能够对作品进行严谨细致的分析并正确地评价。
对此,美国批评家威尔逊说,从历史的和生平的角度出发,在演绎文学作品时,不论探求多么全面彻底,我们都必须准备尝试评估,而且还必须能够识别优劣,分辨一流与二流。
否则就根本不是撰写文学批评,而仅仅是文学文本里反映的社会史或政治史,或者着眼于过去时代的心理个案记录。
“评估”“识别优劣”,是一个文学批评家的最根本素质和起码的专业精神。
湖北省黄州重点中学(黄冈外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年春季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试4.21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慎独”是儒家之为儒家的一个重要思想符号。
“慎独”之“慎”,本义是“谨”,又有“诚”之义。
而“独”则与群相对,意为孤处。
“慎独”强调的是,即使在无人知晓、没有监督的“闲处”,亦即私密情境下,君子依然应怀有敬畏之心,严格自律,克己复礼。
生活中有群居与独处两种生存场景,这也就带来了两类伦理空间,前者是群处而公开的(人前),后者则是独处而隐秘的(人后)。
群居空间的公共生活,因有礼法的外在制约,且处在“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严密监视下,加之曾子时代,社会充满“求闻”“求名”的冲动,奉法守礼、循规蹈矩之外,又或“巧言令色”,而刻意“著其善”;而“闲处”则大为不同了,礼法未及,“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又未达,这无异于一个无拘无束、可恣意妄为的“自由天地”,此时君子或会自律,而小人就恣肆了。
曾子所倡导的“慎独”,以突出的“闲居”自持自守,使独处亦如群居一样,这就消解了私人之境的道德风险,从而化独入众,扬弃群、独之异,又超越两者之别,消融“群-独”的分裂与异化,弥合公、私伦理空间的冲突,从而实现“吾道一以贯之”的伦理圆融。
慎独之独,除了上述“闲居”的私处或说私人空间之意外,还指意念的隐秘之境。
在此只有意念自感的隐微之境,曾子亦如“闲处”一样要求“慎独”,其意涵朱子有深切的阐释:“他人所不及知而已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
”所谓“审其几”,即不能因己“独知”而忘乎所以,或着意伪饰,或刻意扭曲。
相反,应戒惧审视,精诚其意,一念之际,即必须存诚而去伪,即如曾子所强调的“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追求真诚而纯粹,在灵魂深处“正心直内”。
在“独知”之境讲求“慎独”,仍然是很难的。
因为如果说“闲居”已属私秘,而“独知”的“念虑”之际,则是更进一步的“独”,是隐之又隐的形而上秘境。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期期考试题语文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①作为两种最主要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文学和图像之间既存在对立或相互竞争的一面,也存在合作或相互模仿的一面。
一方面,语词的时间性使其在叙事上具有图像叙事难以企及的天然优势,而图像的直观性和在场感不可避免地给文学叙事带来冲击;另一方面,为了强化叙事效果,两者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彼方叙事策略的影响,进而突破自身媒介的限制展开故事。
比如,当代小说受图像的影响,突破传统小说的因果线性逻辑和语词叙事的时间性,追求图像的直观性和在场感,从而凸显故事的空间维度,达到不同以往的艺术境界。
①文学受图像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故事内容或题材的选取上。
敏锐的现代作家往往会因某幅图像带来的视觉震撼而产生创作冲动,借语词将图像内容部分或整体地转译、再现出来,形成故事从图像到文字的同质异构转化。
鲁迅先生在《示众》中,用细致的语言对看客们围观杀头的情景进行反复刻画。
相比于语词解读的私人性,图像解读的公共性创造了一个主客体转换的空间,受众由解读主体变成被解读与被言说的对象。
正是在这个基于图像而创设的空间中,充当看客的、愚钝麻木的同胞给鲁迅带来了强烈的心灵冲击,使他意识到国民劣根性的根深蒂固。
①除直接转译图像内容之外,文学家还注意到图像在唤起知性和强化记忆方面的强势作用。
劳拉·里斯曾将宣传广告语比作“钉子”,而将视觉形象比作“锤子”,指出只有依靠“图像之锤”才能更准确有力地将“产品之钉”嵌入消费者的大脑。
文学创作对颜色、形状等造型艺术的表现媒介加以利用,从而引发受众视觉层面的联想。
鲁迅的小说中有大量对于颜色的运用,如《药》中“红红白白的”破灯笼映照下,老栓从“碧绿的”包中掏出“红黑的”人血馒头,一连串颜色的对比描写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受众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凸显封建社会的黑暗及人的麻木与愚昧。
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之一)
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之一)未2008-04-29 1049注意:○1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第Ⅰ卷为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纸规定的答题位置。
○3第Ⅱ卷答案只能用书写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答题,书写认真规范。
不按要求,酌扣3—5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炮烙(páo)执拗(niù)歆享(xīn)谄媚(xiàn)B.讪讪(shàn)吮吸(shǔn)盘桓(huán)喁喁(yú)C.讥诮(qiào)剽掠(biāo)刀俎(zǔ)形骸(hái)D.藩篱(fān)朱拓(tà)瘦削(xiāo)氓隶(méng)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翠翠生活在湘西的“边城”,在那没有受到“城市文明”影响的地方,不管是乡间农夫还是下里巴人,都贫苦而知足,多情而淳朴。
B.市场经济的春风吹到了山城,城里人的衣服也冠冕堂皇地穿到“乡下佬”的身上,久违的笑声在山岚间回荡。
C.在要求统一的呼声日益高涨之际,对于台湾岛内一小撮热衷于“台独”的政客,我们只能奉送一句:玩火者必自焚。
D.近几天我们连续走访了泰州的许多学校,只是管中窥豹,对全市各校推行素质教育的情况还不能说大体掌握了。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
B.重庆市建委有关人士透露,为杜绝违规炒号、高价转让经济适用房指标现象,重庆将在2008年推出实名制购房制度,以扭转、规范经济适用房市场秩序,这一改革在全国尚属首例。
C.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日文版《南京大屠杀》完整收入了原作所附43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同时时代出版社还出了一本点评解读张纯如原著的书。
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湖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我国传统史学有许多优长之处,史论结合便是其中之一。
《左传》的“君子曰”,《史记》的“太史公曰”,《资治通鉴》的“臣光曰”等,都是史论结合的代表。
同时,在史书注释、书目提要中也都包含丰富的评论。
这些史论结合的精彩之论代表了我国传统史学的理论积累,需要下功夫深入发掘和总结。
关于《史记》中的史论,我们比较熟知的是“太史公曰”。
凡是研究过司马迁史学思想的人都知道,其史论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
比如,他对当时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就非常关切。
在《货殖列传》中,他在分析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情况时说:“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这段论述一方面说明物质生产的历史有其自身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另一方面说明社会分工是由生产和交换的需要决定的,而社会生产的发展又是由于人们为满足物质需要而从事工作的结果。
这些论点表明司马迁已经认识到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且力图以此为切入点探索社会发展的原因。
这可以说是一种朴素的唯物史观。
再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所发表的史论,一般都认为有两种形式:一是“臣光曰”,二是引前人的史论。
其实除了这两种形式,司马光在书中还常常借历史人物之口来发表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史论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十分深刻。
以“臣光曰”中关于治国用人方面的一些史论为例。
司马光提出“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认为一个国家能否治理得好,关键在于能否选拔一批得力的人才,所以他在《资治通鉴》中非常注意并突出叙述了举贤用能的史实。
《资治通鉴》关于用人方面的精彩之论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史论更是不胜枚举。
新华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新华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扬州市新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主张顺自然、因物性,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为,强调制名(礼)教、规范人性。
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不同和对立是显而易见的,而两者在历史上相互补充、相互吸收,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
诚如班固所说,“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相反而皆相成也”。
人们经常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一种消极逃避,什么都不去做。
其实,这很不全面,也不准确。
应当指出,在道家内部存在着消极无为和积极无为两种不同的学说,他们对于无为思想精神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
道家的庄子学派总的说来比较偏向于消极的无为,他们追求一种“堕肢体,黜聪明"的“坐忘”(《庄子·大宗师》)和“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吾丧我"(《庄子·齐物论》)的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
而道家的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就不完全是消极的了。
老子所谓的无为,主要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
他强调的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五十章)和“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老子》二十二章),即不自作聪明、不自以为是、不自居功劳、不自我夸耀。
所以,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为,而是主张为而不恃,是要以退为进、以曲求全、以柔胜刚。
荀子在批评庄、老二家学说时,一则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一则说“老子有见于诎(曲),无见于信(伸)"(《荀子。
天论》),对于两者思想精神的不同之处,抓得相当准确,点得十分明白。
韩非在吸收老子无为思想时,强调的只是君道的无为,而臣道是应当有为的。
高一年级下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高一年级下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未2008-03-23 0009阶段考试参考答案一(每小题3分,共18分)1.C (A、jiàn;B、jiàn,gū;D、qiáo)2.A (B,溽,题;C,待;D;秘)3.C(暮鼓晨钟:比喻使人警觉醒悟的言语。
A: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B:绝无仅有:形容极其少有,不是绝对没有的意思。
D: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使用对象有误。
)4.A(B.成分残缺,将“吴征镒”提到句首,或在“都要仔细审核校对”前加主语;C.语序不当.正确语序应为热爱人民、服务人民、为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光荣传统;D.不合逻辑,“避免”与“不再”矛盾)5.C(名作动/名作状/意动/使动/形容作动/形容作名)6.D(④⑥⑦加点的词语古今词义全相同,排除即可。
)二(每小题3分,共9分)7.D (文中无此信息,无中生有)8.C (ABD分别表现了司马迁、江东父老和本文对项羽的同情或肯定,而C却没有)9.B (项羽应该是从阴陵到嗟虞墩,再到东城的)三(每小题3分,共9分)10.D(应是“败北”之意,课文有“追亡逐北”)11.A((1)(2)(4)(6)(9)不符合题干要求)12.A(无“抚慰边民”)四(共21分)13.(1)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象鸟张开翅膀一样掩护刘邦,项庄(终于)得不到(机会)刺杀(刘邦)。
(得分点“亦”“以”“翼”)(2)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给分点:“所以”“出入”“非常”以及判断句式)(3)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影子似地跟着他。
(给分点:“木”、“揭”的词义,“云”、“景”的词义及用法)14.(1)杜诗理由:①春雨来得及时;②春雨默默地滋润万物。
(两点每点1分)周诗理由是因为:①春雨有利于农人耕作;②春雨水量可观。
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高一)
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高一)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茶“茶”在我国出现很早,而“茶”这个字出现却较迟。
在茶字出现之前,荼就是作茶字用的。
《说文》:“荼,苦荼也。
”茶在我国出现很早,《茶经》:“茶之为饮,发之神农氏。
”《本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汉代王褒《僮约》中有“武阳买茶”的记载。
说明“茶”这个字,在汉代就有了。
茶是我国特产,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荣誉,它和我国瓷器一样,简直可以代表中国。
我国茶不但品种多而且质量高。
在林林总总的茶叶中,不少是名气很大的,如中国十大名茶:1、杭州龙井。
龙井属炒青绿茶,向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而享誉中外。
2、苏州碧螺春。
碧螺春茶叶用春季从茶树采摘下的细嫩芽头炒制而成,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
3、黄山毛峰。
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周围。
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良好的品质。
4、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芽肥毫显,条索秀丽,香浓味甘,汤色清澈,是绿茶中的精品。
5、六安瓜片。
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
6、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是我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对采制的要求很严格,芽叶须细嫩、匀齐,成茶条索紧细,色泽鲜绿,匀齐挺直,状如松针。
7、白毫银针。
这是一种白茶,产于福建北部。
满坡白毫色白如银,细长如针,因而得名。
汤色黄亮清澈,滋味清香甜爽。
8、武夷岩茶。
产于武夷山。
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乌龙等,品质独特,茶汤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回味无穷。
9、安溪铁观音。
制作工艺复杂,好的铁观音,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
用小巧的功夫茶具品饮,先闻香,后尝味,顿觉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10、普洱茶。
普洱属于黑茶,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
河南省安阳市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下)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试(开学考)(答案在最后)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韩愈提倡古文,又创作骈散结合的文章,这也与唐代的时代背景、政策、文化心理等有关。
韩愈之所以对骈文存在自相矛盾之处,是因为骈文从一开始就处于主体地位,其无可替代性和广泛应用性使之无法脱离文人的生活。
从先秦散文到汉赋,散文逐渐吸取辞赋的表现手法,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骈文盛行,越来越注重形式,讲究骈四俪六、“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讲究押韵、对偶、用典等。
萧统的《文选》辞藻华美,唐代以诗赋取士,唐代文学必然与前代文学具有密切的继承关系,所以它一向被文人视为必读的一部书。
南朝后期,骈文受到宫体诗的影响,走上了只追求形式的道路,堆砌大量的典故,导致内容晦涩难懂。
初唐时期,陈子昂要求复古革新,主张文道合一,也并未反对骈文。
中唐韩愈提倡古文,要求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扩大了散文的体裁范围,逐步将散文的句法与骈文相结合,强调文章之“道”,但是他并未撼动骈文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骈文一直用于公文、书信等,可见在当时已经深入人心。
不管是从审美角度还是从接受角度来看,骈文形式美、文风华丽的确优于古文。
韩愈倡导的“文以明道”的“道”即孔孟之道,力图挽救已经没落的政治秩序和思想,这肯定是收效甚微的。
如果过分强调先秦散文的价值,以己之力创造新词,不沿袭前人的词句,那么所作的文章必然文采不佳,价值不高,万一没有真正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那就更得不偿失了。
韩愈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尤其对欧阳修等人。
韩愈的两大文风“奇”和“平”,欧阳修继承的是“平”的文风。
将《送李愿归盘古序》(韩愈)和《醉翁亭记》相比,前者借李愿之口表达对隐居的向往之情,“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后者以贯穿全篇的“乐”字表达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都受骈文影响,骈散结合,浑然天成,“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与“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无论在句式还是修辞都有相似之处。
江苏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带答案解析)
江苏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带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山水是观察历史的形而上尺度”,也是理解中国古文明的密钥。
中国人是对山水自然情有独钟的民族,李泽厚甚至认为,在山水自然中浸染出来的“中国的山水画有如西方的十字架”。
寄情山水,隐逸江湖,从来就是中国文人的一大梦想。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自然山水在中国文化中始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意念或者意象角色,潜移默化,影响至深。
在古代,河流可能更具有交通、经济乃至社会意义,也就是说在自然属性之外,河流还有明显的经济属性、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
古人对江河湖海的理解与情感也和今人远远不同。
对于绝大多数一辈子没走出过乡村、没见过大海的古人来说,大江大河通向广袤无垠的四海八荒,大江大河就是海,代表的就是遥远陌生的未知世界。
如果说乡土是家乡,是此在,是周而复始的熟悉的静态生活;那么江湖就是他者,是远行和异乡,是流动和逃离。
历史学者魏斌,多年来悉心研究六朝时期“山岳文化景观的生成过程及其空间关系”,著有《“山中”的六朝史》,在相关领域有开创性贡献。
他认为,山中世界的基本特征是一定程度上的逃离性,是试图逃逸出国家权力的文化共同体。
这是山居的本意。
东西方差不多同时出现了这种现象,但文化影响却颇有差异。
在西方,山中修道院主要仍是作为一种信仰现象而存在。
而在中国,以山寺、山馆为代表的山林文化空间,却溢出了信仰范畴,逐渐内化于知识精英的内心世界,成为一个独特的精神文化现象。
“文化性的逃离者造就了超越的山水,而社会性的逃离者造就了侠义的江湖和山林,二者都是绵延中国历史中的内容。
”山林和江湖一样,在中国文化里极具象征意味。
历史上的山林和江湖之间,充斥着失意政客、落魄文人、贬黜官员、不合于群的行为乖张者,以及放浪形骸、纵情山水的各色人等。
人们从名利场逃离,从乡土社会中逃离;从蝇营狗苟、钩心斗角或剑拔弩张中逃离,山水给了他们莫大的心灵寄托和自由挥洒的精神空间。
洮南一中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洮南一中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我认为《红楼梦》是康、雍、乾三朝的社会生活、社会矛盾、历史趋向的一个艺术的总概括和总反映。
《红楼梦》里写了两种毁灭,一种是新生事物的毁灭,这就是贾宝玉、林黛玉爱情的毁灭;另一种是古老的荣国府、宁国府的毁灭。
前者的毁灭是新的生命由于它还未成熟,经不起狂风恶浪的摧折而毁灭,但它健壮的根系和茁壮的幼芽仍在适宜的土壤里保存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有适当的气候,它会继续生长,最终长成大树;而后一种毁灭,是腐朽加腐烂,是生命的尽头,最终是化为粪壤,永远成为过去、不可能再生。
所以这两种毁灭,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意义。
前者反映的是历史前进的客观趋势,后者反映的是由荣、宁二府象征的那种腐朽势力的必然死亡。
曹雪芹的笔是非常狡狯的,他一再声称此书“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
表面上说得非常好听,都是对封建皇帝和朝廷的歌功颂德,但一开头他就写了一桩贪赃枉法的人命案,同时带出了炙手可热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
由此开头,也就开始了他对封建社会的大揭露,大批判。
贪赃枉法的贪官贾雨村,是全靠贾府一手提拔起来的,他枉断了薛蟠所犯的人命案以后,还直接向贾府和王子腾报告,这说明一切横行不法的事,都与“四大家族”有关。
通过对这个具体的“贾”府的描写,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具体情况,而且“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这就是封建社会政治势力的一张关系网。
所以“葫芦僧乱判”一案,实际上是对封建社会、封建官场的一个总揭露和总批判。
当然《红楼梦》最最动人之处,是贾宝玉、林黛玉的生死不渝的爱情和他们的爱情悲剧,《红楼梦》是以宝、黛的爱情悲剧来贯通全局的。
民乐一中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民乐一中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庄子》中既描写了一些具有理想人格的“圣人”“神人”“至人”,也描写了一群肢体畸形残缺但精神高尚的人,这充分说明庄子重视内在美而轻视外在美。
庄子的这种思想与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即外在与内在合一)的思想不同。
于是,中国美学史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审美观。
庄子认为完善内在精神需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法天贵真”。
《渔父》中,孔子问渔父“何谓真?”渔父回答:“真者,精诚之至也。
……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真”根植于人的内心,是内在的修养。
具有真性之人,才有绝尘脱俗之神态。
庄子在《渔父》中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
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愚者反此。
”这是对“真”的含义的准确阐释。
庄子认为追求完善的内在修养必备的基础条件就是“真”。
“真”就是禀自然之本性,保持自然赋予的各种美德,做到淡泊无为、清心寡欲。
《田子方》中写了这样一位画师,他观摩宋元公作画去晚了,无法就近观摩,就回到住处,“解衣般礴赢”。
这位画师的行为是人之自然禀性的流露,也无怪乎庄子借宋元公之口称赞他:“可矣,是真画者也。
”可见,要做到“真”,就要拒绝世俗之礼,以自然为宗,还淳返朴,与天地合德。
庄子对人之真性的提倡,从哲学的角度看,具有人性解放的意义;从文学的角度看,则掀起了一种新的文学思潮。
第二,“德”。
庄于在《人间世》与《德充符》中描写了一群肢体畸形残缺、外貌丑陋之人,如支离疏、兀者王骀、兀者申徒嘉、叔山无趾、哀骀它等。
这类人虽然外形残缺丑陋,却有吸引人的魅力。
“其为人也真,人貌而天虚,缘而葆真,清而容物。
”(《田子方》)这些人受人喜爱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葆真”,毫不在意自身的外貌,而注重自我内在修养,秉承自然之性而与天合。
庄子认为只有“葆真”才能做到“全德”,从而达到最高的精神修养境界。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2026届6月阶段检测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29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历史事实是否需要判断?答案是肯定的。
“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
”对历史事实做出判断,是人们运用历史知识服务于人生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基础。
由于发论者生活在不同时代,他们对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历史事实做出判断时,会自然而然地站在不同的立场、表明不同的观点。
《左传·桓公六年》有“齐大非耦”的记载。
齐国曾想把文姜嫁给郑国太子忽,而太子忽引《诗·大雅》中的警句“自求多福”,强调与其依靠大国的辅助,不如求诸己,故以“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为由辞谢。
对此,《左传》作者给予的评论是“善为自谋”,表达了对郑太子独洁其身而谋不及国的批评之意,为后人取鉴于史提供启示。
随着历史形势的发展、变化,“齐大非耦”在南朝大史学家沈约那里成为严格区分士庶阶层的思想武器,他曾以此激烈抨击士族王源将女儿嫁入寒门之举。
后来,“齐大非耦”又发展成为中国古人婚姻观念的重要原则,“郑忽辞婚”则演变成歌颂大丈夫志在自立的历史素材。
可见,对于历史事实的见解、评论和运用,是随着评论者所处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
史学是人们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史家则是史学的主体。
总体上看,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是史家议论的两个基本维度。
事实判断是史学家针对史实本身所进行的总结和评价,并用以指导时人和后人的社会实践。
以有关皇朝得人、用人的评价为例,《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在论及汉顺帝、桓帝二朝形势时,指出由于统治者未能任用贤能,“在朝者以正议婴戮,谢事者以党锢致灾”,导致东汉在这一时期由盛转衰。
据此,范晔对东汉的历史走向提出了一种假设,即倘使顺帝、桓帝能够任用贤能,则可延续盛世。
史学家运用历史知识对既成事实做出假设,是史学服务于社会的一条重要路径。
当然,史家议论是否能够与历史发展规律相符,这还要取决于史家本身见识的高下。
高一语文下册段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段考试题及答案语文是考试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平时要多做一些语文试题来巩固语文知识点。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语文下册段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一语文下册段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注意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谬种(mìu) 监生(jiàn) 朱拓(tuò) 惴惴不安(chuǎi)B、新正(zhēng) 炮烙(páo) 孤僻(pì) 战战兢兢(jīng)C、怂恿(cǒng) 膝盖(xī) 间或(jiān) 莞尔而笑(wǎn)D、形骸(gāi) 蹙眉(cù) 泅水(qiú) 安然无恙(yàng)2、下列词语中有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讥诮僵绳寒喧沸反盈天B、应酬噩梦怂恿水乳交溶C、辖制唾弃通谍随声附合D、告诫诡秘祭祀联绵不断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①(祖父)且笑着:“翠翠,你人,爷爷笨得很,话说得不温柔,也莫生气。
”②别里科夫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人世,不受外界影响。
③“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④突然响起一排枪,整个荷花淀全起来。
A、乖戾隔阂淡泊震荡B、乖巧隔绝淡然震荡C、乖巧隔绝淡泊震撼D、乖戾隔阂淡然震撼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几个人一坐到一块就谈吃谈穿,真是百无聊赖。
B、《祝福》中的鲁四老爷十分顽固守旧,祥林嫂被绑架后,他只说了“可恶!然而……”,真是惜墨如金。
C、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
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
D.爷爷笨得很,话说得不温柔。
我信口雌黄,说个笑话给你听。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天水一中高一级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语文试题命题:马彤何婉秋(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共1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红楼梦》的传统性俞平伯从《红楼梦》中,很容易看出它如何接受、综合、发展了古代小说的传统。
《红楼梦》以“才子佳人”做书中主角,受《西厢记》的影响很深。
如二十三回黛玉葬花一段,宝玉说“看了(《西厢记》)连饭都不想吃了”。
以后《西厢记》几乎成为宝玉、黛玉两人对话时的“口头语”了。
本书引用《西厢记》共六七次之多,而且用得都很灵活,如四十九回引“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一段,宝、黛借《西厢记》来说自己,非常自然。
《红楼梦》开首说补天顽石高十二丈,方二十四丈,共有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原合十二月,二十四气,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跟《西游记》第一回说花果山仙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二丈四尺开闻,说法略异,观念全同。
而且,这块顽石,既可缩成扇坠一般,又可变为鲜明莹洁的美玉,我觉得这就是金箍棒塞在孙猴子的耳朵里呵。
《金瓶梅》跟《红楼梦》的关连尤其密切,它给本书以直接的影响,近人已有专书论述,这儿不作详引。
如《红楼梦》的主要观念“色”“空”,明显从《金瓶梅》来。
又秦可卿棺殓一节,几乎全袭用《金瓶梅》记李瓶儿之死的文字,脂砚斋本评此“深得《金瓶》壶奧”从上边简单引用的各例,说明《红楼梦》实集古来小说之大成。
不仅此也,它还继承下更远的文学传统,并不限于小说,如《左传》《史记》,如乐府诗词,而继承《庄子》与《离骚》尤为特出。
脂砚斋本第一回评,明确说“《庄子》、《离骚》之亚”;第六十三回借妙玉的口气说“文是《庄子》的好”;第二十一回,宝玉摹拟《庄子·篋篇》——这些都不必细说。
我以为庄周还影响《红楼》全书。
它的汪洋恣肆的笔墨,奇幻变换的章法,得力于《庄子》很深。
至于《红楼梦》与《离骚》的关系,借其中的《芙蓉诔》来说明。
这篇诔文,引用《离骚》《楚辞》最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年级下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之一)未2008-03-22 2357高一年级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第Ⅰ卷(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 ( )A.寒暄(xuān)间(jiān)或胡诌(zhōu)少不更(gēng)事咄咄(duō)逼人B.形骸(hái)讪笑(shàn)咀(jǔ)嚼国子监(jiān)呱呱(guā)坠地C.讥诮(qiào)歆(xīn)享莞(wǎn)尔惴惴(zhuì)不安如法炮(páo)制D.拓(tà)片撮(cuō)合凫(fú)水翘(qiào)首以待按捺(nà)不住2、在下列各组中,字形正确的一组是 ( )A.领衔怔怔船帮沸反盈天 B.悚然悲悯褥暑金榜提名C.辖制噩梦烟霭以逸代劳D.踌躇怨府诡密天方夜谭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4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B.可以断言,所有大大小小的知识分子,没有得到过这位“不说话的老师”(指各类辞书)的指教的,绝无仅有。
C.“两岸之道唯与合”,汪老穷一生心力归纳出来的对两岸关系思考的心血结晶,对于那些心怀人民福祉的政治人物而言,或许是他们的暮鼓晨钟,提醒他们的思考方向。
D.目前,不少电视台热播的鉴赏类节目吸引了大批观众。
但是,少数鉴宝专家为了鼓动观众,对良莠不齐的真品、赝品,一味估出高价,严重扰乱了收藏品市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该研究团队认为:对2008年(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通货膨胀放缓趋势的预测是建立在货币政策显著紧缩的基本假设上的。
B.在吴征镒担任《中国植物志》主编的时候,凡是拟用稿件,都要仔细审核校对,在稿子上密密麻麻地修改,有时候审稿的意见比稿子本身的字数还多。
C.孟祥斌同志用生命忠诚地践行了人民军队为人民利益勇于献身、服务人民、热爱人民的光荣传统,用青春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崇高的人生追求。
D.日本新任首相福田康夫12月28日在北大演讲时表示,只有认真地看待过去,并且勇敢而明智地反省该反省之处,才能避免今后不再重蹈覆辙。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道芷阳间行②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③越国以鄙远④乐琴书以消忧⑤项伯杀人,臣活之⑥吾得兄事之⑦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⑧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⑨外连衡而斗诸侯⑩秦孝公据崤函之固A.①/②③⑥/④⑦/⑤⑧⑨/⑩ B.①③/⑤⑧⑨/②⑥/④⑦/⑩C.①/②⑥/③④⑦/⑤⑨/⑧/⑩ D.①/②⑥/③⑦/④⑤⑨/⑧/⑩6、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词义全不相同的一项()①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③沛公居山东时,财物无所近④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⑤所以兴怀,其致一也⑥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⑦夫秦王有虎狼之心⑧然陈涉……才能不及中人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②③⑥⑦D①③⑤⑧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
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
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
《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
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
《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婴将车骑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
”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
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
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
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待,情节亦淡然松驰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
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
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
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
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
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
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
”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
……羽溃围南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
”“东城,县东南五十里。
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
”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十余处。
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
(摘自2007年第3期《新华文摘》,有删改)7、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
B.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
C.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身死东城”。
D.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
8、下列各项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的是()A.《史记》中有“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生动描写。
B.乌江一带流传着项羽欲东渡,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
C.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
D.认为司马迁利用民间传闻来完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司马迁知道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
B.项羽从嗟虞墩到阴陵,再到东城,最后死在东城。
C.《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
D.项羽战死前的主要活动都在安徽定远县境内。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2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幕府,为士卒费。
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
”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
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
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
出战则数不利,亡失多,边不得田畜。
复请李牧。
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
牧曰:“王必用我,臣如前,乃敢奉命。
”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
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
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
大纵畜牧,人民满野。
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
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
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
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
居二年,庞暖破燕军,杀剧辛。
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
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
封李牧为武安君。
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
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
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
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
废司马尚。
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10、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急入收保保:通“堡”,营垒 B.赵王让李牧让:责备C.边不得田畜田:种田 D.匈奴小入,佯北不胜北:向北11、下列句子分为四组,都反映了李牧排除干扰坚持自己的主张和做法的一项是()(1)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2)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3)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
(4)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5)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
(6)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7)牧曰:“王必用我,臣如前,乃敢奉命。
”(8)李牧至,如故约。
(9)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
A.(3)(5)(7)(8) B.(1)(2)(4)(9)C.(2)(4)(6)(8) D.(5)(6)(7)(8)12、下列对文章内容叙述和评析有误的一项是()A. 李牧守边,厚遇士卒,抚慰边民,根据需要任用官吏,利用贸易租税以充军费,使边防得以巩固。
B. 李牧对匈奴采取欲擒故纵的战术,一旦时机成熟,便巧布奇阵,大败敌军,迎来了边境十几年的安宁。
C. 李牧坚持固守营垒的政策,不慕虚荣,不怕撤职,审时度势,排除干扰,从军事上和物质上积极备战,不愧为一代名将。
D. 李牧的战略战术,在思想上麻痹了敌人,但将士们不理解,当权者也不理解,这正衬托出他的风采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