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答题技巧之·中考诗词鉴赏——“常考知识点”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一.答题模板1.第一种形式分析意象、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解答分析:景--情--境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一个双音节的词,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清冷等。

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比如:表达了作者、、、、、的感情,为什么?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XXX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XXX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①迟日:出自《诗经七月》中的春日迟迟句。

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

(1)此诗描绘了如何的风景?表达了诗人如何的感情?请简要阐发。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走流离糊口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情(步骤三)。

2.第二种形式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伎俩。

(2)结合诗句解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的传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续上示例《绝句二首》(其一)结合全诗,分析本诗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借鉴XXX 的《沁园春﹒长沙》描述秋景的方法)答: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XXX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XXX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语文中考诗歌鉴赏技巧与常见题型解析

语文中考诗歌鉴赏技巧与常见题型解析

语文中考诗歌鉴赏技巧与常见题型解析诗歌作为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题材,一直以来都是考生们的难点和痛点之一。

要正确鉴赏和理解一首诗,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常见题型的解析。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在语文中考中常见的诗歌鉴赏技巧和解题方法。

一、诗歌鉴赏技巧1.审题准确在鉴赏一首诗歌之前,首先要准确理解题目。

仔细阅读题目中的关键词,包括题目中的诗名、作者以及问题要求的关键词。

只有对题目进行准确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回答问题。

2.注重诗歌的形式诗歌的形式包括诗的格律、韵脚以及诗歌的结构。

在鉴赏一首诗歌时,要留意诗歌的形式特点。

比如,如果是古体诗,应该注意是否符合古体诗的格律要求;如果是现代诗,要观察韵脚和诗歌结构的运用。

了解诗歌的形式,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涵。

3.关注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诗歌通过意象的描写和修辞手法的运用来传达作者的感情和意境。

在鉴赏一首诗歌时,要重视诗歌中的意象描写,关注作者所选择的修辞手法,并理解这些修辞手法所起到的作用。

例如,作者通过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表达力,我们需要理解这些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4.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每首诗歌都有自己的主题和情感,通过鉴赏诗歌,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并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要注意从诗歌的内容和意象中寻找线索,进而推测出作者想要传达的主题和情感。

二、常见题型解析1.诗歌鉴赏题这种题目要求考生对所给的一首诗歌进行鉴赏和解读,需要结合对诗歌形式、意象、修辞手法、主题和情感的理解进行分析。

解答该题型时,首先要仔细审题,理解题目要求,然后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中心意思,再对其中的形式、意象、修辞手法进行逐个分析。

2.填空题填空题是语文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对于填空题,考生需要根据给定的诗句和上下文进行推测,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空白处。

解答填空题时,要注意理解上下文,把握诗句的意义,从而选择正确的答案。

3.判断题判断题是一种考察考生对诗歌理解的题型。

对于判断题,考生需要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判断句子的真假。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七个高频考点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七个高频考点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七个高频考点考点一词句理解提问方式:①某句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分析。

②某句包含了哪些意思?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题模式:第一步,阐明诗句的表面意思,并发掘其深层含意。

第二步,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旨趣。

可概括为:写法+句意+情感考点二意境描绘提问方式:①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②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③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答题模式:第一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在忠于原诗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第二步,用一两个鉴赏术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氛围的特点,或孤寂冷清,或恬静优美,或雄浑壮阔,或萧瑟凄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可概括为:翻译诗句+写法+情感考点三主旨把握1.审标题,提取信息。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诗歌的题目就交代了很多信息。

2.看作者,知人论世。

3.品局部,抓住关键。

中考题往往从关键词语(诗眼)出发,统摄全篇,这其实正是读诗的一个突破口。

4.看注释,破解难点。

注释一方面是对诗歌的难点进行解释,另一方面是对诗歌所涉及的历史环境进行必要的说明。

对于这些内容,我们在做题时,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因为这往往是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关键。

5.抓整体,全面参照。

一是抓全诗的意象情感;二是抓尾联末句。

考点四语言赏析提问方式:①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②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③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④请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模式:第一步,用一两个鉴赏术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等。

第二步,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该诗的语言特色是如何体现的。

第三步,指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考点五技巧分析提问方式:①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②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③作者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模式:第一步,准确地指出诗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

诗词鉴赏考点及解读

诗词鉴赏考点及解读

诗词鉴赏考点及解读O1知识链接(一)总结常见考点:1、理解诗意。

包括诗字、词、句的理解;内容概括;哲理分析;思感情想2、感知形象。

要求考生借助联想、想象以及背景,感知诗的景物、形象、意境3、品味语言。

字、词、句的推敲;名句的感悟4、分析技巧。

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典故运用;巧妙构思(二)答题技巧1、原则:①在“读懂”的基础上答准、答顺、答美。

2、结构:①景+情②事+情③场面+情④情形+情3、方法:①研读题目。

②了解作者和时代。

③借助注释。

④抓住关键字、词语、句子、诗眼来分析。

⑤细审题干。

(三)常见题型、答题格式1、点评思想内容,理解主旨型答题格式:描写了(或叙述)什么的景色(场面等),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例题:“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描写了一种什么样的场面?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答案:描写开战之前,战士们兴高采烈的分食烤熟的牛肉,军营里奏响了雄壮的战歌的场面;全词抒发了满怀家国之愁,却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2、赏析语言型(1)辛弃疾的《西江月》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答题格式:点特色(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出特色)+例子(特色语句)+析感情(答案:这首词笔调轻快,语言优美,音节和谐,使人读了这首词仿佛临其境,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溪流小桥、构成了江南山乡夏夜一幅优美动人的画面,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丰收的喜悦。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巩。

你认为“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用得好,请说出理由。

答题格式:释含义+描景象+点情景(答案:绿:春风吹绿,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T)(3)某词或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答题格式:思结构(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虑主旨(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例题: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贯穿全词的词眼是什么,为什么?(答案:贯穿全词的词眼是“狂”;突出词人自己要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

中考古诗词常考知识点及常见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词常考知识点及常见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词常考知识点及常见鉴赏答题技巧一、古诗词基本知识1. 古诗词的题材古诗词的题材非常丰富,包括山水田园、送别离别、羁旅思乡、怀古咏史、边塞征战等。

在中考中,常见的题材有山水田园、送别离别和羁旅思乡等。

2. 古诗词的意象意象是古诗词的灵魂,它是由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意交融而成的。

在中考中,常见的意象有明月、杨柳、杜鹃、酒等。

3. 古诗词的语言风格古诗词的语言风格有清新、豪放、婉约、雄浑、含蓄等。

在中考中,需要了解不同风格的特点及代表诗人。

二、中考古诗词常考知识点1. 古诗词鉴赏的“三要素”古诗词鉴赏的“三要素”包括:语言、意象和情感。

在中考中,常涉及到对这“三要素”的考查。

2. 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抒情方式等。

在中考中,常涉及到对这几种表达技巧的考查。

3. 古诗词的主题思想古诗词的主题思想包括:爱情、友情、亲情、爱国、忧民等。

在中考中,常涉及到对主题思想的考查。

三、常见鉴赏答题技巧1. 读题目在鉴赏古诗词时,首先要读题目。

题目往往能够提供重要的信息,如题材、情感和时间等。

通过读题目,可以初步了解古诗词的内容和背景。

2. 抓意象意象是古诗词的灵魂,因此在鉴赏时需要抓住意象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意象的特点和象征意义,可以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情感和主题思想。

3. 看注释注释往往能够提供重要的背景信息和文化常识,因此在鉴赏时需要认真阅读注释。

通过看注释,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主题思想。

4. 析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古诗词的重要表达技巧之一,因此在鉴赏时需要认真分析表现手法。

通过分析表现手法,可以深入了解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和艺术效果。

5. 悟情感情感是古诗词的灵魂,因此在鉴赏时需要认真感悟情感。

通过感悟情感,可以深入了解古诗词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内心世界。

6. 品语言语言是古诗词的基础,因此在鉴赏时需要认真品味语言。

通过品味语言,可以深入了解古诗词的语言风格和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其表达效果。

中考诗词鉴赏考点及答题技巧

中考诗词鉴赏考点及答题技巧

中考诗词鉴赏考点及答题技巧(一)中考考点透析:1、根据作品相关背景,正确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2、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3、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1、赏析词语和句子。

2、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

3、理解评价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真题回放(14年连云港)(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5-6题。

(6分)城东早春杨巨源诗家①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②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①诗家:诗人。

②上林:即上林苑,古代宫苑名。

5.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新春景象。

(3分)6.结合诗歌内容,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

(3分)(13年连云港)(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7题。

(6分)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中“悦”和“空”两字的妙处。

(3分)7.尾联中“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12年连云港)(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7题。

(6分)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6.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

(3分)7.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

(3分)考点详解一、赏析词语和句子。

(一)赏析词语• 题目形式:(1)对诗中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形容词、动词)(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答题技巧:(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中考语文古诗阅读鉴赏知识梳理(3)——古诗常考题型及解题思路

中考语文古诗阅读鉴赏知识梳理(3)——古诗常考题型及解题思路

中考语文古诗鉴赏知识梳理(三)第一部分:知识梳理诗歌常考题型及解题思路一、画面描绘题1.常见提问方式:(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X句诗呈现的景象。

(2)XX句诗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2.答题思路:(1)找出描写的意象,找名词,找全。

(2)找出事物的修饰语,找形容词,找准。

(3)连词成句,描述景物。

(4)展开联想,丰富句子。

二、环境描写作用分析题1.常见提问方式:(1)结合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2)XX句描写XX景物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答题思路:(1)分析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时,首先要简单描绘所写的画面。

(2)分析环境/景物描写的具体作用:①交代诗歌写作的背景(天气、季节、战争等)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③烘托人物/诗人XX心情(3)揣摩诗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示例:南乡子李珣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烟、雨、落花、鹧鸪组合在一起,除了点明暮春时节之外,还有哪些作用?请简要作答。

(2分)词中写岸边烟雨朦胧,花瓣伴着雨滴飘落水中,鹧鸪几声啼叫,(答题点1:描绘画面)寥寥几笔就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氛围,(答题点2:分析作用)借景抒情,为下文渲染了离愁别恨的思乡之情做铺垫。

(答题点3:分析情感)三、赏析题1.常见提问方式:(1)XX句中“X”字好在哪里?(2)XX句中运用了叠词“XX”“XX”,请简要分析其效果。

(3)XX句中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有何作用?(4)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答题思路:(1)首先点明诗句运用的特殊手法(如果赏析的是某个字,且该字未运用特殊手法,则解释该字的意思);(2)分析手法是如何运用的(例:如果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则分析将XXX比作XXX);(3)分析该手法写出了事物/景物什么样的特点;(4)揣摩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注】赏析的点多种多样,有字的意思丰富,有词性活用,有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还有语言特色等,如果题目未点明具体赏析哪一点,要多角度考虑。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技巧知识点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技巧知识点

(一)读懂古代诗歌一、抓标题二、看作者三、析注释四、抓意象五、抓典故“意”,就是诗(词)人的思想、情感、意念。

“象”,就是物象、形象。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在诗歌中,意象是融入诗(词)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附:以下列举几种常见意象及其用法:(一)风(三)山五)云((七)其他常见意象(二)考点突破考点1 思想情感考点2 赏析诗句(1)写作手法及特点: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写出了什么事物(景物)的什么特点。

(2)语言特点:指出语言特色,点明其妙处与作用。

附:常见的语言特色:清新明丽、色彩绚丽、平淡质朴、自然流畅、言简意丰、雄浑豪放、含蓄隽永、形象生动、婉约细腻、幽默活泼……(3)结构作用:结合该句在诗(词)中的位置,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附:常见特殊句:①点睛句(中心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启迪。

②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③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考点3 炼字(1)准确解释该字在诗(词)句中的意思;(2)结合所在诗句分析该字的表达作用;(3)明确答题方向:A.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若有则指出其作用;B.对相关意象或意境的作用;C.对诗(词)人感情表达的作用。

考点4 分析景物考向1 画面描述第一步,找出诗(词)中的意象,理解诗(词)句的内容,品味诗(词)中的意境。

第二步,联系上下句,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第三步,根据题干要求看,是否需要分析诗(词)句营造氛围的特点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考向2 景物特征第一步,抓住描写景物的关键词句,从景物本身入手进行分析。

第二步,从景物的常见含义入手进行分析。

了解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如冰雪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月亮表达思乡之愁,松柏象征孤直、清高、不畏强权的品格,等等。

中考古诗词鉴赏知识点

中考古诗词鉴赏知识点

中考古诗词鉴赏知识点
1.古诗词的定义和特点: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诗歌形式表达情感、思想和艺术的文学作品。

古诗词的特点包括形式简练、含蓄深远、意象丰富、意境优美等。

2.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多与社会时代、政治风气、文化传统等相关。

例如,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唐诗主题多涉及社会风尚、政治振衰、人生哀乐等。

3.古诗词的艺术手法:古诗词运用了许多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仗、象征等。

这些手法可以增强诗词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4.古诗词的韵律和格律:古诗词有严格的韵律和格律要求。

其中,韵律指的是句子中音韵的表现形式,如平仄、押韵等;格律则指句子的结构和形式,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等。

5.古诗词的意境塑造:古诗词常通过景物描写、心情抒发、情感表达等手法营造独具一格的意境。

通过运用意境塑造,古诗词能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审美体验。

6.古诗词的意象运用:意象是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元素,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想像力的言语描写,让读者产生感觉、形象和联想。

意象可以是自然景物、动物、色彩、音乐、情绪等。

7.古诗词的节奏感和音韵美:古诗词的节奏感和音韵美表现在句子的抑扬顿挫、音韵的和谐和句子的整体韵律上。

这些美感元素可以增强诗词的魅力和美感。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古诗词鉴赏是近年来中考语文的必考题,要做好这一类题目关键是要把握好两点:一是古诗词蕴含的思想感情;二是熟悉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

一、把握古典诗词蕴含的思想感情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弄清中国古典诗词蕴含的思想感情第一类情感: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人在低头采菊与仰头见山这一不经意的瞬间,与篱菊和南山形成了一种若有若无的默契关系,进入了悠闲淡远、恬然自适的佳境。

第二类情感:伤春惜春,对人生苦短的慨叹。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以惜春之情来写送春,新颖别别致。

作者通过写花、鸟,把自然物象点化为情感现象,抒发出对春的一种执着、深厚、缠绵、凄婉的依恋之情。

第三类情感:秋思、秋恨,对离愁别绪的咏叹。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既是写眼中所见,又借景物巧妙地烘托出一种怅然若失的痛苦心情,那凄清的景象,不正暗示了那悠悠不返的男人辜负了女主人公的脉脉之情吗?读罢使人感同身受,平添一种怅恨。

第四类情感:爱国报国之志。

此类诗歌通常从亡国之痛、壮志难酬这两个角度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两句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不顾年迈体衰,一心想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两句借助梦境把诗人的爱国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五类情感:对统治阶级的揭露和控诉。

①不劳而获。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作者通过对比,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阶级不劳而获的社会现实。

②政治黑暗(苛捐杂税、徭役、战争)。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姓君王,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反映了农民在苛捐杂税的逼迫下不得将青苗和蚕抵押给债主的悲惨遭遇,呼吁统治者能关心民生疾苦。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方法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方法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方法
1.了解背景知识:古诗词常常与一些历史事件、文化背景、文人境遇等相关联。

在赏析古诗词时,可以先了解该古诗词的作者、创作时代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相关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与表达。

2.注意词句的韵律和修辞:古诗词一般都有一定的韵律和修辞手法,如韵律的押韵、平仄格律等,以及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在赏析古诗词时,可以仔细品味诗词中的平仄声调、押韵等,以及其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帮助理解诗词的内涵和表达。

4.结合课文信息:在中考语文考试中,往往会在课文中附上其中一首具体的古诗词,考察对该古诗词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因此,可以阅读课文并注意课文中对该首古诗词的解读和赏析,再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析和回答。

总之,古诗词的赏析需要综合考虑诗词的背景、韵律与修辞、意象等多个要素,通过仔细品味和分析,理解诗词的情感和意境。

掌握赏析方法有助于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中考古诗词鉴赏知识点

中考古诗词鉴赏知识点

古诗词鉴赏方法一、古诗词的分类(一)咏史怀古诗一般为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分两类:(1)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2)只是对历史做冷静的思考和评价,或仅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己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音而已。

《乌衣巷》1.形式标志:古迹古人名,或在其前后加“怀古”、“咏怀”等2.基本主题:(1)表达像古人一样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2)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3)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腐败昏庸,揭露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4)感叹年华消逝,壮志未酬(二)咏物诗:内容上以某一物象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写作手法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1.形式标志:以物象为题,或“咏”、“题”、“赠”、“赞”后加相关物象2.注意:物与人的共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重点把握写什么物,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情感(三)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

唐代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1.形式标志:山水田园景物,借景抒情,融情于景2.基本主题:(1)归隐田园,钟情山水(2)描绘山川美景,表达热爱祖国山川之情(3)厌弃官场黑暗,表达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田园生活的喜爱,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四)边塞诗从先秦就有了以战争、边塞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时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博取功名比科举加冠容易得多。

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新的是个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1.形式标志:标题常用“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中考古诗词鉴赏常考知识点归纳

中考古诗词鉴赏常考知识点归纳

中考古诗词鉴赏常考知识点归纳中考古诗词鉴赏常考知识点归纳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提起古诗词鉴赏,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古诗词鉴赏就是对古诗词中的字词、句子及真正想要表达的含义进行文字赏析。

大家知道怎样去完成古诗词鉴赏吗?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中考古诗词鉴赏常考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考古诗词鉴赏常考知识点归纳1首先,要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常见的有写景诗的寄情山水、民生诗的忧国忧民、边塞诗的奋勇报国、咏史诗的吊古伤今、送别情的思念劝勉、羁旅诗的绵绵乡愁、闺怨诗的思远怀人等。

如:《春望》抒发了杜甫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己亥杂诗》表达了龚自珍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积极思考,表达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名家名篇的思想内容,明确诗词体现的思想感情,做到整体把握全篇。

其次,要把握诗歌塑造的形象(意象)。

鉴赏重点在于把握诗中的意象,进而领悟诗歌的意境。

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交融,从而表现出的一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诗人创造意境,常用“寓情于景”和“即景生情”的方式,读者领悟诗歌意境也应从景、情两方面去探寻与体味。

诗人把抽象的情感寄寓于具体可感的事物之中,这个事物即作者在诗歌中塑造的形象——意象。

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中的“鹤”这一形象矫健凌厉、顽强奋发、积极向上,具有象征意义,是诗人自身意志的化身。

诗人选取在万里晴空之上一鹤排云冲天这一景象,再加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一高远的情怀,使得画意与诗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为我们创造了一种虚实相生、超越时空的景象,使得诗歌的境界开阔疏朗,诗人的情感乐观昂扬,诗歌的格调清峻爽朗。

第一,要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中常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他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

比喻为使形象更生动,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拟人为把事物人格化,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借代为使表达含蓄,如“应是绿肥红瘦”;夸张为了强调和突出,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古典诗歌中还常常运用到铺陈、象征等手法。

中考古诗词常考知识点及常见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词常考知识点及常见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词常考知识点及常见鉴赏答题技巧【课程标准】1.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要求】1.了解诗歌感情强烈、语言凝练、富有乐感等基本特征;理解现代白话诗的体裁特点;理解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衬托、对比、比喻、夸张等。

2.诗歌阅读,要经历“疏通字词典故—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的学习过程,通过反复朗读诵读,能够想象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感受领悟作品所抒发的情感以及所负载的思想意蕴。

3.了解教材古诗文中涉及到的基本的文学文化常识,掌握重要的作家作品,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

4.理解课内古诗文的内容及蕴含的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古代诗词,掌握文言文断句的技巧。

能熟练背诵教材规定的背诵篇目。

5.学会揣摩诗词的意思,理解诗词的大意,感受诗词的审美情趣。

要重点品味古诗词中富有表现力的字词,鉴赏经典的名句。

【考点解读】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至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古诗阅读知识储备】1.了解古代诗歌分类。

(1)从体裁分:古典诗歌首先分为诗、词、曲。

诗: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包含有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和乐府诗(题目上加有“歌”、“行”、“歌行”、“引”、“曲”、“吟”)。

近体诗包括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排律)和绝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律诗:共八句,1、2句为首联,3、4句为颔联,5、6句为颈联,7、8句为尾联或末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中考诗歌鉴赏常考知识点

中考诗歌鉴赏常考知识点

中考诗歌鉴赏常考知识点中考诗歌鉴赏常考知识点一、考察对诗意的理解对诗词大意理解的考察,也就是对诗词主要内容的考察,是河南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对此内容的考察频率极高。

如2023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中第20题:“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再如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中第21题:“在下阙中作者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考察的都是这方面的内容。

关于对诗意理解的考察,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对全诗名句的感悟。

我们回忆初中阶段所学古诗词,就诗歌的主要内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大致归纳如下:1.诗歌的主要内容有: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风光。

②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咏之物寄托诗人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而引发感慨。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等。

2.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有:(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____散尽还复来”。

(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乐观豁达的形象,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大方悲壮的形象,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忠心报国的形象,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踌躇满志的形象,如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慨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妙、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二、考察对语言的品味诗歌中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往往通过诗的语言来实现。

进展诗歌赏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语言这个根本。

中考古诗答题技巧分析_古诗答题窍门

中考古诗答题技巧分析_古诗答题窍门

中考古诗答题技巧分析_古诗答题窍门中考古诗答题技巧一、形象意境类形象画面: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景物有什么特点?意象意境: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或直接点明某意象,要求简要赏析。

【知识联系】1、所谓诗歌中的形象,是指抒情主人公(抒情主体形象)或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2、所谓意境是指思想感情与诗中生活图景有机融合的一种艺术境界。

概括意境特点的术语有:雄浑壮阔、高阔远深、萧瑟凄凉、生机勃勃、孤寂冷清、繁华热闹、恬静安谧等。

答题模式:意境描述+特点概括二、情感主旨类情感蕴含: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趣(思想感情有何变化)?或分析诗句蕴含了作者何种心情?主旨: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主旨是什么)?或就主旨句、关键词语发问。

【知识联系】5种情感类型:1、人生志向,包括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仕途失意的苦闷,洁身自好的追求,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之志等。

2、忧国伤时,包括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表现山河沦丧的痛苦,反映边塞征战的壮烈,忧虑百姓离乱,担心民族命运,感叹昔盛今衰等。

3、人生感受,包括伤春悲秋,叹息人生短暂、韶光易逝,感伤世事多变,抒写告慰平生的喜悦等。

4、思乡怀人,包括羁旅愁思,思念亲友,边关思乡,闺中感怀等。

5、送别感怀,如依依不舍,情深意长,坦陈心志等。

【答题模式】情感:诗句内容概括+情感特征。

主旨:诗歌具体内容+诗歌主题三、表达技巧类【设问方式】手法类:1、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技巧或写作手法)?或就某一诗句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的分析。

2、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要求从情景关系角度对诗歌(诗句)进行赏析。

思路类: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或要求分析诗歌的构思之妙。

【知识联系】1.表现手法包括联想、想象、象征、渲染、抑扬、对比、烘托衬托、以乐写哀、以小见大、比兴等。

2.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记叙、描写顺序:远——近大——小高——低俯——仰虚——实动——静)描写(描写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实写、虚写、正面、侧面、反面,描写还包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有声有色、白描等。

中考重点诗歌鉴赏技巧

中考重点诗歌鉴赏技巧

中考重点诗歌鉴赏技巧诗歌是文学作品中的瑰宝,也是中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于学生来说,了解并掌握好诗歌的鉴赏技巧,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提升语文成绩。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个中考重点诗歌鉴赏技巧。

一、把握情感倾向在鉴赏诗歌时,学生首先要通过诗歌中的语言表达,把握诗人所传达的情感倾向。

诗歌往往通过诗人独特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情感与读者分享。

学生应该仔细品味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这对于深入领会整首诗的主旨和意义至关重要。

二、审察诗歌结构诗歌的结构对于理解诗歌的内涵很重要。

学生在鉴赏诗歌时,要注意诗歌的体裁和结构,例如四行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同时,还要关注诗歌的节奏和押韵方式,这些都是诗歌独特的表现形式,通过这些结构的运用和变化,诗歌的内涵和意义会更加丰富。

三、品味诗歌意象诗歌中的意象是诗人用以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法。

学生在鉴赏诗歌时,应该仔细品味诗歌中的意象,如比喻、拟人、象征等,揣摩诗人的表达意图,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对于一些生僻的意象,学生可以通过查询资料进行解读,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诗歌。

四、解读诗歌的标题诗歌的标题往往可以给我们一些提示,引导我们对整首诗的理解。

在鉴赏诗歌时,学生要注意标题与诗歌内容的关联,通过标题了解诗歌的中心思想和主题。

有时候,诗人会通过标题给予诗歌一些悬念和意味深长的暗示,学生要善于解读,抓住这些线索,更好地理解诗歌。

五、与生活或历史联系诗歌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也是对生活与历史的真实反映。

学生在鉴赏诗歌时,可以将诗歌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历史知识相联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诗歌的意义。

通过对于诗歌中生活细节或历史背景的揣摩,学生能够更加贴近诗歌的内涵,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

通过以上几个中考重点诗歌鉴赏技巧的学习和掌握,相信学生们能够在中考语文考试中更好地理解诗歌,并从中获取到更多的分数。

当然,在实际学习中,还需要多读经典名篇,不断积累对于诗歌表达方式和手法的理解,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中考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1: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胡应麟《诗薮》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

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

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2:游月陂宋·程颢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3分)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3分)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1分)。

中考语文古诗欣赏题常见考点3篇知识点

中考语文古诗欣赏题常见考点3篇知识点

中考语文古诗欣赏题常见考点3篇在诗歌鉴赏题目中,会出现许多意象,如果我们能很好的把握这些意象,对我们答题是很有帮助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语文古诗欣赏题常见考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考语文古诗欣赏题常见考点简析1 .词句理解。

指对诗中词语、句子意思的正确理解,这是我们欣赏诗歌的基础。

这类考题难度不大,但比较切合初中生的年龄及认知实际。

需要强调的是,对词语、句子的理解, 不能就词、就句作孤立的分析,而应联系全句、全诗来体会。

2.意境描绘。

所谓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融合而创造出的让人产生联想与想象的艺术境界。

意境包括景(境)和情(意)两个方面。

比如分析“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我们首先要描绘出它的画面:诗人站在岸边,目送着友人的船只渐渐远去,一直到天的尽头; 眼前只有一江春水向东流去。

其次,分析其中蕴涵的诗人的感情:依依惜别之情。

3.主旨把握。

“主旨”,即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需要注意的是,这属于“整体把握”类题,答题时一定要着眼于全诗, 看清楚全诗的内容,进而体会诗人的感情,切忌断章取义。

4.名句赏析。

古诗中的名句,有的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有的抒情真挚,感人肺腑;有的写景自然,怡人耳目。

阅读这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

《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38、秦晋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二《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39、彭祖彭祖,传说故事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40、谢家唐宋诗词不达意处常用“谢家”之典,这些典故所指意义上主要有二:(1)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

因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

(2)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

《宋书谢灵运传》载: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之七
中考诗词鉴赏——“常考知识点”
姚玉有
一、考查对诗意的理解
对诗词大意理解的考查,也就是对诗词主要内容的考查,是河南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对此内容的考查频率极高。

如2008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中第20题:“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再如2009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中第21题:“在下阙中作者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考查的都是这方面的内容。

关于对诗意理解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对全诗名句的感悟。

我们回顾初中阶段所学古诗词,就诗歌的主要内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大致归纳如下:
1.诗歌的主要内容有: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

②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咏之物寄托诗人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而引发感慨。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借
古讽今,或抒发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等。

2.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有:(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乐观豁达的形象,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慷慨悲壮的形象,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忠心报国的形象,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踌躇满志的形象,如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二、考查对语言的品味
诗歌中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往往通过诗的语言来实现。

进行诗歌赏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语言这个根本。

因此,考查对古诗词中准确、生动、传神的语言的品味,是近年来河南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语言品味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考查重点字词的精妙。

从遣词用语、修辞方法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诗词曲
中重点词、重点诗句的含义。

(2)考查诗句蕴含的深意。

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运用技巧中,品味诗词曲在语言上所寄予的深意。

从用韵、节奏、音调等方面去诵读、品味诗词曲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

(3)考查诗词曲中的名言佳句。

从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思想感情、蕴含哲理、语言运用等角度对其进行赏析。

在复习中,我们不仅要熟背古诗词曲,还要结合一些诗句用心揣摩诗歌语言的以下特点:(1)清新自然,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生动形象,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含蓄隽永,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言简义丰,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平实质朴,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6)简洁明快,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考查对写作技巧的分析
对分析技巧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含义及作用。

(2)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如写景方法、抒情方法、借物抒怀、寓情于景等。

(3)分析诗歌的结构形式,如层层深入、由景生情、卒章显志等。

(4)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如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等。

(5)分析诗歌的艺术风格,如朴素自然、雄浑奇拔、清丽明媚等。

这里,我们对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做以简单归纳,希望在做分析诗歌写作技巧这一类题的时候加以灵活运用。

1.诗歌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

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寓情于景,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托物言志: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河落日圆“。

(4)动静结合,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虚实相生,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以小见大,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以乐景写哀情,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8)诗情画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运用典故,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0)运用修辞:比喻“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拟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对偶“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等。

2.艺术风格
了解诗人的艺术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例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白居易的通俗易懂,王维的诗画一体,王昌龄的雄建高昂,高适的悲壮苍凉,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昌龄的雄健浑厚,高适、岑参雄浑奇拔,韦应物的清新典雅,韩愈的奇特新颖,李贺的忧郁激愤,元稹的艳丽浅近,刘禹锡的清峻明朗,李商隐的清丽俊逸,杜牧的含蓄绰约,李煜的伤感细腻,欧阳修的清丽明媚,范仲淹的苍凉悲壮,晏殊的明朗疏淡,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的缠绵悱恻,黄庭坚的自然流畅,秦观的情真意切,李清照的婉约凄切,陆游的雄浑奔放,辛弃疾的气势雄壮。

四、考查对诗歌文体知识和重要诗词人生平的掌握
对诗歌文体知识和重要诗词人生平的考查,在中考语文试题中从不单独命题,也不纯粹考一些死记的知识,但它灵活地穿插在诗词赏析题中。

如2009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中第21题:“在下阙中作者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里,出现了关于词的术语“下阕”,我们要知道词的第二段叫“下阕”。

当分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时,我们就要对词人的生平、志向、思想有大致的了解。

若缺失了这一部分知识,对诗词的理解和答题就会形成障碍。

因此,适当对这一部分进行复习还是很有必要的。

1.关于诗歌文体知识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从诗的体式上分,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古风、楚辞、乐府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从内容和表达上,诗又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古诗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

源于《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愿望。

如杜甫的诗、白居易的诗。

源于《离骚》的浪漫主义传统,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夸张手法,重在抒发主观感情。

如李白的诗。

古诗也有各种流派:①唐诗有山水田园诗派(如王维、孟浩然),边塞诗派(如王昌龄、岑参);②宋词有豪放派(如苏轼、辛弃疾),婉约派(如李清照)。

词,又称为长短句。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上阙、上片,第二段叫下阙、下片。

曲,又称为词余。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又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我国古代诗歌不仅取材广泛,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

不同的诗体各有特色,如古风、乐府多为民歌;律诗体制严格;词或豪放,或婉约;散曲有严肃,有诙谐。

2.关于著名诗人、词人。

要了解作者所处的年代、人生经历、志趣、思想和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要把作品和作者当时的心境联系起来。

百度文库书店免费在线阅读
/book/press/10051
纸介图书当当,卓越网以及全国新华书店有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