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作者:吕佳
来源:《商业研究》2008年第06期
摘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县域经济发展会直接影响到全省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已具备一定的有利条件,但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针对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制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县域经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LV Jia
(School of Economics,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rbin 150028,China)
Abstract:County economy is an fundamental national economic element,and also the important national economic fund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may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the whole provincial and social economy directly. The county econom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s some advantages, but there still exists insufficiency in some aspects.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the paper presents some fundamental countermeasure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county economy.
Key words:county economy;economic development;industrial structure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东北边陲,现有69个县(市)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公里,人口3 792万,耕地面积700多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0%左右,土地肥沃,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一、县域经济的界定与特征
(一)县域经济的界定
县域经济是从属于区域经济的。所谓区域经济是按适应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统一组织生产和交换的要求,以一定空间范围而存在的区域内国民经济综合体。按照区域经济级别划分为地区经济、省域经济、县域经济等。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内,多数是农业占相当重要地位的各种产业综合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形式。
(二)县域经济的特征
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农村性、地域性、层次性、综合性和差异性的特征。
1.农村性。中国县域经济本质上属农村经济范畴,县域经济以农业为主体,县域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约占75%。目前中国的农业生产水平不发达,农业产业的经营活动又是分散的,且靠天吃饭的地区仍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经济波动性较大。从总体来说,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素质较低。
2.地域性。全国县域在空间上具有一定范围及齐全的功能,并有一定的决策与调控权限,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县域的划分具有明显的历史、地理、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地域性。
3.层次性。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基本层次,本身包括县经济、乡镇经济和村经济三个层次。县经济是全县经济具有核心和导向作用,属于最高层次,乡镇经济是介于县域和村域之间的纽带层,村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本单元或基础层.即具有承上启下联结城乡的作用。对上县是微观经济层次,接受上级的宏观调控,对下又是中观经济层次,起宏观调控的作用。
4.综合性。中国县域具有与国民经济相对应的各个产业领域和部门,县域经济门类齐全、活动范围广,不仅包括工业、农业和建筑业,而且涉及财政、金融、文化、教育等领域,不仅有生产经营企业,还包括经济与社会管理机构,因此县域经济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5.差异性。我国幅员辽阔,由于自然、地理、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发展等级和发展类型,如按自然地理条件可划为平原地区县、丘陵地区县、黄土高原县、山区县等。按经济发达程度(如按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划分为经济发达县、较发达县、欠发达县、不发达县:按产业结构类型可划分为农业主导型县、工业主导型县、服务业主导型县等。
二、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现状
从2007年上半年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十项指标监测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稳中有快、运行良好,“十强县”经济总体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速度,“十弱县”经济运行速度保持稳定。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上半年,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为91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2%,增幅高出全省(11.9%)3.3个百分点,绝对值占全省31.3%。在全省66个县(市、区)中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县(市、区)共45个,占68.2%,其中增幅超过20%的有8个,分别是双城市(27.5%)、依安县(21.4%)、集贤县(30%)、宝清县(25%)、肇州县(21.2%)、东宁县(22.6%)、宁安市(23.1%)、肇东市(21.3%)。
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22.8亿元,同比增长19%,增幅高出全省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为289.8亿元,占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89.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26.5亿元,同比增长14.2,增幅高出全省4.6个百分点。
全口径财政收入为76.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4%,总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9.1%,比全省增幅高5个百分点,占全省全口径财政收入比重为15.6%,其中超过亿元的县(市、区)共17个。
其中,“十强县”地区生产总值为411.29亿元,同比增长16.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比全部县域生产总值增幅高出1.3个百分点,占全部县域比重为45%,占全省比重为14.1%,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县(市、区)有8个。
全口径财政收入为26.16亿元,增长27.7%,增幅比全省高出13.6个百分点,其中绥芬河市超过了5亿元,为5.3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20.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4%,高出全省增幅0.8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强县”平均为4469元,增长18.1%,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23元,高出全省县域平均水平740元,高出“十弱县”平均水平2074元,增幅超过全省2.4个百分点。
“十弱县”地区生产总值为47.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4%,增幅比全省高1.5个百分点,增幅超过全省的县有7个,占全省县域生产总值比重为5.2%。
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3.86亿元,增长20.2%,增幅比全省高6.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为12.82,比上年同期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2.85亿元,同比增长10.8%,高出全省增幅1.2个百分点。
全口径财政收入为3.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7%,增长幅度较大,增幅高出全省16.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