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时传祥》导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必修一《寻找时传祥——寻访精神高原》教案优质范文三篇

高中必修一《寻找时传祥——寻访精神高原》教案优质范文三篇

高中必修一《寻找时传祥——寻访精神高原》教案优质范文三篇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高中必修一《寻找时传祥——寻访精神高原》教案优质范文,供大家阅读。

高中必修一《寻找时传祥——寻访精神高原》教案优质范文一一、内容结构作者已经把课文分为5个部分,用简练的语言去概括这五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主要是引出下文,引出所要叙述的内容;第二部分主要是讲述时传祥一些重要的事迹;第三部分主要是讲述文~期间的时传祥;第四部分主要是描述采访中的一些片断;第五部分主要描述与几个特殊身份的人的采访片断。

这五个部分又可以分为三大段,即第一部分是第一大段;第二、三部分是第二大段,主要记叙时传祥的一些重要事迹;第四、五部分是第三大段,讲述采访的一些片断。

二、思路探究本文的思路很容易找出,就是以寻访时传祥为主线索,中间穿插时传祥的有关事迹的描述,主要是以时间为序去安排全文:1、可以从作者写作的目的入手,即为什么作者要写这一篇文章。

写时传祥的事迹,就是为了找寻那曾经激励我们奋斗不息的精神。

在写时传祥的基础上,展现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这就是全文的一个整体思路。

2、可以先分析时传祥的事迹,阅读二、三部分就会发现,作者对时传祥的描述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选取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片断去写。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所选取的有关时传祥的几个片断在文章中有什么特殊的含意?可以先让学生思考这几个问题,然后慢慢引到写时传祥不仅仅是为了写这个人,更重要的是写以时传祥为代表的劳动者身上所折射出来的精神,慢慢涉及到文章的主题。

3、分析完了时传祥的事迹后,可以再去分析作者在寻访时的几个片断即文章的四、五部分。

作者在本文中并没有详细介绍寻访的过程,而是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能够引起人们思索的几个片段,这样写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却受到不同的待遇,这些变化能够说明什么问题?这样,就能进一步引发读者思考本文所要揭示的问题——即如何去创建人的“精神高原”。

(导学案)17.寻找时传祥

(导学案)17.寻找时传祥

17 寻找时传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时传祥的精神,培养分析能力。

(2)探讨时传祥精神的现实意义。

过程与方法分析时传祥的人物事迹,感受了解人物的高尚品质,其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时传祥正直、敬业、实在的精神品质【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人物事例,了解时传祥的精神。

难点:1、探讨、领悟题目取为寻找时传祥的含义。

2、领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时传祥,20世纪50年代著名劳模,一个名闻天下的掏粪工人,一个曾与国家主席握过手的“背粪的”,一个在动荡年月最终惨遭迫害精神失常而死的“工贼”,一个现代人茫然无知的“过时人物”。

作者为什么在现代要写这个人物?而且还用“寻找”这个词?二、介绍通讯知识:概念:通讯是具体形象地报道有新闻意义的人物、事件和情况的文体。

类别: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特点:报道祥细深入;注要思想意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可叙可议、具有明显的评论性。

三、预习检测:1.疏通字词诚挚黯然人海茫茫人事沧桑1、生字词(形近词对比)①偌(ruò)大诚挚(zhì)揣(chuǎi)着黯(àn)然老茧(jiǎn)淳(chún)朴②解放差别③揣着沧桑解差差劲惴惴不安苍翠姓解出差瑞雪参差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阅读全文,了解文体特点以及写作背景。

①这是一篇人物通讯,属于新闻作品。

新闻的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消息或时事报道,更注重时间的及时、事件的突发;通讯、报告文学更看重事件的本质与升华。

②这篇通讯最早发表于1995年5月17日,是《工人日报》1995年推出的“重访精神高原”系列报道中的一篇。

该通讯曾获1995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如何理解“重访精神高原”活动?明确:“精神高原”形象地比喻高尚的精神特质,“重访”蕴含着重新发掘曾经辉煌过、曾经影响过一‘代人的劳模精神。

当然,时隔多年以后再来写他们,必须赋予其新的内容,也有其新的目的。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寻找时传祥》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寻找时传祥》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寻找时传祥》导学案1、 能说出时传祥精神。

2、 体会“于朴素中见奇崛,于平实中显机锋”的特点。

3、 体味人物通讯的基本特点。

1、了解作品:《寻找时传祥》是一篇通讯,最早发表于1995年5月17日,是《工人日报》1995年推出的“重访精神高原”系列报道中的一篇。

2、了解“重访精神高原”的意思:“精神高原”形象的比喻高尚的精神特质。

“重访”是指重新发掘曾经辉煌过,曾经影响过一代人的精神。

3、了解时传祥:时传祥,1915年出生于山东省齐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因家乡遭遇灾荒,他十四岁便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

工钱则少得可怜,一个月挣不到三块银元。

他们常常是吃在马路上,睡在马路上,头枕半块砖头,一条破棉裤补了又补,穿了整整八年。

一、 阅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1、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偌大( ) 沧桑( ) 老茧( ) 挨打( )垒砌( ) 污蔑( ) 遣送( ) 淳朴( ) 诚挚( ) 黯然( )2、 概括各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这是一篇人物通讯,课文是通过哪些典型事例来表现时传祥的正直、敬业、实在、本分的?二、劳动模范时传祥已经去世三十多年了,这篇通讯却以“寻找时传祥”为题,结合课文最后一段话,说说“寻找”的深刻含义。

我的疑惑三、时传祥有什么样的人格魅力?你从周围人的身上能找到时传祥精神吗?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查反馈:1、说说下列句子是通过什么方式刻画人物的。

高中必修一《寻找时传祥——寻访精神高原》教案优质范文三篇

高中必修一《寻找时传祥——寻访精神高原》教案优质范文三篇

高中必修一《寻找时传祥——寻访精神高原》教案优质范文三篇推荐文章小学五年级语文《景阳冈》优质教案范文热度:小学五年级语文《白杨》优质教案范本热度:小学五年级语文《作文上的红双圈》优质教案范文热度:小学六年级语文《藏戏》优质教案范文热度:小学一年级语文《小白兔和小灰兔》优质教案模板热度: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高中必修一《寻找时传祥——寻访精神高原》教案优质范文,供大家阅读。

高中必修一《寻找时传祥——寻访精神高原》教案优质范文一一、内容结构作者已经把课文分为5个部分,用简练的语言去概括这五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主要是引出下文,引出所要叙述的内容;第二部分主要是讲述时传祥一些重要的事迹;第三部分主要是讲述文~期间的时传祥;第四部分主要是描述采访中的一些片断;第五部分主要描述与几个特殊身份的人的采访片断。

这五个部分又可以分为三大段,即第一部分是第一大段;第二、三部分是第二大段,主要记叙时传祥的一些重要事迹;第四、五部分是第三大段,讲述采访的一些片断。

二、思路探究本文的思路很容易找出,就是以寻访时传祥为主线索,中间穿插时传祥的有关事迹的描述,主要是以时间为序去安排全文:1、可以从作者写作的目的入手,即为什么作者要写这一篇文章。

写时传祥的事迹,就是为了找寻那曾经激励我们奋斗不息的精神。

在写时传祥的基础上,展现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这就是全文的一个整体思路。

2、可以先分析时传祥的事迹,阅读二、三部分就会发现,作者对时传祥的描述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选取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片断去写。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所选取的有关时传祥的几个片断在文章中有什么特殊的含意?可以先让学生思考这几个问题,然后慢慢引到写时传祥不仅仅是为了写这个人,更重要的是写以时传祥为代表的劳动者身上所折射出来的精神,慢慢涉及到文章的主题。

3、分析完了时传祥的事迹后,可以再去分析作者在寻访时的几个片断即文章的四、五部分。

《寻找时传祥》教案教学教案

《寻找时传祥》教案教学教案

《寻找时传祥》教案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时传祥的事迹和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 通过学习《寻找时传祥》一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学会通过搜集资料、小组合作等方法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寻找时传祥》的主要内容,时传祥的事迹和精神。

2. 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分析课文结构,掌握写作技巧。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时传祥的精神品质。

2. 教学难点:学会课文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时传祥的事迹,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思考问题时传祥的精神品质。

3. 分组讨论,小组成员共同探讨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等。

4.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学习时传祥的精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通过作业和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思考和自我反思情况。

七、作业设计1. 阅读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时传祥的生平和贡献,写一篇读后感。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设定一个学习目标,计划如何通过努力达到这个目标。

八、课程拓展1. 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时传祥的故事和他人的贡献。

2. 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纪念馆或历史地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历史人物的精神。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语文版语文八下《寻找时传祥》word导学案

语文版语文八下《寻找时传祥》word导学案

[学习目标]了解时传祥的事迹
[学习重点]学习时传祥精神,理解题目的含义与主题
[学习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知识链接]
(一)写作背景
本文最早发天于1995年5月17日,是《工人日报》1995年推出的“重访精神高原”系列报道中的一篇,通讯开掘了一个深邃的思想和重大的主题,即今天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文章的答案是:时代变是应该的,但为社会勤奋劳动和真诚做人的道理不该变;现今社会,仍然需要像时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的人。

本文曾获1995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二)怀念时传祥
身背粪桶手推车,走街串巷掏厕所。

莫云衣裳沾污秽,却道灵魂脱俗恶。

行业虽改光阴过,穷且益坚志不随。

革命工作无贵贱,留给后人细累索。

“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是时传祥的精神境界。

国家主席刘少奇握着时传祥的手说:“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中。

”当年曾传为佳话。

[学习过程]
一、用多媒体展示时传祥图片,了解时传祥
二、落实基础
1、自读课文。

给下列加点字注意,说说词语的意思
诚挚黯然人海茫茫人事沧桑
三、布置思考题,熟悉课文
2、课文用序号,一、二、三分三部分,各部分分别写了什么?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来。

3、课文用哪些事例写时传祥的敬业,实在、正直、本分?
4、课文中有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具体含义是什么?
5、“那个动荡的年月”指的是什么年月?
四、小组交流,明确答案
拟稿:朱心环审稿:张良西审定:李妮。

寻找时传祥导学案及答案

寻找时传祥导学案及答案

寻找时传祥导学案及答案课题7.寻找时传祥学习目标.积累“诚挚、黯然、人海茫茫、人世沧桑”等词语。

2.领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味人物通讯的基本特点。

4.体会“于朴素中见奇崛,于平实中显机锋”的特点。

学习重点体味人物通讯的基本特点。

学习难点体会“于朴素中见奇崛,于平实中显机锋”的特点。

学习过程备注布置预习.对课文不懂的字词查字典掌握,重点掌握“诚挚、黯然、揣着、人海茫茫、人世沧桑、偌大”等词语的形、音、义,选词造句。

2.查找“时传祥”的有关资料及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并在课上交流。

(包括相片、事迹等)。

3.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特点,并尝试分析本文是怎样体现人物通讯的特点的。

4.你还有什么疑惑?第一课时一、预习展评.听写词语,选三个学习小组成员到黑板板书一个词语的造句。

2.选一小组交流查到的资料,其他小组补充。

3.简单介绍人物通讯的特点,师归纳。

二、出示学习目标.积累“诚挚、黯然、人海茫茫、人世沧桑、偌大”等词语。

2.体味人物通讯的基本特点。

3.了解人物“时传祥”的劳模事迹以及他的人生价值观。

三、合作探究预设问题1:从写作背景中了解到,本文是《工人日报》于1995年推出的“重访精神高原”系列报道中的一篇,如何理解“重访精神高原”的含义?预设问题2:本文题目及内容与《工人日报》推出的“重访精神高原”的内涵相符吗?预设问题3:作者报道一个在现代人心目中早已“过时”的人物,其用意是什么?思考在当今社会,是否仍然需要时传祥的精神?四、精讲点拨预设问题:学生交流查找到的人物通讯的基本特点,在本文是怎样体现的?五、当堂达标(1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一张国家主席与掏粪工chéngzhì()握手交谈的照片传遍了大江南北。

(2)一听到要写时传祥,老人就挺激动,同时也有些àn()然(3)ruò()大京城,人海茫茫,人事沧桑。

(4)他带着一身病痛被遣送回解放前他chuāi()着七块糠饼子、步行十三天来京的山东农村老家。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17、寻找时传祥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17、寻找时传祥
a、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b、全文三个部分各侧重于介绍哪个方面?
c、本文通过哪些典型事例来展示时传祥的品格?
d、时传祥具有怎样的精神?
3、自学:学生读书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完成习题。
4、展示:教师提名学生回答,师生点评归纳,简要板书。
【导学三】品读课文,掌握内容(10分钟)
1、过渡:同学们刚才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楚了本文的内容,请同学们谈谈“寻找”的深刻含义。
2、学法指导:点名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小组交流讨论。结合写作背景,感受“寻找”的深刻含义。
3、自学:学生读书思考,小组交流讨论。
4、展示:教师提名学生回答,师生点评归纳。
【导学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10分钟)
通过对本课学习,你觉得自己应该以一种何样的人生态度来对待自己即将展开的人生之旅?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三】品读课文,掌握内容
பைடு நூலகம்3、本文通过哪些典型事例来展示时传祥的品格?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为耿大爷家从厕所捞砖、洗砖、垒墙、清厕;运粪改用汽车后,带领工友自我加压,增加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益;成为劳模后回乡仍然坚持扫大街;对刘主席的爱戴。
4、时传祥具有怎样的精神?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时传祥精神可概括为:敬业、实在,正直、本分。
【探究活动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6、通过对本课学习,你觉得自己应该以一种何样的人生态度来对待自己即将展开的人生之旅?
导学设计
【导学目标】
1、了解文体特点及写作背景。
2、讨论时传祥精神的现实意义。
【导学过程】
【导学一】初读课文,掌握基础(5分钟)
1、新课导入:(2分钟)
时传祥,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劳模,一个闻名天下的挑粪工人,一个曾与国家主席握过手的“背粪的”,一个在动荡年月最终惨遭迫害精神失常而死的“工贼”,一个现代人茫然无知的“过时人物”。作者为什么在现代要写这个人物?而且还用“寻找”这个?我们一起学习本文揭晓答案。

寻找时传祥导学案及答案

寻找时传祥导学案及答案

第八课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学习目标】1.感受时传祥朴实、敬业的美好品格,理解时传祥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2.学习文章从平凡的生活事实中开掘深刻主题的写法。

3.体味课文在冷静、客观的叙述中蕴含深情的语言特点。

【学习重点难点】1.学习文章从平凡的生活事实中开掘深刻主题的写法。

2.领会“寻找时传祥”的现实意义。

【学习方法】阅读讨论法一、自主学习案(一)走近作者孙德宏,辽宁盖县人,1962年出生。

1985年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现任《工人日报》编委、一版主编。

著作有:《困境中的思索》、《中观新闻论》、《中国房地产狂潮》(合著)、《开发商决策论》(合著)等。

《寻找时传祥》最早发表于1995年5月17日,是《工人日报》1995年推出的“重访精神高原”系列报道中的一篇。

该通讯曾获1995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通讯发表后引起较大的反响,先后有十余种报刊或选集转载,并被一些新闻院系选为必读篇目。

(二)时传祥简介时传祥(1915~1975),山东齐河县人,曾在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当掏粪工人。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9年当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出席全国群英会,是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受到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接见。

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1年秋受“四人帮”迫害,被赶回山东齐河县赵官公社老家。

1975年5月19日逝世,享年60岁。

1978年6月30日北京市总工会、市环卫局和中共北京市崇文区委联合举行大会为其昭雪平反。

1995年7月荣获首届“中国雷锋”荣誉称号。

(三)解题“寻找”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发掘时传祥身上仍具现实意义的精神特质,呼唤人们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本分;二是含蓄地指出在“动荡不定的精神家园”里,虽然有人迷失了方向,但心存美好的人们仍然渴望与向往时传祥精神。

“重访”是指重新发掘曾经辉煌过、曾经影响过一代人的劳模精神,同时也意味着几十年以后再来写劳模,必须赋予其新的内涵。

“精神高原”形象地比喻高尚的精神特质。

寻找时传祥2

寻找时传祥2

《寻找时传祥》导学案科 目:语文 班 级: 14高职 课 型:新授 课 时:备课人:苏大丽、李华君 备课时间:2月26日 学生姓名: 1知识目标:学习文章从平凡的生活事实中开掘深刻主题的写法。

2能力目标: 体味课文在冷静、客观的叙述中蕴含深情的语言特点。

二,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足迹.(j ì) 偌.大(ru î) 沧.桑(c āng )B .师傅.(f ù) 老茧.(ji ǎn ) 污蔑.(mi â)C .颤.抖(ch àn ) 黯.然(àn )捞.钱(l āo )D .感慨.(k ǎi ) 薯.干(sh ǔ)垒.砌(l ěi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漠然 诚挚 尤其 记忆尤新B .述说 遣送 跌宕 动荡不定C .添置 使馆 钳制 名额限制D .宽敞 随机 狐疑 孤身一人 3.下面文段空白处依次应填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1972年10月26日,一直半昏迷的时传祥______变得很激动。

他让老伴把院门、屋门都插上,______让做几样“好菜”,翻箱倒柜找出半瓶薯干酒。

他要敬13年前这一天握着他的手鼓励他的刘主席一杯:“______冲他能看得起俺这个掏大粪的,俺就到死______不信他是个坏人!” A .还 竟 就 也 B .还 竟 要 不是 C .竟 又 就 也 D .竟 又 要不是 都 4.下文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今天,循着那渐被淡忘了的历史,记者去重访时传祥的足迹,探寻..他的生前身后。

B .就像是述说自己的光荣..一样,“知道吗?那时咱这北京也有一种‘热’,那叫‘义务掏粪热’!”C .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更是..人民的勤务员…… D .至今,他的儿女们还清楚地记得爸爸当年给他们讲周恩来总理给他夹菜劝饭时的口气和眼.神.…… 5.选出填入下文空白处最妥当的一项( )“万里、崔月犁副市长跟时传祥背过粪,万里还说自己是时传祥的‘第一大弟子’;____________……知道吗?那会儿来背粪得预约!”可是,很快,老人们就又有些愤愤地,“嘿!现如今叫什么?谁还理会个背粪的……”A .大中学校师生、作家、记者、演员都争着来时传祥清洁队参加义务劳动,连人民的公仆也以同时传祥一起背回粪为光荣B.演员、大中学校师生、作家、记者都争着来时传祥清洁队参加义务劳动,连到北京出差的人也以同时传祥一起背回粪为光荣C.演员、大中学校师生、作家、记者、都争着来时传祥清洁队参加义务劳动,连人民的公仆也以同时传祥一起背回粪为光荣D.当官的、大中学校师生、作家、记者、演员都争着来时传祥清洁队参加义务劳动,连到北京出差的人也以同时传祥一起背回粪为光荣6.选出下列讽刺意味最弱的一项()A.他们死于同一场名叫“文化”的“革命”。

湖南省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万和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寻找时传祥》导学案

湖南省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万和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寻找时传祥》导学案

第17课《寻找时传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时传祥其人及其精神
2、我们为什么学习时传祥
第一课时
一、简介“时传祥”
二、字词积累,注音
耿黯蔑茧
三、文学常识
1、本文体裁:人物通讯 (属于新闻)
2、新闻的基本特点是
3、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4、思考:这是一篇人物通讯,课文是通过哪些典型事例来表现时传祥的正直、敬业、实在、本分的?
5、思考:劳动模范时传祥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这篇通讯却以“寻找时传祥”为题,结合课文最后一段话,谈谈“寻找”的深刻含义。

第二课时
速读第三部分
讨论:
问题一、哪些语句体现时传祥的正直、本分、朴实?
本文主题
写一写
就你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到的具有时传祥精神的某位人物的事迹,写一篇小通讯。

要求:内容真实,让事实说话;材料取舍要紧扣主题;有较强的针对性主题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议论要有自己的见解。

《寻找时传祥》教案1

《寻找时传祥》教案1

《寻找时传祥》教案1一、教学目的1、掌握寻找时传祥的社会意义.2、学习时传祥精神.3、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二、教学重点、难点寻找时传祥的原因及意义.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课前准备学生通过互联网、报纸等查找有关时传祥的资料.五、教学过程1、导入在共和国的英模录上,铭刻着一个普遍工人的名字,他以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为首都干净美丽做出了贡献,这个人就是(停顿) 时传祥(学生集体回答).今天,就让我们真正了解时传祥这位不平凡的人物.2、让学生展示有关时传祥的图片及资料,接着谈自己对时传祥的看法.时传祥,1915年出生于山东省齐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因家乡遭遇灾荒,他14岁便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

那时的城市清理厕所主要*人工来做,因而产生了“掏粪工”这一行业。

时传祥的工作就是每天用粪勺挖、用粪罐提、用粪桶背、用粪车运,清理城里的粪便。

旧北京城的路非常难走,时传祥每天推着送粪的破轱辘车,由六部口到广安门,再到姚各庄、小井一带。

他来回二三十里,常常是“一步三歪,步步打转”。

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他都要每天往返4趟。

工钱则少得可怜,一个月挣不到3块银元。

他们住的地方更是简陋,13个伙伴跟一头驴睡在一起,即使这样的住所还时常呆不住。

他们常常是吃在马路上,睡在马路上,头枕半块砖头,一条破棉裤补了又补,穿了整整8年。

在旧中国,城里人的居家生活虽然离不开掏粪工,却又非常瞧不起这一职业。

尤其是有钱人,常常把这些掏粪工蔑称为“屎壳郎”。

掏粪工不仅受到社会的白眼,还要受行业内部一些恶势力的压榨和盘剥。

时传祥在这些粪霸手下一干就是20年,受尽了压迫与欺凌。

有一次,他给京城的一个大律师家掏粪,干完之后想讨口水喝,谁知那家的阔太太竟然藏起了水瓢,盖严了水缸,让女佣人拿喂猫的盆子给他盛了一点水。

日伪统治时期,粪霸逼他去日本兵营掏粪。

进门的时候,他因为双手推着轱辘车,无法给站岗的日本兵摘帽敬礼,被日本兵用枪托和皮靴打得遍体鳞伤。

福建省东山一中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17 寻找时传祥(孙德宏)》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

福建省东山一中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17 寻找时传祥(孙德宏)》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

17、寻找时传祥(孙德宏)[学习目标]了解文章体裁特点;了解时传祥的事迹,学习时传祥的精神。

[知识链接](一)通讯知识:概念:通讯是具体形象地报道有新闻意义的人物、事件和情况的文体。

类别: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特点:报道详细深入,注重思想意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可叙可议、具有明显的评论性。

(二)消息与通讯的比较:(三)写作背景:本文最早发天于1995年5月17日,是《工人日报》1995年推出的“重访精神高原”系列报道中的一篇,通讯开掘了一个深邃的思想和重大的主题,即今天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文章的答案是:时代变是应该的,但为社会勤奋劳动和真诚做人的道理不该变;现今社会,仍然需要像时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的人。

本文曾获1995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四)怀念时传祥:身背粪桶手推车,走街串巷掏厕所。

莫云衣裳沾污秽,却道灵魂脱俗恶。

行业虽改光阴过,穷且益坚志不随。

革命工作无贵贱,留给后人细累索。

“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是时传祥的精神境界。

国家主席刘少奇握着时传祥的手说:“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

”当年曾传为佳话。

[学习过程]一、基础落实:1、给加点字注音:偌.大()老茧.()诚挚.()瑞.()薯.干()聊.天()黯.然()倪.()2、词语解释:诚挚:淳朴:人海茫茫:人事沧桑: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课文用序号,一、二、三分三部分,各部分分别写了什么?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来。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2、课文用哪些典型的事例表现时传祥的敬业,实在、正直、本分?3、课文中有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具体含义是什么?4、“那个动荡的年月”指的是什么年月?5、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

三、课堂检测:创造回忆王鼎钧上帝在天上坐着,天使在宝座旁站着,俯视下界,但见人群忙忙碌碌,熙熙攘攘。

天使好奇地问:“这些人在干什么?”“他们在寻找一种叫做回忆的东西。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寻找时传祥学案无答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寻找时传祥学案无答案语文版
4.本文巧于构思 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下分析 、评论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无论您承认与否,人是活在回忆中的。
B.文章开首以遐想的笔调,写人群忙碌地寻找回忆,直到沉浸于回忆中,点明人人少不了“回忆”。C.“创造回忆”,其实是创造“现在”的意思。
介绍通讯知识:概念:通讯是具体形象地报道有新闻意义的人物、事件和情况的文体。
类别: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
特点:报道祥细深入;注重思想意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可叙可议、具有明显的评论性。
消息与通讯的比较:
标题
电头、导语
篇幅
写作特点
消息
引题、正题、副题


概括、简洁
通讯
正题、破折号引起副题
寻找时传祥
“三学四导”导学案
主备人:
审核人:
时间:年学期
课型
年级
八年级
课时
2课时
科目
语文
课题
17.寻找时传祥
学习
目标
1、了 解文章的体裁特点。
2、领会“寻找时传祥”的现实意义。
3、学会“对比、讨论”的思考方式。
重点难点
重点领会“寻找时传祥”的现实意义。
难点学会“对比、讨论”的思考方式。
导学过程
主讲人备课
2、根据课文内容简要概述时传祥的突出事迹。
3、文章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有什么作用?
4、文章那些语言反映出重大社会问题,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总结导评:精讲点拨,归纳总结
感谢时传祥精神,让我们找回做人的良知,让我们懂得什么是奉献,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期待、温馨与关爱,伸出我们的一双手,去帮助每一个需要我们帮助的人。现在也请我为时传祥唱一首赞歌。

寻找时传祥的学案

寻找时传祥的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主备人:林洪建
班级:姓名:学号:
17、《寻找时传祥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文章的体裁特点。

2、能力目标:学会利用工具书自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寻找时传祥”的现实意义
【文学常识】
1、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通讯有许许多多名目,如:特写、专访、侧记、札记、巡礼、速写、集纳、散记、记者来信、新闻小故事等等,能生动而细致地报道新人、新事、新风尚、新经验的新闻文体。

人物通讯作为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新闻体载尤其引人注目。

但通讯的时效期不及消息。

2、新闻的基本特点:用事实说话。

3、通讯与消息的区别:消息更注重时间的及时、事件的突发;通讯、报告文学更看着事件的本质与升华。

(更具体、更详细)、(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自主学习】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
ruò大()诚zhì()àn然()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人群数量庞大,像汪洋大海一样。

()
2、指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
3、保持在脑子里的过去的事物的印象依然新鲜。

()【问题探究】
1、走进现场,初识时传祥。

请按时间顺序列出时传祥的简历
2、跟踪报道,再识时传祥
时传祥的精神是什么?文中作者选取哪些事例来表现时传祥的精神的?
3、独家观察,深度思考
文章题目是《寻找时传祥》,为什么要寻找时传祥呢?寻找时传祥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拓展与延伸】
请大家谈谈我们身边的“时传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17课寻找时传祥导学案(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17课寻找时传祥导学案(新版)语文版

第 17 课找寻时传祥【导学目标】1.累积生字词,认识写作背景,学会“对照”的思虑方法。

2.联合文章内容,深入理解文章,发掘其深沉的思想和重要的主题。

3.向时传祥学习,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人。

【课时计划】2课时1.自主学习,让学生环绕“自主学习展现沟通”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仔细阅读课文及有关参照资料,捕获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达成“自主学习展现沟通”中的思虑题,准备展现沟通。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研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 每个小组派1~ 2 名代表展现“自主学习展现沟通”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余成员在小组长的一致安排下合作达成“合作研究深悟文本”中的思虑题。

(2)同桌之间相互议论,有分歧不可以达成一致的,小组议论;小组内不可以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议论时沟通。

(3)全班议论时,教师不可以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想的火花充足碰撞后,再点拨指引,达到启迪思想的目的。

出色导入激发兴趣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许很多多的劳动者为新期间中国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大部分人鲜为人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静静地耕作。

以前,有这样一位老人,为了城市的整齐,情愿自己一个人脏。

今日,我们就学习课文内容,一同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老人——时传祥。

自主学习展现沟通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偌大 (ru ò).糠饼子 (k āng).(2)词义真挚 (zh ì).老茧 (jiǎn).黯然 ( àn).糟践 (t à).黯然:情绪低沉的样子。

淡然:冷漠,不关怀的样子。

诬蔑:假造事实败坏他人名望;玷辱。

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

海洋变为农田,农田变为海洋,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历历在目:过去的事记得很清楚,好像新发生的同样。

人海茫茫:形容人好多,人群像海洋同样宽广、无边沿。

寻找时传祥

寻找时传祥

课堂反馈练习
一、为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偌大 A.ruò B.nuò 2.老茧 A.jiǎng 3.挨打 A.ái B.āi 4.遣送 A.qiǎn 5.诚挚 A.chì B.zhì 二、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沧 sāng( ) mò( àn( )然 糟 tà(
B.jiǎn B.qián

2.根据课文内容简要概述时传祥的突出事迹。 解放前————解放后————动荡的年月(文化大革命)————现在

4、文章那些语言反映出重大社会问题,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5、用对比的方法分析课文 掏粪工、劳模、人大代表、工贼 正直敬业实在、服务大众 正直、敬业、实在 一人脏换来万家净 干不好,大家不方便 寻找 呼唤人性回归 正侧面描写 以前:义务掏粪热、预约、光荣、价值观崇高 现在:不体面、嫌弃、受歧视、价值观失落
河蓬九年制学校导学案
年级学科 备课时间 课 题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八年级语文 2013.6 主备教师 授课时间 向少奇 2013.6 复备人 课型 瞿道兵 新授课 课时 2
《寻找时传祥》 1、了解文章的体裁特点。 2、领会“寻找时传祥”的现实意义。 学会“对比、讨论”的思考方式 了解文章的体裁特点
了解文章的体裁特点。 介绍通讯知识:概念:通讯是具体形象地报道有新闻意义的人物、事件和情况的文体。 类别:人物通讯 事件通讯 工作通讯 概貌通讯 特点:报道祥细深入;注重思想意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可叙可议、具有明显的评论 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析课文内容。 (教师设疑,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时传祥是谁?为什么要寻找他?
)然 )
污 miâ( ) shì( )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找时传祥》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的体裁特点。

2、领会“寻找时传祥”的现实意义。

3、学会“对比、讨论”的思考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领会“寻找时传祥”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一、了解文章的体裁特点。

介绍通讯知识:概念:通讯是具体形象地报道有新闻意义的人物、事件和情况的文体。

类别: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特点:报道祥细深入;注重思想意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可叙可议、具有明显的评论性。

消息与通讯的比较:标题电头、导语篇幅写作特点消息引题、正题、副题有短概括、简洁通讯正题、破折号引起副题无长具体、细致二、分析课文内容。

(教师设疑,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时传祥是谁?为什么要寻找他?时传祥是一名掏粪工人,上个世纪50年代的全国劳模;发掘劳模时传祥身上仍闪烁时代光芒的精神特质,呼唤人们学习时传祥的精神;含蓄地指出在“动荡不定的精神家园”里,虽然有入迷失了,但心存美好的人们却仍然渴望与向往时传祥精神。

3、根据课文内容简要概述时传祥的突出事迹。

解放前————解放后————动荡的年月(文化大革命)————现在挨打挨骂吃不饱掏粪热挨打挨骂吃不饱人们摇头,漠然4、文章那些语言反映出重大社会问题,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本文语言看似平淡,却有不少带有机锋的语言。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含有机锋的地方。

(机锋:文章的语言朴素平实,如话家常娓娓道来,看似漫不经心,波澜不惊,但在平静舒缓的话语中反映着重大的社会问题,它的锋芒直指人性中最隐蔽最脆弱的地方。

)a.正直、朴实的人格没能战胜那个劳动有罪、正直有罪的年代。

b.干点什么不比这体面?c.这世界,变化真大!d.现在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还时兴吗?你写劳模还有人看吗?e,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5、用对比的方法分析课文(板书设计)掏粪工、劳模、人大代表、工贼正直敬业实在、服务大众正直、敬业、实在一人脏换来万家净干不好,大家不方便寻找呼唤人性回归正侧面描写以前:义务掏粪热、预约、光荣、价值观崇高现在:不体面、嫌弃、受歧视、价值观失落三、课堂反馈练习一、为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偌大 A.ruò B.nuò 2.老茧 A.jiǎng B.jiǎn3.挨打 A.ái B.āi 4.遣送 A.qiǎn B.qián5.诚挚 A.chì B.zhì二、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沧sāng()mò()然污miâ()chún()朴àn()然糟tà()shì()世diān()倒三、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几十年后,老家的农民大爷还记忆油新:“那才叫真正的好人啊!……” ()2.今天,循着那渐被淡忘了的历史,记者重仿时传祥的足绩,探寻他的生前身后。

()四、下面的句子都有搭配不当的毛病,请改正过来1.虽然大雨和狂风一齐从天空中倾泻下来,但大家无所畏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抓了纪律之后,这个小组的出勤率有了很大增加,相信过不了多久,可以杜绝缺勤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部电影发生在明末清初时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周围漆黑一片,突然间,只听到一阵猛烈的咳嗽,打破了沉寂的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课文最后三段,回答下列问题1.文中哪句话能够体现出时传祥家庭生活的简朴?2.“一听到要写时传祥,老人就挺激动,同时也有些黯然。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老人因为自己的丈夫有记者来采访即将出名而高兴。

B.老人黯然是因为国家不重视清洁工作,人们瞧不起低贱伺候人的掏粪工作。

C.在如今的现代化的大都市中,掏粪工是个已经消失了的行业,但时代仍然需要时传祥精神。

同时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的价值观有所不同,有些年轻人看不起脏、累的工作。

所以老人激动,同时也有些黯然。

D.老人为自己的丈夫有记者来采访而激动,黯然是因为家里过于简陋,没有因为时传祥获得全国劳模的称号而使生活变得富裕起来。

3.“现在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还时兴吗?你写劳模还有人看吗?”对这句问话你如何作回答?(二)创造回忆王鼎钧上帝在天上坐着,天使在宝座旁站着,俯视下界,但见人群忙忙碌碌,熙熙攘攘。

天使好奇地问:“这些人在干什么?”“他们在寻找一种叫做回忆的东西。

”过了一些时候,人群变得稀少而静止,这些人或坐或卧,白发苍苍,寂然无声。

天使问怎么了?上帝说:“他们已经找到回忆了。

”人储存回忆,一如驼峰储水,松鼠藏粟,植物埋下宿根。

回忆是心灵方面的储蓄,评量其人一生是否充实,可以根据他是否愿意回忆,是否有许多事值得回忆。

有人发誓不进公园,尽管那里草早被剪过二十次,他们怕从上面可以看见某一个人的脚印。

有人讨厌插花,因为他曾经拿着花圃里买来的上等鲜花,左等右等,直到手中的花苞开放,还没有人来赴约。

有人永远不愿再听某一支曲子,有人永远不愿再吃某一道菜,有人永远讨厌某一句口头禅。

有些人,他平生有许多事情不堪回首、不忍或不敢回忆,因为他当时对那些事情的处理是错误了,失败了。

那些事情一定是他一生中的大事。

一个人,如果必须把生平大事从记忆中抹去,那心境也太悲凉了。

生活中那些琐碎的细节不会进入将来的回忆,你可以不必斤斤计较;如果一旦面临“大节”,就得存心警惕:“我将来要怎样回忆这件事?”必须使日后回忆起来能够觉得无憾、得到安慰才好。

1.解释下面两个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熙熙攘攘:(2)宿根:2.如何理解“回忆是心灵方面的储蓄,评量其人一生是否充实,可以根据他是否愿回忆,否有许多事值得回忆”这句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是通过哪几方面来突出“人必须临大节而不苟,才能‘使日后回忆起来能够觉得无憾、得到安慰”’的寓意所在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巧于构思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以下分析、评论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A.无论您承认与否,人是活在回忆中的。

B.文章开首以遐想的笔调,写人群忙碌地寻找回忆,直到沉浸于回忆中,点明人人少不了“回忆”。

C.“创造回忆”,其实是创造“现在”的意思。

D.人们不堪回首的往事往往是处理错误了或失败了的人生大事,这些记忆是可以抹掉的,只是心境太悲凉了。

E.本文在表现和深化文章中心的过程中运用了层进法。

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足迹(jì)偌(ruò)大沧(cāng)桑B.师傅(fù)老茧(jiǎn)污蔑(miâ)C.颤(chàn)抖黯(àn)然捞(lāo)钱D.感慨(kǎi)薯(shǔ)干垒(lěi)砌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漠然诚挚尤其记忆尤新B.述说遣送跌宕动荡不定C.添置使馆钳制名额限制D.宽敞随机狐疑孤身一人3.下面文段空白处依次应填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1972年10月26日,一直半昏迷的时传祥______变得很激动。

他让老伴把院门、屋门都插上,______让做几样“好菜”,翻箱倒柜找出半瓶薯干酒。

他要敬13年前这一天握着他的手鼓励他的刘主席一杯:“______冲他能看得起俺这个掏大粪的,俺就到死______不信他是个坏人!”A.还竟就也 B.还竟要不是 C.竟又就也 D.竟又要不是都4.下文加粗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今天,循着那渐被淡忘了的历史,记者去重访时传祥的足迹,探寻他的生前身后。

B.就像是述说自己的光荣一样,“知道吗?那时咱这北京也有一种‘热’,那叫‘义务掏粪热’!”C.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更是人民的勤务员…… D.至今,他的儿女们还清楚地记得爸爸当年给他们讲周恩来总理给他夹菜劝饭时的口气和眼神……5.选出填入下文空白处最妥当的一项()“万里、崔月犁副市长跟时传祥背过粪,万里还说自己是时传祥的‘第一大弟子’;____________……知道吗?那会儿来背粪得预约!”可是,很快,老人们就又有些愤愤地,“嘿!现如今叫什么?谁还理会个背粪的……”A.大中学校师生、作家、记者、演员都争着来时传祥清洁队参加义务劳动,连人民的公仆也以同时传祥一起背回粪为光荣B.演员、大中学校师生、作家、记者都争着来时传祥清洁队参加义务劳动,连到北京出差的人也以同时传祥一起背回粪为光荣C.演员、大中学校师生、作家、记者、都争着来时传祥清洁队参加义务劳动,连人民的公仆也以同时传祥一起背回粪为光荣D.当官的、大中学校师生、作家、记者、演员都争着来时传祥清洁队参加义务劳动,连到北京出差的人也以同时传祥一起背回粪为光荣6.选出下列讽刺意味最弱的一项()A.他们死于同一场名叫“文化”的“革命”。

B.在后来的采访中,大凡了解些时传祥的,谈话多是这么“转折”……C.某幼儿园老师指着一名环卫工人的孩子教育其他小朋友说:“你们若不听话,将来也得像他父母一样去扫大街、掏厕所!”D.若干年后,一个“文革”中曾踢打过时传祥的徒弟,带着妻儿在师傅的遗像前泪流满面……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0题。

又过了若干年,记者循着那渐被快节奏的人们淡忘了的历史,去寻访时传祥,寻找今天还动荡不定的精神家园。

在《工人日报》那已经发黄发脆了的两大本剪报资料中,在北京市和崇文区的环卫局,在时传祥清洁班,在时传祥家,随便在哪个路边……人们诉说了以上的历史,同时也说了如下的现实:1990年,北京环卫系统招工,应招278名,实招181名;1991年又一次招工,办的是“专场”,计划招200名,只有67人报名,实招32人;1992年“专场”取消名额限制,多多益善,结果报名15人,实招3人!待到1994年,前两届招的213人走的走,调的调,只剩下24人……某幼儿园老师指着一名环卫工人的孩子教育其他小朋友说:“你们若不听话,将来也得像他父母一样去扫大街、掏厕所!”北京市环卫局一位干部给记者一大叠材料:“小伤不算,仅1994年,我们环卫工人被打事件就多达78起!”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一天不搞卫生谁受得了?今天,人怎么这样?!”今年65岁,曾与时传祥一同背过粪现已退休的任华亭老师傅对记者说了这样一句话:“大伙看不起老时那样的,受害的还是大伙!”就是这个任华亭,5年前退休后,还背着粪桶蹬着板车去那些吸粪汽车进不去的胡同里,义务掏了3年粪!如今,他孤身一人,家里一件电器也没有,只有两只许多年前的旧木箱和两把刚添置的木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