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道德与大学生法律意识
大学生应当遵守的法律底线与道德规范
大学生应当遵守的法律底线与道德规范在大学生活中,法律底线和道德规范是每位大学生应当遵守的基本标准。
作为一个成年人,大学生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积极塑造自己的法律意识和道德品质。
本文将重点探讨大学生应当遵守的法律底线以及培养良好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一、法律底线的遵守作为公民的一员,大学生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这不仅是对自己和社会的负责,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一环。
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应当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底线。
首先,诚实守信是法律底线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应该遵守守则,不得撒谎、欺骗他人。
在签订合同或参与各类交易活动时,不得故意隐瞒真相,损害他人的利益。
其次,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大学生应当遵守的法律底线。
在进行学术研究、创新性实践或者作品创作时,大学生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得抄袭或盗用他人的成果。
在网络传媒时代,大学生更要慎重使用他人的图片、文字等资源,避免侵犯他人的版权。
此外,大学生在校园中也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这包括但不限于宿舍管理、考试纪律、学术道德等各个方面。
遵守学校规定,不仅可以维护校园秩序,也能培养自律能力和责任心。
二、道德规范的遵守除了法律底线的遵守,大学生还应当积极培养和坚守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是对人的品行和行为的规范,是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的基础。
在大学生活中,道德规范的养成对塑造健康人格、促进人际关系和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大学生应当坚守诚实守信的道德底线。
诚实守信是人与人之间基本的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基石。
大学生应当讲信用、守承诺,不得编造谣言,不得捏造事实,不得故意误导他人。
其次,大学生应当注重友善、礼貌的交往方式。
在与他人的沟通和互动中,大学生应当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并且保持适当的礼貌。
友善、和善的交往方式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和情商。
此外,大学生应当尊重他人的权益和隐私。
不侵犯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随意传播他人的隐私信息。
尊重他人的权益和隐私不仅是对他人基本权利的尊重,也是自我修养和公民素养的一种表现。
道德与法治教案: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道德与法治教案: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一、引言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道德和法治观念至关重要。
道德与法治教案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工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道德和法治的概念,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道德与法治教案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二、理解道德与法治1.道德意识的培养道德意识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判断和选择标准,是人们行为准则的核心。
通过道德与法治教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道德的重要性,并通过案例分析、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他们相应的道德意识。
2.法律意识的培养法律意识是对法律规则的认识和遵守的意识。
通过道德与法治教案的引导,学生可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并通过解析案例等方式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
三、道德与法治教案的设计原则1.以学生为中心道德与法治教案应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教案设计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案例。
2.整合多种教学资源道德与法治教案应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如课本、读本、网络资源等,以便学生全面了解道德和法律的内容和意义。
教案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3.提供实践机会道德与法治教案应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将道德和法律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案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培养批判性思维道德与法治教案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对道德和法律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教案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四、道德与法治教案的教学策略1.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策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真实或虚拟的案例,帮助他们理解和运用道德和法律知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并进行讨论和思考。
2.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和思考的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安排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在模拟情境中体验道德和法律冲突,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何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
如何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
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我国正在融入法治社会。
对置身于未来社会的任何一个人,是无法摆脱法律而生存的。
“法制手段”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的现实社会关系中。
这意味着,当我们以审思发展和关切生活的态度来判断实践视域时,自然会发现,必备的法律素养,已成为现代市民特别是大学生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
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方式。
法律意识是人们理解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任何行为都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观念控制,不做违法犯罪行为也是如此。
在法律意识于思维方式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
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思想道德观念对学生一生的影响相当的大。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约束我们的一言一行。
作为大学生世界未来的主人,我们应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不但自己要遵纪守法,而且要监督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和执行,勇于敢于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的维护管家与人们的利益,于对国家有危害行为的作斗争。
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培养大学生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观念。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指公民不分性别、民族、种族、职业等一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
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犯了法,都要依法受到追究。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法制意识的培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
加强大学生法制意识的培养,一是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努力形成一个有革命精神,优良传统,良好学风和崇高理想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使学生受到良好风气的影响,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中,把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变成学生自身的内在素质;二是必须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是必须加强立法,实施依法治教,依法治学,在校园建立起健全的法制秩序和深人人心的道德规范,大学生他们的接受能力比较强,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方法。
思政教育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研究交流思政教育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熊文楷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我国法制建设事业的生力军。
然而,当代大学生存在法律知识匮乏、法律信仰缺失、法律实践能力薄弱等问题,其法律意识水平与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相距甚远。
因此,思政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十分重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
本文在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及其薄弱成因的基础上,在思政教学的实践中,提出相应的对策,尽可能的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思政教学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其原因(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1.法律意识淡薄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法律知识缺乏。
目前大学生中很少能掌握扎实的系统的法律基础知识,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对法律条文的理解相对肤浅。
第二是权利意识缺乏。
权利意识就是意识到自己有与生俱来的作为人应当享有的权利,包括经济政治权利、社会权利、生态权利等。
并清晰的懂得权利的正当性、可行性和界限性,勇于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时尊重和维护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利。
2.法律信仰缺失大学生对法律规范缺失信任,一些大学生认为法律只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表现,并不能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看待、解决问题。
在当今时代,大学生认为“关系”比法律更加牢靠,社会上很多事情用“关系”解决比法律更加有效和节约时间。
打赢官司的往往是权钱人士,有钱的请最好的律师,有权的就走“关系”。
这种现象使大学生对法律的认知发现了变化,极大的削弱了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1.网络环境的影响随着互联网高速的发展,大学生占据了网络使用者的绝大部分。
而网络上的知识良莠不齐,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分辨能力有限,可能会被一些价值观不正确的网络言语影响。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盲目跟风,根本不在乎事件的真实性。
针对此现象,笔者在网上查阅了一些,很少有专业的人士去讲解案件,反而是“吃瓜群众”的谩骂。
[精品]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
[精品]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精英,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素养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核心,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高校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如开设道德修养课程、举办道德讲座、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等,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包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责任感、自律性等。
3.增强社会责任感。
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二、加强法律教育1.普及法律知识。
高校应该通过开设法律基础课程、举办法律讲座、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普及法律知识,了解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和社会秩序。
2.培养法律意识。
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引导他们尊重法律的权威性,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3.提高法律素养。
高校应该通过模拟法庭、旁听法庭审判、开展法律实践活动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提高法律素养,掌握法律思维和法律方法,能够正确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1.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高校应该注重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开展文化活动。
高校应该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文艺比赛、科技竞赛、学术讲座等,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应该注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四、加强社会实践教育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如何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
如何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对当今大学生的道德和意识的分析学号:10509027 姓名:王玥班级:计算机一班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校门,我们又翻开了人生历程的新一页。
我们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我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在生活处事上还时有些幼稚可笑的想法和行为。
比如在确定目标理想的问题上,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实现理想的愿望,另一方面的我们又缺乏勤奋刻苦、说到做到、忍耐寂寞、经受住外界各方面诱惑的决心和恒心。
为了成为合格大学生,应当具备怎样修养与法律意识,才能让我们尽早适应大学生活,充分利用大学美好的时光,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与自身的竞争力,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成材打下良好的基础?于是,我们在这样的特殊的时间段开始了思修课的学习。
在思修课的学习中,我知道了我们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正置身于利益主体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取向多元的历史背景中。
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
从而社会上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思想都对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我们的形势不容乐观。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
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淡薄,只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问题,只注重眼前利益,而不去从长远考虑,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
甚至有一些大学生认为自己很难遇到法律问题。
其实我们在社会中生存,时时刻刻都与法律及其法律相关的问题紧密联系,只是当时没有注意罢了。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与道德自律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与道德自律在现代社会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与道德自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法律意识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规范行为,而道德自律则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与道德自律。
首先,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需要从校园内部做起。
学校应当设立法律法规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遵守法律、认识法律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以及了解法律的实施和执行过程。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模拟法庭活动、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等方式,增加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和认识,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同时,学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
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各类道德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让他们了解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重要性;学校也可以开展道德讲座,邀请专家学者给学生上课,传授正确的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道德的力量,从而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
除了学校的努力外,家庭和社会也需要共同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与道德自律。
家庭应当成为学生的第一课堂,在家庭中,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法律教育,让他们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承担起监督和教育的责任。
家庭也应该倡导正确的价值观,给孩子树立榜样,让他们在道德上有所追求。
同时,社会各界也要发挥自身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
社会组织可以组织一些针对青少年的法律知识培训班,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媒体也可以通过报道正能量的事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值得注意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与道德自律需要长期坚持和有计划的教育。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合作,形成合力,让法律意识和道德自律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中。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法律意识强、道德水平高的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如何在实践中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
如何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权力与义务、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关系,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这一系列的人生课题,都需要我们大学生去观察、思索、实践、选择,同时也需要思想上的教育和引导,在实践中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可以帮助我们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对于促进我们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
道德与法律虽然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方式存在很大不同,但是二者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法律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提供了制度保障。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它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走进大学后,实践课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回想起来,各种有声有色的主题班会活动已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还有学校和学院举办的各项活动,也是仍在脑海中不时的回应着。
浅谈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浅谈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进入大学是一个人社会适应和人格成长的重要阶段,大学学生在这一阶段期间,法律意识不足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和社会责任感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这一情况的原因和对策。
一.原因分析:1.缺乏法律知识的启蒙教育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学校通常会开设政治课或法律课义务为学生提供一些法律知识的启蒙教育,但是进入大学后,这种课程通常被边缘化,甚至被取消。
缺乏专门的法律教育是导致大学生缺乏法律意识的主要原因。
2.文化熏陶的影响文化熏陶是法律意识淡薄的另一个因素。
在中国,传统文化普遍认为道德要优于法律。
大学生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在处理问题时更容易遵循道德而不是法律。
3.对法律的漠视和轻视大学生对法律的漠视和轻视也是其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
他们认为,除非违法行为严重,否则不需要太关注法律,而应该关注更加重要的事情,例如学业。
二.对策分析:大学应该积极设立法律课程,并且这些课程应该被视为学生必修课程之一。
大学也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法律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以帮助他们学习和实践法律知识。
2.积极发扬法治文化大学应该积极发扬法治文化,包括推广法治理念、弘扬法律精神、宣传法律意识,鼓励学生发扬真实、诚信、公正和爱国等法律价值观。
3.强化法律应用场景教育大学应该注重扎实的法律应用场景教育。
法律规定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标准和界限,这些规定都是为了保护人们自由、肆意和自由开放的社会。
大学应该通过实际情境的模拟或案例分析等形式,深入浅出地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实际应用和针对不同场景应采取的不同策略。
4.强化法律实施意识大学应该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在校园内建立完善的法律规定、规章制度和法律监管机制,鼓励学生严格遵守校规、学费、安全、消防、环境保护等法律规定和规章制度,切实增强自我约束和责任意识。
综上所述,针对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现状,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来促进其法律意识的提高。
在加强法律教育、弘扬法治文化、强化法律应用场景教育和加强法律实施意识等方面,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道德与法治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
道德与法治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道德和法治是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方面,道德和法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道德和法治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
一、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道德是人类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是每个教育机构和家庭的责任所在。
通过道德教育,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方面,道德教育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树立法律观念:道德教育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认识到法律规范是社会共同遵守的准则。
2. 培养法治精神:道德教育可以通过讲述法治的概念和原则,引导学生热爱法治、尊重法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使其乐意遵守法律、积极参与法治实践。
3. 强化社会责任感:道德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公共利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愿意履行自己的法律义务,并积极为社会作出贡献。
二、法治教育的必要性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通过法治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养成遵守法律的习惯。
以下是法治教育的必要性:1. 增强法律意识:法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法律,增强他们遵守法律的意识。
只有了解法律规定,才能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2. 培养守法习惯:通过法治教育,学生可以养成守法的习惯。
他们会认识到不合法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从而自觉遵守法律规定,树立守法的行为习惯。
3. 培养法律素养:法治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
学生能够理解法律规定,遵守法律法规,并能够在需要时运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道德与法治的结合道德和法治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关系。
道德和法治应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
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标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的重要环节。
通过法治教育,学生将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学习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培养自我约束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实施法治教育的具体方法和策略以及法治教育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法治教育的重要性1. 保障社会秩序与稳定:法治是社会的基石,通过法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参与到社会秩序的维护与建设中,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2. 培养正义感和公平意识:法治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了解公正和正义的内涵,注重个体权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培养学生的公平意识和正义感。
3. 建立法制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法治教育使学生了解和运用法律规则,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法制思维,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其能够依法理性思考和应对各类问题。
二、实施法治教育的具体方法和策略1. 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可以通过家庭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引导孩子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2. 学校法治教育:学校是培养学生法治观念的重要场所。
学校可以开设法治教育相关的课程,组织法治宣传活动,邀请法律专业人士进行讲座等,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并培养遵守法律的自觉意识。
3. 社会实践与模拟法庭: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模拟法庭活动,学生可以亲身感受法律的实际应用,增强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培养正确的法律观念和道德意识。
4. 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可以创建法治文化氛围,如设立法治墙、法治文化广场等,展示法治教育成果,倡导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在校园中的推广。
三、法治教育的影响1. 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通过法治教育,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法规,提高法律素养,增强法律意识。
2.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法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其具备遵守法律、尊重他人权益的基本素质。
培养法治思维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合规观念
培养法治思维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合规观念在当代社会中,法治思维、法律意识和合规观念的培养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合规观念。
本文将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大学如何培养法治思维以及提高大学生合规观念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法律意识是指个人对法律的基本认识和理解,具有依法办事和遵守法律的自觉意识。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具有以下的重要性。
首先,法律意识是大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基础。
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只有具备法律意识的大学生才能充分了解自身权益,知道如何合法维权。
其次,法律意识是大学生守法办事的基础。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只有在法律意识的引导下,才能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遵守法律法规,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最后,法律意识是大学生发展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可以使大学生养成合法、合规的行为习惯,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大学如何培养法治思维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阶段,承载着培养学生法治思维的重任。
以下是几种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具体措施。
首先,法律课程的加强。
学校应该加大对法律课程的投入,开设法律基础知识、法律思维培养等相关课程,使学生在课堂上全面了解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思维方法。
其次,开展创新型法治教育活动。
学校组织开展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实务实践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法治思维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合规观念。
再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注重招聘和培养高水平的法学专业师资,提供专业的法学教育与指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法治思维,塑造法律意识。
最后,注重法律实践教育。
学校可以与相关部门合作,提供实习、调研等机会,让学生亲身感受法律的实际应用,培养实践能力和法治思维。
三、提高大学生合规观念的途径合规观念是指个人具备依法合规的观念和行为准则。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与法律意识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与法律意识引言: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当今社会,法治建设已成为国家治理的核心任务之一。
为了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人民权益的保障,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在培养学生法治观念与法律意识方面的作用。
第一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的重要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的制定是教育部门的职责之一。
通过系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生能够了解法律的基本原理和道德伦理的规范。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综合性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第二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的内容1. 法律知识的学习道德与法治教育计划应包括对法律知识的系统学习,包括宪法、民法、刑法等基本法律法规的介绍。
这有助于学生了解法律规定并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2. 案例分析和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能够学习真实的法律案例并对其进行深入思考。
这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判断力和分析能力,并提高了他们对法律问题的敏感度。
3. 讲座和演讲邀请律师、法官和其他法律专家进行讲座和演讲,将法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法律知识,并启发他们对法治的思考。
第三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的实施策略1. 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道德与法治教育计划应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以便教师和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达到这些目标。
明确的目标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2.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座、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效果。
3. 引入实践环节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应引入实践环节,例如参观法庭、模拟法庭等。
通过实际体验,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的实际应用。
结论:道德与法治教育计划是培养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系统的教学计划,学生能够从多个维度全面了解法律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
只有通过这样的教育,我们才能培养出具备正确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的新一代公民,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论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影响论文
论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影响论文论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影响全文如下:【摘要】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责任意识、自强不息精神、人本精神、秩序意识等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养成具有积极作用,而注重“仁”、“忍”的传统文化以及功利主义学习目的等内容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养成具有消极影响。
通过法制宣传等方式有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关键词】传统道德;大学生;法律意识0.引言当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法治国家能否建成。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传统道德影响最大。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影响并提出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建议,以供参考。
1.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养成的积极影响法律意识的强弱与传统道德息息相关,传统道德中有很多因素与法治文化契合,对增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有积极作用。
传统道德中的责任意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传统道德注重家国教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旺,匹夫有责”等名言警句都激励人民无论你是身居庙堂的领导还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都应当关系国家大事,“大事小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只有一个关系民族和国家命运的人才是一个合格的公民。
大学生是天之骄子,被视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从小就被寄予了厚望。
大学生的这种责任意识,要求他们学习法律,捍卫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自强不息的传统文化为当代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提供精神动力。
传统道德要求人民努力奋斗,用勤劳换取劳动成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许多大学生的座右铭。
随着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治理方式,学习法律、运用法律、增加法律知识成为大学生的共识。
传统道德的人本精神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民贵君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等人本思想是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传统道德要求的内容,当代大学生必须健全其人格,实现全面发展,掌握和了解未来工作中需要的法律法规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法律知识。
大学生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
大学生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大学生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大学,是继续求知的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得到真正确立的阶段,在不断的求知与探索中更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由于法律意识,照着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的目标进军。
思想道德修养是以科学的人生观知道个体实践,是人生自觉的自我修养、自我塑造,自我规范。
“修养”不是脱离社会现象的修身养性,不是排斥教育的自我封闭,也不是对人的束缚,而是在社会实践中自觉的自我锻炼,是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
从大学生自我发展状况看,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
这就需要大学生注重知行统一,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便获求知识边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知的认识和理解,真正做到执行统一,从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达到完善自身的目的。
作为一名以学生,医德的培养更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好的医生,医术高明是根本,医德高尚师是保障,行医治病,救死扶伤乃古之良训,我们在学习好专业课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医德的培养,人格品质的升华。
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和主渠道,在思想道德建设中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师生群体是全体公民中应该具备更好思想道德修养的一部分,学校要把公民道德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地位,充分发挥在全社会思想道德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和窗口作用。
大学期间,我们的一只脚已经迈进社会,正处于接触社会、适应社会并慢慢走向社会的阶段,然而社会上总重不良的社会风气也在侵蚀着人们的心灵,这就要求大学生洁身自好,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自觉远离不良事件,并以自身端正的品行感化示人,体现出大学生应有的道德品质,不断的锤炼塑造自身的道德修养。
当代大学生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同事也要注意法律意识的提高,不断提高法律意识与法律素养,担负起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重任。
道德与法治课教案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道德与法治课教案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一、引言道德与法治是社会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其共同目标是促进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
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与法治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能够遵守法律并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本教案旨在讨论如何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重要性。
2. 掌握基本法律知识,如宪法、法律法规等。
3. 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遵守法律的习惯和意识。
5. 培养公平正义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初识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a) 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b) 通过案例分析介绍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重要性。
2. 学习基本法律知识a) 分析宪法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b) 介绍常见的法律法规及其内容,如刑法、民法等。
3. 实践运用法律知识a) 设计实际情境,让学生探索并应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b)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从法律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4. 培养遵守法律的习惯和意识a) 引导学生讨论遵守法律的重要性以及违法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
b) 通过个案分析,让学生了解违法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5. 培养公平正义和社会责任感a) 观看相关视频素材,引发学生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思考和讨论。
b) 通过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律知识a) 通过讲解、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基本法律知识。
b) 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视频素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案例分析a) 选取具有代表性和生活化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b) 引导学生讨论合理的解决办法,并分析可能带来的后果。
3. 视频学习a) 搜索和筛选与法治相关的教育视频素材。
b) 学生观看视频后,进行讨论和提问。
五、教学过程1. 准备工作a) 整理所需课堂教学资料和多媒体设备。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提高学生法治意识的做法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提高学生法治意识的做法提高学生法治意识是道德与法治课的核心目标之一。
在当前法治建设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如何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来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是每位教育者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就提高学生法治意识的做法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对法制的尊重法律是社会行为的规范和准则,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任。
同时,教师还应该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适用和执行过程,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法律素养是指个体在法律领域中的知识、能力和意识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应该通过讲解法律基础知识、法律文书的阅读和理解、法律案例的分析和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法治观念是指一个人对法制化和法治化社会的认识和看法。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让学生认识到法治社会的好处和必要性,了解法治社会的特点和内涵,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法治社会的不足和不完美之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法治建设中来。
四、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指个体对法律的认识和敬畏,是法律思想观念在个体内部的反映。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应该通过讲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到违法行为的后果和法律责任,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
五、强化学生的法律责任感法律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法律后果负责的意识和认识。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应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到不法行为的后果和法律责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责任感,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到自身行为的法律后果和责任,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和责任感。
提高学生法治意识是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律意识的培养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律意识的培养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律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法律意识是指个体对法律的了解、尊重和遵守的意识,它是人们对法律规范的认同和主动遵从的内在动力。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治素养,为他们的未来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以下是一些培养法律意识的方法和策略。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法律的讲解和解释。
他们应该向学生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和价值,以及法律的实际应用。
通过讲解法律的相关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法律的重要性,从而培养起对法律的敬畏和遵守。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来激发学生对法律意识的兴趣。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案例来理解法律的应用和影响。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关于盗窃、欺诈和违法行为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和法律后果。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法律的含义和法律的权威性。
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法庭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模拟法庭中进行辩论和辩解。
通过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法律的权威性和法律决策的重要性。
他们可以学会运用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来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讲解法律知识、案例分析和讨论、角色扮演和模拟法庭、参观法庭和法律机构以及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和模拟法庭辩论赛等活动,教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法治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案如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案如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在一个社会中,道德和法律是维系秩序和公正的基石。
为了培养年轻一代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道德与法治课程被引入到学校教育中。
本文将探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案在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方面的作用,并提供一份教案供参考。
I. 教案背景与目标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
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将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道德价值观,掌握合理诉讼的途径,学会维权和守法。
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的重要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II. 教案内容1. 单元一:法律与道德的关系a. 理论教学:介绍法律与道德的概念,强调二者的相互关系和互补性。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维护道德的重要作用。
b.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发表对某个道德问题的权衡和判断,引导他们明白法律作为对道德的最低底线要求。
2. 单元二:理解法律与法治a. 理论教学:讲解法律的定义、特点和分类,介绍法治的概念和实践。
着重强调法律在社会中的秩序和公正维护方面的作用。
b. 实践活动: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理解法治的重要性,并掌握合理维权的方式和方法。
3. 单元三:学习法律知识a. 理论教学:讲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如法律条文、法律程序等。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b.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法庭,观察庭审过程,让他们亲身体验法律的实践环节,并促使他们对法律的信任感和尊重感。
4. 单元四:培养道德观念a. 理论教学:通过道德教育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强调规则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b.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清洁等。
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奉献他人的快乐,并培养他们关心社会、爱护他人的品质。
III. 教学评估1. 课堂小测验: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系, 以其为 指导 , 向着完整 的大 学生社 会主 义 伦理道 德和法治体 系过渡 , 马克思 主义和 传 以 统道德观 念作为指导 , 建设社会 主义大学生 的 伦 理 和 法律 体 系 。 32继 承我 国传统道德精 华 . 如前面所说 , 马克思 主义提 出的社会意识 为社会 存在的特殊 反应 , 同时社 会意识也要基 于 一 定 的社 会 基 础 而 存 在 同 时 反映 社 会 存 在 。所以 我们 的大学 生社会 主义 市场 道德和 法律 体系 的建设 也要 建立 在社会 主义 市场经 济 体 系之上 , 植根 于 社会 主 义传 统道 德 。 当 代大学 生的社会主 义道德和法律 体系的建 设 , 要以集 体主义为准 则 , 同时以传 统道德体 系为 借鉴 , 继承 和发扬 其 中优秀 的部分 , 满足现 以 代大学 生的道德和法 律意识 的要 求 , 这二者相 互继承和 发扬 , 形成 一种连续和 再生 的法律和 道德准 则 , 以加强我 国的社会主 义道德和法律 体 系的建设 , 力规 范当代大学 生的道德和 法 努 律 意识 , 好的 为社 会 主义 建设 服务 。 更 3 3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发展 中的优秀道德精神 . 经济全球化 的浪潮 席卷整个 世界 , 西方 市 场经济 的建立和发 展 已经存在数 百年 , 在经 济 建设 的方 面市场 伦理 道德 精神值 得我 们进一 步 的借鉴 和学 习 。我国社 会主 义道德 和大 学 生 法制 体 系的 建立 也 要按 照这个 规 则去 办 , 如: 西方 道德精 神 中对于 自由、平 等 的推 崇 , 如实地 反映 了市场 经济的客观要 求 , 这正是 中
师生 思想建 设
nviHalI nanel_I ot r 西 O dI. _ j ;
传统 道德 与大学生 法律意识 ①
刘 晓光 ( 安体 育学院 西安 西
摘
70 6 ) 1 0 8 要 : 国传统道 德源远 流长 , 我 其跨越 上千年 的时 问, 我 国传统文化 的有益的 积淀 , 是 对现代 我 国人 民的生产生 活都 用着很 大的影响 。
其 中, 国传统道德 中对我 国大学生的 自身发展也有很 强的影响作 用 。现代我 国高校 大学生教育偏重 法律 意识培养 , 我 其中的法 制观念 的 教 育是 依法 治国的根本 。本文从 传统道德 和大 学生法律 意识 的关 系和 相互作 用 出发 , 出 了 统道德作 用于大 学生法律意识 培养教 育 提 传
念 形态的理论 体 系, 而且渗透在 中国人的生 活 积 中国传统道 德从严 格意义上 来说 , 其定 义 样 态 、 行为 方 式之 中 , 淀 为共 同 的 民族 心 一 传 , 守 范 围应 该是 我 国传统 文化 有记录 的先 秦时 期 理 , 谈 到 “ 统 ” 不 少 人 就 联 想 到 “ 、 落 , 传 到辛 亥革 命 开 始这 一 段 时 间内 主流 的儒 家 、 旧 ” “ 后 ” 不 可 否 认 , 统 作 为 己 经 成 墨家 、道 家、法 家等 伦理 道德 传统为 主要 内 为历史的时 代精神 的结晶 , 中有许多 内容 与 其 容 的伦 理思 想 和 道德 活 动行 为 规 则的 统称 。 当代社会 的发展不相 适应 , 但传 统也并非如 某 我 国传统 道德 文化 史 中华 民族 思想 文化 传统 些 人所 认定 的那 样是 在过 去的 历史 中 已经 凝 而 的重要组 成部分 , 中华 民族道 德活动继 承发 结 成 固定 形 态 的客 体 , 是 流变 于过 去 、现 是 中国传统 道德并非 展的产物 , 中 国古 代思想家对 中华 民族道德 在 和未来 的历史生成过 程 , 是 而且打 着省略号 的 实践 经验 的总结和概 括 , 为中华民族 几千年 是 己划上句号 的历史 凝结 , 其 来文化和 民族特性 的总和 , 它是 维系 中华民族 历 史延 续 。每 一 个 社 会 历 史 时 期 的 每一 代 生存 与发展的基 本价 值和终 极关怀 , 中华 民 人 , 是 一方面 既接受上 一代人 留传 下来的道德 观 念 , 一 面又把 自己的理 想追 求融 入传统 , 另~ 方 族 发展 和 进步 的 精神 力 量 。 法律 意识 , 是一 定社 会条 件下 , 们对 于 并 把 它 传给 后 来 的一 代 。 人 以 现行 法 为主 体 的法 律 现象 的 认识 、评价 、 2 3传统 道德也 会引起不 良影 响 . 情感 和体验 , 并以 此来调节 自己行为 的各种意 在 传 统 道 德 思 想 中 , 家 以 “ ” 和 儒 仁 识 现象 的总称 。 当代大学 生 的法律 意 识就是 “ 爱” 来 做 为 判 断 社 会 个体 道 德 的 标 准 , 友 在社 会主义社会 , 在改革开 放和现代化 建设 的 其重 要的 评判依 据就 是是 否 “ 爱人 ”和能 够 反 , 新时 期 , 在民主法 制建设取 得重大进展 的条件 “ 求 诸 己 、修 己 安 人 ” 只 有 这 样 才 能 达 下 , 学生 对 社 会主 义 法律 现 象 的认 识 、评 到政治 、社 会 、人 民生活 的和谐 和进 步 这 大 仁 可 价 、情 感 与体 验 , 包 括 当代 大学 生 的法 律 样 的 “ 爱” 观有 着 其 本身 的进 步 作 用 , 它 认 知 、 法 律 心 理 、法 律 观 念 、法 律 态 度 、 以推动社 会的稳定和 繁荣 , 但是 其消极方面 也 浊 律理论 。大 学生 法律 意识 的强 弱能够 说 明 不容忽视 , 这样的传 统道德观念 消极意 义在 于 ’个大 学生在 法律 层面 上的认 同、情 感和遵 社会没有 一个 良好 的竞争机 制和竞争氛 围 , 每 规则 、学 习生活 态度 及行为 。当代大 学生 个人都安 分守 己, 追求社会 的进步和生活 环 不 法律 意识也 就表 明这 个知识 群 体对社 会主 境 的提 高 , 只是 着 眼于 自身 的生 活 , 求为 人 讲 现行 法律 的认 同 、情 感和遵 从 、态 度及行 处 事 的 “ ” 和 “ 争 ” 这 种 不 良的 传 忍 无 。 为 。法 律意识 的 强弱 、高低 对法 治化建 设产 统道 德影 响到 当代大 学生 就是 使得 大学生 没 生着 巨大影 响 , 它能推动 或延缓社会 的法制 化 有竞 争观 念 , 学业 和生 活 中安分 守己 , 在 不会 进 程 。 主动 学 习科学 文化知 识和 为社 会做 出其应 有 的共 享 。
的 策略 ,以期 能够指 导 实践 。 关 键 词 : 统 道 德 大 学 生 法 律 意 识 传 中图分 类号 : D9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6 3 9 9 ( 0 9 1 () 2 1 1 1 — 7 5 2 0 ) 1a一0 3 —0 7
1 传 统 道德 和大 学 生 法律 意 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