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三个层次
太极拳都分为哪些流派
太极拳都分为哪些流派太极拳都分为哪些流派太极养生,这是大多数人都认可的事情。
许多人也有想通过练习太极拳来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效果。
那么太极有几大流派?初学者刚开始应该学习那种太极拳呢?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相信许多人就不是很清楚了下面,就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
太极有几大流派?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以及武当、赵堡等多种流派。
最多的说法是张三丰所创。
张三丰太极拳应该是指太极十三式,是第一代内家拳,为三丰祖师首创的太极拳法。
而现在武当三丰太极拳法,并非是指目前所见单纯的太极拳套路,而是由无极、太极、两仪三种不同层次的拳术、功法组合而成的一套由外至内,由动至静,从初级到高级,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完整的太极拳系。
太极拳各流派介绍1、武当太极拳虽然目前学者公认为太极拳与武当张三丰无关,不过确实存在武当太极拳。
武当太极拳讲究“拳打卧牛之地”,基本上两米方圆足以施展,其中除螺旋缠丝外,另有九宫、八卦的内容,其内涵与当前流行的太极拳不尽相同。
武当太极拳的要决就是:拳随心境,舒展绵长,恢宏大气,容万物于心。
武当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先至,能四两拨千斤。
不但是强身健体还可以防身自卫,武当太极拳结合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还虚合道的道教气功功法,开人智慧、发人体能,使人延年益寿、长生久世,是一种集武术与养生一体,至高无上的拳法。
太极拳的'练习过程分三个阶段:首先练形、然后练气、最后练神。
其内含功法主要有:吐纳导引功、外气采补功、混元站桩功。
其动作以崩履、挤、按、采、列、肘、靠为主,在应用中随、连、粘、贴,连绵不断、行云流水。
演练太极拳要求虚灵顶静、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动作舒展,做到神形俱妙。
武当太极拳动静结合、内外相含,是内外双修的至宝,是人体性命的源泉。
2、陈式太极拳简介陈式太极拳有陈式老架、新架之分。
老架由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所创。
陈式太极拳老架共有七个套路,现仅流传第一路和第二路(炮捶),大约道光咸丰年间,陈王廷五传弟子陈有本去掉老架中的某些难度动作,编成陈式新架太极拳。
太极拳内功的几种练法
太极拳内功的几种练法台阶上,两脚齐肩宽,脚掌踏平,小腿垂直与大腿成90度。
背脊要直,全身放松、心情安定,进入练功态。
一、脚呼吸法,又称"踵提呼吸法",简称"踵息法"。
练习方法:提脚跟。
意注脚跟,要轻轻慢慢的往起提脚跟(此时感觉小腹上翻)忘掉脚跟转想脚大趾,轻轻慢慢的往起翘脚大趾(此时感觉小腹下翻。
小腹之上翻下翻谓丹田内转,亦称翻江搅海)然后忘掉脚大趾再想提脚跟,之后再提脚大趾。
如此一提一翘,反复练习9次。
提脚跟时为吸,翘脚大趾时为呼,是谓脚踵呼吸法,属高层次的呼吸法,非常人用口鼻呼吸。
古人云:"圣息以踵,由脚踵而头顶一气呵成。
"提脚跟时督脉升,翘脚大趾时任脉降。
其养生作用不言而喻。
技击作用:在稚手时,拿人时则提脚跟,发人时则翘脚大趾(指前脚、虚脚)。
二、运睾丸练习方法:意注睾丸。
睾丸要轻轻慢慢的向上抽提(此时感觉肩井穴和环跳穴关闭)。
然后松时睾丸(此时感觉肩井穴和环跳穴都开)。
这后再提,再松,如此反复练习9次。
女子运会阴穴,也是一提,一松。
或运乳头(黑圈以内部分)亦睾丸属翘脉(阴翘,阳翘),翘脉是管人体升降的。
体用:做"金鸡独立"势时, 提睾丸,做仆步下势时松开睾丸。
三、胎息法(肚脐呼吸法)练心方法:意注肚脐。
收肚脐,稍停。
松开肚脐,稍停。
如此一收,一松,反复练心9次。
感觉:当在收肚脐时,感觉左右两肾在往左右两侧开、当松开肚脐时,感觉两肾在合。
肚脐为神阙穴,内联五脏六腑。
此法也是锻炼内脏的方法。
技击应用:在推手时,拿人时则收肚脐,发人则松开肚脐。
四、劳功呼吸法练习手心相对一尺侧置于膝上,展指凸掌心劳宫吐气,然后空手心劳功吸气。
如此一展一空,反复练习9次。
感觉:当做劳宫呼吸时,涌泉也在同步呼吸,因手心脚心关窍相通。
技击应用:在推手中发人时,要展指凸掌劳宫吐力,抓筋闭脉时,要空手心气贯指梢,甲欲透骨。
健身作用:十指连心,手指通内脏,练指掌同时也在练内脏;手是人脑的外在表现,练手指同时也在锻炼人脑,脑是人体重点保健部位。
太极的三大境界
太极的三大境界太极拳是从低层向高层的学习方式,静心练习太极拳不仅能提升太极拳境界,也能提高自身思想境界。
境界一、有为境界的太极拳动作姿势标准划一,眼神、手法、步伐、重心、用法等要求得详细认真,一招一式,甚至每一套拳的演练时间都有明确要求,此为有为境界的太极拳。
此类太极拳,被太极拳明家称之为太极操,但普及面最广,社会影响最大,属于体育运动的范畴。
境界二、有无境界的太极拳实际上,进入了有无境界才算是功夫层面的太极拳。
有和无同修方为真正的太极拳。
这里的“无”其实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只是肉眼看不到。
这看不到的“无”,传统内功太极拳称之为神、意、气,神、意、气构成了太极拳架的阴,动作姿势和皮肉筋脉骨骼构成了太极拳架的阳。
阴阳蕴含其中。
太极拳没有最高境界,只有更高境界,通过学习太极拳能达到修身养性和陶冶情操的目的。
境界三、无为境界的太极拳太极拳架、内功心法、太极道统融而为一,有化归于无,万法归一法,把握动静之机,知至至之,实现无拳架、无内功心法、无意之中有真意。
如何达到这种无为境界呢?必须是修炼具有无为智慧的太极拳,这样的太极拳,体现了用自身本具的重量和地心吸引力,舍己从人的思维和实证,柔软可变之流体、风体,进退往来之点、线、面、体和超立体等八门五步之“软十三不敢粘”的精髄。
这样的太极拳,研修起来,在开始阶段,好像是不可入,无门可进,不可思议,难以理解,但是,一旦进入,则无所不得,无为而无不为。
修炼太极拳的过程也是对自身进修的过程,太极拳要求心静体松,可缓解精神压力,修复病灶。
提升太极拳境界的方法第一、练心静打太极拳要心静,不想杂事,只想“无人似有人”。
怎么讲?就是好比有一个人陪你玩太极,当你的配手,进行对练。
要一招一势到位,舒展开;要重心移动有着有落,一步一个脚印;要稳中又稳,脚不实不走,手不到力点不收。
练太极拳时心情不能太激动,心态坦然放松。
把拳架摆正,不能驼背、弯腰,练太极拳要跟树一样,要长期坚持下去,方能提高太极境界。
练习太极基本功训练的“三个”层次!
练习太极基本功训练的“三个”层次!
拳为道,道为拳。
拳理和道理一样。
道理、是讲给不懂道理的人听的。
拳理也是一样。
许多人著书立说;就是为了给那些不懂道理的人讲明道理的。
拳理也一样。
科观地讲;能将拳理分成几个层次去深思、并以身验证其中的拳理,对提高自身的功夫是大有好处的。
一
基本功的训练为第一层次:站桩,理论上来讲,练任何拳都有要求站桩。
练太极拳则对站桩的要求更高。
有传拳不传桩之说。
练太极拳不站柱或不懂得站桩。
其太极拳徒有虚名,实战中不堪一击。
二
套路、推手的训练为第二层次:对于拳的理解是从套路开始的。
套路的训练是每一个练太极拳的人必经之路,但会打几套太极拳并不等于你就掌握了太极拳。
推手、才是掌握太极拳的开始。
不经推手训练、就不会真正明白什么是太极拳。
太极拳推手比的不是谁劲大,而是比的是谁掌握了太极拳的基本原理。
谁能用太极拳的基本原理将对方发出去,谁就可以说进入了太极之门。
三
散手、自由博击的训练为第三层次:掌握太极理论和练好太极拳的套路不是目的,练太极拳终的目的是实战。
在实战中、将太极原理的正确应用于实战,并能战胜对方。
这才能说你是一个真正掌握了太极拳的太极高手。
那些既不肯下苦站桩,又不懂太极拳的拳理,不懂推手、散手,不敢于人交流。
只在公园里学了几天太极拳的人,并不能算是懂太极拳的人,然而、他们是今天练太极拳的主力军。
太极拳发展到今天,一些人练太极拳只讲养生而不讲击技自有他们的道理,但不能用于击技的太极拳也称不上是真正的太极拳。
零基础的人如何开始学习练习太极拳
零基础的人如何起先学习练习太极拳一、训练方法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宁静集中,用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行牵强憋气;②中正安舒,柔软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温柔匀缓;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起伏,连接和顺,到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⑤轻灵镇静,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镇静,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行运用拙力二、太极拳对人体各部位姿态的要求头──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行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颈──自然竖直,转动敏捷,不行惊慌;肩──平正松沉,不行上耸、前扣或后张;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行松软;胸──舒松微含,不行外挺或有意内缩;背──伸展伸拔,称为拔背,不行弓驼;腰──向下松沉,旋转敏捷,不行前弓或后挺;脊──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向内微敛,不行外突,称为溜臀、敛臀;胯──松正含缩,用劲力贯注下肢,不行歪扭、前挺;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
三、打太极拳的要领太极拳十大要领: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坠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
虚领顶劲:头颈似向上提升,并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转动,劲正直了,身体的重心就能保持稳定。
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指胸、背、肩、肘的姿态,胸要含不能挺,肩不能耸而要沉,肘不能抬而要下垂,全身要自然放松。
手眼相应,以腰为轴,移步似猫行,虚实分清:指打拳时必需上下呼应,融为一体,要求动作出于意,发于腰,动于手,眼顺手转,两下肢弓步和虚步分清而交替,练到腿上有劲,轻移慢放没有声音。
意体相随,用意不用力:切不行片面理解不用力。
假如打拳时软绵绵的,打完一套拳身体不发热,不出汗,心率没有什么改变,这就失去打拳的作用。
太极拳内功健身功效及要领
太极拳内功健身功效及要领太极拳主张用意念运动,要求全神贯注,集中注意力练习,做到心静体松的状态,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健身功效。
1.内功就是意气运动,不以形体手势演示动作,完全依赖意念运动演示。
是开发神意气潜能的高成次练法。
2.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促进人体机能增强,益寿延年。
人们常说的腹式呼吸,也就是太极拳内功,练太极拳内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新陈代谢,加快淋巴毒素的排出。
3.如何修炼。
1、必须坚持长期松、稳、慢、匀,盘拳走架,循序渐进修炼。
2、必须坚持明理练拳,悟七分,练三分,内外双修。
3、必须坚持心静、意专,用意不用力、以气运身。
务令顺遂修炼。
习练太极拳贵在坚持,长期坚持练太极拳能达到良好的健身功效,太极拳不仅能增强抵抗力,还能辅助治疗疾病。
4、必须坚持抓住丹田炼内功补充后天之气,滋养扶持先天之气,做到心肾相交刻苦修炼。
太极拳整劲内劲的修炼,内劲是太极拳技击的精髓。
没有内劲,太极拳就成了空架子、成了好看不好用的功夫、。
太极拳自古以来就是御外抗敌的拳法,它也和其他拳法一样有一定的练习步骤和程序,由简入繁,再由繁入简,法虽不同,但万法归宗。
练内功要有三心一,恒心,诚心,信心。
二,练内功具备三个条件,松,静,自然。
三,练内功三个基本要素,调形,调息,调心。
太极拳的内功是指以“调形”“调心”“调息”为主要形式修炼;调形,就是调身、调拳架,是练习太极拳中的核心。
调形与调息、调心是太极拳术中的核心要素,被称之为“三调”。
调心是调节人的意念,入静入定,最终实现以意领气、以意行功。
调息是运用意识调整呼吸。
习练太极拳内功,如果没有人指导或不得要领,那将在很长的时间内,是练不出东西来的。
但是我们只要抓住五大要领,很快就能切入,五个要领就是。
一、拳架形体。
二、意念活动。
三、呼吸方法。
四、气劲运行轨迹。
五、习练功效。
关于练拳功效得分三部分内容。
第一是健身效果。
第二是主治什么病,众多人练拳实践和现代科学实验证明,经常习练太极拳,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前列腺、类风湿、脂肪肝、便秘、胃病、失眠、腰腿疼等疾病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太极拳的主要流派有哪些
太极拳的主要流派有哪些太极拳不论哪一种流派,基本理论和技术是相通的,只是风格上有所区别。
下面是店铺专门为您整理好的太极拳的主要流派。
太极拳的主要流派在太极拳的流派划分上,还有“氏”、“式”、“派”之说。
在20世纪初期,各派太极拳多以“氏”来命名,如“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等,因为这些流派都是以其创始人或重要贡献者的姓氏来命名的。
后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又逐渐地改成叫“式”,这是因为,在太极拳传播过程中,逐渐打破家族传承的体系,广泛向社会上传播,也出现了许多外姓的杰出弟子,太极拳已不局限在某一家族的内部。
当然,很多太极拳世家也很好地继承了先辈的传统,涌现了一些杰出的代表人物,但毕竟太极拳的范围大大地拓展厂,所以很多人认为,继续以“氏”来命名,含义上就有些狭窄了。
另一方面,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在推广中,为了避免家族色彩,更好地体现现代的观念,所以也多用“式”来称呼太极拳流派,叫做“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等。
也还有一些专家认为,叫“式”也不准确,更严格地说,大的太极拳流派应该叫“派”,如“陈派太极拳”“杨派太极拳”等。
为什么呢?他们认为,派是指风格,现在几大流派太极拳各自在风格上是比较明确、比较确定的,但在流传过程中,具体到每一个人,特别是有较高造诣的人,随着每个人文化背景、人生经历、练拳过程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即使练同一种流派的太极拳练出来的样式也有所差异,这应该是“式”,而该流派应该叫“派”。
但因为有些人认为,称呼为某某派,容易让人联系到武术的“宗派”、“门派”,所以这种称呼法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使用。
我们这里还是依照现在通用的说法,以“式”来命名。
太极拳的主要流派一:陈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发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
陈式太极拳也是现在流传较广的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几个大的太极拳流派的总根源,这几种太极拳流派均脱变于此。
陈家沟坐落在温县的城东。
据族谱记载,陈氏的氏祖是陈卜,原来居住山西洪桐县,后迁居温县城东十里的常杨村,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沟,后来这个地方陈氏的人丁逐渐兴旺,常杨村也就改名为陈家沟了。
太极拳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太极拳的三个阶段是什么打太极拳需要经历哪些阶段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太极拳的三个阶段,欢迎大家阅读!太极拳的三个阶段是什么第一阶段是打基础:动作形似阶段。
主要是在熟记动作名称、顺序、方向及外形规范、姿势正确上下功夫。
身体要中正,不偏不倚,不前仰后翻、挺胸凸肚、弯腰驼背。
力求做到“松柔绵缓、圆活连贯、上下相随、左右协调、重心平稳、步法轻灵”。
“外部势正招圆,内部舒适自然。
”或者说,一招一式都适合于自己个人的身体条件,不要为追求“完美无缺”而与自己的身体条件过不去。
四川李雅轩传的杨式大架里的基本功,目的'达到扎实的腿功,练出的劲有弹性第二阶段气息顺畅阶段:第一阶段的呼吸,一般说来是自然呼吸:“顺应自然,吸满当呼,呼尽当吸,力求呼吸均匀。
”第二阶段则要求“起吸落呼,开吸合呼”。
或者说:肺部舒展的时机要吸,肺部紧缩的时机要呼。
例如:两臂上伸外展、扩胸展体时吸;相反则呼。
一般说来,太极拳有开必有合,有起必有落,有伸必有缩,有蓄必有发;动作的次序,总是与人的正常呼吸相配套的。
每个动作的开合、起落、伸缩、蓄发,都是一个完整的呼吸过程。
一般说来,开、起、升、退、蓄、虚、柔的动作是吸,合、落、降、进、发、实、刚的动作是呼。
第三阶段求意自然阶段:意是意念,是对太极拳内涵的“悟”性和深刻理解。
“若言体动何为准,意气是君骨肉臣”。
动作是否正确,主要决定于意念和气息,骨架和肌肉搭建的外形,是完全服从体内的意念和气息的。
例如:太极拳的功防意识,要求是“意在先,身在后”“神为主帅,身受驱使”“意动气随力到”。
例如:海底针的意念是吸气,并用左手把对手捋向身边,再转腰俯身,用右手攻击对手的档部,同时呼气。
意念、呼吸、动作,都是配合默契的过程。
【太极拳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武式太极拳技击三个层次
卜 lJIIJ‘变为搂膝拗 步; 刈 ‘变 乃例撵猴。 r变 山 I 步搬 捶 例 如 . “对方 … 我 III部进 攻 .{J!lJ洲 蛳扎 代 ;… 我 卜 进攻H、f.就 白鹅亮 翘;¨我 f 部进攻 ,IJ!Ij J}】搂膝拗 步 我 上 占 和下 部 H、f进 攻 时 ,IJ!IJJ}】云 手 ,就 是 上{_J'1.I生 l 护 命 ”
的变化 隐肜f体 l J、J 这个阶段意念 、 络结 台lJ、j气旋转 . 肜 成 ·动 IJ!IJ删 劲 j!!i,以 达 到 “ lW披 t-斤 . 拳 打 于 无
肜 ”
擎 扦 人做 ·Il级 阶 段尚需 结 合巧劲 f1j外 力将 人发 出 ,发 J1 够』 炒 到了高级阶段 , 绛完 全1 f代赖外力, 仪靠I J、J 变化他u ÷}人腾空发出 .将人数 I饮 发出而体 力淌 睾E较 小 这个阶段的仃功走架通过I~气摊动 【.盘速循环J : 生人鲢能 艟. 能 涂补充淌牦的体能之 外.还能剩余 多 以增强体质 .他人变 越来越强
初级 阶段我们 Jl能 川小II,11 内 式 太迎 对 方 1 f 的进攻 .H¨以 “每招每式攻防” 这个阶段的披术没_彳『 . 的 求 .多揣摩以领悟 意 .拗JJI陈 』逐渐僻心J r,从 而达到 运 用各拳势
逐 渐增
三、高级阶段一一 “四两拨千斤,拳打于无形” 式爪书哎擎n , 级阶段 已接近 flII HJj.……变化和攻防
太极拳的内三合与外三合
太极拳的内三合与外三合作者魏坤梁(一)历史上的“内三合”与“外三合”(1)武术文献中“内三合”与“外三合”最早的概念“内三合”与“外三合”是现在中华武术所有拳种的共同理论名词。
“内三合”与“外三合”其具体概念究竟是怎样的?事实上从来有许多人是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与解释,应该说有关“内三合”与“外三合”的各种各样的理解与解释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人类所有民族的语言都是这样的,无非是一个一个的壳,壳里填装什么东西可以随各人的便。
因为语词无非是完成人与人之间思想交流的符号,某词汇究竟应该是什么概念是没有专利法的,而且永远也不可能有的。
草本药物在过去的全国各地既有同物异名的也有同名异物的就是很好的例子。
比如相同的草本药物名称在不同的地域却是不同的草本药物,你说那对那错?但是由于人类的语言是用以完成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所以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某一个地域的某一个社会群体中,某一语言的概念必须是约定俗成统一不变的,不然这一语言在这一个社会群体之间就无法交流了。
所以,某词语的概念如果是符合约定俗成的就是正确的,不符合约定俗成的就是错误的。
当然约定俗成也会改变,这主要是要看约定俗成的合理与被群体接受的广泛程度。
所以自古以来随着交通的渐渐方便、地域交通隔阂的渐渐消除,全国各种草本药物的名称也渐渐统一了。
这体现了人类语言发展变化的共同规律。
“内三合”与“外三合”的概念也是这样的,不论是谁在何时发明的,不论最开始所要表示的本意是什么,经过许多代武术家的各种不同理解与解释的磨合,其共性的概念终归是要统一为最适合所有武术需要的,同时不同武术对于“内三合”与“外三合”的特殊概念在同一武术交流中必然也会统一。
从查阅现存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献可以知道,经史子集等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历史文献里是没有“内三合”与“外三合”词汇的。
“内三合”与“外三合”的语龄其实也是并不长的,大约是民国初年才在武术界出现。
现在我可以查到的最早出现“内三合”与“外三合”名称的书籍是凌善清先生1929年出版的《形意五行拳图说》。
陈式太极拳的内三合、外三合
陈式太极拳的内三合、外三合陈式太极拳的内三合、外三合是陈氏太极拳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陈式太极拳的内三合、外三合。
欢迎阅读!陈式太极拳的内三合、外三合何为“内三合,外三合”? 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劲合。
是太极拳内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三合,即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此为身法之重要部分。
所谓合者,大部分情况下,手足、肘膝、肩胯上下对应,近乎垂直,然而主要在于动作的协调配合。
所谓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也。
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所谓负阴抱阳主要说的是“合”字。
陈式太极拳要求明其阳而注其阴,知其开而注其合,“合”指的是太极拳的每一动作必须在合(阴)中寓开、开(阳)中寓合中运行。
其气势开者其大无外,合者其小无内。
拳势中只有合得住,才能蓄得足、开得开。
陈式太极拳的外三合尤能体现此意。
要知“三合”,须明“三节’。
陈式太极拳将人体按其特点分为三节。
整体分之,头为梢节,躯干为中节,下肢为根节局部分之,肩胯为根节,肘膝为中节手足为梢节。
根节的主要作用在于催,中节的作用主要在于随,梢节的主要作用在于领。
陈氏太极拳的外三合陈式太极拳的外三合指的是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一、肩与胯合:肩与胯合是太极拳术中根节与根节相合相系的一种代表,它讲究肩与胯合于一条直线上,并有正斜之分,正线是左肩与左胯合,右肩与右胯合,合时形成一条正直线,太极拳称它为“四正劲”斜线是左肩与右胯合,右肩与左胯合,合时构成一条斜线,太极拳称之为“四斜劲”,(又名“四隅劲”)。
陈式太极拳动作以弧形和曲线做画圆圈为表现基础,体内劲路以《河图》《洛书》中的奇数与偶数生成变化之数,按八卦的乾、坤、坎、离、巽、震、艮、兑八个方位的爻位变化为依据,纵、横、斜、正互相综(卦)、错(卦)交织着,以中央五数为中心构成九畴,内含勾三、股四、弦五运动方式借于人体,劲路按照依次连三方和隔次连三方及其开中寓合,合中寓开的运动方式,促使内劲在体内串宫换位,形成了肩与胯合的表现。
由拳入道,太极拳修炼的三个层次
由拳入道,太极拳修炼的三个层次
我们把太极拳运动的训练分为三个大层次:
第一个是肢体掌控能力的训练,通过太极拳的学习,你发现一开始你的肢体是不听你掌控驾驭的,总是要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够肢体协调,上下相随,内外相合;
第二个是劲力的掌控能力训练,通过太极拳的学习训练你还会发现,你身上的劲力并不由你的意志所掌控,而通过太极拳的训练后,能够做到整合周身力量发于一点,或刚或柔,全凭心意。
不仅对自己的力量有所掌控甚至通过推手训练,我们还能做到掌控对手的劲路和力量,从而做到知己知彼。
第三个是情智的掌控,通过太极拳的训练,我们将太极哲学融入我们的思想,融入我们的人生,修炼我们的为人之道,中正安舒、不偏不倚;修炼我们的处世之道轻灵圆活、刚柔相济;修炼我们的立身之道,无过不及、自然而然;享受我们的成功之道,连绵不断、快慢相间。
由拳入道,人生无处不太极。
太极拳训练
支持原创,欢迎交流。
“技艺道“三个阶段
“技艺道“三个阶段
对书画和太极拳的研習,体会從量变到质变的不同层次,大体上可以分三個不同境界;?
1.“技”
“技”即是技術、方法、手段。
例如,书画中的筆法、章法、色彩、佈白、虚实、連破、对比、协調、风格等等都是基本的技術、手段;而拳術中的招式、动作、步伐、身法、攻防、打化、站樁、推手等等都是基本功,也可以叫做初级階段。
2.“艺”
這個艺不只是文艺的艺,而是到了化境表达之意,可以說已經不受技術的限制,而是進入精神世界的抒发。
像中國水墨写意画所提的“形神兼备,以神为主”,已是“艺”
境界的要求,所以山水画要求意境高深;而太极推手到了“引進落空,合即出”,“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水平,已不是招式与普通的动作可以达到的!而是“技艺超群“的高手。
這是已启发到生命自我真感觉的证明,才到了“艺”的層次,用“技術“化為知覺去表達艺术。
3.“道”
“道”的境界不是追求可得的,而是經過“技”、“艺”两个階段的刻苦磨練,使身心淨化升华;使心灵感觉不受表象限制,与大自然合拍。
感悟,不执著自我追求。
如道家所推崇的“无为”心态:自己只是天地表达的工具,心神有所感通,自然流露,有如“天馬行空”,“无所限制”,“從心所欲”,“为所欲为”,這叫作“合道”。
到這种层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可以說是到了某种时刻,“天”賦予的一种生命狀态。
如果个人自己执着了這功能,甚至炫耀自我境界,就必然落于后天,就是假合道!唯有真正承认人类渺小,虔誠謙卑,才能感通天地,才能接近道的感覺!。
太极拳有哪些层次
太极拳有哪些层次“由着熟渐悟懂劲,由懂劲阶及神明。
”这是众所周知的太极拳的层次分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的层次。
欢迎阅读!太极拳的层次太极拳的第一层次即初学阶段,这时应当主要采用自然调息法,要求做到顺其自然,通过调节呼吸消除紧张,缓解压九形体舒松自然。
在这个阶段练习者主要是仔细看师傅的示范动作,思考、记忆动作的要领、套路的结构等问题,这时还不能太注重呼吸,主要是不容易理解接受,而且很容易出偏差。
练习太极拳招式的时候,所有的动作都要配合呼吸,呼吸原则是一呼一吸,这样才能入静。
可是在初练拳时,仍应强调动作与呼吸自然结合,不应拘泥执着,这样才符合“气以直养而无害“的要求。
太极拳的第二个层次即练拳达到动作比较规范、套路比较熟练的程度后,就要逐步采用逆式调息法,即腹式呼吸。
此时要求随着练拳动作的升、降、开、合,小腹有松有收,呼吸做到逐渐跟随动作,配合动作,气沉丹田,内气运行。
太极拳的第三个层次即练拳达到动作相当规范、套路相当熟练后,就要求修习者在采用逆式调息法时,深入体会吐纳与太极拳每个动作的开合的密切配合。
在这个学习阶段,无论是什么动作,都要让自己的内气变得充沛,也要格外注意呼吸与动作结合。
这时动作与呼吸的关系是主与从的关系,呼吸紧跟动作、配合动作,是腹肌运动的结果。
腹肌运动加强了丹田气,为力由脊发提供能源,这就是”腰为第一主宰,丹田为第一宾辅”,这就是虚其心,实其腹的表现。
太极拳的第四个层次即修习者已经能将吐纳与太极拳的每个动作进行比较适当的联动,此时,就要强化太极拳的技击意识,通过推手或切磋中训练技击。
这个阶段就要在逆式调息法的基础上,灵活采用胸式调息法和技击调息法。
太极拳的第五个层次即练习太极拳术炉火纯青之阶段,刚复归柔,以意念变手,功夫已达出神入化,达到“炼神还虚”“炼虚还道”,进入空而不空,形神俱妙,天人合一,与道合真的境界,即可渐进而采用化境胎息法。
太极拳修炼的三层不同境界
太极拳修炼的三层不同境界太极拳不仅是武术技击,而且是养生大道。
要想得其全体大用,必须按部就班,刻苦研练,持之以恒,不能寄希望于一蹴而成。
其锻炼的内容有炼形,炼精,炼气,炼神四个方面。
其功夫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收效由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
其过程大体可分为三层不同的境界。
针对每层境界之特点,又各有其不同的练法。
第一层境界,是太极拳的筑基阶段。
也叫知己的功夫。
俗话说“根深则叶茂,本固而枝荣。
”这层功夫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这一层次的锻炼,使精神意识,内气运行与外形动作达到初步的协调统一。
四肢运动既能从其规矩,又能顺其自然,以内气之起落鼓荡,带动外形之进退转换,作到意动,气动,形随。
这也就是拳经上所说的“神帅气,气帅形,形随气腾”。
为达到这一境界,在锻炼之初就要求意静,形正,气顺。
意静,是指排除一切杂念,集中精神致力于练拳,以一念代万念,也就是孟子说的“必有事焉而后正。
“静”,是太极拳的重点要求,能静才能肢体松而不懈,能松才能气沉丹田,能气沉丹田动作才能实而不浮。
形正是指形体姿态要合乎规矩,也就是要合乎“头顶,项竖,沉肩,坠肘,拔背含胸,松腰塌胯,提肛虚步......”等要求。
外形与内气是息息相通的,外不乖于形式,才能内不悖于神气。
“中”为太极之根本,必须立身正中,不偏不倚,不仰不俯,内气才能自然流通,毫无人为助长之势。
舌低上颚,呼吸纯任自然,内气要自然而然的起,伏,鼓,荡,循行于经络之中,深,细,匀,长,周流不息,没有剧烈之动作,没有淤滞之干扰。
最忌烦燥,燥则心动,心动则气散,气散则神乱。
“气以直养而无害”,乃是太极拳之精髓。
走架时,动作要缓慢,柔和,开展,又要沉实有力。
好像全身沉浸于深水或泥浆之中,每一动作都要克服相当的阻力,既要用力又不能笨拙僵硬,而是以意行气,以心使身,绵绵不断地推动肢体运动,如同缓缓将泥水推开一般,在神气上也要表现出来。
有时走起架子来显得有些笨拙不活,这并不关紧要,形拙而意顺,不是毛病。
武式太极拳的三路拳架
武式太极拳的三路拳架一路中捋架为中庸捋顺之拳架。
其特点:中正安舒,短小紧凑,平缓稳固,虚实分明,气势饱满,是含而不露文人雅致之拳架。
中捋架是为以后二路炮捶及三路小架打基础而用的。
习练中捋架一两年后,既练就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之外三合,又练就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劲合之内三合。
武式家传太极拳虽重意不重形,重气势不重样式,重劲法不重招法。
但是在初级阶段必须要严格遵从身法要领去练,每一招一式就像写正楷书法一样,一笔一划从起笔,到落笔,到运笔,到收笔,全身意念精气神贯注于笔锋有人木三分之意。
拳架一步一个脚印,起步轻灵,落步平稳,虚实开合,清晰分明。
每一式都应具备身法八要。
即“提顶吊裆,含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裆护肫”。
随时体会自身各个关节肌肉的角度方向是否顺从腿关节、臂关节约135度左右为最佳角度?肌肉筋骨是否贯串,身法上下是否相随?浅析如下:1头为之首,下巴回收,下腭压住喉头廉泉穴,眼神聚焦平视是颈椎竖直的要点,即为提顶。
2注重腰部命门后撑是上下衔接的关键所在,同是脊椎竖直的要点,小腹上翻即为吊裆。
3双肩尖微向前内扣,膻中穴微内凹,即为含胸。
4体内五脏六腑顺垂,气自然下沉丹田,身柱穴、脊中穴有自然后凸之意,即为拔背。
5双肘尖关节下坠,即为沉肘。
6沉肘也是拉开双肩关节的要点,肩髑穴塌陷有一小坑,即为松肩。
7两膝盖微内扣,足五里穴内凹,即为裹裆。
8左右两肘尖保护肋部的章门穴、日月穴,即为护肫。
这些都是上下相对应的。
练拳架时要求做到这些要领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而这些要领要通过一招一式拳架如_懒扎衣、单鞭、提手上势、白鹤亮翅等动作的变化,结合千万遍的演练,逐步才能做到的,悉心体会一点一滴,而自然逐步上身的。
故而武禹襄老前辈拳论日:“先由心知,后有身知,身知胜于心知。
”二路炮捶是技击实战应用之拳架套路。
其特点为,快慢相间,蹦跳蹿跃,拳打脚踢,爆发点穴,连环并用,是在一路中捋架及桩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应用的套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的三个层次
古人创造太极拳,其目的有三:一是健身;二是防身;三是修身。
太极拳的健身功能是
太极拳的第一个层次,也是最基本的功能,无论是哪一家的太极拳,都具有比较好的健身
祛病功能。
武式太极拳的健身功能,是由它的立拳根本所决定的,这个根本就是两句歌诀:“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太极拳最终的目的不是技击,而是通过练功,强
身健体,达到修养身心,完善自我,最后益寿延年。
1、
为什么修养身心就能益寿延年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无欲则刚”。
在生活工作中,
我们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心胸开阔,就能达到生理上的健康。
身心健康,就能益寿延年。
武式太极拳从立拳的根本,到理论指导,其最终目的都是“益寿延年不老春”,它与其他的运动健身方式相比较,更注重在深层次上的修养身心。
武式太极拳不仅
能够锻炼强健的肌肉、体魄,而且通过对肌肉、体魄的锻炼,培养元气,最后达到自我完善,使人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达到健康。
2、
武式太极拳的特点首先是“意气君来骨肉臣”,就是说,我们在锻炼中,最终要达到
的标准就是意气为君,骨肉为臣。
因此,武式太极拳不仅是肢体运动,还是意气运动,其
最重要的是意气运动。
在这一点上,太极拳区别于其他的运动方式,比如跑步、打球,这
些运动方式虽然也能够健身,但是他们不是“意气为君,骨肉为臣”。
太极拳这种意气运
动有很深刻的内涵,在《五字诀》中第一点就要求“心静”,人只有在心静的状态下,才
能遇事不慌,正确地处理各种事情;人只有保持一种平和、安详的心理状态,才有益于身
体的健康;人只有在平心静气的心理状态下,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避免繁杂的表面现象
消耗自己的脑力、体力。
因此,心静、意专的意气运动,对修身养性有着独特的作用。
3、
其次,在拳架的练习上,武式太极拳也有独特之处,它不是用动作带动呼吸,而是呼
吸自然,从而引动内气在体内运行,练功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达到“腹内松静气腾然”
的境界。
在练习中,武式太极拳是一步一桩,虚实分清,不断地调节自己重心平衡,它是
活的桩功,这有利于对人体骨骼肌肉的锻炼。
总之,武式太极拳在内是以内引外,达到呼吸深长,从而锻炼人体的内脏器官;在外
是通过开合有致、虚实清楚、刚柔相济的动作,按照独特的身法要求--立定脚跟竖起脊,
拓开眼界放平心,这样一弓一撑地反复锤炼,来培养一往无前的豪气,锻炼人体的肌肉骨骼。
久而久之地内外修炼,人体内正气浩荡,阴阳平衡,内脏器官各安其位各司其职,身
体中正安舒,骨骼强健肌肉发达。
同时,在行拳走架的过程中,人的意识也是处于一种心旷神怡、天人合一的状态中,身心愉悦,气定神闲。
这样从精神到肉体地修炼,就能使人益寿延年。
这是一种很高层次的养生之道,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当前全民健身运动中,有着积极的作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