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夏牧场
小学音乐《美丽的夏牧场》教案
小学音乐《美丽的夏牧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美丽的夏牧场》,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体验牧民的快乐生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唱歌、演奏、舞蹈等表现手段,展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美丽的夏牧场》,感受草原风光和牧民生活。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美丽的夏牧场》乐谱、音响设备、草原风光图片。
2. 学生准备:自带乐器(如口琴、吉他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美丽的夏牧场》,重点讲解高音部分和节奏。
3. 演奏乐器:学生自发组成小乐队,演奏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4. 舞蹈表演:学生自编舞蹈,展示草原牧民的快乐生活。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草原风光和牧民生活的美好。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2. 家长协助学生拍摄草原风光照片,体会牧民生活。
3. 学生下周上课时,分享自己的课后作业成果。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演唱、演奏、舞蹈等方面的表现。
2. 学生互相评价,分享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 家长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音乐学习情况。
七、教学拓展: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草原风光摄影比赛,展示草原的美丽。
2. 学生参观牧场,体验牧民生活,感受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开展草原主题的音乐作品欣赏,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八、教学反馈:1.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学生提出学习中的问题,教师及时解答,促进学生进步。
3. 家长提供意见和建议,教师优化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求。
九、教学改进:1. 针对学生在歌曲演唱、演奏、舞蹈等方面的不足,教师制定针对性的辅导计划。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唱歌美丽的夏牧场|人教版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歌曲《美丽的夏牧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让我感到很高兴。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共同反思。
首先,对于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但在音准方面,仍有部分学生存在一定困难。这说明我们在声音训练方面还需要加强,可以尝试更多有趣且有效的练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音准。
举例解释:
-为帮助学生克服音准难点,教师可使用钢琴或电子琴进行伴奏,让学生跟随乐器练习,同时采用集体练声、个别指导等方式进行针对性训练。
-在突破节奏难点方面,教师可采用身体打击乐器、图形谱等方法,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动觉感受节奏,从而提高节奏感。
-针对情感表达,教师可通过讲述歌曲背景、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歌曲的演唱。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歌曲《美丽的夏牧场》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首描绘草原风光、表达牧民情感的歌曲。它采用了蒙古族的典型旋律和节奏,展现了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欣赏歌曲《美丽的夏牧场》,来看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表达对大自然和牧场的热爱。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音准、节奏把握,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其次,在情感表达方面,虽然学生们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有所感悟,但在实际演唱过程中,部分学生仍显得有些拘谨,未能完全投入到歌曲的情感中。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歌曲背景和蒙古族文化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多地介绍歌曲背后的故事和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兴趣不大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设计讨论主题时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课堂参与度。
美丽的夏牧场教学反思
美丽的夏牧场教学反思摘要:一、引言二、夏牧场的美景及其对教学的启示三、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四、学生反馈与改进措施五、总结与展望正文: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在美丽的夏牧场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自然环境对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的巨大影响。
在这里,我向大家分享我的教学反思,以期为今后的教育工作带来启示。
一、夏牧场的美景及其对教学的启示夏牧场的美景令人陶醉,绿草如茵,野花盛开,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
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的热情被极大地激发,他们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
这次教学活动的成功开展,让我认识到将课堂搬到户外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挖掘自然环境中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二、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对活动安排的紧凑程度、教学内容的适应性等。
在夏牧场的教学中,我尽量使教学内容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今后,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三、学生反馈与改进措施在活动结束后,我收集了学生的反馈意见。
大部分学生表示喜欢这次教学活动,觉得在大自然中学习非常有趣。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示,部分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希望增加更多与户外活动相关的课程。
针对这些意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注重调整教学方法,增加互动环节,力求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四、总结与展望这次夏牧场的教学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教学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积极借鉴本次活动的经验,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加生动、实用的学习环境。
同时,我也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次美丽的夏牧场教学反思,我希望能给广大教师带来启示,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美好的学习时光。
美丽的夏牧场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
红梅朵朵开, 绿水 绕毡 河滩飘炊烟, 风儿 送茶
3 23 4 3 212 32 1- 67
啊! 啊!
1 22 34 32 17 675 6牧的 好 牧的 好 地 地 方。 方。
这是 哈萨克放 这是 哈萨克放
1=G 4 4
高 峻词 徐锡宜曲
66 32 3 - 23 4 34 2 - 67 12 34 32 17 675 6下, 恰布 河 下, 恰布 河 旁, 是 我们 美 丽的 夏 旁, 是 我们 可 爱的 夏 牧 牧 场。 场。
天山脚 天山脚
66 32 3 - 23 4 34 2 - 67 12 34 32 17 675 6房, 远 处是 冰 峰,近处有牛羊。 香, 围 坐在花毡 上,阿肯在弹唱。
红梅朵朵开, 绿水 绕毡 河滩飘炊烟, 风儿 送茶
3 23 4 3 212 32 1- 67
啊! 啊!
1 22 34 32 17 675 6牧的 好 牧的 好 地 地 方。 方。
红梅朵朵开, 绿水 绕毡 河滩飘炊烟, 风儿 送茶
3 23 4 3 212 32 1- 67
啊! 啊!
1 22 34 32 17 675 6牧的 好 牧的 好 地 地 方。 方。
这是 哈萨克放 这是 哈萨克放
亲爱的同学们:
这是 哈萨克放 这是 哈萨克放
1=G 4 4
高 峻词 徐锡宜曲
66 32 3 - 23 4 34 2 - 67 12 34 32 17 675 6下, 恰布 河 下, 恰布 河 旁, 是 我们 美 丽的 夏 旁, 是 我们 可 爱的 夏 牧 牧 场。 场。
天山脚 天山脚
66 32 3 - 23 4 34 2 - 67 12 34 32 17 675 6房, 远 处是 冰 峰,近处有牛羊。 香, 围 坐在花毡 上,阿肯在弹唱。
《美丽的夏牧场》音乐教案
《美丽的夏牧场》音乐教案美丽的夏牧场,是一首轻快的民谣音乐,由奥西瓦尔马科范执笔,录制于1965年,主要演唱者是朱迪斯纳什。
这首歌曲叙述了一个夏天,一切都很美好,一群牧羊人在牧场上放牧,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开心地度过。
《美丽的夏牧场》的背景音乐主要采用民谣乐器构成,包括弦乐,鼓,以及钢琴等伴奏。
声音清新自然,令人放松舒适,恰似一幅夏日的画面,洋溢着无穷的温馨情怀。
以下是《美丽的夏牧场》的音乐教案:一、课前准备:1.备《美丽的夏牧场》的录音,鼓励学生把音乐融入到课堂学习中,以增强学习兴趣;2.音乐教室准备乐器,使学生能够有机会体验乐器演奏;3.备音乐理论书籍:可以是简单的曲谱图,也可以是比较复杂的乐队谱,学习每个人的演奏技巧,提高乐曲感悟和协作能力;4.案乐曲的概述,以便于后续的解读;二、教学安排:1. 介绍录音中的乐器及其伴奏,让学生明白以民谣乐器演奏《美丽的夏牧场》;2.学生自己边听边理解曲谱;3.奏各乐器,建立乐队,进行演奏;4.学生体验乐曲的感染力,引导他们自然而然地把这首歌曲的音乐特征融入到自己的音乐表演中去;5.置作业:让学生尝试谱写他们自己的一首歌曲,将自己的情感存留在乐曲里;三、教学反思:1.音乐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融入社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2.学生以欣赏的角度观赏音乐,让他们体会该首乐曲中蕴藏的情感;3.师要引导学生走下台,尽情欣赏别人的表演,培养接纳理解他人的能力;4.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通过不同的形式去探索新的音乐。
通过《美丽的夏牧场》的音乐教案,学生不仅能够体验乐曲的韵律和节奏,还能融入到创作中,激发想象力,释放创造力,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感受。
让学生从中体验音乐的魅力,让乐曲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美丽的夏牧场》教案
《美丽的夏牧场》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夏牧场的概念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夏牧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3. 让学生了解夏牧场的畜牧业发展和人类活动。
1.2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图片分析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美丽的夏牧场》一文,描述了我国西北高原上夏牧场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2.2 教学图片:夏牧场的自然风光、动植物图片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展示夏牧场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夏牧场的概念、特点和生物多样性。
3.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夏牧场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当地的影响。
3.4 成果展示: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3.5 总结提升:教师点评学生讨论成果,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积极性,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4.2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提问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夏牧场相关知识的掌握。
4.3 情感态度:评价学生在讨论中表现出的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程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文本资源:《美丽的夏牧场》课文。
5.2 图片资源:夏牧场的自然风光、动植物图片。
5.3 网络资源:有关夏牧场生态环境、畜牧业发展的资料。
5.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牧场,增强对夏牧场的直观认识。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收集有关夏牧场的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6.2 课堂活动:1.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景色描绘,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 通过讨论、汇报等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6.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夏牧场的写作任务,如写一篇关于夏牧场的作文。
《美丽的夏牧场》(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色”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创作中的亮点、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说明:பைடு நூலகம்
-教学重点中的生字词掌握,可以通过课堂听写、填空练习等方式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如“绿草如茵”这个词语,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用这个词造句,确保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
-教学难点中的修辞手法的理解,教师可以挑选课文中几个典型的比喻、拟人句子,让学生分析其表达效果,并尝试自己创作类似的句子,以此来突破这个难点。
-课文《美丽的夏牧场》的内容理解:通过阅读,使学生理解课文描绘的夏牧场景色特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生字词的掌握:牧场、绿草如茵、绚丽多彩、牧羊姑娘等,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并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应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如“草地像一块绿色的地毯”等,学生需学会识别并尝试创作类似的句子。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夏牧场的基本概念。夏牧场是大自然中的一种美丽景观,是牧羊人和牲畜在夏季的活动场所。它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夏牧场的描述。这个案例展示了作者是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绘夏牧场的美丽景色,以及这些手法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自然之美。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美丽的夏牧场》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去过牧场吗?有没有见过美丽的夏日牧场?”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夏牧场的美丽奥秘。
《美丽的夏牧场》教案
《美丽的夏牧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观察夏牧场的图片,了解夏牧场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2)培养学生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观察、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夏牧场的特点。
(2)通过绘画、摄影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夏牧场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培养学生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夏牧场的特点,以及如何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夏牧场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学生准备绘画、摄影等表现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夏牧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夏牧场的自然风光。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夏牧场特点,教师总结。
2. 深入学习(1)教师播放夏牧场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夏牧场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夏牧场的特点,总结夏牧场的美。
3.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绘画、摄影等实践活动,表现夏牧场的美丽风光。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建议和帮助。
4. 分享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夏牧场的特点,培养学生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夏牧场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观念。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达和创作空间,培养学生的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夏牧场的美丽风光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教师总结:夏牧场的美丽风光提醒我们要珍惜大自然的馈赠,保护生态环境,传承民族文化。
《美丽的夏牧场》教学指导设计
《美丽的夏牧场》教学指导设计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美丽的夏牧场》这篇短文的内容。
2.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和理解课文的内容。
2.掌握一些重要的生词和短语。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课文《美丽的夏牧场》的复印件。
2.一个电子白板或黑板。
3.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或电视。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一片美丽的夏牧场,引发学生对夏牧场的兴趣。
2.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这张图片,让学生简单描述一下自己对牧场的印象和感受。
3.教师提问:你们曾经去过类似的牧场吗?你们对牧场的印象是什么?第二步:阅读和理解(15分钟)1.教师分发《美丽的夏牧场》的复印件,并要求学生默读课文一遍。
2.学生自己阅读并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词和短语。
第三步:课文理解与讨论(15分钟)1.教师提问: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
2.教师对课文进行点拨和解释,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教师提问:文章中有哪些具体的描写和细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第四步:思考和反思(15分钟)1.教师提问:为什么作者觉得夏牧场很美?学生回答并解释。
2.教师带领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珍爱自然环境?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第五步:写作和表达(20分钟)1.教师要求学生以“我眼中的美丽夏牧场”为题,写一篇短文。
2.学生可以参考课文的内容,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描述他们眼中的夏牧场。
3.学生可以选择用中文或英语写,简洁明了即可。
第六步:展示和交流(10分钟)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2.学生可以选择朗读自己的短文,也可以将短文展示在电子白板上。
3.全班同学可以评论和提出建议。
第七步: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和重要词汇的理解。
3《美丽的夏牧场》教学设计
3《美丽的夏牧场》教学设计 (2) 教学设计:《美丽的夏牧场》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故事《美丽的夏牧场》的内容,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 能够用简单的英语表达故事中的人物、动物和事物。
3. 能够用英语描述故事中的场景和情节。
4. 能够通过故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听力能力。
教学准备:1. 故事书《美丽的夏牧场》2. 单词卡片(人物、动物和事物的图片和英语单词)3. 教学素材(包括故事的图片、听力材料等)4. 录音设备和音频材料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 与学生打招呼,引起学生的注意。
2. 准备一些关于农场动物和夏季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以引出故事的主题。
Step 2: 故事导入1. 将故事书《美丽的夏牧场》展示给学生,读出书名并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个故事。
2. 引导学生猜测故事的内容,根据封面和标题进行猜测。
Step 3: 故事听力1. 播放故事的录音,让学生闭眼聆听,感受故事的节奏和情节。
2. 重复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故事。
Step 4: 故事理解1. 根据故事的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
例如:- What is the story about?(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Who are the main characters?(主要角色有谁?)- What happens in the story?(故事中发生了什么?)Step 5: 单词学习1. 准备单词卡片,包括故事中的人物、动物和事物的图片和英语单词。
2. 展示卡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
例如:- What is this?(这是什么?)- How do you spell it?(怎么拼写?)- Can you give me an example sentence with this word?(你能用这个单词造个句子吗?)Step 6: 故事操练1. 将故事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图片描述故事的场景和情节。
小学音乐《美丽的夏牧场》教案
小学音乐《美丽的夏牧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夏牧场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学会歌曲《美丽的夏牧场》,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 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草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美丽的夏牧场》,并能用优美的歌声表现夏牧场的美丽。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美丽的夏牧场》的歌谱和音频资料。
2. 学生准备歌唱本和乐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美丽的夏牧场》,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谱,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高,引导学生跟唱。
3. 歌曲讨论:让学生谈谈对夏牧场的印象,以及歌曲中所表现的美好景象。
4. 歌曲展示:学生分组,选择合适的乐器,用音乐的形式展示对夏牧场的热爱。
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歌曲中所展现的美丽夏牧场。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练习歌曲《美丽的夏牧场》,争取能熟练演唱。
2. 家长协助孩子,让他们在家人面前展示所学歌曲,分享学习的喜悦。
3. 家长引导孩子,让他们谈谈对夏牧场的看法,以及歌曲中所体现的我国草原文化。
六、教学策略:1. 采用聆听、学唱、讨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提高。
3. 融入草原文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2. 学生能够用乐器演奏歌曲,展示对夏牧场的热爱。
3. 学生能够谈论自己对夏牧场的看法,以及对我国草原文化的了解。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草原,让他们亲身感受夏牧场的美丽。
2. 邀请草原地区的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草原文化。
3. 开展草原歌曲比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美丽的夏牧场教学设计
美丽的夏牧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夏季农场的特点与作物生长环境;2.掌握基本的农场管理知识,如浇水、施肥、除草等;3.培养学生观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团队意识;5.增强学生对农田环境与作物生长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农场参观:学生走进美丽的夏牧场,了解夏季农场的特点和作物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阳光等因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2.农场管理知识:介绍浇水、施肥、除草等基本农场管理知识,使学生了解不同作物对水肥和光照的需求,以及如何保持土壤湿润和杂草控制等。
3.农作物观察与实践:学生选择一种农作物进行观察,记录作物生长的变化,通过实践测量土壤的湿度、温度等指标,了解作物生长的需要。
4.农作物疾病防治:引导学生了解作物疾病防治的重要性,介绍常见的作物疾病及其防治方法,如喷洒农药、定期除虫等。
5.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照顾一片农作物,学生们共同协作,互相帮助,学习合作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夏季农场的景象,激发学生对夏季农场的好奇心和兴趣。
2.介绍夏季农场的特点和作物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阳光等因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3.介绍农场管理知识,如浇水、施肥、除草等基本农场管理知识,学生们通过讨论和实际操作,了解作物生长的需求和管理方法。
4.学生选择一种农作物进行观察,记录作物生长的变化,通过实践测量土壤的湿度、温度等指标,探究作物生长的需要。
5.引导学生了解作物疾病防治的重要性,介绍常见的作物疾病及其防治方法,学生们通过观察实验,了解农作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6.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照顾一片农作物,学生们共同协作,互相帮助,学习合作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7.总结与展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实践成果,总结夏季农场的管理经验和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
8.激发思考与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如何保护农田环境等问题,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
【精品课件】 人教版音乐六上 2-1美丽的夏牧场 课件
学习目标
随琴学唱这首歌曲的歌谱。
同学们去过牧场吗?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让我们欣赏一下美景吧!
让我们欣赏一下美景吧!
走进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民族语言为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哈萨克族主体在中亚、西亚,主要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中国、 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蒙古等国。 哈萨克族是哈萨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占其总人口的65.5%,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哈萨克族的人口数为 1562518人。
走进哈萨克族
美丽的夏牧场乐谱
音乐知识
骨干音:骨干音是指主T,属D,下属S,也就是一、 四、五级音,分别是调式主音及其上方和下方纯五度, 而属音和下属音分别从上下方五度来支持主音。主音、 属音和下属音是调式的支柱,而也称之为正音。 这首歌曲的骨干音是:6(加重号) 2 3
学练提示
1.在老师指导下,先学唱曲谱,再带入歌词加以练习。 2.唱熟后,可以设计其它的演唱形式分组表演。
课堂小结
歌曲《美丽的夏牧场》是一首哈萨克族民 歌,歌曲为一段体,旋律优美、节奏规整,运 用民歌旋律发展中最简朴的手法,将第一、第 二乐句多次反复构成全曲,歌曲的音域不宽只 有六度,很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演唱。
课下任务
搜集更多关于哈萨克族的知识,加以积累。
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美丽的夏牧场 课件
天山脚下 恰布河旁 是我们可爱的夏牧场 河滩飘炊烟 风送奶茶香 围坐在花毡上 阿肯在弹唱 啊 这是哈萨克生活的好地方 这是哈萨克生活的好地方 啦啦啦 啦啦啦
天山脚下 恰布河旁 是我们美丽的夏牧场 红梅朵朵开 绿水绕毡房 远处是冰峰 近处有牛羊 啊 这是哈萨克放牧的好地方
朗读歌词 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美丽的夏牧场
初听歌曲 想一想这首歌是以怎样的情感和速的夏牧场的哪些美景?
天山脚下 恰布河旁 是我们美丽的夏牧场 红梅朵朵开 绿水绕毡房 远处是冰峰 近处有牛羊 啊 这是哈萨克放牧的好地方
天山脚下 恰布河旁 是我们美丽的夏牧场 天山脚下 恰布河旁 是我们可爱的夏牧场 天山脚下 恰布河旁 是我们美丽的夏牧场 是我们可爱的夏牧场 啦
再听歌曲 随音乐轻声哼唱。
“阿肯”是哈萨克族人民对民间歌手的尊称。 阿肯能根据当时当地的情景即兴编词弹唱,这是其 他歌手所不及的,所以他们受到哈萨克族人民的特
别尊敬。
饱含感情地演唱一下《美丽的夏牧场》
美丽的夏牧场
1.天山脚 下, 恰布 河 2.天山脚 下, 恰布 河
66 32 3 - 23 4 34 2 - 67 12 34 32 17 675 6房, 远 处是 冰 峰,近处有牛羊。 香, 围 坐在花毡 上,阿肯在弹唱。
红梅朵朵开, 绿水 绕毡 河滩飘炊烟, 风儿 送茶
3 23 4 3 212 32 1- 67
1=G 4 4
66 32 3 - 23 4 34 2 - 67 12 34 32 17 675 6旁, 是 我们 美 丽的 夏 旁, 是 我们 可 爱的 夏 牧 牧 场。 场。
1.天山脚 下, 恰布 河 2.天山脚 下, 恰布 河
66 32 3 - 23 4 34 2 - 67 12 34 32 17 675 6房, 远 处是 冰 峰,近处有牛羊。 香, 围 坐在花毡 上,阿肯在弹唱。
66 32 3 - 23 4 34 2 - 67 12 34 32 17 675 6旁, 是 我们 美 丽的 夏 旁, 是 我们 可 爱的 夏 牧 牧 场。 场。
1天山脚 下, 恰布 河 2天山脚 下, 恰布 河
66 32 3 - 23 4 34 2 - 67 12 34 32 17 675 6房, 远 处是 冰 峰,近处有牛羊。 香, 围 坐在花毡 上,阿肯在弹唱。
天山脚下,恰布河旁,
是我们美丽的夏牧场。
红梅朵开,绿水绕毡房,
远处是冰峰,近处有牛羊。
啊!这是哈萨克放牧的好地方。
天山脚下,恰布河旁,
是我们可爱的夏牧场。
河滩飘炊烟,风儿送茶香,
围坐在花毡上,阿肯在弹唱。
啊! 这是哈萨克放牧的好地方。
1=G 4 4
红梅朵朵开, 绿水 绕毡 河滩飘炊烟, 风儿 送茶
3 23 4 3 212 32 1- 67
《美丽的夏牧场》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美丽的夏牧场》适用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夏牧场的自然风光和特色,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热爱。
2. 通过学习夏牧场的相关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
2. 句子的理解和表达。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2. 句子结构的分析和运用。
二、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夏牧场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 任务型教学法: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知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与夏牧场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 学习任务单:提前准备好供学生完成任务的学习单。
3. 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认读和记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出示夏牧场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夏牧场的印象,从而引出本课主题。
2. 生字词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新词新句,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并让学生进行认读练习。
3. 课文理解: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4. 句子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句子进行表达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心中的夏牧场。
3. 家长协助孩子了解夏牧场的相关知识,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和课文的理解程度。
2. 过程与方法: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的夏牧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培养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会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的美。
2.了解与哈萨克相关的音乐文化。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且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教学难点:最后一乐句的词曲结合;有表现力地演唱歌曲。
解决方法:通过范唱、分析旋律、自主探究、教师暗示、音画同步等方法,介绍哈萨克民族文化,帮助学生理解、表现歌曲。
教材简析:
《美丽的夏牧场》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美丽的草原”歌曲教学内容。
《美丽的夏牧场》是一首抒情优美的儿童歌曲,4/4拍、单乐段,四个乐句具有明显的
“起、承、转、合”的作曲手法。
歌曲词、曲都体现了一幅美丽生动的草原牧场情。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了解新疆哈萨克族风情
播放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课件)
第二遍听赏,同时出示歌词。
师:我们一起看看这首歌曲
的歌词,唱到了什么山?什么
河?哪些景色?你觉得这是哪个
地方?
结合这些景致,你觉得是我
国的哪个民族?
介绍新疆哈萨克族。
师:哈萨克族生活在天山脚
下,以游牧为生,是个能歌善舞
的民族,民族乐器主要有冬不拉、
手鼓(出示实物)。
边听音乐边打节奏。
聆听音乐,
说说这是哪个民
族的歌曲。
听赏并说说
歌曲中唱到的景
致。
学生欣赏画
面。
学生拍打铃
鼓(随意的)。
跟随老师的
节奏打一打铃
鼓。
学生通过
听一听、看一
看,直切本课
主题。
多媒体课
件的播放使
视听结合,学
生产生好奇
心。
结合民族
音乐文化(手
鼓等演奏),
让学生走进
哈萨克族的
神奇土地。
在
了解歌曲的
同时培养了
学生的审美
情趣;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
二、新歌教学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歌曲哼唱旋律,通过范
《美丽的夏牧场》。
请同学们一起来哼唱旋律,同时观察旋律中哪个音出现的最多?
师:是的,在歌曲中,以“6”音为主的旋律都给我们感觉比较优美,再加上中速的演唱速度,让歌曲更加抒情了。
我们一起来唱第一段歌词,找出你认为最难唱的地方。
师: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琴声再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遍,你能找出你觉得最抒情的一句吗?为什么?讲述音乐知识“”。
单独哼唱“啊”(第三乐句)指导声音。
教师钢琴伴奏。
师:同学们,这段歌词中出现了“阿肯”一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解释“阿肯”、相关音乐文化。
总结旋律结构特点,出示图谱。
总结出歌曲中
“6”音出现最
多,结束音也在
“6”上。
带着优美、
抒情的声音再次
哼唱旋律。
初步学唱第
一段歌词,并找
出难点。
找出最能抒
发感情的乐句。
用连贯、圆
润的声音哼唱
“啊”。
带着感情直
接唱第二段歌
词。
唱、分析旋
律、朗读歌
词、音画同步
等方法,介绍
哈萨克族民
族文化,帮助
学生理解、表
现歌曲,理解
旋律特色,暗
示歌曲调式。
运用图、
文、声、色并
茂的效果启
发学生,层层
深入,逐步展
开,为学生唱
好歌曲提供
了较好的平
台。
让学生了
解“阿肯”;
哈萨克族的
地方民俗、风
情。
三、分析、处理歌曲
师:我们完整地把歌曲演唱
一遍,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乐
句,你能用自己的图谱来表示
吗?
老师出示图谱。
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
师:如果你是阿肯,你会怎
样唱这首歌呢?
二度范唱。
师:这首歌曲也可以用这种
形式来演唱,请听。
师:如果加快速度,又会带
学生分小组
设计(可以用颜
色、数字等)。
说说为什么
这样设计?
跟随图谱唱
一唱。
(领唱、齐
唱。
)
加入手鼓。
听赏完后作
两声部练习(轮
唱)。
豪放、热情。
学生边听边
从速度、情绪上
比较《玛依拉》
和《美丽的夏牧
场》
通过小组
合作、分析、
讨论,在享受
自己创作快
乐的同时,感
受歌曲“起、
承、转、合”
的作曲手法,
充分培养和
提高学生的
想象能力、创
造能力、合作
能力等综合
音乐素质。
同时暗示
歌曲曲式。
将
音乐知识和
音乐技能等
教学内容有
机的渗透在
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
播放歌曲《玛依拉》(课件)。
师: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哈萨克民歌《玛依拉》,与《美丽的夏牧场》作一下比较。
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
四、总结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
顾一下,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
了什么?
学习了一首
新疆哈萨克民族
的歌曲,了解到
新疆哈萨克民歌
的特色。
同一首歌曲
速度变化了,情
绪也会跟着发生
变化。
以“6"音为
主的小调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