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消费认同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联性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中居民消费行为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农村经济发展中居民消费行为与乡村振兴的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在这一背景下,居民的消费行为对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消费行为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农村经济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以及乡村振兴下的消费行为变化三个方面展开回答。
一、消费行为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消费行为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首先,居民的消费需求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例如,农民对于生活品质和文化娱乐的追求不断提升,对农村旅游和休闲产业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这些消费需求的增加,促进了农村各个行业的发展,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增长。
其次,消费行为对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有着重要作用。
消费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
举个例子,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升级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农村居民逐渐倾向于购买高品质、环保、绿色的农产品。
这促使农村产业结构从传统农产品向特色农产品、生态农业的转变。
新兴的农产品产业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农村经济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会对居民的消费行为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首先,农村经济的增长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从而推动了消费行为的升级。
农民不再仅仅追求温饱问题,而是开始关注健康、品质、安全等方面的消费。
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增加了农村消费者的购买力。
其次,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农民的消费体验。
例如,农村物流和交通的发展使得农产品的流通更加便捷,居民能够更方便地购买到所需的商品。
同时,农村社会服务设施的完善,如医疗、教育等,也为消费行为的升级提供了保障。
三、乡村振兴下的消费行为变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农村的消费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农村居民开始关注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等新兴消费模式。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消费行为变化的研究
、
放宽对农村的信贷政策 ,基本 已经形成了一个能够服务农 村、农 民的金 融体系。随着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 以来 ,农 民的文化 素质的不断 提高 ,
一
费群体给 以补贴政策 ,尤其是农村的消费市场 。同时 ,家 电产 品是农村 家庭 主要 的财产 ,很多人通 过这些 财产 可 以向别 人传 达其 “ 面子 ”信 息 ,以显示他们的身份 和地位 。再次 ,由于家电下 乡行业在很 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度上 改变 了以前农民的消费行 为,农 民可 以不用亲 自把这些 产品带回家 。在 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时代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 , 农 村的通信
服务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以中国电信 ,中国移 动为首 的通 信服务商基
本 上都覆盖 了新农村建设示 范点 。由此 ,农民可以通过 网络在家里就可 以达到购物 的目的。但是 ,电商行业在有点缺点也影响了农 民的消费水 平 ,比如物流 的发展程度。尽 管如此 ,农 民的购买消费行为都在一定程 度得到改变 。 农 民 不 合理 消 费 行 为 的 策 略探 讨 正确引导农 民处理与金融行业 的关 系。金融行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 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提高了农民的消费水平。但是金融行业针 对农 民还没有具体的优 惠措施 ,农民承担的银行贷款利率较高 ,并且贷款 的 幅度控制在了一定 的范 围内。农 民也应 该意识到贷款的风险意识。 政府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等各项扶持政策 ,改善农 民的生活环 境 ,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 。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 的建设 ,让老百 姓真正 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针对不 同区域的农 民采取相应 的扶 持政策 ,调 整农业产业结构 ,在发展种植 的同时 ,协调 发展林业 、畜 牧业 ,比如 山 区林下经济的效应 ,充 分利用 当地 的资源 ,优化资源 的配置。调整第一 产业 、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 、休 闲旅游业 ,千方百计 增加农 民的收入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努力实践党 的群众 路线教育实 践活动 ,引导农 民树立正确是世界观 、人生观及价值观。教育农 民,反 对形式主义 ,享乐主义与极端 个人 主义及奢 华 主义 。保持艰苦 奋斗 的 优 良作 风。 从农民的立 场看 ,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坚持党 的领导 ,树立 全面发展的观点。增加教育层面的消费 ,消费理念 、消费行 为在满 足基 本 的物质需求的情况下 ,努力 向精神层面发展 。从企业角度 出发 ,企业 应该增强社会责任感 、使命感 ,积极应该农 民绿色 消费、健 康消费。生 产适合农村 、农民消费的产 品;避免过度夸大幅度 的广告 。从新 闻媒体 的角度 出发 ,新闻媒体应该 引导农 民走健康的消费道路 。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研究
恩格尔 系数是衡 量一 个国家 或地 区人 民生 活水平高低 的 说明从 2 0 O 0年开始 ,中国农村居 民生活已经达到小 康水平 。 标志 。联合 国粮农组织提 出的恩格尔 系数 的衡 量标准为 :恩 17 9' 0 8 间中国农村居 民恩格尔系数 虽然也有反复 ,但 8—2 O 年 格 尔系 数 在 5 %以 上 为 贫 困 ,5 % ~5 %为温 饱 ,4 % ~ 9 O 9 0
居 民收入和消 费水平的提高 ,消费结构也发生 了变化 。根据 2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 . 消 费是促进 国民经济 良性发 展的关键 ,而消费结构 是否 《 中国统 计 年鉴》 生活 消 费 支 出的 分 类方 法 ,图 4显 示 了 合理 ,又是 消费的关键 。消费结构 是衡量居 民消费水平和生 i9 9 o一2 8 ∞ 年八大类生活消费支出的变化情 况 : 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上世纪 9 。年代以来 ,随着农村
l7 — o 8年 间有较大 幅度 的增长 。农村居 民人均 纯收入 由 9 82 O 中国农 村人 口数量 巨大 ,但农村居 民消 费需求不足 一直 1 8 9 年的 1 元增加到 2 8 的 46 元。 7 3 4 ∞ 年 7l 是影 响中国居 肖 费不足 的主要原 因 ,从而制约了 国民经 济
差距 、解决 “ 三农 ”问题 I 现实选 择 ,也 是实现 以工 哺农 、 关键性作用 。 j g
以城带 乡的具 体化方案 ,是构 建社会主 义和 谐社会和全 面建 设小康社 会的必然要 求 。2 3 的中央一 号文件明确 指出 , 0 9年 扩大 国内消 费需求 ,最大 潜力在农村 。新 农村建设对于启 动
总体呈下降趋势 ,恩格尔 系数 由 l7 9 8年的 6 7 7 %下降至 20 08 5 9为小康 ,3 % ~ 06 08 0 4 9 为富裕 ,低 于 3 %为 最富裕 。根据 年 4 Z 0 3 %,下降了 2 个 百分 点 。按照恩格尔定律 ,说 明中田 4
浅谈农民工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_张金霞
浅谈农民工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张金霞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批农民涌入城市,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但也给城市社会的治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
拥有复杂身份背景的农民工,处于农村和城市的边缘,正扮演着一种“双重边缘人”的角色。
由于传统户籍制度和社会等的原因,农民工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出现了偏差,从而导致农民工的社会地位比较低。
农民工虽然为推动现代化的进程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但却不为所在城市社区所接受和认同。
本文试着分析农民工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形成发展过程,并就如何提高农民工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如何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进行思考,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 自我认同 社会认同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
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但也给城市的治理带来了困难。
他们既不能完全融入城市,也不能完全被农村所接受,扮演着“双重边缘人”的角色。
农民工在城市里工作了相当长的时间,但是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城市人,而且对长期工作和生活的社区也没有认同感 。
按照正常的城市化进程,进城后的农民会逐渐转变为市民。
为什么农民工对工作和生活的社区没有认同感呢?这就涉及到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问题。
李强的研究显示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地位很低。
北京大学1995年在广东东莞的调查及国务院发展中心农村部课题组的赵树凯、葛延风在江苏、上海等地的调查显示农民工的工作极不稳定。
(赵树凯等,1995:10~11)这些使农民工很难对工作的城市形成很高的认同。
周明宝在《城乡滞留型青年农民工的文化适应与社会认同》一文中研究了农民工的污名化过程对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影响。
(周明宝,2004:5)这些成果都是从一个方面研究农民工的认同问题。
本文通过对农民工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农民工社会地位低的原因,进而提出一些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建议。
一 农民工的现实状况“农民工”这个词表明的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也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身份或社会地位,更是一种身份与职业的结合,其中“农民”表明他们的社会身份,“工”则表明他们的职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民工问题与农村建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民工问题与农村建设近年来,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不断拉大,我国农民工问题日益凸显,同时也对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农民工问题,并探讨其对农村建设带来的影响和对策。
一、农民工问题现状与原因农民工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工收入低、待遇差。
由于缺乏技能与资本,农民工在城市中往往只能从事低薪、体力劳动密集的工作,收入相对较低。
同时,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工作待遇也普遍较差,包括住房条件差、劳动保障不完善等问题。
二是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社会地位较低。
农民工来自农村,与城市居民之间存在着隐性的社会差距与地域差异,容易受到歧视与不公平待遇。
这一问题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户籍制度限制。
农民工进入城市工作时,大多数面临着户籍制度的限制,缺乏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
二是教育与培训不足。
农民工大多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与职业培训,技能水平有限,难以适应城市工作的需求。
三是法律保障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于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尚不完善,工资拖欠、安全事故等问题较为突出,缺乏有效的法律渠道维护权益。
二、农民工问题对农村建设的影响农民工问题对农村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首先,大量的农民工外出打工导致农村资源流失,农业生产受到一定的制约。
其次,农民工流动性增加,会导致家庭关系的疏远、道德观念的淡化等社会问题。
此外,农民工返乡后往往面临身份转换、职业培训等问题,农村社会结构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农村建设与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密切相关。
首先,要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为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其次,要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
此外,还需完善法律保障,切实维护农民工的权益。
三、应对农民工问题的对策为解决农民工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首先,要改革户籍制度,逐步实现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人口自由流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对于农民工消费调查分析
对于农民工消费调查分析一、引言农民工是指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劳动者,在城市进行各类手工和体力劳动,为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由于它们的社会地位较低,收入水平也比较低,导致他们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农民工消费调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农民工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为提升农民工的生活水平提供重要参考。
二、农民工消费习惯1. 喜欢购买拥有实际价值的物品农民工消费习惯注重实用性和性价比,不太喜欢购买奢侈品和不必要的虚荣品。
在购物时,他们会比较注重购买拥有实际价值的物品,如衣服、鞋子、日用品等。
2. 对价格敏感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农民工在购买商品时往往比较注重价格,对价格敏感。
他们会追求实惠,善于比较价格,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
3. 频繁使用互联网购物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会使用互联网进行购物。
他们在互联网上找到更加优惠的价格,避免了因为城市生活成本高昂的情况下进行购物的负担。
三、农民工消费行为1. 食品消费对于食品消费,农民工更注重食品的品质和质量。
鱼、肉等比较昂贵的食品不会过于频繁购买,而粮食和蔬菜等实用性的食品则是消费的主要用途。
2. 家庭用品消费在家庭用品方面,农民工更注重实用性和耐用性。
如空调、电视等家用电器的购买量较少,而电饭煲、电磁炉等偏实用的家庭用品则是消费的主要用途。
3. 娱乐消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工在娱乐方面的消费也增加了。
如看电影、追剧等,他们会通过各种途径支付观看费用。
四、社会对农民工消费调查的影响及应对1.影响消费调查对于农民工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就业机会的增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更好的了解农民工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可以为政府加强农民工保护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2.应对政府要推出一系列针对性政策,改善农民工群体的生活条件,加强内外部教育,以激励公民积极参与,为农民工赢得社会的尊重和更好的生存条件。
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法规宣传, 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行政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农民工面临的社会认同问题
农民工面临的社会认同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作为新型劳动力的主力军,为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农民工面临的社会认同问题。
本文将从社会认同的概念、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困境以及解决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的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社会认同的概念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对于自身在社会中地位、角色、身份以及与他人的联系和归属感的主观感受和情感态度。
它是一个动态、多层次的过程,涉及到个体与社会、群体的互动关系。
二、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困境1. 职业身份不稳定:农民工作为外来打工者,往往只能从事低技能的工作,没有固定职业身份,也缺乏职业发展的机会,这使得他们在社会的角色定位模糊不清。
2. 社会地位低下:由于来自农村的农民工一般受到城市居民的一定歧视,他们在城市中往往被边缘化,未能融入到城市社会中,缺乏身份认同感。
3. 缺乏社会支持体系:农民工进入城市后,面临着生活环境的突变和依赖子女的问题,他们往往没有稳定的社会支持体系,无法获得充分的社会支持和认同。
三、解决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的对策1. 提供职业发展机会: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机会和职业发展通道,让他们有机会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的职业身份认同感。
2. 宣传教育促进社会融合: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传递农民工的贡献和价值,消除对他们的偏见和歧视,促进社会融合和共享。
3.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社会组织、企业以及政府应该合力打造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为农民工提供咨询、援助、保护等服务,帮助他们在城市中生活和工作得到更好的保障。
四、结语农民工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面临的社会认同问题不容忽视。
只有通过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宣传教育以及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才能解决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困境,让他们真正融入到城市社会中,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农民工意识形态与社会认同的研究
农民工意识形态与社会认同的研究农民工是指从农村地区到城市就业的劳动力。
他们在城市中承担着各种体力劳动和简单劳动,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农民工的意识形态和社会认同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农民工的意识形态和社会认同,并剖析其形成原因。
一、农民工的意识形态农民工的意识形态主要是指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由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农民工普遍存在着对知识和文化的相对缺乏,因此他们的意识形态往往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和传统性。
他们对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等问题的认识相对较浅,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另一方面,农民工的意识形态也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由于他们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农民,他们的家庭教育和社会背景决定了他们的意识形态往往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的差异。
他们更加注重传统价值观念,重视家庭、亲情和乡土情怀。
这种意识形态的差异导致了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社会认同存在一定的障碍。
二、农民工的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对自身身份和地位的认同感。
对于农民工来说,他们在城市中承担着低层次的工作,往往被视为城市底层的一员。
这种身份认同使得农民工在城市中感受到了较大的社会压力和歧视。
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使得农民工在城市中感受到了较大的不公平和不平等。
他们的低收入、低社会地位以及缺乏社会保障等问题导致了他们对城市社会的不满和失望,进而影响了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
其次,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也影响了他们的社会认同。
由于缺乏相关技能和教育背景,农民工往往只能从事低层次的工作,工作条件较差,待遇不公。
这使得他们对城市社会的认同感降低,产生了一定的社会不满情绪。
三、农民工意识形态与社会认同的形成原因农民工的意识形态和社会认同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农民工的意识形态受到教育水平的制约。
由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农民工往往缺乏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这导致了他们的意识形态相对保守和传统。
农民工收入与消费问题的实证分析的论文-中国经济论文
农民工收入与消费问题的实证分析的论文中国经济论文[摘要]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占全国人口近1/10的农民工的消费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
“农民工”是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社会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特征。
农民工流动,跨越了城乡和区域,他们的消费行为既连接了农村,也与城市消费具有一定的共性。
巨大的消费潜力已使农民工成为城镇、农村居民之外的消费“第三元”。
研究农民工收入与消费规律,将这个特殊群体的消费纳入到政策范围,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民工;收入;消费;实证分析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以外需支撑的经济增长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以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成为近期很多经济政策的着力点、出发点和主线之一。
长期来看,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仍然是国内需求,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就扩大内需的具体措施而言,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们认为,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占全国人口近1/10的农民工的消费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
有关统计显示,全国农民工数量目前已超过2亿,其中外出就业的农民工数量达到1.2亿,且以每年增加600~800万人的速度递增。
“农民工”是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社会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特征。
农民工流动,跨越了城乡和区域,他们的消费行为既连接了农村,也与城市消费具有一定的共性。
如此庞大的人群涌入城市打工生活,巨大的消费潜力已使农民工成为城镇、农村居民之外的消费“第三元”。
当前,各级政府都在探索有效扩大内需的政策,研究农民工收入与消费规律,将这个特殊群体的消费纳入到政策范围,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东莞市拥有近1000万农民工,而东莞户籍人口只有168万人,是一个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城市。
我们以东莞农民工为调查对象,设计了调查问卷,采取了调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
在产业比较集中的长安、大朗和大岭山三个镇实际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762份,有效回收率95.25%。
新时代下的农村消费观念与行为分析
新时代下的农村消费观念与行为分析新时代下的农村消费观念与行为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新时代下的农村消费观念与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过去,农村居民在消费方面往往以实用性和价格为首要考虑因素,而现在,消费者的需求已经不再满足于基本生活需求,而是更多地注重品质和个性化需求。
本文将从理论层面和实际案例两方面对新时代农村消费观念与行为进行分析。
新时代下的农村消费观念与行为的转变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得到了极大地改变。
过去,由于受限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农村居民对于市场价值和产品品质的了解相对有限。
而现在,互联网的普及让农村居民能够更加方便地获取产品和市场信息,对于品牌、质量和价格等因素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高。
农村居民通过互联网购物平台进行网购,它使购物更加便捷,并且商品种类繁多,质量有保障。
同时,通过社交媒体,农村居民可以看到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对自己的消费观念产生了影响。
其次,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于消费品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农村居民的收入逐渐增加,昔日只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观念已经过时。
农村居民对于健康、环保、高品质产品的需求也开始增加。
比如,农村居民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更加注重有机食品和绿色农产品的购买。
另外,随着教育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他们更加注重知识和文化产品的消费,包括书籍、音像制品、艺术品等。
再次,政府政策的引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消费观念与行为的转变。
中国政府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农村居民加大消费,促进农产品消费升级。
政府在优惠政策、财税政策和农村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农村居民增加消费。
此外,政府还大力推进农村电商的发展,给予农村居民提供更多购物渠道和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这些政策举措有效地提升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
从实际案例来看,新时代下的农村消费观念与行为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消费问题探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消费问题探讨2005年12月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它的实质是将增加农民消费作为调整投资消费关系、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
因此,增加农民消费将成为下一阶段宏观经济调控重点解决的问题,无疑也关系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败。
本文从中国农村消费现状入手分析,详细探讨了制约农村消费的多种因素,提出了政府在调控、提升农村消费力过程中的行为选择。
标签:新农村建设消费需求提升行为选择2006年2月24日来自商务部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的农村,只消费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商品。
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司长廖建成认为,随着农民购买力的较快增加,农村消费将随之不断扩大,我国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亟待开发。
2005年12月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它的实质是将增加农民消费作为调整投资消费关系、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
而这项计划的实施,不仅将造福我国9亿农民,缩小城乡差距,也必将为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调整投资消费关系,重要的是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
相对于城市消费需求增长,农村消费由于受收入和基础设施等诸多影响,增长速度还很慢。
因此,增加农民消费将成为下一阶段宏观经济调控重点解决的问题,这无疑也关系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败。
一、现阶段农村消费状况分析1.与城市相比,人均消费性支出很低。
从表1可看出,在2001年~2004年期间,虽然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均在75%左右,相差无几,但由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多,致使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只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30%左右。
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比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低了4997元,是其支出数的228.70%。
表1 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性支出对照表资料来源:根据2002、2003、2004、2005 年《统计年鉴》计算所得2.从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来分析,农村居民家庭除摩托车拥有量比城镇居民家庭拥有量大之外,其余种类的家用电器拥有量均严重不足,与城镇居民差距很大。
农村居民消费与乡村振兴的关联性分析
农村居民消费与乡村振兴的关联性分析随着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村改革的深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期中国农村发展的主题。
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将直接影响乡村振兴进程。
本文将分析农村居民消费与乡村振兴的关联性,并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农村居民消费对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
一、农村居民消费与乡村振兴的紧密联系农村居民消费与乡村振兴密不可分。
首先,农村居民消费是乡村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将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同时,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也会带动农村产业的扩大和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乡村振兴。
其次,农村居民消费是乡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
升级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需要农村居民消费的支持和推动。
因此,农村居民消费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与相互作用。
二、农村居民消费对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1. 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农村居民消费的增加将推动农村经济的增长。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增加了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如农副产品、乡村旅游、休闲娱乐等。
这些需求的增加促使农村经济的增长,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2. 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农村居民消费的增加将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随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从事各类产业的就业机会逐渐增多,劳动力的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农民的收入也随之增加。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不仅能够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激发农村居民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形成良性循环。
3. 推动乡村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农村居民消费的增加将推动乡村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由于城市消费市场饱和,乡村市场成为了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新的增长点。
随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提升,乡村产业和服务业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如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
这将推动乡村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乡村经济的竞争力。
4. 增加就业机会农村居民消费的增加将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中国农民工群体中的社会认同与经济发展
中国农民工群体中的社会认同与经济发展中国农民工是社会经济变革的产物,他们的存在与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农民工群体逐渐形成,并开始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
他们的存在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也对社会认同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农民工群体的形成,引发了对社会认同的思考。
在中国传统的农村社会中,人们对土地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土地与农民的身份认同紧密相连。
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农民工。
他们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改变了生活方式,社会角色的转变导致了他们对自己社会地位的认同感的削弱。
其次,经济发展对农民工的社会认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大部分农民工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体力劳动,开始追求更好的经济回报与社会地位。
一部分农民工选择自主创业,尝试从事技术、服务等高附加值的工作,提升自身能力。
而另一部分农民工则选择通过教育提升自己,希望通过学历的提升来实现社会认同的提升。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仍然面临着诸多不公平,缺少合法权益保障,这也导致他们的社会认同感较低。
另外,农民工的社会认同也与他们所在的城市社会环境有关。
城市作为一个现代化的生活空间,给农民工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但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在城市中,农民工面临着令人感到陌生的生活方式、文化差异等问题。
他们需要适应新的社会规则和价值观,并融入城市社会。
然而,很多农民工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完全融入,导致他们与城市居民存在一定程度的隔阂。
这也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社会认同感。
与此同时,农民工群体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由于他们在城市中的低廉劳动力成本,很多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支持。
农民工群体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经济发展中所获得的回报相对较少,劳动权益难以保障,也无法分享到经济增长的红利,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社会认同产生了影响。
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与农民身份认同
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与农民身份认同农村经济发展是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和农民身份认同的重要路径。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
在这个过程中,农民身份认同的提升和农民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本文将从新农村建设与农民身份认同的关系、新农村建设对农民身份认同的影响以及加强农民身份认同的途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新农村建设是指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村产业水平、推动农村社会进步为目标的综合性工程。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和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通过新农村建设,农村地区得到了更多的投资和政策支持,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这对于农民身份认同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新农村建设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在过去,农民的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缺乏多元化的发展机会。
而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改善,农民可以更方便地接触到城市的资源和市场,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旅游、乡村电商等新业态。
这些新的发展机会为农民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他们能够实现自身价值,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增强了对农民身份的认同感。
其次,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
新农村建设注重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
农民的子女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条件,出行更加便利,这些都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
同时,新农村建设也注重农村环境的改善,推动农村生态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提高了农民的生活品质。
这些改善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使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抱有更高的期望和认同,进而增强了对农民身份的认同感。
最后,加强农民身份认同的途径主要包括加强农民教育、培育农民组织和加强政策支持等方面。
通过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培育农民组织,如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农民提供组织和参与的平台,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关于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的思考
关于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的思考农民是农村社会的基础和主体,是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农民的地位角色、农民的素质提升、农民的组织发展以及农民的利益保障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首先,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角色。
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福祉。
而农民作为农村社会的基础和主体,担负着农田耕作、粮食生产以及农产品供应等重要任务。
只有农民的发展和农村的繁荣,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其次,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提升农民的素质。
在过去的农村发展过程中,农民主要依靠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进行生产,缺乏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民需要学习和掌握新的农业技术,提高自己的科学农业知识水平。
此外,农村也需要发展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他们的居民素养和文化自觉,以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求。
第三,农民的组织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民自我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形式,能够促进资源的整合和农业经济的规模化经营,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组织基础。
此外,农民组织的发展还能够促进农民的共同发展,增加他们的话语权和参与决策的能力,真正实现农民的主体地位。
最后,农民的利益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关注的问题。
农村社会改革需要保障农民的权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加农民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
同时,要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保护体系,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只有通过保障农民的利益,才能真正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综上所述,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主体。
通过提升农民的素质和组织发展,依法保障农民的利益,我们能够建设出符合现代农村发展需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同时,农民的地位和角色也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重视和关注,通过政策和制度的支持,真正实现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农民工的城市化过程中的身份认同与社会关系演变
农民工的城市化过程中的身份认同与社会关系演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逐渐成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角色。
他们离开农村,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和谋求更好的工作机会。
然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和社会关系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化。
首先,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在城市化过程中经历了从农民到工人的转变。
他们在农村时,以土地为生,依靠农业生产为生活提供支持。
然而,来到城市后,他们成为了工厂和建筑工地上的劳动力,从事着体力劳动。
这种身份转变让他们面临着和城市居民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需要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其次,农民工的社会关系也因城市化而发生了演变。
在农村时,他们与亲人和邻居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形成了一个以亲情和社区为基础的社会网络。
然而,来到城市后,农民工与身边的人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
工作环境中的同事和领导成为了他们的新社交圈子。
这些新的社会关系对农民工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工作岗位和工资待遇,也对他们的心理和情感产生了影响。
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和社会关系的演变还带来了一些种种问题。
首先,身份认同的转变可能引发农民工的心理困惑和焦虑。
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己处于两个社会之间,既不完全是农民,也不完全是城市居民。
这种身份认同的模糊性和流动性给他们的自我认同带来了挑战,可能导致他们对自己身份认同的不确定感。
其次,社会关系的演变也可能带来农民工之间的竞争和冲突。
农民工之间的工资待遇差距和工作条件的不公平,可能导致他们之间产生敌对情绪和竞争关系。
此外,他们与城市居民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也可能导致冲突和隔阂。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农民工的身份认同与社会关系的良好发展。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来增强农民工的职业认同感。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加强劳动法规的执行,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减少社会不公平产生的冲突。
另外,我们可以加强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融合。
农村社会消费需求与新农村建设
农村社会消费需求与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消费需求与新农村建设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的消费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而新农村建设又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村社会消费需求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
一、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需求变化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逐渐提高,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以前的农村居民更多地关注食品、衣物等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而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教育、医疗、休闲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也逐渐增加。
二、农村电商与消费升级随着农村电商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购买商品和服务,这对农村消费需求的升级起到了促进作用。
农村居民可以更方便地买到各种商品,同时也拓宽了他们的消费选择。
三、城乡消费差距与农村消费需求城乡消费差距一直是一个社会问题,农村消费需求相对城市来说侧重于日常用品、家庭用品等,而城市的消费更多地与文化娱乐、旅游等高端消费有关。
解决农村消费需求问题,需要进一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四、乡村旅游与消费需求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满足农村消费需求的重要渠道。
农村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满足了游客的消费需求。
五、教育与农村消费需求随着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对教育的消费需求也在增加。
他们希望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这也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六、健康医疗与消费需求健康医疗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农村居民对健康医疗的消费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新农村建设需要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七、文化娱乐与农村新建设文化娱乐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消费内容之一,农村居民也有自己的文化娱乐需求。
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居民的文化娱乐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元化的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
乡村振兴与农民工市民化
乡村振兴与农民工市民化近年来,乡村振兴和农民工市民化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乡村振兴是指通过加强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推动农村社会进步,实现农村全面发展和农民全面进步的一系列综合性工作。
农民工市民化则是指将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使他们在城市中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当的各项权益和利益。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分析乡村振兴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关系。
一、乡村振兴对农民工市民化的推动作用乡村振兴是为了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进行的综合性工作,对农民工市民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乡村振兴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农民工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城市工作。
其次,乡村振兴可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吸引农民工回乡就业。
再次,乡村振兴可以鼓励农民工创业,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为农村人口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农民工市民化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农民工市民化也对乡村振兴起到了促进作用。
首先,农民工市民化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农村和城市的交流与合作。
农民工通过市民化的过程,会将他们在城市中获得的经验和技术带回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农民工市民化可以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促进农村人口的流动和分配,使得乡村人口更加合理地利用自己的人力资源。
再次,农民工市民化可以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三、乡村振兴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关系乡村振兴和农民工市民化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乡村振兴需要农民工的参与和努力,只有农民工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建设中,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而农民工市民化也需要乡村振兴的支持和保障,只有通过乡村振兴,才能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四、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关系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包括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乡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等。
这些措施与农民工市民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可以提供更好的就业条件和生活环境,吸引农民工回乡就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3月宁夏社会科学No.2.M ar.2009第2期(总第153期)Soc ial Sciences i n N ingx ia Gen.No.153农民工消费认同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联性分析*张向东1,2(1.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0;2.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河南新乡453007)摘要:新农村建设是农民工消费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农民工消费认同的特点又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手段,二者体现着明显的正相应关联。
农民工的消费认同是在市场经济框架下进行的,贯彻的是市场经济的原则,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国家和政府的强力作用下进行的,贯彻的是社会利益至上的原则,追求的是社会效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的不同决定了二者的运行模式必然遵循不同的路径,也决定了二者在运行过程中超过度的界限时,必然产生负相应关联。
关键词:农民工;消费认同;新农村建设中图分类号:C913.33;C912.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292(2009)02-0075-04一、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消费认同概念的界定1.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动态概念。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全面的要求。
新农村的/新0字,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20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0,涵盖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四大文明建设,是一项全面系统的浩大工程。
其中发展生产是根本,培育新型农民是关键,逐步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切入点和突破口,促进农民增收是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则。
新农村建设涵盖的内容丰富且全面,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产生深刻的影响。
2.消费认同概念的界定。
消费不仅是经济现象或心理现象,而且是集经济、心理、文化和社会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现象;消费不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消费者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过程,而且也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消费者进行/意义0建构、趣味区分、文化分类和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过程;消费不仅是物质生活过程,而且也是文化、交往和社会生活的过程。
人类学家弗里德曼认为,在世界系统范围内的消费总是对认同的消费。
个体根据已经/获得0的认同框架作出行为选择,实施行动,个体的行动作为/社会行动0是有意义的行动,它不仅仅是/指号(si g n)0而且具有/符号(sy m bo l)0的性质,前者/对认知主体而言仅仅意味着所指的事物0,后者/则能以所指事物意味着所指事物之外的意义0。
因此,作为符号的行为又成为意义建构的/符号元素0,经由个体认同、群体认同和社会认同的过程形成新的/认同沉淀物0,再经由个体的认同而成为个体的认同框架。
可以说,行为的符号意义发生了变化。
其中,社会(群体)收稿日期:2009-01-05作者简介:张向东(1968-),男,河南商水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和农民工问题。
*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S K L-2008-221)与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8-GH-061)的阶段性成果。
认同的结果(沉淀)从宏观层面的社会现象(如消费的制度形式和消费的文化)中体现出来,而宏观层面的消费现象经由认同的过程,通过个体的消费行为符号表现出来,并再经由认同的过程,形成新的社会(群体)认同的结果(沉淀))))宏观层面的消费现象。
如此反复,构成了消费作为一个社会现象的动态的发展过程。
如果说,伴随现代市场经济而来的丰富的商品为人们的生存方式提供了多样的可能性,那么,在世界范围内多种生存方式和消费方式并存的情况下,人们选择这种而非那种生存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的认同所决定的。
人们的认同和人们的消费不过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我0就是我所消费的东西和我所采取的消费的方式。
另一方面,面对商品世界,/我0消费什么和怎样消费,是由/我0对/我(们)是谁0的看法所决定的。
可见,人们从事消费,实质上不过是创造、维持或改变着自己的认同。
由此,笔者将消费认同的概念界定为:消费者对消费的生产和文化的承认、赞同和同意,并且自觉规范自己的消费方式的行为。
消费生产侧重消费方式产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环境,消费文化侧重消费的符号意义、文化建构和感受过程。
消费认同的主体是消费者。
消费认同也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
消费认同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消费性。
这是消费认同与其他认同相区别的最重要特征。
二是社会性。
消费认同根源于消费者与消费生产和文化的关系,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某种消费方式如果能够实现社会文化认同,就可能获得人们的认同。
因此,消费认同需要通过社会文化这一制度性资源来加强和巩固。
三是理念性。
消费认同是个体意识作用的结果,通过意识和理念构建而成。
意识形态对消费认同具有根本性的影响。
四是可塑性。
消费认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过程,具有可塑性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二、农民工消费认同与新农村建设的正相应关联农民工消费认同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正相应关联,体现为二者互为前提,互为手段,相互促进。
1.保障中国经济政治的安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而启动农村消费尤其是农民消费,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进而解决中国经济政治安全的有效路径。
只有中国经济政治安全,新农村建设才能获得良好的外部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逐步摆脱了短缺状况,市场经济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产品过剩、内需不足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同时,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比例失衡,未能形成三轮齐驱的合力,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情况下,农村消费不足成为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重要制约因素。
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视域下,启动占全国人口比重60%以上、由7.45亿农村消费者组成的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就成为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和仔细研究的现实问题。
作为农民的开路先锋)))农民工的消费及消费观念、心理、行为对农村消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河南省为例,2004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08.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7%,是1998年以来增速最快的年份。
但这一速度与投资增长31.3%、出口增长40.1%相比,明显偏低。
2005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8.43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805.21亿元,增长16.8%;县一级消费品零售额657.42亿元,增长12.1%;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895.80亿元,增长16.8%。
2005年,河南省出口总额达51.01亿美元,增长22.1%,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78.69亿元,比上年增长41.3%,远远高于消费增长的速度。
因此,扩大内需已经成为保障我国经济安全的关键。
造成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是我国农村消费水平低尤其是农民工消费不足。
广大农民工的消费需求被遏制,消费能力难以顺畅释放,出现了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内需严重不足和居民储蓄存款大幅攀升的现象。
所以,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农民工的消费认同特点,释放农民工的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保障我国经济安全,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农民工与农村稳定的密切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民工在城市的消费认同。
农民工渐渐地将他们的消费方式、消费认同、消费质量带回家乡,引领着农村消费的变动方向,同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一是进城农民工与家庭互补,是一种双方平等交换的、信守合同的/契约安排0。
家乡、家庭为农民工提供了躲避风险的港湾,一旦发生经济上的危机,农民工可以回到家乡去。
二是中国家庭历来重视家庭内部关系,家庭成员之间保持着高度的目标一致性和密切的互动关系。
研究表明,人的现代化主要表现在具有理想和进取精神、社会公德和独立人格、法律意识和理性精神、科学文化知识和时空观念等价值取向上。
当然也包括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现代化。
随着国家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措施,农民的生活负担随之减轻。
打工者也可以有更多的收入供自己支配,虽然离城市现代化的生活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但他们毕竟已步入现代城市生活,他们的收入水平、生活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他们的消费行为、消费方式正在出现变革。
他们也在讲究生活结构是否合理、饮食是否有营养,逐渐讲究精神生活和闲暇生活丰富多彩,追求生活的现代化。
只要社会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他们就会越来越偏向城市消费文化。
受城市氛围和文化熏陶的农民工们,会渐渐将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带回家乡,引领着农村消费的变动方向。
通过对农民工消费认同的研究,可以折射出人的现代化、生活的现代化和城乡现代化中的诸多问题。
随着农民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他们的消费将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
现代化不仅从消费角度向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的消费认同、消费行为、消费方式的变革也必将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就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过程。
没有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与农民工的消费认同存在深度依存关联。
英国经济学家庇古认为,个人收入越多,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越小;反之,货币收入越少,收入的边际效用越大。
庇古还认为,收入转移的途径就是由政府向富人征税,补贴给穷人。
补贴的办法就是建立各种社会服务设施、养老金、免费教育、失业保险、医药保险等等。
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的伴生现象,通常表现为由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流动和集聚,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城市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广泛地渗透到农村,是对农村经济具有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的持续发展的过程。
以河南为例,2005年,河南省的财政收入537.5亿元,支出1115.5亿元,均居中西部省份首位;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居全国第五位、中西部地区之首。
但从整体而言,河南在全国尚处于后进位置,症结之一在于河南的城镇化严重滞后。
河南的城镇化率只有30.65%,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69.35%,比全国高10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外贸依存度的大幅度提高,实质上反映的是我国的工业生产是在为世界而生产,中国成为/世界工厂0,但却不是世界消费中心。
解决该问题的根本就是释放人们的消费需求。
就国情而言,应充分了解农民工的消费认同,给最需要消费而又最没有实力消费的群体(如农民群体)的消费需求以外在推力,强力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中国城镇化进程,有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