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白杨》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白杨》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白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白杨》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白杨树的生命力和顽强精神,教育学生要像白杨树一样,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尊重。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感悟。
但是,对于一些较为深刻的道理和寓意,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于自然环境和生命价值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像白杨树一样,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培养学生的毅力和意志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领悟课文所传达的自然环境保护和生命尊重的价值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和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和实物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白杨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白杨树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理解课文大意。
3.精讲细读: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领悟课文所传达的自然环境保护和生命尊重的价值观。
4.感悟升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课文中所讲述的白杨树精神的理解和体会。
5.小结作业: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课文的重点和主题。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生命力顽强•勇敢面对困难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
五年级语文白杨说课稿
五年级语文白杨说课稿五年级语文《白杨》课文作者借大戈壁上的白杨来赞美在新疆扎根落户的建设者,在朴素平淡的风景画中蕴含着浓郁的诗意。
店铺在此整理了五年级语文《白杨》说课稿,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五年级语文《白杨》说课稿1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下册第19课《白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教材特点:《白杨》这篇课文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
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是:①通过对人物神态变化的细节描写,反映人物心理变化;②采用了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引人深省,发人深思。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关于“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学生也并不陌生,在第二单元第7课的《落花生》一课中已经接触过了。
对于本课来讲,由于学生生活的时代距文章背景时代较远,学生可能对当时祖国边疆的环境、边疆建设者为什么要到边疆去工作、建设这对于祖国建设的贡献等不理解,这也是本课的难点之一。
教师在教学中要补充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三、学习目标:根据本课所处位置和教材特点,针对四年级学生认知规律,确定本课学习目标如下:1、学习本课5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高大挺秀、介绍、新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3、抓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深入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感受新疆建设者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
2、教学难点: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五、教学过程(一)全文初探,质疑问难,整体感知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展示,全班汇报收获,在这一环节中,力图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全文的主要内容,二是要解决一些重点词语的读音扫清阅读障碍。
《白杨》说课稿3篇
《白杨》说课稿3篇《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课文,文章通过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茫茫戈壁滩上白杨树这件事,赞扬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白杨》的说课稿,欢迎大家阅读《白杨》说课稿(一)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各位同仁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组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白杨》的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教学流程等四方面来简要说说我这节课的预想。
一、说教学目的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会写“晰、伞”等六个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通过品关键词句,初步领悟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向结合来体现白杨特点的写法,激发学生对白杨的喜爱。
我确定此目标的依据有以下四点:一是基于对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的理解。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高段学生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时“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还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二是基于对教材的认识。
本文主要讲了在一列开往新疆的火车上,一家三口看到火车窗外闪过的白杨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通过父亲的介绍,让儿女们了解了白杨的特点,同时借白杨赞颂了西部建设者,也表白了父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
而我主要发掘教材中如何通过对白杨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来体现白杨的特点。
本文文笔清新,语言准确,人物描写生动,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将白杨和西部建设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三是基于对单元重点项目的理解。
本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组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
本组教材是以“走进西部”为主题来编排教材的,编排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是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感情;二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
白杨说课稿优秀7篇
白杨说课稿优秀7篇《白杨》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白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第十册第一单元“走进西部”这一主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白杨说课稿。
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了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以及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
第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能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结合单元训练重点、教材特点以及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白杨的特点及爸爸的心愿。
难点: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二、说教学方法:(1)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领会白杨的品格。
(2)运用朗读法。
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范读,引读,品读,分角色读,齐读,指名读,自由读等,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达情。
(3)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
三、说学法:以学生自学为主,指导学生运用勾画圈点法,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的主旨;运用朗读法、讨论法,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程序:本课我安排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文章第一部分,了解大戈壁恶劣的自然环境。
第二课时重点研读课文,了解白杨的特点以及爸爸的心愿,激发学生对西部工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崇敬之情。
现在我重点讲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上课,首先播放阎维文演唱的歌曲《小白杨》,学生会唱的跟着一起唱。
教师激情导入:“同学们,你觉得歌曲中的小白杨怎么样?今天我们就伴随着这动听的歌声,和文中的父子三人一起踏上开往新疆的专列,认识一下戈壁滩上的白杨树,教案《白杨说课稿》。
《白杨》说课稿7篇
《白杨》说课稿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如下是可爱的小编帮助大家找到的《白杨》说课稿较新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白杨》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白杨》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级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中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
写了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回乡接两孩子上学,在往返的火车上,向孩子们介绍戈壁滩上的白杨,以树喻人,歌颂了扎根西部建设者博大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学习本课,可以激发学生对献身于西部建设者的崇敬之情,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感染自己;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扎好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1.学会本文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从“爸爸的微笑消失了”到课文结束。
(知识目标)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见解,学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技能目标)3.让学生初步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献身祖国建设的崇高理想。
(情感目标)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白杨有哪些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与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爸爸借白杨表达了自己什么样的心,领悟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四、说教法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紧扣教学重、难点,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通过师生、生生的双向互动,让学生带疑读书,在阅读时抓住人物的神态和对话描写来体会人物的不同个性特点。
在教学中主要通过朗读促进理解(指名读、分组读、分角色朗读等),并适当地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幻灯片投影,放录像等方法帮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理解。
本课主要以读为主,通过朗读-理解-再朗读来理解课文,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五、说学法教是为学服务的,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理念中把由重“教”改为了重“学”;既要让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白杨说课稿《白杨》说课稿(优秀12篇)
白杨说课稿《白杨》说课稿(优秀12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编辑燕子给大家收集的12篇白杨说课稿的相关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白杨》说课稿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教学难点】1.体会文章的写法,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同相似之处。
2.体会父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情怀【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板书:白杨)1.“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又叫大叶树,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白杨树的相关知识。
2.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白杨树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沙漠地区种植非常广泛,因为它树木笔直,生命力强,而且还可以防风固沙。
因此,人们都很喜欢它。
3.概括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
(从整体入手)(二)讲读课文(从整体到部分)[讲读一段] (从整体到部分)1.看图、听读、思考:大戈壁什么样?白杨树什么样?2.默读思考:课文中怎样描写大戈壁?怎样描写铁路沿线的白杨树?(划出主要词句)3.读后讨论。
(通过解词析句理解、体会)(1)课文中怎样写大戈壁?请你结合画面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大戈壁什么样?作者要写白杨,为什么开篇写这荒凉的大戈壁?(2)课文怎样描写铁路沿线的白杨树?“高大挺秀”的“秀”字怎么讲?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讲读第二段]1.学生自由读,思考:父亲和孩子们是怎样议论白杨树的?2.读后讨论交流。
(1)这里的“一位旅客”指谁?这里的“卫士”指什么?为什么不用“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白杨出神”呢?(2)请三名同学分角色朗读对话。
《白杨》说课稿(通用9篇)
《白杨》说课稿(通用9篇)《白杨》说课稿(通用9篇)导语:《白杨》记述了列车上的父亲与他的孩子们的对话,课文借助白杨,热情讴歌了像父亲一样服从祖国需要扎根和建设边疆的无私的建设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杨》说课稿,欢迎阅读。
《白杨》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白杨》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讲读课。
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写了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回内地接将要上小学的两个孩子,在返疆的火车上,向孩子们介绍戈壁滩上的白杨,以树喻人,歌颂了扎根西部的建设者博大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本篇课文,一、是激发学生对献身于西部的建设者的崇敬之情,学习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
二、是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思考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形成自己见解的能力,并能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
因此,我拟定了以下几个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4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高大挺秀、介绍、新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从“爸爸的微笑消失了”到课文结束。
3、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献身祖国建设的崇高理想。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见解。
课文重点、难点,是要了解白杨有哪些特点,体会爸爸借白杨表白了自己什么样的心,领悟作者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二、说教法本文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表达含蓄,意义深刻。
在课文里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变化描写和人物对话描写,突出了人物的不同个性特点。
在教学中主要通过朗读帮助理解,并适当地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幻灯投影、放录像等方法帮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理解。
在指导朗读时,可分角色朗读,读书时要把人物的心理活动揭示出来,如爸爸的神态变化;两个孩子的对话要读出天真和稚气来,要注意哥哥和妹妹的不同个性特点;爸爸说的那段话,因为是对孩子说的,严肃中又不失亲切和循循善诱。
本文的教学以读为主,通过朗读一理解一朗读,并结合多媒体等方法教学本课。
而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我做适当的提示或点评,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体,老师则起主导作用。
《白杨》优秀说课稿模板(精选6篇)
《白杨》优秀说课稿《白杨》优秀说课稿模板(精选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白杨》优秀说课稿模板(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白杨》优秀说课稿1一、说教材1、位置这篇课文是人民教育出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语文文章,它位于本书的第十页至第十三页。
十页至十二页是课文正文,十二页是生字以及作业,十三页冂阅读链接。
2、教材分析第一单元的课文有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
《白杨》是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是讲祖国边疆——西部,我们通过本单元去亲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而本课主要讲: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3自然段写火车外的白杨;第二部是4——11自然段写儿女对白杨树的争论;第三部分12——16自然段讲父亲为儿女讲解白杨。
3、编排意图学习这篇课文,让小学生热情歌颂边疆,热爱祖国、了解西部,立志建设西部。
同时在学习这篇课文也可以教会学生要热爱大自然。
4、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高大挺秀、新疆"等词语。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那段话。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抓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以及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5、本文重点: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以及正确读写的生字、词。
本文难点: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文。
二、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爱国之情,只要稍加引导就能让大家对西部充满热情。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预习能力,在课堂上让同学们积极提出不懂的问题,更深入的了解本文。
在五年级上册时同学们学过《落花生》一文对偷物喻人有初步的认知,所以我准备在教《白杨》的借物喻人时由《落花生》引入,让学生更快的理借物喻人的特点。
三、说教、学法1、说教法根据本课对话多,学生生活环境与西部形成鲜明的对比,我拟定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启发法、对话法来让学生理解本文文意。
《白杨》说课稿
《白杨》说课稿一、说教材《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对白杨的赞美,歌颂了边疆建设者们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文章一开始就交代了文章的两种景物:一种是戈壁滩上的白杨;另一种是戈壁滩上的人。
作者从白杨的独特景致中挖掘出了人与白杨的某些相同点,并触发感想,于是便以白杨的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二、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帐篷》吗?那里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戈壁滩,生活条件非常恶劣。
但在这样的地方,却生长着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白杨树,你们想不想知道白杨树长什么样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杨》这篇课文。
”这样的导语设计,目的是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为学习新课做好情感铺垫。
强化预习效果,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本课预习除常规的字词学习外,重点是分清段落和划出不懂的语句。
在讲读课文前进行一次复述,目的是让学生带着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和利用文中优美的词句来理解课文。
重视朗读训练,提高朗读水平。
本课教学以读为主。
要求通读的段落一定要通读;要求细读的段落要细读;要求读后谈体会的要让学生畅所欲言;要求复述的部分要指导学生复述好。
如:戈壁的美与壮观学生可能读不出,教师就要利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朗读;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读出爸爸赞美白杨树之情;最后两个自然段要引导学生读出作者的敬佩之情。
强化以读代讲的原则。
本篇课文文字浅显易懂,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和联系上下文就能理解文章内容。
因此,我在教学中尽量做到以读代讲,通过朗读、默读、齐读、引读等多种形式达到讲清课文内容的目的。
三、说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三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完成感知课文内容和划分结构层次;第二课时完成讲读课文第一部分;第三课时完成第二、三部分以及总结全文。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把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约2分钟)①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白杨》这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谁能告诉老师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②教师板书:“茫茫的大戈壁”,并提问:戈壁滩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戈壁滩给你们留下了苍茫、辽阔、荒凉、贫瘠的印象。
人教版《白杨》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白杨》说课稿人教版《白杨》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白杨》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白杨》说课稿1一、说教材《白杨》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以白杨为线索写了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
作者借白杨热情讴歌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作者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
对父子三人进行了语言描写和神态刻画,在心理描写上则是非常含蓄,没有过多直接的叙述,而是以神传情,意境深远,通过神态的变化来感情的波澜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继续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
三是加深对西部的了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难点是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新、抚摸”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三、教学设想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紧扣课标的训练重点,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
精心创设情境,通过师生、生生互动,让学生带疑读书。
以文本为载体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潜心会文、披文入情,既积累丰富的语言又感悟高尚的思想感情。
教法上:采用以读促学的方法,利用电教、讨论、合作等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解文悟情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型、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深入地把握课文的内容。
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画、说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白杨》说课稿
《白杨》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白杨》,作者袁鹰,下面我将从教学定位和教学流程两大部分进行说课。
一、教学定位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该组课文以《走进西部》为主题展开,学习本组课文,把握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感受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阅读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1.学会认读“晰、伞”等4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高大挺秀”等词语,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表达特点;3.体会白杨的外在特点和内在品质,理解爸爸借白杨表明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和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和品质;难点:理解爸爸的心愿学习作者的表达特点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我遵循以生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加强语言实践的学习过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法和学法教法:我主要运用导读法、品词析句法、情境教学法等等;学法:自主读书、合作探究、品度交流等等;同时,我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二、教学流程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通过整体感知、品读探究、整体提升三大模块逐步推进,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环节安排教学:(一)导入新课我运用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播放大戈壁的图片,把学生带入大戈壁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反馈交流《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的阅读,在读中整体感知。
因此,再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大声自由的朗读,并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课的生字词,指导学生正确读写。
针对学生概括文章内容条理不清、语言表达不准确等等问题,我引导学生运用段意归并法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组织提炼语言,详略得当的进行概括。
人教版白杨原说课稿
人教版白杨原说课稿人教版《白杨》原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 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并能在适当的情境中运用。
-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分析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断词义的能力。
- 培养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 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和传统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通过白杨树的形象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 学习并掌握文章中的生词和句型。
2. 教学难点:- 分析作者通过白杨树所表达的情感和哲理。
- 理解并运用文章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词解释、图片和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 设计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2. 学生准备:- 提前预习课文,尝试理解文章大意。
- 准备课堂讨论,搜集与白杨树相关的背景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白杨树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 简要介绍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和特点,为理解课文内容做铺垫。
2. 课文学习:-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正确的语音语调。
- 教师解释生词和句型,学生跟读并记忆。
- 分析文章结构,讨论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3. 活动设计:-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白杨树象征的意义。
-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作者,描述自己对白杨树的感情和思考。
4. 总结反馈:- 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强调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手法。
-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反馈和鼓励。
五、作业布置1. 书面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文内容和生词句型。
-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对白杨树的理解和感受。
《白杨》说课稿
《白杨》说课稿引言概述:《白杨》是中国著名作家鲁迅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描写白杨树的生长历程,表达了对中国民族的爱和对难点困苦生活的热爱。
本文将从文学作品的背景、主题、结构、人物塑造和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背景分析1.1 作者背景: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以其激烈的社会批评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
1.2 作品背景:《白杨》写于1918年,当时正值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人们普遍感到困苦和无助。
1.3 文学背景:《白杨》是鲁迅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人们的生存状态。
二、主题分析2.1 爱国主题:《白杨》通过描写白杨树的坚毅生长,寓意中国民族的顽强不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2.2 生存主题:作品中描绘了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的生长过程,表达了对难点生活的热爱和对困境的顽强反抗。
2.3 人性主题:通过描写白杨树的生长历程,反映了人性的善良和坚毅,表达了对人类的信任和希翼。
三、结构分析3.1 故事情节:《白杨》以白杨树为主线,通过白杨树的生长历程展现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
3.2 叙事手法:作者采用了富有感情色采和细腻描写的叙事手法,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
3.3 结尾反转:作品以白杨树的死亡结尾,表现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死的思量,引起读者深刻的共鸣。
四、人物塑造4.1 白杨树:作为主要人物,白杨树象征着中国民族的顽强和勇敢,展现了人类的顽强和生命力。
4.2 人物形象:作者通过对白杨树的描写,刻划了一个坚毅、顽强、勇敢的形象,使读者对白杨树产生共鸣和敬佩。
4.3 人物性格:白杨树的性格坚毅、不屈不挠,体现了作者对中国人民的赞叹和对生命的尊重。
五、艺术手法5.1 比喻手法:作者通过对白杨树的比喻,抒发了对中国民族的赞叹和对生命的珍视。
5.2 对照手法:作品中通过对白杨树与周围环境的对照,凸显了白杨树的顽强和生命力。
5.3 感情表达:作者通过对白杨树的感情表达,展现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人类的关心,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量。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白杨说课稿五年级语文下册白杨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白杨说课稿五年级语文下册白杨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白杨》从标题看,这似乎是一篇状物的文章,其实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
WTT在此整理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白杨》说课稿,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白杨》说课稿1一、说教材《白杨》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以白杨为线索写了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
作者借白杨热情讴歌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作者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
对父子三人进行了语言描写和神态刻画,在心理描写上则是非常含蓄,没有过多直接的叙述,而是以神传情,意境深远,通过神态的变化来感情的波澜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继续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
三是加深对西部的了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难点是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新、抚摸”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三、教学设想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紧扣课标的训练重点,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
精心创设情境,通过师生、生生互动,让学生带疑读书。
以文本为载体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潜心会文、披文入情,既积累丰富的语言又感悟高尚的思想感情。
教法上:采用以读促学的方法,利用电教、讨论、合作等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解文悟情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型、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深入地把握课文的内容。
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画、说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
人教版《白杨》的说课稿
人教版《白杨》的说课稿一、说课背景与目标《白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位普通劳动者的形象,传递了勤劳、坚韧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本文说课稿旨在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以及教学方法和过程,确保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文本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本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结构。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通过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劳动者的辛勤与伟大,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结构,体会劳动者的辛勤与伟大。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白杨”的象征意义,以及劳动者精神的内涵。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合作中提高。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学习,增强学习的实践性。
4. 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劳动者工作的视频片段,引起学生对劳动者的关注和兴趣。
- 提问学生对劳动者的认识和感受,为学习课文内容做铺垫。
2. 学习课文- 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律。
- 分组讨论课文内容,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讨论。
- 教师点拨重点词汇和句型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深入理解-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白杨”的象征意义。
- 分析劳动者精神的内涵,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4. 情感体验-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劳动者的辛勤和奉献。
- 分享学生家庭中的劳动者故事,让学生感受劳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白杨》,作者袁鹰,下面我将从教学定位和教学流程两大部分进行说课。
一、教学定位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该组课文以《走进西部》为主题展开,学习本组课文,把握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感受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阅读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晰、伞”等4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高大挺秀”等词语,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表达特点;
3.体会白杨的外在特点和内在品质,理解爸爸借白杨表明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和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和品质;难点:理解爸爸的心愿学习作者的表达特点
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我遵循以生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加强语言实践的学习过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法和学法
教法:我主要运用导读法、品词析句法、情境教学法等等;
学法:自主读书、合作探究、品度交流等等;
同时,我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二、教学流程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通过整体感知、品读探究、整体提升三大模块逐步推进,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环节安排教学:(一)导入新课
我运用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播放大戈壁的图片,把学生带入大戈壁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反馈交流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的阅读,在读中整体感知。
因此,再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大声自由的朗读,并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课的生字词,指导学生正确读写。
针对学生概括文章内容条理不清、语言表达不准确等等问题,我引导学生运用段意归并法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组织提炼语言,详略得当的进行概括。
小结:在整体感知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夯实字词基础,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三)品读赏析,探讨交流
抓住文章主要内容这仅仅是浅层次的阅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接下来我将
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性的阅读。
1.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用一个词或句子谈谈文中哪些方面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2.根据学生的反馈交流,我及时归纳提炼出中心问题,让学生围绕“爸爸借白杨的特点表达了什么心愿”这一中心问题进行批注式的阅读,一边读,一边在文中划出相关句子,并写出自己的体会。
3.针对学生寻找答案存在片面性等问题,我引导学生由自主读书转变为合作探究,小组范围讨论后,再以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4.在学生交流反馈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重点品读以下文段:
多媒体出示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首先,我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并抓住关键词体会出白杨不择环境、坚强、不软弱、从来都那么直的特点;接着,让学生在文中划出“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句式,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突出和赞扬白杨的品质;最后,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读写迁移:仿照这种句式,写出“梅花”的品质;
多媒体出示爸爸表白心愿的相关文段,以上为例,我引导学生找出白杨的生长环境和爸爸工作环境的共同点,从而学生知道白杨和爸爸有着同样艰苦、恶劣的生活条件,却仍坚持扎根在边疆,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心愿。
最后让学生了解到作者以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赞扬了白杨和类似爸爸的边疆建设者。
(四)整合提升
在学习深入品读文章的基础上,我及时引导学生回顾全文进行总结和概括。
白杨以及类似爸爸的祖国建设者,他们不畏艰苦的环境毅然坚守在祖国的边疆,真是让我们感动啊!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夸夸他们。
并体会文中最后一自然段,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了一丝微笑,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爸爸想说的话……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份微型教案,次板书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体现了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
(六)练习设计
1.熟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2.仿照“借物喻人”的写作技巧,借“莲花”的特点赞扬那些高洁、清廉、正直的人。
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了阅读教学原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但愿我的说课各位考官满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