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说课稿.doc

合集下载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稚子弄冰说课稿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稚子弄冰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稚子弄冰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稚子弄冰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稚子弄冰》是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之一,这首诗写了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嬉戏,诗句写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喜乐与失望,宛然在目。

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

全诗四句, 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二、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古诗的意思。

2、凭借语言文字注解、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3、让学生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

教学难点: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四、说教法学法稚子弄冰》的诗句稍难理解一些,我采用了小组学习的方式,根据注解,让学生讨论、想象,也不难理解其意,同时也感受到了古诗的优美,达到了陶冶情操,提升鉴赏的目的。

五、说学情小学生阅读能力尚在形成阶段,要不断地让学生总结课堂上所学到的阅读方法,并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以一篇带多篇”阅读,使之形成能力。

古诗中像这样描写儿童活泼可爱的诗篇还有很多,应该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己搜集,自己积累,并开展“赛诗”会。

这样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积累这方面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你们正经历着人生的美好季节,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可是,你们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儿童,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吗有许多喜爱儿童和富有童心的诗人,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作品,在他们的诗词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千年以前的孩子的生活情景。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稚子弄冰》这首诗。

[设计意图] 通过谈话导入本课, 让学生提前想一千多年前的儿童生活的场景。

(二)、初读古诗,想象画面1、了解作者杨万里(公元 1127 年— 1206 年),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江西省吉安市)人。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说课稿(7篇)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说课稿(7篇)

语文五年级下册说课稿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说课稿(7篇)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说课稿1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异国风光的美丽和独特。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受到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以及文章语言美的感染,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

2、从品读精彩片段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事物的。

3、认识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和作用。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上课前,请同学们先看几张图片,同时我要考考大家,看谁的观察力好,谁的记忆力好,看完后,告诉老师你们都看到什么?(播放:课件)生:有船、水、建筑。

师:那么这是什么地方的生活环境呢?它就是有名的意大利水上城市:威尼斯。

(播放:课件*2)。

这是老师在网上搜集的资料,谁来帮老师读一下?师:既然这座古老的城市被水包围着,那么它的交通工具必然是什么?生:小艇。

(播放:课件)二、整体感知新课。

师:这节课我就来学习第13课《威尼斯的小艇》。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注意:艇是后鼻音。

师:假如让你来写《威尼斯斯的小艇》你会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呢?(小艇的样子、作用等)。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本课的作者: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他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师:请大家自由地把课文读一遍。

标出段落。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

2、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播放:课件)3、课文是如何突出小艇的重要性的?把小艇比作什么?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艇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引入第二段)2、指名读。

3、小艇有哪些特点?课文是用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的?4、你还能把小艇比作什么?5、这一段是写小艇的外形,下一段是写小艇内部结构的,谁来读一下?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艇的外形是很美,坐在里面也很舒服,但这都离不开什么呢?2、指名读。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一册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一册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一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一册,内容包括了许多精彩的文学作品、古诗文和写字练习。

这些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教材还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语文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兴趣。

但部分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教师需要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些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写作技巧的掌握。

2.教学难点:对课文深层次含义的理解,写作创意的发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文本情感。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实践环节: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6.总结提升: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激发学生课后学习的兴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能够引导学生思路,便于学生记忆。

例如,对于一篇文章,可以提炼出文章的主题、结构、写作手法等关键信息,以关键词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在黑板上。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要全面、客观,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习作例文》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习作例文》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习作例文》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要篇目。

本篇文章通过具体的实例,向学生介绍了习作的技巧和方法,使学生在习作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习作技巧的讲解,又有对习作方法的指导,同时还有对习作语言的要求。

此外,教材还通过例文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习作的整个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文章的结构、内容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同时在习作方面,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1. 对习作主题不明确,无从下手;2. 习作内容空洞,缺乏具体描述;3. 语言表达不准确,逻辑混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引导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习作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习作,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习作,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习作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习作技巧和方法运用到实际习作中,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引导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掌握习作的技巧和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讲解:详细讲解习作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了解习作的整个过程。

3.示范:以一篇例文为例,展示如何运用习作技巧进行习作。

4.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到的习作技巧和方法,进行实际习作练习。

5.指导: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习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突出习作的技巧和方法,通过关键词和流程图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习作的整个过程。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古诗三首(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古诗三首(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说课稿古诗三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包含了《泊船瓜洲》、《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首古诗。

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古诗的韵律、意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感悟作者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大意,把握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欣赏古诗,提高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古诗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学会欣赏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朗读、背诵、思考的过程中,感受古诗的魅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图片展示和诗词吟诵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翻译三首古诗,理解古诗大意。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4.教师引导: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帮助学生把握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5.朗读、背诵:学生朗读、背诵三首古诗,体会古诗的魅力。

6.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行古诗创作,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7.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古诗三首】1.《泊船瓜洲》主题:思乡之情诗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15《自相矛盾》说课稿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15《自相矛盾》说课稿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15《自相矛盾》说课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自相矛盾》是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通过一个寓言故事告诉学生们要言行一致,不要自相矛盾。

故事讲述了一个楚国人卖盾和矛的故事,他夸大了盾和矛的好处,引起了人们的怀疑。

最后,他无法自圆其说,只能尴尬地离开。

这个故事生动有趣,寓意深刻,适合五年级的学生理解和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寓意。

但同时,他们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寓意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平时的阅读积累也会影响到对课文的理解和领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寓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学生们能够明白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寓意。

2.难点: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寓意,如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让学生们加深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通过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于言行一致的思考,导入新课。

2.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分组讨论:学生们分组讨论,思考课文的寓意和自己的行为是否一致。

4.角色扮演:学生们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总结寓意: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寓意,强调言行一致的重要性。

6.作业布置:让学生们写一篇关于自己如何做到言行一致的作文。

人教版(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6《景阳冈》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6《景阳冈》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6《景阳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景阳冈》是人教版(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武松在景阳冈醉打蒋门神的故事。

这篇课文内容生动有趣,情节曲折起伏,充满了悬念,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英雄人物,感受到他们勇敢、正义的品质,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英雄人物的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学生可能对文中的一些习俗和行为不太理解,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可能对武松这个人物比较陌生,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来了解他的形象和品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武松的形象和品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武松勇敢正义的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武松的形象和品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差异,对文中的某些词语和句子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英雄人物故事,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对武松的形象和品质有所了解。

3.讲解课文: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释时代背景和文化差异,分析武松的形象和品质。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对课文中的某些词语和句子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

5.课堂小结: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武松勇敢正义的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第一课《草原》说课稿一、说教材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五十年代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写下了《内蒙风光》,本文就节选自《内蒙风光》。

《草原》这篇课文,作者以热情洋溢的笔调,描写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以及受到草原人民热情欢迎的情景,表达了蒙汉人民的深厚情谊。

本文通篇文质兼美,堪称写景、抒情的典范佳作。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中的景和情,并扎实地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取舍教材是关键。

因此,我将此文教学安排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完成第一自然段的教学,领略草原的风光美。

第二课时再引导学生体会草原的人情美。

我今天所要说课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

基于本文又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

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并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等词语。

2.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并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兴趣。

3.引导学生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积累语言,初步学习作者抒发感情的方法。

依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展开丰富的想象,并通过多层次的朗读,感受草原风光的美好。

而对于生长于南方小县城的孩子,草原是遥远、陌生的,因此,如何让学生突破时空障碍,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揣摩优美的语句,感受草原的景美,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就成了这篇文章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怎样才能使学生与文本产生真正的共鸣,体会草原的景美呢?首先,我将注重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默读、自由读、范读、指名读、引读、配乐读。

通过多层次的朗读,使学生体会草原的风光美,并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

其次,我将巧妙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想象,体会文中意境,并配合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训练,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三、说学法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说课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说课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说课1.古诗三首【说课稿】一、说教材:《古诗三首》是部编本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的一篇课文,三首古诗的作者都是宋代诗人。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课本选入的是《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是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一个场景的一首诗,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稚子弄冰》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一大块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钲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

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水玉破碎的声音。

诗写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嬉乐与失望,宛然在目。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

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

《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

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

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

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全诗摄取的画面不大,写景则集中在池塘上,写人则集中在牧童上,又都紧紧围绕着“村晚”二字落笔,把人引入了江南优美的田园之中,使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充满着向往。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生字的字音,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2.教学重点:自主学习字词,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说课稿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说课稿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童年的发现》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童年”为主题的一篇课文。

它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文本主题一是科学发明发现需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幻想;二是科学发明发现会面临被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文本的语言富有想象色彩,有思考的痕迹以及对话的真切。

反映了儿童追根问底、求知若渴的特点和大胆的想象力。

读后教材不难发现文章的1、2自然段与后文是总分关系。

第一自然段统领“发现的过程”,而第二自然段却统领文中最后一部分“轰出教室”。

板书:发现什么——发现的过程(梦中飞行,请教老师、大胆想象)当众受罚——被轰出教室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自己对教材的解读,因此我把目标定为: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3、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学习童年的发现过程,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自豪与愤懑交织在一起的情感。

教学难点:文中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二、说教学程序:本课拟两课时完成,围绕着重难点的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并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梦中飞行——咬文嚼字(二)大胆想象——动手推算(三)轰出教室——质疑讨论一)、梦中飞行——咬文嚼字先指名一学生朗读这一段,(课件出示内容)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画出最能表现飞行特点的词。

学生很容易就会找到——随心所欲。

第一步先让学生说说随心所欲的意思,学生可能会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随着自己的心意很自由”等等都行。

第二步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找出哪些语句看出作者飞行的随心所欲。

找出表示飞行的词语有:跃起、滑翔、盘旋。

这时老师提供一个句式让学生用这三个词说话: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我学会了,学会了,还学会了。

第一单元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 五年级下册 说课稿

第一单元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 五年级下册 说课稿

1 古诗三首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古诗三首》是三篇古诗,分别是《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和《村晚》。

这三首诗都是宋诗,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古代乡村的生活风貌,充满景趣与情趣。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昼、耘”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昼、耘”等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结合重点词句,想象画面,感受古代儿童的生活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难点: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结合重点词句,想象画面,感受古代儿童的生活乐趣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朗读法本课是三首古诗,也是本学期的第一课。

学习古诗,要多读,朗读时除了读准字音外,还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读准诗歌的节奏与断句。

2.发现点拔教学法本课重点是感受诗歌所描绘的古代生活画面之美,教学时对于诗歌的关键句要作重点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内涵。

本课课后安排了一次小练笔,因此要让学生准确了解诗歌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将古诗改写成小短文。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本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作者简介和课文生字等内容,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包括预习生字,结合课文注释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课堂上主要是能把古诗读得流利、顺畅,准确把握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更多内容请搜索微信公众号:xxyw100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的教学课时是二课时,课前要安排预习,教学流程如下:(一)布置预习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圈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不懂的地方,并思考为什么。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师:童年的生活都是充满乐趣的,我们一起看看千年前,儿童们天真烂漫的生活吧。

二、学习生字1.学生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材内容包含了7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两首》、《荷叶母亲》、《鲸》、《风向袋的制作》、《月球之谜》、《据此作答》和《语文园地》。

这些课文内容丰富,既有古诗的韵味,也有科普知识的介绍,更有实践活动的体验。

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但是,对于一些科普知识和文化背景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还需要通过练习和指导来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培养阅读理解的思维能力,通过写作和口语表达的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培养对文学和科学的兴趣,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技巧。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科普知识和文化背景的理解,以及写作和口语表达的提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课文音频、实物道具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生字词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3.课文理解: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案例分析:教师选取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说课稿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说课稿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是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一本习作教材。

本册书共有8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包含了不同的习作主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也有对大自然、对社会现象的描述和表达。

这些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但是,他们的表达和写作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需要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习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习作,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习作。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通过观察、思考和表达,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高写作质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习作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3.示例讲解:通过一个优秀的习作示例,讲解写作技巧和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4.学生练习:学生根据示例和要求,进行习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无名岛说课稿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无名岛说课稿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无名岛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无名岛说课稿第【1】篇〗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15课《无名岛》,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说明1、说教材《无名岛》讲述的是一位将军在视察自己管辖的无名岛驻军时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反映了无名岛战士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们具有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表现了将军关心战士疾苦,与士兵平等的高尚品质。

本课按事情发展顺序展开故事情节。

全文以战士“以岛为家”为主线,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训练的好文章。

二、说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品悟语言,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抓住“将军”的言行,体会“将军”与士兵平等的高尚品质。

3. 陶冶学生热爱祖国、艰苦奋斗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会“将军”与士兵平等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四、说教法(1)给学生质疑问难的契机,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上课伊始,我先营造问题情境,让学生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求知欲望的不断提升和思维习惯的不断养成。

《论语》中共有117个问题,其中109个是弟子问孔子的,7个是弟子互问的,只有1个是孔子问学生的。

这对我们应有所启发。

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问题。

因为这种发现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

超越知识和技能,走向智慧与鲜活。

(2)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契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是关系到学生能否自主学习的关键。

第1,教法服从学法。

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教师的一切行为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来设计教学方法,这是向学生传授学法的最好形式。

从学生学会一篇课文的角度来设计教路,每个程序中,既有要达到的目标,又有达到这个目标的方法。

学校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一册说课稿

学校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一册说课稿

学校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一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一册教材,以我国现行教育方针为指导,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本册教材选材丰富,既有经典文学作品,也有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更有富有时代特色的作品,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文字、词汇、语法、阅读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同时,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不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掌握,重点字词的认读和理解,朗读与表达的训练。

2.教学难点:对课文深层次含义的理解,作者情感的把握,以及个性化阅读与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歌曲、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课堂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深层次含义。

5.朗读与表达:学生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草原》说课稿一、说教材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五十年代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写下了《内蒙风光》,本文就节选自《内蒙风光》。

《草原》这篇课文,作者以热情洋溢的笔调,描写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以及受到草原人民热情欢迎的情景,表达了蒙汉人民的深厚情谊。

本文通篇文质兼美,堪称写景、抒情的典范佳作。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中的景和情,并扎实地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取舍教材是关键。

因此,我将此文教学安排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完成第一自然段的教学,领略草原的风光美。

第二课时再引导学生体会草原的人情美。

我今天所要说课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

基于本文又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

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并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等词语。

2.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并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兴趣。

3.引导学生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积累语言,初步学习作者抒发感情的方法。

依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展开丰富的想象,并通过多层次的朗读,感受草原风光的美好。

而对于生长于南方小县城的孩子,草原是遥远、陌生的,因此,如何让学生突破时空障碍,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揣摩优美的语句,感受草原的景美,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就成了这篇文章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怎样才能使学生与文本产生真正的共鸣,体会草原的景美呢?首先,我将注重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默读、自由读、范读、指名读、引读、配乐读。

通过多层次的朗读,使学生体会草原的风光美,并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

其次,我将巧妙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想象,体会文中意境,并配合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训练,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三、说学法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研究性的学习。

本文第一自然段的语句美,意境也美,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一边读句子,一边想象画面,用自己的经验去补充形象,丰富形象,从而体会文中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及想象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和资源应用《草原》这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语句美,意境也美,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图文结合,启发想象,体味文章的意境美;配合朗读,领会作者的情感美。

教学过程具体如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再因为,本组的主题是“走进西部”。

因此,开课之初,我首先多媒体播放配有画面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把学生带入大草原绮丽的风光中: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一碧千里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正悠闲地吃草、散步。

远处的小河像一条明晃晃的长带迂回曲折……这样用音乐、图像渲染的情境,能带给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入其境,爱其美”,在感到喜悦、快乐的同时,让学生谈谈自己欣赏后的感受。

此时,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也就油然而生。

于是顺势揭开课题,进入第二环节。

2.师生配乐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这一环节是由师生配乐朗读课文,弄清课文写作顺序,主要写了那几个画面,是从哪两部分来写草原的,即“风光美”和“人情美”。

学生对于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为后面的品读词句做好铺垫。

3.朗读品句,感受“风光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

于是,我先课件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四人小组自读第一自然段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草原的美景,并把自己最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并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

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交流品读。

在品读重点语句时,我将引导学生一边想象画面,一边反复朗读;并借助多媒体展示草原图片,让学生图文结合地品味词句。

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将把学生们带入那辽阔、美丽的草原风光之中,并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渲染”等词语,从而体味文章的意境美,领会作者表达的特点,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如:在本段中,作者描写小丘时,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句子:“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由于“渲染”和“勾勒”都是美术上专用名词,讲起来抽象难懂,我准备了两幅国画,一幅是绿色渲染的草原风景图,一幅是墨线勾勒的鸳鸯戏水图,出示图片,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让学生不仅感受到用绿色渲染的小丘的柔美,还感受到那饱满的绿色正向四周渗透、扩散。

在这儿,我没有停止探究的脚步,而是紧紧抓住句中看似矛盾的一个点——“翠色欲流”与“轻轻流入云际”。

先引导学生抓住“欲”字理解“翠色欲流”是指绿色快要流出。

再让学生议一议与“轻轻流入云际”矛盾吗?学生一边看图想象画面,一边和着优美的音乐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这并不矛盾的美的意境。

这是一幅多么鲜活的中国画啊!这正融入了老舍先生对草原无限的热爱之情,学生也就很自然地领悟到作者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

再如:文中描写羊群的句子:“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我先让学生结合图画,抓住“绿毯”、“白色的大花”两处比喻,体会草原的辽阔和羊群带给草原的无限生机。

之后,删去原句,再让学生展开想象,向老舍先生学习,用自己的比喻句重新描述这样的美景。

这样,使学生不仅理解了原文描写的羊群的静态和动态的美,而且拓展了自己的思维,更深层次地体味了美的意境,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学生反复品读这些精美语句中,我还将不断回扣本段的中心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相信学生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回扣中心句,不仅能更深切地感受“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意境,作者对草原深深的热爱之情也将在学生内心一次次升华。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老舍笔下的草原那如诗如画的意境,品读之后,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再次展现一组配乐草原风光图画,引读第一自然段。

在优美的旋律中再现草原美景,一定能牵动学生内心的情感。

这一整体回读,也将使学生与文本、作者再次产生共鸣,在脑海中形成一幅蓝天共碧草一色,牛羊与骏马齐的美丽画卷。

在此意境中,学生定能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激起他们对草原的无限热爱。

就当学生沉浸在此意境中时,我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让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有关草原的资料。

在优美的旋律中,学生互相交流展示并走上讲台朗读诗歌、展示亲自去草原拍摄的照片一级打印的草原风光图,使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个性再次得以释放,此时的课堂也将再次涌动着创造的生命力。

4.总结回顾,布置任务授课至此,我小结过后,以布置下节课的任务结束本节课的教学:“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这美丽的地方,又孕育着怎样的民族呢?老舍先生又是如何表现草原的人情美的呢?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会会草原上的鄂温克族人民。

”总之,我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尽量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整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及创造能力,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体现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2 《白杨》说课稿教材简析:《白杨》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十册第一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了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继续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是体会课文是怎借物喻人,赞颂边疆建设者的;三是进一步加深对西部的了解。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内在品质。

难点: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教法和学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再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帮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合作、交流,完成本课学习目标。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

故本课教学活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注重实践过程中探究新知,培养创新能力,再小组讨论中与他人学会合作。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铺垫教学1、我给大家带来一首歌,大家想不想听啊?好,看哪位同学听明白了歌中唱的是什么?要表达什么?播放歌曲阎维文的《小白杨》2、“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又叫大叶杨,哪位同学知道白杨的有关知识,你能介绍一下吗?3、同学们讲得好。

白杨树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沙漠地区种植非常广泛,因为它树木笔直,生命力强,而且还可以防风固沙。

因此,人们都很喜欢它。

[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歌曲的导入能调动学生学习《白杨》这一课的积极性,由学生们的介绍将同学们带入描写白杨树的情景中。

]二、课题质疑,激趣读文1、看到《白杨》这个课题,你想作者会介绍什么呢?2、总结归纳学生可能会提出的几个问题:①白杨树的外在特点;②白杨树的品格……3、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懂了什么。

[课标指出,再对学生思想培育时要注重质疑、解疑能力地培养。

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三、探究体验1、合作,交流。

同学们刚才已读懂了一部分的内容了,但了解的是否全面呢?请在小组中交流。

2、小组组织汇报学习成果。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学生先通过读文自主探究,但学生独自的见解往往比较片面,于是便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从合作中学生得知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是高大挺秀,内在品质是不择环境,不惧灾害,适应力强,生命力强。

]四、品味语言,语感训练,体验情感1、辅助填空:从兄妹俩的一番争辩,我们仿佛看到了()白杨。

2、男、女同学分角色朗读兄妹的对话。

(省去提示语,请用你的朗读体现它的意思。

)3、创设情境:火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而白杨却是这么直,这么高大……你想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它呢?多么()的白杨树啊!4、组织交流:△多么(有生命力)的白杨啊!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茁壮的枝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