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

合集下载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3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3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奇怪现象
形成的原因
“魔鬼的海” “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 和海市蜃楼 酷热了 …… 光线折光和
反射的影响 …… 又叫做海 市蜃楼。”
“鸣沙”
“据一些专家的意见…… 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 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
作诠释 说 举例子 明 方 列数字 法
打比方
作引用
(描述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分组讨论回答
1、古代到过沙漠的人对沙漠有什么感受?他们为 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2、课文描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这些奇怪 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3、本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以第5自然段为例, 你能找出哪些说明方法?
4、本文按哪种说明顺序去写?是如何去写的呢?
古人感受:恐惧
产生这些感受的原因: 科学只是匮乏 条件艰难
作业
从《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我们知道 晋僧法显和唐僧玄奘对沙漠里的奇怪现 象充满疑惑和惊恐,请结合课文,以 “写给二僧的一封信”为题从科学的角 度向他们解释沙漠现象的真正原因。
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 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 整及打印,欢迎下载。
胡 杨
仙 人 掌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说课稿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说课稿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说课稿一、说教材《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1篇课文,该单元以“事理说明”为主题展开。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这篇课文先从法显和玄奘两个物对沙漠的“可怕”写起,让读者触目惊心,激发读者探求知欲望,引出下文。

接着,用设问引出问题“沙漠真像二人说的那样可怕吗?”可地质部、石油部、中科院工作人进入大戈臂却没有遇到奇离鬼怪的现象,是个极好的回答,并且又提出一个新问题“这是什么缘故呢?”接着用生动的语言回答了产生那些奇怪的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条理清楚,说服力强,给人的深刻的印象。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确定为:教学目标:(1)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2)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

(3)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沙漠奇怪现象产生的原因,能理解人们对沙漠现象持不同说法的根源。

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并适当运用目标导学法、情境激学法。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讨论法、比较法和勾画圈点法。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我们把一根木棒放到一个装满水的玻璃被里面,从外面看木棒就好像断了一样,可实际上它却没有断。

小时候的我们肯定认为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但是随着我们只是的增加,就会了解到这是什么原因。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奇怪现象,那么沙漠中会不会也有类似的奇怪现象呢?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竺可桢到沙漠中去寻找一下沙漠中的奇怪现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教案背景:苏教版教材选入的这篇课文文质兼美,是一篇说明性质的科学小品文,内容涉及到沙漠,因为我们的学生没有见过沙漠,对沙漠的认识也很肤浅,又加上是说明文,所以在学生读来比较枯燥乏味。

基于这种认识,我便想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兴趣,以故事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快乐中自然地学到知识,总结方法,这也是我编写这个教案的最终目的。

教学课题: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材分析:《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苏教版语文教科书初二下学期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也是本学期首次接触的一篇说明文。

文章先从法显和玄奘两个人物对沙漠的“可怕”印象写起,让读者触目惊心,激发读者探求欲望,引出下文。

接着,用设问引出问题“沙漠真像二人说的那样可怕吗?”可地质部、石油部、中科院工作人员进入大戈壁却没有遇到鬼怪离奇的现象,是个极好的回答,并且又提出一个新问题“ 这是什么缘故呢?”接着用生动的语言回答了产生哪些奇怪的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说服力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方法:1、目标导学法:教师用精心设计的教学目标,步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圈点勾画法: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读思同步进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发挥个人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能力。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中介绍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探寻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学会从科学的角度作出正确解释。

2(过程与方法)、学习简单的事理说明文阐明事理的写法,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探索世间万物奥秘的兴趣,能用科学的精神和方法解释一些现象,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重点:探寻这些奇怪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学会从科学的角度作出正确解释。

难点:激发探索世间万物奥秘的兴趣,能用科学的精神和方法解释一些现象,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优课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优课

见怪不怪:
沙漠在人们的印象里是非常可怕的, 科学家们经过长期艰苦的考察,终于发现, 其实沙漠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还有很多,请你探究: 1、植物植物; 2、动物;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 索真理。
----知识小品文或文艺性 说明文。它常用文学笔法来写,于科学性、 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 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请同学们说说本文中科学性与文艺性 是怎样体现的? (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科普宣传
沙漠之旅,我当导游
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在跋涉途 中眼前出现了“魔鬼的海”或“鸣 沙”现象。你准备怎样对游客解说 这一现象。
欢迎指导
先睹为快:
我眼中的沙漠是-----因为------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竺可桢
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完成:
1、在文中勾画出过渡句;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的内容。
(读书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学课文,思考问题: 1、课文向我们列举了沙漠里的哪些 奇怪现象? 2、 这些奇怪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3、作者对这一连串的现象归纳出一 个什么结论?

苏教语文八下3.1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课件5

苏教语文八下3.1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课件5

这时候,远方比较湿润的一块地方的树木,由树梢倾 斜向下投射的光线,因为由密度大的空气层进入密度小的 空气层对,会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到了贴近地面热而稀的 空气层,就发生全反射。光线又由近地面密度小的气层反 射回到上面较密的气层中来。这样,经过一条向下凹陷的 弯曲光线,把树的影像送到人的眼中,就出现了一棵树的 倒影。 由于倒影位于实物的下面,所以叫它“下现蜃景”。 这种倒影很容易给人们一种幻觉。水边树影,远处是一个 湖泊。 不论是海市蜃楼或空中楼阁,只是在无风或微风的 天气条件下才会出现。当大风一起,上下层空气被搅动, 空气密度和温度差异减少了,光线就不再折射和全反射那 么一切幻景也立即消逝了。
沙漠 探险 /exploreknow.htm
魔鬼的海同温带海面上出现的“海市蜃楼”那样,在 热带和温带的草原、沙漠上往往会出现另一种“空中楼 阁”。它又叫“光怪陆离”,阿拉伯人叫它“魔鬼的海”。 有许多关于“魔鬼的海”的记载。古希腊史学家狄奥多最 早对此作了生动的描述:在非洲,特别是在没有风的时候, 会发生一些令人惊奇的事,空气中会出现各种野兽的影像, 有 动 的, 有 不动 的 ,它 们 一会 儿 离开 目 击者 向 别处 奔 跑,~会儿又跟着他,当它们赶上人的时候,就好像有一 层阴冷的雾将人们裹住一样。 英国探险家李温士敦,在 非洲卡拉哈里沙漠旅行时,这种“魔鬼的海”也欺骗过他。 忽然间,前面出现一个湖,湖水荡漾。他和他携带的牲畜 正渴极了,于是朝湖的方向奔去,却扑了个空。真正的湖 泊还远着呢。
课文是如何解释鸣沙现象产生 的原因的,从“据一些专家的意见” 可以看出1961年竺可桢写本文时 有关鸣沙现象产生的原因还没有定 论,事隔四十多年,鸣沙产生的原 因得到科学解释了吗?上网查询一 下。
沙漠带给人类的并不总是 美好的感觉,他也会以另一 面露出他狞狰的脸孔。近几 年来不断袭击人类的沙尘暴 正日益困扰着我们……沙尘暴 是如何产生的,他对人类产 生什么样的影响?上网了解 一下情况。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VS
盐霜的形成:当沙漠夜晚温度降低时 ,地表水分会凝结成露水或霜。这些 水分与地表盐分相互作用,形成白色 的盐霜层,覆盖在沙漠表面。因此, 在早晨阳光照射下,沙漠表面会呈现 出一片白色的景象,被称为沙漠中的 “雪”。
04
CATALOGUE
现象背后的生态与地理知识
沙漠的地质构造
沙漠地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沙漠地形通常是由沙丘、沙地、 盐湖、干涸的河床等构成,这些 地形是风力、水力等自然力作用
著名景点
中国的敦煌鸣沙山、宁夏中卫沙坡头等地都是著 名的鸣沙现象观赏地。
海市蜃楼
• 总结词:光学幻景 • 详细描述:海市蜃楼是一种因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在
沙漠中有时可以看到远处出现一片波光粼粼的湖面,甚至可以看到湖面 上的倒影,但实际上这只是光学幻景,没有实际物体存在。 • 原因解释:海市蜃楼的产生原因是沙漠地表温度较高,空气密度不均匀 ,光线在经过不同密度空气层时发生折射和全反射,从而形成了这种幻 景。 • 著名记录:历史上,许多探险家和旅行家都记录下了他们在沙漠中目击 海市蜃楼的经历,如丝绸之路上的商队和驼铃声中的旅人等。
图像畸变
当光线经过这些密度不同的空气层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使得远处物体的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畸 变,产生虚像。这些虚像出现在实际物体的上方,并且呈现出一种幻觉般的效果,仿佛物体悬浮在空 中。
沙漠中的“雪”是什么
沙漠中的“雪”实际上是一种盐霜现 象,而非真正的降雪。在干旱的沙漠 环境中,水分蒸发迅速,而地下水中 溶解的盐分则会留在地表,形成盐霜 。
独特之处:这种现象在沙漠 中极为罕见,为荒凉的沙漠 增添了几分神秘和美丽。同 时,沙漠雪莲也是一种珍贵 的药用植物,具有很高的药 用价值。

云南省水富县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沙漠里的奇怪现》课件 苏教

云南省水富县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沙漠里的奇怪现》课件 苏教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52022/1/152022/1/151/15/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52022/1/15January 15,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52022/1/152022/1/152022/1/15
人迹罕至
一川碎石大如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随风满地石乱走
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圈点勾画:文中描述了沙漠 里哪些奇怪可怕的现象? 可怕:鬼怪、热风、荒凉 奇怪:魔鬼的海、鸣沙
细读课文
在4段中,找出描述“魔鬼的海”、“海 市蜃楼”现象的语句,读一读并结合课 文概括这两种现象的成因 在5段中找出描述“鸣沙”现象的语句, 读一读并用自己的话解释“鸣沙”的成 因。 第5段中首句和末句在全文中起何作用?
现象
成因
魔鬼的海------------ 光作怪
海市蜃楼
(折射和反射)
鸣 沙 ------------- 声作怪
(沙粒移动摩擦)
即:一切怪象均可用科学道理来说明
魔鬼的海
海市蜃楼
鸣沙山
品味语言
课文作为科学小品,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和 多种修辞手法,所以语言不仅准确而且还很形象。 示例: 若是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面低而上层高,短距离 内相差七至八摄氏度,像平直的海边地区有时所 遇见的那样,那便可把地平线下寻常所见不到的 岛屿、人物统统倒映在天空中,成为空中楼阁, 又叫做海市蜃楼。 注:这句用了作诠释、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 法,科学、准确、清晰地说明了海市蜃楼形成的 原因。 你还能找出其它例子吗?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三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三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PPT模板下载:www.1p pt.co m/ moban / 节日PPT模板:www.1p pt.co m/ jieri/ PPT背景图片:www.1p pt.co m/ beijing / 优秀PPT下载:www.1p pt.co m/ 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www. 1ppt.co m/zilia o/ 范文下载:www. 1ppt.co m/fan wen/ 教案下载:www. 1p讨论回答
1、古代到过沙漠的人对沙漠有什么感受?他们为 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2、课文描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这些奇怪 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3、本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以第5自然段为例, 你能找出哪些说明方法?
4、本文按哪种说明顺序去写?是如何去写的呢?
古人感受:恐惧
产生这些感受的原因: 科学只是匮乏
一个人的个人能力再强也无法战胜一个团队。 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鱼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 我总觉得,生命本身应该有一种意义,我们绝不是白白来一场的。 只要你确信自己正确就去做。做了有人说不好,不做还是有人说不好,不要逃避批判。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行业PPT模板:www.1p pt.co m/ hang ye /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www.1p pt.co m/ 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www.1ppt.c om/excel/ PPT课件下载:www.1p pt.co m/ kejian/ 试卷下载:www.1ppt.c om/shiti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容看来可以实现而实际难 以实现。 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 空中楼阁: 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 划等。
合作讨论:
用圈点勾画法速读课文,解决以下思考题
1、古代到过沙漠的人对沙漠有什么感受?他们为 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2、课文描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这些奇怪 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3、作者按怎样的写作思路安排全文?按哪种说 明顺序去写? 4、本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以第5自然段为例, 你能找出哪些说明方法?
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竺可桢 戳穿 玄奘 万顷 戈壁 海市蜃楼
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zhú zhēn zà ng gē
竺可桢
chuō
玄奘
qǐng
戈壁
shè n
戳穿
万顷
海市蜃楼
检查预习 2、解释词语
比喻单独行动,没有别人帮助。 单枪匹马: 光怪陆离: 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可望而不可即: 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竺可桢
学习目标: 1、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 其形成的原因。 2、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掌 握本文的说明方法。
3、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的意识。
简介作者
竺可桢(1890——
1974),气象学家, 地理学家和教育家, 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 始人之一。著有《物 候学》《竺可桢文集》 等。
“魔鬼的海” 和海市蜃楼
“鸣沙”
魔鬼的海
海市蜃楼1
海市蜃楼2
鸣沙山

( 描述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
写 作 思 路 逻 辑 顺 序
(解释)沙漠里的奇怪现象(2至5)
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 所以我们要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道晋僧法显和唐僧玄奘对沙漠里的奇 怪现象充满疑惑和惊恐,请结合课文, 从科学的角度向他们解释沙漠现象的 真正原因。
作诠释 说 明 方 法 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作引用
4、本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以第5自然段 为例,你能找出哪些说明方法?
思维拓展
1、你对沙漠有哪些了解?
2、你认为应该如何改造沙漠?
世界最大的沙漠
撒 哈 拉 沙 漠
中国最大的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新疆)
千年怪柳
作业布置
• 从《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我们知
荒凉
可怕
恐惧
1、古代到过沙漠的人对沙漠有什么感受? 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2、课文描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这 些奇怪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奇怪现象 形成的原因 “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 热了 …… 光线折光和反 射 …… 又叫做海市蜃楼。” “据一些专家的意见…… 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 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