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9课清兵卫与葫芦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合集下载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清兵卫与葫芦》教案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清兵卫与葫芦》教案

《清兵卫与葫芦》教案一、总体构想本文是日本近代文学作家志贺直哉的一篇小说。

志贺直哉是日本重要的文学流派“白桦派”的主要代表,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学,这篇小说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学习新课前,有必要先让学生通过上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增加对白桦派及其代表作家的了解,这样既有助于开阔语文视野,又有益于理解这篇小说的主题。

这篇小说故事情节完整生动,以现实主义的笔法批判了粗暴扼杀少年个性的做法,呼吁尊重个性、让个性自由发展的主题;作者善于用简练传神的描写表现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生动传神的描写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小说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热情。

因此,小说的主题、简练传神的描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教师还应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认识个性培养以及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本课学习应继续培养学生课前自学的习惯和能力,课文的阅读和生字词应当让学生自己解决,并以此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教学课时安排二课时。

二、过程设计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探究性阅读、表演为主,强化主观感受。

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演各方面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采用课本剧的方式,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中,理清思路,体会文中的心理、语言等描写,感知课文的情感倾向,理解主要内容并从中获得人生的感悟与提示。

力求达到“课标”中规定的“使学生学会欣赏作品、领会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实施的能力”的要求。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自学要求:课堂学习前,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白桦派”写作风格;熟读课文,了解小说内容——第一遍朗读,边读边记下生字词,然后查字典自己解决文字障碍;第二遍默读,边读边画出认为写得精彩、生动的句段,可以在文字旁或者在预习本上加以评注、写下自己的心得。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清兵卫与葫芦教案 新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新人教版高二全册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清兵卫与葫芦教案 新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新人教版高二全册语文教案

清兵卫与葫芦一、教学目的:1、体会本文前后对比照应的写法。

2、体会心理和神态描写。

3、思考怎样保护孩子培养的的自尊自主的人格。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会本文前后对比照应的写法及体会心理和神态描写。

难点:思考怎样保护孩子培养的的自尊自主的人格。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设想:主要教学内容:检查预习、速读课文、分段、完成课后练习五、教学内容与过程:一、检查(注音)1、生字:茶卤(chá lǔ)葫芦籽(hú lu zǐ)呵斥(hē chì)战战(zhàn)兢兢(jīng) 薪水(xīn shuǐ) 隐瞒(yǐn mán)嘀咕(dí gu) 干涉(gānshè)2、多音字:没收(mòshōu) 没有(méiyǒu) 便宜(piányi) 方便(fāngbiàn) 人参(rénshēn) 参考(cānkǎo) 参差不齐(cēncībùqí)朝鲜(cháoxiǎn) 朝气(zhāoqì)3、词语:呵斥:大声斥责。

热衷:十分爱好某种活动。

隐瞒:把事情真相掩盖起来不让人知道。

光彩熠熠:形容闪亮发光。

茶卤:很浓的茶水。

异常:不同寻常。

X重:严肃认真。

名伶:旧时称著名的演员。

干涉:参与过问别人的事。

校役:学校中做辅助教学工作的人。

古董店:专门经营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的商店。

乖觉:机警联聪明。

薪水:工资。

怨恨:对人或事物强烈的不満。

嘀咕:猜疑,犹疑不定。

二、作者简介:志贺直哉:(1883~1971) 日本作家。

1883年2月20日生于宫城县,祖父是相马藩府的家臣。

3岁即随父母上京,开始受贵族子弟式的教育。

18岁从学于某某家内村槛三,21岁入学习院高等科,有志于文学创作。

1904年发表处女作《菜花与少女》。

1906年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英文系,两年后转国文学科,中途辍学。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情节第9课清兵卫与葫芦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情节第9课清兵卫与葫芦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返回目录
要点三 字音字形
1.字音辨识
(1)单音字
葫.芦( hú ) 古董.( dǒng ) 挟.着( xié )
茶卤.( lǔ ) 檐.廊( yán ) 沉默.( mò )
返回目录
橘.子( jú ) 砸.碎( zá ) 隐瞒.( mán )
干涉.( shè ) 槌.子( chuí ) 薪.水( xīn )
返回目录
3.你如何看待清兵卫的父亲对他的兴趣、爱好的 态度?
【探究】 我们要把这个问题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去 认识,即如何对待孩子个性的问题。日本和中国同属东 方国家,文化上受中国影响很深,封建家长专制的思想 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文化传统上强调统一的意 志,缺少个性和自由的空气,因此扼杀个性的现象比较 普遍。
返回目录
志贺直哉的这篇小说,以现实主义的笔法,批判了那种 粗暴扼杀少年个性的做法,呼吁要尊重个性,让个性自 由发展。小说中,清兵卫的爱好被剥夺了,这是多么令 人悲哀啊!但更令人悲哀的是,清兵卫在这些压力下, 自觉地放弃了爱好,并且毫无怨恨,这更是令人不寒而 栗的。一个曾经有着自己天才般独到审美力的孩子,他 以后可能会融入庸庸碌碌的大众。
返回目录
要点二 背景寻踪 日本在文化上受中国影响较深,封建的家长专制思 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文化传统上强调统一,缺少 个性和自由空气,因而扼杀个性的现象比较普遍。同时 作者在青少年时代一直与父亲不和,父亲一直对他选择 走文学创作的道路持反对意见。
返回目录
在早期的创作中,志贺直哉以此为主题写下了不少作 品,表达对那些刻板地描写琐碎的丑恶的日常生活的文 学作品的不满,表达“看重个性自由”的理念。本文就 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返回目录
不知为何,头脑仍然不是很清楚,健忘得很。然而 心情却是近年所未有的宁静,有着非常沉稳而安定的好 心绪。刚刚开始收获稻谷,天气也非常晴好。

人教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清兵卫与葫芦 学案2

人教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清兵卫与葫芦 学案2

《清兵卫与葫芦》学案教学目标:1、领会小说的内容和题旨2、理解故事与情节的关系,并且能够举例说明。

3、能结合作品分析情节生发的途径及其效果。

(危机爆发)教学重点:1、领会小说的内容和题旨2、理解故事与情节的关系教学难点:分析情节生发的途径及其效果(危机爆发)。

文本探究阅读课文第21段至最后,完成1~4题。

1.节选部分记叙的中心事件是什么?请加以概括。

答:【解析】中心事件就是体现小说主旨的事件。

节选部分是围绕清兵卫最后买的葫芦展开的,而教员没收他的葫芦,是整个事件的高潮所在,也最能体现小说的主旨。

答案:教员没收了清兵卫最钟爱的一个葫芦。

2.选文是怎样体现清兵卫对葫芦的钟爱及独到的眼光的?答:【解析】细读选文,筛选出小说中有关清兵卫看到葫芦后的一系列动作描写及心理描写的语句加以分析即可。

答案:看到心爱的葫芦,清兵卫紧张得“心头发着跳”,“喘着气”叫老婆婆别卖给别人,“急匆匆地说完,就跑回家去。

不多一会儿,他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买了葫芦就跑着回去了”。

一个天天到街上看葫芦的孩子,能够对某个葫芦发生浓厚的兴趣,这个葫芦就显得与众不同了。

“急匆匆”地“跑回家”“拿钱”表现他急于得到葫芦;“买了葫芦就跑着回去了”,表明他急于对葫芦进行一番改造。

3.小说详细地交代了教员没收的葫芦的去向,请从情节运行方式的角度简要赏析这样写的好处。

答:【解析】小说情节的摇摆实际是情节发展的千折百回,在小说的发展中不是很流畅地发展下去,而是摇曳生姿。

结合这些知识与选文具体分析即可。

答案:小说交代了葫芦的去向是整个情节的一次摇摆。

正是清兵卫的独具慧眼和天才造就了儿童天性和禀赋在成人否定中的胜利。

这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暗示和讽刺,能引起读者的深层思索,也体现了作者在情节安排上的高超技巧。

4.清兵卫的“葫芦”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谈谈你对“葫芦”含义的理解。

答:【解析】第一问主要从作品的结构线索和主旨表达两方面着手思考。

第二问要结合文章主旨透过“葫芦”的表象来深入分析阐述它的内涵。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9清兵卫与葫芦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9清兵卫与葫芦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
9清兵卫与葫芦
课题名称
《清兵卫与葫芦》
授课时间
教师姓名
学生年级
课时
课程标准描述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的基础薄弱,对文本赏析深度不够,需要多探讨,多提点,能不能渗透主题,还不好说。
学习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预习,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采用自由诵读的方式,准确找出清兵卫对葫芦的情感。
2.通过再读课文,根据课文语段,准确说出大人们是如何看待清兵卫喜欢葫芦的态度。
3.通过精读课文,能够通过葫芦价值的变化,准确评出小说主题。
重点
通过独立分析和集体讨论,从小说情节中探索,体会情节中的矛盾点。
难点
通过小组展示和师生互评,合理的理解父亲长辈们的做法。
评价任务
对应学习目标,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可选项)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及问题预设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求知的原动力,是智慧的触发器,是才能的增长点,是成功的奠基石。古今中外,很多人在兴趣的指引下走向了成功,可是,也有很多人的兴趣被家长、老师或者社会给扼杀了。今天我们学习日本作家志贺直哉的小说《清兵卫与葫芦》,来品味一下这是怎样一个悲剧故事。
考试大纲描述
1.筛选信息并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对主要观点和文章特色进行鉴赏评价的能力
2.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3.对文本内容、作者态度、风格、修辞性质等方面的理解、鉴赏和评价

2020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第9课清兵卫与葫芦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2020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第9课清兵卫与葫芦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清兵卫与葫芦我们都有一种相同的经验:读一部优秀的小说,拿起来就放不下,总想一口气读完,有时简直到了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

优秀小说的情节往往波澜迭起,层层递进,变幻莫测,犹如精神的磁石、艺术的迷宫,具有吸引读者的强大魅力。

一部优秀小说的情节如此引人入胜,秘密何在?很多研究者认为,是因为故事情节的设计。

小说的基本特征是故事性、叙述性,情节是构成小说的必备要素。

作者往往在情节的精妙设计中彰显出个人的写作魅力。

本单元共选了两篇外国小说:《清兵卫与葫芦》《在桥边》。

这两篇小说篇幅不长,但故事情节运行十分成功,都有一个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都在简洁顺畅的记叙描写中反映深刻的主题,以小见大,言简意赅。

课标定位.领会两篇作品的内容与题旨是如何表达或体现的。

.理解故事与情节的关系,认识情节发生的途径及其效果。

.体会小说中情节与细节的关系,增强在阅读和写作中对细节的敏感度。

学法指导.理清线索,把握情节的来龙去脉。

故事情节从前到后都有着某种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也就是贯穿在整个作品中的情节线索。

找到这条贯穿整个作品的线索是我们鉴赏情节的首要任务。

.以事见人,透视人物的性格特点。

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所以,鉴赏故事情节应以事见人,将人物性格与情节联系起来分析。

.见微知著,品味细节的内在意义。

小说的情节往往由若干个场面构成,而场面总是由很多个细节组成的。

分析场面和细节是鉴赏情节的进一步深入,同时,也只有这样的情节鉴赏才显得具体、充分和中肯。

第课清兵卫与葫芦两种人性的单纯人性的单纯来自自然。

有两种人性的单纯,分别与两种自然相对应。

第一种是原始的单纯,与原始的物质性的自然相对应。

儿童的生命刚从原始的自然中分离出来,未开化的人仍生活在原始的自然之中,他们的人性都具有这种原始的单纯。

第二种是超越的单纯,与超越的精神性的自然相对应。

一切精神上的伟人,包括伟大的圣徒、哲人、诗人,皆通过信仰、沉思或体验而与超越的自然有了一种沟通,他们的人性都具有这种超越的单纯。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第9课《清兵卫与葫芦》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第9课《清兵卫与葫芦》公开课教案

课题:《清兵卫与葫芦》编号:43号《清兵卫与葫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志贺直哉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结合单元话题,掌握小说情节的运行模式、细节、摇摆等知识。

3.指导学生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追求个性自由发展和个性解放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赏析小说情节运行模式、细节及摇摆等知识。

2.把握作品主题。

教学难点:理解“摇摆”等小说常用技巧。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具】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在黑板上画葫芦,引入“葫芦文化”的话题。

葫芦,谐音“护禄”、“福禄”,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成熟的葫芦结籽儿很多,被看作是人丁兴旺,多子多孙的象征;再加上其造型优美,给人以和谐的美感。

所以,在中国人们都特别喜欢葫芦,就连电视剧里也常常赋予葫芦多种特异功能,比如我们熟知的《葫芦娃》。

其实,不止在中国葫芦受欢迎,在日本,有一个叫清兵卫的小男孩,他也十分热衷于葫芦,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个12岁的少年与葫芦之间发生的故事。

(板书)二、学习目标齐读学习目标。

(掌握小说情节的运行模式、细节、摇摆等知识。

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追求个性自由发展和个性解放的主题。

)三、检查预习1.检查同学们对志贺直哉的了解情况,并及时给予补充(白桦派,小说之神,代表作等)。

2.检查课文预习情况。

请同学回答“小说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

四、推进新课(一)情节之运行模式我们知道小说有三大要素:人物、环境和情节。

情节是故事的核心,它整体上决定了故事走向和发展。

今天咱们就围绕“情节”来赏析文本。

情节是一系列具有前因后果的事件的展开,这些事件展开的过程就是它的运行过程。

情节的运行方式中整体上都遵循一个基本的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这篇小说也不例外。

根据刚刚同学简述了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我们按照情节模式概述课文情节。

明确:发生:清兵卫痴迷于葫芦。

发展:清兵卫发现独特葫芦。

高潮:教员没收葫芦;父亲砸碎葫芦;葫芦被高价转卖。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清兵卫与葫芦》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清兵卫与葫芦》教学设计

《清兵卫与葫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本篇小说中出现的重要字词;2、了解志贺直哉相关生平、代表作品;3、领会作品的内容与主旨。

二、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对本篇小说中人物语言、行为的分析,准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2、结合单元话题,仔细体会本篇小说情节发生的特点及其妙处。

三、情感目标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危机爆发对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难点:危机爆发与主题表达的关系。

一、了解作家:志贺直哉(1883-1971),日本作家。

1904年发表处女作《菜花与少女》。

1910年,与有岛武郎、有岛生马、武者小路实笃、木下利玄等共同创办《白桦》杂志。

围绕于这个刊物的一些年轻作家与美术家,对当时主张纯客观主义的自然主义文艺思潮不满,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的文学,形成“白桦”一派。

志贺直哉是“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

1917年发表的著名中篇小说《和解》,写他立志于文学创作与父亲发生冲突而终于得到和解的经历。

作者从此进入创作旺盛时期。

《在城崎》(1917)相继问世。

从1921年开始,着手写他生平唯一的长篇小说《暗夜行路》,于1937年完成,这是他的代表作。

志贺直哉的作品大多从自己及和自己有直接关系的生活中取材,是现代日本文学中从自我经验中取材最多的作家。

在创作方法上的现实主义的精神,对同时代的日本作家有深刻的影响。

志贺直哉于1971年10月21日逝世。

二、问题探究:(一)、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热爱葫芦(开端)——买到好葫芦(发展)——葫芦被缴——葫芦被砸(高潮)——葫芦高价出售(结局)——爱好绘画(尾声)(二)、精读全文,具体分析情节1、欣赏开头小说开头说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清兵卫的爱好由葫芦转向了绘画,这件事到底是什么事呢?开篇没有交代,这样的写法称之为什么写法?有何作用?明确:这件事指清兵卫最喜欢的一个葫芦被教员没收了,其他的葫芦被父亲砸碎了。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9课《清兵卫与葫芦》学案1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9课《清兵卫与葫芦》学案1

《清兵卫与葫芦》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作者;了解清兵卫的形象和性格。

2、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3、体会本文前后对比照应的写法及体会心理和神态描写。

4、培养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个性;尊重别人的兴趣和个性。

【学习过程】(一)预习(明确学习目标,布置自主预习)1、作者简介:志贺直哉(1883-1971年),日本著名小说家,被日本评论家誉为“小说之神”。

新现实主义的第一人。

1910年,与有岛武郎、有岛生马等共同创办《白桦》杂志,他们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学,形成“”一派。

代表作长篇小说《》。

2、背景链接:日本与中国同属东方国家,文化上受中国影响较深,封建的家长专制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文化传统上强调统一的意志,缺少个性和自由的空气,因而扼杀个性的现象比较普遍。

3、通读课文,标记生字词,梳理结构。

(二)展示(展示自学效果,展示学习疑难,合作探究释疑)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无误的一项是( )A.葫.芦(hú)狭.小(xiá)热衷.(zhōnɡ) 呵叱.(zhà)B.模.样(mó) 顽.固(wán)摩擦.(cā) 隐瞒.(mán)C.纵.使(zònɡ) 跃.进(yào)吮.吸(shǔn) 塑.料(sù)D.绘.画(huì) 檐廊.(lánɡ)投掷.(zhì) 屹.立(yì)解析:A项,“叱”应读作chì;B项,“模”应读作mú;C项,“跃”应读作yuè。

答案:D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乖觉古董薪水珊栏B.锤子嘀咕接洽机械C.哺育玷污恪守埋怨D.包庇畸形寄托喘气解析:A项,珊—栅。

答案:A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7月11日,因美国驻叙大使________叙利亚内政。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清兵卫与葫芦》9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清兵卫与葫芦》9

《清兵卫与葫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大同四中胡玉芳一、教材分析单元要求《清兵卫与葫芦》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

《外国小说欣赏》这册书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基本特征。

全书共八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话题。

共16篇课文,均为名家名篇。

第五单元的话题为情节,单元教学目标是: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2理解故事与情节的关系,认识情节生发的途径及其效果;3体会小说情节与细节的关系,增强在阅读和写作中对细节的敏感;4考察小说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理解“摇摆”“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等技巧对情节运行的作用;5了解“突发性事件”和“危机爆发”等小说情节的运行动力。

文本解读《清兵卫与葫芦》是日本作家志贺直哉的作品,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曲折回环地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异国的悲剧性故事,是小说情节教学很好的范例。

二、学情分析本文文笔简洁清新,学生在整体感知方面不会有太大难度。

并且小说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可以顺利领会作品的内容。

本单元的话题是小说的情节,作为小说叙事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基本上能够把握小说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能够顺利理清小说的情节脉络。

但学生对情节中的细节、摇摆、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等技巧缺乏系统了解,教师需在这方面着重引导、点拨,使学生在必修教材的基础上更明确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小说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分析关于外国小说阅读教学,《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中均要求: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1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提高文学修养。

2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3学习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4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把握人物性格特征;5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6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八清兵卫与葫芦教学设计外国小说欣赏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八清兵卫与葫芦教学设计外国小说欣赏

语文:《清兵卫与葫芦》教学设计(人教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情节结构,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2.结合文章理解情节运行模式和运行动力3.了解小说的运行模式和运行动力的知识4.理解文章中细节描写的作用【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章的情节结构,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结合文章理解情节运行模式和运行动力3.理解文章中细节描写的作用【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我们所学的几个单元的外国小说中,如《丹柯》《炮兽》等你觉得小说的情节怎样呢?请举例具体分析。

(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对,也就是说作家在让小说在运行时,不是毅然决然地向前奔突,而是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呈现出犹豫不定的状态,即使小说情节“摇摆..”《清兵卫与葫芦》,这篇小说的情节也是否具有我们所说的情节“摇摆”呢?大家认真阅读体会。

二、作家简介(用投影)志贺直哉(1883-1971年),日本著名小说家,被日本评论家誉为“小说之神”。

1904年发表处女作《菜花与少女》。

1910年,与有岛武郎、有岛生马等共同创办《白桦》杂志,围绕于这个刊物的一些年轻作家与美术家,对当时主张纯客观主义的自然主义文艺思潮不满,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学,形成“白桦”一派。

志贺直哉为“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白桦”派成为日本现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流派。

三、梳理情节,体会情节的“摇摆”——“文似看山不喜平”1.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说说这篇小说的情节也是否具有我们所说的“摇摆”呢?具体情节如何?喜爱、热衷、痴迷葫芦,——“移情别恋”,爱好绘画。

具体如下热爱葫芦——买到好葫芦——葫芦被缴——葫芦被砸——葫芦高价出售——爱好绘画2.通过课文的这些情节,你能发现让情节“摇摆”的原因吗?结合情节分析。

(讨论)讨论、交流:出乎意料;突发事件;危机爆发。

3.小说情节一般过程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候开端前有序幕、结局后有尾声。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清兵卫与葫芦》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清兵卫与葫芦》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清兵卫与葫芦》【教学目标】1、了解志贺直哉其人其作。

2、把握小说情节的基本模式,结合文章理解情节运行模式和运行动力,了解小说的运行模式和运行动力的知识,.理解文章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3、领会作品的内容与主旨。

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期望和坚持个性解放、人道主义的精神追求。

引发学生对个性的解读,正确培养自己的兴趣和个性的同时,学会尊重别人的兴趣和个性。

【教学重难点】把握小说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体会情节中的“摇摆”及结尾的跌宕。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调查: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你的父母是如何对待你的兴趣爱好的?二.整体感知1.简介故事情节。

情节的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就这篇小说而言,它的情节是怎样运行的?发生:清兵卫痴迷于葫芦。

发展:清兵卫发现独特葫芦。

高潮:教员没收葫芦,父亲砸碎葫芦。

第二高潮:葫芦辗转卖到高价。

结局:清兵卫改变爱好。

三. 鉴赏探究:情节和细节1、清兵卫一毛钱买来的葫芦被校役卖了五十元的高价后又被古董店老板卖了六百块的高价,你觉得这样得情节设计合理吗?为什么?请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加以体会。

明确:这个结局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理由如下:(1)第2段对清兵卫制作葫芦进行描写,表明他热衷于葫芦,做事很认真的特点。

(2)第3段写清兵卫错把一个老头儿的秃脑袋当成了葫芦这件事,表现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

(3)第4段写清兵卫“对葫芦热衷得这么厉害……每次上街的时候……总是呆呆地站在门前望”。

这表现清兵卫喜爱葫芦。

(4)第5段写“清兵卫是一个才十二岁的小学生……每天学校里放学回来,他也不跟别的孩子一起玩,常常一个人到街上去看葫芦”。

……总结细节描写的作用:1.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2.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3.凸显主题。

2、情节之摇摆对于清兵卫的爱好,他周围的人是怎么看的呢?客人、父亲(清兵卫)谈论葫芦;教员没收葫芦;父亲砸葫芦1)客人、父亲(清兵卫)谈论葫芦谈论的结果:清兵卫——周正平凡的葫芦客人父亲——又长又大、奇特的葫芦为什么要写这一段对话?(对比、铺垫——这就是“摇摆”)2)引入概念“摇摆”(幻灯)摇摆:小说在运行时不是毅然决然地向前突奔,而是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出现了犹豫不决的状态。

2022年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清兵卫与葫芦》

2022年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清兵卫与葫芦》

?清兵卫与葫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感受小说“情节〞之美,分析并掌握“摇摆〞对情节、人物及主旨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小说中表达的大人对孩子天性和天赋的扼杀,追求个性自由开展的期望;表达扼杀的盲目及专制,令孩子在不知觉不觉间埋没其天赋悲剧色彩。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情节的“摇摆〞,理解“摇摆〞对小说情节、人物及主旨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1、掌握情节的“摇摆〞及其作用。

2、把握小说主旨。

三、教学难点:1、“摇摆〞对情节、人物及主旨的作用。

2、小说主旨深层次的悲剧意义。

四、教学方法:启发法,提问法,讨论法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如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看山,我们看它的起伏;“间关莺语花低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听曲,我们听它的变化。

这种起伏,这种变化就是曲折。

曲折也能产生美。

把曲折放入小说中,是否也能产生美呢?今天让我们再次品味?清兵卫与葫芦?,一起去探寻这种美。

二、网上任务反应【自主学习单——问题设计】1、用“情节的根本运行模式〞概括本小说开展脉络,并标出相应段落。

2、比对原文,寻找下面段落与原文的差异,谈谈你更喜欢哪一个并说明理由。

三、鉴赏探究〔一〕教师引导——明“摇摆〞之意1、高潮改编这时候,教员挟着一只书包来访问他的父母亲。

“这种事情,家里应该干预……〞教员对清兵卫的父母这样说,母亲听得战战兢兢,父亲听得火冒三丈。

清兵卫对于这位教员的顽固吓得什么似的,哆嗦着嘴唇,在屋角里缩成一团。

教员训斥一番以后便离开了。

父亲终于压制不住内心的怒火,拿起槌子把清兵卫的葫芦一个一个都砸碎了,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

2、比对结果3、解释“摇摆〞〔二〕合作探究——品“摇摆〞之美探究一:寻找情节中的“摇摆〞【问题设计】“摇摆〞是小说情节设置的一个很重要的技巧,它让小说的情节波浪起伏。

请小组合作找出小说情节“摇摆〞设置之处。

[学生活动]探究二:赏析“摇摆〞,分析其作用【问题设计】“摇摆〞是小说非常重要的写作技巧,它的运用对小说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反观“摇摆〞,品读赏析其作用。

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中语文第五单元9清兵卫与葫芦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

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中语文第五单元9清兵卫与葫芦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
9清兵卫与葫芦
课题名称
《清兵卫与葫芦》
授课时间
教师姓名
学生年级
课时
课程标准描述
外国小说是我们今天面对的文学世界的一个庞大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忽视的人类智慧的结晶。本课程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阅读外国小说,传授给学生关于小说的一些基本知识,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在阅读、领悟的基础上提升审美水平和知识水平。通过这门课,使学生初步了解外国小说史的大致轮廓以及关于外国小说的一些创作方法和知名流派,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
教材内容分析
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 的叛军展开激战。《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在这里,战争成了作者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
学情分析
学生能按照情节发展来梳理脉络,不过对于小说创作手法中情节的“摇摆”还需要继续深入学习和理解、运用。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文本,找出文章情节主线;
2、围绕文本线索,梳理小说叙事脉络;
3、通过对情节的梳理,人物性格形象的把握,概括小说要表达的主题。
重点
梳理情节脉络
难点
感受摇摆情节的变化
评价任务
导学过程
重点分析对话的作用,加深对冰山理论的理解。

学生自主阅读,自行解决问题。



1、对爱上绘画的清兵卫,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2、对清兵卫的父亲,你想说什么?
请选择一个对象,表达你的想法,请言之有理。
堂测设计
读写结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教学案:第9课 清兵卫与葫芦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教学案:第9课 清兵卫与葫芦含答案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的确,兴趣是求知的原动力,是智慧的触发器,是才能的增长点,是成功的奠基石。

古今中外,很多人在兴趣的指引下走向了成功,可是,也有很多人的兴趣被家长、老师或者社会给扼杀了。

日本作家志贺直哉的小说《清兵卫与葫芦》就叙写了这样一个悲剧故事。

主要事件是清兵卫赏玩葫芦,课堂上教员没收葫芦,教员家访父亲砸葫芦。

清兵卫对葫芦的爱好被扼杀后,又热衷于绘画了,可他的这一新的爱好能守住吗?在纷繁复杂、追求利益的现代社会,人们也许太重视物质上的追求和满足,而忽视了精神的充实和探索。

很多人舍得为自己的父母花钱买很多高档物品,却舍不得每天陪父母聊聊天;很多父母整天忙于挣钱,却没时间陪孩子好好谈谈心。

殊不知,真正的幸福与物质无关,真正的幸福也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

《在桥边》表面上看是说爱情,而深层则是对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这一问题以及小人物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的精神状态的思考,同时更是一种在不重视精神的时代氛围中保持个人精神追求的象征。

本单元所选文本并非典型的情节型小说,而是两篇从各个角度而言均有较高艺术造诣的作品。

因此,要注意分析和体会在这类作品中,情节因素是如何发挥其作用的;理解故事与情节、情节与细节的关系,认识情节生发的途径及效果,在阅读和写作中增强对细节的敏感。

第9课清兵卫与葫芦对应学生用书P42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1.葫.芦(h ú) 2.茶卤.(l ǔ) 3.呵叱.(ch ì) 4.橘.子(j ú) 5.薪.水(x īn) 6.槌.子(chu í) 7.隐瞒.(m án) (二)多音字1.铺⎩⎪⎨⎪⎧店铺.(p ù)铺.张(p ū)2.拾⎩⎪⎨⎪⎧收拾.(sh í)拾.级而上(sh è)3.劲⎩⎪⎨⎪⎧使劲.(j ìn )劲.敌(j ìn ɡ)二、写准字形1.⎩⎪⎨⎪⎧t ān (摊)子t ān (滩)头2.⎩⎪⎨⎪⎧对y ì(弈)神采y ì y ì(奕 奕)3.⎩⎪⎨⎪⎧ 疲ju àn (倦)缱qu ǎn (绻)4.⎩⎪⎨⎪⎧xi é(挟)持xi á(狭)小5.⎩⎪⎨⎪⎧ chu ǎn (喘)气chu ǎi (揣)测6.⎩⎪⎨⎪⎧ l íng (伶)人l īn (拎)东西7.⎩⎪⎨⎪⎧z āng (脏)话z āng (赃)款8.⎩⎪⎨⎪⎧l áo (唠)叨l ào (涝)灾三、用准词语 1.干涉 干预。

春高中语文第9课清兵卫与葫芦课件新人教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春高中语文第9课清兵卫与葫芦课件新人教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内容把握
1.清兵卫热衷于葫芦表现在哪些方面?
做葫芦的手法娴熟(2) 把一老头儿的脑袋错看成葫芦(3) 每次上街,总是呆望着店铺里面的葫芦(4) 他几乎每天都跑去看,镇上的所有的葫芦大概都被他 看完(6) 当他看见一个他喜欢的葫芦时,无论多少钱也 要买到手(26) 在上课时,他偷偷将葫芦放在桌底玩弄(28)
细节描写的作用:
1.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2.使情节更加严谨,内容更加丰富 3.凸显主题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 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 重要作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 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
什么是“摇摆”:
• 小说在运行时不是毅然决然地向前突 奔,而是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出现了犹 豫不决的状态。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 并不呈现一条直线,作家不会让人物 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总会在某处 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 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1.清兵卫热衷于葫芦表现在哪些方面? 2.是什么让清兵卫与葫芦断了关系? 3.找出对清兵卫买葫芦时和葫芦被没收后的描 写,对比一下他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清兵卫花一毛钱买的葫芦,最终被古董商一 六百块钱的高价卖出。说明了什么?写这件事 有何作用? 5.描写父亲与客人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阅读与思考
说一说
读小说 , 找出情节“摇摆”之处。
• 教员家访是葫芦被没收的余波。此时清兵 卫关注的是自己剩下来的其他葫芦。 • 教员前来家访,结果父亲刚巧不在。 • 葫芦近在咫尺,结果教员只管自己训斥, 并没有注意到。 • 刚刚松了一口气,结果父亲却回来了,听 闻原由,不仅把清兵卫责打一顿,而且最 终注意到那些葫芦,粗暴地将之砸碎。
预习检查
1.你会读吗?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清兵卫与葫芦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清兵卫与葫芦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清兵卫与葫芦地图上找不到有一天,苏格拉底的弟子聚在一块儿聊天,一位出身富有的学生,当着所有同窗的面,夸耀他家在雅典附近拥有一片广大的田地。

当他吹嘘的时候,一直在旁边不动声色的苏格拉底拿出一张地图说:“麻烦你指给我看,亚细亚在哪里?”“这一大片全是。

”学生指着地图得意扬扬地说。

“希腊在哪里?”苏格拉底又问。

学生好不容易在地图上找出一小块儿来,但和亚细亚相比,实际上是太微小了。

“雅典在哪儿?”苏格拉底又问。

“雅典,这个更小了,好像是在这儿。

”学生指着一个小点儿说着。

最后,苏格拉底看着他说:“此刻,请你指给我看,你那块广大的田地在哪里呢?”学生忙得满头大汗也找不到了,他的田地在地图上连个影儿也没有。

【哲理启发】 与天地相比,人永远是微不足道的。

因此,我们应该以一颗谦卑的心来面对所有的成绩和荣誉,而不是到处炫耀。

[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茶卤.( ) 葫芦籽.( ) 呵斥..( )( ) 战战兢.兢( ) 薪.水( ) 隐瞒.( ) 嘀.咕( ) 檐.廊( ) 【答案】 lǔ zǐ hē chì jīnɡ xīn mán dí yán2.多音字塞⎩⎪⎨⎪⎧( )塞子( )堵塞( )边塞巷⎩⎪⎨⎪⎧( )巷子( )巷道 切⎩⎪⎨⎪⎧( )切开( )急切 系⎩⎪⎨⎪⎧( )系绳( )联系 【答案】 sāi sè sài xiànɡ hànɡ qiē qièj ì xì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烂tān( )子沙tān( ) ⎩⎪⎨⎪⎧唠dāo( )旱lào( ) ⎩⎪⎨⎪⎧zānɡ( )话zānɡ( )款 ⎩⎪⎨⎪⎧chuǎn( )气chuǎi( )测 ⎩⎪⎨⎪⎧xié( )持xiá( )小 ⎩⎪⎨⎪⎧línɡ( )人līnɡ( )东西 【答案】 摊 滩 叨 涝 脏 赃 喘 揣 挟 狭 伶 拎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往往·常常①清兵卫________(往往/常常)买了葫芦来玩,他爸妈是知道的。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清兵卫与葫芦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清兵卫与葫芦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清兵卫与葫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志贺直哉相关生平、代表作品;2、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

3、结合单元话题,仔细体会本篇小说情节发生的特点及其妙处,如本小说中的摇摆处理,矛盾冲突对情节的推动作用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体味文章结构艺术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摇摆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期望和个性解放、人道主义的精神追求。

教学重难点:重点:1、分析小说情节发生的特点及其妙处。

2、把握作品主题难点:理解“摇摆”等小说中常用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安排:一课时一、导入让学生谈谈自己童年的爱好二、整体把握1、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篇小说的内容。

一个痴迷收藏葫芦的男孩在大人的干涉下放弃收藏葫芦的故事。

三、深层理解1、清兵卫的“痴迷”在文中有哪些表现?制作葫芦、买葫芦、看葫芦、鉴赏葫芦、不离葫芦2、有哪些人“干涉”清兵卫的爱好?他们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他们为什么会去“干涉”清兵卫的爱好?3、教员为什么对清兵卫热点葫芦的爱好如此忿恨?仅仅是出于一位老师恨铁不成钢的心意吗?信仰不同4、樱花与武士道日本有句谚语:“花中樱花,人中武士”,之所以把二者结合起来,是因为日本人认为樱花精神与武士道精神相似。

单片的樱花并不如团簇的樱花显得壮观与美丽,这就像日本武士道要求共性展示精神一样。

而且,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不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

樱花的瞬间开放,瞬间凋零,就如同武士在片刻的美丽中达到人生的顶峰后毫无留恋地惨烈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一样。

5、清兵卫选择“放弃”的内在原因是什么?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四、合作探究如何看待清兵卫的“痴迷”和大人的“干涉”?清兵卫们:你们有选择爱好的自由,但不要让爱好阻断了你们前行的步伐,没有现实生活的附丽,爱好将是空中楼阁。

大人们:你们有教育孩子的义务,但不要让教育演变成对天性的扼杀,不尊重个性与专制的教育注定遭遇失败的命运。

2022年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清兵卫与葫芦》2

2022年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清兵卫与葫芦》2

志贺直哉〔1883-1971〕,日本著名小说家,被日本评论家誉为“小说之神〞。

新现实主义的第一人。

主张善比单纯的美更美,他们举起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旗帜,要求充分地开展个性和自由地表现自我。

○○○○○○○○○○○○○○○○○○○○○○○○○○○○○○○○○○○○○○○○○○○○○○○○○○○○○○○○○○○○○○○○○○○○○○○○○○○○○○○○○○○○白桦派的作家们对人生的态度是乐观、明朗而又天真的,他们呼唤着光明和希望,对未来充满了向往之情。

白桦派无疑受到了当时流行的西方民主主义思潮的影响,他们对柏格森、尼采等人的思想感兴趣,也推崇托尔斯泰、歌德、惠特曼的作品,还竭力介绍贝多芬、塞尚和罗丹。

3、摇摆:小说在运行时不是毅然决然地向前突奔,而是在绝大局部时间里出现了犹豫不决的状态。

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一条直线,作家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预学案本节目标:整体把握文章,梳理文章内容。

使用说明:全体学生独立完成,用时40分钟。

一、整体感知:1、自主阅读小说。

2、整体把握文章,梳理文章内容。

二、预习自测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热衷.〔〕茶卤.光荣奕奕.〔〕罐.子〔〕战战兢兢..〔〕廊檐.〔〕哆嗦..〔〕唠.唠叨.叨〔〕薪.水〔〕槌.子〔〕乖觉.〔〕嘀.咕.〔〕2、概括故事情节:3、小说中,元=50元=600元说明了什么?这个结果与前文哪些内容“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

〞小说的结尾意犹未尽,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清兵卫的父亲、老师对于他的新爱好会不会象先前那样粗暴地干预?清兵卫能守住这个爱好吗?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充分展开想象,续写这篇小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清兵卫与葫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的确,兴趣是求知的原动力,是智慧的触发器,是才能的增长点,是成功的奠基石。

古今中外,很多人在兴趣的指引下走向了成功,可是,也有很多人的兴趣被家长、老师或者社会给扼杀了。

日本作家志贺直哉的小说《清兵卫与葫芦》就叙写了这样一个悲剧故事。

主要事件是清兵卫赏玩葫芦,课堂上教员没收葫芦,教员家访父亲砸葫芦。

清兵卫对葫芦的爱好被扼杀后,又热衷于绘画了,可他的这一新的爱好能守住吗?在纷繁复杂、追求利益的现代社会,人们也许太重视物质上的追求和满足,而忽视了精神的充实和探索。

很多人舍得为自己的父母花钱买很多高档物品,却舍不得每天陪父母聊聊天;很多父母整天忙于挣钱,却没时间陪孩子好好谈谈心。

殊不知,真正的幸福与物质无关,真正的幸福也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

《在桥边》表面上看是说爱情,而深层则是对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这一问题以及小人物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的精神状态的思考,同时更是一种在不重视精神的时代氛围中保持个人精神追求的象征。

本单元所选文本并非典型的情节型小说,而是两篇从各个角度而言均有较高艺术造诣的作品。

因此,要注意分析和体会在这类作品中,情节因素是如何发挥其作用的;理解故事与情节、情节与细节的关系,认识情节生发的途径及效果,在阅读和写作中增强对细节的敏感。

第9课清兵卫与葫芦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1.葫.芦(h ú) 2.茶卤.(l ǔ) 3.呵叱.(ch ì) 4.橘.子(j ú) 5.薪.水(x īn) 6.槌.子(chu í) 7.隐瞒.(m án) (二)多音字1.铺⎩⎪⎨⎪⎧店铺.p ù铺.张p ū2.拾⎩⎪⎨⎪⎧收拾.sh í拾.级而上sh è3.劲⎩⎪⎨⎪⎧使劲.j ìn 劲.敌j ìn ɡ二、写准字形1.⎩⎪⎨⎪⎧t ān 摊子t ān 滩头2.⎩⎪⎨⎪⎧对y ì弈神采y ì y ì奕 奕3.⎩⎪⎨⎪⎧ 疲ju àn 倦缱qu ǎn 绻4.⎩⎪⎨⎪⎧xi é挟持xi á狭小5.⎩⎪⎨⎪⎧ chu ǎn 喘气chu ǎi 揣测6.⎩⎪⎨⎪⎧ l íng 伶人l īn 拎东西7.⎩⎪⎨⎪⎧z āng 脏话z āng 赃款8.⎩⎪⎨⎪⎧l á唠叨l ào 涝灾三、用准词语 1.干涉 干预3.郑重 庄重1.光彩奕奕:形容闪亮发光。

2.战战兢兢:形容十分小心谨慎或害怕的样子。

对应学生用书P42日本小说之神——志贺直哉简历:志贺直哉(1883-1971),生于宫城县。

1906 年经由学习院升入东京大学英文系,1910年中途退学。

在此前后,写下了《一个早晨》《到网走去》等短篇小说。

1910年4月,创办同人杂志《白桦》,《到网走去》在创刊号上刊载,以其准确的描写和清新的风格获得广泛好评。

1912年发表短篇小说《克罗谛思日记》,显示他出众的才华,为文艺界瞩目。

1971年10月21日逝世。

作品:短篇小说《清兵卫和葫芦》《范氏犯罪》《佐佐木的场合》《在城崎》《好人物夫妇》《赤西蛎太》《和解》等。

评价:日本小说家,被誉为日本小说之神,日本“白桦派”的代表人物。

呼吁个性自由志贺直哉是“白桦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一向关心社会事务,在政治上和文学上坚贞不屈。

他早年关怀足尾矿工中毒事件,同情小林多喜二的牺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保持沉默,以示对侵略战争的抗议。

志贺直哉的作品大多从自己及和自己有直接关系的生活中取材,是现代日本文学中从自我经验中取材最多的作家。

在这篇小说中,志贺直哉又以现实主义的创作笔法,批判了那种粗暴扼杀少年个性的做法,呼吁要尊重个性,让个性自由发展。

《清兵卫与葫芦》讲述了一个学生热衷于葫芦,并且对鉴赏和收藏葫芦有特别的天赋,但最终在老师和父亲的压力下被迫放弃爱好的故事。

它有两层题旨。

首先,它表达了对“大人”在不知就里的情况下,粗暴扼杀孩子的天性和天赋的一种批判,也表达了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期望。

其次,在更深一层,这篇作品也传达了作者对美和自然在恶俗的时代氛围中处境艰难、备感孤立的忧思。

主题:尊重个性,让个性自由发展。

赏情节1.试概括本篇小说的情节结构。

[明确]2.[明确] 第2、5段和第4、6段有承接关系,前者写如何收拾葫芦,后者写看葫芦之多,各分成两段,参差写来。

作者在第2段先用了一些副词写出了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程度,随后跟着一段最有趣、最生动的信息(第3段),紧随其后,在第4段把“看葫芦”的信息加以拓展,但是并不说完,而是另起一段在第5段详细交代清兵卫“收拾葫芦”,对前面说他“收拾葫芦”的第2段进行补充,然后在第6段才以“大概所有的葫芦,也都已被他一一看过了”来对前面信息作个收束。

不枝不蔓,却又有所摇摆——在如此小的情节弧度上也能摇摆有度,足见小说家的风范。

赏人物清兵卫是一个怎样的收藏者的形象?[明确] 清兵卫喜欢收藏葫芦,并与别人欣赏眼光迥然不同,他只喜欢没有开过口的、带皮的、周正的、平凡的葫芦。

他喜爱葫芦到了痴迷的地步,以至于把老头子的秃脑袋看成了葫芦。

赏环境1.清兵卫为什么放弃自己收藏葫芦的爱好?[明确]2.如何理解文末父亲对其新爱好的态度?[明确] 父亲的态度再次说明孩子与大人、与世俗的尖锐矛盾,人的个性被扼杀,自主、自尊被压抑,确实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是个别的,而是群体的,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赏语言理解下面句、段的含意。

1.因为他热衷得这么厉害,所以他每次上街的时候,走过古董店、水果铺、旧货店、粮食店以及专门卖葫芦的铺子或仅仅门口挂着葫芦的店铺,总是呆呆地站在门前望。

[明确] “总是呆呆地”突出他“热衷得这么厉害”。

“每次”“总是”“呆呆”地“望”,哪怕是这个店铺“仅仅”门口挂着葫芦,表现了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

这里极力描写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更加深了读者的疑问:既然这么喜欢葫芦,为什么又放弃了这个爱好呢?情节由此推展开来,也为波澜的生成蓄势。

2.“阿清,这些并不见什么好,再去买几个奇特点的来呀。

”客人说。

“这样的好呀。

”清兵卫只是这样回答了一句。

[明确] 别人眼中很一般、不奇特的葫芦在清兵卫看来却是很好的,这不仅表现了他对葫芦非同寻常的热爱与敏感,更展示了他的自信。

清兵卫的自信从后文中葫芦的价钱中得到了肯定,由此文章的寓意则更为深远了。

如果能够尊重孩子的爱好与天赋,让其自由发展,将会取得难以言表的辉煌。

3.“好,你别卖给别人,我回家去马上拿钱来。

”急匆匆地说完,就跑回家去。

不多一会儿,他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买了葫芦就跑着回去了。

[明确] 简单的语言则把清兵卫渴望得到葫芦的急切心情刻画了出来,“别卖给别人”“马上拿钱来”是他对卖葫芦者的请求和承诺。

清兵卫为了买一个葫芦,“急匆匆”地“说”,“不多一会儿”“他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表明清兵卫对这个葫芦的喜爱,生怕这个葫芦被别人买走。

“跑着回去”则表明清兵卫急于对这个葫芦进行一番改造。

一个别人眼中普通的葫芦,让清兵卫如此地兴奋和珍重,这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他对葫芦的痴迷,也表现了清兵卫独特的审美观,反衬出大人们的固执、蛮横和自以为是。

赏技巧1.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刻画人物?[明确][明确] (1)教员的顽固与自以为是,父亲的粗暴与专制,同清兵卫的无辜与弱小、脆弱和可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一毛钱购得的葫芦同最后售价六百块的精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葫芦的命运和新的绘画寄托又构成了新的对比……在一系列的对比中清兵卫的形象显得更加鲜活,眼光独特却也无可奈何,使文章主旨体现得更加突出。

[探究争鸣]这篇小说的情节震动人心,清兵卫的遭遇令人心痛,故事的寓意催人思考。

作者写这样一个故事,想表达什么意图呢?谈谈你的看法。

观点一:文章通过清兵卫的故事,呼吁尊重孩子个性,让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尊重和自由发展。

日本和中国同属东方国家,文化上受中国影响很深,封建家长专制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因此扼杀个性的现象比较普遍。

鉴于此,作者才写了这样一篇文章。

观点二:文章告诫人们做事要执着。

清兵卫其实是生活中许许多多平庸之人的一个缩影,他们也有爱好和追求,但是要么只是停留在嘴上,不愿为之付出更多切实的行动,要么由于自身或外在的原因,坚持不了多久便把它们搁置一边,“另觅新欢”去了。

联系作者志贺直哉的生平,他在年轻的时候,思想主张和保守的父亲有很大的不同,干的许多事情都遭到了父亲的极力反对,如果他跟清兵卫一样,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执着的精神,轻易就屈服于父亲的意志,那么后来的日本文坛上也就少了一位被誉为“小说之神”的人。

(时间:40分钟 满分:49分)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无误的一项是( ) A .葫.芦(hú) 狭.小(xiá) 热衷.(zhōnɡ) 呵叱.(zhà) B .模.样(mó) 顽.固(wán) 摩擦.(cā) 隐瞒.(mán)C.纵.使(zònɡ) 跃.进(yào)吮.吸(shǔn) 塑.料(sù)D.绘.画(huì) 檐廊.(lánɡ)投掷.(zhì) 屹.立(yì)解析:选D A项,“叱”应读作chì;B项,“模”应读作mú;C项,“跃”应读作yuè。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乖觉古董薪水珊栏B.锤子嘀咕接洽机械C.哺育玷污恪守埋怨D.包庇畸形寄托喘气解析:选A A项,珊—栅。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最近,北大保安常俊曙真正火了一把,他出版了28万多字的纯文学书籍《碎步流年》,当代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原中文系教授钱理群还为其作了序。

B.人人都迷恋捷径,人人都抢着做“抓眼球”的事,有能力不如有才艺……这是多么令人堪忧的事啊!C.由“最美家庭”的幸福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女性往往是最美家庭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在言传身教中传递文明的风尚。

D.任何党员,都要着眼于强化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都必须自觉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是十分必要的。

解析:选A B项,成分赘余,删去“令人”;C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删掉介词“由”;D项,句式杂糅,删掉“是十分必要的”。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