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上课课件
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 我们大部份的生命都浪费在文字语言的捉摸上。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只要站起的次数比跌到的次数多一次,那么你将是胜利者。——陆存学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人生道路上既有坦道,又有泥泞;既有美景,又有陷阱,只有坚定信念又勇往直前的人才能到达胜利的终点。 当你达到你的`梦想之前,他人对你的亵渎都是作为梦想所付出的代价,你必须接受它,不然,你的梦想都是单薄的。 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心若有阳光,你便会看见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美好值得期待和向往。
2.按是否可溶于水:
可溶性盐: 难溶性盐:
K+ Na+ NH4+ NO3+ SO42-- Cl-CO32-- PO43-- AgCl BaSO4
3.组成中是否有可电离的H+、OH-
正盐
酸式盐 碱式盐
氧化物的分类
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CuO MgO CaO 非金属氧化物: CO2 SO2
下列物质在我们生活中常见,其 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水 B.食盐 C食醋 D.酒
碱的分类
按强弱
可溶性碱:
碱 按溶解性
KOH NaOH Ba(OH)2 NH3.H2O
难溶性碱:
按提供OH的数目
Cu(OH)2 Fe(OH)3 Mg(OH)2 Zn(OH)2
盐的分类
1.按阴、阳离子来分:
阳离子: K+ Na+ NH4+ Cu2+ Ca2+
阴离子:
NO3-- SO42-- Cl— CO32-- PO43--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如:Na2O、CaO、CuO、Fe2O3 例: CuO + H2SO4 CuSO4 + H2O
两性氧化物 和酸、碱反应都能生成盐和水的 氧化物 如:Al2O3
例: Al2O3 + 6HCl 2AlCl3 + 3H2O Al2O3 + 2NaOH 2NaAlO2 + H2O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3、盐
(1)概念 由金属(含铵根NH4+)离子和酸根组成。 (2)分类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按 化 学 性 质 划 分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成盐氧 化物
酸性氧化物 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第二章化学物质 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思考]
1、当我们进入商场时如何快速找到我 们需要的商品?
2﹑当你置身于图书馆或书店中,是怎 样找到你想要的书的?
3﹑当你去餐馆吃饭时,怎么点菜的?
商场
图书馆
餐馆菜谱
试想想,没有分类的世界的模样?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 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
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下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同素异形体:金刚石和石墨的不同结构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比如:金刚石和石墨的转化过 程中,虽然元素的种类没有变,但它们的结 构却发生了转变。
自主阅读课本第7页,完成导纲上基 础感知中分类法的相关内容。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单质
纯净物
物质
稀有气体
无机 化合物 化合物
不能,如:SiO2难溶于水。 2.所有的碱性氧化物都能溶于水,与水 化合成碱吗?
不能,如:CuO难溶于水。
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
定是碱性氧化物吗?
碱性氧化物
一定
金属氧化物
一 定
不一定,如Mn2O7
三
4.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 不
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吗?
定
酸性氧化物 不一定,如Mn2O7 非金属氧化物 不一定,如CO
无氧酸:HCl、H2S(氢硫酸)等
按有无
酸 挥发性
挥发性酸:HNO3 、HCl 、 CH3COOH等 难挥发性酸:H2SO4、 H3PO4等
按水溶液中 H+的个数
一元酸:HCl、HNO3等 二元酸:H2SO4、H2CO3等
三元酸:H3PO4等
按酸性强弱
强酸:HNO3 、HCl 、H2SO4等 弱酸:HF、CH3COOH 等
小 结:
1、同素异形体 2、分类法 3、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同学们再见!
混合物
有机 化合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 ……
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1.活泼金属与酸反应 Fe+HCl=FeCl2+H2↑ 2.与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 Fe+S=FeS Fe+O2=Fe2O3 3.与其他金属盐溶液反应置换金属 (金属活动性顺序) Fe+CuSO4=FeSO4+Cu 4.与水反应 2Na+2H2O=2NaOH+H2↑
必修1-第二章----物质的分类和离子反应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目标导航] 1.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2.认识分类方法的应用。
3.熟悉酸、碱、盐、氧化物等之间的转化关系。
基础知识导学 一、常见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1)含义:根据________的分类标准,对______________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即对事物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2)举例:①Na 2CO 3⎩⎪⎨⎪⎧按其组成的阳离子来分类,属于 盐按其组成的阴离子来分类,属于 盐按其溶解性来分类,属于 盐②将不同的物质与它所属的类别进行连线。
2.树状分类法(1)含义:对________事物按照某些属性进行__________的分类方法。
即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2)举例:物质⎩⎪⎪⎪⎨⎪⎪⎪⎧⎩⎪⎪⎨⎪⎪⎧ 单质⎩⎪⎨⎪⎧ 金属单质 单质 ⎩⎪⎨⎪⎧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 氧化物混合物二、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 1.对于下列转化关系Ca ――→①CaO ――→②Ca (OH )2――→③CaCO 3 C ――→④CO 2――→⑤H 2CO 3――→⑥CaCO 3 写出有关序号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集体备课《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苏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集体备课《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苏教版必修高中化学集体备课《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苏教版必修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一 )授课班级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科学抽象、概括整理、归纳总结,准确系统地掌握知识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幻灯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培养好学上进的情感。
2、创设情境,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与讨论,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兴趣,并体验成功喜悦。
重点初步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难点分类法的意义及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一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交叉分类法Na2CO3 钠盐Na2SO4 钾盐 K2SO4 硫酸盐 K2CO3 碳酸盐2、树状分类法二、分散系 ( dispersion system)及其分类1、分散系 (1)分散系:将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称为分散系。
(2)分散质和分散剂: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
(3)、分类:常见的分散系有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等。
一般地说,溶液分散质粒子小于1nm,浊液中离子通常大于100nm,介于1nm100nm 的为胶体。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引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物质形态多样而丰富。
如此之多的东西,如果不进行分类,那对于科学研究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比如到图书馆借书,如果书目没有进行分类,要找一本书简直是大海捞针。
所以说分类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必备的手段,物质进行分类后,同一类物质由于具有相似的性质,故更方便对比。
投影图书馆中陈列的图书、超市中的商品摆放。
导入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物质的分类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在初中的基础上来进行研究。
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说课稿
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说课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位于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如果说第一章是从化学研究手段、化学实验方面展开化学的话,那么,本章则是从化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处于初高中过渡时期,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还很少。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只是简单掌握了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
其实,初中阶段纯净物、混合物及酸、碱、盐等的学习,就是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
但在思维上,学生正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学生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没有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
本部分教学内容正好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物质及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进而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观。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1.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知道分类的多样性,知道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过程与方法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所遇见的一些常见的分类事例入手,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将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从自己熟悉的角度进行分类,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
并进一步通过探究活动,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研究、探讨科学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思想,体会掌握科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体验活动探究的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增强学习化学、探究物质变化奥秘的兴趣。
2.教学重点难点:本部分教学,知识性内容较为简单,故重难点落在了为学生建立起分类的思想上。
知识、能力、思想是体系的三个要素。
常规的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思想的培养。
思想是的灵魂,分类思想是化四、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主线与旧教材支离破碎地记忆一些孤立的事实和对概念定义的死记硬背相比,在化学新课程与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化学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的形成。
高一化学_物质的分类
解析:只有一种元素不可能是化合物,可能由同素异 形体构成的混合物.
3、【实践活动】
下列10种物质:①Fe ②KNO3 溶液 ③
CuSO4
④ CuSO4· 5H2O ⑤ CO
⑥ CuO ⑦ HNO3
⑧ Ba(OH)2
⑨ 乙醇 ⑩ NaHCO3 中,
属于混合物的是_②___;属于单质的是__①__;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一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授课人:牛文丽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Na2CO3 Na2SO4 K2SO4 K2CO3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交叉分类法:对一种事物以多种
标准进行分类 物质所属类别有交叉部分
想一想
这是交叉分类么?为什么?
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一种
按电离出H+ 二元酸 H2SO4、H2CO3
多元酸 H3PO4
难挥发酸 H2SO4、 H3PO4
按挥发性
易挥发酸
HCl、HNO3、 CH3COOH
酸的分类
不溶 H2SiO3 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解性
酸
溶 H2SO4、HCl
按稳定性
不稳定 H2CO3、HNO3、
H2SO3、HClO
稳定
H2SO4
碱的分类 按电离能力
1、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1、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
2、不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和碱反应 ×
3、水也是氧化物,且是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 ×
4、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
5、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6、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课程标准: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省教学要求: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2、了解常见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3、认同分类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复习初中所学基本概念,在了解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的基础上,能够从物质的组成与物质性质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常见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
了解两种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过程与方法1、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所遇见的一些常见的分类事例入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从自己熟悉的角度进行分类,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并且经过师生间交流与合作,相互取长补短,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2、通过各小组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及其筛选信息,收集、整理知识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能够成功地选择一种分类方法,对自己所熟悉的知识进行分类,感受到分类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并能够在后面的学习中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教学难点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教学过程:【引入】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能够很快就找到你所需要的书?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将许多书放上书架之前可能做了哪些工作?大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人们能迅速挑出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自主学习】学习课本P24第一、二段,阐述上述原因【小结】同学们,其实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我们感兴趣的事和物,我们不断的研究着,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物质,我们就必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主备人:李凤时间:2009年9月25日课程标准: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省教学要求:1、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2、知道胶体的丁达尔现象,了解胶体的重要作用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初中学生已经接触过溶液、浊液等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分类法了解分散系概念和本质,并了解胶体的有关性质;2、能区分溶液、胶体、浊液,知道其本质区别,知道胶体的丁达尔现象,了解胶体的重要应用,能用胶体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
物质的分类(解析版)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01课物质的分类板块导航01/学习目标明确内容要求,落实学习任务02/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学习记忆03/知识导学梳理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04/效果检测课堂自我检测,发现知识盲点05/问题探究探究重点难点,突破学习任务06/分层训练课后训练巩固,提升能力素养1.从元素组成角度,认识常见物质种类,并通过绘制树状图建立元素与物质间联系,培养分类观的养成。
2.能应用简单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物质进行分类。
3.掌握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的含义。
4.掌握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重点:宏观物质的简单分类。
难点: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的理解。
知识点一物质的组成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①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②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③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④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如同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原子与物质的关系5.同素异形体(1)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化学性质相似,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特别提醒】①物质的组成可概括为“宏观一素(元素)、微观六子(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
②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均用化学式表示。
③几乎所有的酸都是共价化合物,都有确定的分子式。
④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如O 2和O 3组成的混合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才是单质。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至少含三种 至少含两种 元素,一定含 元素,一定含 氢、氧元素 非金属元素 金属离子 金属离子(或 +)和 (或 NH + 4 NH4 )和OH 酸根离子等
都属于化合物
物 质
二、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比较
混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 区 质混合而成,对于由分子 构成的物质来说,混合物 中有不同的分子。 组成不固定,各成分保 别 持各自原有的化学性质。 一般不能用一个化学式 来表示 联 系 混合物
分离 混合ຫໍສະໝຸດ 纯净物 由同种物质组成,对 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 说,纯净物中只有一种 分子。 组成固定,有固定的物 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有唯一的一个化学式。
一 、分类
课题2
物质的分类:
定义: 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 特征: 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举例:矿物、溶液等。 定义: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 金属 分类 非金属 稀有气体 纯净物 定义: 有机物 举例: 难溶于水; 化合物 特征 不易导电; 易燃烧; 定义: 氧化物: 无机物 分类 酸: 碱: 盐:
纯净物
三、单质与化合物的比较
单
概念 元素 形态 性质 联系
质
化
合
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 元素处于游离态 不能发生分解反应 和复分解反应 二者均属纯净物 单质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的纯净物 元素处于化合态 可能发生分解反应 和复分解反应 化合 分解 化合物
四、酸、碱、盐的比较
酸 至少含两种 组成 元素 元素,一定含 氢元素 溶液 中的 H+和酸根离子 离子 相同 点 碱 盐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PPT课件
按组成元素分
含氧酸 ( H2CO3、H2SO4) 无氧酸( HCl )
一元酸 ( HCl 、HNO3)
酸
按电离出H+ 的个数分
二元酸 ( H2CO3、H2SO4)
三元酸 ( H3PO4)
按性质分
强酸( HCl 、 H2SO4 、HNO3) 中强酸 ( H3PO4)
弱酸 ( H2CO3)
可溶性碱 ( NaOH)
合
物 氧化物 酸 碱 盐 …
[案例] 树状分类法
碱
盐
酸 非金属
单质
金属
氧化物 其他
混合物
化合物
纯净物
物质
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 Na2O、CaO) 按组成分
非金属氧化物( SO3、CO2 )
酸性氧化物( SO2、CO2 )
按性质分
碱性氧化物( Na2O、CaO) 两性氧化物( Al2O3 )
其他氧化物( CO、H2O2 )
钾盐 碳酸盐
氨盐 硝酸盐
盐
按酸根是 含氧酸盐
否含氧分 无氧酸盐
NaCl CaCO3
……
KNO3 NaCl
按组 成分
酸式盐 NaHCO3
碱式盐 Cu2(OH)2CO3 正盐 NaCl
1.交叉分类法----对事物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特点:物质类别之间有部分交叉,同 一事物可同时分属不同类别。
2.树状分类法-----对同一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第二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疑问]
那常见的分类法都有哪些呢? 答: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等等。
思考:分类的标准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
[思考与交流]
请结合活动一的提示,尝试 对你所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 应进行分类,并与同学交流。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及其变化课件(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
判断正误
(1)煤的“气化”“液化”“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
(2)分馏、蒸馏、蒸发、萃取、分液、过滤都属于物理变化
()
(3)加热 I2,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
(4)加热 NH4Cl 晶体,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 )
(5)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活性炭褪色是化学变化
()
(6)用铂丝蘸取 NaCl 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微观 有旧化学键断裂,同时有新化学键形成的是化学变化,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注意 只有化学键断裂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的熔化
判断正误
(1) NaCl晶体溶于水是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化学键的改变( ) (2) 232Th转化成233U是化学变化( ) (3) Na2CO3·10H2O的风化是物理变化( )
D.M
g(O
H)2(s)H―C―la→qMgC
l2(a
q
电解 )――→M
g(s)
()
典例 物质的转化
下表各物质中,A、B、C、D、E 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元素,其中 A 是单质,
B 常温下是气态氢化物,C、D 是氧化物,E 是 D 与水反应的产物。则各
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表中所示转化的是
⑩C5H10 ⑪含氧40%的氧化镁 ⑫花生油 ⑬福尔马林 ⑭密封保存的NO2气体 ⑮王水
A.①⑧⑨⑪ C.⑦⑩⑫⑬⑭
B.②③④⑤⑥⑮ D.①④⑧⑨⑪⑫
常见的混合物(找易错点)
气体混 空气、水煤气(CO和H2)、爆鸣气(H2和O2)、天然气(主要成 合物 分是CH4)、焦炉气(主要成分是H2和CH4)、高炉煤气、石油 气、裂解气
液体混 氨水、氯水、王水、天然水、硬水、软水、水玻璃、福尔马 合物 林、浓硫酸、盐酸、汽油、植物油、胶体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节物质的分类课件
HCl+NaOH HCl+Na2O HCl+AgNO3 HCl+Zn
NaOH+HNO3 NaOH+CO2 Ca(OH)2+Na2CO3
盐的通性
所有的盐之间都能发生反应吗?
1. 与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2. 与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3. 与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 4. 与金属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金属
Na2CO3+HCl MgCl2+NaOH AgNO3+BaCl2 Fe+CuSO4
物质的分类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分类:根据事物的特点分别归类
➢ 分类的标准是唯一的吗?
对以下化学物质可以怎样分类?
1空气、2乙醇、3硫酸铁、4铜、5碘、6 明矾、7氢气、8石墨、9食盐水、10烧碱、 11盐酸
空气、乙醇、硫酸铁、铜、碘、明矾、
氢气、石墨、食盐水、烧碱、盐酸
1 根据通常的存在状态分类
分类可以有诸多标准;且标准 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分类的方法
1、交叉分类法 同一种事物可以按不同标准(角度)进行分类的方法
Na2CO3
钠盐
以物质所含 金属元素的
不同划分
Na2SO4
钾盐
K2SO4 K2CO3
硫酸盐 碳酸盐
以物质所含 酸根的不同
进行划分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 物质的 分类第 一课时 课件(共24张ppt)
按是否含氧
含氧酸、 无氧酸 HNO3 HCl
酸 按酸性强弱
酸与酸性物
质有什么关 按提供氢离 系?能划等 子数目
号吗?
强酸 HCl、H2SO4、HNO3 中强酸 H3PO4、H2SO3
弱酸 CH3COOH、H2CO3
新教材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教案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从基本的物质分类出发,认识分类对化学研究的重要性,形成学习化学的分类观。
2.了解胶体及分散系的概念,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胶体。
3.了解胶体和溶液、浊液的区别。
4.认识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
【教学重难点】1.知道分类方法并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胶体、溶液、浊液之间的比较,胶体性质。
【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师]图书馆中数不胜数的图书要分类陈列以便于人们查找,快递企业对数以万计的物品要分类处理以提高工作效率。
同样,为了认识和研究的方便,对于数以万计的物质,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它们分类呢?2.新课讲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板书]1.物质的分类[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投影]空气、乙醇、铜、铁、碘酒、氧气、水、小苏打、盐酸溶液。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第一种分类结果混合物:空气、碘酒、盐酸溶液纯净物:乙醇、铜、铁、氧气、水、小苏打第二种分类结果固体:铜、铁、小苏打液体:乙醇、碘酒、水、盐酸溶液气体:空气、氧气[师]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物质分类的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用不同的角度思维,就会“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衡量事物的标准不止一个。
[设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呢?[学生活动]将物质进行分类:[师]以上的分类是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可以形象的称为树状分类法。
[设疑]化合物一定是酸、碱、盐或氧化物吗?[强调]最后无机化合物的分类并不完全,例如,氨气不属于酸、碱、盐或者氧化物。
[设计意图]将初中所学单一物质进行系统分类,为后续寻找同类物质的共性做铺垫。
[师]在初中阶段,同学们学习了很多的单质,其中有一些单质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例如:金刚石、C60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
在化学上,我们将这样的单质命名为同素异形体。
物质的分类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类[明确学习目标] 1.学会物质分类方法,会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同素异形体。
3.能够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对分散系分类。
4.会制备Fe(OH)3胶体,会鉴别胶体与溶液。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 1.同素异形体(1)01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02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
(3)举例:O 203O 3;红磷与白磷;金刚石、04石墨与C 60互为同素异形体。
2.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 (1)交叉分类法①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②举例:Ⅰ.Na 2CO 3⎩⎪⎨⎪⎧01钠盐02碳酸盐Ⅱ.某些盐的交叉分类(2)树状分类法①含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些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法。
②举例:3.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1)根据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上常用的分类方法。
(2)举例:根据性质对氧化物进行分类氧化物⎩⎪⎨⎪⎧01酸性氧化物:如CO 2、SO 3等与碱反应生成02盐和水03碱性氧化物:如CaO 、04Fe 2O 3等与酸反应生成05盐和水不成盐氧化物:如CO 、NO 等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1)01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02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2)组成03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04分散剂。
(3)分类①分散质和分散剂各有固、液、气三种状态,以其状态为分类标准共分为059种分散系。
②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类2.胶体的制备和特征 (1)Fe(OH)3胶体的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制备制备原理:FeCl 3+3H 2O=====△Fe(OH)3(胶体)+3HCl具体操作:往烧杯中注入40 mL 蒸馏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01FeCl 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02红褐色,停止加热。
(2)胶体的特性——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03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04散射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可用来区分胶体和05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状分类法
标准相同
标准不同
“树状分类法”把事物认识得更加深刻,促进科学发展 交叉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对事物认识较全面,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
(二)简单分类方法的应用
1.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
我们可用树状分类法对物质进行不同种类的划分,可用交叉 分类法对同类物质进行进一步的划分
2. 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整理与归纳
树状分类法
H2SO4 HCl
NaOH Ca(OH)2
Na2SO4 CaCO3
CO2 CaO
标准相同
整理与归纳
交叉分类法
Na2CO3 Na2SO4 K2SO4 K2CO3 钠 盐 钾 盐 硫酸盐 碳酸盐
标准不同
课堂练习
1.某物质经分析,只含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A) 一定是一种单质 (B) 一定是纯净物 (C) 一定是混和物 (D) 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和物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一、物质的分类
图 书 馆 中 陈 列 的 图 书
网络中的信息分类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一)简单分类法
1. 2. 树状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 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树状分类法能反映出各事物的关系 对事物进行多种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能够对同一事物提供 较多信息
3.
交叉分类法与树状分类法的区别和特点
化学反应的分类
按照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 多少(从形式上)分为 按参加反应的微粒是否有离子 参与(从本质上)分为 化合反应:A+B=AB 分解反应:AB=A+B 置换反应:A+BC=B+AC 复分解反应:AB+CD=AD+CB 离子反应 分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可逆反应 不可逆反应 放热反应
纯净物 混合物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由同种分子构成
返回
宏观 微观
特 征
由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1,无固定的组成
1,有固定的组成
2,有固定的性质 3,可用化学式表示
2,一般无固定的性质
3,不能用化学式表示 空气、海水、玻璃
实例
Cu MgO NaCl
整理与归纳
氧化物的分类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化学反应的分类
按照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 多少(从形式上)分为
化合反应:A+B=AB 分解反应:AB=A+B 置换反应:A+BC=B+AC 复分解反应:AB+CD=AD+CB
化 学 反 应 按反应中有无 得氧和失氧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初中已学化学反应分类
常见的化合反应主要包括
1.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H2+O2→H2O) 2.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3.非金属+氧气→非属氧化物 4.酸性氧化物+水→可溶性含氧酸
答案: (D)
2.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X) X)
H2O、CO
2.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Al2O3
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
树状分类法
物 质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有 机 化 合 物
混合物
非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 无机化合物
氧化物
酸
碱
盐
……
整理与归纳
纯净物和混合物
5.碱性氧化物+水→可溶性碱
6.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常见的分解反应主要包括
1.不溶性碱 → 碱性氧化物+水 2.不稳定的含氧酸→酸性氧化物+水 3. 某些不稳定含氧酸盐 →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4.高价含氧酸盐受热分解
5.某些氧化物受热分解
常见的置换反应主要包括
1.金属+酸→盐+氢气 2.金属+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3.非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 你还知道哪些置换反应?
成 盐 氧 化 物
氧化物
Fe2O3 Al2O3 NO Na2O SO2 CO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整理与归纳
酸的分类
按是否含氧:含氧酸、无氧酸
按提供氢离子数目:一元酸、二元酸……
酸
按强弱:强酸、中强酸、弱酸(待学)
按酸根有无氧化性:氧化性酸、非氧化性酸
按挥发性:挥发性酸、高沸点酸 按溶解性:可溶性酸、难溶性酸
作
业
1. 复习初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举出四种基本 反应类型的化学反应实例各五个(复分解反应 举10个),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尽量包 含不同类型的反应补充练习(卷子) 不再安排课堂评讲,请各位老师自行 安排时间评讲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化 学 按照反应中有无电子转 反 移(从本质上)分为 应
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 (从反应实际进程)分为
按照反应的热效应分为
吸热反应
作
业
1.阅读教材 P22-24 完成P25 实践活动(写在书上) 2.阅读《创新设计》 P20-21 完成针对训练
(三)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对于化学研究而言,便于了解各类物质的共性和 各类反应的本质; 对于工作和生活而言,则提供便利,实现高效。
试 一 试
例1.将A组物质与B组物质用短线相连。
Na2CO3 Na2SO4 NaCl K2SO4 KHCO3 Na2O 钠盐 硫酸盐 含氧酸盐 无氧酸盐 氧化物 酸式盐
例2.下列几组物质中,每一组中有一种物质从某种分类角度分 析与其它三种不同,请找出该物质,并说明区别的理由。 ⑴.Cu、Hg、Au、Fe ⑵.液氧、氨气、金刚石、玻璃 ⑶.KCl、Na2SO4、K2CO3、NaNO3 ⑷. NaCl 、KCl 、NaClO 、MgCl2 ⑴.Fe,活动性在氢之前 ⑶.KCl,无氧酸盐 ⑵.玻璃,混合物 ⑷.NaClO,含氧酸盐
常见的复分解反应主要包括
1.酸+碱→盐+水 2.盐+碱→新盐+新碱 3.盐+酸→新盐+新酸 4.盐+盐→两种新盐 5.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反应物应具备的条件)
复分解反应的完成条件(生成物应具备的条件)
注意:基本反应类型不能包括所有化学反应,也不能反映化 学反应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