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5afc51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d2.png)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科学,以生物调查为基础,分析生物生存、生长和繁殖的规律,探寻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为我们解决环境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合理的管理方案。
本文将从物种保护、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恢复三个方面来探讨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一、物种保护生态学在物种保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物种多样性保护中,生物调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种丰富度、分布特点和数量变化等信息,从而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例如,通过对濒临灭绝物种的研究,生态学家能够找出其濒危原因并提出保护建议。
此外,生态学还可以通过对种群动态和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以及建立有效的保护区和保护管理机制,来保护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促进物种的恢复和繁殖。
二、生态系统管理生态系统管理是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系统,而生态系统管理则是通过调控和优化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和功能,实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学研究可以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例如,通过调查研究,生态学家能够了解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相互关系以及其对环境的响应,从而为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和修复提供合理的管理策略。
三、生态恢复生态恢复是指通过人为干预,恢复受到损害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使其重新向健康和稳定状态转变的过程。
生态学在生态恢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相互关系以及生态过程,生态学家能够为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例如,在湿地生态恢复中,通过衡量物种多样性、湿地功能以及水质环境等指标,生态学家可以判断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恢复策略,如植被恢复、水资源管理等,以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涉及物种保护、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恢复等多个领域,为我们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合理的管理方案。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44c8d8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d.png)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它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研究,生态学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本文将探讨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 生态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
生态学家通过研究不同物种的数量、分布和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推动着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
通过野外调查、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生态学家能够评估不同生物群落的稳定性,识别并保护濒危物种,建立保护区域,保护物种的栖息地,并制定合理的保护策略。
2. 生态学在生态系统恢复与修复中的应用由于人类活动的破坏,很多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如森林砍伐、湿地退化和水体污染等。
生态学提供了恢复和修复这些生态系统的有效方法。
通过研究和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生态学家能够开展植被复原、湿地修复和水域生态系统的再生等工作,迅速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
3. 生态学在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中的应用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新建筑、设施或开发项目对环境产生的潜在影响进行评估的过程。
生态学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和评估这些环境影响,从而指导环境管理和规划。
生态学家通过对影响区域的调查和分析,预测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以减轻或消除这些影响。
这有助于确保开发项目能够在最小程度上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4. 生态学在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生态学关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通过对自然资源的研究和监测,生态学家能够提供可行的资源管理策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通过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更新过程,生态学家能够提供合理的森林管理方案,保证木材、水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生态学在气候变化适应和缓解中的应用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系统和物种的分布和生存产生深远影响。
生态学提供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和策略。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cfda67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5.png)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对于环境保护发挥着关键作用。
生态学不仅提供了保护环境的方法和策略,还帮助我们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探讨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并讨论其对可持续发展以及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意义。
1. 生态学为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基础生态学通过对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来指导环境保护工作。
例如,生态学研究发现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进而揭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原理。
这些理论指导着我们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和维持生态平衡。
2. 生态学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方法和策略生态学的研究成果为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策略。
例如,生态学提出的生态恢复理论和技术使得我们可以通过人工干预来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
通过生态学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物种的分布、迁徙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从而制定适当的保护方案。
此外,生态学还为环境监测和评估提供了可靠的指标和方法。
3. 生态学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施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对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
生态学告诉我们,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人类的福祉息息相关。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
生态学为我们提供了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帮助我们认识到生物多样性、水资源保护、土壤保持和气候调节等方面的重要性。
这促使我们采取积极行动,推动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污染排放以及增加环境保护投入。
4. 生态学为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土地退化,生态学为我们提供了解决思路。
通过生态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并探讨生物和环境因素对环境问题的影响。
这有助于制定全球合作计划,促进国际间的资源共享和技术交流,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
总结起来,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态学原理的实际应用
![生态学原理的实际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db97f9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d.png)
生态学原理的实际应用1. 概述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的原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和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进行探讨。
2. 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保护中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实例:•生态修复:生态学原理通过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实现生态环境的修复和重建。
例如,在受污染的水体中应用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技术,通过湿地植物的吸附和土壤微生物的降解,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提高水质。
•物种保护:生态学原理在物种保护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对物种的生境需求、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等方面进行研究,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
例如,根据对濒危物种栖息地的研究,制定保护区划并采取必要措施,保护物种的栖息地和食物链。
•生态农业:生态学原理对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通过生态系统的研究,优化农作物种植和养殖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例如,在农田中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3. 生态学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农业是人类的重要生产活动,而生态学原理对农业生产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生态友好农业:生态学原理鼓励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相协调。
例如,在病虫害防治中推崇生物防治的方法,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农作物害虫的繁殖。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对农药的依赖,还可以保持生态平衡。
•农田水利工程规划:生态学原理在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对农田水质的研究,合理规划排水系和灌溉系统,保证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并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农业生物多样性:生态学原理强调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通过保护农作物的野生近缘种和储备有价值的农艺品种,增加农作物的适应性和耐病性。
4. 生态学原理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生态学原理能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城市绿化规划:生态学原理在城市绿化规划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合理规划城市绿地和公园的布局,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并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28a934e336c1eb91b375d00.png)
5、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主要内容⏹(一)全面考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二)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三)解决近代城市中的环境问题⏹(四)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Case1:南水北调工程⏹长江及其以南地区集中分布着81%的水资源,36%的耕地面积,41%的矿产资源;而淮河及其以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4%,矿产资源占全国的59%,水资源却只占全国的19%。
⏹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
建成后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将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补充黄河水资源的不足,主要解决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等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
西线工程——对调水区生态环境影响⏹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西线工程不仅仅是一项跨流域调水工程,而且还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生态环境工程。
⏹西线工程三条调水线路从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多年平均年调水总量为170亿立方米,将使引水枢纽下游局部河段径流量明显减少。
⏹但在坝下游距引水枢纽4-10公里距离内一般都有支流汇入,河川径流又明显增加。
西线工程——对调水区生态环境影响⏹根据对当地所做的实地调查研究,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原因,维系地表植被、生物种群等生态系统的水分主要靠天然降水补给。
因此,径流量及水位的变化不会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中线工程】⏹从长江中游北岸支流汉江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输水总干线全长1267公里。
⏹中线进展:截至2009年12月4日,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洞下游线进入约600米宽的黄河水面主河道掘进施工地段,这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已进入到攻坚阶段。
⏹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中投资较大、施工难度最高、立交规模最大的控制工期建筑物,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的工程。
环境科学导论第4章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环境科学导论第4章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aa54443fe4733687e21aac2.png)
3、为环境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4、人工生态系统及其在污染防治研究中 的应用(如曝气池中指示生物)
生物监测的定义
利用生物的组分、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 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反应,从生物学的角度,为环境 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称为生物监测 。
一个直径近两米的排 污管,正在向渭河排 放咸阳的城市污水
三、解决近代城市中的环境问题 1、编制生态规划(环境规划) ——是指在编制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规划时,不
是单纯考虑经济因素,还有考虑地球物理因素、 生态因素和社会因素。(各类规划必须进行环 境影响评价)
2、进行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 ——利用生态学原则和系统论的方法来研究,
土地处理系统有五种类型
慢速渗滤系统 快速渗滤系统
地表漫流系统
湿地处理系统 地下渗滤处理系统
慢速渗滤系统 适用于渗水性良好的土壤、砂质土壤及蒸发量 小、气候润湿的地区。废水经喷灌或面灌后垂直向 下缓慢渗滤,土地净化田上种作物,这些作物可吸 收污水中的水分和营养成分,负荷一般较低,渗滤 速度慢,故污水净化效率高,出水水质优良。
二、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如大气污染物的高烟囱排放、水体自净、土地处
理系统(污水灌溉)等。
土地处理系统——城市污水资源化 利用土地以及其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对污染 物的净化能力来处理已经过预处理的污水或废水, 同时利用其中的水分和肥力促进农作物、牧草或树 木生长的工程设施。
组成: 由废水的预处理设施、贮水湖、灌溉系统、地下排水 系统等部分组成。
地下渗滤处理系统 地下渗滤处理系统是将污水投配到距地面约 0.5m深,有良好渗透性的地层中,藉毛管浸润和土 壤渗透作用,使污水向四周扩散,通过过滤、沉淀、 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等过程使污水得到净化. 地下渗滤系统适用于无法接人城市排水管网的 小水量污水处理,如分散的居民点住宅、度假村、 疗养院等。
生态学原理在环保中的应用
![生态学原理在环保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b1c495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3.png)
生态学原理在环保中的应用1. 引言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通过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揭示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
生态学原理为环保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本文将介绍生态学原理在环保中的应用。
2. 生态学原理的重要性生态学原理对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学原理提供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论基础。
通过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不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保护策略和措施,有效保护和恢复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
•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学原理可用于评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对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环境保护建议,减少不可逆的环境损害。
•生态系统修复:生态学原理为生态系统修复提供了科学指导。
基于对生态系统复杂性的认识,通过采取适当的生态工程技术和管理措施,恢复损坏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重建。
3. 生态学原理在环保中的具体应用生态学原理在环保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用领域:3.1 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与管理自然保护区是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
在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与管理中,生态学原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和了解自然保护区内不同生物种群的分布、数量和相互关系,制定出科学的保护区域划分和管理措施,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3.2 水体污染治理水体污染是当前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生态学原理可应用于水体污染治理中。
通过研究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污染源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并制定出相应的污染治理策略。
例如,在湖泊污染治理中,可以采用生物修复、湿地修复等生态工程技术,实现水体中污染物的净化和氮磷的去除,恢复湖泊的自净能力。
3.3 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是一种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的农业生产方式,旨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的维持。
生态学的重要性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生态学的重要性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466784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f.png)
生态学的重要性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生态学不仅为我们理解自然界的运行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还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态学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它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的丰富程度,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学的研究让我们认识到每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当一个物种灭绝时,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功能。
例如,蜜蜂在传粉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果蜜蜂数量减少,将会对许多依赖蜜蜂传粉的植物产生负面影响,进而波及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甚至可能改变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学还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许多不可或缺的服务,如净化空气和水、调节气候、土壤保持、提供食物和药物等。
森林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湿地可以过滤和净化水体,这些都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具体体现。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正在受到损害。
例如,过度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和气候异常,工业污染破坏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通过生态学的研究,我们能够评估这些服务功能的价值,从而更加重视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此外,生态学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可持续发展追求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
生态学的原理告诉我们,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必须合理利用和管理资源,以确保其能够长期供应。
例如,在渔业管理中,根据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制定合理的捕捞限额,可以避免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环境保护中,生态学的应用十分广泛。
生态监测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长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环境问题的迹象和趋势。
环境保护导论第二章(七)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环境保护导论第二章(七)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4af66dda58da0116c17498d.png)
一般监测手段的弱点:
仪器不能连续监测,以部分数据代替全年的情况;
监测结果不能反应综合污染情况。
生物监测可以弥补以上不足。
33
①利用植物对大气污染进行监测和评价
二氧化硫:紫花苜蓿、棉株、胡萝卜等;
氟化物:唐菖蒲、葡萄等; 臭氧:烟草; 二氧化氮:烟草、番茄等; 氯气:白菜、菠菜等。
6、施工期流量最大的水利工程。 7、世界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
8、世界级数最多、总水头最高的内河船闸。
9、世界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升船机。 10、世界水库移民最多、工作最为艰巨的移民建设工程。 8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有利影响:
防洪:使下游荆江大堤的防洪能力,由防御十年一遇的洪
水,提高到抵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防洪库容在73—220亿 立方米之间。
Case1:菲律宾的玛雅农场(Maya Farms)
29
庄稼地
料
庄稼废弃物 杂草 树叶
肥
液 态
猪场
粪
牛场 便 饲料加工 加工厂 居民区 沼气 废物
渣
粪 便
沼气厂
鸭场 养鱼池
污泥 加工 污泥 贮留池
沉
降
沉降槽
浆 液
马雅农场的废物循环途径
30
Case2:珠江三角洲地区桑基鱼塘 生产方式: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 蚕、养鱼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 存、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发电:三峡水电站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煤完 全燃烧所发出的能量,主要供应华中、华东、华南、重庆
等地区。水电清洁无污染,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亿多吨。
航运: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能够较为 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 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通航能力可以从现在的每年1000万 吨提高到5000万吨。
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a30f17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c.png)
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环境保护是当前全球热门话题,如何通过科学的手段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成为了现代社会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生态学原理成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石之一。
以下将详细探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研究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功能和调控机制,重点关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耐受力及其生态效应,以实现合理利用土地、水资源和野生生物,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生态学原理涉及到分子、细胞、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多个层面,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应用生态学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环境进行保护:1. 追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学原理追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于协调保护人类利益和生态系统发展,以保持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相互关系的平衡。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减少的生物多样性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因此,通过生态学原理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即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满足人们的需求与利益。
2. 保持土地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中需要控制土地和水资源的消耗与污染,生态学原理可以对土地和水资源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持。
采用生态学原理,在农业、林业和牧业上实现可持续利用,即在保持资源的利用价值的同时,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消耗土地和水资源。
例如,在农业上,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精细化种植和耕作,保持农田的水质,增进土壤的肥沃,从而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生态设计的应用生态设计是通过仿生学、景观生态学、环境艺术等生态学原理来设计环境和建筑,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生态设计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环境的作用。
通过生态设计,可以避免建筑和环境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土地负担,使得建筑与环境相适应,提高环境的质量和文化价值。
4. 野生动物和植物保护生态学原理同样适用于野生动物和植物的保护。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be1d405cc7931b765ce15a9.png)
1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目前我国由于工业“三废”污染、农用化肥和农药的污染以及废弃塑料和农用地膜的污染,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使得水污染日益加剧,水资源严重短缺,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已有一半城市缺水,农村则有8 000万人和6 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土壤污染严重,耕地面积锐减,近10年来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t,土地荒漠化日益加剧;森林覆盖面积下降,草场退化,每年减少森林面积达2 500万亩;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疾病发病率急剧上升.因此,加大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力度,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如现代生物技术来控制环境污染和保持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已成为环保工作者的工作重点.2 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现代生物技术是以DNA分子技术为基础,包括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一系列生物高新技术的总称.现代生物技术不仅在农作物改良、医药研究、食品工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随着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在治理污染、环境生物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20 世纪 8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已普遍受到世界各国和民间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发展十分迅猛.与传统方法比较,生物治理方法具有许多优点.(1)生物技术处理垃圾废弃物是降解破坏污染物的分子结构,降解的产物以及副产物,大都是可以被生物重新利用的,有助于把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减轻到最小程度,这样既做到一劳永逸,不留下长期污染问题,同时也对垃圾废弃物进行了资源化利用.(2)利用发酵工程技术处理污染物质,最终转化产物大都是无毒无害的稳定物质,如二氧化碳、水、氮气和甲烷气体等,常常是一步到位,避免污染物的多次转移而造成重复污染,因此生物技术是一种既安全又彻底消除污染的手段.(3)生物技术是以酶促反应为基础的生物化学过程,而作为生物催化剂的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其反应过程是在常温常压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大多数生物治理技术可以就地实施,而且不影响其他作业的正常进行,与常常需要高温高压的化工过程比较,反应条件大大简化,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廉、效果好、过程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所以,当今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清洁生产、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有毒有害物质的无害化处理等各个方面.3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3.1 污水的生物净化污水中的有毒物质的成分十分复杂,包括各种酚类、氰化物、重金属、有机磷、有机汞、有机酸、醛、醇及蛋白质等等.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可以解除污水的毒害作用,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有益的无毒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当今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处理污水就是生物净化污水的方法之一.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酶工程技术.固定化酶又称水不溶性酶,是通过物理吸附法或化学键合法使水溶性酶和固态的不溶性载体相结合,将酶变成不溶于水但仍保留催化活性的衍生物,微生物细胞是一个天然的固定化酶反应器,用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直接将微生物细胞固定,即是可催化一系列生化反应的固定化细胞.运用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可以高效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无机金属毒物等,此方面国内外成功的例子很多,如德国将能降解对硫磷等9种农药的酶,以共介结合法固定于多孔玻璃及硅珠上,制成酶柱,用于处理对硫磷废水,去除率达95%以上;近几年我国在应用固定化细胞技术降解合成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对于含100mg/L废水,降解率和酶活性保存率均在90%以上;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降解含酚废水也已实际应用于废水处理.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植物)作用,削减、净化土壤中重金属或降低重金属的毒性.其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如酶促反应)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使重金属固定或解毒,降低其在土壤环境中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通过生物吸收、代谢达到对重金属的削减、净化与固定作用.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过程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激发微生物的活性,由此可以改善土壤的生态结构,这将有助于土壤的固定,遏制风蚀、水蚀等作用,防止水土流失.3.3 白色污染的消除废弃塑料和农用地膜经久不化解,估计是形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成分.据估计我国土壤、沟河中塑料垃圾有百万吨左右.塑料在土壤中残存会引起农作物减产,若再连续使用而不采取措施,十几年后不少耕地将颗粒无收,可见数量巨大的塑料垃圾严重影响着生态和环境,研究和开发生物可降解塑料已迫在眉睫.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一方面可以广泛地分离筛选能够降解塑料和农膜的优势微生物、构建高效降解菌,另一方面可以分离克隆降解基因并将该基因导入某一土壤微生物(如:根瘤菌)中,使两者同时发挥各自的作用,将塑料和农膜迅速降解.同时,还需大力推行可降解塑料和地膜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有些微生物能产生与塑料类似的高分子化合物即聚酯,这些聚酯是微生物内源性贮藏物质,可以用发酵方法进行生产,由此形成的塑料和地膜因有可被生物降解、高熔点、高弹性、不含有毒物质等优点而在医学等许多领域有极好的应用前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量,人们正在用重组DNA技术对相关的微生物进行改造,此方面目前一个研究热点是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聚-β羟基烷酸(PHAs),研究人员正设法构建出自溶性PHAs生产菌种,即将PHAs重组菌进行发酵,在积累大量的PHAs后,加入信号物质,使裂解蛋白产生,细胞壁破坏,PHAs析出,以简化胞内产物PHAs的提取过程,降低提取成本.3.4 化学农药污染的消除一般情况下,使用的化学杀虫剂约80%会残留在土壤中,特别是氯代烃类农药是最难分解的,经生态系统造成滞留毒害作用.因此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办法,而利用微生物降解农药已成为消除农药对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能降解农药的微生物,有的是通过矿化作用将农药逐渐分解成终产物CO2和H2O,这种降解途径彻底,一般不会带来副作用;有的是通过共代谢作用,将农药转化为可代谢的中间产物,从而从环境中消除残留农药,这种途径的降解结果比较复杂,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为了避免负面效应,就需要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对已知有降解农药作用的微生物进行改造,改变其生化反应途径,以希望获得最佳的降解、除毒效果.要想彻底消除化学农药的污染,最好全面推广生物农药.所谓生物农药是指由生物体产生的具有防止病虫害和除杂草等功能的一大类物质总称,它们多是生物体的代谢产物,主要包括微生物杀虫剂、农用抗生素制剂和微生物除草剂等.其中微生物杀虫剂得到了最广泛的研究,主要包括病毒杀虫剂、细菌杀虫剂、真菌杀虫剂、放线菌杀虫剂等.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现在人们正在利用重组DNA技术克服其缺点来提高杀虫效果,例如目前病毒杀虫剂的一个研究热点是杆状病毒基因工程的改造,人们正在研究将外源毒蛋白基因如编码神经毒素的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中以增强杆状病毒的毒性;将能干扰害虫正常生活周期的基因如编码保幼激素酯酶的基因插入到杆状病毒基因组中,形成重组杆状病毒并使其表达出相关激素,以破坏害虫的激素平衡,干扰其正常的代谢和发育从而达到杀死害虫的目的.。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35d84a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e.png)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加重,环境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需要一种科学的方法来指导我们的行动。
这就是生态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它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生态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生物学、地理学、化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它的核心概念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体、环境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组成的复杂系统。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它的研究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生物地理学、人口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环境伦理学等多个方面。
在环境保护中,生态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生态学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学通过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在考虑对一片森林进行开发或重建时,我们需要了解该森林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信息,以便做出合理的决策。
其次,生态学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管理方案。
生态学可以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建立环境保护的管理方案。
例如,研究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可以避免河流污染和过度捕捞,保护河流生态平衡。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还可以用于重建生态系统。
当环境因各种原因遭到破坏时,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修复和重建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生态学可以为这一过程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例如,在沙漠化的地区,可以通过人工种植植被、加强水土保持等措施来重建生态系统。
此外,生态学还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环境监测手段。
生态学将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评估来判断其健康与否。
例如,通过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和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等参数,可以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环境问题。
虽然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实际上在许多地方,环境保护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
生态学原理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生态学原理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290c04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d.png)
生态学原理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间关系、生物个体适应、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
生态学的原理及其应用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具体来探讨一下。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生态学的两个核心概念,它们在环境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态系统结构指的是生态系统中所包含的环境要素、生物要素和生态组成要素等。
而生态系统功能则指的是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状态的过程,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调节和控制等。
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十分有助于环境保护。
生态系统的结构对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当根据生态系统的特点进行环境规划及布局。
例如在城市建设中,应注重保留城市中的自然环境,让城市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从而达到生态平衡。
此外,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与环境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生境要素的变化必然会影响系统的稳定,而这一点对环境保护也是十分重要的,环境规划及布局应该确保环境要素的平衡和稳定,以保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二、生态学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生态学的应用可以称之为生态保护,其目的是通过科学技术方法来保护和修复生物及其环境,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安全。
具体来说,生态保护在环境保护中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精细管理生态保护可以避免大规模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损害。
在开发前应该进行环境评估和规划,建立科学的生态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从而达到生态系统平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2. 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通过人工干预生态系统,重建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功能,恢复受损生态系统。
常见的修复方法包括植树造林、湿地保护、水土保持等。
3. 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将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通过创造人们喜欢的生态环境来保护生态系统。
生态旅游可以使环境得到保护,同时又能为当地人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4. 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一种生态系统保护和优化形式,它可以有效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农业效益和质量。
生态学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生态学对环境保护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170855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2f.png)
生态学对环境保护的作用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探究的不仅仅是生物本身的性质,还包括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生态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自然保护优先”,即优先考虑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同时也要兼顾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
生态学的发展对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生态学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生态学可以通过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来了解环境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例如,生态学家可以在某个区域研究一些物种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以此推断这个区域的生态系统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当这个区域的环境发生变化时,这些物种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就会受到影响,从而表明环境发生了变化。
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可以提供环境保护所需的科学依据,通过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来保护生态系统,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程度。
二、生态学对环境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生态学的研究成果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例如,生态学为研制高效、低耗、环保的生态修复技术提供了基础支撑。
生态修复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物理、化学等手段恢复受污染环境的方法,对于土地污染、水体污染等问题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除此之外,生态学还为制定排污标准、探索废物资源化等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引入新的技术手段,使环境污染事态得到有效控制。
三、在生态系统的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护生态系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向。
生态系统是由许多不同类型的生物进行互动构成的,其中每个生物种群都和其它生物种群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
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许多生物种群都处于严重的威胁之中。
而生态学为保护生态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提供了具体的保护策略。
例如,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限制砍伐和捕杀野生动物等行为,保护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四、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学科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在满足现代化社会需求的前提下,保障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发展之路。
生态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生态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de863c4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e.png)
生态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通过对生态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保护自然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生态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并探讨一些生态学原理和措施。
一、生态学的意义1.1 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态学研究帮助我们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只有深入了解不同物种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
通过研究生态学,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物种对环境的依赖程度、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结构、物种的分布和迁徙等。
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保护濒危物种、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并制定合理的资源管理政策。
1.2 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学原理的应用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的前提。
比如,我们通过研究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可以提出湿地保护的措施,通过保护湿地可以维持水质、净化环境和提供栖息地。
生态学的研究也有助于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如土壤修复和森林再生等。
通过生态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自然资源,使其在长期内得以持续的开发和利用。
1.3 预测和适应气候变化生态学还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适应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不仅影响自然生态系统,也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从而提供相关的适应策略。
举例来说,通过分析物种分布的变化和迁徙模式,我们可以预测和应对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同时,生态学也可以提供在农业和林业等领域中适应气候变化的方法和技术。
二、生态学原理与措施2.1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生物多样性保护包括保护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控制非法捕猎和非法采伐、禁止违法捕捞等。
此外,还需要普及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38025b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a.png)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过程的研究,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生态学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生态学的角度探讨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一、生态学在环境评估中的应用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可以为制定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学评估主要包括环境负荷评价、生态风险评估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等。
1. 环境负荷评价环境负荷评价是测定特定物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包括污染物的排放、废弃物的处理等。
生态学通过研究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传递和转化,可以评估生态系统中物质负荷的分布和累积情况,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2. 生态风险评估生态风险评估是评估特定活动对生态系统健康的潜在威胁,如化工污染对鱼类和鸟类的影响等。
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调查和监测,生态学可以评估生态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为环境保护提供风险管理策略。
3.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界为人类所提供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利益,如水源供应、气候调节等。
生态学通过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评估不同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和价值,为环境保护合理利用生态系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二、生态学在生态恢复中的应用在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后,通过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抗力。
生态学可以为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持,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工程。
1.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的重要指标,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目标。
生态学通过研究物种的分布、数量和相互作用关系,可以评估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生物入侵物种管理等。
2. 生态工程生态工程是通过人工手段恢复、重建和保护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湿地恢复、河流修复和海岸防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工农业生产中的能源与资源的综合利用,既要考虑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问题,又要考虑资源与能 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同时还要考虑工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即通过工农业生产既可获得尽可能 丰产的产品,同时又不至于对环境造成影响。要达到这样一种效果,最理想的办法是:运用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原理,建立闭路循环工艺(把两个以上的工艺流程组合成一个闭路体系,使上一工艺的废品或 副产品成为另一工艺的原料,从而使生产废弃物质减少到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限度以内),实行资源现 能源的综合利用杜绝无谓资源损耗与环境污染。 1 生态工艺(生态工业园区) 2 生态农场(生态农业园区) 1 生态工艺 :输入的物质和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能耗最低),排放的废弃物最少且完全能被生态 系统自然分解、吸收和利用。
资源与能源
一级利
产品 副产品
二级利
产
废物
热量与废物
二级利用
热量与废物
产品
产品
三级利
产品
四级利 废物排放
2 生态农场(生态农业园区) 生态农业园区是在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的生态学要求: 生态农业的标准: 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
生态农业的概念:按照生态学原理来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生态农业是全面规划、相互协调的整 体农业。 生态农业的生态学要求: 第一,生产结构的确定,产品布局的安排等都必须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和当地的环境条件相匹配 第二,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可更新能力 第三,在能量和物质的利用上,要做到有取有补,维护生态平衡 第四,在利用可更新自然资源的同时,要注意抚育和增殖自然资源,使整个生产的发展,走向良性循环。
实践中常常相互结合,互为补充。 (1)生物监测 (2)生态监测
(1)生物监测
• 生物监测:利用生物在污染环境下所发生的信息来判断环境污染状况的一种手段.即利用某些植 物对大气污染物质的过敏反应来判定大气中某些化学物质的污染程度。生物监测目前在多运用于 大气单因素监测。 某些植物受到大气有害物质污染时,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症状。一定的植物对一定的污染物质
生态农业是全面规划、相互协调的整体农业。生态农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着眼于系统的整体 功能。
生态农业的标准: 一是经济效益,即生产要发展,农民要富裕; 二是社会效益,要满足人民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各种社会求; 三是生态效益,即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要考虑系统之内全部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人力
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其它自然资源等,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田地制宜,合理布局,并不 断优化其结构,使其相互协调,协同发展,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
0 40~80 >50 >98 0~30
4.3 生态规划
• 一、概念 生态规划(ecological planking)是在自然综合的天然平衡情况下不作重大改变,自然环境不
遭破坏和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不给另一部门造成损失的情况下,应用生态学原理,计算并合理安排天然 资源及地域资源的利用。
(一)按地理空间尺度:区域生态规划 • ①编制规划区内的资源目录(自然、社会、经济等) • ②规划区长远发展规划 • 二、生态规划类型
(一)按地理空间尺度:景观生态规划 景观生态规划的目的就是根据不同景观的功能,合理布置各种景观单元在系统中的格局,
以维持景观功能流的健康与安全,以增强景观的抗干扰能力和维系景观系统的稳定性,实现景观服务于 人类的功能。 景观生态规划
包括海洋生态、陆地生态、淡水生态、城市生态、农村生态等规划类型。 其中城市生态规划和农村生态规划是目前城市和农村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 城市生态规划内容
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个子规划: 生态功能区划; 人口适宜容量规划; 土地利用适宜度规划; 城市环境规划; 生物保护与绿化规划; 生态资源利用保护规划等;
1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4)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效果
成分
灌溉
BOD COD 悬浮物 总N 总P 金属 微生物 总溶解固体
>98 >80 >98 >85 80~90 >95 >98 0~30
环境科学电子教案
渗滤
85~89 >50 >98 0~50 60~65 50~95 >98 0~10
生态农业不局限于种植业,而是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全面发展。
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 (1)生物产量高。要想使单位面积上的生物产量高,必须使物种和品种因地制宜,而且本身的转化效
率要高,彼此之间结构合理,相互协调。
5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4.2 生态系统对环境的调节
生态系统对环境的调节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的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 反馈机制 抵抗力 恢复力 自净作用 ·生态系统对环境的自净作用 土地处理系统概念: 土地处理系统结构: 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机制: 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效果: (1)土地处理系统概念:利用土壤微生物和植物根系的净化作用来处理普通废水和一般工业废水净化 系统。 通过处理的污水不但其中的污染物质得到处理净化,达到排放标准,而且其中的水分和肥分还可以用作 灌溉,促进农作物、牧草、林木等植物生长。 生态系统的自净: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中,受到自然因 素或人类活动的影响时,系统具有通过自身调节保持系统相对稳定的能力。 (2)土地处理系统结构: 废水的预处理设施 沉淀塘 (贮水湖) 灌溉系统 地下排水系统等。 (3)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机制 ①植物根系的吸收、转化、降解与合成作用; ②土壤中微生物还原的降解、转化及固定作用; ③土壤中胶体物质的吸附、络合发、沉淀作用; ④土壤离子的交换作用; ⑤土壤的截留与过滤作用; ⑥土壤的气体扩散与蒸发作用。
会产生比较典型的症状特征。通过这些症状特征可以判定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质的种类,根据症状的严 重程度可以判定环境中某种有害物质的污染程度。根据症状的分布判定某些污染物的扩散范围。
由于生物监测通常反映的是一个生态系统的环境状况,常将生物监测作为生态监测中的一种方法 ——指示生物法 (2)生态监测 ①生态监测的概念 ②生态监测的特点 ③生态监测的原理 ④生态监测的方法 ①生态监测的概念 生态监测:(ecological monitoring): 利用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环境变化的反应来判定
景观格局:指大小或形状不同的系统(斑块)在区域内的空间排列形式,主要有以下五种形 式:
• 点格局:研究对象的大小比各对象之间的距离要小得多,这些对象则以点的形式存在,其分布形 式为点格局,如交通图中,城市虽然是一个区域,但在整个图形中却仅仅只是一个点。
2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3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环境科学电子教案
造纸工业闭路循环流程图
4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环境科学电子教案
4.4 能源与资源的综合利用
1 生态工业园区:生产上存在一定的物质与能源关系的工业区域称为生态工业园区。在这个区域中,其 资源与能耗最小,各个生产环节产生的废弃物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再次利用,即各个工厂之间存在着一定 的物质链锁关系,废弃物质排放末端以最小量排放且完全能被自然分解、吸收与利用。
环境科学电子教案
(2)光合作用产物利用合理。这就要求生产的发展按照生态规律的“食物链”及其量比关系做到能流物 复,同时安排复种间作提高绿色植物光合产物的利用率 从而得到更多的产出。
(3)经济效益高。物质除沿着“食物链”进行多次利用外,还要沿着“加工链”(农副产品多次加工的顺 序),进行深度加工,多次增值。因为加工的次数越多,产值越大,流回系统的财流也就越大,生态效益 和经济效益也就越好。
1 研究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传播规律 利用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累积和富集原理,研
究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积累、扩散和迁移规律,并从中寻求控制和切 断污染物质的传播途经。 2 生态学原理在环境监测与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研究和监测环境质量。其手段有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生态学、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因此其内容有化学监测、物理监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地球物理化学监测
环境科学电子教案
• 线格局:系统中线状的景观。如河流等 • 网格局:点格局与线格局的复合形式,它能反映点与点、点与线或其它格局在系统中的空间关联
程度。 • 平面格局:景观单元(块状单元)在系统中的大小、位置、边界及分布的规律性。 • 立体格局:景观单元的三维空间分布。 生物圈生态规划 1 规划内容:根据生物利用的观念和理念,有计划地保护生物,使之服务于人类,以促进生物多样性保 护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生物圈生态规划包括:核心区、基因庫、科学研究、保护开发(生物圈 旅游业属于保护开发范畴)等。 2 规划目标: • ①确保圈内物种与生态系统的永续利用 • ②保护生物遗传基因多样性 • ③保护生命支持系统 • 从上述目标可以看出,生物圈生态规划的核心任务是保持生物多样性及其持续发展。 (二)按地理和生物生存环境划分
概念中阐明了三个前提:自然环境不遭破坏;生态系统的天然平衡不遭破坏;一个部门不给另 一部门造成损失
• 二、生态规划类型 (一)按地理空间尺度进分为:
区域生态规划; 景观生态规划; 生物圈生态保护区建设和规划等。
(二)按地理和生物生存环境划分 包括海洋生态、陆地生态、淡水生态、城市生态、农村生态等规划类型。
6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