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奸犯科的意思及故事

合集下载

《出师表》原文及译文(诸葛亮《出师表》带翻译和鉴赏)

《出师表》原文及译文(诸葛亮《出师表》带翻译和鉴赏)

《出师表》原文及译文(诸葛亮《出师表》带翻译和鉴赏)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早年避乱于荆州,隐居陇亩,藏器待时。

建安十二年(207年)十月,刘备三顾茅庐,始出。

诸葛亮对他纵谈天下形势,并建议刘备联合孙权,抗拒曹操,以益州为基地,兴复汉室,此后一直佐刘备。

建安十三年即联孙权,在赤壁打败曹操,取得荆州,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拜为丞相。

建兴元年(223年)刘备死后,后主刘禅袭位,诸葛亮尽心托孤,被封为武乡候,主持朝政。

诸葛亮志在北伐,于是东连孙吴,南收孟获,频年出征,与曹魏交战,最后因病卒于五丈原。

有《诸葛武侯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始皇帝知道我谨小慎微,所以万一崩了就派我去当大臣。

自从被任命后,我一直夜叹,怕嘱托不灵,以伤先帝之识。

所以,五月我过泸沽河,一片荒芜。

如今南方已定,甲胄充足。

三军授之,北方定中原,气焰尽灭,汉奸尽除,汉室复兴,仍在故都。

这位大臣因此忠于陛下和始皇帝。

至于盈亏的考虑,如果你守信,你会愿意这么做的。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专题19 《出师表》文学常识

专题19  《出师表》文学常识

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还曾发明孔明灯、运输工具“木牛流马”。

⑵选自《诸葛亮集·文集》卷一。

公元227年,诸葛亮率军驻汉中,准备北上伐魏。

临行前,感到刘禅暗弱,颇有内顾之忧,故上表劝诫。

⑶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它是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呈文。

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

“动之以情”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⑴〔崩殂〕指帝王之死。

⑵〔秋〕时候。

⑶〔内〕朝廷。

⑷〔外〕这里指疆场。

⑸〔追〕追念。

⑹〔殊遇〕特殊的礼遇。

⑺〔开张圣听〕扩大皇上听闻(的范围)。

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意见。

⑻〔光〕发扬光大。

⑼〔恢弘〕发扬,扩展。

⑽〔妄自菲薄〕随意地看轻自己。

⑾〔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⑿〔引喻〕称引、譬喻。

⒀〔失义〕不合道理。

⒁〔宫中府中]指皇宫和丞相府中。

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

⒃〔陟〕提拔、晋升。

⒄〔臧否〕赞扬和批评。

⒅〔异同〕这里指不同。

⒆〔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

⒇〔有司〕负责专职的官员。

(21)〔刑〕罚。

(22)〔平明之理]公平清明的治理。

(23)〔内外异法]宫内和丞相府的赏罚标准不同。

(24)〔良实〕忠良诚实的人。

(25)〔志虑忠纯〕志向和思虑忠诚纯正。

(26)〔简拔〕选拔。

(27)〔愚〕我,谦称。

(28)〔咨〕询问。

(29)〔裨补阙漏〕弥补缺失疏漏。

(30)〔有所广益〕这里指有启发和帮助。

(31)〔性行淑均〕性情品行善良公正。

(32)〔淑〕善。

(33)〔均〕公正、公平。

(34)〔行阵〕行伍,部队。

(35)〔先汉〕即西汉。

下文的“后汉”即东汉。

(36)〔所以〕这里表示原因。

(37)〔痛恨〕]痛心、遗憾。

(38)〔贞良死节〕忠正贤明,为保全节操而死(指以死报国)。

(39)〔躬耕〕亲身耕种。

(40)〔躬〕亲自。

(41)〔闻达〕有名望,显贵。

(42)〔卑鄙〕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2019年部编人教版《出师表》书下注释及理解性默写

2019年部编人教版《出师表》书下注释及理解性默写

2019年部编人教版《出师表》书下注释及理解性默写《出师表》书下注释1.选自《》。

公元227年,XXX率军驻汉中,准备北上伐魏,临行前,感到暗弱,颇有内顾之忧,故上表劝诫。

2.【先帝】指三国时期蜀汉的创建者,221-223年在位。

3.【崩殂】。

崩,。

4.【秋】。

5.【内】6.【外】这里指。

7.【追】。

8.【殊遇】9.【开张圣听】。

意思是。

10.【光】。

11.【恢弘】12.【妄自菲薄】13.【引喻失义】。

引喻,。

失义,。

14.【官中府中】指。

15.【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陟,。

臧否,。

异同,这里指。

16.【作奸犯科】。

17.【有司】。

18.【刑】。

19.【平明之理】。

20.【内外异法】21.【良实】。

22.【XXX】。

23.【简拔】。

24.【愚】。

25.【咨】。

26.【必能裨补阙漏】。

阙漏,。

27.【有所广益】这里指。

28.【性行淑均】。

XXX均,。

29.【行阵30.【先汉】即。

下文的“后汉”即。

31.【所以】这里表示。

32.【痛恨】33.【XXX死节】。

34.【躬耕】。

躬,35.【XXX】36.【卑鄙】。

37.【猥】。

这里有“”的意思。

38.【枉屈】39.【感激】。

40.【驱驰】。

41.【倾覆】。

这里指。

XXX十三年,XXX在当阳长坂坡被打败。

42.【尔来】43.【临崩寄臣以大事】,并对XXX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44.【夙夜】。

45.【不效】。

46.【不毛】。

这里指。

47.【奖】48.【庶】49.【驽钝】,这是XXX的话。

XXX,,。

钝,。

50.【攘除】。

51.【旧都】原来的都城,指东汉都城。

52.【推敲损益】。

损,。

益,。

53.【效】这里是的意思。

54.【告】。

55.【兴德之言】。

56.【慢】。

57.【彰其咎】。

彰,。

58.【咨XXX】。

诹,。

59.【雅言】。

60.【先帝遗诏】给后主的遗诏。

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诸葛亮集》。

遗诏中说:“,。

,能服于人。

三国演义里面有哪些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

三国演义里面有哪些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

三国演义里面有哪些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舌战群雄,锦囊妙计,羽扇纶巾,鼎足三分,过五关斩六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死心塌地、虚张声势、步步为营,桃园三结义身在曹营心在汉,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舌战群雄,锦囊妙计、缓兵之计、死心塌地,草船借箭望梅止渴,三国演义第21回七擒七纵,三国演义87~90回千里走单骑,第27回舌战群儒,第43回赔了夫人又折兵,第55回割须弃袍,第58回赤膊上阵,第59回单刀赴会,第66回三顾茅庐,第37回初出茅庐,第39回草船借箭,第46回败走麦城,第76回大意失荆州,第75回桃园结义,第1回火烧连营,第84回单骑救主,第41回木三国成语一手包办【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一举两得【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一亲芳泽【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七步成诗【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

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帝深有惭色。

三顾茅庐【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下笔成章【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不由分说【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不知所云【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乘虚而入【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五内如焚【出处】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人生如寄【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仰人鼻息【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2019-2020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文言文:《出师表》知识梳理

2019-2020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文言文:《出师表》知识梳理

《出师表》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

课文节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二、文体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古代一种向帝王上书言事的文体,即臣子给皇帝的书信,内容大多是陈述自己的愿望,请求和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常用议论、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三、背景这篇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

其时蜀汉已从猇(xiāo)亭(今湖北宜昌)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臻于成熟。

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四、内容概括《出师表》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

文章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

写作思路如下:分析形势――提出三条建议―――叙经历感帝恩――出师目标―――归结责任第一部分(1-5)分析形式,指明危机,提出建议第二部分(6)追忆往事,陈述理由,表达"受恩感激"之情。

第三部分(7)明确各方面责任,表明决心五、字音字形崩殂( cú ) 疲弊( (bì ) 恢弘(hóng) 陟( zhì )罚臧否( pǐ ) 驽钝( nú dùn ) 以遗(wèi )陛( bì )下妄自菲( fěi )薄裨( bì )补阙( quē)漏猥( wěi )自枉屈夙(sù )夜忧叹行( háng )阵和睦咨( zī )诹( zōu ) 以彰( zhāng )其咎( jiù )六、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释义1、中道崩殂(死。

与《三国演义》故事相关的成语

与《三国演义》故事相关的成语

与《三国演义》故事相关的成语1、草船借箭三国典故,表现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2、初出茅庐庐:草屋。

原指诸葛亮初出茅庐就打了胜仗。

后比喻刚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阅历不深,缺乏经验。

3、七步成诗七步内就能完成一首诗。

比喻有才气、文思敏捷。

4、吴下阿蒙吴下:指长江下游南岸一带地区。

阿蒙:指吕蒙。

指学识浅薄的人。

5、出言不逊出言:说话。

逊:谦让恭顺。

说话不谦让恭顺。

形容人说话傲慢无礼。

也作“出口不逊”。

6、作奸犯科奸:坏事。

科:法令。

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7、锦囊妙计锦囊:用丝锦做成的袋子。

原指封在锦囊中的以便在危急时刻解决问题的巧妙对策。

现比喻能及时解决危急或疑难问题的好办法。

8、偃旗息鼓①放倒军旗,停打军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也指停止战斗。

②比喻停止批评、攻击等。

9、知遇之恩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

指得到赏识或重用的恩惠。

10、缓兵之计缓:延缓。

兵:指军事情势。

计:策略。

延缓对方进军的一种策略。

比喻拖延时间,使事态渐渐缓和,同时再想应付的策略。

11、步罡踏斗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

其步行转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故称。

罡,北斗七星之柄。

斗,北斗星。

12、鼓角齐鸣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

13、谋事在人谋求事情能成功,需靠自己努力。

14、舌战群儒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15、力排众议极力排除各种议论,使自己的主张占上风。

16、封金挂印不受赏赐,辞去官职。

17、养精蓄锐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18、万死不辞辞:推辞。

即使死一万次也不推辞。

形容愿意冒极大的危险拼死效命。

19、不出所料出:超出。

料:推测,料想。

指没有出乎预料。

即在意料之中。

20、先礼后兵礼:礼貌。

兵:武力。

先以礼相待,行不通时再用强硬手段或动用武力。

21、乐不思蜀蜀:三国时的蜀国。

蜀国灭亡后,后主刘禅被安置在魏国的洛阳,他贪图享乐,不想回蜀国。

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22、乘虚而入虚:空虚。

趁对方空虚或疏于防范时进入。

也作“趁虚而入”。

出师表原文及翻译注释含讲解视频

出师表原文及翻译注释含讲解视频

出师表原文及翻译注释含讲解视频初中文言文在中考语文中是常考题型,此篇文章是从出师表的作者介绍开始,为您整理了出师表原文及翻译,也包含了出师表的重点词语字词注释,最后还为您提供了视频讲解及课文录音朗读Mp3下载。

目录出师表作者简介出师表原文出师表翻译译文出师表重点字词注释注释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出师表视频讲解出师表课文录音MP3下载出师表作者简介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出师表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与三国演义人物、故事有关的成语

与三国演义人物、故事有关的成语

与三国演义人物、故事有关的成语七擒七纵: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舌战群儒: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

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单刀赴会: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

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

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得陇望蜀: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

比喻贪得无厌。

出自《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负重致远: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遥远的目的地。

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出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出言不逊:说话粗暴无礼。

出自《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郃快军败,出言不逊。

”兵贵神速: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

出自《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

……嘉言曰:‘兵贵神速。

’”吴下阿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

比喻人学识尚浅。

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断头将军: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出自《三国志·蜀书·张飞传》:“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车载斗量:用车载,用斗量。

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出自《三国志·吴志·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

”裴松之注引《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老牛舐犊:老牛舔小牛。

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如嚼鸡肋:比喻对事情的兴趣不大或少有实惠。

作奸犯科的意思及故事

作奸犯科的意思及故事

希望能帮助到您
作奸犯科的意思及故事
本文是关于作奸犯科的意思及故事,感谢您的阅读!
【成语】:
作奸犯科
【拼音】:
[zuòjiānfànkē]
【解释】:
为非作歹,触犯法令;指干违法乱纪的事。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举例造句】:
今儿子既在你处,必然是你作奸犯科,诱藏了我娘子,有甚么得解说。

【成语典故】: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他只知享乐,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

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北伐前夕给阿斗写《前出师表》希望他整顿朝纲,将作奸犯科者严惩以巩固政权。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出师表原文及注释,翻译

出师表原文及注释,翻译
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叹息、惋惜痛心的。侍中郭攸之、费祎,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一介平民,在南阳亲自种田,只求能在乱世中暂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面前有什么名气。先帝不因我身世卑微、见识短浅,反而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里来访问我,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为他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失败,我在战败的时候接到委任,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东吴,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二十一年了。先帝(刘备)知道我谨慎,因此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诸葛亮)。自从接受任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担心不能将先帝的托付的事情办好,有损先帝的圣明。所以我在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荒凉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器已经准备充足,应当鼓舞并率领三军,向北方平定中原。希望全部贡献出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曹魏,复兴汉室,回到原来的都城洛阳。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的本分。至于对政事的斟酌兴废,进献忠诚的建议,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
...
36、"由是感激(感动奋发)
37、"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
38、"后值倾覆(遇到)(兵败)
39、"尔来(那时)
....
40、"寄臣以大事(托付)
41、"夙夜忧叹(早,早晨)
..
42、"以伤先帝之明(损害)
43、"深入不毛(谷物,这里是动词长庄稼)..
44、"庶竭驽钝(希望)(比喻才能平庸。驽,劣马,走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
30、"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怨恨、遗憾)

诸葛亮《出师表》原文及翻译

诸葛亮《出师表》原文及翻译

诸葛亮《出师表》原文及翻译诸葛亮《出师表》原文及翻译《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伐魏临行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诸葛亮《出师表》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前出师表》原文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出自出师表的成语

出自出师表的成语

出自出师表的成语出自《出师表》的成语有:三顾茅庐、妄自菲薄、危急存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奸犯科、临危受命、指日可待。

1、三顾茅庐【sān gùmáo lú】释义: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校长三顾茅庐,诚恳地邀请爷爷再返学校代课。

•为了表示诚意,我决定三顾茅庐,请王先生出马协助。

•由于校长三顾茅庐的诚意,终于请来李博士莅校任教。

•他一再来请你到学校主持教务,真有三顾茅庐之诚意,你怎能不去助他一臂之力?•诸葛亮终于被刘备三顾茅庐的真诚给打动了。

2、妄自菲薄【wàng zìfěi bó】释义:形容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心理,自轻自贱。

指对自己的能力等没有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完成。

多用于贬义。

造句:•我们要正确评价自己,不能妄自菲薄。

•学习上妄自菲薄易让人丧失信心。

•天生我才必有用,眼前纵有挫折,我也不会妄自菲薄。

•我们必须正确地看待自己,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

•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也不应该妄自尊大。

3、危急存亡【wēi jícún wáng】释义:危急:危险而紧急。

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造句:•在这个危急存亡的关头,你决不能为了儿女私情而英雄气短!•团队正处于危急存亡之秋,作为团队的一员,杨逸自然无法袖手旁观。

•现在正是危急存亡之秋,朝廷用人之际,很多政务堆在那里。

•很多时候我们会问,若他真是良善、怜悯和慈爱,为什麽这个世界上还有这麽多的危急存亡?•先帝中兴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大乱,叛逆四起,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4、鞠躬尽瘁【jūgōng jìn cuì】释义: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造句:•诸葛亮是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为蜀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的一生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幼学琼林(卷四 )讼狱

幼学琼林(卷四 )讼狱
注释: 鼠牙雀角:《诗经》中有“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何以诉我讼”的诗 句。后来用“鼠牙雀角”作为争讼之辞。 抢地吁天:以头碰地,口呼天。形容状况极为凄惨。
译文: 和人结怨打官司可以说是“鼠牙雀角”的争斗;但是犯人 诉讼冤情则有“抢地吁天”的惨状。
狴犴猛大而能守,故狱门画狴犴之形; 棘木外刺而里直,故听讼在棘木之下。
译文: 帮助别人解除诉讼,称为“释纷”;被人栽赃冤枉称作 “嫁祸”。
徒配曰城旦,谴戍是问军。
注释: 城旦:修筑城墙,秦汉时的一种刑罚。 问军:问罪从军。
译文: 判徒刑流放去做苦役的称“城旦”;充军到边境守边的称 作“问军”。
秦始皇修长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尺乃朝廷之法,三木是罪人之刑。
注释: 三尺:也称“三尺法”。古时候把法律刻写在三尺长 的竹简上,所以称法律为“三尺”。 三木:古时的刑具,枷、镣、钮,这三种刑具分别铐 在犯人的颈、手、足上。
请君入翁
神禹泣罪
好讼曰健讼,累及曰株连。
健讼:《易·讼》:“险而健,讼。”后来人们误将 “健”、“讼”两字连读,因此把好打官司称为“健 讼”。
译文: 好打官司称为“健讼”,没有罪而受到牵连则称作“株 连”。
为人解讼,谓之释纷;被人栽冤,谓之嫁祸。
注释: 解讼:解除诉讼。释纷:消除纠纷。 嫁祸:移祸于人。《史记·张仪列传》:“割楚而益梁 ,亏楚而适秦,嫁祸安国,此善事也。”
译文: 古时候的五种刑罚分别是:墨、劓、剕、宫、大辟;隋代以后的 刑法则是:笞、杖、死罪、徒、流。
上古时削木为吏,今日之淳风安在; 唐太宗纵囚归狱,古人之诚信可嘉。
注释: 削木为吏:古时候削木头作为狱吏。相传古时民风淳朴, 把木吏放在犯人家中,到了开庭审理时,犯人不需要人来 捉拿,自己就抱着木吏到公庭。 纵囚,释放犯人。

出师表中20个成语及其意思

出师表中20个成语及其意思

出师表中20个成语及其意思
《出师表》中20个常见的成语及其解释如下:
1、陟罚臧否:赏罚褒贬。

2、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指干违法乱纪的事。

3、裨补阙漏:弥补缺漏、不足之处。

4、计日而待:可以数着日子等待。

形容为时不远。

5、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6、引喻失义: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

7、三顾茅庐:比喻诚心实意地一再邀请贤人。

8、夙夜忧叹:形容日夜担忧,勤勉不懈。

9、庶竭驽钝:指希望竭尽自己平庸的才能,这是一种自谦的说法。

10、攘除奸凶:指铲除奸臣汉贼。

11、斟酌损益:仔细考虑,斟情酌理,掌握分寸。

12、察纳雅言:仔细听取并接受正确意见。

13、深入不毛:深入到荒芜不长草的地方,形容进军困难。

14、危急存亡:情势危险急迫,关系到生存或灭亡。

15、志虑忠纯:指志向和心思都忠诚纯正。

16、宠辱偕忘: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

17、临危受命: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18、临表涕零:面对着《表》激动得流泪,形容极为感激。

19、万死不辞:愿意拼死效劳,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20、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如需获取更具体的内容,建议查阅《出师表》的原文及注释,或咨询文学领域的专业人士。

形容引起公愤的成语

形容引起公愤的成语

形容引起公愤的成语引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成语一直以来都扮演着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语富有表达力,常常能够在一句话中传递深刻的意义。

其中,一些成语描述了引起公愤的行为或事件,揭示了人们对于不公平和社会不正义的愤怒。

本文将介绍一些形容引起公愤的成语,并分析这些成语的来源、含义和使用情境。

一、倒行逆施1.1 成语解释倒行逆施是一个形容引起公愤的成语,它指的是颠倒过来行事,违背正常的道德和法律规范。

1.2 成语起源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故事。

相传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亲信的大臣叫伍子胥。

伍子胥曾经投靠了楚国并为之效力,但后来却因为楚国君主的背信弃义而被迫流亡。

后来,伍子胥投奔了另一个国家并且帮助其打败了楚国。

当楚国被兵败之后,楚国的君主向伍子胥下跪,希望得到原谅。

然而,伍子胥却视君主为仇人,表现出了不可原谅的态度。

这种颠倒过来的行为,被人们形容为“倒行逆施”。

1.3 成语使用情境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的行为。

比如,某个政府官员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甚至公然违反法律,这种行为就可以用“倒行逆施”来形容。

二、作奸犯科2.1 成语解释作奸犯科是一个形容引起公愤的成语,它指的是从事犯罪和不道德行为。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社会,人们普遍认为犯罪行为是对社会的背叛,是对道德伦理的亵渎。

作奸犯科这个成语的出处来自《尚书·虞夏书·大禹谟》:“奸犯科禹。

子贡曰:‘不知,唯无言耳!夫大禹奸犯朝廷,又犯百姓,佞人所进,百姓所咎,子敢言之?’”这段文字揭示了大禹被指责为奸犯的情节,由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2.3 成语使用情境作奸犯科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从事犯罪和不道德行为的人。

比如,某个人利用自己的职位或权力谋取私利,从事贪污、受贿、偷盗等违法行为,这种行为可以用“作奸犯科”来形容。

三、背信弃义3.1 成语解释背信弃义是一个形容引起公愤的成语,它指的是背弃了原有的信义和道义。

有关诸葛亮的故事4篇

有关诸葛亮的故事4篇

有关诸葛亮的故事4篇你知道有哪些关于诸葛亮的成语吗?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三顾茅庐[sān gù máo lú] 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七擒七纵[qī qín qī zòng]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草船借箭[cǎo chuán jiè jiàn]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淡泊明志[dàn bó míng zhì] 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欲擒故纵[yù qín gù zòng] 擒:捉;纵:放。

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初出茅庐[chū chū máo lú] 茅庐:草房。

原比喻新露头脚。

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

缺乏经验。

俭以养德[jiǎn yǐ yǎng dé]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作奸犯科[zuò jiān fàn kē] 奸:坏事;科:法律条文。

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伏龙凤雏[fú lóng fèng chú] 伏龙:(卧龙)诸葛孔明。

凤雏:庞士元。

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

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任重才轻[rèn zhòng cái qīng]责任重大,才能薄弱。

表示力不胜任。

出师表译文及注释

出师表译文及注释

出师表译文及注释始皇帝在他开始的伟大事业中途去世了。

现在世界分成三个国家,我们蜀汉人已经筋疲力尽,民生凋敝。

这真是国家的关键时刻。

然而,他们之中的禁卫军和朝臣们,勤奋而不知疲倦,战场上忠诚而雄心勃勃的士兵们却不顾一切。

这是他们对祖先的特殊感激,他们想报答陛下。

陛下,您真的应该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才能发扬先帝留下的美德,激发有志之士的志气。

不要太低估自己,引用不恰当的比喻来挡住建议的路。

皇宫和朝廷是一个整体,赏罚不应该不同。

如果有犯罪而又忠实行善的人,就应该全部交给主管的官员来评定他们的奖惩,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不能有徇私和私心,使得宫中与朝廷的奖惩方式有所不同。

石忠、侍郎郭友志、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正直的人,志向和胸怀都很忠诚,所以先帝选中他们辅佐陛下。

我觉得宫里所有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可以提出来,然后实施,一定会弥补不足和疏漏,收获很多好处。

向宠将军为人正直善良,精通军事。

当年任命他的时候,先帝夸他有才干,于是大家议论,推荐他当中央首长。

我想,如果军队里的事情都和他商量,一定会让军队团结一心,各怀鬼胎的人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是西汉兴盛的原因。

亲近小人,疏远贤臣,是东汉衰落的原因。

先帝在世的时候,每当和我说起这些事,桓帝和灵帝从来没有一次不(叹气)感到难过和惋惜的。

侍中、尚书、常侍、参军都是忠厚老实、可以用生命报效国家的忠臣。

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个老百姓,在南阳务农,只想在乱世保命,没想到在诸侯中闯出了名。

始皇帝并没有因为我地位低微,见识短浅而委屈自己,三次到我的茅舍来看望我。

问我对时局大事的看法,让我动容,努力,答应为先帝竞选。

我遭遇了失败,在失败的时候接受了任务,在危机与艰难之间追寻着自己的使命,至今已经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谨小慎微,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自从接受了我的死讯,我每天早晚都在悲伤叹息,生怕先帝托付给我的事情无法完成,有损先帝的理解,于是在五月渡过泸水,深入人烟稀少的地方。

出师表原文及翻译

出师表原文及翻译

出师表原文及翻译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先帝:指蜀昭烈帝刘备。

先,尊称死去的人。

创:开创,创立。

业:统一天下的大业。

中道:中途。

崩殂(cú):死。

崩,古时指皇帝死亡。

殂,死亡。

今:现在。

三分:天下分为孙权,曹操,刘备三大势力。

翻译:先帝开创的事业没有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

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

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益州疲弊:困乏,疲弱,处境艰难;益州:汉代行政区域十三刺史部之一,包括今四川省和陕西省一带。

这里指蜀汉。

疲弊:人力缺乏,物力缺无,民生凋敝。

此:这;诚:的确,实在;之:的;秋:时,时候。

这里指关键时期;一般多指不好的。

翻译: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候啊。

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然:然而;侍:侍奉;卫:护卫;懈:松懈,懈怠;于:在;内:皇宫中。

忘身:舍身忘死,奋不顾身。

盖:原来;追:追念;殊遇:优待,厚遇。

翻译:然而朝中官员在首都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外面舍生忘死,是因为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厚待,想要在陛下身上报恩啊。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yí)德,恢弘志士之气,诚:的确,确实;宜:应该。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开张,扩大。

光:发扬光大,用作动词;遗德:留下的美德。

恢弘:发扬扩大,用作动词。

恢,大。

弘,大,宽。

这里是动词,也做“恢宏”;气:志气。

翻译: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的人们的志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妄自菲薄:过于看轻自己;妄:过分;菲薄:小看,轻视。

引喻失义:讲话不恰当。

引喻:称引、譬喻;喻:比如;义:适宜、恰当。

以:以致(与以伤先帝之明的以用法相同:以致);塞:阻塞;谏:劝谏。

翻译: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忠言劝谏的道路啊!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宫:指皇宫;府:指丞相府;俱:通“具”;全,都。

三国演义四字成语加解释

三国演义四字成语加解释

三国演义四字成语加解释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5、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17、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8、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9、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三顾茅庐[sān gù máo lú]生词本基本释义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褒义出处元·马致远《荐福碑》:“我信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例句1. 刘厂长~,终于把身怀绝技的老工人请回厂。

近反义词近义词礼贤下士反义词拒人千里妄自尊大三国演义中成语:一手包办【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一举两得【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奸犯科的意思及故事
导读:【成语】:
作奸犯科
【拼音】:
[zuòjiānfànkē]
【解释】:
为非作歹,触犯法令;指干违法乱纪的事。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举例造句】:
今儿子既在你处,必然是你作奸犯科,诱藏了我娘子,有甚么得解说。

【成语典故】: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他只知享乐,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

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北伐前夕给阿斗写《前出师表》希望他整顿朝纲,将作奸犯科者严惩以巩固政权。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