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习题:第2章 第4节 第1课时 随堂基础巩固
2019-2020年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2章 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巩固辅导
2019-2020年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2章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巩固辅导➢第1题【单选题】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体液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舞蹈《千手观》得到观众的一致称赞.这些聋哑演员要准确理解指导教师的“手语”所表达的含义,依靠的中枢是( )①躯体运动中枢②躯体感觉中枢③视觉中枢④语言中枢.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通过影响细胞代谢而影响植物生命活动B、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C、在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对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起主导作用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实质是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神经纤维受刺激时,下列哪项能表示受刺激部位(箭头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变化( ) A、B、C、D、【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体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的形成过程与高尔基体有关B、抗体是由效应T细胞中的有关基因指导合成的C、浆细胞都是由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所形成的D、淋巴因子通过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②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③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④脱落酸能抑制马铃薯发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高等动物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多。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习题:第4章 第1节 第5课时 随堂基础巩固 Word版含答案
[随堂基础巩固]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解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
答案:D2.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
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
关于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解析:由藻类和水蚤构成一条食物链。
通过负反馈调节,两种生物的数量可保持相对稳定水平。
但当后期排入污水引起污染时,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属于正反馈调节。
答案:B3.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②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③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④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级演替过程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据图可知,在S点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对甲生态系统影响不大,说明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外界干扰能力较强,而乙生态系统变化较大,说明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较弱。
乙生态系统在S点时,种群类型及数量几乎接近于零,而后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所以可确定乙在S点后经历了次级演替过程。
答案:B4.右图表示生物圈的C、N、S等基本元素的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图示为氮循环,f表示大气中的N2,则a→f过程一般不存在B.若图示为氮循环,f表示无机环境中的NH3,则a→f过程一般不存在C.若图示为硫循环,f表示大气中的SO2,则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b→f过程的加剧D.若图示为碳循环,f表示大气中的CO2,则f→b过程一般存在解析:由题图分析可知,a是生产者;c、d、e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f为无机环境。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高二必修三习题:第2章_第1节_第2课时_随堂基础巩固
[随堂基础巩固]1.(四川高考)某同学感冒发热39℃,伴有轻度腹泻。
与病前相比,此时该同学的生理状况是( ) A.呼吸、心跳加快,心肌细胞中ATP大量积累B.汗液分泌增多,尿量减少,血浆Na+浓度降低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D.糖原合成增强,脂肪分解加快,尿素合成增多解析:感冒发烧与病前正常生理状况比较:呼吸、心跳加快,但ATP在细胞中的含量维持相对稳定;汗液分泌增多,加之轻度腹泻,导致渗透压升高,血浆中Na+浓度升高,尿量减少;感冒发烧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代谢增强,糖原、脂肪分解加快,产热量增加。
答案:C2.较大剂量注射一种激素后,小白鼠逐渐反应迟钝,以至昏睡,该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B.雄性激素C.雌性激素D.胰岛素解析: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浓度,具体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转化为非糖物质、进入细胞内氧化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抑制肝糖原的分解。
因为脑组织功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但是脑组织中含糖原极少,需要随时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来氧化供能,当血糖含量过低时,脑组织就会因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给而发生功能障碍,出现上述症状。
答案:D3.(四川高考)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解析:由于血浆中含有多种酸碱缓冲对,所以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血浆pH不会变为弱酸性;肌糖原不能分解形成血糖;血液中CO2含量上升,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Na+有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作用。
答案:A4.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常有明显的出汗现象,说明( )A.此时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失调B.此时人体激素分泌没有变化C.汗腺的分泌活动受神经活动影响D.这种情况下出汗不影响人体散热解析:健康人在精神紧张的时候,肾上腺、垂体等一接到神经系统的信号,就分泌相关激素进行应急反应(如肾上腺素等),汗腺的分泌活动也是受神经调节影响的,此时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并没有失调,出汗能加速人体散热。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习题:第2章 第3节 第1课时 课时跟踪训练 含答案 精品
[课时跟踪训练](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面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破坏脊髓只破坏了中间神经元的细胞体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不能产生反应解析:A、B、C、D、E所示为神经系统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②所示结构是两个神经元之间形成的突触结构,在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是单方向的。
破坏脊髓后,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的细胞体均受到破坏。
答案:B2.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B.最简单的反射弧至少由两个神经元组成C.神经递质的释放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D.植物性神经的活动一般不受意识支配解析:神经递质的释放是通过胞吐作用完成的,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
答案:C3.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沉默之谜。
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
请你推测上海科学家对此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可能是( )①突触小泡内没有细胞核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④突触小泡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沉默突触”是指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的突触,意味着突触小泡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或突触后膜上缺乏识别信息的受体蛋白。
答案:D4.(广东高考)现象Ⅰ: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Ⅱ: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
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 )解析:现象Ⅰ的反射中枢在脊髓,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现象Ⅱ是人类特有的对语言文字的反应,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习题:第4章 第1节 第2课时 随堂基础巩固
[随堂基础巩固]1.下列4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D.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解析: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处在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少,因此容易成为濒危物种;蓝藻爆发是因为水体中含有大量的N、P等元素,给蓝藻提供营养物质,利于蓝藻的生长,没有能量流动;牛、羊等属于第二营养级,从生产者中获得的能量较多,因此成本低,产量高;蓝鲸以浮游动物为食,能量便由浮游动物流向了蓝鲸。
答案:B2.如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与各h产生的CO2总量相等B.生产者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的量C.流向分解者的k可能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可循环利用解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能量,该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用h表示;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用i表示;一部分是未被利用、储存起来的能量,用j表示;还有一部分是植物的残枝、败叶、遗体等被分解者分解,用k表示。
摄入消费者体内的能量i,一部分被同化成为消费者自身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没有被消化吸收,以粪便的形式被分解者分解,由于生态系统中有未被利用、储存起来的能量j,所以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大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
流向分解者的k是有机物,只有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盐后才能被生产者吸收、利用。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循环利用。
答案:B3.(山东高考)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
正确的分析是()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解析: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持体温,所以有机物质积累量(④)较少,其④/③值一般低于变温动物。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习题:第2章 第4节 第2课时 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右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B.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解析:下丘脑分泌的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的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
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少,通过负反馈调节,导致①和②的浓度高于正常水平;图中①和②箭头不存在反馈调节关系,共有2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③甲状腺激素和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对促进生长发育这一生理效应具有协同作用。
答案:C2.科学家用小鼠作实验材料,完成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切除胰腺及垂体可减小小鼠自身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实验的影响B.该实验没有进行实验对照,需要增添空白对照组C.该实验结果说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具有拮抗作用D.增加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注射量,实验效果更显著解析:该实验中,切除胰腺及垂体可以消除小鼠自身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实验的影响;切除胰腺及垂体一段时间后,小鼠没有表现出生长现象,然后再依次注射生长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混合液,这样就形成了前后自身对照,不需要增添空白对照实验;由图可知,单独注射生长激素或胰岛素时,小鼠生长不明显,但同时注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时,小鼠生长非常明显,这说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在促进小鼠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若注射的胰岛素浓度过高,会使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甚至休克,实验中应保证胰岛素的浓度适宜。
答案:A3.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
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生长激素D.胰岛素解析:A、C、D三项属于蛋白质类的激素,因此不能口服。
而甲状腺激素属于氨基酸衍生物,可以通过“饲喂法”进行补充。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习题:第4章 第1节 第1课时 随堂基础巩固 Word版含答案
[随堂基础巩固]
1.(海南高考)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
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
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
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
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
解析:农田生态系统除包含水稻、鸭、害虫、杂草等动植物外,还包括各种微生物及非生物成分。
答案:D
2.下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
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
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
解析:此食物网有9条食物链,硅藻是生产者,只从食物网分析,捕杀蓝鲸对其他成分的影响并不大,但蓝鲸属濒危物种,需加以保护,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第二营养级。
答案:C
3.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条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
A.绿藻上升B.白鲢下降
C.水溞下降D.乌鱼上升
解析:花鲢减少,水溞数量上升,水溞捕食绿藻使其数量下降。
乌鱼缺少食物,又大量捕食白鲢,使白鲢数量下降。
答案:B
4.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捕食与被捕食关系构成食物链。
多条食物链彼此交织成食物网。
图中的食物链有()
A.4条B.5条
C.6条D.7条
解析:该食物网中a、b是生产者,共有6条食物链:①a→c→d→e;②a→f→g→e;③a→f→h→i;④b→c→d→e;⑤b→e;⑥b→g→e。
答案:C。
2020年【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三习题:第4章第1节第4课时随堂基础巩固(含答案解析)
[随堂基础巩固]1.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A.心猿意马B.飞蛾扑火C.花香引蝶D.老马识途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类型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飞蛾扑火是通过光,属于物理信息;花香引蝶、老马识途都是通过气味,属于化学信息。
答案:A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解析:物理信息既可以来源于无机环境,也可以来源于生物;植物不仅可以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还可通过一些物理过程等来传递信息;信息在物种之间和物种内部进行传递。
答案:D3.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下列现象中,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 A.孔雀开屏B.豪猪遇敌竖起体刺C.候鸟南飞D.警犬嗅寻毒品解析:孔雀开屏属于行为信息;警犬嗅寻毒品依赖于化学信息传递。
豪猪遇敌竖起体刺是生物的应激反应,应是生物的行为信息。
候鸟南飞是光周期变化(主要)和温度变化等物理信息传递引起的。
答案:C4.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的甲、乙两种昆虫和蜘蛛。
甲、乙两种昆虫均以该植物为食,蜘蛛以乙昆虫为食。
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
甲昆虫采食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
请回答:(1)上述现象中,X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进行传递。
(2)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________。
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利用的信息种类是____________。
(3)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短期内该植物上甲昆虫天敌和乙昆虫天敌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习题:第2章 第4节 第2课时 随堂基础巩固 Word版含答案
[随堂基础巩固]寒冷环境中高等动物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1.如图是在( )环境中,激素③的分泌增加,但与神经调节无关A.在寒冷的后,①的分泌会增加,③的分泌会立即停止B.切除垂体腺后,①和②的分泌会增加,但不促进代谢C.切除甲状射③,反馈调节使①和②的分泌增加D.给动物注解析:从外界寒冷到下丘脑分泌激素是完整的反射弧;切除垂体后①的分泌会增加,③的分泌减少;注射③后,血浆中③增多,负反馈调节使①和②的分泌减少。
答案:C 2.人工催化鲤鱼产卵采用注射垂体提取物,而不是直接注射性激素的方法,理由是( )A.垂体提取物中含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使性腺发育和生殖细胞形成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只能口服不能注射C.过多的性激素会抑制鲤鱼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功能,最终使性腺退化D.垂体提取物中含有生长激素,可以使鲤鱼生长加快,提前进入繁殖期解析:直接注射性激素常会导致鲤鱼体内性激素浓度过高,由于(负)反馈调节作用,会抑制鲤鱼的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功能,即抑制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最终使性腺退化。
而如果注射垂体提取物,则不会有上述副作用。
答案:C 3.切除正常幼年狗的垂体后,短期内该狗血液中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解析:切除垂体后,不能产生促甲状腺激素,导致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减少,通过反馈调节,使下丘脑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
答案:B 4.将一只雌蚕蛾用玻璃皿盖住,玻璃皿外放一只雄蚕蛾,观察发现雄蚕蛾没有任何反应;打开玻璃皿,雄蚕蛾立即出现性兴奋,这个试验不能证明的是( )A.性外激素是由雌蚕蛾分泌的B.性外激素是一类挥发性的化学物质C.雌蚕蛾未交过尾D.雄蚕蛾通过触角感受性外激素刺激解析:玻璃皿打开,雄蚕蛾出现性兴奋,说明性外激素是由雌蚕蛾分泌的。
玻璃器皿扣住雌蚕蛾,雄蚕蛾没有反应,打开玻璃器皿雄蚕蛾出现性兴奋,说明性外激素是一种挥发性的化学物质,因为交尾后的雌蚕蛾不再分泌性外激素,所以这只雌蚕蛾未交过尾。
2020年【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三习题:第4章 第2节 第1课时 随堂基础巩固(含答案解析)
[随堂基础巩固]1.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A.沙尘暴频发B.火山爆发C.温室效应加剧D.湿地内物种减少解析:“牧童经济”模式是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的行为对生态的破坏。
自然资源被大量开发利用,大量开采植物和使用化学燃料等,将导致沙尘暴频发,物种减少和温室效应加剧。
答案:B2.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成可再生能源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的种植面积解析: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成乙醇等再生能源,会使人类的粮食资源危机加重。
化学农药防治害虫会产生农药污染,并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
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会使人类的湿地生态系统减少甚至丧失,破坏了生物圈的稳态。
以上三种措施都不符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答案:C3.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含氮、磷化合物的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可使水体富营养化B.各国工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C.劣质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苯、氡气等对人体有害D.废旧电池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盐对土壤和水源会造成污染解析:生活污水中含有很多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这些矿质元素大量地排放到池塘和湖泊中,会使池塘和湖泊的水质恶化,从而出现水体富营养化;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地的冰雪和高山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答案:B4.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水域富营养化严重,赤潮灾害频繁发生,这对海洋渔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富营养化的海水为赤潮生物大规模爆发提供了__________。
(2)许多赤潮生物体内含有毒素,分泌或死亡后释放到海水中,致使海洋动物生理失调或死亡:赤潮爆发时常常引起海鸟、鱼、虾和贝类等的大量死亡,甚至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中毒。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习题: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随堂基础巩固 Word版含答案
[随堂基础巩固]1.(江苏高考)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
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解析: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在胸腺,若无胸腺就无法产生T细胞,而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大多数B细胞的增殖、分化需要T细胞的辅助作用,只有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因此无胸腺裸鼠只保留少部分的体液免疫,由于该种鼠没有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也很弱,故该种鼠应该在无菌条件下饲养,否则易感染病原体而死亡。
外来移植器官、癌细胞都是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对象,而该种鼠无法产生T细胞,没有细胞免疫,故C、D两项正确。
答案:A2.(四川高考改编)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A.巨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B.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解析:浆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能分泌抗体,但不能进行分裂。
答案:C3.以下各项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是( )A.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B.皮下注射狂犬病疫苗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D.静脉注射抗狂犬病抗体解析: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先天具有的,不是针对于某一种病原体起作用。
答案:A4.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
请回答:(1)上述实验可以说明________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
(2)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A组大鼠注射________,然后检测相应的抗体。
(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________________。
在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________。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习题:第2章 第4节 第1课时 课时跟踪训练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训练](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人体超敏反应中,某些细胞通过释放组织胺进入血液,使某处的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强从而促进血浆从毛细血管中滤出,出现荨麻疹。
此生理过程属于(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解析:引起超敏反应的物质是组织胺,该物质是通过血液运输发挥作用的,所以属于体液调节。
组织胺不属于激素。
答案:B2..当一个人突然遇到很危险的情境时,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含量立即上升,使机体产生多种生理反应,例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呼吸加强加快,心跳加快,糖原分解增多、血糖升高等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是机体的一种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肾上腺素迅速分泌,因为肾上腺是反射弧的效应器C.上述生理反应不利于提高机体对刺激的抵抗力D.血糖升高有利于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解析:由题干分析: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它能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应属于激素调节,但又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故又与神经调节有关。
并且作为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起到效应器的功能,呼吸加强加快,心跳加快,糖原分解增多、血糖升高等是对环境的一种积极的反应活动,有利于提高机体对刺激的抵抗力。
答案:C3.关于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部分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都受神经系统的控制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C.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激素的调节D.性行为的形成主要由性激素调控解析:动物体内激素的分泌大都受神经系统调控,同时,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在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是相互协调共同起作用的,但是神经系统的调节处于主导地位。
答案:D4.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
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习题:第4章 第1节 第3课时 随堂基础巩固 Word版含答案
[随堂基础巩固]1.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
由此推知,该反应器() 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C.可看做一个小型生态系统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解析:菌种在有氧条件下,使污染物快速分解,所以主要分解的是有机物。
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圈范围内,生态系统中必须有生产者,这样才有能量的输入。
答案:B2.为研究森林群落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美国一研究小组在某无人居住的落叶林区进行了3年实验。
实验区是两个毗邻的山谷(编号1、2),两个山谷各有一条小溪。
1965年冬,研究人员将2号山谷中的树木全部砍倒留在原地。
通过连续测定两条小溪下游的出水量和硝酸盐含量,发现2号山谷小溪出水量比树木砍倒前升高近40%。
两条小溪中的硝酸盐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1)大气中的N2进入该森林群落的两种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
在森林群落中,能从环境中直接吸收含氮无机物的两大类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
(2)氮元素以N2、NO-3和________的形式被生物吸收,进入细胞后主要用于合成______两类生物大分子。
(3)图中显示,1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出现季节性规律变化,其原因是不同季节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66年5月后,2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急剧升高,主要的两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氮元素从森林群落输出的两种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三习题: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随堂基础巩固(含答案解析)
[随堂基础巩固]1.(广东高考改编)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生物之间关系是()A.竞争B.共生C.寄生D.捕食解析:谚语中苗与草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相互之间为了争夺阳光、养料和生存空间等而发生竞争,属于不同物种之间的竞争。
答案:A2.(安徽高考改编)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甲、乙)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网口内径50 cm,网身长145 cm,网目孔径0.169 mm)各随机取样3次,调查结果如表(单位:个)()物种1物种2物种3物种4物种5物种6物种7物种8物种9物种10甲类群样本1 55 10 0 15 12 0 42 0 21 10 样本2 52 30 0 23 13 0 41 0 22 12 样本3 48 20 0 20 15 0 39 0 20 11乙类群样本1 33 40 12 40 0 10 25 11 15 22 样本2 35 60 10 41 0 12 30 14 17 21 样本3 34 50 18 35 0 11 26 12 16 19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多样性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A.甲类群的物种多样性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B.甲类群的物种多样性小,物种4的种群密度大C.乙类群的物种多样性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D.乙类群的物种多样性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解析:由表中数据看出乙类群物种数比甲类群的多,即乙类群物种多样性大。
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甲类群和乙类群相比,物种4的种群密度在甲类群中较小,物种7的种群密度在乙类群中较小。
答案:C3.(江苏高考)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多样性进行了对比研究。
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50 cm×50 cm×30 cm)采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
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多选)()A.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高于米草群落B.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裸露泥滩C.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总数及个体总数均大于米草群落,即米草群落比裸露泥滩的种群密度低;由于取样的随机性和代表性强,因而改用另一规格的取样器不会影响对比研究结论;不同种类底栖动物生活习性不同,即改变取样时间会影响采集的物种数及个体总数。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高二必修三习题:第2章_第3节_第1课时_随堂基础巩固
[随堂基础巩固]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每个神经元都有许多突起,但只有一条轴突
B.神经元之间复杂而广泛的网络联系,有利于对不同信息的分析整合
C.脑神经的功能是管理头颈部的活动,脊神经管理躯干和四肢的活动
D.机体绝大多数器官同时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
解析:脑神经的主要功能是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颈部和肩部的骨骼肌及胸腔和腹腔的内部活动。
答案:C
2.(广东高考)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
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
解析:起跑动作的产生是一种条件反射,A错误;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中的躯体运动中枢,B错误;起跑反应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突触的多少,D错误。
答案:C
3.(江苏高考改编)下面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C.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兴奋信息可以传导到a处
D.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解析:依据突触的结构可判断图中Ⅰ为传入神经,Ⅱ为传出神经,伸肌肌群中既有传入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感受器),也有传出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效应器);脊髓等低级中枢的活动可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控制;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因为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答案:D。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习题:第2章第4节第1课时随堂基础巩固
[随堂基础巩固]1.(江苏高考)养鸡场鸡舍中清晨和傍晚用稳定的灯光延长光照时间,以提高产蛋率。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多选)( )A.延长光照刺激可直接通过体液调节提高产蛋率B.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C.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D.鸡的产蛋行为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解析: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光照首先刺激鸡的神经系统,进而通过调节雌激素的分泌提高产蛋率;鸡的产蛋行为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答案:BCD2.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不具备的特点是( )A.调节较缓慢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解析:体液调节的调节物主要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但也有一些化学物质如CO2、H+等不是由腺体产生。
答案:C3.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只要反射弧完整,必定会出现反射活动C.垂体通过下丘脑分泌的相关激素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D.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细胞只能是单向的解析:神经元将兴奋传递给下一个细胞是通过突触完成的。
突触只能通过突触前膜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故传递方向是单向的。
答案:D高考理综生物考试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苦瓜植株中含有一对等位基因D和d,其中D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而d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不能正常发育,杂合子植株完全正常。
现有基因型为Dd的苦瓜植株若干做亲本,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如果每代均自交至F2,则F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1/2B.如果每代均自交至F2,则F2植株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1/2C.如果每代均自由交配至F2,则F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1/2D.如果每代均自由交配至F2,则F2植株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1/22.引起收缩压升高的主要原因是()①心输出量增大②心输出量减少③主动脉管径变小④主动脉管径变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下列关于物质或生物“转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细胞正常生命活动过程中,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B.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C3与C5可以相互转化C.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可以相互转化D.在肺炎双球菌的培养过程中,S型细菌与R型细菌可以相互转化4.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可被龙胆紫染成深色B.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②有关,且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②通常较大C.③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D.④是大分子物质如DNA、RNA、蛋白质等出入细胞核的通道5.胃内的酸性环境是通过质子泵维持的,质子泵催化1分子的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1个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1个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习题:第2章 第1节 第1课时 随堂基础巩固 Word版含答案
[随堂基础巩固]1.在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正确关系是( )解析:涉及淋巴液的运输是单向的,指向淋巴液的是组织液,淋巴液的指向是血浆。
答案:A2.下列哪项是对内环境稳态实质的描述( )A.是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实现的B.温度、pH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C.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D.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解析: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温度、pH等理化性质处于稳态之中,呈现动态平衡。
不要认为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是内环境稳态的实质。
答案:B3.高温环境中劳动,出大力流大汗,口渴难耐时,内环境渗透压会如何变化?应对措施是什么( )A.渗透压升高;补充淡盐水B.渗透压升高;大量补充清水C.渗透压降低;补充生理盐水D.渗透压不变;补充葡萄糖溶液恢复体力解析:高温环境大量出汗,并带走部分盐,渗透压升高,应及时补充淡盐水。
答案:A4.当人体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都会引起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浓度升高),下丘脑感受到这种刺激后( )A.在下丘脑部位产生渴觉,进而调节对水的摄入量B.垂体后叶分泌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C.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D.在下丘脑的调节下,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量增加解析: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渗透压感受器一方面产生兴奋,传至大脑皮层,通过产生渴觉来直接调节水的摄入量。
另一方面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的排出。
答案:C。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习题:第3章 第1节 第1课时 随堂基础巩固 Word版含答案
[随堂基础巩固]1.(海南高考改编)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结构见表。
( )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解析:甲种群繁殖前期个体较多,而繁殖后期的个体较少,应属于增长型,乙种群三个年龄组的个体基本持平,应属于稳定型,丙种群中繁殖前期个体最少,而繁殖后期个体最多,应属于衰退型。
答案:A2.右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斗争最剧烈解析:纵坐标为存活率,横坐标为种群密度,a种生物种群密度较小时,存活率最高,说明一般个体较大;对于生物b来说,种群密度中等(d)时,存活率较高,种内斗争不是最剧烈。
答案:D3.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用来预测种群的未来发展变化B.种群的个体数量是经常变动的C.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出生率称为生态出生率,特定条件下的死亡率称为生态死亡率D.种群中各年龄组的个体数目比例相当,则该种群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明显变大解析: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用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其类型有3种: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若各年龄组个体数目相当,则该种群为稳定型,其种群数量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明显变化;对于一个种群,因其生存条件、气候、疾病等因素,导致它的个体数量会波动、下降、增长等的变化;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出生率称为生态出生率,特定条件下的死亡率称为生态死亡率。
答案:D4.“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数量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高二必修三习题:第4章_第2节_第2课时_随堂基础巩固
[随堂基础巩固]1.(北京高考)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C.物种(基因)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D.遗传(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解析: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因而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有关;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一般而言,初级演替和次级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都逐渐增加;物种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中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高,生态系统越稳定;基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内容之一,基因多样性越低,个体间的差异越小,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
答案:C2.(江苏高考)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它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地解析:小草属于植物,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小草与其他种群的关系可能是竞争,也可能是捕食,因而它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和生存不一定是有利无害的;小草所含的基因是生物多样性中遗传多样性的一部分,因而其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某种害虫的天敌可以栖息在小草中,小草为其提供了生存空间。
答案:B3.(江苏高考)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
据此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A.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C.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改善D.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解析:菖蒲、芦苇、睡莲属于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典型植物;改造后植物种类增多,生物多样性增加;植物覆盖率增加,该区域的小气候会得到改善;生态系统改造是为了改善生态、生活环境,并不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习题:第2章第5节第1课时随堂基础巩固
[随堂基础巩固]1.下列植物的各种运动中属于向性运动的是( )①由于植物的叶片具有向光性,使叶片与光源垂直,形成“叶镶嵌”②捕虫草的叶子受到小虫碰撞时,立即合闭起来,将小虫“捉”住③昆虫触动矢车菊的花丝时,花丝迅速向柱头靠拢,有利于传粉④盆栽植物的一半浇水,另一半不浇水,其根系大多向浇水侧伸展,这是根的向水性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解析:使植物产生向光性和向水性的刺激——光和水,有固定的方向,所以向光性和向水性是植物的向性运动。
小虫碰撞捕虫草和昆虫触动矢车菊花丝而引起的植物局部运动,其刺激没有固定的方向,所以是感性运动。
答案:B2.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B.色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C.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D.过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解析:色氨酸是用于合成蛋白质的一种氨基酸,其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连在同一碳原子上。
吲哚乙酸又名生长素,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较低,故在胚芽鞘中也不能大量合成,色氨酸是合成吲哚乙酸的原料,其过量不会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
答案:B3.(上海高考)选取长度相同的幼苗,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给予光照,在不同时间测定胚芽鞘伸长的长度,结果如图乙所示。
能正确表示对照组、实验组光照侧和背光侧胚芽鞘伸长长度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C.③②① D.②①③解析:对照组的胚芽鞘用不透光帽罩住,胚芽鞘两侧生长素均匀分布(各50%),故胚芽鞘直立生长。
实验组在单侧光照下,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远输,导致胚芽鞘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50%)高于向光侧的,故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得快。
答案:B4.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结果不生长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解析:1928年温特的“琼脂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但仍不知该物质是什么;在生长素发现的相关实验中均未对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进行探索;拜尔实验的两组材料均需要切下尖端的胚芽鞘及切下的尖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堂基础巩固]
1.(江苏高考)养鸡场鸡舍中清晨和傍晚用稳定的灯光延长光照时间,以提高产蛋率。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多选)( )
A.延长光照刺激可直接通过体液调节提高产蛋率
B.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C.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
D.鸡的产蛋行为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
解析: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光照首先刺激鸡的神经系统,进而通过调节雌激素的分泌提高产蛋率;鸡的产蛋行为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答案:BCD
2.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不具备的特点是( )
A.调节较缓慢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解析:体液调节的调节物主要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但也有一些化学物质如CO2、H+等不是由腺体产生。
答案:C
3.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只要反射弧完整,必定会出现反射活动
C.垂体通过下丘脑分泌的相关激素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
D.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细胞只能是单向的
解析:神经元将兴奋传递给下一个细胞是通过突触完成的。
突触只能通过突触前膜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故传递方向是单向的。
答案:D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