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21课《奇妙的克隆》 鲁教版五四制
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奇妙的克隆》资料:反对克隆人的理由
![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奇妙的克隆》资料:反对克隆人的理由](https://img.taocdn.com/s3/m/d5d8ef82fd0a79563c1e7251.png)
反对克隆人的理由
克隆人一直遭到全世界绝大多数人反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克隆技术现在还不成熟,克隆人可能有很多先天性生理缺陷。
2、克隆人的身份难以认定,他们与被克隆者之间的关系无法纳入现有的伦理体系。
3、人类繁殖后代的过程不再需要两性共同参与,将对现有的社会关系、家庭结构造成难以承受的巨大冲击。
4、克隆技术有可能被滥用,成为恐怖分子的工具。
5、从生物多样性上来说,大量基因结构完全相同的克隆人,可能诱发新型疾病的广泛传播,对人类的生存不利。
6、克隆人可能因自己的特殊身份而产生心理缺陷,形成新的社会问题。
《奇妙的克隆 》最新教案
![《奇妙的克隆 》最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30415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9.png)
《奇妙的克隆》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认识到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和潜在价值。
3. 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伦理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克隆技术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克隆技术的发展过程,如多利羊的诞生等。
3. 克隆技术的应用:探讨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4. 克隆技术的潜在价值:分析克隆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潜在价值和意义。
5. 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如克隆人的道德争议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克隆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应用和潜在价值。
2. 教学难点:克隆技术的原理、伦理问题的讨论。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克隆技术的相关知识。
2.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技创新意识。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第二课时:克隆技术的应用和潜在价值。
3. 第三课时:克隆技术的原理讲解。
4. 第四课时: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讨论。
5. 第五课时:总结与展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后作业:通过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克隆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
4. 课堂小测:进行简单的课堂小测,了解学生对克隆技术概念和应用的理解。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制作包含克隆技术相关知识的PPT,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
2. 视频资料:收集关于克隆技术发展的相关视频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播放。
3. 案例分析材料:准备一些与克隆技术相关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奇妙的克隆》 教案教学设计(鲁教版七年级下册)
![《奇妙的克隆》 教案教学设计(鲁教版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f3df8d3a6c30c2259019ef1.png)
《奇妙的克隆》教案教学设计(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奇妙的克隆》是一篇介绍克隆知识的科普文章,属于事理性说明文。
作者是我国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
本文使用小标题的方法谋篇布局,把较为复杂繁多的内容条理化。
文章分四个板块,先介绍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的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本文介绍克隆知识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典雅,贴近生活。
初三学生对科学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样的内容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学生对说明常识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能够通过反复阅读、理解文章的科学内涵。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的科学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2. 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的科学性。
3. 理清“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的说明顺序,理解这样安排的原因。
4. 对文章结尾一段话的理解。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
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收集资料、图片2、教师准备:教学图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1.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
2.查找克隆的相关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
3.思考:以克隆为例,谈谈对“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一)导语: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
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奇妙的克隆”。
(二)作者简介 (多媒体显示)(三)出示教学目标(四)展示查找的资料: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出示实物、图片:秋海棠落叶生根;富贵竹插枝即活;土豆、地瓜发芽生长;各种水果、蔬菜、稻麦的嫁接;水螅除夏初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
《神奇的克隆》课文原文+练习设计
![《神奇的克隆》课文原文+练习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460b3a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2.png)
《神奇的克隆》课文原文+练习设计《神奇的克隆》课文原文+练习设计《神奇的克隆》课文原文《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
这当然是神话,不过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那就是孙悟空能够快速地克隆自己。
我们知道,高等动物一般要通过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才能繁殖后代,人们把这种繁殖叫做有性繁殖。
换句话说,每只动物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
如果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克隆。
许多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
例如,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把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种进地里,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把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不久就会生根,长成新的仙人掌……此外,一些植物还可以通过压条或嫁接培育后代。
凡此种种,都是植物的克隆。
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
那么,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从20世纪开始,科学家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1996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
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轰动了当时的科学界。
科学家借用一名乡村歌手的名字,给这只克隆羊起名为“多利”。
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于人类的科技成果。
人们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大大提高饲养效率。
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神奇的'克隆》练习设计一、比一比,再组词。
诱()例()饲()薯()透()冽()伺()署()秀()列()司()暑()二、填上合适的词。
《奇妙的克隆》课件语文课件PPT
![《奇妙的克隆》课件语文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ad4edc56edb6f1afe001fb8.png)
请不吝赐教!
克 隆 羊 诞 生 图 示
世界克隆史
1938 汉斯·斯皮曼建议用成年的细胞核植入卵子的办法进行哺乳 年 动物克隆(提出设想)
1962 约翰·格登宣布他用一个成年细胞克隆出一只蝌蚪(爪蟾), 年 从而引发了关于克隆的第一轮辩论
克隆的基本过程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
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 利用微电流刺激等使两者融合为一体,然后促 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 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 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者基因相同的动物。 这一过程中如果对供体细胞进行基因改造,那 么无性繁殖的动物后代基因就会发生相同的变 化。
1984 斯蒂恩·威拉德森用胚胎细胞克隆出一只羊。这是第一例得 年 到证实的克隆哺乳动物
1995 第一个用成年哺乳动物细胞克隆出的个体----克隆羊多利出 年 世了
2000 美国科学家用无性繁殖技术成功地克隆出一只猴子"泰特拉 年 " ,这意味着克隆人本身已没有技术障碍
2001 美、意科学家联手展开克隆人的工作 年
欢迎光临 请不吝赐教!
1995年7月 , 一只名为“多利”的克 隆雌性小绵羊在英国诞生,一时在世界引 起了轰动、令人类茫然失措,科幻小说里 克隆希特勒与克隆人兵团身影仿佛从这只 温顺羊羔的背后浮现出来。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一面是实验室里 各种克隆动物的屡屡出现,一面是政治会 议上禁止克隆人的法规层出不穷。
clone
奇妙的
谈家桢
学习目标:
1、克隆技术的发展、成绩和意 义;
2、了解高新科技给人类的生活、 生产、生存和发展所带来的种 种革命性变化,激发科学创新 意识。
七年级语文下册 《奇妙的克隆》教学课件 鲁教
![七年级语文下册 《奇妙的克隆》教学课件 鲁教](https://img.taocdn.com/s3/m/0be3754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55.png)
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
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
也具有全能性.
多利
克隆技术对人类有哪些好处?
“多利”的克隆过程
与此同时
先
手术完成之后 然后
1995年7月
以意照言,体悟精神
你能从课文中找出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 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吗?还可以 点评一下,或谈一下你受到的启发。相信 你能行!
姐”
美国研究人员成功克隆出世界上第 一头骡子
巴西首次培育成功克隆牛
世界第一只克隆猫cc诞生
CC的基因妈妈
CC和她的代理妈妈
第一只克隆猴
克隆动物毛病一大堆 ——克隆鼠“发福”
我国成功繁殖克隆兔 体形要比普通兔大许多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12022/1/112022/1/111/11/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12022/1/11January 11,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12022/1/112022/1/112022/1/11
克隆鱼
中国克隆实验 外国克隆实验
突出我国科学家的贡献
植物界克隆 鱼类
《奇妙的克隆》初中语文教案
![《奇妙的克隆》初中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4df5a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1.png)
《奇妙的克隆》初中语文教案第一章:克隆的起源与发展1.1 教学目标1.1.1 了解克隆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1.1.2 掌握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基本概念。
1.1.3 理解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
1.2 教学内容1.2.1 克隆技术的起源和发展:介绍克隆技术的起源,从动物克隆到植物克隆,再到人类克隆的探索。
1.2.2 克隆技术的原理:解释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细胞核移植和胚胎移植等。
1.2.3 克隆技术的应用:探讨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如克隆动物、克隆植物和克隆器官等。
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讲解克隆技术的起源、发展和原理。
1.3.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克隆技术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克隆技术的应用。
1.4 教学评估1.4.1 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克隆技术起源、发展和原理的问题,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1.4.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克隆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分享彼此的看法和观点。
第二章: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2.1 教学目标2.1.1 了解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
2.1.2 分析克隆技术伦理问题的争议和观点。
2.1.3 培养学生的伦理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
2.2 教学内容2.2.1 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介绍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如人类克隆、克隆器官等。
2.2.2 伦理问题的争议和观点:分析不同人群对克隆技术伦理问题的观点和争议。
2.2.3 培养伦理观念: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伦理问题,培养学生的伦理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
2.3 教学方法2.3.1 讲授法:讲解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和争议观点。
2.3.2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克隆技术伦理问题,培养学生的伦理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
2.4 教学评估2.4.1 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克隆技术伦理问题和争议观点的问题,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4.2 小组报告:让学生分组进行伦理问题的报告,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奇妙的克隆》初中语文教案
![《奇妙的克隆》初中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1af23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c.png)
《奇妙的克隆》初中语文教案第一章:克隆的起源与发展1.1 介绍克隆的概念:克隆是指通过无性繁殖方法产生的一组具有相同遗传特征的个体。
1.2 回顾克隆的起源:从动物克隆到植物克隆,探讨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
1.3 讲解克隆技术的应用:从农业、医学到生物科学研究,介绍克隆技术的广泛应用。
1.4 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第二章:克隆的生物学原理2.1 介绍克隆的生物学原理:通过基因和DNA的复制,实现遗传特征的传递。
2.2 讲解克隆的过程:从选择供体细胞、核移植到胚胎培养和个体发育。
2.3 探讨克隆技术的生物学意义:克隆技术对生物学研究和遗传学研究的推动作用。
2.4 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
第三章:克隆在医学领域的应用3.1 介绍克隆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
3.2 讲解克隆治疗的应用案例:如克隆干细胞治疗疾病、克隆器官移植等。
3.3 探讨克隆治疗的优势与挑战:如伦理道德问题、免疫排斥问题等。
3.4 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治疗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和伦理道德问题。
第四章:克隆在农业领域的应用4.1 介绍克隆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培育高产、优质、抗病的农作物和畜牧品种。
4.2 讲解克隆农业的优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等。
4.3 探讨克隆农业的挑战与问题:如遗传多样性减少、克隆动物健康问题等。
4.4 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克隆农业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第五章:克隆技术的伦理与法律问题5.1 介绍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如人类克隆的道德争议、克隆动物的权益等。
5.2 讲解克隆技术的法律规制:国内外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
5.3 探讨克隆技术的社会影响:对家庭关系、人类身份认同等方面的影响。
5.4 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对社会伦理和法律的挑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六章: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研究的应用6.1 介绍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基因克隆、细胞克隆等。
《奇妙的克隆》初中语文教案
![《奇妙的克隆》初中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58a55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0.png)
《奇妙的克隆》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掌握克隆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潜在风险。
(3)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克隆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克隆技术的相关知识。
(2)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克隆技术进行评价和分析。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精神。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技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克隆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潜在风险。
(3)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克隆技术进行评价和分析。
2. 教学难点:(1)克隆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克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克隆技术的基本知识。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克隆技术的看法和理解。
(3)课堂讲解:教师对克隆技术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和阐述。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克隆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案例。
(2)视频资料:播放与克隆技术相关的短片,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3)黑板板书:用于记录学生讨论的重点和成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克隆技术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你们对克隆技术有哪些了解和疑问?2. 自主学习:(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克隆技术的基本知识。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克隆技术的看法和理解。
4. 课堂讲解:(1)教师对克隆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潜在风险进行讲解。
(2)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5. 课后作业:(2)选择一个与克隆技术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和收获。
【金识源】七年级语文下册-21《奇妙的克隆》学案-鲁教版五四制
![【金识源】七年级语文下册-21《奇妙的克隆》学案-鲁教版五四制](https://img.taocdn.com/s3/m/84fc81f90066f5335a8121ff.png)
【金识源】七年级语文下册-21《奇妙的克隆》学案-鲁教版五四制《奇妙的克隆》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了解克隆这一科技成果。
学习难点:学习科学家在科学的道路上锲而不舍、不断攀登的精神。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
实际上,英文的“Clone”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
如今,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
克隆也可以理解为复制、拷贝,就是从原型中产生出同样的复制品,它的外表及遗传基因与原型完全相同。
说明呢?文中的顺序安排有什么好处?12、补充提问:克隆技术不断在发展,这与科研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看看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们的努力?这些努力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我们该如何做呢?(三)克隆技术造福人类13、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这一部分的第一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4、你愿意克隆一个和你一样的人出来吗?15、作者对克隆人的看法是什么,体现在文中什么地方?16、根据探究问题,梳理课文内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实验对象研究成果时间说明方法精读精练: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
例如,英国PPL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治疗肺气肿的抗胰蛋白酶的母羊。
这种羊奶的售价是6000美元一升。
一只母羊就好比一座制药厂,用什么办法能最有效、最方便地使这种羊扩大繁殖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克隆”。
同样,荷兰PHP公司培育出能分泌人乳铁蛋白的牛,以色列LAS公司育成了能生产血清白蛋白的羊。
这些高附加值的牲畜如何有效地繁殖?答案当然还是“克隆”。
母马配公驴可以得到杂种优势特别强的动物--骡,然而骡不能繁殖后代,那些,优良的骡如何扩大繁殖?最好的办法也是“克隆”。
初一下册语文知识点:奇妙的克隆知识点
![初一下册语文知识点:奇妙的克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1adf6d6ccbff121dd3683f8.png)
初一下册语文知识点:奇妙的克隆知识点
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
编辑了奇妙的克隆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多音字:mú 一模一样
二、易错字:生殖繁衍马铃薯细菌平衡
三、填空:
1、本文是说明文。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
2、第1自然段以《西游记》中妇孺皆知的故事在开头解释克隆的含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初步体会克隆的奇妙。
3、克隆的神奇:①很多植物都有克隆的本领;②单细胞微生物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③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④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⑤挽救一些濒危五种;⑥进行植皮手术;⑦进行器官移植。
4、“制造”——克隆;“配件”——人体器官;“装配”——移植。
5、克隆的历史:1952年克隆蝌蚪成功,1972年基因复制成功,1978年第一例试管婴儿成功,1996年克隆羊“多利”出生,批量克隆老鼠成功,2000年克隆猴子成功。
奇妙的克隆知识点就到这儿了,体会每篇文章的不同,摘取自己想要的,友情提醒,理解最重要哦!
【初一下册语文知识点:奇妙的克隆知识点】。
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奇妙的克隆》巧读带小标题的说明文
![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奇妙的克隆》巧读带小标题的说明文](https://img.taocdn.com/s3/m/5c5d893bde80d4d8d15a4f43.png)
巧读带小标题的说明文
【读写金点子】
《奇妙的克隆》一文分为四个部分,四个小标题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
浏览一下课文的小标题,就对课文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
从形式上看,小标题使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内容上看,小标题统领有关内容,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更利于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的脉络因此也更加分明。
(1)阅读此类说明文时,可以在短时间里浏览一下文章的小标题,快速地了解一下各部分的内容。
然后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一读为快。
(2 )学写此类说明文时,可以先列出小标题,然后以“小标题”作为提纲,只需对各部分进行扩写即可。
(3)小标题的语言应当简洁、活泼,可以用词、短语、句子充当,可以利用标点符号作表达的辅助手段,可以运用双关、比喻、引用、对举、警策等多种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iē 切割
dī (提防) (提溜)
Chù 牲畜
畜 xù 畜牧
词语解释: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相安无事:彼此和平相处,没有冲突。 频率:在单位时间内某种事情发生的次数。 脉冲:电流或电压的短暂起伏变化。 协调:配合得适当。 难能可贵: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值得宝贵。 难能,不易做到。 潜在:存在于事物内部不容易发现或发觉的。 濒临:接近,临近。 切实:切合实际,实实在在。 悲喜交集: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1)掌握有关说明文的知识:理清说明 的顺序,了解说明方法。
(2)学习搜集筛选事理说明文的信息。
(3)感受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 的态度与精神。
走近作者
生物学家谈家桢, 复旦大学教授,从 事遗传学教学和研 究逾60年,是我国 遗传学发展的奠基 人之一。
获得首届上海市教育功臣的殊荣
❖ 胚胎:在母体内初期发育的生物体,由精细胞和卵 细胞结合发展而成。
导入新课
• 孙悟空,是同学们喜欢的艺术形象。他神 通广大,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 一大群猴子。这一精彩描述,是我国明代 大作家吴承恩关于克隆的设想。他想像的 依据是什么呢? ——克隆
学习目标
• 1.积累词语,掌握“囊、克隆、胚胎、蟾蜍、 鳞片、脊椎、两栖”等词的读音、字形、 词义;理解“繁衍、相安无事”的词义, 并学会运用。
汁的细胞。 ❖ 促性腺素:用于诱发排卵的激素类物质。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 有关克隆的哪些知识?
第一部分:“克隆是什么”:对于什么是克隆的问 题,文章由植物到动物,由常见的“插条”现象进 而谈及深奥的科学概念,可谓由浅入深,通俗易懂。
第二部分:“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勾勒了科学技术 的发展脉络,为我们介绍了中外科学家所进行的克隆实 验以及实验进展情况,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 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
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详细地描述了克 隆羊“多利”的诞生过程,并揭示了克隆羊的成功的重 大意义和巨大反响。
第四部分:“克隆技术造福人类”:克隆技术造福了人 类。
阅读文章第一段中,“一个细菌经过20分 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 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 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 “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 株草莓苗……”
“克隆试验”按两条线索说明: 一是从中国的写到外国的,突出我国科
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
• 2.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 重点、难点:
• 1.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动 态。
•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 说明方法。
• 3.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的科学性。
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 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 苗
仙人掌每块落地就生根
富贵竹插枝即活
❖ 秋海棠落叶生根 ❖ 土豆发芽生长 ❖ 各种水果的嫁接 ❖ 水螅除夏初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
作者从常见的生物谈起,目的是什么?
为了把高深的科学技术讲得浅显易懂, 明白晓畅。
在介绍“克隆是什 么”时,作者运用 了哪些说明方法? 运用了什么样的说 明顺序?
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
从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 逻辑顺序。
第三段中引用《西游记》中 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用孙悟空“用猴毛变猴”的故 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 克隆,同时又把科学知识写得 饶有趣味,增加了文章的生动 性。
什么态度与精神?
第二部分第二段中“而最终只有一条 幼鱼度过难关”一举中的“难关”一 词如何理解?“难关”本意是指不容易
度过的时期,在这里是指 从换卵细胞到成为一条幼 鱼的生死关口。因为“得 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 在人工培养下大部分都夭 亡了”,这是189比2比1 的比率,成活率极低。
这节是否按时间的先后来说明“克隆试验” 呢?这样安排有何好处?
蟾蜍(chán chú)
蝌蚪(kē )
鄞县(yín)
性腺(xiàn)
一
胰蛋白酶(yíméi) 分泌(mì)
二
濒临(bīn)
孵化(fū)
三 撮(cuō)合
鲫(jī)鱼
四 两栖(qī)
二、多音字
zuŏ 一撮
chēng (自称)(俗称)
撮 cuō 撮合
称 chèn(称心) (匀称)
切
qiè切实
tí (提心吊胆)(提高) 提
科研发布,了解科学
展示克隆成果
这些句 子表现 了科学 家严谨、 求实、 锲而不 舍的态 度与精 神。
阅读文章第二部分,体会“经 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 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 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 胞核”、“一切准备就绪后, 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 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在 189个这种换核细胞中,只有 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 有一条幼鱼度过难关,经过80 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 鱼”这些句子表现了科学家的
❖ 囊胚(náng pēi ):胚胎的初期。 ❖ 两栖(qī):有时在水中生活,有时在陆地上生活。 ❖ 脊椎(jǐ zhuī):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脊骨。 ❖ 哺乳动物(bǔ rǔ):最高等的脊椎动物,基本特点
是靠母体的乳腺分泌乳汁哺育初生婴儿。 ❖ 乳腺细胞(rǔ xiàn):人和哺乳动物乳房内分泌乳
出芽体。
克隆猪
公它其此合使美
司们中次人这国
成是最一类些实
5 2000
功 大共的克验
克 的克器隆室
隆年一隆官猪引
的美头了和能入
。
国 一 家 生 物
叫 做 米 莉 ,
头 雌 性 猪 ,
细 胞 组 织 。
够 生 长 出 适
基 因 改 良 猪 ,
2002 15
老鼠拉夫尔大 隆 较 究 老 功 悉 老 。对难,鼠。,鼠 于实但最虽它终年 人现是终然经于, 类,大可像过成一 医并老能拉 功只 学且鼠用夫次地叫 研大的于尔克被做 究老克实这隆克拉 意鼠隆验样才隆夫 义的技室的最,尔 重克术研大终据的 成大
骡子是不能生育的,除非采用克隆技术,2003年, 美国爱达荷州研究小组成功地克隆了一只叫做格 姆的骡子。据悉,它不仅是第一只被成功克隆的 马科动物,而且它也是第一只被克隆的无法生育 的动物。
要求: 默读课文,解决字词,
勾画文中重要信息。
一 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繁衍(yăn)
囊胚期(náng pē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