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上练习5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25.练习五》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25.练习五》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25.练习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25.练习五》主要是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进行巩固和提高。

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材内容紧密围绕分数加减法,题目设计由浅入深,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但对于复杂的分数加减题,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耐心引导,让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节奏。

同时,学生对于分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场景还不够清晰,需要在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分数加减法。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复杂分数加减题的解答方法。

3.分数加减法在实际应用中的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分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运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内容包括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实际应用案例等。

2.准备一份详细的分数加减法练习题,包括不同难度的题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准备教学用具,如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片,如分蛋糕、分水果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加减法。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让学生了解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三上语文《练习5》课件

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三上语文《练习5》课件

,因此我们称潍坊为鸢都。
1、昆明年温差很小 ,夏天的平均温度在25左右,而冬天在15度左 右。和我国其他地方的春天的温度接近,因此被称为四季如春。 2、云南的鲜花是不论季节的,在冬天,你仍然可以看见娇艳的玫 瑰。所以又有说法:春城无处不飞花。鲜花四季盛开,这也是昆明 叫作春城的原因之一。 3、全国最大的鲜花交易市场也是在云南昆明,这里每天的鲜花进 出量,全国之最。
fēng chí diàn châ
风驰电掣
车水马龙
风驰电掣:像刮风和闪电那样快。 车水马龙: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形容车马往来繁华的 景象。
huá dēng chū shàng
liú guāng yì cǎi
华灯初上 流光溢彩
有着美丽光亮的灯刚刚点亮起来,一般用来形容夜幕 刚刚降临时的城市景象。 流光溢彩:流动的光影,满溢的色彩。形容色彩明丽。
měi lún měi huàn
美轮美奂 巧夺天工
美轮美奂:轮:指轮囷(qūn),古代的一种圆形高大的 谷仓,此处指高大,名词作形容词;奂:众多,盛大。古 时形容房屋建筑的高大,众多与宏丽。后来用“美轮美奂” 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于自然。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我们称济南为泉城,是因为

黑龙江的哈尔滨
哈尔滨地处中国的最北端,冬长夏短,夏季凉爽怡人, 冬季漫长寒冷,冰雪文化久富盛名,有“ 冰城”之称, 是冰雪旅游、避暑休闲的胜地。
我们称哈尔滨为冰城,是因为

风筝起源于中国 ,潍坊市是举世闻名的世界风筝都。 1984年4月1日,潍坊市举办了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从 此,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会在潍坊举行,1987年4月, 潍坊被第五届国际风筝会主席团确定为“世界风筝都”。 世界的风筝之都,故称“鸢都”。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练习五》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练习五》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练习五》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练习五》主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基本方法,但部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等,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准备:预习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准备相关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动物比赛跑步,引出加法和减法运算。

让学生观察图片,发现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运算过程。

同时,教师可以举例讲解,让学生明白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心得,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五(千克和克的练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五(千克和克的练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五(千克和克的练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练习五(千克和克的练习)》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已有的质量单位知识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千克和克的关系及换算方法。

教材内容由简单的质量单位换算和实际生活中的质量计量组成,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质量单位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计量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质量单位的基本知识,对千克和克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千克和克的关系,掌握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能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计量单位的兴趣,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千克和克的关系及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

2.难点: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质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实物,如水果、蔬菜等,用于展示质量单位的使用。

2.学具:为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和计算。

3.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质量单位的图片和换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物,如苹果、书包等,引导学生注意这些实物的质量差异。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的质量单位是什么吗?千克和克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回顾已学的质量单位知识。

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与练习5课件

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与练习5课件

培养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我们首先要通过网络、图书馆
等查阅相关资料,然后整理资料获取相关的信息,最后根据自己 的需求把获取的资料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参考答案:指南针是用以辨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指南针的前 身是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 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 极指向地理的南极。人们利用它的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
小作者很聪明, 很懂事。
打开文具盒,里面分三层,好似小小
点评
的公文袋。别看它小,里面的东西可多
呢!有天真活泼的钢笔、铅笔和任劳任 怨的橡皮擦,有慈祥可爱的直尺,还有 那忠诚老实的圆规。 ❸ 文具盒中的这些 成员个个身怀绝技,每当我需要时,它
❸小作者运用拟人 的手法将这些文 具写得多可爱呀!
们都会主动热情地帮助我,使我能顺利
作者简介:郑燮,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
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
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 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修竹新篁图》 《 清 光 留 照 图 》《 兰 竹 芳 馨 图 》《 甘 谷 菊 泉 图 》 《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词语的意思有什么区别。②可以通过查工具书,理解加点词语 的意思,然后再对比体会两个词语意思的差别。最后根据词语
的意思再分别写一句话。
参考答案:发现: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 人没有看到或找到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创造 ( 新的 事物或方法 )。这两个词语的区别是:“发现”指已
经存在的事物,刚刚被看到或找到;“发明”指原来
是怎样的,有了这些发明之后人们的生活有了怎样
的改变,最后说说你认为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 参考答案:我认为最伟大的发明是指南针,因为指 南针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五-苏教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五-苏教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五-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掌握数的大小比较。

2.能够复习并巩固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3.能够通过训练提高自己的口算能力。

4.能够发展自己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数的大小比较。

2.加减法的口算练习。

三、教学方法1.课前师生对话,了解学生对于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口算的了解程度。

2.演示法:老师通过举例和计算来演示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的运算。

3.练习法:通过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准确性。

4.体验法: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的口算练习。

2.教学难点: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和学生互动,通过师生对话方式了解学生对于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口算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20分钟)2.1 数的大小比较1.同类数的大小比较:数值相同,看单位,单位相同,看十分位,以此类推。

2.不同类数的大小比较:先将不同类数化为同类数,再按同类数比较方法比较。

2.2 加减法的口算练习1.计算半加数、补数、倍数等(教师演示,学生跟读)。

2.通过练习口算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准确性,同时加深学生对加减法的应用理解。

3. 练习环节(25分钟)教师通过口算练习方式,训练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同时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4. 体验环节(15分钟)教师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和巩固所学的内容,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总结环节(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收获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注重了数学口算能力训练,通过简单的口算练习,让学生在锻炼中掌握数学口算技巧,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和巩固所学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未来,我们将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更加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并且在实际生活中掌握运用数学的技能,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五》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五》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五》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但对减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探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律。

2.难点: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退位减法方面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节课相关的课件,包括例题、练习题和教学动画等。

2.学具:为学生准备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卡片、练习本等。

3.教学场地:安排一个宽敞的教学场地,以便进行小组讨论和操作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购物时应付的钱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译林苏教版英语三上同步练习+习题Unit5(有答案)

译林苏教版英语三上同步练习+习题Unit5(有答案)

Unit 5 Look at me!同步练习1一、汉译英。

1.T恤衫____________2.裙子____________3.好看的____________4.帽子____________5.好极了____________6.夹克衫____________7.新的____________二、写出下列字母的左邻右舍。

1. Nn2. Pp3. Ll4. Qq5. Pp三、根据英文选择正确的译文。

( ) 1. Look at my new T-shirt.A. 看我的T恤衫。

B. 看我的新T恤衫。

( ) 2. How nice!A. 它很漂亮。

B. 多漂亮啊!( ) 3. He’s my friend.A. 他是我的朋友。

B. 她是我的姐姐。

( ) 4. What color is my cap?A. 我的夹克衫是什么颜色?B. 我的帽子是什么颜色?( ) 5. Look at my red jacket.A. 看我的红色夹克衫。

B. 看我的夹克衫。

四、根据中文提示完成句子。

1. Look at my _________(帽子).2. I _________(是)Wang Bing.3. _________ (他)is my father.4. —Are you Liu Tao?—Yes, _________(我)am.5. _________ afternoon(下午好).五、选择相应的答句,把序号填入题前的括号内。

I II( ) 1. What colour is my dress? A. It’s red. ( ) 2. Look at my jacket. B. Goodbye. ( ) 3. This is my friend, Tim. C. No, I’m Liu Tao. ( ) 4. Are you Wang Bing? D. Hello, Tim. ( ) 5. Goodbye. . E. It’s nice.同步练习2一、下列字母的左邻右舍。

苏教版三年级上练习5

苏教版三年级上练习5

哈尔滨的冬天,温度多在-20度以下,银装 素裹,白雪皑皑,大有北国冰城的风采,那么到 底为什么叫哈尔滨为冰城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哈尔滨松花江里 的冰被智慧的人们取出来,作成冰灯,以供观赏。 久而久之,哈尔滨冰灯闻名于世,吸引了多方来 客,因此大家亲切的叫哈尔滨----冰城。哈尔滨人 也自豪的称——我是冰城人!现在,人造冰人造 雪的广泛投入使用,更是给哈尔滨的冰灯延长了 观赏寿命。
练习五
我国云南省的昆明,这个美丽的地方冬季温和,最冷 的平均气温约7.8℃;夏季,最热时的平均气温在20℃左 右,最高的气温不高于32℃。冬暖夏凉,昆明被称为“春 城”。 昆明四季如春有三个原因: 第一,昆明处于云贵高原,海拔足有2000米。众人皆 知,在离地面10千米的高度内,海拔越高,气温就越低, 因此,昆明的夏季特别凉快。 第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也会影响到昆明的温度, 大量的水汽在昆明附近形成降水,使之气候湿润,夏季变 凉快。 第三,因为纬度位置较低,四季所获得的太阳光热都 很多。来自亚洲西南部的干燥气流也会对它有一定的影响, 使昆明冬季比较暖和。同时,昆明北部有乌蒙山等大山, 它们阻挡住北方冷空气南下。因此,昆明冬天,比起北京 的3月份还更加的暖和。
昆明因为有如此与众不同的地理条件,所以冬天不冷、 夏天不热、春秋相连、四季有花,不愧为“春城”。
很久很久以前,广州曾一度出现连年灾荒田 野荒芜,农业失收,民不聊生。一天,南海的天 空忽然传来一阵悠扬的音乐,出现了五朵彩色祥 云,上有五位仙人,身穿五色彩衣,分别骑着不 同毛色的山羊,羊口衔着一茎六出的优良稻穗, 降临楚庭。仙人把稻穗给了广州人,并祝愿此处 永无饥荒。祝罢仙人腾空飞逝,五只仙羊化为石 头留在广州山坡。从此,广州便成了岭南最富庶 的地方。这就是广州有“五羊城”、“羊城”名 称的由来。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五》教案含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五》教案含教学反思
提问:你能估计出3号杯和4号杯里的橙汁大约各重多少克吗?(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的想法。
因为每个菠萝同样重,每个苹果也都同样重。从天平的两侧各拿去相等重量的水果(1个苹果和1个菠萝),发现2个菠萝的重量等于6个苹果的重量,由此推出1个菠萝的重量是1个苹果重量的3倍。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对千克与克的练习,主要用来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基础知识,有不同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千克与克的实际轻重,练习不同质量单位的换算,体会相关质量单位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熟练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
练习五
主备教师
周次
9
总课时数
20
教学内容
练习五
课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
进一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熟练掌握千克和克的进率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
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熟练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
二次备课
一、口答: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1千克=( )克4千克=( )克
3000克=( )千克5000克=( )千克
2千克○160克550克○1千克
3千克○2500克10千克○8000克
二、完成练习五中的习题。
基础训练
1.第1题
(1)出示情景图提问:你们见过这些物品吗?篮球和乒乓球哪个更重?
估一估:篮球大约有多重?乒乓球大约有多重?你用什么单位来计量的?
(2)根据给定的数据选择适当的计量单位,说说你的想法。
2.第2题
(1)提问:一只小麻雀大约有多重?一只山羊有多重用哪个单位合适?估一估:一只小麻雀大约有多重?一只山羊大约有多重?一只母鸡大约有几千克?一头头大约多少千克?

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5教案

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5教案
2.指导交流
(1)分组里说一说自己准备的笑话.
(2)小组里推荐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讲笑话。
(3)全班同学评议:
表达是否清楚,有没有趣,怎样更吸引人。
(3)每个人再准备.
(4)比赛讲笑话,评出笑话大王.四Fra bibliotek课堂小结板



练习五
学写钢笔字
教学反思(可针对教学实际,对教学中的某个环节、某个问题、教案的使用等方面写出自己的真切感悟)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主备人
杨国丽
总课时数
课题
练习五
使用人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区别“发明”、“发现”的意思。
2、积累读读背背《竹石》。
3、写好上宽下窄和上窄下宽结构的字。
4、学说笑话,锻炼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
1、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区别“发明”、“发现”的意思。
2、积累读读背背《竹石》。3、写好上宽下窄和上窄下宽结构的字。
4、学说笑话,锻炼表达能力。






教具
准备
课件
资料
链接
学生
课时安排
三课时




课内巩固
课外延伸
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和用
第一部分
1.请生读爸爸和陆小英的故事,其他同学听并回答问题:
(1)爸爸和陆小英去了哪了?
第三部分
1.学生自由说各自眼中最伟大的发明。
2.教师点评。
二、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出示图画:图上画了什么?(竹、石)你觉得这幅画画得怎样?

2018新苏教版三年级上练习5 ppt课件

2018新苏教版三年级上练习5  ppt课件

奶奶一抬头,蚊子就被皱纹挤死了。”我们一家全被他逗得开怀大
笑。我的肚子都笑疼了,我捂着肚子对文哲说:“你小子真行,弄
得我们家都笑翻天了!”
这件事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可我每当想起老弟讲的这个笑话,
还是笑的前仰后合,老弟讲的笑p话pt课太件 有趣了。
17
讲清楚(可以有动作辅助),听明白。 笑话有趣吗?同学们是怎么笑的?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 在岩石缝中。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挺拔,不 管你刮的是什么风。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
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
ppt课件
5
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是由古代炼丹家发
明的,从战国至汉初,帝王贵族们沉醉于神仙长生不老
的幻想,驱使一些人炼仙丹,在炼制过程中逐渐发明了
火药的配方。火药最初主要用于医药,这从其命名的“药”
字即可见一斑,后来火药传至欧洲才用于军事。
ppt课件
6
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
眉头上,老奶奶也没用手拍,也没打它,只一抬头,蚊子就死了,
你们猜猜,它是怎么死的?”
我怎么想也想不通,为什么平白无故的就死了呢?就去请教爸
爸妈妈,爸爸妈妈左思右想,也想不出来。“我们都想不出来,你
快揭晓答案吧!”我有点迫不及待的了,着急地对文哲说。文哲卖
着关子慢条斯理说:“哈哈,真笨,蚊子飞到老奶奶的皱纹上,老
练习5
ppt课件
1
ppt课件
2
你了解四大发明吗?请你从中选出一项,查 阅有关资料,说说它的作用。

最新2018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5课件

最新2018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5课件

单元复习重点
1.《地球的两顶“白帽子”》生动地介绍了地球的(南极和北极)的气候特点及对人 类的作用,让我们增进了对地球两极的了解,唤起了我们(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 识。
2.《水上飞机》是一篇科学童话。作者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通过小海鸥和水 上飞机的(对话),形象生动地介绍了水上飞机的(类型多,用途广泛)的特点,向我们 展示了科技的新成果和科技在生活中的用途,启发我们(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 大后用科学造福人类) 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一篇记叙文,讲述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 过,是一篇科学故事。文章写了一名叫雷奈克的医生从次偶然的发现中受到了启发, 通过反复的试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告诉我们只要平时(善于观察),(肯动 脑筋),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道理。
你了解四大发明吗 ?请 你从中选出一项 ,查阅 有关资料,说说它的作用。
指南针又称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 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 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 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 的结果。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 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
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先制
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
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 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读句子,体会描红词语意思的差别,再分别造句。
已经存在的 被找到了。
1.在茫茫的大海上,小海鸥发现了一条奇怪的大船。 妈妈发现天阴下来了,马上把窗户关了起来。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五》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五》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五》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数表中的数码;2.能够正确填写数表中的漏空;3.能够举一反三,巧用数表中的数码。

教学重点:1.学生掌握数表中数码的朗读方式和填写技巧;2.学生能够巧用数表中数码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能否正确理解数表中的数码,并能够准确无误地使用数表中的数码。

教学准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五》数学课本、白板、笔、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热身1.唤起学生兴趣,调整情绪,学生以班为单位唱唱跳跳。

2.随堂检查上节课练习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程度。

二、新课1.教师出示课本第47页,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醒他们如何读写数表中的数码。

2.通过阅读示范,让学生了解每个位置上的数字,及其读法。

3.教师问学生:“你们在这个数表中观察到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思考。

4.学生一起找规律,在数表中心找到同样的数字“5”,他们从数“5”向上按对角线,可以发现一列数,由左向右读为“10、15、20、25、30……”。

教师鼓励学生尝试读一下。

5.学生找到数表中最大的数字是多少?最小的数字是多少?6.教师随机向学生出示1~100中若干个数字,请学生在数表中找到相应位置,并朗读出来。

7.教师出示白板上写的一组求和问题:“17+8+15+26=?”,提醒学生可以通过数表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拓展1.教师出示白板上写的一组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数字中,排列最靠前的是哪个?() A. 12 B.20 C.25 D.49 ”请学生告诉教师答案。

2.教师出示白板上写的一组应用题:“在图书馆里,一共有130本书,其中10本是数学书,数学书所在位置在哪里?”请学生告诉教师答案。

四、复习1.教师随机向学生出示数表的若干个位置,请学生依次朗读。

2.教师出示一组加减法题,请学生尝试使用数表回答问题。

五、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五的听力训练部分。

2.将数表上所有数码自己写一遍,确认没有填漏,也没有填错。

3.综合运用习题A、B、C来检测自己的掌握情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五》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五》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五》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数码的大小关系:千、百、十、个的顺序关系;2.掌握三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3.锻炼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培养孩子们的自学意识和操作能力。

2. 教学重点1.各个整数位上数字的大小关系;2.三位数大小关系判断。

3.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各个整数位的数码大小关系;2.学生掌握三位数大小关系判断方法。

4. 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第五章的练习题,包含以下内容:1.把每组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排列方式写出。

2.两个三位数大小比较。

3.跟踪练习。

5. 教学过程5.1. 导入新知识老师出示多组三位数,带领学生讨论数字的大小关系,引出“千、百、十、个”的顺序关系,让学生明白数码的大小关系,加深记忆。

5.2. 两个三位数大小比较1.让学生瞧一瞧两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的大小,如果这两个数字一样,进入下一个判断,否则比较完毕。

2.如果百位数字一样,比较十位数字的大小,如果这两个数字相等,进入下一个判断,否则比较完毕。

3.如果十位数字一样,比较个位数字的大小,如果这两个数字相等,判断完毕;否则比较完毕。

5.3. 跟踪练习让学生完成跟踪练习,巩固刚刚所学的知识。

提醒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注意每个数字位上的大小关系。

5.4. 总结课堂学习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千、百、十、个的数码大小关系,以及三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还锻炼了自己的数学思维、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6. 家庭作业1.完成同步练习册练习五;2.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数字练习尝试判断大小关系。

7. 总结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们可以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大小关系,自信地进行判断大小,也进一步提高了数学思维水平。

希望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练习,发现数学的魅力。

苏教版三上语文练习5教案(标准版)

苏教版三上语文练习5教案(标准版)

苏教版三上语文练习5教案苏教版三上语文练习5教案1学习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生活的幸福,引导学生懂得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歌曲磁带和录音机。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7个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挂图、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1、看图听音乐,说说你从歌词和图画中都知道或感受到了什么?2、大体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歌曲创作背景:每当唱起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就会不知不觉地走进歌词中描绘的这种如诗如画的意境,让我们想起刚刚过去,或者早已逝去的童年。

童年的歌,总是令人难忘;这一首歌,更令几代人都难以忘怀,因为,它不但有优美的旋律,更有着诗一般的歌词。

它的词作者,就是人称“词坛泰斗”的著名词作家乔羽。

1955年,乔羽为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作了不足200字的歌词,从此,这首歌广为流传,打动了几代儿童的心。

50多年来,乔羽共创作了1000多首歌词,每首都不过数百甚至数十字,似乎并不起眼,但是品味着抒情的歌词,心头却会涌起纯真、振奋、美好的感觉。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2)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小组合作交流认识的字。

(方法提示:小组长负责抽卡点名认读;或全组轮读;同座互相抽查。

)(3)全班集体交流反馈。

2、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认了字,又读了词,把他们放到课文中,你们还读的准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好后还可以把课文读给身边的小伙伴听。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练习5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练习5苏教版

《练习 5》名师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差异“发明”和“发现”的意思。

2.古诗累积,理解诗意。

3.写好上宽下窄和上窄下宽构造的字。

教课重点:1.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差异“发明”和“发现”的意思。

2.古诗累积,理解诗意。

教课难点:学谈笑话,锻炼表达能力教课时间:1课时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小知识北京故宫博物院成立于 1925 年 10 月 10 日,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

这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珍藏的基础上成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二、学和用1.你知道吗?爸爸带陆小英去北京故宫博物院观光,小英看到了一座像钟表一样的装置。

(课件出示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日晷)爸爸说:“这叫日晷,在古代用来测算时间,是人类的重要发明。

”2.日晷的知识。

日晷往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构成。

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所以,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 ,安置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

“日”指“太阳”,“晷”表示“影子” ,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准时辰的装置,又称“日规” 。

清晨,影子投向盘面西端的卯时邻近;当太阳达正南最高地点时,针影位于正北(下)方,指示着当地的中午正时辰。

午后,太阳西移,日影东斜,挨次指向未、申、酉各个时辰。

3.四大发明。

爸爸问小英:“你知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吗? ”“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

”小英一口气回答道。

你认识四大发明吗?请你从中选出一项,查阅相关资料,谈谈它的作用。

预设:指南针,古代叫司南,是中国古代办感人民在长久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

在中国古代,指南针起初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和占卜与看风水时确立方向。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是中国劳感人民长久经验的累积和智慧的结晶,一般由经过制浆办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织的组合,初步脱水,再经压缩、烘干而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大街小巷 【解释】:城镇里的街道里弄,概指 都市里的各处地方。
【近义词】:街头巷尾、四面八方



成语:风驰电掣 【解释】:驰:奔跑;掣:闪过。 形容非常迅速,象风吹电闪一样。


【近义词】:流星赶月、电炮火石 【反义词】:老牛破车、蜗行牛步


成语:车水马龙 【解释】:车像流水,马像游龙。 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 闹情景。

解释华灯初上
华:在这里作美丽有光彩解;
华灯初上意思是美丽光亮的灯刚
刚点亮起来。 一般用来形容夜幕刚刚降临时的 城市景象。
流光溢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一个人会讲笑话,可以让自己变得 很有人缘。因为大家都会喜欢跟幽 默的人聚在一起,笑话讲得好,交 朋友的机会也就大增。
为什么广州也叫"羊城"?


相传,因连年灾害,导致田地荒芜,农 业失收,百姓饥荒。有一天,天空出现五 朵祥云,上有五位仙人,身穿红橙黄绿紫 五色彩衣,分别骑着五只不同颜色的仙羊, 仙羊各口衔一棵一茎六穗的稻子,徐徐降 落在这座城市。仙人把稻子赠予百姓,把 五只羊留下,祝愿这里永无饥荒,然后腾 空而去。 从此,广州成了岭南最富庶的地方,也 开始有了“羊城”、“五羊城”、“穗城” 之称。
重庆—山城 平顶山---鹰城 昆明—春城,花城 武汉——江城 潍坊—风筝城 拉萨—日光城 济南—泉城 南昌—洪城,英雄城 南京—石头城

右边的 撇要注 意和左 边的笔 画相互 穿插。
大街小巷 风驰电掣
华灯初上
美轮美奂
人头攒动 车水马龙 流光溢彩 巧夺天工
jiē xiànɡ 大 街 小 巷 cuán 人 头 攒 动

chí chè 风 驰 电 掣
车 水 马 龙

huá 华 灯


chū 初 上 yì cǎi 溢 彩
lún huàn 美 轮 美 奂 duó 巧 夺 天 工
解释 人头攒动
攒:
聚,凑集,拼凑。 人头攒动形容某些地方人聚集的 密度较大,且频繁地在移动意思。 程度不如人山人海深。和熙熙攘 攘是同义词。

磔,即磔笔,是捺笔的 写法。写捺须磔笔取势。 捺画的具体写法是:冲 左上方逆锋入笔,然后 折锋铺毫,向右下方行 笔(写平捺向右行笔), 边行笔边按笔,至笔画 末端稍顿,顺势提笔出 锋收笔,不可在捺脚的 末端留下虚尖。(如图)
谢谢
说笑话要说得好,不仅笑话本身要 好笑,讲的方式,还有现场应变的 能力也都很重要。 讲笑话要注意表情速度、肢体语言表 达速度绝对不能快,要慢慢讲,配 合动作,还要加上语气上的喜剧效 果。
笑点一定要放在最后面,而且要
交待得很清楚。笑话的结构应该 像四格漫画,最好笑的大转弯一 定要放在最后面,你有看过四格 漫画把惊奇放在中间的吗?

【近义词】:门庭若市、络绎不绝 【反义词】:门可罗雀、门庭冷落

成语:美轮美奂
【解释】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成语:巧夺天工 【解释】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 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近义词】玲珑剔透、鬼斧神工 【反义词】天造地设



流光溢彩:流动的光影,满溢的色 彩。一般用在形容车灯、霓虹等, 有时候也用来形容时装表演和珠宝。 形容光彩流动闪烁,光彩照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