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滤波器
微波滤波器设计的新观点

传统的微波滤波器设计方法从滤波器特性曲线入手,通过网络综合得到集总参数元件的组成模型,进而再用分布参数元件逼近集总参数元件,从而将电路结构由集总参数变为分布参数[1-2]。
对于初次接触滤波器设计的人员来说,这种方法具有直观易懂的优点,但是其缺点在于由集总参数模型向分布参数模型转变的过程中,因为分布参数元件频率特性复杂,建模难度较大。
现有的文献中只有少数几种分布参数的电路形式有完整的建模分析过程,对于不同的情况下的工程设计有一定的缺憾。
近年来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等新型结构因其能大幅缩短电路尺寸,而在微波电路中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将复合传输线应用到微波滤波器设计中,成了滤波器设计的一个发展的新趋势[3-4]。
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和电路设计软件功能的完善[5-6],本文提出了一种滤波器设计的新观点。
从滤波器的频率特性曲线出发,尝试直接进行分步参数滤波器的设计,去掉了集总参数模型的建模环节,改用软件分析代替。
理想的滤波器频率特性曲线,可用一个门函数表示。
对其做傅里叶级数展开,可将原函数用在区间内的无穷多项三角函数进行逼近。
在实际应用中,取该级数的前若干项,逼近后的新函数和原函数相比,通带不再是理想的平坦特性,通带和阻带之间也有一定的过渡带,过渡带的长度由所取的项数决定;另一个不同之处是新函数比原函数多了寄生通带,原因在于选用的逼近函数是周期性的,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和微带线的周期性十分相近,因此可以考虑利用不同微带线的组合来逼近滤波器频率特性曲线。
1微带线单元模型的频率特性分析一个微波滤波器可以看作是如下单元的某种组合。
1)单段微带线,如图1所示。
阻抗匹配的微带线在很宽的频段内近似为一条直线,随着频率增加,损耗略有增大。
这是由于微带线本身是有耗的,波数中的阻抗系数随频率增加而增大。
非阻抗匹配的微带线为近似正弦曲线,且微带线特性阻抗偏离匹配阻抗值越大时,正弦曲线的幅值越大。
将若干段微带线直接级联,可以组成近似的滤波器特性曲线,这种方式需要多节微带线,电路尺寸较大。
微波与射频-LC滤波器

LC滤波器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LC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及原理
(二)实验步骤
1.建工程,创原理图,绘制LC原理图,并设置好相关的电路参数以及工作频
率,进行仿真,画出S21图。
2.通过修改C1和C2的值,得到理想的S21图,再把调谐好的值更新到原理图。
3.设置相关参数,得到刷新后的巴特沃兹响应曲线,查看滤波器的参数,并在
原理图窗口显示出来。
4.得到滤波器子电路,进行滤波器仿真。
5.进行Kuroda转换,得到新的滤波器子电路。
6.再次对原理图进行优化仿真,得到新的S21图,在数据显示窗口添加S21参
数观察。
(三)实验结果
1、调整后的原理图
2、仿真所的S21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滤波器在8GHz处的插入损耗S21为18.596dB,大于15dB,满足设计要求。
滤波器设计
1、滤波器仿真
2、在原理图中仿真插入损耗S21、回波损耗S11
观察得之滤波器在4.000GHz处插入损耗为1.369dB,在8GHz处插入损耗为68.878dB,大于15dB,回波损耗为5.680dB,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四)总结与体会
滤波器的设计让自己可以很好地结合其他课中的滤波器设计,相互结合和借鉴,提高实验效果。
微波滤波器设计2

HFSS建模仿真时延
仿真结果如右图所示
进行三维制图
按照上述步骤仿真RX通带的腔数和单腔尺寸、窗口尺寸等 将窗口尺寸在AUTOcad中画出来 交给结构工程师制图,布螺钉等; 螺钉距离一般按照15-30mm之间布置
注意:仿真时的 单腔谐振频率应 该比通带最高频 率高,比如通带 要求935960MHz,则仿 真频率一般到 980MHz左右。
用AutoCAD排腔
前面已得出单腔尺寸及腔数; 根据客户结构要求及端口位置合理安排腔的位置
窗口仿真
窗口仿真目的
耦合系数K值
仿真实例
腔体间距31mm; 谐振柱尺寸单腔仿真时已得出; K值主要与谐振柱之间的间距、窗口 大小两个因素决定.
HFSS建模仿真窗口
在窗口仿真模型中设置 一个Output Variables:K 选择菜单HFSS → Results→ Output Variables →弹出对话 框,如下图设置,在 name栏输入K, Expression输入K值的 计算公式; 设置完成后点击Add →Done →完成
HFSS建模仿真窗口
滤波器指标实例
工作环境条件
• 工作环境温度: -40℃~+80℃ 工作环境温度: 40℃ • 相对湿度:≤95%(40°C ±2°C) 相对湿度: 95%(40° %(40 • 大气压:(70~106)kPa; 大气压:(70~106)kPa; :(70
存储环境条件
• 环境温度:-40℃~+70℃ 环境温度: 40℃ • 相对湿度:5%~98% 相对湿度:5%~
微波滤波器的应用解析

声表面(SAW)波滤波器
特点:(1)频率响应平坦 (2)体积小,质量轻,一致性好,便 于批量生产。 (3)品质因数和带阻高,广泛应用于 射频前端和中频系统 缺点:插损一般较大,难于集成,同时在高 频下难以处理大功率,一般用于2GHz 以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
陶瓷介质滤波器
• 用微博陶瓷介质按照TM、TEM等模式要求 制成的圆柱。圆环等形状的介质谐振器, 再按微波网络传输原理用电容集总参数和 分布参数耦合而成。 • 核心元件:压电陶瓷振子(关键材料:压 电陶瓷材料) • 特点:性能优良,插损小,有较高的功率 承受能力,可与天线、开关集成,价格低 廉。
陶瓷介质滤波器
• 缺点:体积大,形状因子与品质因数较小, 较难用于多带多功能3G移动通信系统。
SIR(阶跃阻抗谐振器)滤波器
•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信号间的频带越来越窄,要求信号 相互影响越小,对于滤波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实现 滤波器的小型化、高选择性、宽阻带成为滤波器的主要研 究方向。阶跃阻抗谐振器(SIR)是由两个以上具有不同特 性阻抗的传输线组合而成的横向电磁场或准横向电磁场模 式的谐振器。λ/4型SIR是其中最具吸引力的一种形式。 它既能减小滤波器尺寸,又能通过调节阻抗比来很好控制 杂散频率,实现滤波器小型化和宽阻带的要求。梳状线形 式的滤波器由于一端的电容加载,缩短了滤波器的谐振器 的尺寸。交叉耦合滤波器成为近20年的研究热点,由于其 有限处的传输零点可以任意设置,最多可以设置与滤波器 阶数一样多的传输零点数目,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滤波器的 带外抑制能力.
微带线滤波器
射频和微波电路中最常用
优点: (1) 尺寸小,易于加工; (2) 可以采用不同的衬底材料而改变频率 的范围; (3)易于跟其他电路集成,在平面制图 和制版上非常方便
滤波器详细分类

滤波器频率变换
(1)低通到高通的变换
如图2.4所示,分别给出了低通原型滤波器和高 通滤波器的频率一衰减曲线,令它们的频率分 量分别为w‘和w。
通过相应的频率变换准则,可将低通原型滤波 器转换成高通滤波器,即将低通原型的通带和 阻带分别变换成高通滤波器的阻带和通带。 直观地说就是将图2.4中的频率一衰减曲线中 的w‘=0和w'=无穷大的点分别变换成w=无穷 大。和w=o的点,其频率变换的数学表达式为:
• 主要由谐振腔、谐振导体、调谐钉组成
无加载电容
• 滤波器的结构
(三)波导滤波器
主要性能指标:
频率范围:1.7~26GHz 带宽:0.1%~20% 插入损耗:0.5~3dB(随带宽不同而不同) 输入输出形式:SMA、N、L16等 输入输出驻波:1.3:1 温度:-55~+85℃
(三)波导滤波器
主要性能指标: 频率范围:800MHz~16GHz 带宽:0.1%~10% 插入损耗:0.5~25dB(随带宽不同而不同) 输入输出形式:SMA、N、L16等 输入输出驻波:1.4:1 温度:-55~+85℃
同轴腔滤波器: 同轴腔滤波器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等系统, 按腔体结构不同一般分为标准同轴、方腔同 轴等。同轴腔体具有Q值高、易于实现的特点 ,特别适用于通带窄、带内插损小、带外抑制 高的场合。这类滤波器非常适合大规模生产 ,因此成本也非常低廉。但要在10 GHz以上 使用时,由于其微小的物理尺寸,制作精度 很难达到。具体的设计有方法负阻线子网络 构造了多腔耦合的同轴带通滤波器电路模型 ;同轴腔体滤波器温度补偿法;阶跃阻抗谐 振器等。
微波滤波器基础知识
微波及其特点
所谓微波是一种具有极高频率(通常为300MHz-30 0GHz ),波长很短,通常为1m-1mm的电磁波。
微波仿真论坛_一

一、滤波器的分类二、滤波器的应用三、滤波器的主要指标四、滤波器的设计五、设计举例1 、按其幅度频率特性可分为LPF HPF BPF BEF2 、按处理的信号形式可分为、和等。
3 、按不同的方式有很多种不同的分法, 下面给出一个粗略的分类总图:二、滤波器的应用滤波器的应用十分广泛,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 、分离或者合成信号、抑制干扰2 、阻抗变换和匹配3 、延迟信号三、滤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1 、中心频率f 0 ,即工作频带的中心;2 、带宽△f ,或者相对带宽W= f/ △f 0 ;3 、带内插损,即通带衰减;4 、带外抑制,即阻带衰减;5 、回波损耗,即通带内的回波损耗;6 、带内波动,即通带衰减的波动范围;7 、还有群时延、功率容量、矩形系数等,有些还有互调指标要求。
四、滤波器的设计1 、滤波器设计的两种出发点:( 1 )、镜象参数法它以滤波网络的内在特性为根据,特点是: 根据滤波网络的具体电路, 用分析的方法推算出变换器损耗的特性。
然后再将这些具体电路拼凑起来, 使总的衰减特性满足所需要的技术要求。
( 2 )、插入损耗法它根据所提出的技术要求入手推求电路。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设计准确, 而且设计是已经考虑到外接负载的影响, 无需经过多次试探的手续。
它的缺点是需要用到比较难深的网络理论。
但是只要一当把满足各种要求的母型滤波器设计出来以后, 后来的设计手续变成了简单的查表读图和应用浅近数学方法换算数据, 从实用角度来说比镜象参数法还要简单得多。
所以这种是比较常用的设计方法。
2 、滤波器设计使用的逼近函数最广泛使用的逼近函数有以下三种:最平坦型(Butterworth )、等波纹型(Chebyshev) 和椭圆函数型。
3 、滤波器的设计步骤( 1 )、确定滤波器的类型和实现方式根据技术指标要求,确定滤波器的类型和实现方式,包括低通、高通、带通还是带阻的确定、使用何种逼近函数模型、具体实现形式(选择用微带线、同轴线还是用波导等实现)( 2 )确定滤波器的阶数n 根据技术指标要求、逼近函数模型,确定滤波器的阶数。
微波MEMS滤波器的研究进展

微波MEMS滤波器的研究进展滤波器是射频微波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性能优异的滤波器模块是射频微波通信系统能正常工作的必要前提。
传统的微波滤波器虽然在参数指标上有很优秀的性能,但是其庞大的体积不但使得相应的微波通信系统更加庞大,并使产品成本也一起随之上升;同时,随着MMIC(单片微波集成电路)技术发展,对微波滤波器也提出了集成化的高要求。
MMIC滤波器,其高的插入损耗和低的Q值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近十多年来,随着MEMS(微机电系统)工艺和MEMS器件的成熟,给微波滤波器的集成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传统的VLSI工艺相比,MEMS技术在不牺牲器件性能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微波无源器件的集成化。
基于MEMS工艺的微波MEMS滤波器不仅具有优异的频率选择能力(高Q)和低的插入损耗,而且在体积上远小于传统微波滤波器,易于集成,为微波单片集成系统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MEMS 滤波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按滤波器的用途分,微波MEMS滤波器可分为可调节MEMS滤波器和非调节MEMS 滤波器两大类,文章将对这两类MEMS滤波器进行分类讨论。
1、MEMS可调滤波器由于现代微波通信雷达系统便携化和通用化的发展需求,实现能够软件控制的可编程微波收发系统是现代微波通信雷达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
能根据需求调节频率选择范围的微波滤波器是微波系统具有重构性的基础;同时,在通信系统的前端,通过可调滤波器,实现通信系统信道的选择也是一种新的系统解决方案。
传统可调滤波器不易实现集成,MEMS可调滤波器以其优异的性能,成为了突破射频微波系统通用性不强的约束的最佳选择。
MEMS可调滤波器可以分为三类:(1)磁场调节滤波器;(2)电场调节滤波器;(3)机械调节滤波器。
磁场调节滤波器(例如YIG)和机械调节滤波器体积巨大,难以集成,在此不做讨论。
该节主要讨论基于MEMS开关和MEMS可变电容的两类MEMS可调滤波器。
1.1、MEMS开关可调滤波器MEMS开关可调滤波器通过开关的导通和关闭,使接人滤波器的电抗部分发生变化,从而来调节滤波器的谐振频率,使滤波器的通带或阻带中心频率发生偏移。
微带滤波器的设计制作与调试

优化目标的设置
微带滤波器的设计
? 在优化时,软件对于各个变量的值进行搜索, 使得电路的S参数曲线逐步接近直至满足优 化目标。
? 在优化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优 化方法和次数,对电路进行反复优化。在优 化中还可能要对优化目标、优化变量的初值 及范围进行适当的调整。
? 当电路参数完全满足优化目标时,优化过程 结束,可以观察仿真的曲线了。
? 实验内容是学习使用 ADS软件设计微波滤波器、 低噪声放大器、功分器等,并对其参数进行优 化、仿真。然后根据软件设计的结果绘制电路 版图,并加工成电路板,最后对制作好的电路 进行调试,使其满足设计要求。
微波元件的种类
? 微波电路的基本单元是传输线,根据传 输线结构的不同,可以把微波元件分为 同轴、微带、波导等几大类。
观察仿真曲线
微带滤波器的设计
? 版图的仿真
? 版图的仿真是采用矩量法直接对电磁场进行 计算,其结果比在原理图中仿真要准确,但 是它的计算比较复杂,一般作为对原理图设 计的验证。
版图仿真的窗口
? 首先要根据所选滤波器的结构画出其原 理图,并设置各元件的参数。
微带滤波器的原理图
微带滤波器的设计
? 对滤波器的电路参数进行优化和仿真。
? 在进行设计时,主要是以滤波器的S参数作为优化 目标进行优化仿真。S21(S12)是传输参数,滤波器 通带、阻带的位置以及衰减、起伏全都表现在 S21(S12)随频率变化曲线的形状上。S11(S22)参数反 应了输入、输出端口的反射系数,也是优化的主要 目标。
微波滤波器的分类
? 根据功率衰减的频率特性来分类,微波滤波 器可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
? 随着频率的的提高,滤波器不能再用集总参 数的电感和电容元件来组成,需要采用各类 传输线为主体的分布参数结构。根据所用的 传输线类型来分类,微波滤波器可分为波导、 同轴线、微带线滤波器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1. 滤波器简介
2.滤波器的典型结构
2.1 低通滤波器(Low Pass Filter)
摘要:本文介绍了广播电视发射系统中常用的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以及带阻滤波器的基本原理、典型结构及性能指标。
Abstract: Basic theory and typical structures of low pass filter, high pass filter,band pass filter and band stop filter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main specifications of these filters are introduced.
射频滤波器是用来分离不同频率射频信号的一种器件。
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不需要的信号,使其不能通过滤波器,而只让需要的信号通过。
在广播电视发射天馈线系统中,滤波器是必不可少的设备。
为了对发射机产生的带外信号进行抑制,规范输出信号的频谱,一般在发射机的输出端和天线之间加接输出滤波器。
滤波器还是构成多工器必不可少的设备。
滤波器按频率的通带范围可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四个类型。
这四种滤波器在广播电视发射系统中都有应用,其中以带通滤波器的应用最为广泛。
滤波器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滤波器的指标要求(如中心频率、通带带宽、通带损耗、阻带衰减以及输入输出阻抗等),选定低通原型滤波器(常用的包括巴特沃斯函数、切比雪夫函数和椭圆函数等)及谐振腔的数目;然后通过频率变换得到所需滤波器的理论模型;最后通过实际结构或电路来实现滤波器。
调频和电视的发射频率为50MHz—862MHz,即VHF和UHF波段,如果在这么高的频率上用集中参数元件实现滤波功能,那么器件的损耗很大,功率容量受到限制,而且性能不稳定。
因此,一般情况下,高频率范围内的滤波器都是用分布电感和分布电容来实现的。
同轴传输线和波导是两种最常用的微波滤波器实现结构。
低通滤波器的典型结构是高、低阻抗传输线交替级联组成的糖葫芦式滤波器。
它用高阻抗线来等效串联电感,用低阻抗线来等效并联电容,通过调整高低阻抗值及其长度可以制造出结构简单性能优良的低通滤波器。
图1是一个典型的低通滤波器的内部结构,图2是该结构的等效电路,图3为该结构的仿真结果。
隋强Qiang Sui /金梅珍Meizhen Jin
微波滤波器Microwave Filter
第一部分:技术资料
13
图1 九阶低通滤波器内部结构
图2 九阶低通滤波器等效电路
图3 九阶低通滤波器仿真结果
2.2 高通滤波器
(High Pass Filter)
高通滤波器的结构通常用同轴短截线来实现并联电感,用垫有聚四氟乙稀的内导体圆盘实现串联电容,从而构成梯形高通滤波器。
图4为高通滤波器的内部结构,图5为该结构的等效电路,图6为其仿真结果。
Microwave Filter 微波滤波器
第一部分:技术资料
隋强Qiang Sui /金梅珍Meizhen Jin
14
图4 九阶高通滤波器内部结构
图5 九阶高通滤波器等效电路
图6 九阶高通滤波器仿真结果
2.3 带通滤波器(Bandpass Filter)
带通滤波器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滤波器,根据通带的相对带宽分为窄带带通和宽带带通两种,一般相对带宽小于20%称为窄带带通滤波器,相对带宽大于40%称为宽带带通滤波器。
就广播电视而言最常用的是窄带带通滤波器,比如频道滤波器,窄带带通滤波器的典型结构是级联式的耦合谐振腔结构。
微波滤波器Microwave Filter
第一部分:技术资料
隋强Qiang Sui /金梅珍Meizhen Jin
15
波导腔主要用于UHF高端、L波段等微波波段,主要有矩形波导腔和圆柱波导腔两大类,矩形波导腔就是 的一个封闭长方体金属盒(图8),其谐振频率由腔内电磁场的模式及腔体的物理尺寸所决定。
圆柱波导腔是半径为a、高度为 的封闭圆柱金属圆筒(图9),它的谐振频率也是由腔内电磁场的模式及腔体的物理尺寸所决定。
将谐振频率相同的多个谐振腔通过一定的耦合方式级联起来就构成了传统的窄带带通滤波器。
通过调整输入输出端及各谐振腔间的耦合量就可以使带通滤波器的性能满足要求。
常用的耦合方式主要有环耦合(磁耦合)、探针耦合(电耦合)和缝耦合(电耦合或磁耦合),耦合量的大小分别取决于耦合环的位置、方向、大小,探针的位置、粗细、深度及耦合缝的位置、形状、大小等参量。
传统意义的级联式耦合带通滤波器的基本原理如图10所示。
图8 矩形波导谐振腔图9 圆柱波导谐振腔
图7 同轴谐振腔谐振腔是带通滤波器最关键的部分。
在一定体积内能限定电磁能量,其中激励起微波电磁振荡的结构,称为微波谐振腔(microwave resonator cavity)。
谐振腔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滤波器性能的好坏。
谐振腔最主要指标有谐振频率和品质因数,谐振频率就是谐振回路中电磁能量的转换频率,其大小与回路的形状及电磁场的模式有关;品质因数(Q值)与谐振回路的损耗直接相关,是指谐振时系统中存储的电能或磁能与一周期内系统损耗的能量之比的2π倍。
谐振腔的Q值越高说明其谐振响应曲线越尖锐。
谐振腔的Q值与谐振腔的体积、电磁场的模式及腔体所用材料有关。
一般来说,同轴短路或开路谐振腔的典型无载Q值约为几千,波导谐振腔的Q值要明显高于同轴谐振腔的Q值,圆波导腔的Q值高于矩形波导腔的Q值,矩形波导腔的典型无载Q值一般介于10000-20000,圆波导腔的典型无载Q值一般介于20000-40000。
同轴谐振腔主要用于VHF,FM,UHF频段,最常用的同轴谐振腔是一端短路一端加载的同轴腔,其基本结构如图7所示。
图中的外导体可以是长方体也可以是圆柱体,内导体一般都用圆柱体。
腔的谐振频率取决于同轴线的特性阻抗、内导体长度及外导体长度,其功率容量取决于腔体的大小。
Microwave Filter 微波滤波器
第一部分:技术资料
隋强Qiang Sui /金梅珍Meizhen Jin
图10 级联式耦合带通滤波器原理
图11 六腔带通滤波器仿真结果
图12 带一个交叉耦合的六腔级联式带通滤波器
级联式耦合带通滤波器的优点是技术比较成熟,调试比较简单,对腔体排列方式基本没有要求,带外的衰减曲线没有波纹起伏。
图11为六腔级联式带通滤波器的仿真曲线。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交叉耦合技术可以在不增加滤波器腔体数量的前提下提高滤波器上下边带的陡度。
这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滤波器的不相邻的谐振腔体之间引入一定量的耦合,理论上,这种滤波器属于椭圆函数滤波器。
带交叉耦合的级联式带通滤波器的基本原理及仿真曲线如图12和图13所示。
16
微波滤波器Microwave Filter
第一部分:技术资料
隋强Qiang Sui /金梅珍
Meizhen Jin
图13 六腔带交叉耦合带通滤波器仿真结果
2.4 带阻滤波器(Band Stop Filter)
图14 九阶带阻滤波器结构
从图11和图13的比较可以看出引入一个交叉耦合可以使带通滤波器的上下沿的陡度有明显改善,同时带外有波纹起伏,通过调整交叉耦合量的大小可以改变上下沿的陡度和带外波纹起伏的大小。
如果需要还可以加两个交叉耦合甚至三个交叉耦合来提高带通滤波器上下沿的陡度。
在广播电视发射系统中,有时用带阻滤波器对某些特殊频率进行衰减。
常用的带阻滤波器是用电容耦合短截线谐振器构成,短截线在阻带中心频率上近似是1/4波长,两谐振器间的间隔也近似是1/4波长。
图14为带阻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其仿真结果。
17
Microwave Filter 微波滤波器
第一部分:技术资料
隋强Qiang Sui /金梅珍Meizhen Jin
图15 九阶带阻滤波器仿真结果
3. 结论
本文介绍了四种常用的滤波器的基本结构、原理及特性曲线。
除了滤波器的插入损耗、端口驻波比等基本指标外,滤波器的功率容量(温升)、频率稳定性、重量、价格等都是选用滤波器时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在综合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定最佳方案。
18隋 强
1966年1月出生于山东文登,分别于1988年和1991年于北京广播学院(现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获
得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5年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
1991年硕士毕业后留
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广播电视天馈线系统及大功率无源器件的开发,先后主
持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
微波滤波器Microwave Filter
第一部分:技术资料
隋强Qiang Sui /金梅珍Meizhen Jin
金梅珍
1982年6月出生于浙江金华,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在中国传媒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
毕
业后留校,从事微波无源器件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