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九单元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九单元教学设计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109页第1题。
)看图,说一说小清家的周围有什么?
)说一说从她家到健身园怎么走?
)生汇报交流。
:小清家的东面有医院,西面有公园,北面有饭店,
:东北方向有加油站,西北方向有健身园,西南方向有图书馆,东南方向有学校。
:由公园南街向西走,然后向北走到公园北街,最后向西走就到了健身园。
指定教室内任一名同学,请他周围的人分别说一说自己
邮局在学校的()面;超市在学校的(
)面;碧海园在书店的(
森林学校的北面是()家;南面是()家;东面
)家;西面是()家。
①环保屋②电脑屋③天文馆④航模馆⑤气象馆
五、课堂小结
这节复习课,我进一步了解了()、()、()、(
)、()、()这八个方向,并且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作业设计
书后习题
板书设计
平方米。
题。
(1)要求学生自己估计一下床面、电视机面、房间底面大小,然后计算出面积。
答案:1. 5 700 8 300 2.
教学反思
(1)李明从7岁到10岁,体重增加了多少千克?(2)李明的体重哪一年比上一年增加得最多?增加了多
生2:9岁比
(1)视力5.0以上的,三年级有()人,五年级有()(2)视力4.2以下的,三年级有()人,五年级有()
(1)喜欢海绵宝宝的男生人数有()人,喜欢大耳朵图图的女生人数有()人。
(2)喜欢()的男生人数最多,喜欢()的女生人
(1)一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千克的人最少。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书后习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
简单的数据汇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学生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教材注意借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收集和整理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树立统计的意识,逐步体验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填统计表、分析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统计学习的欲望,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和价值性。
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打下基础。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构建、动态形成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
基于以上教学理念,我在教学中遵循“引导探究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思路。
力求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通过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等活动进行整理,从中获得一些感兴趣的数据,并学习了在随机发生的事件中,用符号分类记录,获得有意义的数据。
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分组统计是解决问题的需要,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通过和同伴合作的方式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使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因此,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使学生轻松学到知识。
本节课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积累开展分类统计活动的经验,并为以后学生学习复式统计表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教案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教材分析: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行〉》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本册教材注重体现这一要求,教材除了在有关单元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外,专门编排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来介绍集合和等量代换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材包含集合和等量代换。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借助直观图,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并能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借助直观图,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集合,等量代换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用集合圈(韦恩图〉表示事物(元素〉。
教学关键:充分利用学具,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用直观的方式边法码是多少克(或千克),左边物体的重量也是多少克(或千克)。
二、亲身经历,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例2第一幅图,学生观摩天平,教师提问(1)天平左右两边保持平衡说明了什么?(2)1个西瓜重多少千克?你怎么想的?2、出示第2个图:观察:天平左右两边是否平衡,这说明了什么?4个苹果重多少千克?你怎么想的?3、这时让学生观察第1、2两个图:从这两个图例中,你们还可以收集到哪些信息?4、出示第3个图(1)学生观察天平,领会图示的意义,然后自己提出问题:几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2)小组讨论①让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答案想法。
②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3)汇报结果,思想交流。
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基本懂得思想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全体学生明确:16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
三、课堂活动课本第109页的做一做。
1、观察图例,领会题目意图。
2、明确题目所提出的问题2头牛和多少只羊同样重。
3、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活动。
四、巩固练习练习二十四的第3、4、5题。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6年、月、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3.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时间单位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
教学难点:计算一天以内经过的时间。
●教具学具万年历,钟表●预习学案复习二年级学过的时、分、秒的知识。
复习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导学案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
低年级的小学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为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的较大的时间单位,如年、月等。
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第一课时认识年、月、日●知识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
2.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情感目标通过细致地观察,独立思考并小组交流,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观察、对比、概括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价值观根据有意义的事例,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并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时间单位年、月、日计时法。
教学难点:计算一年内有多少日。
●教具学具年历表●预习学案2小时=()分60秒=()分60分=()小时1星期=()天3分=()秒4星期=()天教学过程设计●情境启发明确目标点提问引入:我们以前学过了一些时间单位,如小时、分、秒,谁知道还有哪些时间单位?引入年、月、日,并板书课题。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复
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能运用下列数学概念:百位、十位、个位;
2. 掌握两位数的读法及比较大小;
3. 能够运用数轴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4. 学会在数轴上数数。
二、教学准备
教案、黑板、白板、彩色粉笔、练册、数轴模板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出示一张两位数的卡片,要求学生快速说出这个数的读法,并写在黑板上。
2. 研究百、十、个位
教师通过教材上的练题,向学生介绍百位、十位、个位的概念,并解释它们的作用。
通过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比较两位数的大小
教师通过教材上的练题,引导学生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
首先,教师可以使用数轴模板,让学生将两个数用数轴表示出来,然
后比较它们的位置关系,最后确定大小关系。
4. 数轴上数数
教师再次使用数轴模板,将一些数放在数轴上,让学生根据数
轴上的刻度读出这些数。
学生可以分别说出数的百位、十位、个位,并将其写在黑板上。
5. 巩固练
教师布置一些练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在黑板上依次写出答案。
四、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我们掌握了百位、十位、个位的概念,并
能够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
同时,我们学会了使用数轴表示数的
大小关系,并能够在数轴上数数。
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
活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
五、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堂练册上的相关练题;
2. 分享你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两位数,并用数轴表示它们的大小关系。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第3课时 数与代数(3)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第3课时数与代数(3)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2. 应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过程。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掌握。
4.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讲授:讲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如交换律、结合律等。
3. 演示:通过实例演示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运算规则。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加法和减法的掌握。
5. 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精神等。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 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演示。
3. 练习题:准备练习题,供学生练习使用。
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
2. 通过实例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3. 在练习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
4. 在实际问题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和应用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并能熟练运用。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教学计划人教版
第九单元教学计划: 《数学广角》 一、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安排了“数学广角”来介绍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通过 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 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 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掌握集合的思想方法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 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等量代换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挥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 习。初步体集合和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六、教学措施 1、适当把握教学要求。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 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2、立足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 ,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观 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体会数学思想。 七、教学时间:2 2、了解和掌握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1、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2、运用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难点
关键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学计划
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单元教材分析: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谁掌握了数学思想谁将终身受益。
以往数学思想渗透在数学各部分知识之中,新课程不仅这样,而且还把数学思想作为一个专题系列来进行教学。
数学广角是数学思想方法的集中教学。
如,二上数学广角是排列组合,三上也是排列组合,三下是学集合思想,四上是统筹思想,四下是植树问题,五下是编码问题等等。
排列组合与概率关系十分密切,排列组合知识是学习概率的准备知识。
二年级上册已经学过简单的排列组合,这儿学习稍微复杂一点的排列组合。
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借助操作活动或学生易于理解的事例来帮助学生找出排列数或组
合数。
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逐步建构新的知识。
衣服搭配、摆几
位数、求比赛场次等例子在二年级上册都出现过。
3.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排列数或组合数。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
列数或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单元教学重、难点:培养有序地全面地思考。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集体备课一、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二、单元教学内容和前几册教材的思路相同,第六册册教材除了在有关单元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外,还专门安排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来介绍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第九单元主要是结合实际,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例1)和等量代换(例2)两种数学思想方法。
1.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甚至可以说,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
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
例如,学生在学习数数时,把1个人、2朵花、3枝铅笔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这样表示出的数学概念更直观、形象,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又如,我们学习过的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
本单元的例1就是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
2.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
等量代换思想用等式的性质来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
例2就是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三、具体编排1.例1。
本例首先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通过统计表可以看出: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
但实际上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的总人数却不是17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这时,教材利用直观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
从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有3名学生同时属于这两个小组,所以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出两个课外小组各有多少人,再说出三(1)班共有多少人参加了这两个课外小组。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期第九单元教案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是结合实际,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
本单元的例1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
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
例2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集合和等量代换的理论都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本单元通过呈现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让学生初步体会这两种思想方法,为后继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教学时教师不要使用集合、集合的元素、基数、交集、并集、等量代换等数学化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目标1.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并能运用这种思想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1.经历实物分析、画图演示、推算事物的思维过程,掌握集合和等量代换的简单数学思想。
2.通过解决问题、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第1课时重叠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108页例1教学目标1.借助直观图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利用集合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掌握解决重叠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丰富对直观图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
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教学难点:利用集合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师:媒体课件。
学生:常规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脑筋急转弯。
(1)电影院规定不管年龄大小,每人都必须买一张票才能进入电影院。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精品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精品教案一、单元教材分析:1.主要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时间单位年、月、日,平年、闰年,24时计时法,以及解决问题。
2.地位与作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时间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对本单元的学习起到了有效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二月及其相关知识;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最基本知识。
2.使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课时安排:建议用6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年、月、日(1)教学内容:教材P76~78例1及“做一做”,教材P80“练习十七”第1、2题。
教学目标:1.根据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2月及其相关知识。
2.通过具体活动,经历判断大、小月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渗透科学的思想方法。
3.体验利用已有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的过程,培养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兴趣,体验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大月、小月、2月的知识。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年、月、日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谜语引入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吧!(课件出示)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
每天给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
师: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预设】大部分学生能猜出是日历。
师:同学们真聪明!都猜对了。
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年、月、日的秘密。
[板书课题:年、月、日(1)]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P76情境图。
师:请看年历表,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都知道哪些?【预设】预设1:知道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的有31天,有的有30天,有的有29天,还有的有28天。
预设2:知道5月1日是劳动节、6月1日是儿童节、7月1日是建党节、9月10日是教师节、10月1日是国庆节。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
⼈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第九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知识板块要点梳理具体内容除数是⼀位数的除法整⼗、整百数除以⼀位数的⼝算整⼗、整百、⼏百⼏⼗数除以⼀位数的⼝算⽅法:⽤被除数0前⾯的数除以⼀位数,如果被除数的末尾去掉0后,不能整除,就加⼀个0,⽤前两位除以⼀位数,求出商后,被除数末尾剩⼏个0,商的末尾就写⼏个0。
两位数除以⼀位数的⼝算1.任意两位数除以⼀位数的⼝算⽅法有多种,其中利⽤数的组成和利⽤表内除法⼝算,⽐较常⽤;2.利⽤数的组成⼝算的⽅法:先把两位数拆分成整⼗数和个位数,再分别除以⼀位数,最后把两次除得的结果相加;3.利⽤表内除法⼝算的⽅法:想乘法算除法。
两位数除以⼀位数的笔算两位数除以⼀位数的笔算⽅法:先⽤被除数⼗位上的数除以⼀位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落下来的数合并,再⽤这个数除以⼀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位,就把商写在那⼀位的上⾯。
三位数除以⼀位数的笔算1.三位数除以⼀位数的笔算⽅法:从被除数的最⾼位开始除起,⽤被除数的最⾼位除以⼀位数,如果最⾼位⽐除数⼤,商写在百位上;2.如果被除数百位上的数⽐除数⼩,就⽤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位数,除得的商写在⼗位上;3.每求出⼀位商,余数要⽐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及验算1.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的⼀般⽅法:⽤商乘除数的积加上余数,看所得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如果等于被除数说明运算正确,反之则错误。
2.⽤公式表⽰是: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教学设计(续表) 知识板块要点梳理具体内容除数是⼀位数的除法被除数中间、商的中间有0的除法1.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2.被除数中间有0,且计算过程中,前⼀位没有余数,就在0上商0占位,继续往下计算;3.在求出商的最⾼位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位不够商1,就在这⼀位商0占位,余下的数和被除数后⾯的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被除数末尾、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被除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除以⼀位数时,除到被除数的⼗位,如果没有余数,就在商的个位写0占位,不⽤再计算。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3篇(范例推荐)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3篇(范例推荐)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1教学内容:17页练习四教学目标:1、经过多练多想,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除法口算的基本法。
2、熟练掌握除法口算后,能在生活中学会运用。
重点难点:注意发现学生错多,难以明白的一些典型例题给学生讲解。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听算6÷260÷2600÷26000÷28÷480÷4800÷48000÷410÷22×560÷320×324÷3240÷324 00÷3120÷370÷710×754÷648÷8二、估算比赛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125÷2378÷5435÷7297÷4469÷8194÷6三、笔算比赛8÷280÷2800÷28000÷218÷3180÷31800÷390÷354÷96×981÷97×98×97×927÷36×75×840÷545÷521÷3四、再现问题1、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2、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组织学生讨论怎样估算?板书估算列式。
3、教师小结。
五、指导练习1、练习三第5题。
学生独立做后全班交流。
2、练习三第6题。
学生读题,然后在书上填写,全班评价交流。
3、练习三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第(1)小题,然后再提问题。
4、完成练习三后的思考题。
七、总结。
大家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总结了那些经验?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2教学内容:例4以及练习。
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第六册108页例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初步体会集合这种数学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猜一个脑筋急转弯题:电影: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看电影,可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这里谁的身份最特殊?怎样特殊?(其中的爸爸既是爸爸又是儿子)过渡:你们很聪明,希望今天的学习能充分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
二、探究新知(一)巧妙设题,直观感悟1.现场调查谈话:课前老师了解到我们班同学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运动,有的喜欢看书……也有的喜欢不只一样。
今天我想来一个现场调查,了解大家对音乐、美术的喜欢情况。
【师板书:喜欢音乐、喜欢美术】喜欢音乐喜欢美术谈话:如果你喜欢音乐,就把名字卡片贴到喜欢音乐的下面;喜欢美术的,就贴到美术的下面,如果两个都喜欢,那么你就各贴一张;如果两样都不太喜欢,那么你就把你的名字贴到最右边这个角落,大家明白了吗?师选择其中一组学生上来贴名字学生上来:贴名字卡片,完成下列板书喜欢音乐喜欢美术□□□□□□□□□□□□…………(若这一小组学生喜欢音乐,美术的情况,没有出现交集情况,教师将再调查第二组学生的喜欢情况,以及教师自身也准备了两张名字一起参加这一组的调查。
)2.收集数据师:现在根据他们选择的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监控问题:(1)喜欢音乐的有X人。
【板书:X人】(2)喜欢美术的有X人。
【板书:X人】(3)即喜欢音乐又喜欢美术的有几人?【板书:X人】(4)(指着板书)那你们说喜欢音乐和美术的一共有多少人呢?有这么多人吗?想一想到底多少人?3.发现问题监控问题:(1)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生:有几个人是两个名字的。
三下数学第六单元-第九单元教案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材简介:本单元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的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单元内容包括:认识小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建议: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2、把握好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学习要求。
3、放手让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法。
课时安排:5课时。
认识小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下第88-89内容,练习二十一的第1、2两题。
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
2、 知道十分之一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一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
4、 对学生进行做事要认真、仔细的好习惯的教育。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知道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实际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一.认识小数1.认识小数点板书28,认识这个数吗?2828呢?这样的数都是我们学过的整数。
幻灯片出示书本上情景图:5.98元 0.85元 2.60元 67.67(主题图上补充奶粉:67.67元)问:这些数你见过吗?是什么数?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小数(板书:认识小数)观察这些小数,你发现小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板书:小数点小数点一般写在整数的右下方。
看老师再来写一个。
9.82.小数读法这些表示价格的小数,谁会读?(一边读一边将小数移动到表格中)重点反馈:67.67(67.67元 板书在黑板上)小数点左边和小数点右边读得一样吗? 有哪些地方不一样?教师适当小结:读小数的时候要先读小数点左边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右边按照顺序一位一位读。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九单元
第一课时数学广角备课人:修改人:教学内容:数学广角简单的组合(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具准备:每生准备主题图中相关的学具卡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老师漂亮一点呢还是喜欢老师丑一点?生:大多数的小朋友说喜欢老师漂亮。
师:那你们帮助老师打扮打扮。
我最喜欢红色体恤和这三条裤子,到底怎样搭配最漂亮呢?请小朋友们给老师出出主意。
让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师:谢谢。
你们的建议都不错。
那我这一件上衣、三条裤子能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请学生用图代替衣服裤子用线连一连。
(结果:有3种不同的穿法)老师接着问:那我有两件上衣、三条裤子又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有说4种、有说5种、也有说6种的,到底有几种呢?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1.试一试师:如果你觉得直接想象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卡片摆一摆。
也可以用图来代替画一画。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发现问题学生汇报所写个数,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了,有的漏写了。
3.小组讨论师:每个同学算出的个数不同,怎样才能很快算出两件上衣、三件下衣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4.小组汇报汇报时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1)、无序的。
用学具卡片或实物摆,然后再数。
(2)、用连线的方法算出。
(3)、用图式的方法算出。
引导学生及时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使其把适合自己的方法掌握起来。
5.小结。
教师简单小结学生所想方法引出练习内容见课本112页。
三、拓展应用数字2、3、4、5、6、7写出不同的两位数?写完交流。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1
第九单元分析总复习单元内容:本单元是对本册所学的有关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数学广角等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主要是通过练习来回顾所学的知识,在练习中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复习时,要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总复习引导学生整理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学习数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获得良好的数学思想,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3.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或者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整理知识的能力,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课时安排:(1)数与代数(1)(1课时)(2)数与代数(2)(1课时)(3)图形与几何(1)(1课时)(4)图形与几何(2)(1课时)(5)数学广角与统计(1课时)教法与学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复习课与练习课的区别;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教师要找准教学内容,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了解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复习,突破难点,形成能力。
复习计划:1)数与代数(1)(1课时)(2)数与代数(2)(1课时)(3)图形与几何(1)(1课时)(4)图形与几何(2)(1课时)(5)数学广角与统计(1课时)复习目标:1.巩固和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
提高学生口算、估算、笔算的计算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理解和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会用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表示时刻,进一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三年级下册数学9单元教案
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九单元(数学广角)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集合思想的渗透;等量代换思想的渗透。
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甚至可以说,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
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
在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习的“分类”,实际上就是集合思想的启蒙。
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
三上“测量”单元中的“生活中的数学”一课中介绍的“曹冲称象”等都等量代换的思想在生活中的原型。
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1、借助熟悉的题材,问题引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2、注重直观。
例题和练习中都是利用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并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单元教学重点: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单元教学难点:1、用集合圈(韦恩图〉表示事物(元素〉。
2、充分利用学具,主题图等教学辅助手段,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数学广角108一109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教学重点: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教学准备:小动物图片、“嘉年华”游乐园代币教学过程:一、借助熟悉题材,渗透集合思想1、巧妙设疑,直观感悟(1)谈话:老师知道同学们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美术,有的两样都喜欢,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请允许我对其中的一个小组进行调查,好吗?(2)(指定小组)分别在“音乐”和“美术”下面签上名字,两者都喜欢,两边都签。
(3)全班一起统计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人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第六单元年、月、日第一节年、月、日【第一课时】认识年、月、日一、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和小月。
2、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对比、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难点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年历、表格。
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上课,你们开心吗?就让我们记下这一开心时刻吧。
怎么记录呢?(老师板书:8时10分30秒)2. 出示2011年年历(1)这是2011年的年历,上面标注了哪些特别的日子?(展示图片:主题图.jpg)(2)你还经历了哪些特别的日子?(3)圈一圈: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用彩笔在手中的年历上圈出来。
3. 揭示课题:有时我们在说明一件事的时候,要告诉大家事情发生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
年、月、日和我们学过的时、分、秒一样也是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1. 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预设:知道一年有12个月,有大月和小月,一年有四个季节,一年有365天……2.你还想研究什么?预设:每个月的天数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有大月和小月之分?年、月、日是怎么形成的?介绍形成:你们知道年、月、日是怎么形成的吗?3.尝试自学(1)小组合作探究合作要求:认真观察手中的2011和2012年年历,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填写学习记录单。
(2)汇报交流:你有什么发现?每年都有12个月每月是31天的月份是:每月是30天的月份是:还有什么发现?2月的天数比较特别。
2011年2月有28天,2012年2月有29天,天数不一样。
(3)起名字每月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那么每月有30天的月份叫什么名字呢?二月份呢?小结:通过观察年历,交流研讨,我们知道了有关年、月、日之间的一些知识。
你能快速地记一记哪几个月是大月或小月吗?4.大月、小月的记法。
(1)想一想(2)交流方法歌诀记忆法左拳记忆法(3)选取自己喜爱的方法记忆5.做游戏师说月份,大月男生举手,小月女生举手。
师:3月、6月、……2月师:2月为什么没人举手?小结:大家这么快就记住了有关年、月、日的一些知识,想不想检验下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三)巩固练习1. 填空(1)一年有()个月,()个大月,()个小月。
(2)2014年的一、二、三月一共有()天。
(3)张华2013年5月份满10岁,他是()年出生的。
(4)2012年12月31日的后一天是()年()月()日。
这一天是()节。
2. 做一做3. 猜一猜(每个人的生日是哪一天?)今天是儿童节,猜一猜,每个人的生日是哪一天?(四)拓展延伸1. 比较练习(1)小红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你知道是哪两个月吗?(2)小红去年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你知道是哪两个月吗?2. 小丽在奶奶家连续住了两个月,她在奶奶家可能住了多少天?3. 二十四节气歌【第二课时】平年和闰年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探索,认识平年和闰年,初步学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对比、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获得情感体验。
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理解平年、闰年含义,掌握判断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平年、闰年含义,掌握判断方法。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年历、表格。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小明在2008年的某一天出生,但是到了2011年,他连一次生日也没过。
这是为什么呢?2.揭示课题:平年和闰年师:2月份是个非常特殊的月份,它的天数是有变化的。
我们将2月有28天的年份称为平年,将2月有29天的年份称为闰年。
(二)平年、闰年的认识1.学生质疑:(1)为什么二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2)为什么会有平年、闰年?2.解决疑问(1)二月短的资料(2)平年、闰年的形成播放视频4.nyr_runnian.avi(3)平年全年有多少天?你们知道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吗?师:闰年全年有多少天?3.判定平年、闰年师:根据对平年和闰年的规定,要想知道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应该看哪个月的天数?(1)观察,填表,你发现了什么?(展示图片:1997年年二月份的月历)表格每4年有一个闰年。
(3)进一步探究规律看来闰年和4有密切的关系,任选一个年份除以4,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你知道怎样判断平年、闰年吗?用年份除以4,有余数就是平年,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小结方法:只要用年份的后两位数除以4,看看有没有余数就可以了。
学生任选一个年份用这个方法进行验证。
(4)练习:判断是不是闰年。
1994年 2000年 1998年 2007年 1900年学生进行判断,说一说怎么想的?师:我们一起来看看1900年的2月份有多少天?问:它除以4没有余数,为什么不是闰年呢?(5)总结方法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100的倍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方法:普通年份除以4,根据4的倍数特点,看年份的末两位是不是4的倍数。
整百年份除以400,根据商不变的规律,看年份的前两位是不是4的倍数。
有余数就是平年,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6)练习师:我们来看看动画中的这几个整百年份,它们是平年还是闰年?1600年、2000年、2100年。
师:下一个整百年是闰年的是哪一年?(三)巩固练习1.填空(1)2008年2月29日出生的小明,下次过生日是()年(2)今年是()年,上一个闰年是()年,下一个闰年是()年。
(3)每个闰年有()天,是()个星期零()天。
平年有()个星期零()天。
(4) 2012年2月1日是星期三,小平3月2日过生日,这一天是星期()。
2.圈出闰年1994 2020 2200 20103.下面哪些事发生在闰年?1921年7月1日1842年8月29日2008年8月8日1997年7月1日4. 想一想: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
这是为什么?小红12岁的时候,只过了2个生日。
你觉得可能吗?答:可能。
比如小红是1896年2月29日出生的。
(四)课外延伸:扑克牌中的历法知识(五)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第三课时】年、月、日复习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年、月、日的相关知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年、月、日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构建年、月、日知识网络图三、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年、月、日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回顾旧知。
1.猜谜语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都要脱一件,最后剩下一张皮。
2.连连看元旦、妇女节、植树节、劳动节、教师节、儿童节。
5月1日 3月8日 1月1日 3月12日 9月10日 6月1日学生开火车回答题目。
3.说说你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哪些?学生回答:年、月、日、时、分、秒。
4.说一说年月日的来历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是一年。
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约是一月。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大约是1日。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复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1)呈现“年月日歌诀记忆法”这个歌诀让你回忆起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2)二月份为什么是特殊月?(3)你能算出大月有几个星期零几天,小月有几个星期零几天?特殊月呢?(4)一年有多少天?(5)怎么判断闰年和平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2.知识拓展(1)季度:一年有4个季度,每3个月是1个季度。
(2)半年:一二季度为上半年,三四季度是下半年。
(3)世纪:一个世纪是一百年,通常是指连续的一百年。
世纪通常从可以被100整除的年代或此后一年开始,例如第一世纪从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而20世纪则从公元1901年到公元2000年。
我们现在生活在21世纪。
3.构建网络图师:结合我们刚刚复习的内容,你能把这些知识绘制出一张图吗?师:看着网络图,回答一些问题。
如:下半年有多少天?哪个季度是92天?(三)实战演练、巩固提高。
1.明察秋毫(1)一年有7个大月和5个小月。
()(2)今天是5月30日,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
()(3)平年和闰年下半年的天数是一样多的。
()(4)劳动节在第二季度,教师节在第四季度。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2.经过的天数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1)数的方法:从14数到20计算的方法:20-14 + 1 = 7天答:从星期日开始,到星期六结束。
一共展出了7天。
(2)数的方法:从4月24日数到5月5日计算的方法:(4月份有30天)30-24 + 1=7 7 + 5 = 12天答:星期日,共出差12天。
3.解决问题师:你是怎么想的?这盒牛奶最晚哪天喝?4.数学日记今天我来到了姑妈家找妹妹玩。
姑妈去外地开会了,11月31日才能回来。
妹妹名字叫月月,是2005年2月29日出生的,她很可爱,我也很喜欢和她玩,今年7、8月份我俩整整在一起住了62天呢!今天是10月30日,明天就是11月1日了,明天是我的生日呢!我可以和妹妹好好庆祝一下了!5. 提前制定暑假计划]第二节 24时计时法【第一课时】24时计时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一天中的生活情景,通过观察、拨动钟表,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化,能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难点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化。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让我们走进小红的一天,看看她都在做什么?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4时计时法。
(二)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1.认识0时师:0时是什么意思?小结:半夜12时也叫0时。
零时既是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
2.出示表盘,介绍指针(1)拿出钟表拨一拨,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发现:从0时到中午12时,经过了12个小时,时针转了一圈,分针转了12圈。
从中午12时再到夜里0时,又经过了12个小时,时针又转了一圈,分针又转了12圈。
从0时开始,再到下一个0时结束,一天有24小时,时针转了两圈,分针转了24圈。
(2)再次感知:(出示钟表)认识时针走两圈是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