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虞美人》鉴赏
《虞美人》李煜古诗赏析
《虞美人》李煜古诗赏析《虞美人》李煜古诗赏析《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
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虞美人》李煜古诗赏析,希望能帮到你!原文:《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夜又刮来了春天的东风,在月明中对已亡的本国不忍回首去想念。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朱红的颜色已经改变。
问您能有多少愁?正象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赏析這首词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唐宋词中的名篇。
李煜以帝王之尊度过三年“日夕以泪洗面”的囚禁生活,受尽屈辱,尝尽辛酸,最后被宋太宗用药毒害而死。
這首词可以看作是他临终前绝命词,据说這首词中抒写自己的悲恨和怀念故国,因而成为他被害的直接原因之一。
词中吟咏感叹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诉说自己的悲剧命运和人生的愁恨,追怀往事,怀念故国,表达了亡国之痛。
词的开头一句就极为沉痛。
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可是作者却以怨恨的口吻发出诘问:“春花呀,秋月呀,什么時候才能终了呢?”词人为什么這样见花落泪,对月伤心,为什么這样痛不欲生呢?因为春花秋月只会引起他对往事的追忆,而往事桩桩件件都会令人心碎。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两句缩笔吞咽,放笔呼号。
因偷生人间,历尽折磨,感到這种非人的生活、痛苦的折磨没有尽头,而往日的一切又不堪回首,只能更加增添悲愁。
下阕承上,因故国月明进一步联想,旧日的宫殿犹在,而江山易主,人事已非,回想起来真是肝肠寸断,凄惨之至。
结尾两句自问自答,倾吐心中不可抑之愁,用江水的长流不息来形容自己愁恨的永无尽時,以兴体作结,尤为精警。
全词以问起,以问结,由仰首问物,到抚心自问,一气盘旋,曲折回荡,如泣如诉,声泪俱下。
通篇语气连贯而又起伏不定,抒发感情深沉真挚。
词中还运用反衬和比喻,如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但却怨问其“何時了”,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不堪回首”之念。
李煜《虞美人》原文及赏析
李煜《虞美人》原文及赏析李煜《虞美人》原文及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 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李煜《虞美人》原文及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者简介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为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被称为“千古词帝”。
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公元961年嗣位,继位时南唐已对宋称臣,处于属国地位。
李煜在位15年,不修政事,屈辱苟安,沉湎于奢靡逸乐的宫廷生活。
975年,宋灭南唐,李煜肉袒投降,被俘到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封违命侯,成了“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阶下囚,相传三年后被宋太宗毒死。
赏析《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在写下这首《虞美人》后,宋太宗恨其“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而毒死了他。
写的是处于“故国不堪回首”的境遇下,愁思难禁的痛苦。
全词不加藻饰,不用典故,纯以白描手法直接抒情,寓景抒情,通过意境的创造以感染读者,集中地体现了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以“一江春水向东流”比愁思不尽,贴切感人。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后主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
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李煜《虞美人》赏析
李煜《虞美人》赏析关于李煜《虞美人》赏析这首词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唐宋词中的名篇。
李煜以帝王之尊度过三年“日夕以泪洗面”的囚禁,受尽屈辱,尝尽辛酸,最后被宋太宗用药毒害而死。
这首词可以看作是他临终前绝命词,据说这首词中抒写自己的悲恨和怀念故国,因而成为他被害的直接原因之一。
词中吟咏感叹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诉说自己的悲剧命运和人生的愁恨,追怀往事,怀念故国,表达了亡国之痛。
词的开头一句就极为沉痛。
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可是作者却以怨恨的口吻发出诘问:“春花呀,秋月呀,时候才能终了呢?”词人为什么这样见花落泪,对月伤心,为什么这样痛不欲生呢?因为春花秋月只会引起他对往事的追忆,而往事桩桩件件都会令人心碎。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两句缩笔吞咽,放笔呼号。
因偷生人间,历尽折磨,感到这种非人的生活、痛苦的折磨没有尽头,而往日的一切又不堪回首,只能更加增添悲愁。
下阕承上,因故国月明进一步联想,旧日的宫殿犹在,而江山易主,人事已非,回想起来真是肝肠寸断,凄惨之至。
结尾两句自问自答,倾吐心中不可抑之愁,用江水的长流不息来形容自己愁恨的永无尽时,以兴体作结,尤为精警。
全词以问起,以问结,由仰首问物,到抚心自问,一气盘旋,曲折回荡,如泣如诉,声泪俱下。
通篇语气连贯而又起伏不定,抒发感情深沉真挚。
词中还运用反衬和比喻,如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但却怨问其“何时了”,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不堪回首”之念。
这都是反衬的手法,表达感情更为深刻。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形象地表现出愁思如水,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通过这样具有诗意的形象比喻,真实而深刻地表现自己的深哀和剧痛,而且将这些抽象的、难以捉摸的东西写得具体形象,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亡国之音哀以思——李煜两首《相见欢》的解读一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二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经典古诗李煜虞美人的翻译及赏析完整版
《虞美人》翻译原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译文:春天的花、秋天的月,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原文: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译文:众多的往事扔历历在目。
昨夜春风又吹过了小楼,又是一年开始了,在这明月之夜,故国往事不堪回首。
原文: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译文:故国的宫殿,那雕花的栏杆和玉石砌成的台阶,依然还在,只是自己的容颜由红润变得衰老了。
原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请问你能有多少仇恨呢?那仇恨正像满江的春水永不止息地滚滚东流。
《虞美人》赏析一直设想,倘若未作此词,李煜最后当是怎样的死法;也曾想过,于他而言,怎样的死法才算是最好的。
相传,此为李煜的绝命词。
七夕日,他在府邸命歌姬演唱,声闻于外,宋太宗勃然大怒,遂赐牵机药毒死了他。
彼时,离家国沦丧之日已两年有余。
当年,宋太祖的铁蹄并未踏破石头城,高筑的城墙仍为最后一道屏障,内中那个小国虽已苟延残喘,但国号仍为南唐。
若此时殉国,战死则留一段佳话,即便自尽,也未失了帝王最后的骨气。
然而,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李煜,骨子里少了凛冽寒风下生就的壮士情怀,只有似南方阴雨连绵时的不断哀婉,在错杀忠臣林仁肇等之后,城墙仍在,但他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却已然坍塌。
石头城中一面白幡竖起,李煜可曾想过,那多么像出殡的场景!当今人吟诵着这首《虞美人》,或会庆幸李煜选择了苟活,否则又有何人可开宋词之先?然而于李煜来说,虽成了词中帝王,却仍是囹圄困兽,说不清活下来到底是幸运,还是更大的不幸。
如果能自主选择,李煜或许并不希望绝命之作依“虞美人”词牌写成。
这一词牌最初是吟咏项羽宠妾虞姬的。
才情如李煜,自然知道霸王别姬的故事。
项羽被围垓下,四面楚歌,英雄末路,声泪俱下地高唱《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唱着霸王歌,虞姬拔剑而舞,遂成绝响。
因愧对故乡子弟兵,项羽不肯过江回乡,力战而亡。
“西楚霸王”英名得全,而虞美人也被后世代代咏唱。
虞美人赏析
虞美人赏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词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花秋月、小楼东风等景象,展现了李煜作为阶下囚时的故国之思和愁绪。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赏析:一、创作背景与情感表达据传,《虞美人》是李煜在归宋后的第三年所写。
作为南唐的国君,李煜的前半生是豪华奢侈的,然而在归顺宋朝后,他成为了阶下囚。
这种环境和心理的落差,使得他对于过去的荣华富贵感到厌烦,而对于当前的囚居生活感到无比的愁苦。
词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以及“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表达了李煜对于故国的深深怀念和无法割舍的情感。
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以水喻愁,展现了李煜无尽的忧愁和苦闷。
二、艺术手法与修辞技巧《虞美人》在艺术手法和修辞技巧上也具有独特之处。
首先,词中运用了奇问开笔的手法,劈空而下,却又在情理之中。
通过向苍天发出“何时了”的奇问,展现出作者无法自拔的愁绪和对于过去的怀念。
其次,词中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
通过春花秋月与小楼东风的对比,以及故国与囚居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愁绪和怀念。
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则通过形象的比喻,将愁绪比作江水,表现出愁绪的深重和连绵不断。
三、影响与价值《虞美人》作为李煜的代表作之一,对于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情感真挚、艺术手法独特,展现了李煜的文学才华和艺术天赋。
这首词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李煜内心世界的重要窗口。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鉴赏及译文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鉴赏及译文《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五代: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栏通:阑)《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译文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什么时候结束的,以前的事情还记得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尽的春江之水滚滚东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注释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了:了结,完结。
砌:台阶。
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然”。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称。
能:或作“都”、“那”、“还”、“却”。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鉴赏《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
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
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
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
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诗词《虞美人》赏析
李煜诗词《虞美人》赏析李煜诗词《虞美人》赏析《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李煜诗词《虞美人》赏析,希望能帮到你!李煜诗词《虞美人》赏析1【词牌简介】虞美人是著名词牌之一,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为调名即词牌。
《虞美人》即是如此。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一】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国君,李煜是失败的;但正是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地位。
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虞美人》就是千古传诵不衰的著名诗篇。
首词刻画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取得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
“春花秋月”这些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联想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他劈头怨问苍天: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一语读来,令人不胜好奇。
但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去想象词人的处境,就不难理解了: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这些美好的事物只会让他触景伤情,勾起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今昔对比,徒生伤感。
问天天不语,转而自问,“往事知多少。
”“往事”当指往昔为人君时的美好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了。
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来,为什么人生的春天却一去不复返呢?“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东风”带来春的讯息,却引起词人“不堪回首”的嗟叹,“亡国之音哀以思”,大抵只能如此吧。
让我们来想象:夜阑人静,明月晓风,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不由凭栏远望,对着故国家园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头,又有谁能忍受这其中的况味?一“又”字包含了多少无奈、哀痛的感情!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没有了结,还要继续;而自己仍须苟延残喘,历尽苦痛折磨。
李煜《虞美人》原文、注释及译文
李煜《虞美人》原文、注释及译文
【原文】
《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
煜:音yù。
了(liǎo):完结。
故国:灭亡了的国家。
也指故都。
雕栏:雕花的栏杆。
砌(qì):台阶。
朱颜:红润的脸色。
【大意】
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这样美好的景象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它勾起了我心中多少值得回味的往事啊! 昨天夜里,东风再一次吹上了小楼。
在皎洁月色中,我又回想起故国的情景,回忆的痛苦使我不能忍受。
那有着雕花栏杆、汉白玉台阶的宫殿应该还保存着吧?只是那些当年在栏边阶下流连欢乐的宫女们的容颜不会再有往日的红润了。
如果有人问我的悲愁究竟有多少?那就像春天的江水,滚滚东去,无止无休。
李煜《虞美人》的意思及赏析
李煜《虞美人》的意思及赏析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1,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2应犹3在,只是朱颜改4。
问君5能有几多愁?恰似一一江一春水向东流。
1了:了结,完结。
2砌:台阶。
3应犹:一作“依然”。
4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5君:作者自称。
春天绚烂的花朵开了又落,秋天的明月圆了又缺,如此反复,何时是个尽头?回首昨日,有多少悠悠往事!昨夜一场春风吹到了小楼,眼看着春天又来临了,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国山河,让我不忍回首。
宫殿里那些一精一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吧,只是朱红已不是当年的颜色。
问您心中到底能有多少愁绪?它就像一一江一汹涌的春水向东不尽地流去。
【怅恨之美】《虞美人》是李煜最有名的词作,也是很多人最为熟知的一篇。
此时,词人的生活到了一个最黑暗的时期,亡国以后的李煜过着囚徒般的生活,心中满是煎熬。
他追问春花秋月无休无尽,他刚想故国破碎不堪,难以回首。
现对现实,他感叹岁月弄人,无力回天,表现出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哀怨和无限怅恨之感。
【赏析】李煜这首《虞美人》,通篇采用问答的形式,新颖独特。
词句中以问设问,以回答结束,高一亢明快,扣人心扉。
词句语言清新、优美,并辅以比喻、象征、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一字一珠。
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词中设问手法,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一江一春水向东流”采用的就是自问自答的形式,设问手法很容易应用于我们的作文写作,你不妨一试。
【启示】曾有后人这样评说李煜:“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意思是说,作为一个亡国之君,是罪有应得;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人留下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
但这两种身份重叠的时候,那么李煜的人生发生了倾斜。
从这,我们不难明白一句话,那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因为每个人能力和一精一力有限,而且特长有优劣之分。
所以,做事切忌不要贪多,每次只定一个目标,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往往这样更能取得好的效果。
李煜 《虞美人》 虞美人李煜古诗解析通用
李煜《虞美人》虞美人李煜古诗解析通用李煜《虞美人》虞美人李煜古诗解析篇一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
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
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
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李煜《虞美人》虞美人李煜古诗解析篇二1、抓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2、理解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笔法。
这首词语言比较直白,感情比较激越,让学生根据课下的注释理解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隔句相承和三度对比的手法,在理清本文思路的基础上背诵本文。
本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和起伏跌宕的手法,我们要重点赏析。
虞美人赏析李煜(优质3篇)
虞美人赏析李煜(优质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总结、合同协议、管理制度、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好词好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lan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speeche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虞美人赏析李煜(优质3篇)虞美人赏析李煜(1)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全词翻译赏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煜。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诗词赏析
【导语】李煜,五代⼗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于宋建隆⼆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汴京,封为右千⽜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律,诗和⽂均有⼀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
千古杰作《虞美⼈》、《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下⾯是为⼤家带来的李煜《虞美⼈·春花秋⽉何时了》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虞美⼈·春花秋⽉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楼昨夜⼜东风,故国不堪回⾸⽉明中。
雕栏⽟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多愁?恰似⼀江春⽔向东流。
(雕栏通:阑) 鉴赏 《虞美⼈》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
相传他于⾃⼰⽣⽇(七⽉七⽇)之夜(“七⼣”),在寓所命歌*作乐,唱新作《虞美⼈》词,声闻于外。
宋太宗闻之⼤怒,命⼈赐药酒,将他毒死。
这⾸词通过今昔交错对⽐,表现了⼀个亡国之君的⽆穷的哀怨。
“春花秋⽉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圆,岁⽉不断更替,⼈⽣多么美好。
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春花秋⽉何时了”表明词⼈⾝为阶下囚,怕春花秋⽉勾起往事⽽伤怀。
回⾸往昔,⾝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纵情声⾊,不理朝政,枉杀谏⾂……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楼昨夜⼜东风,故国不堪回⾸⽉明中。
”苟且偷⽣的⼩楼⼜⼀次春风吹拂,春花⼜将怒放。
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的社稷——⾃⼰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
诗⼈⾝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触景⽣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
《虞美人》原文及翻译赏析
《虞美人》原文及翻译赏析《虞美人》原文及翻译赏析(精选15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虞美人》原文及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虞美人》原文及翻译赏析篇1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浦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
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
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
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
翻译独倚栏杆向远处望去,清江浦在哪里呢?大雨迷蒙,连天涯都一片苍茫。
好风像扇子,好雨似挂着的珠帘。
只见岸上红花开放,汀洲覆满绿草,浸水的印痕在不断上涨。
想象自己的梦魂进入了关山之路,那游冶的旧处在哪里呢?如今只剩梦影依稀,不堪回首。
碧绿的平野延伸至天际,引起离人无尽的归思。
只有在偶然的美梦中,才能回到长期思念的南方。
注释清江浦:清江,又名沙河,在今江苏淮阴市北淮河与运河会合处。
浦,水滨。
渺渺:形容雨大,迷漾一片。
汀草,水边的野草。
青林:喻梦魂。
乘鸾:指仙游。
秦穆公女弄玉好乐,萧史善箫,穆公为筑凤楼,二人吹箫,凤凰来集,遂乘而仙去。
南州:南方。
鉴赏这首词,是写春夏的雨景并由此而勾起的怀人情绪。
上片从近水楼台的玉阑干写起。
清江烟雨,是阑干内人物所接触到的眼前景物;渺渺天涯,是一个空远无边的境界。
“好风如扇”比喻新颖,未经人道,春夏,往往有这样的景色。
陶渊明诗“春风扇微和”的扇字是动词,作虚用;这里的扇是名词,作实用;同样给人以风吹柔和的感觉。
“雨如帘”的绘景更妙,它不仅曲状了疏疏细细的雨丝,像后来杨万里诗“千峰故隔一帘珠”那样地落想;而且因为人在玉阑干内,从内看外,雨丝就真像挂着的珠帘。
“岸花汀草、涨痕添”,也正是从隔帘看到。
“微雨止还作”(苏东坡句),是夏雨季节的特征。
一番雨到,一番添上新的涨痕,所以说是“时见”。
“涨痕添”从“岸花汀草”方面着眼,便显示了一种幽美的词境。
虞美人李煜内容赏析
虞美人李煜内容赏析《虞美人》是李煜词作中最负盛名的佳作,艺术上有其独到之处。
下面是关于虞美人李煜内容赏析的内容,欢迎阅读!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了:指了结,完结。
砌:即台阶。
雕栏玉砌:指的是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可以作“依然”。
朱颜改:指的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的自称。
能:或作“都”、“那”、“还”、“却”。
虞美人李煜内容赏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一首词大约作于南唐后主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978年)。
据《五代诗话》(卷一)中《蓉槎蠡说》一文里写道:“‘小楼昨夜又东风’歌声未毕,牵机随至。
”牵机是指毒药,从这里我们足以看出这首词是致李煜于死地的直接原因之一。
在《虞美人》这首词中,李煜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以问为起句,以答为结句,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使作者自己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同时表达了作者自己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虞美人》这首词的起句以问的形式劈空而下,似乎有点没头没脑。
其实这一句蕴含的感情,十分深沉。
由于作者李煜是南唐后主,在位时花天酒地。
后来南唐灭于宋,李煜当了俘虏被囚禁起来。
昔日的荣华宝贵变成了今日的冷落孤凄,这种经历使他厌倦岁月的周而复始,冲口道出了“春花秋月何时了”这样的幽怨之词。
词的第二句“往事知多少?”从字面上看上去,与第一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好象没什么联系,但从感情上,与第一句表现的感情互为因果。
年年月满,岁岁花开,前途茫茫,苦无出路,回过头看看自己的过去,反过来更增添了绝望的哀愁。
词的第三句:“小楼昨夜又东风”,从感情的脉络来说,与词的第一句“春花秋月何时了”隔句相承。
李煜《虞美人》赏析
【古诗今译】一年一度地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又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天夜里又刮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地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地伤痛.精雕细刻地栏杆、玉石砌成地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朱红地颜色已经改变.若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地滔滔春水滚滚东流.【赏析一】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地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地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地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地绝命词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地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地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地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地美感效应.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诚然,李煜地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地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地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地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地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地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地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地枨触,跌衬出他地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地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地阶下囚地作者地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地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地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同它相比,刘禹锡地《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地力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地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地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地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地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地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地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地情感.因为人们地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地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地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赏析二】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地国君,李煜是失败地;但正是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坛地“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地位.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虞美人》就是千古传诵不衰地著名诗篇.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首词刻画了强烈地故国之思,取得了惊天地泣鬼神地艺术效果.“春花秋月”这些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联想地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他劈头怨问苍天: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一语读来,令人不胜好奇.但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去想象词人地处境,就不难理解了:一个处于刀俎之上地亡国之君,这些美好地事物只会让他触景伤情,勾起对往昔美好生活地无限追思,今昔对比,徒生伤感.问天天不语,转而自问,“往事知多少.”“往事”当指往昔为人君时地美好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了.自然界地春天去了又来,为什么人生地春天却一去不复返呢?“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东风”带来春地讯息,却引起词人“不堪回首”地嗟叹,“亡国之音哀以思”,大抵只能如此吧.让我们来想象:夜阑人静,明月晓风,幽囚在小楼中地不眠之人,不由凭栏远望,对着故国家园地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头,又有谁能忍受这其中地况味?一“又”字包含了多少无奈、哀痛地感情!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没有了结,还要继续;而自己仍须苟延残喘,历尽苦痛折磨.“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国”地倒装.“不堪回首”,但毕竟回首了.回首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想象中,故国地江山、旧日地宫殿都还在吧,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怀想时,多少悲恨在其中.“只是”二字以叹惋地口气,传达出无限怅恨之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以上六句在结构上是颇具匠心地.几度运用两相对比和隔句呼应,反复强调自然界地轮回更替和人生地短暂易逝,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一二两句春花秋月地无休无止和人间事地一去难返对比;三四两句“又东风”和“故国不堪回首”对比;五六两句“应犹在”和“改”对比.“又东风”、“应犹在”又呼应“何时了”;“不堪回首”、“朱颜改”又呼应“往事”.如此对比和回环,形象逼真地传达出词人心灵上地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最后,词人地满腔幽愤再难控制,汇成了旷世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可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刘禹锡《竹枝词》“水流无限似侬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些诗句或失之于轻描淡写,或失之于直露,都没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得打动人心,所谓“真伤心人语”也.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就使抽象地情感显得形象可感.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形式上,九个字平仄交替,读来亦如满江春水起伏连绵,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地深度和力度全表达出来了.以这样声情并茂地词句作结,大大增强了作品地感染力,合上书页,读者似也被这无尽地哀思所淹没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词虽短小,余味无穷.难怪王国维有如是评价:“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人间词话》删稿之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赏析]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地最后一个君主,史称“李后主”、“唐后主”.这首词是李煜对自己身世和遭遇地感叹,诉说自己人生地无奈和痛苦.这首词是李煜囚居汴京时所作.当时李煜由南唐国君一下子变为宋朝地囚犯,不仅仅失去了居高无上地皇帝地地位和权力,更残酷地是也失去了最起码地人身自由.残酷地现实使他“日夕以泪洗面”,这使他产生了特有地悲与愁.这首词倾泻地就是作者地怀念亡国之痛,哀叹朱颜已改地情怀.春花秋月”和小楼“东风”原本是令人赏心悦目地,可在李煜地笔下寓意却变了,一个“何时了”,一个“又”,把原本令人向往和盼望地良辰美景和春天醉人地信息变得蒙上了一层凄苦和哀愁,究其缘由,那就是越是这良辰美景越是容易触发起作者地怀旧情结和思念故国地伤痛.“故国不堪回首”,连回忆一下故国地过去都“不堪”又怎能愿意见这年年如是地春花秋月和报春地东风呢.每轮回一次,那就意味着又被囚禁了一年哪.这与李煜当时所处地境遇是分不开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发前人未所发之愁.以水喻愁,一句巧妙地比喻,贴切生动地将抽象地感情形象化、具体化了,将那看不见莫不着地愁思变成了有形地、永无止境地一江春水,创造了意想不到地地艺术效果,这也成了李煜词地主要特点,对后人地影响很大.作品通篇一气盘旋,曲折动荡,如泣如诉,动人心魄.全词写地是亡国之痛,抒地是念国之情,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深沉.尽管词作篇幅短小,但余味无穷,能使读者产生强烈地共鸣.堪称为婉约派作品之绝.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学习目标感受李煜词中亡国之恨,故国之思鉴赏李煜词地深远地意境美和真挚地情感美理解李煜词“把抽象地感情形象化“地艺术特色学习重点:理解李煜词“把抽象地感情形象化“地艺术特色学习难点:鉴赏李煜词地深远地意境美和真挚地情感美一、作者介绍及其词作李煜,史称南唐后主.是五代是最有成就地词人.其前半生豪华奢侈,所写词多表现宫廷、男女和离愁别绪.亡国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其创作转向孤寂悲凉,多写故国之思、亡国之恨.本词表达了对故国地深切怀念,相传因在七夕之夜命歌妓唱此词,李煜被宋太宗赐毒酒而死,所以也就成了他地绝命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玉楼春(李煜)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未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是李煜身为南唐后主时地作品.该词用淡笔素描地手法,抒发了李煜在豪华富丽地宫廷里享受美满、欢乐、浪漫生活地愉悦心境.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早期词作代表:《相见欢(乌夜啼)》(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首词,表面写离愁,而实际上仍是表达自己亡国去乡之恨.后期词作代表:《虞美人》二、诵读.“春花秋月”是美好地事物,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是对他地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所以,“问”在情理之中.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请问,文中哪个字可以概括全文地感情?明确:愁、大家说说李煜地“愁”有哪些?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乡之苦、作者用了哪些创作手法来写“愁情”?虚实结合(眼前—回忆、想象)对比(现在—过去、物—人)比喻(满腔愁绪—一江春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夸张、愁思像春水般汪洋恣肆,一泻千里,愁思多;、愁思像春水般昼夜不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愁思绵长 .、欣赏品味从修辞、情感等角度赏析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三、歌曲欣赏四、本词艺术特色:、比喻:把抽象地感情形象化、对比:身份变化导致情感变化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以下问题: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地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你读出了什么?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地是对往昔繁华地眷恋,但实际上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2)请从艺术手法运用地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地看法. (分)、反衬手法.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地梦境进行有力地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地悲哀便越浓重;对昔日繁华地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 (艺术手法:反衬或以虚写实,以乐景衬哀情)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五、作业: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法)缪塞说:“最美丽地诗歌是最绝望地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地眼泪.”思考这句话地意味,结合李煜词内容进行理解,写一篇字左右地文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写“愁”地古诗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地著名诗歌《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如李煜地《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还有李清照地《一剪梅》也表达了离愁: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还有对国家表现地愁,这要数李煜地词中表现地最多如:也有表达对爱地情愁如李之仪地《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如欧阳修地《浪淘沙》: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还有表达人生之愁地:如辛弃疾地《丑奴儿》: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还有知己难觅之愁:如岳飞地《小重山》: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谁人听秦观地《涣溪沙》中地一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川剧与民俗:川剧产生于世纪中期,即清代乾隆年间((),它直接继承和发扬了我国民族戏曲地优秀传统,经过许多前辈艺人地辛勤劳动,以及成功吸收了古典戏曲地昆腔、弋阳腔、梆子腔和皮黄四大声腔和本地区地民间灯戏精华,在这些戏曲流入四川以后,受到四川地方语言及民间音乐地影响并相结合,经过长期地改造、演变过程,这才形成一个具有丰富内涵、以及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浓郁四川地方色彩地地方剧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真正把川剧地几种声腔形式结合起来是在年辛亥革命以后,各大城市建立了茶馆地时期,它为川剧地发展提供了重要地基础,由于有了固定地演出场所茶馆,这一市民固定地娱乐场所,从客观上为川剧提供了理想地场所和较好地物质条件.而且不仅是这些专业地班子,老百姓也喜欢参与进来,这种业余地表演,四川称为“玩友”或“围鼓”,是老百姓重要地文娱活动方式,这为川剧地发展提供了可贵地群众基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川剧是一种以音乐、舞蹈、念白作为表现手段,以写意为主,虚实结合地表演艺术,它打破时间与空间地限制,在有限地空间,展现了广阔地内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川剧地浓郁生活气息,四川人幽默诙谐地民俗,使川剧喜剧剧目非常丰富,这不但使川剧本身非常吸引人,而且还被许多兄弟艺术或兄弟剧种借鉴,入夏梦主演地《抢新郎》、韩非主演地《乔老爷上轿》、张君秋主演地京剧《望江亭》、金采风主演地越剧《碧玉簪》、木偶艺术片《一只鞋》,都取自川剧优秀传统剧目,还有许多与其相关地,如近年地电视片《傻儿师长》、《傻儿军长》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川剧地剧装非常精彩,着装是以闻名中外地蜀绣制作,金丝银线,绘龙描凤,绣禽刺兽,百花簇拥,巧夺天工,光彩夺目.头饰精致复杂,美不胜收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川剧用四川方言念唱,有浓愈地巴蜀音乐特色、民俗风情特色和文化传统特色.其表演艺术细腻,技术要求严格,语言幽默风趣,而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地喜爱.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任何一种传统文化艺术要保留、生存、发展,都必须要遵循继承中创新地规律.从戏剧文化角度看,川剧是一个四川化地戏曲剧种;从地域文化角度看,川剧是一种戏曲化地地方文化;而从剧目形态及其不同时代特征看,川剧不仅继承了戏曲母体地遗产,更富有大量表现自身生命活力和体现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地现代创造与发展.川剧作为一个以表演为中心地地方戏曲剧种,是巴蜀人民情感、观点、兴趣等审美意识地物态化.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作为构成一种特色鲜明地地域文化地元素或一个地区文化地标志地东西,通常是在长期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地,与当地居民地日常生活具有非常密切地联系,因此也具有非常恒定很难受外界影响而骤然变化或消失地力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文赏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文赏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文赏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文赏析1原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雕栏通:阑)诗词赏析: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
南唐中主第六子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
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在位15年,降宋后封违命侯。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
这首词流露出了李煜丝毫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表达了李煜对故国的无比深切的怀念之情。
《虞美人》就是他的绝笔词,相传七夕之夜中他命歌伎唱《虞美人》,宋太宗知道这件事后,他大怒,赐李煜毒酒一杯,这位失败的君主、成功的词人就这样撒手人寰了。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人的传统,又受了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文赏析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栏通:阑)译文及注释译文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什么时候结束的,以前的事情还记得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尽的春江之水滚滚东流。
注释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了:了结,完结。
砌:台阶。
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然”。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五代)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什么时候结束的,以前的事情还记得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滚滚东流的春江之水没有尽头。
注释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春花秋月:指季节的更替。
了:了结,完结。
故国: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
砌:台阶。
雕栏玉砌:即雕花的栏杆和玉石砌成的台阶,这里泛指南唐宫殿。
阑,一作“栏”。
砌,台阶。
应犹:一作“依然”。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称。
能:或作“都”、“那”、“还”、“却”。
几多:多少。
创作背景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
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鉴赏《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
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
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
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
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李煜《虞美人》赏析
李煜《虞美人》赏析之老阳三干创作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古诗今译】一年一度的月下花前什么时候才华了结, 往事又知道有几多!小楼上昨天夜里又刮来了春风, 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 怎接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 只是朱红的颜色已经改变.若要问我心中有几多忧愁, 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赏析一】此词年夜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 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 它即是是李煜的绝命词了.全词以问起, 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 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 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 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固然, 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其实不值得同情, 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栏杆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 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月下花前”人多以美好, 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春风”带来春季的信息, 却反而引起作者“不胜回首”的嗟叹, 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 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 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 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 是真切而又深刻的.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 是以水喻愁的名句, 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竭, 无穷无尽.同它相比, 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 稍嫌直率, 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 流不尽, 许多愁”, 则又说得过尽, 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可以说, 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 在很年夜水平上, 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如, 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 又笼统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 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 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年夜于思想”, 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发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赏析二】作为一个“好声色, 不恤政事”的国君, 李煜是失败的;但正是亡国成绩了他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位置.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 话到沧桑语始工”.《虞美人》就是千古传诵不衰的著名诗篇.这首词刻画了强烈的故国之思, 取得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月下花前”这些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联想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 他劈头怨问苍天:年年春花开, 岁岁秋月圆, 什么时候才华了结呢?一语读来, 令人不胜好奇.但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去想象词人的处境, 就不难理解了: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 这些美好的事物只会让他触景伤情, 勾起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 今昔比较, 徒生伤感.问天天不语, 转而自问, “往事知几多.”“往事”当指往昔为人君时的美好生活, 可是一切都已消逝, 化为虚幻了.自然界的春季去了又来, 为什么人生的春季却一去不复返呢?“小楼昨夜又春风, 故国不胜回首月明中.”“春风”带来春的讯息, 却引起词人“不胜回首”的嗟叹, “亡国之音哀以思”, 年夜抵只能如此吧.让我们来想象:夜阑人静, 明月晓风,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 不由凭栏远望, 对着故国家园的方向, 几多凄楚之情, 涌上心头, 又有谁能忍受这其中的况味?一“又”字包括了几多无奈、哀思的感情!春风又入, 可见月下花前没有了结, 还要继续;而自己仍须苟延残喘, 历尽苦痛折磨.“故国不胜回首月明中”是“月明中不胜回首故国”的倒装.“不胜回首”,但究竟回首了.回首处“栏杆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想象中, 故国的江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吧, 只是物是人非, 江山易主;怀想时, 几多悲恨在其中.“只是”二字以叹惋的口气, 转达出无限怅恨之感.以上六句在结构上是颇具匠心的.几度运用两相比较和隔句呼应, 反复强调自然界的轮回更替和人生的长久易逝, 富有哲理意味, 感慨深沉.一二两句月下花前的无休无止和人间事的一去难返比较;三四两句“又春风”和“故国不胜回首”比较;五六两句“应犹在”和“改”比较.“又春风”、“应犹在”又呼应“何时了”;“不胜回首”、“朱颜改”又呼应“往事”.如此比较和回环, 形象逼真地转达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最后, 词人的满腔幽愤再难控制, 汇成了旷世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 可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刘禹锡《竹枝词》“水流无限似侬愁”, 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泪, 流不尽, 许多愁”.这些诗句或失之于轻描淡写, 或失之于直露, 都没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得感动听心, 所谓“真伤心人语”也.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就使笼统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豪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 无尽东流.形式上, 九个字平仄交替, 读来亦如满江春水起伏连绵, 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达出来了.以这样声情并茂的文句作结, 年夜年夜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合上书页, 读者似也被这无尽的哀思所淹没了.全词抒写亡国之痛, 意境深远, 感情真挚, 结构精妙, 语言清新;词虽短小, 余味无穷.难怪王国维有如是评价:“唐五代之词, 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 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 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 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人间词话》删稿之四○)[ 赏析]李煜, 五代十国时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 史称“李后主”、“唐后主”.这首词是李煜对自己身世和遭遇的感叹, 诉说自己人生的无奈和痛苦.这首词是李煜囚居汴京时所作.那时李煜由南唐国君一下子酿成宋朝的囚犯, 不单仅失去了居高无上的皇帝的位置和权力, 更残酷的是也失去了最起码的人身自由.残酷的现实使他“日夕以泪洗面”, 这使他发生了特有的悲与愁.这首词倾泻的就是作者的怀念亡国之痛, 哀叹朱颜已改的情怀.“月下花前”和小楼“春风”原本是令人赏心悦目的, 可在李煜的笔下寓意却变了, 一个“何时了”, 一个“又”, 把原本令人向往和盼望的良辰美景和春季醉人的信息变得蒙上了一层凄苦和忧愁, 究其缘由, 那就是越是这良辰美景越是容易触发起作者的怀旧情结和思念故国的伤痛.“故国不胜回首”, 连回忆一下故国的过去都“不胜”又怎能愿意见这年年如是的月下花前和报春的春风呢.每轮回一次, 那就意味着又被囚禁了一年哪.这与李煜那时所处的境遇是分不开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发前人未所发之愁.以水喻愁, 一句巧妙的比如, 贴切生动地将笼统的感情形象化、具体化了, 将那看不见莫不着的愁思酿成了有形的、永无止境的一江春水, 缔造了意想不到的的艺术效果, 这也成了李煜词的主要特点, 对后人的影响很年夜.作品通篇一气盘旋, 曲折动乱, 如泣如诉, 动听心魄.全词写的是亡国之痛, 抒的是念国之情, 意境深远, 感情真挚, 结构精妙, 语言深沉.尽管词作篇幅短小, 但余味无穷, 能使读者发生强烈的共鸣.堪称为婉约派作品之绝.学习目标感受李煜词中亡国之恨, 故国之思鉴赏李煜词的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理解李煜词“把笼统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学习重点:理解李煜词“把笼统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学习难点:鉴赏李煜词的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一、作者介绍及其词作李煜, 史称南唐后主.是五代是最有成绩的词人.其前半生豪华奢侈, 所写词多暗示宫廷、男女和离愁别绪.亡国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 其创作转向孤寂悲凉, 多写故国之思、亡国之恨.本词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相传因在七夕之夜命歌妓唱此词, 李煜被宋太宗赐鸩酒而死, 所以也就成了他的绝命词.“作个秀士真绝代, 可怜苦命作君王”玉楼春(李煜)晚妆初了明肌雪, 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间, 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 醉拍阑干情未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 待踏马蹄清夜月.这是李煜身为南唐后主时的作品.该词用淡笔素描的手法, 抒发了李煜在豪华富丽的宫廷里享受美满、欢乐、浪漫生活的愉悦心境.早期词作代表:《相见欢(乌夜啼)》(李煜)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竭, 理还乱,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首词, 概况写离愁, 而实际上仍是表达自己亡国去乡之恨.后期词作代表:《虞美人》二、诵读1.“月下花前”是美好的事物, 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名虽王侯, 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 “月下花前”是对他的一种讽刺, 让他觉得厌烦, 所以, “问”在情理之中.2、请问, 文中哪个字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明确:愁3、年夜家说说李煜的“愁”有哪些?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乡之苦4、作者用了哪些创作手法来写“愁情”?虚实结合(眼前—回忆、想象)比较(现在—过去、物—人)比如(满腔愁绪—一江春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5、比如、夸张A、愁思像春水般汪洋恣肆, 一泻千里, 愁思多;B、愁思像春水般昼夜不竭, 长流不息, 无穷无尽, 愁思绵长 .C、欣赏品味从修辞、情感等角度赏析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剪不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 —李煜《相见欢》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三、歌曲欣赏四、本词艺术特色:1、比如:把笼统的感情形象化2、比较:身份变动招致情感变动阅读下面一首词, 回答以下问题:望江南李煜几多恨, 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你读出了什么?(1)从概况看(特别是后三句), 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 但实际上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2分)(2)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 (4分)3、反衬手法.作者通篇分歧毛病以后处境作正面描写, 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 梦醒后的哀思便越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 今日处境越凄凉. (艺术手法:反衬或以虚写实, 以乐景衬哀情)五、作业: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尼采谓:“一切文学, 余爱以血书者.”(法)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 有些不朽篇章是纯洁的眼泪.”思考这句话的意味, 结合李煜词内容进行理解, 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文章.写“愁”的古诗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的著名诗歌《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如李煜的《相见欢》:剪不竭, 理还乱, 是离愁.还有李清照的《一剪梅》也表达了离愁: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还有对国家暗示的愁, 这要数李煜的词中暗示的最多如:也有表达对爱的情愁如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如欧阳修的《浪淘沙》:聚散苦仓促, 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 知与谁同.还有表达人生之愁的:如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知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还有知己难觅之愁:如岳飞的《小重山》: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谁人听秦观的《涣溪沙》中的一句: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莫道不用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川剧与民俗:川剧发生于18世纪中期, 即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 它直接继承和发扬了我国民族戏曲的优秀传统, 经过许多前辈艺人的辛勤劳动, 以及胜利吸收了古典戏曲的昆腔、弋阳腔、梆子腔和皮黄四年夜声腔和本地区的民间灯戏精华, 在这些戏曲流入四川以后, 受到四川处所语言及民间音乐的影响并相结合, 经过长期的改造、演变过程, 这才形成一个具有丰富内涵、以及具有共同艺术风格和浓郁四川处所色彩的处所剧种.真正把川剧的几种声腔形式结合起来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 各年夜城市建立了茶社的时期, 它为川剧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由于有了固定的演进场所---茶社, 这一市民固定的娱乐场所, 从客观上为川剧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和较好的物质条件.而且不单是这些专业的班子, 老苍生也喜欢介入进来, 这种业余的饰演, 四川称为“玩友”或“围鼓”, 是老苍生重要的文娱活动方式, 这为川剧的发展提供了可贵的群众基础.川剧是一种以音乐、舞蹈、念白作为暗示手段, 以写意为主, 虚实结合的饰演艺术, 它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在有限的空间, 展现了广阔的内容川剧的浓郁生活气息, 四川人幽默诙谐的民俗, 使川剧喜剧剧目非常丰富, 这不单使川剧自己非常吸引人, 而且还被许多兄弟艺术或兄弟剧种借鉴, 入夏梦主演的《抢新郎》、韩非主演的《乔老爷上轿》、张君秋主演的京剧《望江亭》、金采风主演的越剧《碧玉簪》、木偶艺术片《一只鞋》, 都取自川剧优秀传统剧目, 还有许多与其相关的, 如近年的电视片《傻儿师长》、《傻儿军长》等.川剧的剧装非常精彩, 着装是以闻名中外的蜀绣制作, 金丝银线, 绘龙描凤, 绣禽刺兽, 百花蜂拥, 巧夺天工, 光彩精明.头饰精致复杂, 美不胜收川剧用四川方言念唱, 有浓愈的巴蜀音乐特色、民俗风情特色和文化传统特色.其饰演艺术细腻, 技术要求严格, 语言幽默风趣, 而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任何一种传统文化艺术要保管、生存、发展, 都必需要遵循继承中立异的规律.从戏剧文化角度看, 川剧是一个四川化的戏曲剧种;从地区文化角度看, 川剧是一种戏曲化的处所文化;而从剧目形态及其分歧时代特征看, 川剧不单继承了戏曲母体的遗产, 更富有年夜量暗示自身生命活力和体现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现代缔造与发展.川剧作为一个以饰演为中心的处所戏曲剧种, 是巴蜀人民情感、观点、兴趣等审美意识的物态化.作为构成一种特色鲜明的地区文化的元素或一个地区文化的标识表记标帜的工具,通常是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与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也具有非常恒定很难受外界影响而骤然变动或消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决定 了词 的声调 , 或高亢激 昂, 或低 沉委婉。 煜精 通音律 , 能 李 更 体会 《 虞美 人》 这一词牌所代表 的 情感 ,再加上他对 项羽身世 的认 同感 , 选择 《 虞美 人》 一词 牌便 这 在情 理之 中了。李煜在 创作此词
从此 , 个 掌握 生 杀予 失
奢侈豪 华 的帝 王生 活 , 忽而成 了一 个失 去家 园任 人宰 割
的阶下之 囚。他 的这种一 落千丈 的遭遇 和当时 的悲哀 之 情 , 他 的一 首《 淘 沙》 在 浪 中得到 了表 现—— “ 帘外 雨潺
的 绝 命 词 。 整 首 词 通 过 今 昔 交 错 对 比 , 现 了 一 个 亡 国 表 之君无穷 的哀怨 。
《 美人 》 为唐 教 坊 曲名 , 用作 词 牌 , 说取 名 虞 原 后 据 于项羽 宠姬虞美人 。因李 煜填此词 的名句 , 又名“ 一江春
水” 此外 又名 “ , 玉壶冰 ” 。双调 , 等 五十六字 , 上下 阙均两
人 生的深切感悟 。唐 代诗人 张若 虚 在《 江花 月夜 》 , 春 中 曾有类 似
的发 问 :江 畔何 人 初 见 月 ? 江 月 “ 何 年 初 照 人 ? ” 宋 代 词 人 苏 轼 的
改。” 管“ 国不堪 回首 ” 可又 尽 故 , 不能不“ 回首 ” 。这两句就是具体 写回首故 国的。故都金陵华 丽的 宫 殿大概还在 ,但 宫殿的人却 已
来 了生机 , 他 的词作从 此有 了更 为广泛 而深刻 的思想 使
内容 。他工 书 、 画 、 晓音律 , 、 、 善 洞 诗 词 文皆通 , 以词 的成
就 最 为 突 出 。在 五 代 时 期 的 词 人 当 中首 屈 一 指 , 后 世 对 的影 响很 大 。 由于从南 唐 君 主降 为宋 朝 囚徒 的巨 大变
最 后 一 个 皇 帝 , 称 南 唐 后 主 或 李 后 主 。 当他 即 位 之 时 , 史
赵宋 已代 周建 国 , 南唐 形 势岌 岌可 危 , 在 对宋 王朝 的 他 委 曲求 全 中度过 了十 五年偷 安 、享 乐的生 活 。公 元9 5 7 年 , 唐被 北宋 灭亡 , 南 李煜 肉袒 出降 , 了俘 虏 , 南 唐 成 从 都城 金 陵 ( 江 苏南 京 ) 押 送 到宋 都汴 京 ( 河 南 开 今 被 今 封 ) 封“ , 违命侯 ” 过着 “ 中 日夕 , , 北 只以泪洗 面 ” 日子 。 的
学 教 育
圄
周
李 煜 ( 美 人) 赏 ( 虞 ) 鉴
玉
工
春花秋 月何 时 了, 往事知 多少 。小楼昨夜又 东风 , 故
国 不 堪 回 首 月 明 中。雕 栏 玉 砌 应 犹 在 , 是 朱 颜 改 。问君 只 能 有 几 多愁 , 似 一 江 春 水 向东 流 。 恰
李 煜 ( 元9 7 9 8 , 重光 , 五代 十 国时期南 唐 公 3 — 7 )字 是
潺 , 意 澜 珊 , 衾 不 耐 五 更 寒 。 梦 里 不 知 身 是 客 , 响 春 罗 一
贪 欢 。独 自莫凭栏 , 限江 山, 无 别时容 易见时难 。落花 流
水 春 去 也 , 上 人 间 。 ” 这 首 词 里 , 者 把 囚徒 的 现 实 天 在 作
和帝王 的往昔 比作一个是 在人间 , 一个是 在天上 。然而 , 正 是这样 一个 生活境 遇 的巨大变 化 , 使他从 醉生 梦死 中 清 醒 了过来 ; 也正 是 囚徒 的“ 间 ” 活 , 人 生 给他 的创 作带
化 , 的词分 为前 后两期 。前 期词 主要叙 写原先宫 廷豪 他 华 生活和男 欢女 爱之情 , 后期 词几乎 都是抒 写对昔 日生
活 的怀 念 和 倾 泻 变 为 囚徒 后 的 深 哀 巨痛 。
前 人 吊李 后 主诗云 :作 个才人 真绝代 , “ 可怜薄 命作 君王 。” 的确 , 为一个 “ 作 好声 色 , 不恤 政事 ” 的亡 国之 君 ,
的时 候 ,潜 意 识 里 或 许 会 联 想 到
《 水调歌头 》 ,也是 以类似 的问句
开 头 : 明 月 几 时 有 ? 把 酒 问 青 “
天 。 亘古不变的 自然景象 与人 生 ” 的短暂 、人 世的沧桑形成 了鲜 明
的 对 照 。 “ 花 秋 月 ” 指 时 间 的 春 是 延 续 ,往 事 ” 是 数 量 的 累积 。 “ 则 时 间仍 在 延 续 , 往 事 已经 不 再 。 但 在
仄 韵 转 两 平 韵 。李 煜 选 择 这 一 词 牌 来 表 达 自己 的亡 国之
痛, 绝非偶 然 。细 品此词 , 我们会 发现 , 李煜所 抒发 的情
学 教 育
感, “ 与 霸王 别姬 ” 一历 史典 故 这
的 凄 美 意 蕴 ,二 者 暗 中实 有 相 通 之处 。 种词牌名称初创之 时, 一 与 词 中 的 内容 具 有 一 定 的 联 系 。 这
没 有 什 么 好 说 的 。 可 是 作 为 一 代 词 人 , 给 后 代 留 下 了 他
许 多惊 天地 、 泣鬼 神 的血 泪文 字 , 千古 传诵 不 衰 。这首 《 虞美人 》 就 是其 中最为人 熟知 的一篇 。相 传后 主于生 , 日( 月七 日) 夜 , 寓所命 故伎作 乐 , 虞 美人 》 , 七 之 在 唱《 词 声 闻于外 , 宋太 宗 闻之 大怒 , 秦 王赵廷美 赐牵机 药 , 命 将 他毒死 。所 以 , 这首 《 虞美 人》 李煜 的代 表作 , 是 也是后主
感慨 !回想 中有多 少的悲恨在 心 中, 只是” “ 二字的叹惋 口气 , 出 传
物 是 人 非 的无 限怅 恨 之感 。 “ 国 之 音 哀 以 思 ” 由 于 亡 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