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下的固定资产减值会计核算与思考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对现行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的思考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对现行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041910b03d8ce2f006623d7.png)
、
现行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缺 陷
1固定资产确认概念模糊。《 、 医院会计制度》 规定 , 固定资产
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 5 0元以上, 0 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 8 0 0
元 以上 , 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 , 并在使用过程 中基本保持原有物 质形态的资产 , 价值未达到规 定标 准 , 使用年限一年以上的大批
Ab t a tW i t e d v l p n o h n ’ ma k t e o o a d h r fr f e me ia s se sr c : t h e e o me t f C i a S h r e c n my n te eo m o h r d c l y tm, l tt n e u r n i ai s o t c r t mi o f h e Ho ptl A c u t g S se h v e o r n r rmi e 4 ma i g t e s se i a a tb e t o i e eo me t e p c al s i c o n n y tm a e b c me mo a d mo p o n n k n y tm n d p a l o s c a d v l p n s s e il a i e e h l y i e f ls o n n i c o n n h x s es h ee s e A c u t g S n a d r Bu i e s E tr rs s ma e i n t ed f f a ca a c u t g o te f e a s t.T e r la e o N w c o n n t d r s f sn s n e p i k s t h i i l i f id f i a o e
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减值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探析
![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减值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2b5e9c6bec0975f465e276.png)
折旧 费用应 当在 未来 期 间作 相应 调整 ,
也 企 数也 应一 并调整 , 不得 增加 当期 利润 。 但 更正 的方法 进行会 计处理 。 就是说 ,
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减值 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探析
华北电力大学 许婕
【 摘 要 】本文在新企业会计准则指 在 很 大程 度 上依 赖于 会计人 员的职 业判 原因导 致其 收 回金额低 于账 面价 值 的资
导 下 以 固 定资 产减 值 为例 , 过 会 计 和 税 断 , 致 很 多 企 业通 过 计 提 减值 准备 来 产, 通 导 应将 资 产 的账 面价 值 减 记 至 可收 回
金总额中占有较大 的比重, 其计提的减值 时性差 异=f 账面价 值一 计税 基础 I ,
不存 在其他纳 税调整事 项 。 2 X7 0 年会 计 折 旧9 0 0 5 0 万元 , 存 不
准备对成 本费用的影 响较大 , 任何 对于 固 ml ( 0 - 0 — 0 一( 0 — 0 ) :I 1 0 2 0 8 ) 1 0 2 0 0 0
企业 应 在 期末 对 固定资产 逐 项进 行 在 当年会 计利 润 的基础 上调 增应纳 税 所
已计提 的减值准 备可 以转 回。由于对 资产 检查 , 由于市 价大 幅度下 跌、 对 有证据 表 得 额8 0 0 5 0 元。 可 变现净 值和 可回收 金额 的确 认和 计量 明 已经陈 旧过 时或 者其 实体 已经 损坏 等 2 X9 2 2 年 ,由于 减值 资 产 的 O - X1
题。 资产 减值会 计在我 国的应 用巳十 分广
A公 司 有一 设 备 原 价 1 0 7 , 设 O 0Y 假
泛 , 者之 所 以选 择 固定 资产 减值 来 分 会 计、税 法 采 用 相 同 的折 旧 法 , 旧 额 购 置成 本 5 万元 , 计 使 用5 , 残值 笔 折 O 预 年 净
企业固定资产新会计准则
![企业固定资产新会计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545e5cb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3.png)
企业固定资产新会计准则
企业固定资产新会计准则是指根据最新的会计规定和准则,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和处理的一种规范和标准。
根据企业固定资产新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应该按照其实际成本计入企业财务报表,包括购买固定资产的成本、运输和安装费用以及通过自建或者自制等方式产生的固定资产成本。
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以反映其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变化。
在企业固定资产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还需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资产减值测试,以确定是否存在资产减值损失。
在出售或者报废固定资产时,企业需要将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此外,企业固定资产新会计准则还要求对固定资产进行披露,包括固定资产的计量基准、计量方法以及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残值和折旧方法等信息。
这样可以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为利益相关方提供更准确的决策依据。
总的来说,企业固定资产新会计准则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可信度和透明度,为企业管理层和利益相关方提供更准确的决策依据。
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与减值准备
![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与减值准备](https://img.taocdn.com/s3/m/1efc4762b84ae45c3b358cfc.png)
浅谈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与减值准备摘要:本文着重强调了新准则下累计折旧与减值准备的联系,同时也分析了新准则下二者会计处理的差异,指出累计折旧与减值准备是确保企业固定资产价值真实性和客观性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对其实施优化管理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而为了推动我国固定资产管理更快与国际接轨,我国在2007年开始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分别于第4号和第8号对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作出了变化较大的新规定,进一步明晰了二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一、新准则对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资产减值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潜在经济效益随着不断利用以及时间的推移、科技的进步而磨损、陈旧、衰减所造成的价值减少额,需要按期、有系统地转为成本或费用,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而累计折旧就是各期转移价值的合计数。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相关规定,除已提足折旧仍在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外,企业需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且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应提折旧额为固定资产原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合计数。
其中,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当固定资产因价格大幅下跌和技术进步等原因造成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对账面价值减至可回收金额的差额计提的准备金。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相关规定,资产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一经确认不得在以后会计期间转回。
由此可见,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是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且都是资产原值减少至净残值的抵减项目,因而二者既相联系,又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避免在实务中用固定资产折旧取代减值准备的情况发生。
二、新准则下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准备的联系1.二者均为固定资产抵减项固定资产计提累计折旧与减值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中均列为固定资产的抵减项,均会导致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减少,因而在核算或者评估当前固定资产价值时,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将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现时价值,也不能准确体现固定资产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潜在经济利益。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分析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3772008de80d4d8d15a4f34.png)
一
0
C O N TE M PO R A R Y E C O N
O S● _ MC - I. ● 1
。
跌 价准备 ; 当已计提跌 价准备的存 货价值得 以恢复 的 , 恢复 按 增加 的金额 , 作相反的会 计分 录 , 即借记存 货跌 价准备 , 贷记资
产减 值损失 ,恢 复增 加的金额 以计提的存 货跌价准 备金额 为
现 , 企业会计准 则中的 资产减值 准备的计 提 、 新 变动与转 回与
公允价值 、 企业 历史成本有着 密切的联 系 , 会计利润 的影响 对
也多种 多样 , 需要 的数据 资料 是资产的历 史成本 、 可变现 净值
使用年限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 旧额 ; 固定资产减值准 备不
得转 回 ,如果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 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 , 也
款项不能收回时 , 企业应确认坏账 , 计提坏账损失 , 而按照税法
规定 , 计提 的坏 账准备不得在 税前扣除 , 因此应纳税所得 额应
得利润增加时 , 应在年末作调减应纳税所得额处理 。另外 , 对于 存货 发生霉烂变质或无转让价值时 , 应按流动 资产的盘亏毁损 处理 , 报经主管税务机 关批 准 , 方可在税 前扣除 。
2 固 定资 产 资 产 减值 的会 计 处 理 与 纳 税调 整分 析 、
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调 增确 认的坏账损失 。同样 , 持有至到期
投资的减 值损 失的会计确 认和纳税调整与应收账款类似 , 计提
的减值损失不能在税前扣除 。因会计准则 引入 “ 允价值 ” 公 之 后 , 定可供 出售金融资产利 用公允价值进 行计量 , 规 可供 出售 金融资产就有了资产减 值和公允价值变动两种情况 , 计算更为
新会计准则下改进固定资产减值核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新会计准则下改进固定资产减值核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f2f6c6e9b6648d7c0c7460c.png)
产 减 值 准 备 ” “ 建 工 程 减 值 准 备 ” “ 形 资 产 减 值 准 备 ” 从 20 、在 、无 07 计 处 理 。这 主 要 是 为 了 防 止 企 业 利 用 减 值 准 备 的 计 提 和 冲 回 来 调 节
除 此计 提 固 定 资产 减 值 准 备 需 要 会 计 人 员 较 成 熟 的 职业 判 断 , “ 场 价 已 大 幅 度 下 跌 , 已 远 远 低 于 账 面 资 产 的 价 值 ” “ 产 已 陈 市 并 、资
、
固 定 资 产 可 收 回 金 额 的 确 定
首 先 . 业 如 处 于 市 场 经 济 较 发 达 的 地 区 , 鼓 励 企 业 建 立 财 学 分 析 方 法 , 断 提 高 会 计 职 业 判 断 能 力 。 企 要 不 务 预 算 或 预 测 制 度 , 这 个 制 度 逐 步 完 善 后 , 据 财 务 预 算 或 预 测 待 根 数 据 的 反 馈 情 况 , 企 业 是 否 具 备 采 用 使 用 价 值 这 一 计 量 属 性 来 确 看
值 核 算应 注 意 的 问题 进行 了分 析 , 提 出 了 自己的 建 议 。 并
【 键 词 】 新会 计 准 则 关
固定 资产 减 值核 算
上 市公 司
20 0 6年 2月 1 日 . 我 国 正 式 公 布 了 新 的 会 计 准 则 体 系 。 20 息 的 真 实 可 靠 , 需 要 反 映 的 经 济 业 务 的 判 断 和 表 达 应 基 于 可 观 的 5 07 对 年 1月 1 日 , 会 计 准 则 在 我 国 上 市 公 司 中 已 正 式 实 施 。 到 目 前 为 立 场 , 客 观 事 实 为 依 据 , 格 做 到 “ 所 为 有 所 不 为 ” 新 以 严 有 。现 实 的 会 计
《财务会计》新准则下固定资产核算的变化
![《财务会计》新准则下固定资产核算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5afa98c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63.png)
《财务会计》新准则下固定资产核算的变化自2024年1月1日起,《财务会计》的新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固定资产》)开始正式实施。
新准则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和处理提出了一些重要变化。
本文将以1200字以上的篇幅,详细介绍这些变化。
首先,新准则要求企业按照实物计量原则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存在和可观察性来确定其价值,而不是仅仅依靠会计估计。
企业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实地检查和评估,确保其真实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符。
这一变化将提高固定资产的质量和准确性,减少虚高和虚低的可能性。
其次,新准则对于固定资产减值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按照新准则,企业应当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以确保其价值不会低于其可收回金额(即使用该资产获取未来经济利益所能够产生的金额)。
如果固定资产发生减值,企业需要通过纳入利润表的减值损失来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从而降低其净资产。
第三,新准则对于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提出了一些新的规定。
按照新准则,固定资产的成本应该包括所有与该资产有关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但排除任何可能在未来的会计期间中产生的收益。
此外,如果固定资产具有自身专用的经济利益,企业应当将其识别为单独的资产,并分别对其进行后续计量。
这一变化将提高固定资产计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第四,新准则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残值率提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
根据新准则,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可靠证据来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和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在正常使用和维护情况下,企业所能够获取经济利益的预期期限。
残值率是指企业在使用固定资产结束后,仍能够以出售或处置该资产获取的金额。
这一变化将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五,新准则对于固定资产的报废和处置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
按照新准则,当固定资产达到预计使用寿命,或者因其他原因不再产生经济利益时,企业应当将其报废。
报废时,企业应当将该资产的账面价值从资产负债表中减除,并将相应的损失计入利润表。
浅析新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9e910ddf242336c1fb95e6a.png)
浅析新会计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7年1月开始实施的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确立。
笔者将从几个方面分析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的对策。
一、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存在的问题(一)新会计准则为企业的盈余管理大开方便之们1、资产减值会计一直都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工具。
2001年上市公司全面实施“八项计提”进一步挤掉上市公司资产水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上市公司政策选择的余地,上市公司不切实际地计提减值准备,进行巨额冲销和巨额转回,在会计年度间随意调节利润。
亏损的上市公司,更是利用资产减值来进行盈余管理,避免ST和下市。
新准则对减值损失的转回作了新的规定。
在确定资产减值损失时,同我国现行制度和准则仍保持一致,但在转回问题上,准则规定“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不得转回是针对长期资产减值而言,流动资产如存货、短期投资、应收款项等的减值问题由其他的准则来规范。
新的资产减值准则关掉了企业通过长期资产进行利润操纵的大门,但是企业仍然有其他的选择进行盈余管理。
2、债务重组或者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可能使公司盈余管理成本降低。
原准则不允许债务人将债权人的让步确认为重组收益,非货币性交易也规定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来确认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
而新准则中的债务重组交易将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允许债务人确认重组收益、非货币性交易中以公允价值确认换入资产价值并确认置换收益等。
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很可能会在上市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下,出于维持公司业绩或其他目的,通过债务重组或以优质资产换劣质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易,来改变上市公司的当期损益。
此外,也可以利用公允价值的确认问题来操纵利润。
在发达的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比较容易确认,但是在市场不充分的情况下,如何确认公允价值则是一个难题。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创新与管理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创新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438fb3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d.png)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创新与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会计准则也在不断改革升级,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作为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了解并遵守新政府会计准则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固定资产核算更是一项关键内容。
在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创新与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不断更新理念和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就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创新与管理进行探讨和分析。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标准与规定的更新和完善。
新政府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定义、分类、计量、折旧和减值等方面进行了深化和规范,提出了更加全面和科学的核算方法和程序。
管理者应该及时了解和掌握新政府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将其运用到实际管理中,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创新体现在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新政府会计准则倡导事业单位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全程追溯和全方位监控。
管理者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实现资产档案的电子化、信息查询的便捷化、运营监控的智能化,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信息化管理也能够为管理者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有助于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和价值创造能力。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创新还表现在管理理念与方法的更新。
在新时代,管理者应该更加注重固定资产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尊重固定资产的自然属性,加强维护保养,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资源消耗,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经济可行性和社会责任。
管理者也需要重视固定资产的价值创造与增值,注重提高资产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在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管理也面临一些挑战。
管理者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面临固定资产核算方法的不熟练和困难,需要进行培训和学习。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引入与推行也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和技术支持,管理者需要审慎考虑和合理安排。
《对资产减值会计有关问题的思考9000字》
![《对资产减值会计有关问题的思考9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80b737d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3.png)
对资产减值会计有关问题的思考目录一、绪论 (2)(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3)二、相关理论概述 (3)(一)资产减值会计的定义 (3)(二)资产减值会计应遵循的原则 (3)三、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披露 (4)(一)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 (4)(二)资产减值会计的计量 (5)1.计量属性 (5)2.计量方法的选择 (6)(三)资产减值会计的披露 (6)1.披露对象 (6)2.披露内容 (7)3.披露方式 (7)四、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相关问题分析 (7)(一)资产减值实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7)1.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 (7)2.资产组的引入面临困难 (8)3.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难度大 (8)4.资产减值损失无法转回 (8)5.资产减值的信息披露不够充分 (8)(二)资产减值实施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9)1.公司治理机制尚不完善 (9)2.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9)3.外部监管难度大 (9)五、改善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对策研究 (9)(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9)(二)提高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实操性 (10)(三)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 (10)(四)健全和发展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 (10)(五)独立审计,加强外部监督 (11)(六)提高资产减值信息可靠性 (11)总结 (11)参考文献 (12)对资产减值会计有关问题的思考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为了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稳固市场地位,企业利用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的现象不胜枚举,制度缺陷和监管漏洞更是为某些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提供了条件和土壤,虚假会计信息泛滥,行业混乱,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严重下降,进一步威胁到企业的信誉度和美誉度,也影响了企业相关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的管理和业绩的评价,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可以说,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政策和制度安排,资产减值会计对于企业规避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一直是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
浅谈资产减值会计处理问题及相关纳税调整分析
![浅谈资产减值会计处理问题及相关纳税调整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33424ab307e87101f69627.png)
浅谈资产减值会计处理问题及相关纳税调整分析淮安市商业技工学校杜学荣摘要:2006年,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核算和披露进行了较大修正,对治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有积极意义。
本文对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介绍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
一、资产减值的基本概念及减值迹象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
这里的资产,除了特别规定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
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于会计期末,至少在年末检查是否发生了资产减值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新准则第四条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减值迹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2)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3)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回收金额大幅度降低;(4)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5)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6)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或者亏损)远远低于(或者高于)预期金额等‟(7)其他表明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需要指出的是,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二、主要的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分析1、存货减值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分析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如果存货出现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价值等状况时,存货的成本不能全部收回,应对存货成本不可收回的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存货跌价准备;当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价值得以恢复的,按恢复增加的金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即借记存货跌价准备,贷记资产减值损失,恢复增加的金额以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限;发出存货时应结转相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准备的差异探讨
![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准备的差异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33085d8240c844769eaee64.png)
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准备的差异探讨【摘要】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折旧是固定资产财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资产负债表》内容上看, “折旧”与”减值准备”都是”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 两者互为补充, 共同反映固定资产财务账面价值的减少。
为此,本文着重就两者的差异与相关性做一探讨。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减值准备;财务核算一、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准备的概述1、固定资产折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企业的固定资产可以长期参加生产经营活动而保持原有实物形态不变,其价值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而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中,然后通过销售产品得到补偿,并转化为货币资金的过程。
2、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的固定资产应当在期末时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确定)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是指账面余额减去相关的备抵项目后的净额。
账面价值不等于净值固定资产原价扣除累计折旧后为净值,净值再扣除减值准备后为账面价值(净额)。
二、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准备的差异1、会计理论范畴差异性(1)两者性质和目的不同累计折旧是“资产价值损耗的计量”,是将固定资产价值按一定标准分配到预计可使用的期限内,以实现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其实质是成本的分配手段或分摊过程。
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从“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可收回金额和账面价值进行定期比较,当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确认固定资产发生了减值,要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从而调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使账面价值真实客观地反映实际价值。
由此可见,计提折旧是对固定资产价值的分摊,并不表示固定资产价值的实际减少。
浅谈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
![浅谈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62ac74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6.png)
浅谈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着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展开讨论。
在背景介绍了新《政府会计准则》的出台以及目的。
接着在分别对新《政府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定义与分类、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管理的改进措施以及固定资产盘点与清查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
最后在总结了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以及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管理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了解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政府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改进措施、盘点、清查、意义、现状、发展趋势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新《政府会计准则》的发布实施,固定资产管理在政府财务领域中备受关注。
固定资产作为政府机构或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其管理与核算一直是财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的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和管理规定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不规范或者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
新《政府会计准则》的出台为政府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和指导,对固定资产的定义、分类、核算方法和管理要求进行了全面规范,推动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研究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管理的核算与管理,对于提升政府财务管理水平、保障固定资产安全和有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探讨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定义与分类,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管理的改进措施和固定资产盘点与清查的必要性。
1.2 目的目的是通过对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进行探讨,深入了解政府会计领域中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实践操作,为政府机构制定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供依据。
对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几点探讨
![对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几点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8ab462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c.png)
对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几点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变化引起了广泛关注。
固定资产是高校的重要资产之一,其折旧政策直接影响着高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
随着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会计制度的实施成为大势所趋。
研究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会计制度在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方面有着明显的变化,包括折旧方法的选择、折旧年限的确定等。
这些变化对高校的财务报表和财务状况产生了直接影响,需要深入分析和探讨。
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变化也将对高校的经营管理产生影响。
如何合理制定折旧政策,对高校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需求。
研究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问题,不仅有利于高校财务管理的规范和提高,也有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对高校财务报表和财务状况的影响,发现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旨在为高校及相关部门制定更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通过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会计制度,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保障高校财务信息透明度和准确性,促进高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实施,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调整成为研究的热点。
对于高校而言,固定资产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折旧政策的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到财务状况和管理效率。
研究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意义非常重大。
通过深入研究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变化,可以更好地了解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的规范和要求,有助于高校更好地适应新制度的改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
分析实施新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报表的影响,可以帮助高校更准确地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财务透明度和管理效能。
深入探讨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对高校财务状况的影响,有助于高校更科学地制定资产管理和财务预算计划,提高经济效益和财务风险管理能力。
浅谈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
![浅谈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9da7d2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e.png)
浅谈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会计准则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更新。
近日,新《政府会计准则》正式出台,对政府会计核算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就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进行浅谈。
一、固定资产的核算在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核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固定资产是实现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职能的物质基础,也是政府财务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部门必须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和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准确的核算。
在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核算要求更加严格细致。
要求政府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
按照资产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将固定资产分为不同的类别,如土地、建筑物、设备等。
要求政府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估价。
估价的依据主要包括购入成本、现值、重置成本等多种标准,要求政府部门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估价标准。
要求政府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核算。
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残值率,计算每年的折旧费用,将其计入成本,以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
除了核算外,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是新《政府会计准则》下的重要内容之一。
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包括采购管理、使用管理和维护管理。
在采购管理方面,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采购制度,明确采购程序和标准,加强对资产来源和品质的审查,确保采购活动的规范和合法。
要加强对采购合同的管理,确保资产的权益和完整性。
在使用管理方面,政府部门要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和档案,做好资产的标识和登记工作,实时更新资产信息。
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和盘点,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好。
在维护管理方面,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维护制度,加强资产的保养和修理工作,延长资产的使用寿命,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在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必须严格执行的规范。
在实践中,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浅谈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
![浅谈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719d55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1.png)
浅谈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政府会计准则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管理需求。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也相应地受到了新的影响和规定。
固定资产作为政府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算和管理对于政府经济活动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固定资产的定义、核算方法、管理要求等方面来浅谈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
固定资产是指经营单位用于生产、提供服务、经营管理以及出租给他人使用而持有的,预期在多个会计期间内使用的、价值较高的物质资产。
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土地使用权等,具有完整性、持久性、有形性和购置或建造成本较高等特点。
在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对固定资产的定义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和明确,以指导政府各级部门更加规范和合理地进行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
在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也得到了新的调整和规定。
首先是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根据《政府会计准则》的要求,固定资产应当在取得时予以确认,并按照取得成本予以计量。
取得成本包括购置价格、相关税费以及安装、试运转等与将资产放到预定位置、使用状态的相关费用。
其次是固定资产的折旧和减值。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其预期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进行折旧核算,并且在发生减值的情况下要进行减值测试,合理确定减值准备。
最后是固定资产的处置。
政府部门在将固定资产处置时,应当按照规定进行登记、报批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转让或者报废,以保证政府资产处置的合理合法。
在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管理要求也得到了新的强调和规定。
首先是要求政府部门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政府部门应当确立固定资产的登记、盘点、监管制度,明确责任人和管理流程,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监督,并定期进行盘点核对,确保固定资产的合理使用和价值保全。
其次是加强固定资产的监管和使用。
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台账,对固定资产的数量、种类、使用状况、价值变动等进行全面的记录和监管,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跟踪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
新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新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https://img.taocdn.com/s3/m/20d42e9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c.png)
新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长期使用、拥有的可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租赁或用于行政管理目的的物品。
新会计准则第4号对固定资产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固定资产的认定、计量、折旧、减值以及处置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本文将对新会计准则第4号中的固定资产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固定资产的认定和分类根据新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应当满足以下条件方可予以确认:首先,该资产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长期使用价值;其次,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固定资产主要包括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应当根据其不同的特性予以分类,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
1.1土地土地是指地面以下的土壤、地面以上的树木和建筑物附着的土地等。
在确认土地作为固定资产时,应当将其成本加以明确,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计量和折旧。
1.2建筑物建筑物是指固定在土地上,能够作为生产经营活动场所或办公场所使用的建筑物。
在确认建筑物作为固定资产时,应当将其成本加以明确,并按照其使用寿命和价值进行计量和折旧。
1.3机器设备机器设备是企业用于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的各种机械设备和工具。
在确认机器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时,应当将其成本加以明确,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计量和折旧。
1.4运输工具运输工具是指企业用于运输商品或提供劳务的各种车辆和交通工具。
在确认运输工具作为固定资产时,应当将其成本加以明确,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计量和折旧。
二、固定资产的计量和折旧固定资产的计量和折旧是新会计准则第4号中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和财务状况具有重要影响。
2.1固定资产的计量根据新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加以计量。
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取得该资产的价款、直接与取得资产有关的税费、安装、试运行和能使该资产适用于预定用途的直接费用等。
在计量固定资产时,应当采用相应的会计政策和方法,确保计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公允性。
2.2固定资产的折旧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指由于使用、流逝或技术等原因而使固定资产价值减少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
Caiedcoyv h e hoRe iSnaTngew nCcne l i
பைடு நூலகம்新会计 准则下的 固定 资产减 值会计核算 与思考
肖海萍
( 西省 社会科 学 院行政 财务 处) 江 [ 摘 要】 据新 准则计 提 固定资 产减值 , 根 体现 了会 计信 息质 量要 求 的谨慎性 原则 , 使固 定资产 减值 的核 算有据 可依 , 固定 资产 的使用 成本 核算 更真 实, 也为 稳 健地 反 映财 务状 况和 经营 成 果起 到 了积极作 用 。但在 具 体运 用 中, 需要 细化 资产 组 的认 定标准 , 范市 场环 境 、完善 资产 信息 和价 格体 系, 强企 业 内部机 规 加 构 之 间 的相 互 监 督和 相 互制 约 作 用 。 [ 关键 词] 固定 资产 减 值核 算 管 理 中 图分类 号 :66 5 F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99 3 (0 0 1—2 80 10 — 1X2 1 )90 2 —2
2 万元 , 4 未来 现金 流量 现值 无法 单独确 定 : 3 、C设备 除 生产 乙产 品外还 承 接外 包业 务, 该设备 如现 在 出售 。 预计 售 价 为 1 8 元, 万 8 另将发 生 与资产 处 置有关 的 法律 费用 、相关税 费等直 接费用 1 5万元 , 如按 取得 的收 入预 计, 未来 现金流 量 为 l 0万元 。 6 该套专 用设备 预计 尚可使 用 3年, 无法取 得 可靠估 计资产 的公 允价值 。 企
财政 部于 2 0 0 6年 2月 1 5日颁布 了 《 新企业 会 计准 则》 根据 规定 , , 固定 资产资产 减值 适用 于新 会计准 则第 8 号的资 产减 值, 它充分 体现 了会计 信息 质
量要求的谨慎性原则, 从而使固定资产减值会计的核算有据可依, 固定资产的
使 用成本 核算 更真 实, 为稳 健地 反映财 务状 况和 经营成 果起 到 了积极 作用, 方 便 会 计信 息 使用 者 做 出 正确 决 策 。 从财政 部 会计 司 《 我 国上市 公司 2 0 对 0 8年执 行 企业会 计 准则情 况 分析 报告 》 中体现 :0 8年 1 5 7 非金融 类上 市公 司计 提的 固定 资产减 值准 备 20 ,9 家 总计 金额为 39 3亿元 , 6 .8 是当年 净利润 的4 2, .% 这充 分体 现 出固定资产 减值 准 备核 算对企 业利 润 的影响 , 因此加 强对 固定资 产减 值会计 核算 与管 理, 是提 高 会 计 信 息质 量 的要 求 。 1固定 资 产减 僵的 会计 核 算 11 固定 资产减 值 迹象 的认定 . 固定资产 减值 迹象 的认定 根据 新会计准 则有 7 但在判 断 固定资产 是否 种, 存在 可能减 值 的迹象 时, 当综合考 虑企 业财 务状 况, 应 经营成 果和现 金流 量有 关的重要性原则。 从 外部信 息来 源来 分析 : 1 、资产的 市价 当期大 幅度 下跌 , 跌幅 明显 高于 因时 间的推 移或者 正 常 其 使用而 预 计的 下跌 : 2 、企业经 营 所处 的经 济 、技术 或者 法律 等环 境 以及资 产所 处 的市场 在 当期 或者将 在近 期发 生重 大变 化, 而对 企业 产 生不利 影响 : 从 3 、市 场利率 或者 其他 市场 投资报 酬率 在 当期 已经 提 高, 从而 影响企 业计 算 资产 预计 未 来现 金 流量 现值 的 折现 率, 导致 资产 可 收 回金 额大 幅度 降低 。 从 内部信 息来源 来 分析 : () 1 有证据 表 明资产 已经 陈 旧过时 或者 其实 体 已经 损坏 : () 2 资产 已经或 者将 被 闲置 、终止 使 用或 者计 划 提前 处 景 : () 业 内部报 告的证据 表 明资产 的经济 绩效 已经低 于或者将 低 于预期 , 3企 如 资产所创 造 的净 现金流 量或者 实现 的营业利 润 ( 者亏损) 或 远远 低于 ( 或者 高 于 )预计 金 额 等 。 1 2 固定资 产减 值 的计 量 . 当发 生 固定 资产 减 值迹 象 时, 应该进 行 减值 测 试, 估计 资 产 的可收 回 金 额 。固定 资产可 收回 金额 , 由资产 的公允价 值减 去处 置费 用后 的净额 , 是 与资 产 预计 未来 现 金流 量 的现 值相 比较,以两 者 之间 的较 高 者来 确 定 。 减值迹 象 的认定 的六 条原则 主要是 从定 性方 面分析 影响 可收 回金额 的 因 素 。会 计要 确认 与计 量, 还必 须定 量计 算可 收 回金额 。如 何定 量计 算 固定 资 产可 收 回金 额, 则只给 了个计 量原则, 准 一个 是处置 净得, 即根据 资产 的公允价 值 减去 处置 费用后 的净额 , 一个 是预计 的现 金流 量现值 , 即按照 资产在 持续 使 用过 程 中和 最终 处置时所 产生 的预计未 来现金 流量, 择恰 当的折现率 对其进 选 行折 现 后 的金 额加 以确定 , 在运 用 时应 当 具体 分 析 。 但 例如 : 甲企业 在 2 0 0 5年购 入一 套专 用设 备专 门 生产 乙产 品, 分别 是 A设 备 、B设备, 另有 c设备 是包 装线 设备 , 可承 接外 包业 务 。由于 技术更 新 等 因 素, 该设 备现 己陈 旧过 时, 生产 的 乙产 品产 销量 大 减, 日益 下 降 。到 减值 测 并 试 日, 面价值 分 别是 A设各 5 0万元 、B设备 3 0万元 , 帐 0 0 C设备 2 0万 元 。 0 1 、在 市场 上, A设 备 已不生 产, 其公允 价值 和 未来 现 金流 量现 值无 法单 烛确 定 : 2 、B设备 如现 在 出售, 计售 价 为 2 8万元 , 预 1 另将 发 生税 费及 劳务 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