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中籼稻抗优63的特征特性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完整版)水稻基础知识

(完整版)水稻基础知识

迟熟粳
“强-强-短”型: 华中晚稻籼
“弱-中-长”型: 华中中熟籼, 及粳、云贵的迟熟籼及粳
中籼稻主要类型
“强-中-中”型: 华南晚稻的
“弱-强-长”型: 华南及云贵
迟熟粳、云贵的迟熟籼
的冬稻籼
“强-强-中”型: 华南一季粳
“中-中-短”型: 华北的中、
(三)水稻发育特性理论的应用
1.在栽培技术方面的应用
是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包括种子发芽和根、 茎、叶、蘖的增长,并为过渡到生殖生长期积累 必要的养分。分为幼苗期和分蘖期。
(1)幼苗期: 从稻种萌动开始至3叶期。
(2)返青期: 秧苗移栽后,由于根系损伤,有 一个地上部生长停滞和萌发新根的过程,约需5d 左右才恢复正常生长,这段时间称返青期。
(3)分蘖期: 从4叶长出开始萌发分蘖直到拔 节为止。返青后分蘖不断发生,到开始拔节时, 分蘖数达到高峰。杂交水稻由于稀播,通常在秧 田即开始分蘖。
部分组成。
分蘖节或根节: 稻茎基部的节间不伸长, 各节密集,节上发生根和分蘖,习惯上称它为
分蘖节或根节。
茎秆: 茎上部有若干伸长的节间形成茎秆。
6.穗的发育 (1)形态结构
小穗 稻 二次枝梗 穗 一次枝梗
小穗梗 穗轴
(2)稻穗的分化发育
稻穗分化时期的检查: ①第一苞原基分
化到花药形成以前, 以全穗发育为对象划 分发育时期;
分蘖位: 分蘖在母茎 上所处的叶位。
(2)分蘖特性
1)分蘖叶位数: 凡分 蘖叶位数多的品种,分 蘖期长,生育期一般也
较长。
(2)分蘖特性
2)对环境条件敏感: 在分蘖叶位数相同的品 种间,但对温、光、水、肥等条件敏感的品种, 当条件不适宜时,分蘖芽处于休眠状态,分蘖发 生率低。

高抗白叶枯病杂交水稻抗优63栽培技术

高抗白叶枯病杂交水稻抗优63栽培技术
但 产 量 优于 汕 优 6 , 别 是 抗 白叶枯 病 方 面 , 优 6 3特 抗 3表现
在 江苏 , 般于 4月底 至 5月上 旬播 种 , 一 6月上 、 旬移 中
栽 , 龄 3- 5 。 田播 种量 为 1 k / m2 右 。 秧 0 3d大 5gh 左
22 适 当 密 植 .
摘要 抗优 6 3是 由 南京农 业 大 学育 成的 高产优 质 高抗 白叶枯 病 杂 交 中籼稻 品 种 ,0 2年 通过 安徽 省 审 定 , 品 种具 有 产 量 高、 质 20 该 品 优 、 性 强 、 应性 广等 特 点。 绍 了抗优 6 抗 适 介 3栽 培技 术 , 以期为 该品 种 的推 广栽 培提 供指 导 。 关键 词 杂交 中籼稻 ; 抗优 6 ; 3 特征 特性 ; 培技 术 栽 中 图分类 号 S 1 .4 文献标 识码 B 51 8 0 文章 编号 1 0 —5 3 ( 0 8 1 — 14 0 07 79 20 )8 09 — 1
抗优 6 3是 南 京 农 业 大 学 水 稻 所 于 1 9 9 3年 以 穗 大 粒
15 适 应 性 .
多、 高异 交 率 的 不 育 系 I- 2 为母 本 、 抗 水 稻 白叶枯 病 I 3A 含
基 因 Xa 7的恢 复 系抗 恢 6 一 3为 父 本 杂 交 配 组而 形成 的 高
且 产量 高 , 一般 都在 90 -.5/ m2 .0- 7 th 。 9
1 特 征 特 性 11 产 量 高 .
般 株行 距 为 1 . c 2 .12 . c 栽 2 . 2 . 66 mX 33 - 66 m, 25 55万 5 4 -
穴/ m2 右 , 穴 1 2粒 谷 苗 。 效 穗 控 制在 2 5 2 0万 h 左 每 ~ 有 2- 7 穗/ m2 内 , 高 苗 控 制在 3 0万 株 / m2 内 。 利于 通 h 以 最 9 h 以 以 风透 光 , 少病 虫 害发 生 。 高植 株 的抗 性 。 减 提

杂交中籼稻华优广抗占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杂交中籼稻华优广抗占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杂交中籼稻华优广抗占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杂交中籼稻华优广抗占的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以期为华优广抗占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杂交中籼稻;华优广抗占;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4-0199-01华优广抗占是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于1999年用优质不育系华丰a 与宁恢广抗占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三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

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0409);2007年通过云南省审定(审定编号:滇特(红河)审稻200601号);2006年通过湖南省认定;2007年通过河南省认定;2008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认定;2002年底申请品种保护,2005年3月1日获得国家新品种权保护。

目前,已在江苏、安徽、湖北、江西、湖南、云南、河南等地试验示范推广,均表现出优质、高产、抗病和较好的适应性等特点,而且在湖南、江西、广西、云南等地双季稻区还能作后季稻种植。

1产量表现该品种在各试验和种植地均表现为产量高。

2001~2002年在江苏省杂交中籼稻区域试验中,2001年平均产量9.47 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5.1%,增产极显著;2002年平均产量9.42 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3.06%,增产极显著;2年平均产量9.44t/hm2,较对照汕优63增产4.08%。

2003年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籼稻生产试验,虽然遇到极端高温年份,平均产量仍然达6.84t/hm2,较对照汕优63增产2.83%。

近年在省内外各地示范推广,均表现为高产、优质、抗性好和熟期适合。

2004年参加云南省红河洲杂交稻区试,平均产量11.35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23.2%,米质优,抗性好。

2004年在安徽省安庆市种子公司中稻新品种示范中,平均产量9.42t/hm2。

2004年在湖北孝感示范3.3hm2,平均产量达11.10t/hm2,名列示范品种的第1位。

中国杂交水稻的成功经验

中国杂交水稻的成功经验

一、引言杂交水稻是现代农业科技的重大成就之一。

1964年,袁隆平受一株具有显著杂种优势的天然杂交水稻的启发,率先在籼稻中开展雄性不育的研究,并于1966年首次报道“水稻的雄性不育性”,提出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育种设想,开启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之后,相继研究成功了三系法和两系法杂交水稻并大面积推广应用,不仅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为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具有杂种优势提供了有力佐证。

中国杂交水稻经过50多年的创新发展,成为了世界农业发展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本文客观、系统、全面地回顾并解读了杂交水稻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可作为一部杂交水稻发展简史呈现给读者。

二、杂交水稻概述杂交水稻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朝着应用方法由繁到简、效率越来越高、优势水平由品种间到亚种间,甚至远缘杂种优势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

三系法是通过细胞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配套实现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

雄性不育系为生产大量杂交种子提供物质基础,保持系用于繁殖不育系,恢复系用于给不育系授粉来生产雄性恢复且有杂种优势的杂交水稻种子[图1(a)]。

中国三系法杂交水稻于1973年成功实现“三系”配套,是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经典方法。

“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于1981年获中国国家技术发明奖特等奖。

图1 三系法(a)和两系法(b)杂交水稻示意图两系法是指只需不育系和恢复系进行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最为成功的方法首推光温敏核雄性不育(photo-thermo-sensitive genic male-sterile, PTGMS)系。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在长日照高温下表现雄性不育,在短日照低温下表现可育,在不育期内制种,在可育期内自交繁殖不育系,同时不需要保持系[图1(b)]。

两系法杂交水稻是中国独创的农业科技成果,于1995年研究成功,当前年种植面积占杂交水稻品种的50%以上。

优质杂交中稻花优63制种技术

优质杂交中稻花优63制种技术

进该组合试制种 , 过几年实践 , 经 已摸清了其亲本 的 特征 特 性 , 生 产 上 太 面 积 制 种 产 量 达 到 2 9 在 0
tJ :现将花优 6 高产制种技术 总结 如下 。 J t 3 1 亲本特征特性 花 l A是由籼稻 品种珍 岗 Ⅱ与粳稻品 种辽粳 l 0
恢复系明恢 6 3具有 分蘖力 强 , 穗太粒 多 + 花粉 量足 . 制种产量高等特点。明恢 6 基本 营养 生长性 3
强 , 泰宁 5月上旬播 种 , 在 8月中旬抽 穗 , 播抽 天数
10d左右 , 1 3 总叶片数 1 —1 6 7叶。 2 制种技术要点
号杂 交的 经 花药 培养后选 株 , 与珍汕 WA测交 、 多代回交转 育而戚 。它具有与一般籼稻不育 系明显
不同的生物学特性 , 了解 花 1 A的特性 , 于高产 制 对
2 1 适 时播 种抽 穗 , 定太局
种技 术的确定 具有指 导意 义。
11 花 1 . A的特征特性 1 1 I 生 态类 型 ._ 依照形 态分 类指 数法 ( 侃声 程
1 3, 9 )对花 1 9 A进行 籼粳 分类 , 56 FS 籼 )农 垦 以 40 P ( , 5 S粳 ) 8( 为对照 , 结果 花 1 A综合 评分 为 1 . 于 2分 介 籼稻 56 F S2分) 40 P ( 和粳稻 农垦 5 S 2 ) 闸 , 8 (3分 之 在
根据花优 6 3亲本的特性 , 合考虑 泰宁的气候 结 条件 , 为在泰宁制 种 . 宜 的抽 蔼期是 8月 中旬。 认 适 针对母奉花 1 A穗小粒轻 、 抽穗 整齐等特 点 , 们 总 我 结 出从秧 田抓起 . 攻好母本苗架 , 强调根外追肥等措 施. 以增粒增重为 目标 的制种技 术

明恢63(水稻)

明恢63(水稻)

明恢63(水稻)【基本情况】明恢63为母本与南农3005杂交,从F2代起,选优良单株,出糙选优质粒,连年南繁加代,扬州正季筛选,接种鉴定抗性,F5代与协青早A成对测配,1994年正季进行恢复力及优势鉴定,所选121个鉴定株系中,41号株系表现最为突出,株叶形态好,穗粒结构协调,测交F1穗数多,繁茂性好,籽粒克实饱满,结实率高,米质较优。

随即对该株系进一步分单株提纯和扩大繁殖。

1995年春在海南对该测交组合小面积制种,正季进行品比鉴定试验,其中恢复系产量达9.09t/hm2,比明恢63增产14.1%,测交组合产量为10.29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2%;米质也有较大改进;接种鉴定抗稻瘟病、白叶枯病.该组合1996年参加多点品比鉴定,1997~1998年参加江苏省区试和生产试验。

并推荐参加1999年南方稻区区试。

【特征特性】1996年多点品比鉴定,产量为9.92t/hm2,较汕优63增产14.7%。

1997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产量平均为9.15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7.56%,增产极显著;1998年继续参加江苏省区试,产量达10.04t/hm2,比汕优63增产8.64%,增产极显著。

2a区试产量稳定性分析,为高产、稳定类型。

1998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35t/hm2,比汕优63增产8.2%,达极显著水平。

据江苏省农科院植保系1997~998年连续2a接种鉴定抗性,协优507对自叶枯病菌KS-6-6、浙173、PX079抗级为3.表现抗病,对JS49-6平均抗性为1.5级,表现高抗。

对江苏稻瘟病代表菌株的4个生理小种ZC15、ZE3、ZGl及ZA49均表现抗病,且纹枯病田间发病轻,抗倒性强。

协优507米质较优,表现为出糙率、出米率高,谷粒细长,米粒半透明,腹白小。

经中国水稻所谷化系分析,糙米率81.4%,精米率73%,长宽比3.0,垩白度21.5%,透明度3级,直链淀粉含量24.7%,碱消值5级,胶稠度80mm、蛋白质含量9.5%。

水稻种植的高温热害防治[致富早班车] - 种植技术

水稻种植的高温热害防治[致富早班车] - 种植技术

水稻种植的高温热害防治[致富早班车]-种植技术导语:早上好,听众朋友,欢迎您收听今天的“致富早班车”,我是杨林。

近年来,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的增加以及温室效应的影响,全球气候逐渐变暖,极端高温天气的频率也随之增加。

高温天气不但对人们的生活、出行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而且对农业生产也造成了巨大影响。

可以说,高温热害作为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粮食作物高产和优质的重要因素。

那么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将以长江中下游稻区为例,向大家讲讲有关水稻高温热害的相关话题。

水稻高温热害是指在水稻抽穗结实期,气温超过水稻正常生育温度上限,影响正常开花结实,造成空秕粒率上升而减产甚至绝收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水稻抽穗前后各10天对温度最敏感,这一阶段,水稻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5摄氏度~30摄氏度,日平均温度在30摄氏度以上,就会对水稻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在生产中,我们通常以日平均温度为热害指标,日平均温度≥30摄氏度,持续3天以上;或者是以日最高气温定义的指标,日最高气温≥35摄氏度,持续3天以上为发生热害指标。

高温对水稻植株的损害与水稻的生育时期的关系十分密切。

许多研究表明:孕穗期如果遇到持续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水稻花器发育不全,花粉发育不良,活力下降。

抽穗杨花期是水稻对高温最为敏感的时期,这一时期遇到持续的高温,会影响花粉成熟、花药的开裂,使花粉在柱头上不萌发,导致水稻不能进行正常的受精而形成空壳粒。

在灌浆期,当日平均温度为30摄氏度~32摄氏度,日最高温度在35摄氏度以上时,会使叶温升高,叶片的同化能力降低,植株的呼吸速度加快,导致灌浆期缩短,千粒重下降,发生高温“逼熟”现象,受灾严重的田块,平均结实率只能达到20%~30%。

1、主持人:通过这个片花,您对于水稻高温热害有所了解了吗?看来,这水稻高温热害对水稻的危害我们还真是不可小看。

那么,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来预防高温热害的发生呢?我们请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曹娅晶老师来介绍一下。

杂交中籼两优6326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杂交中籼两优6326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率与千粒 重 变幅不
大 ,有效
穗数 的变
幅 大 于 每
穗粒数的
1o 0
维普资讯

: 全
技 服 公 髫 术 务 司 罂 ;
’ 啷 。 嚣 。晰
: 瑟
1 品种 来 源
3 产 量 表 现
该 品种是河南天 民种业 有限责任公司采用远缘杂交 结合
维普资讯
★本 刊支 持单 位 :桐 城 市徽 丰 种业有限公司
6 2 韵 36
特 征特性 及配 套栽培技术
、 马 曾新 国 黄 义德 : 叶传青 s
所 2 2 0 。 徽农 业 大 学 ; 德 农正 成 种 业 有 限公 司 ) 40 0; 安
摘 要 :经 田间试验和 生产示 范,总结 了两优 6 2 3 6的特征特性和优势特点 ,高产栽培的技术途径是穗粒并增 ,主攻足穗,扩库 强源,提 高总颖 花量 。具体措施 为合理确 定播期 ,在最佳时段抽穗 结实。精 量稀播 ,培 育适龄壮 秧。增施有机肥和钾肥 ,以适
宜 密度 保 足 穗 , 施 好 穗 肥 促 壮 秆 大穗 ,搞 好 水 浆 管理 。
20  ̄2 0 连续 3 02 04 年试验 ,亩单产 6 0 3k ,2 0 年 0  ̄7 2 g 0 5
细胞 工程技 术选育而成 的中早熟小 麦新 品种 ,2 0 0 3年通过国 家品种 审定委员会审定 ( 国审麦 2 0 0 3 , 0 33 ) 农业新 品种保护号
为 CA00 1 。 NO 1 9 E 2 特征特性
关键 词 : 两优 6 2 36
特 征 特 性 栽培 技 术
两优 6 2 是安徽省宣城市农科所用不育系宣 6 S与恢复 36 9

两优632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两优632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乡的宽带网络。目前各市 、 州已建立了与省 、 国家相连的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 1 王启基 . 青藏高原草地资源环境及 可持续 发展研究 . 青海草业 ,
1 9 .6 3 97 ( )
各类宽带 网, 实现了信息的网上发布、 资料的网上浏览和
使用、 网上学习和下载软件 。 但市 、 乡三级未能开通广 县、 域网, 报送数据、 资料或下载资料、 软件 , 还不能方便快捷 地直接进入网络 。 必须通过拨号方式进入, 不但速度慢 、 费 用高, 且极易掉线 , 严重影响了信息网络的使用和发挥。 因此大力推广三江源地区的信息网络建设 , 利用现代网络
[] 2 王螭 . 三江源” 区草地资源现状及持续利用途径 .草地 学报 , “ 地
2 51 o0 .
[] 3 赵宏利 .三江源生态 经济 区特色产 业发 展构想 .开发与研 究 。
20 0 4.3
技术与之相链接 , 实现数据的网上快速报送 、 处理 , 信息的
网上发布, 网上快速下载、 浏览、 使用资料和数据 , 把农牧 业现代化与科技信息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 以信息网络化带
稻纵卷叶螟及稻飞虱的防治 , 特别加强对稻瘟病的防治。
作者简介 : 曾宪成 ,17 )男 , (97一 , 安徽广德县人 , 助理农艺师 , 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
( 上接 2 页) 8 基层技术人员和干部群众的计算机操作技术 的培训 , 抓好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更新 , 解决必要的经费 , 是加快乡镇信息化建设 , 促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客观
维普资讯
安徽农学通报 , nu A . e B l 20 , ( 2 . A h i Si u .0 6 1 1 )9 . 1 2 4

两优凯63高产保纯制种技术

两优凯63高产保纯制种技术

3 g 长粒 型有短 芒 , 5, 单位 面积穗容量 大。 出叶速度 稍慢 , 浆速 灌
度 较 快 , 发 生 穗 萌 , “ 2 ” 敏 感 耐 肥 抗 倒 , 冷 性 较 强 。 易 对 90 较 耐
1 2 播 始历期 和主茎叶 片数 .
在 凯 里 ( 拔 6 8 , 均 温 1 4月 中 旬 播 种 , 始 历 期 海 1m 年 C) 5 播 为 7d 主茎总 叶数 1. 4, 5叶 。在 榕 江 、 平 和 靖 州 ( 拔 4 0 2 黎 海 0 m)
难免 有少部 份小 分 蘖在温 度低 于不育性 临界 温度 以下 抽穗灌
浆成熟 。为 了防止这种混 杂 , 是要加强 田间管理 , 时 晒 田, ~ 适 减小后期 小分 蘖成穗 ; 是适 时收割 , 证种子纯 度。 二 保
参考 文献
1 王 际 凤 . 巩 县 两 系 杂 交 稻 制 种 的 安 全 时 段 分 析 . 州 农 业 岑 贵 科 学 ,0 1 ( ) 1 ~ 1 2 0 ,5 :6 8
初播种 , 叶差 7 9 . . ~8 1叶 , 时差 4  ̄4d 使父母 本在 8月上旬 3 5,
抽穗扬花 。
6 上 旬 播 种 , 始 历 期 为6 ~ 6 d 主茎 总 叶 数 为 1 . ~ 月 播 5 , 7 12
1. 叶。 16
2 4 培 育壮秧 , . 插足基本 苗
6 防 杂保 纯
两系 制种过 程 中, 了要求 在 田问除杂 保纯 , 禁生 物 学 除 严
2 赵 华 筠. 质 新 组 合 K 优 0 7高产 制 种技 术. 优 4 杂交 水 稻 ,
2 0 ( ) 1 ~ 纯制 种技 术 3
吴元华 杨 立 杨桂 兰 邓群娥 ( 州省黔东 南州农业科 学研 究所 凯 里 56 0) 贵 5 0 0 詹 新 民 ( 南省靖州农 业局 480 ) 湖 1 4 0

龙粳63水稻品种介绍

龙粳63水稻品种介绍

龙粳63是一种水稻品种,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早籼稻品种,于2006年经过审定发布。

以下是该品种的主要特点和优点:
1. 早熟高产:龙粳63是早熟型水稻品种,成熟期为98天左右,且每亩平均产量达到1260公斤左右。

2. 优质口感:该品种米粒外观洁白匀称、籽粒大、粘性适中、口感细腻、香味浓郁,深受消费者喜爱。

3. 抗逆性强:龙粳63对低温、水淹和稗蝗的抗性较强,粘稠性强,能抵抗枯萎病及赤眼蜱威胁。

栽培适应性广,能适应不同的栽培条件和地理环境。

4. 种植适宜:该品种适合在江苏及周边地区种植,适合江淮沉淀土、粘壤土和轻质沙质土等土壤类型。

同时,还可以通过适当调整密度和氮磷钾肥配比等培育措施,进一步提高产量和品质。

综上所述,龙粳63是一种优质的早熟水稻品种,其具有高产、优质、抗逆等特性,适合于江淮地区和一些周边地区的种植。

这种水稻品种的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农民种植效益
和生活水平。

水稻育秧与移栽技术ppt课件

水稻育秧与移栽技术ppt课件

旱整地技术
一是耕地,耕地分秋耕、冬耕、春耕,也可分为干耕、
水耕;二是耙地,分干耙、水耙;三是平地,结合耕地, 耙地进行,达到田面粗平;四是作畦、泡田。五是施肥, 结合整地将腐熟的有机肥与化肥耙入土中,再放水泡田、 耙地,将肥料耙入耕层;六是耖田,是插秧前的最后一项 作业,目的是耖平田面,达到寸水不露泥。
(5)灌深水返青
秧苗移栽到大田后,由于根系受到损伤,有一段时间 相对停滞,这段时间叫返苗期。此期应尽量减少叶片蒸腾, 增加秧苗吸水,促使秧苗早发根早返青。此期的主要措施 是灌深水护苗,水深以不淹没“秧心”为宜。
水稻手栽与机栽
1.本田整地
(1)整地标准: (2)整地方法与措施
耕层深厚,土壤松软,上虚下实,渗漏适 宜,田面平整,高低不差寸,寸水不露泥


(二)水稻良种选择
1.辽粳371 2.旱稻65 3.津优2003 4.夏旱51 5.豫粳6号 6.杂交水稻-汕优63
二、水稻育秧技术
(一)水稻秧田选择与制作 (二)培育壮秧技术
(一)水稻秧田选择与制作
1.选择育秧地 一般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背风向阳,灌排方便,
便于管理,靠近本田,土质松软,通透性良好,有机质含 量在1.5%以上,pH在7.5以下,含盐量在0.1%以下的地 块作育秧地。 2.秧田制作 耕耙 作床 秧田培肥 具体方法有两个: 一种是就地取材,配制床土 另一种是应用床土调制剂调制床土
(3)秧田管理 立苗期:从播种到一叶一心
扎根期:从一叶一心到三叶一心
成秧期:三叶一心至移栽
三、水稻育秧移栽技术
水稻移栽的方法分 为手栽、机栽和抛栽
(一)水稻手栽与 机栽
(二)水稻抛栽技 术
2.水稻移栽

水稻制种花期相遇的调节技术

水稻制种花期相遇的调节技术

水稻制种花期相遇的调节技术10~江苏农业科学1999年第4期,口水稻制种花期相遇的调节技术——//,9蟹\孙扣忠李焕华(盐城市新洋农业试验站224331)5o寻摘要水稻制种中,依据亲本的特征持性,结合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情况和栽培技术等固素,确定好亲本的播期是水稻制种花期相遇的根本保障.做好叶龄调查和幼穗分化时期的剥查,掌握亲本的生育进程是进行花期调节的前提和依据.当亲本发育进程不同步时,要及时采取调节措施,前期以肥水调节为主,以抑为主,后期以920"等激素调节为主,以促为主.改变移栽秧龄,喷施多效唑,提前割叶等措施对亲本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各种调节措施配合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调控效果关键词水碉制种亲本播期花期相遇幼穗分化一—六■~一一一一水稻制种中最重要也最不易掌握的环节是父母本花期相遇的调节,而花期相遇的好坏直接影响产量的高低,决定制种的成败.笔者根据数年的制种实践和部分试验结果,现将水稻制种花期相遇的调节技术浅析如下.1播种期1.1依据亲本的特性确定好播种期播种期是决定花期的首要因素,台理的播期安排是花期相遇的前提.每一杂交组合亲本均有其特定的生育期,这是确定播种期的主要依据.不同的杂交组合父母本花期相遇的要求略有不同,有的要求同期抽穗,如汕优系列,有的要求父本早1--2d抽穗,如特优系列.在父本分两期播种的情况下,一期父本的播期应为:与母本同期抽穗或早于母本1~2d抽穗,二期父本迟于一期父本7~8d 播种.在父母本播期差较大的情况下,还要考虑到气候条件对先播亲本生长发育的影响.当温度偏低时,早播亲本生长发育迟缓. 播始历期延长,当温度偏高时,早播亲本生长发育速度较快,使播始历期缩短,这种变化可收稿日期:1999—05—20以达到2~3d.因此,先播亲本播种后,需定期调查叶龄,并根据叶龄进程调整后播亲本的播种期.由于每一杂交组合的亲本间都有一定的叶龄差,而且比较稳定,依据叶龄差调整,确定播种期十分可靠.1,2充分考虑栽培条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在确定播种期时要充分考虑本地栽培条件的特点,不同的肥水条件,栽培措施对亲本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的影响.在栽培条件中, 对生育进程影响较大的有两方面因素:一是肥水条件.由于制种亲本对肥水的敏感程度不同,对肥水敏感的亲本在不同的肥水条件下播始历期可上下波动5~6d,而对肥水不敏感的亲本只有1~2d.在偏肥田,低洼积水田制种,对肥水敏感的亲本需相应早播,瘠薄田,漏水田,爽水缺灌溉水田须相应推迟播种.具体天数根据亲本问对肥水条件敏感性的差异和肥水条件而定,一般在1--3d之间. 二是移栽期.不同的移栽秧龄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的影响,早移栽早抽穗,迟移栽迟抽穗.受茬VI条件,土壤条件,劳动力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的制种田父母本可以分期移栽,而有的只能同期移栽.对于亲本间播期差较大的组台,同期移栽会使早播亲本江苏农业科学1999年第4期的移栽秧龄很大,始穗期会推迟2~3d.而小秧直栽可以使始穗期提早2~3d.在确定播种期时,需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1.3意外情况的补救当先播亲本按期落各,而后播亲本由于受气候,劳动力,灌溉水等因素的影响而不能按期落谷,或落各后发生意外需重播时,除了尽早抢种后播亲本外,对先播亲本需采取抑制措施,以延缓其生长发育.可在一叶一心期,每亩净秧板用多效唑100g对水50kg喷施,可使始穗期推迟3-4d.2营养生长期21定期调查叶龄.掌握生育进程营养生长期的一切调节措施都基于亲本的生育进程.准确的叶龄调查,切实地掌握生育进程.是制订好调节措施的前提.叶龄调查一般可用打点法,从秧苗第3叶展平开始.每5~7d调查一次,每次在展平叶上打上印点做标记,并记录好打点日期,打点叶片数和叶龄.秧田每批秧选2~3点,每点10株, 大田每30~50亩选1点,每点母本,各期父本各10株.选点要有代表性,对于土壤,肥水,苗源等固素有明显差异的田需单独定点.2.2调节技术2.2.1移栽期调节移栽期能影响生育进程.在秧田期如果发现亲本问生育进程有差异:可以利用移栽期进行调节.生育进程偏快的推迟移栽.生育进程偏慢的提早移栽. 2.22肥水调节肥水调节是利用亲本间对肥水敏感性不同的特点,通过偏施肥和控制水层来调节双亲的生育进程,促使花期相遇.肥水调节是营养生长期最主要的调节手段.通过叶龄调查当发现父母本(主要是一期父本和母本)发育进程不同步时,需及时采用肥水调节措施.肥水敏感的亲本发育偏快时,对其偏施氮肥,同时保持深水层;敏感亲本发育偏慢时,对其尽量不施氮肥,同时控制浅水层.对发育偏慢的一方还可偏施KH,VO4.以促进生育进程.调节效果因亲本对肥水敏感性差异的大小和调节力度而异, 一般为3--4d.肥水调节从秧苗移栽活棵一直到抽穗前均有一定的效果.3幼穗分化到抽穗扬花期31剥查幼穗.掌握幼穗分化进程进入穗分化期以后,除了叶龄调查外还需进行幼穗剥查,结合穗分化进程准确判断双亲距抽穗的天数.特别是穗分化进入到花粉母细胞形成期以后.就需完全依靠剥查幼穗来推断抽穗的天数.幼穗分化时期的识别方法以及分化时期与叶龄余数,距抽穗天数的关系可参照表1.32调节措施表1幼静分化时期识别及与叶龄余数,距抽穗天数关系从幼穗分化到抽穗是花期调节的关键时期.尽管各种调节措施的效果都是微效的,一般只有几天,但在生产实践中却有着重大的(下转第9页)江苏农业科学1999年第4期9大,如将每年的气候条件大体分为正常或基本正常年,较差年,灾害年三种类型.其中正常或基本正常年有14年,占70%,较差年有1980,1987,1997年共3年.占15%,灾害年有1990年,1991,1992年共3年,占15%.从产量表现和年度间气候条件的变化情况看,第一,气候条件正常或基本正常年份,表现为增产,其中1982年,1984年,1989年和1998年,都是产量上台阶的年份;第二,灾害年份是指某种自然灾害带有全局性的,范围广,程度重,较短时间内难以抗拒,如1990年8月31日至9月1日的15号台风和伴随的暴雨,致使垒市207.4万亩杂交中籼及常规中籼稻,几乎全部平铺倒地.造成严重减产. 1991年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绝收面积达到36.9万亩.严重受涝面积占稻田面积的81%,受灾面积之大,损失之惨重,是建国以来绝无仅有的;第三,气候条件的有利和不利,固然对水稻生产有着重要影响,但及时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能够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如1987年的气候条件属较差年份, 雨日较多,日照较少.但由于补救措旅及时, 得力,这一年的产量仍与上年持平;第四,对一些特殊年份.应作具体分析.如1992年属(上接第11页)意义.这一时期除了继续采用肥水调节以外.主要还可采用以下措施.3.2.1多效唑调节幼穗分化进入5~6期时.对发育偏快的亲本喷0.2%多效唑溶液, 净面积每亩50kg,可推迟始穗期2~3d.若2d后再喷一次可推迟始穗期4~5d.待始穗时,按正常标准喷旅"920"可解除抑制作用.3.2.2割叶调节在穗分化进入第7期以后,可采用割叶法推迟始穗期.轻割叶可推迟2~3d,中割叶可推迟3~4d,重割叶可推迟5-7d.轻,中,重割叶的标准分别为割去剑叶的1/3,1/2,2/3.穗分化进入8期以后.割叶不能延缓抽穗,割叶后使用"920".还灾害年,8月31日16号台风,9月23日19 号台风,两次台风直接袭击,64.9%的水稻发生倒伏,在及时采取开沟排水等应变措施后,每亩损失仅为353kg.对于台风,洪涝,低温,连阴雨等不利的气候条件,采取的基本对策和应变,补救措施有: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努力达到高产稳产农田标准,以提高防灾和抗灾能力;二是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较强的水稻品种. 杂交中籼稻汕优63,中粳9516等不仅产量高,而且抗逆性较好.品种茬口布局上.做到籼,粳稻按片,按圩口分开种植;三是推广群体质量栽培,提高应用标准,发挥个体生长优势,增强稻株抗逆能力;四是低温年适期早播早栽,争取早抽穗和正常灌浆结实.梅雨来得早.梅雨期长的年份.对水稻早发和搁田不利,采取适当增加基本苗,提早开淘搁田等措施.以提高成穗率,取得足穗和争取大穗;五是高温干旱年份.采取以湿为主的水浆管理. 改善田问小气候.适当增加后期用肥,避免因缺水或缺肥而造成的早衰这些防灾,减灾的实践.不仅为抗逆栽培和抗灾夺丰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必将促进水稻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可使抽穗提前1~2d.重割时对产量有一定影响.3.2.3调花宝,"920"调节穗分化到7期的中后期.对发育偏迟的一方单独喷施调花宝,"920"液,可使其提早开花2~3d.用量分别为净面积每亩喷lOOmg/kg调花宝溶液50kg,或lOmg/kg"920"液50kg.但在穗分化进入7期以前,喷施调花宝或"920"只能使茎秆拉长.不能提早花期.以上各种调节措施可根据需要配合使用,前期以控为主以促为辅,而后期以促为主以控为辅.。

中豆63品种简介

中豆63品种简介

中豆63品种简介
品种名称:中豆63
引种特征特性:中熟夏大豆品种。

2021年安徽省适应性种植试验表现为有限结荚习性,白花、灰毛,卵圆形叶片。

籽粒椭圆、黄色、褐脐。

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抗倒伏。

平均株高6 7.2厘米、底荚高度12.9厘米、有效分枝3.5个、单株荚数37.3个、单株粒数68.7粒、百粒重22.1克。

全生育期99.6天左右,比对照品种(中豆41)早熟3.2天。

2021年经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对花叶病毒抗性鉴定,抗流行株系SC3,抗流行株系SC7。

引种产量表现:2021年引种试验平均亩产202.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0.3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一般6月上中旬播种,播前晒种1-2天;2.合理密植:每亩留苗1.3万-1.5万株;条播和点播行距40厘米,株距11-13厘米,撒播每平方米留苗19-22株;3.肥水管理:一般基肥亩用纯氮3千克、五氧化二磷3千克、氧化钾3千克;花期视苗情亩追施纯氮3千克,鼓粒后期可喷施磷酸二氢钾。

注意抗早排涝,花荚期保持土壤湿润;4.病虫草害防治:播前使用土壤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播后及时防病治虫除草。

种植风险提示:遇干旱要及时灌水,注意防治大豆花叶病毒病和胞囊线虫等病虫害。

”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袁隆平是事实的追随者“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袁隆平是事实的追随者“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科学家是真理的侍者,是事实的追随者。

袁隆平坚信实践能发现事实,发现真理,并能验证真理。

……凡是涉及不顾农民利益、无视事实的事,他都能挺身而出毫不含糊地阐明事实,至于是不是得担风险,袁隆平在所不计。

前些年一家有影响的报纸在头版刊登了一篇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

这种不顾事实的说法给农业科研人员和广大农民心头蒙上了阴影。

袁隆平写了一封信寄给了《人民日报》,凭着他杰出的学识和无与伦比的实践,用事实说明“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

1992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刊登了袁隆平的来信。

信中,袁隆平用平和的语气、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

1976—1991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19亿多亩,增产粮食近2000亿千克。

由此可见,杂交水稻的推广,对解决我国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一个水稻良种“汕优63”是杂交稻。

近几年的年种植面积都超过1亿亩,平均亩产稳定在500千克左右,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被评为全国优质籼稻米。

的确,在我国南方生产的稻谷中,有相当一部分米质较差,这主要是双季早稻。

目前积压的稻谷以及历年来粮店出售的大米,大多数为这种早籼稻。

他写道,双季晚稻和一季中稻一般品质较好,粮店偶尔出售这种稻米时,则出现排长队争购的现象。

而杂交稻则占双季晚稻和中稻面积的80%左右,产量占90%以上。

因此,说杂交稻属劣质米与事实不符。

袁隆平进而写道,其实,杂交稻、常规稻与任何其他农作物一样,品种不同,产量和品质是有差别的,有的甚至相差悬殊。

一般地说,大多数杂交稻品种的米质属于中等,其中也有个别杂交稻品种的米质较差,但绝不能以个别品种的优劣来概括一般。

就这样,袁隆平捍卫了事实,也捍卫了真理。

对于不符合事实,严重违背科学规律的事情,袁隆平也以同样的胆识力排众议。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交中籼稻抗优63的特征特性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抗优63的特征特性及其配套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时播种、适龄移栽、适当密植、合理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方面的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杂交中籼稻;抗优63;特征特性;栽培要点
抗优63是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所于1993年以穗大粒多、高异交率的不育系II-32A为母本、含抗水稻白叶枯病基因Xa-7的恢复系抗恢63为父本配组而形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杂交水稻新品种。

该品种保持了汕优63的基本特征特性与优良农艺性状,栽培技术也与汕优63相同,但产量优于汕优63,特别是抗白叶枯病比汕优63强,解决了我国南方稻区受白叶枯病常年流行危害的难题。

此技术已授予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92103511X。

2002年3月通过安徽省审定,审定编号为:皖品审02010327。

1主要特征特性
1.1产量高
1999年参加安徽省区试,平均产量为8 000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3.59%;2000年参加安徽省区试,平均产量为8 260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75%;2年平均产量8 130kg/hm2,比对照增产2.67%,均达极显著水平。

2001年进入安徽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 830kg/hm2,比对照增产3.47%,达极显著水平。

1.2品质优
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结果,糙米率80.50%,精米率72.45%,整精米率57.06%,粒长6.1mm,长宽比2.5∶1,垩白为5级,糊化温度为4级,直链淀粉含量23.38%,胶稠度40mm,蛋白质含量7.70%,综合评分达国标二级米标准。

1.3抗病性强
据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1998年抗性接种白叶枯病代表菌株鉴定,对KS-6-6、PXO79、JS49-6等3个菌系抗性反应为1级(高抗),对浙173强菌系抗性反应为3级(抗)。

纹枯病、稻瘟病轻。

1.4农艺性状优良
该品种全生育期142d左右,与汕优63相仿,株高1.1~1.2m。

分蘖性强,成穗率高,叶片中宽,穗型中等,后期熟相好。

一般有效穗255~270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50粒左右,穗长24.9 cm左右,结实率85%左右,千粒重28~30g。

1.5适应性
先后在江苏、安徽、河南、云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湖南等白叶枯病常发区、重发区试验示范应用,普遍反映:对白叶枯病抗性显著超过其他组合,表现出产量高、适应性强等特点。

2栽培要点
2.1适时播种,适龄移栽
根据当地气候和栽培习惯,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

在江苏,一般于4月底至5月上旬播种,6月上中旬移栽,秧龄30~35d。

大田播种量为15kg/hm2左右。

2.2适当密植,争取多穗获高产
一般株行距为16.7cm×(23.3~26.7)cm,栽22.5~25.5万穴/hm2左右,每穴1~2粒谷苗,有效穗控制在255~270万穗/hm2以内,最高苗控制在390万个/hm2以内,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2.3合理施肥,强化田间管理
在肥料运筹上,重施基肥,早施返青分蘖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

主要是抓前期,施肥可采取一炮轰,施碳铵900kg/hm2,过磷酸钙600kg/hm2,氯化钾150kg/hm2,或45%复合肥375kg/hm2加碳铵450kg/hm2。

移栽后5~6d结合化学除草,施尿素120~150kg/hm2加除草剂撒施。

后期看苗补施穗肥,施尿素45kg/hm2,氯化钾75kg/hm2,以养根护叶,提高结实率。

水浆管理采取浅水栽秧、寸水活苗、薄水分蘖、够苗晒田。

每公顷茎蘖数达到预定穗数时进行重搁田,减少无效分蘖,同时也可防止因高产或不利气候导致倒伏现象的发生。

后期干干湿湿灌浆,促进光合产物顺利转移,使籽粒饱满。

同时切忌断水过早,以防早衰减产。

2.4综合防治病虫害,确保丰收
生育期间注意做好稻蓟马、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防治工作。

建议使用强氯精、浸种灵等药剂浸种。

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病虫情测报并在他们的指导下对症下药,做好病虫防治工作。

重点防治苗期秧田的稻蓟马、分蘖成穗期的螟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等虫害,在分蘖盛期和孕穗期各防水稻纹枯病1次。

3参考文献
[1] 徐勇,徐福海,刘金波.高产高抗白叶枯病杂交中籼稻II优98[J].中国种业,2006(1):60-61.
[2] 龚红兵,周义文,刁立平,等.几个杂交稻组合的适应性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06(6):25-28.
[3] 徐勇,徐福海,刘金波.K优81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世界,2005(1):11.
[4] 丁伦友.高抗白叶枯病系列杂交稻的选育[J].杂交水稻,2005(1):11-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