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8课《《孟子》两章》课件(基础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下册18课、《孟子》两章PPT课件

九年级下册18课、《孟子》两章PPT课件

内容解析
最后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
助。还在后面以得道者与失道者的不同结局
来形成对比,再次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2020年9月28日
11
本文结构简图
摆出观点:
(总)
论证观点: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举例论证: (战争) 道理论证:
(分) (治国)
进攻失败
防御失败 排

域民…… 论 固国…… 证
1、城:内城 2、郭:外城 3、环:围 4、而:
表修饰关系,译为“着”
5、而:但是、却
6、夫:读作fú,句首发语词
7、得:得到
8、然:这样9、而:但是、却 10、者:……原因
11、是:这 12、城:城墙 13、非:不是
14、池:护城河 15、兵革:武器装备;兵:兵器;
革:甲胄
16、坚利:坚固锋利
17、米粟:粮食 18、委:放弃 19、去:离开
8、威:震慑、威服
9、兵革:武器装备
10、利:锋利、锐利。兵革之利:武力强大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
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 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内容解析:前面列举了两个战争中的事例来论述,强调
了战争中需要“人和”,这里用“域民……固国……威
天下……”讲道理,论证“人和”在治理一个国家中的
件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其中
“人和”是最重要的。作者首先摆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2020年9月28日
6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 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 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8《孟子两章》课件(62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8《孟子两章》课件(62张ppt)

他们虽然出身卑微,但都历经了苦难的 磨练,被提拔任用,做出了一番作为。
第二段
个人 常常处在困境, 才能不断奋发 正 小
经受磨炼 的益处
国家 常常没有忧患, 往往遭至灭亡 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论点:
论证方法:
主要是由个别到一般,最后推断 出中心论点。 即特殊论据 —— 一般论据 — — 中心论点。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及 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 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 子万章等合著的。与《论语》、《大学》、《中庸》 合 称四书。 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王道”, 主张和平,反对战争。提倡君王要“与民同乐”, 人与 人之间要相亲相爱, 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 。 孟子在教育方面的思想、主张,有不少是值得我们借 鉴的。 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 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狱官
故天将降大任
于 是人也,必先苦其心
所以
责任


使……痛苦 使他受到贫 困(之苦)
曾益其
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使……劳累 使……饥饿
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
违背 扰乱
所不能。
用来
使…惊动, “增”增 加 使…坚韧
人恒
常常
过,
犯错误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 这样以后 困扰 “横”梗 塞,不顺
2、故 必 劳 饿 空 行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是 人 也, 先 /苦 其 心 / 志, 其 /筋 骨, 其 /体 肤, 乏 /其 身, /拂 乱 /其 所 为-------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8 《孟子》两章(课件1)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8 《孟子》两章(课件1)

板书设计
天时 不如 地利
举例 论证 守方失利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攻方失利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战争 得道多助 得道 失道寡助
地利 不如 道理 人和 论证 人和
人和
治国
“仁政”
• • • •
• • •

• 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 形和圆形。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 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 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 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第二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青蛙在开水里逃生
• 青蛙在温水里死亡
fù yuè quăn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
gé 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 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xī 百里奚/举于/市。
舜:舜原来在历山耕田,30岁时被尧起用,后来继承 尧的君主位。 傅说:傅说原在傅岩地方作泥水匠,为人筑墙,殷 王武丁访寻到他,用他为相。 胶鬲:胶鬲起初贩卖鱼和盐,西伯(周文王)把他 举荐给纣。 管夷吾:管仲(字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 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了,管仲 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 相。 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 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 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亡后被俘,由晋入 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出来,用 为大夫。
预习与交流舜/发于/畎亩之 Nhomakorabea,傅说/举于/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孟子》两章课件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孟子》两章课件 新人教版

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ɡuǎ zhù)。寡助 (ɡuǎ zhù)之至,
通叛,背叛 到
归顺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第六页,共11页。
1)本文(běnwén)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 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qiáng diào)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 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qiáng diào)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 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 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 钉截铁,不容置疑。
第十一页,共11页。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 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语气词
护城河 放弃 离开
甲衣,兵器(bīngqì),武器 装备
米,谷,泛指(fàn zhǐ 粮食
第五页,共11页。
下页
限制 巩固
征服
故曰,(x域ià民n不z以hì封) 疆之界,固(国gǒ不n以g 山溪之险,威天
gù)
第三页,共11页。
仁政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施行

有利(yǒulì) 地理形式 的天气 天时不如((xbíùnrgús)h地ì)利有,利地利不如(bùrú)人和。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第四页,共11页。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bùshèng)。夫环而攻之,
内城 外城 围 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bùshèng)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孟子两章》课件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孟子两章》课件

划分句子节奏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文章翻译
• 自主翻译,发现难点。 • 师生合作,解决难点。 • 小组互查,教师抽查。
难句解释:“征于色,发于声, 而后喻” 三个短句都有省略: 1. (憔悴枯槁)征于色 2. (吟咏叹息)发于声 3. 而后(众人才能)喻(之)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 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它们为什么用双重否定句?
• 双重否定句意思最肯定。 • 充分铺写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 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 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 的结论有了更强的说服力。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 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是 从反面说。从正面说,“域民”、“固 国”、“威天下”应靠什么呢?
孟庙大门
至今山东邹城还完好地保存着 孟庙和孟府,他们都是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
1
孟庙“亚圣殿”和 其中供奉的孟子塑像
《孟子》两章

3
孟母教子
孟子三岁时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孟母非常 疼爱自己的儿子,曾为孟子选择合适的学习环境而 三次搬家,最后搬到学宫附近。孟子自小受到严格 管教,据说有一段时间他十分贪玩,孟母便剪断织 机上的麻布,告诉他若不勤奋读书,就会像这块麻 布般半途而废。“三迁”、“断机”等教子故事, 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写道:“昔孟母,择邻 处,子不学,断机杼。” 后来孟子师从孔子的孙子孔伋(子思)的弟子, 终成一代儒学大师。
1. 2. 3. 4.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 多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 革之利。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 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8 《孟子》两章 课件 (共40张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8 《孟子》两章 课件 (共40张PPT)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限制 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威震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 通叛,背叛 到 归顺 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 矣。 要么, 或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检测练习
• 1.孟子,名______,字______,是____时代人, 他是孔子以后的_________。《孟子》是一部 记录_________的书。
作品简介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 所作,是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 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长篇 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 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 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目标:
1、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解释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 正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3、用自己的话说出“天时、地利、人和”、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的含义。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据
类推
{ ↓ {

结论

防御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 ——
进攻 ——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
战争需要“人和”
治国需要“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品味孟子语言特色
文章的第三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表达效果?
归纳;运用双重否定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 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理条件的优越。
文章第4段Leabharlann 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 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 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
拓展延伸
1、从古至今有哪些“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例子?举例反思。 2、结合《政治》,《历史》说说 如何保证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8课 《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8课 《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九年级语文下册
◆ 孟子:(约前372-289)名轲, 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是 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推 尊为“亚圣”。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 行的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现存七篇。
◆ 主张:孟子提出了施“仁政”、 行“王道”“民贵君轻”的政治 主张。
听读课文,要求:
1、听准字音; 2、分清句读。
1、读准下列字的音。
夫( )粟( )畔( )
2、解释划线的字词。 A 七里之郭
B 环而攻之
C 池非不深也
D 委而去之
E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F 亲戚畔之
G 地利不如人和
H 威天下不以兵 革之利
3、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A 池 古义:
今义:
B 兵 古义:
今义:
C 亲戚 古义:
今义:
4、翻译句子。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 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下列加 线字的读音 你能读准吗?
1、七里之郭 guō 2、米粟非不多也 sù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yù 4、亲戚畔之 pàn
你能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吗?
1、环而攻之/而不疆之界,固国/不以 山溪之险,威天下/ 不以/兵革之利。
4、得道者 /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 /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 顺之。
战争
得道多助
地利
域民
失道寡助
不如 人和。
道理
固国 威天下
治国
“仁政”
■ 你知道历史上或生活中的哪些例子印 证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古训? 跟同学们介绍一下。
■ 文中讲述了“人和”的重要性,你作为 新时代的中学生获得了哪些启发呢?
本文是典型的议论文,结合相关知识: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第18课《孟子》两章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第18课《孟子》两章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脸色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
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
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
导致灭亡。
H
22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词类活用 生: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 使……生存发展
死: 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 使……萎靡死亡
译文: 这以后,(人们才)明白忧患可以使 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 孟 子 ︾ 两 章
H
1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
孟 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 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 孟”,有“亚圣”之称。他生活在 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 “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 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
子 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有 《孟子》 (现存七篇)一书传世。 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 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 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 要是“兼爱”“非攻”,主张和平, 反对战争。
H
2
<<孟子>>二章
得 道 多 助 失 道 寡 助
H
3
教学目标:
1.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 文意,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 助、 失道寡助” 的含义
4 . 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中对第四段论证的理解
接着从 攻守 两 方面分两层进行论证,得出
“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的结论,进而推出
“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的结语。
4、得“人和”的实质:得道 。
5、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天下顺之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传统文化知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四大书院中位于长沙的是岳麓书院,四大名楼中位于武汉的是黄鹤楼。 B.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曾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中秋
C.“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 《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D.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赏花灯、猜灯 谜等。
米粟:
寡助之至:
多: 天下顺之: (2)通假字 亲戚畔之:
☆温故知新☆


先学一点


1.划线字注音。 米粟(sù) 亲戚畔(pàn)之 域(yù)民 2.理解下列词语。 (1)重点实词 城:内城。郭: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 池:护城河。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 坚利:坚固锋利。米粟:指粮食。 多:充足。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 (2)通假字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形容词用作动词,震慑征服。
☆课堂提高☆
文言文阅读。(12分)
做的怎样?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课堂提高☆
【答案】C “万钟”,形容粮食多。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做的怎样?
【解析】试题分析:“钟”,古代量器,与粮食有关,非“盛装饭食的器具”,
☆课堂探讨☆
探究一下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课堂探讨☆
(1)古今异义
探究一下
委:古义:
去:古义: 域:古义: 亲戚:古义: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 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第五单元 宽厚以 待人
第18课 《孟子》两章
要学会

【本节要点】 1.了解孟子及《孟子》文学常识。 2.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温故知新☆
1.划线字注音。
先学一点
米粟( ) 亲戚畔( )之 域( )民
2.理解下列词语。 (1)重点实词
城:
池:
郭:
兵革:
三里、七里:
坚利:
人和:
☆课堂提高☆
1、解释句中划线词语。(4分)
(1)渔人甚异之( (3)便要还家( ) )
灵活运人道也(
) )
☆课堂提高☆
【解析】
做的怎样?
【答案】(1)感到惊异 (2)交错相通 (3)通“邀”,邀请 (4)值得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 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 “异”意动用法,感到惊异;“交通”古今异义,交错相通;“要”通假字, 通“邀”,邀请 。
《哈姆雷特》等。
C.《墨子》一书辑录了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创始人墨子的言行,《孟子》是孟子及 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箪”“豆”“万钟”均为古代盛装饭食的器具,
“牺牲玉帛”中的“牺牲”专指祭祀用的猪、牛祭品。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又叫“国风”,使各地的 民歌。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2)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洁: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课堂探讨☆
(1)古今异义 委:古义:放弃。今义:委任。 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去。 域:古义:限制。今义:地域。
探究一下
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因婚姻联成的关系。
(2)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洁:“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四书”。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
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 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 理直气壮。
☆课堂提高☆
佳节的美好祝愿。
做的怎样?
☆课堂探讨☆
了解孟子及《孟子》文学常识。
探究一下
☆课堂探讨☆
你知道吗?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 期邹国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人 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 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并借此游说齐、梁等国,曾一度为齐国客卿。当时天下以互相攻伐, 富国强兵为能,因此视其主张为迂阔,远离实际,不予采纳,因此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成就。他 退而讲学、著述,他的学生们记他的言行,成为《孟子》七篇。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杰出的散文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 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编在一起,称为
☆课堂提高☆
【答案】D 错,“赏花灯”“猜灯谜”是在元宵节。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做的怎样?
【解析】试题分析: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知识积累直接判断正误。D
☆课堂提高☆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做的怎样?
)(2分)
A.《乡愁》的作者余光中、《那树》的作者王鼎钧分别为台湾诗人、作家。 B.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戏剧大师,代表作有喜剧《威尼斯商人》、悲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