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开市场操作的发展变化分析主要国家央行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退出机制

合集下载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分析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分析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分析中国央行是负责制定并执行国家货币政策的机构。

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央行不断优化货币政策,努力维护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

一、货币政策的基本原则中国央行执行的货币政策基于以下三个基本原则:(1)稳健的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指要保持货币发行量与国内经济发展相适应,避免货币供应过度,避免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等问题。

(2)中性的货币政策。

中性的货币政策是指要避免货币发行量过大或过小,确保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相平衡,既不使货币过于紧缩,也不使货币过于宽松。

(3)透明的货币政策。

透明的货币政策是指要公开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和执行情况,使市场能够更好地预期和适应政策,降低政策的不确定性。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中国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1. 利率政策中国央行通过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等各种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活动水平。

利率政策的核心是指导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2.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是中国央行用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

中国央行可以通过对不同类别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整,影响金融机构的存款投放规模,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3. 汇率政策汇率政策是中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央行可以通过干预汇率市场来影响人民币汇率,进而对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三、当前货币政策形势分析近年来,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逐渐向稳健中性方向调整,政策重点是控制通胀和防范风险。

具体来说,中国央行执行的货币政策有以下特点:1. 货币政策趋于稳健中性目前,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更加稳健中性。

从2017年开始,中国央行先后调降逆周期因子、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利率调整措施,以避免货币过于宽松。

同时,中国央行加强外汇管理和金融稳定监管,稳步推进金融去杠杆。

这一系列调整表明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已经向稳健中性方向调整。

央行近年货币政策分析报告

央行近年货币政策分析报告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中国央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自2013年6月开始实施操作。

自此,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又增加了一项。

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一、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公开买卖债券等的业务活动即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

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存款货币银行按法律规定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与其吸收存款的比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

由于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存在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

因此,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限制了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最终起到收缩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三、中央银行贷款:中央银行贷款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简称再贷款,是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渠道之一。

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贷款的总量及利率,吞吐基础货币,促进实现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目标,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信贷投向。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持有的未到期已贴现商业汇票予以贴现的行为。

在我国,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贴现总量及利率,明确再贴现票据选择,达到吞吐基础货币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目的,同时发挥调整信贷结构的功能。

四、利率政策: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利率;再贴现利率,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

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实际效果分析

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实际效果分析
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实际效果分析2010年第10期总第205期兰州学刊la1zhouxllekanno102010genera1no205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实际效果分析骆志芳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重庆400067摘要针对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实际情况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公开市场操作的建议措施旨在为提高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06 08 月多次提高法定存款 应收缩。但从 20 06年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来 看, 比 说明从 20 年下半年开始至20 年 8 却
准备金率和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的回笼力度使基础货币余
额的增速加快。 08 20 年下半年和 20 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 09
21 0 0年 第 1 0期 总 第 2 5期 0




No. 0 201 1 0
La1z o lek n / h u Xl a
Ge e a. . 0 n r1 No 2 5
我 国 中央 银 行 公 开 市 场 操 作 的 实 际 效 果 分 析
骆 志 芳
( 重庆 工 商大 学 财政 金 融学 院 , 庆 重 4 06 ) 0 0 7
4 1 .% 8 l2% 18 .
收回 流动性 41% 2 % 7 . 7
公开市场操作是一种市场化的货币政策工具 , 要达到货
收回流 4 % 3 动性 . % 8 收回 流动性 3% 2 . . 5 册 满足流 51 33 动性 .% .% 1 9 满 足流动性 2O% IO . .% 6 8
作效果, 并提出一些建议措施, 旨在为提高中央银行公开市 场操作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从公开市场操作的发展变化分析主要国家央行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退出机制

从公开市场操作的发展变化分析主要国家央行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退出机制

危机救助过程中的发展变化情况 , 来研究主要国家央行非常规货币政策退 出机制的独特
一 关于 常规及 非常规货 币政策 的研 究文献简介
长期以来 , 理论界对于货币政策的研究主要立足于常规货币政策范畴, 对于危机救助 的政策工具也倾 向于选择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 自20 1 年 一 X 6 年 日 0 2( ) 本央行实行数量 宽松的货币政策 以来 , 有关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研究也随之兴起 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后 , 随 着非 常规 货币政 策在 全球 范 围内 的广 泛实施 , 理 论 界 与 中央银 行 专 家们 对 于 非 常规 货 币
同时 还要求 交易 对手 具有 较高 的传导 货 币政 策 的能 力
场利率走势 ,就可以影响金融市场中长期利率 , 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调控方式
经过 2 多年 0
的实 践 ,上 述货 币政 策实施 方式 已被 主要 国家 央行 认 为是 体 现其 透 明 度 与公 信 力 的经 典
即使 当金融市场受危机冲击难以顺畅运行时 , 如果央行能及时通过公开市场
W or in g P 叩 e r , W P /2 (洲 / 2 2 6 . k )9
0 7
小奋研忆
总3 期 第 5
施 , 主要通过向特定借款人提供直接或间接的信贷支持 , 来促进信贷市场复苏 , 美联储倾
自200 年 一 0 6 年 日 1 20 本央行实行数量宽松的货 币政策 以来 , 有关非常规货币政策
的研 究也 随之兴 起 日本央行 实行 的数量 宽松 政 策 主 要具 有 三 个 特 点 :一是 日本 央 行将 基准利 率 降低 到接 近零 的水平 ,并 将公 开市 场操 作 目标 由隔夜 利 率 转 变 为存 款 机 构在 央 行 的超 额准 备金 存 款余 额 ;二 是 日本 央行 通 过直 接买 人政 府债 券来 实现 其数 量操 作 目标 ; 三是 日本 央行 承诺 只要 C P 下跌 走 势未 发 生 变化 , 就 会 持 续 实施 数 量 宽 松 的政 策 I 不少 学者 对 日本 央行 实施 数量 宽松 政策 的经 验教 训 进 行 了 系统 研 究 , 主 要 归纳 为 以下 五个 方 面 :其 一 , 央 行增 加基 础货 币供 应不 一定 能创 造 宽 松 的货 币 环 境 , 如 果货 币乘 数 出现 大 幅 下 降 , 将 削 弱数量 宽松 政策 对 实体 经济 的刺激 效果 (H r s i 20 0 ) ;其 二 , 银行 体 系 的状 况 i oh 6 对 于数 量宽 松政 策 的实 施效 果 至关 重要 , 当商业银 行需 要大 幅 降低杠 杆 率时 , 向非 金融机 构 提供 贷款 的意 愿将会 受到 影 响 ( C a a er , K a hya 200 ) 其 三 , 央行 试 图通 过 实 施数 b l o s p 6 ; 量 宽松 的货 币政 策促使 中长 期 收益 率 曲线 扁平 化 ,从 而 刺激 私人 部 门扩大 投 资 , 但影 响私 人部 门投 资决 策 的主要 因素 是真 实利 率水 平及 通 货 膨 胀 预期 , 当数 量 宽松 政 策 被 认 为会 长期 执行 时 ,很 难对 私人 部 门 的通 货膨 胀 预 期 产 生影 响 (K njg a 1 9 ) ;其 四 , 长 期执 行 m n 9 8 数量 宽松 的货 币政 策还 可能 会影 响财 政政 策 的扩 张 能力 , 日本央 行 在 实施 数 量 宽 松货 币 政策 期 间 , 其财 政政 策 与 货 币 政 策 对 刺 激 经 济 增 长 的 效 果相 对有 限 (A u t a h , o h i l e hc a f d e 0 3 2 0 ) ;其 五 , 日本 央行 在 低利 率 环 境 下 购人 政 府债 券 , 将 显 著 增 加 央行 未 来 资产 损 失 的 风 险 ,从 而对 央 行 的公 信 力 及 其 政 策 实施 效 果 带 来 不 利 影 响 ( B r a k 20 3 , Sv n s n e n n e 0 e s o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践及对我国央行的启示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践及对我国央行的启示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践及对我国央行的启示内容摘要: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等机构纷纷采取非常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促进经济复苏。

本文主要分析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为应对危机所采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及其实施效果,并指出后危机时期非常规货币政策对我国中央银行在政策调整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非常规货币政策实践效果分析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相关概念(一)常规货币政策常规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通过宣布基准利率来传递其政策立场,通过信贷规模影响市场的流动性,进而对中长期利率乃至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对于一般的经济下行周期来说,降息行为的效果是明显的。

然而,当金融市场甚至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央行仅仅通过常规手段的下调名义利率行为不足以支撑市场的反弹,常规性货币政策遭受“流通性陷阱”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非常规货币政策就成为了央行进行危机救助的主要工具。

(二)非常规货币政策1.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含义。

非常规货币政策是指在几乎没有降息空间或利率的市场传递机制严重受阻的情形下,央行通过改变自身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来影响流动性的货币政策,直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继续维持市场的流动性。

非常规货币政策一般分为三类:流动性宽松,即央行在整个金融市场上提供流动性支持。

一方面,央行可以扩大交易对手的范围、延长融资期限、降低抵押品要求等方式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另一方面,央行还可以通过双边或多边互换的方式提供外汇流动性。

定量宽松,主要是在基准利率趋于零的情况下才被采用,是通过央行买入政府债券的方式来降低国债收益率,进而促进实体经济的恢复。

信贷宽松,主要是向特定的借款人提供直接或间接的信贷支持,扩大贷款规模,降低并且放松贷款条件,从而刺激信贷市场。

信贷宽松可以和定量宽松同时进行来促进资产组合。

2.非常规货币政策产生的背景。

2007年的次贷危机不但重创了美国的金融和经济体系,而且波及到世界范围的金融市场,使全球的经济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击。

危机爆发之初,各国都采取了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

浅谈货币政策退出机制

浅谈货币政策退出机制
爨 藏 藏 黧 暹 践 锶 铷
口周 建 民
( 中国中纺集 团公 司 北 京 1 0 0 0 0 5 )
摘要: 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回 顾了2 0 0 8 年金融 危机期间 各国 所 采取的货币 政策, 以 及 我国 在 人民币 升值 ≮
压 力 日益增 加 的情 况 下 所采 取 的 宽松 货 币政 策 , 并分 析 了当前 经 济形 势 下 的货 币政 策 退 出机 制 , 包括 退 出时机 和 退 出方 式 , 提 出 了退 出时机 的 相 关 条件 以及 “ 因人 而 异 ’ ’ 的退 出
0 . 1 %, 而 中 国人 民银 行 也在 2 0 0 9年将 利 率 降至 2 . 2 5 %的水
平, 距 历史 最低 值 1 . 9 8 %相差 无几 。 在 下调基 准 利率 的 同时 ,各 国央行 也联 手展 开 大规模 的量 化宽 松 政 策 , 美 联储 、 日本 银 行 、 欧 洲 央行 等纷 纷 出手 购 买无 风 险国债 ,同时通过 公开 市场 业务 向市 场提供 大 量 流 动性 。 在货 币政 策量 化宽 松 的同时 . 各 国财 政也 开始进 行
纳 税所 得额 和应 交所 得税 , 可 视 同可抵 扣暂 时性 差异 。 在企 业 预计 未来 期 间能够 产生 足够 的应 纳税所 得额 抵扣 该项 可 抵 扣 亏损 时 , 应确认 相关 的递 延所 得税 资产 。 十三 、 由开 始正 常生 产经 营活 动 以前 发 生的 筹建 等费 用产 生的 暂时 性差 异
化 。然而 , 人 民币 升值 趋势 短期 内难 以避 免 , 2 0 1 3年 5月 8
日,中 国货 币 交 易 中 心授 权 公 布 人 民币 对美 元 中 间价 为 6 . 1 9 8 0 , 首 次突 破 6 . 2关 1 2 1 , 刷新 历 史新 高 , 这 给货 币政 策 制 定 者带 来 了新 的挑 战与 压力 。

2020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2020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2020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文章属性•【公布机关】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20.04.10•【分类】问答正文2020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2020年4月10日,人民银行举行2020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办公厅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周学东、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稳定局副局长黄晓龙出席发布会,发布解读2020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并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以下为文字实录。

周学东: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刚刚人民银行易纲行长主持行长办公会,对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作了分析。

今天我们邀请大家,召开季度数据发布会,发布一季度主要金融数据。

过去的三个月,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的经济金融带来很大冲击。

值得欣慰的是,由于中国采取的措施及时有力,疫情得到快速有效遏制,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经济金融的一些积极因素正在显现。

但是,当前疫情还在主要国家蔓延,情况也很严重。

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发表了演讲指出,全球经济正面临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160多个国家人均收入会在2020年负增长,有90多个国家已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融资支持。

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的首次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达到了660万人,美联储昨天也采取了新的刺激措施。

我们也观察到,这次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一个很大的区别,2008年是从金融体系内部发生的危机,这次是因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引发实体经济出现衰退,进而对金融市场产生影响。

从一季度金融数据看,中国的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表现总体比较稳定,各项金融数据也比较积极。

这期间,金融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坚定地支持疫情防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疫情期间,记者朋友们准确报道和解读各项金融政策和金融数据,为抗击疫情作出了贡献,向大家表示感谢。

金融学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金融学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金融学毕业论文参考选题金融学毕业论文参考选题论我国货币政策目标与财政政策目标的协调进一步拓展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对策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的特点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确定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增加有效需求的途径初探利率结构的调整与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的利率弹性问题的研究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优化我国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前提利率市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或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利率市场化后企业投融资策略的调整我国设置政策性银行的理论依据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分析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债转股的必要性和设想论债转股政策的效率分析债转股政策的效率分析如何杜绝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再生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商业银行风险内控机制研究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研究混业经营的风险分析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中国金融业的选择论企业重组与债券融资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重组面监的障碍及对策企业融资方式的转变对企业机制改革的意义对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国债发行方式的国际比较中央银行如何运用国债进行宏观金融调控论西方国债发行体制中西方国债发行定价制度比较论国债市场与利率自由化论国债、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浅析银证合作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意义论我国保险监管模式选择论我国信托投资业的问题、改革对策与前景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特点、问题及相关政策西方国家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的一般特征及其启示我国银行市场退出机制构想我国建立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的基本原则论问题银行的处理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研究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促进银行业公平竞争。

全球银行业并购浪潮的原因分析全球银行业并购浪潮的影响及其启示银行业并购的效应分析银行并购以后的整合问题探析我国银行业的并购模式探讨论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完善措施货币市场机制分析论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形成机制论票据市场的功能和作用国库券市场的投资特征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运作及其特征商业票据市场和银行承兑票据市场的关系分析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价值分析试论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中的功能投资银行组织模式比较与选择企业并购的风险及防范二板市场的特点、功能及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开放式基金融资研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退出模式研究论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试论财产保险的经济意义试论人寿保险与储蓄的关系试论保险品种的开发与营销保险资金与信贷资金的关系分析论再保险的经济意义与法律意义增发新股与配股之比较中国居民储蓄行为分析试析上市公司的金融特性与金融风险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障碍分析增发新股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全球性金融自由化利弊分析风险资本与风险资本市场比较研究我国证券市场投机行为研究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问题探讨略谈适度国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的战略思考我国证券监管存在的问题全球银行业并购的原因探析拓宽民营经济融资渠道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比较研究银行业与证券业开展合作的趋势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分析网上银行——银行业发展的亮点构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设想港元联系汇率制度利弊分析对我国银行现行消费信贷政策的思考中国再贴现政策研究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构想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构想金融租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与监管货币政策传导不畅与制度性障碍信托制度的比较研究我国网络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成因与对策分析我国资本市场有效监管研究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我国投融资的影响影响我国金融创新的因素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的金融风险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条件下人民币升值问题初探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探讨金融控股公司:我国金融业发展摸索选择当前我国金融形势与货币政策取向研究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战略构想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金融安全问题研究中国资本市场为什么要实行全流通变革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基于购买力平价的新兴国家实际汇率比较国际直接投资结构变化对中国贸易结构的影响中国国际收支结构变化与发展趋势中国实际汇率变动对贸易的影响股票与债券市场流动性关系的实证分析基差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有效性关系分析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行业效应实证研究我国房价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实证研究我国中央银行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可控性研究我国各地区企业绩效与信贷增长差异关系的实证研究我国金融监管问题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实证分析我国外汇储备风险管理研究外商直接投资(FDI)效应实证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与区位选择的实证分析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我国村镇银行及小额信贷问题分析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研究基金投资中的投资者行为分析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问题研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商业银行存款保险问题的研究商业银行并购问题的研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问题的研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商业银行贷款证券化问题的研究:美国次级债券的反思中国商业银行股东价值效率的实证研究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与风险行为理论研究非正规金融与经济发展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分析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负债期限结构的实证分析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与负债率关系的实证分析实际汇率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购买力动态演变分析基金投资中的投资者行为分析市盈率的中外比较研究股票价格与成交量关系分析成长性与股票投资价值分析开放式基金重仓持股比例与股市波动性的实证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绩效与激励补偿居民金融资产结构、收入水平与消费行为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创新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分析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研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Shibor的运行效果评析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因素分析汇率波动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之实证分析汇率波动与国内物价关系之实证分析汇率波动与对外直接投资分析非正规金融、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小额信贷的模式及其绩效中国外汇储备的最优规模中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研究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中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研究房地产金融政策效果评价影响利率的国际贸易机制研究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基准利率的选择公司的融资方式及债务资产比率对其股市表现的影响。

对中央银行非常规政策退出的几点思考

对中央银行非常规政策退出的几点思考
Au h r t os
XuBig Che p e e tt e P o l’ Ba ko ia Re r s tt e Ofc nFrn f r n , if Re r s n ai , e pes V n f Chn p e enai f e i a ku t v i
人部 门资产来为市场提供流动性 ” 。如 20 0 9年美联储 购买商业票据、英格兰银行及 欧洲中央银行购买公 司 债券 的做 法。” 化宽松是指 当短期 利率 接近或处于 量 零时 . 中央银行 向经济体 系大量注入超过维持零 利率
所 需 的 资金 , “ 币 当 局 ( 行 ) 过 发 行 货 币 或 货 央 通 直 接 向市 场 注 资 的 一 种 货 币政 策 手 段 ” 量 化 宽 松 政 。 策 有 时 还 被 描述 为 中央 银 行 的 “ 印钞 行 为 。如 日本 中央 银行 在 本 世 纪 初及 美 国、英 国在 2 0- 0 9 本 08 20 年
ds u s st etmig, ac d s q n e o eipul t ic s e h i n p ean e ue c ft r l h ou .
般来说 ,中央银行用来引导短期市场利率的政
策 可 以视 为 ” 规 政 策 ” 而 通 过 提 高 中央 银 常 。 行 负债 水平 ,拓 展 业务 对 象 ,或 将 中央 银 行 资 产信 用
金 不变 ,这种 措施被 称 为纯 粹信 用宽松 (u E 。 Pr C ) e 信用宽松 可针对传统业务对象或其他业务对象。信用 宽松政策的 目标是降低高风险资产和安全 资产 的风险 利差 ,或者降低期限利差 (e p a ) T r sr d 。信用宽松政 m e 策不仅可以降低信贷成 本而且也可增加流向企业和居

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状况分析及政策探讨

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状况分析及政策探讨

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9期135㊀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状况分析及政策探讨蔡诗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70)摘㊀要:公开市场操作是货币政策的主要操作工具之一,一般被各国央行用来管理政府和银行系统间的现金流动情况和银行系统内部的流动性,从而引导和控制货币市场上利率的变动.先介绍了公开市场操作的现代货币理论基础,详细介绍了我国公开市场操作近十几年来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然后对我国公开市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针对提出的问题,对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公开市场操作;发展;货币政策工具中图分类号:F 23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c n k i .1672G3198.2019.09.0671㊀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实行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之一,央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债券,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引导和控制货币市场上利率的变动.我国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一样,国债市场发展并不成熟,因此主要通过中央银行债券来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由于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实行时间比较短,其相应的经济基础和配备制度不是十分完善,所以国内学者一般是在技术层面上对其进行研究.刘振东(2002)认为央行已经注意到公开市场业务引导利率的作用,并有意愿通过操作干预市场利率.秦陇一㊁周丽华等(2002)认为目前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传导机制正在发生变化,由于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公开市场业务的传导方式将由数量传导型转变为利率传导型.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体制的不断进步,我国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还需要继续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但依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正是本文的研究内容.2㊀公开市场操作的现代货币理论基础最早在19世纪,公开市场操作被提出用于国库收支的平衡,但其当时并没有成为货币政策的调控工具.20世纪30年代爆发了持续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凯恩斯货币理论应运而生.凯恩斯学派创造性的提出可以将利率作为政府的公开市场操作目标,以控制利率为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产出和收入.20世纪50年代,全球很多国家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到了70年代,又发生了更加复杂的滞涨现象.对于这种情况,凯恩斯学派也无法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货币学派认为,控制好货币供应量才是解决通货膨胀和调控宏观经济的有效方法.美国政府依据货币学派提出的理论,开始把货币供应量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目标,将公开市场操作带上了一个更高的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新古典主义货币理论出现了.新古典经济理论本身需要严格的假设条件,因此该理论缺乏实用性,也很难得到验证,但新古典主义从微观的角度和基础上进行分析的方式,有很大的借鉴意义.3㊀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发展历程本节针对我国来公开市场操作发展的真实状况,根据其操作方法和取得的实际效果,进行了相应的概括和分析.首先,1994年到1998年是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启动期与恢复期.我国的公开市场操作在这一时期启动.其次,1999年到2001年是其前期形成期.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国人民银行在1999年调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增强了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力度和灵活性.2001年我国的经济开始复苏,我国央行更加有能力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公开业务操作,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开始初步形成.再次,2002年至2005年是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快速成长期.在此期间,我国中央银行开始灵活的采用多种组合,利用交易品种和交易期限的合理搭配,来解决一些由于偶然性因素引发的流动性问题,同时完善了公开市场业务的管理方法和交易制度.最后,2006到2010年,是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开始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比如,2006和2007年,我国央行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收紧货币供应量.2009和2010年,我国央行加大了流动性的回收力度.在此期间,我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开始针对不同的经济形势,通过灵活调整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力度和方向来进行宏观经济调控.2011年到2018年,我国央行不断完善公开市场操作机制,开展公开市场业务工具创新,我国公开市场业务以更快的速度走向了一个更加完善的阶段.4㊀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1㊀我国的市场机制不完善公开市场操作在拥有完善市场化机制的基础上它才能良好的进行运作.但我国目前的市场结构并不是十分的完善,证券交易的各个市场之间未能有机结合,而是处于一种相互分割的状态.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的进程也发展的十分缓慢,由于效率不能充分提高,所以一方面很难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获得胜利;另一方面又不能很快的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做出准确的应对反映,这都会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4.2㊀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工具的局限性我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都存在着一些问题.(1)国债问题:我国国债在债券市场上表现并不活跃,无论是发行规模还是交易规模都比较有限,制约了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效力.而且我国的债券期限结构不是十分合理,债券的品种不丰富,结构也不均衡,主要局限于三到五年期的中期债券.由于缺乏短期和长期的国债发行,国债很难成为我国中央银行有效利用的工具.同时在我国由于国债风险程度很低,受到广大个人投资者的青睐,但因其收益也较低,机构投资者一般不愿意对其进行投资.这限制了其流动性,影响了市场的交易活力,使公开市场操作无法有财经管理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9期136㊀㊀效的展开.(2)中央银行票据问题:中央银行票据虽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交易活跃性,但是一种临时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其发行量要依据经济发展和通货膨胀的状况,一旦经济运行恢复正常,票据就要暂停或者停止发行,所以发行难以长期的持续下去.(3)政策性金融债券问题:政策性金融债券同我国国债的情况有相似之处,它也有着不合理的期限结构,比如政策性金融债券的期限平均是5年,远低于贷款的平均10年的期限.政策性金融债券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来获取新的资金来偿还旧的资金,这样一来其发行所要达到的目的就很难完全同货币政策的需求相一致.4.3㊀有待完善的公开市场操作框架制度近年来,我国公开市场交易商制度在逐渐完善,但现有的交易商制度还存在着某些方面的局限性.比如,作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的比例并不十分合理.另外,财务公司和保险公司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没有被纳入一级交易商的范围,这也显然是不合理的.另一方面,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程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决策环节.依据我国的现实情况,中国货币政策的决策权由国务院掌握,而央行只能在决策制定前给予国务院一些建议,并没有独立制定政策的权利.这不利于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发展和完善.5㊀完善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对策5.1㊀完善市场机制只有介入更多的其他种类的金融主体,才能使公开市场操作更加灵活和有效率,所以,一些符合条件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也应被逐渐吸纳进入债券交易市场.同时我们也应该对进入债券交易市场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谨慎的考虑,因为非银行金融机构从事的金融业务一般种类繁多,而且差别较大.近年来,商业银行占比过高的情况也在得到改善,证券公司㊁保险公司等其他主体已经加入运行.我们还可以将银行和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共同组成同业拆借市场,这样既可以增加公开市场操作主体的多样性,又能加强两个交易网络的相互联系.5.2㊀交易工具的改善(1)改进国债的规模与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刚刚在债券市场实行公开业务的时候,采取的策略大多是防御性的和保守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央行现在进行公开市场业务变得更加积极和主动.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的适度扩大国债的规模.同时,我国央行应当发行更多的品种,使国债的期限结构更加合理.比如,央行可以增加发行一些国债用于上市流通,特别应该更加注重短期国债的发行.短期国债可以采取周期性的方式发行,这样可短可长既便于灵活操作,还能解决季节性资金短缺的财政问题.另外,我国央行对于不同期限的国债可以设计短期贴现㊁中期还付本息㊁长期按年付息三种方式,对其相互协调配合的进行使用,使我国国债的结构得到改善,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效率得到提高.(2)解决政策性金融债券的问题.政策性金融债券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时不能仅仅将其作为解决债务问题的手段,而是要依据其自身的特点同整个货币政策相联系.我国央行今后应当主要发行十年期的政策性金融债券,这样可以同实际的使用期限相连接;另外,政策性金融债流动性较差,因此我们也要对其融资方式和来源进行改进.(3)发展中央银行债券的适度规模.中央银行债券现已成为公开市场业务重要的交易工具,因此需要保持一定的规模以便进行操作.我国央行已经根据公开市场业务发展的需要,将部分在正回购操作中形成的未到期国债转换为中央银行债券,这种改进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我们应当根据具体的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的需要继续借鉴这种方法,其本质上相当于将未到期国债转换为短期债券.一方面可以认为增加了中央银行债券的发行和短期债券的供给;另一方面增强了短期品种的流动性.同时,由于短期债券的特点是风险程度较低,这种做法也更有利于央行对风险的控制.5.3㊀公开市场业务框架操作的进一步完善依据上文的分析,为了完善一级交易商制度,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首先,在一级交易商的机构类型比例方面,可以适当增加农商行的比例,加强其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而随着证券行业和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的所占比例也应适当增加,同时符合条件的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可以考虑纳入体系.我国的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和数量相比其他金融机构都占有绝对优势,但由于其资产的性质和经营的业务都大致相同,会造成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过于单一,不利于政策多层次㊁纵深传导,因此,我们需要增加一级交易商类型.其次,在一级交易商管理方面,我们需要改进交易商成员入市㊁退市等制度的管理,禁止一切违规行为,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同时,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框架制度存在一些问题,我国人民银行在重大货币政策问题上并没有决策的权利,只能从专业的角度向国务院提出建议.这种分配权力的方式不具有科学性,因为政府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会从全局出发,而央行则主要从技术角度来考虑问题,两者由于出发点的不同,经常会有不一样的想法和观点.我们可以在法律上授予我国央行一定程度上的决策权,与此同时,双方可以充分的交流信息和意见,这样可以保障政策制定的专业性,从而进一步完善公开市场操作制度.参考文献[1]陈晶萍,简建荣.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有效性实证分析[J ].北方经贸,2007,(3).[2]戴根有.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实践和经验[J ].金融研究,2003,(5).[3]于建忠.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对市场行为有效性的研究[J ].财经研究,2006,(4).[4]付婷.我国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进行外汇冲销的效果研究[D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0.[5]姚燕.中国公开市场操作及其效果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0,(3).[6]刘熀松.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2004,(4).[7]刘振东.公开市场业务,货币政策风向标[J ].经济参考报,2002(4)[8]瞿强.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J ].经济研究,2001,(3).[9]王丽娜.公开市场业务:一个世代交叠模型的解释[J ].生产力研究,2006,(3).。

最新浅论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最新浅论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浅论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及趋势摘要:本文针对我国中央银行十几年来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实际情况,根据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力度和实际效果,就其发展历程进行了阶段性划分,从而探索公开市场业务运行的一般规律,预测未来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公开市场业务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作用。

中国论文联盟 .Com关键词: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发展历程;趋势分析所谓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与证券持有人进行证券买卖,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作为中央银行市场化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已在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得到广泛使用,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灵活有效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

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纷纷运用这一工具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而我国中央银行将公开市场业务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则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历经十几年的发展,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中。

本文针对我国中央银行十几年来特别是2006年以来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力度和实际效果,将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进行阶段性分析,目的是为了探索公开市场业务运行的一般规律,预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中央银行进一步发挥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1.公开市场业务的启动与恢复期(1994~1998年)1999年至2001年,因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低谷,需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大力支持,所以,中央银行除了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低到6%外,还加大了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力度。

这一阶段的公开市场操作改变了过去以回购交易为主的方式,增加了现券交易方式。

为了刺激经济发展,主要以投放基础货币为主,只净回笼了276亿元的基础货币。

2001年公开市场操作承担了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主要职能,也标志着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初步形成。

我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机制与效果研究

我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机制与效果研究

我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机制与效果研究近年来,我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在货币政策的实施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政策利率的影响力也越来越有限。

因此,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节货币市场流动性,以此达到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的目的。

一、公开市场操作的机制公开市场操作指央行通过市场购买或出售政府债券,影响银行系统的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

当央行购买政府债券时,将增加银行系统内部的流动性,从而提高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的水平;反之,当央行出售政府债券时,将减少银行系统内部的流动性,从而降低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的水平。

这种政策利率的调节方式称为“流动性调节”。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机制可以分为三步走:首先,央行需要通过对市场上某一特定债券的收购或出售,来增加或减少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数量。

其次,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的数量,可以通过降低或提高银行的指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实现。

最后,金融机构的存款需求和贷款需求发生变化时,央行可以通过调整活期存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

由此可见,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核心机制是“准备金-利率传导机制”。

二、公开市场操作的效果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控市场流动性,以此达到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的目的。

那么,公开市场操作的效果又是如何的呢?1.调节流动性,影响市场利率水平央行购买政府债券时,流动性增加,货币市场的供应增加,对银行的贷款利率水平起到促进作用。

若同样的货币供给量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利率水平,利率越高,市场效应就越小。

反之,央行出售政府债券时,流动性减少,货币市场供应减少,市场利率水平变得更高,对银行贷款利率水平的影响是抑制作用。

这些对市场利率水平的调节作用,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效果之一。

2.调节市场流动性,影响货币供应与需求平衡央行通过政策操作来调节市场流动性,可以影响银行贷款和货币供应的平衡。

公开市场操作的政策效果,主要在于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水平与银行以及政府的融资行为条件。

浅论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浅论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浅论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及趋势一、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二、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优势三、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趋势四、公开市场业务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五、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面临的挑战一、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历程。

早在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实行公开市场操作。

1996年,我国实行市场化利率后,公开市场操作的意义更加凸显。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加强对公开市场业务的监管,进一步完善公开市场业务的规则和制度。

目前,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已经成为影响利率形成和货币政策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优势公开市场操作作为货币政策的工具之一,有着一系列的优势。

首先,操作灵活。

公开市场操作可以快速调整市场资金供求,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这种操作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利率影响直接。

公开市场操作直接决定银行间市场的利率水平,进而影响整个市场的利率水平。

这种方式的实施可以更直接地实现利率目标。

再次,稳定市场预期。

公开市场操作的每一步操作都会随之产生信号性影响,从而使得市场参与者更好地维持理性预期,进而使市场更加稳定。

三、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趋势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趋势是,不断深化操作方式和调整品种结构。

近年来,我国公开市场操作新增货币基金作为操作品种,不断丰富品种结构。

在操作方式上,近年来,联合开展定向降准与公开市场操作,更好地满足了市场和实体经济的需求。

此外,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探索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效率和便捷性是一个重要趋势。

通过科技手段,我国中央银行可以更快速地获取市场信息,为决策判断提供更多的依据。

四、公开市场业务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公开市场操作是一种间接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政策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施货币政策时,我国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控市场资金供求,进而影响市场利率水平。

公开市场操作历史梳理

公开市场操作历史梳理

公开市场操作历史梳理公开市场操作(Open Market Operations)是指央行通过买卖国债、短期国库券等债券来调节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和利率水平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下面是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历史梳理:2015年: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10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3.35%。

4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开展10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3.70%。

6月末底,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以缓解股市熔断带来的流动性压力。

8月25日,央行宣布启动国内资金市场防范风险的临时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增加1000亿元短期流动性。

12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启动500亿元逆回购操作。

2016年: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开展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35%。

5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6月20日,央行启动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并增加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8月24日,央行宣布启动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25%。

10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启动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3%。

2017年:1月24日,央行宣布启动2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25%。

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7天和14天逆回购利率5个基点。

12月13日,央行宣布启动2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50%。

2018年: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启动20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50%。

3月16日,央行宣布下调7天、14天逆回购操作利率5个基点。

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启动2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55%。

10月11日,央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

以上是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一些重要节点,展示了央行利用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控货币市场的力度和频率。

由此可见,公开市场操作在汇率、通货膨胀和流动性等方面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我国公开市场操作业务运行分析

我国公开市场操作业务运行分析

• 其内容包括:
– 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 – 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监测制度;
– 公开市场业务决策和操作程序;
– 公开市场业务结算体系; – 公开市场业务公告制度等。
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工具
三种
• 国债 • 政策性金融债
• 中央银行票据
我国国债市场 发展现状
Present
• 在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的现阶段,我国国债市场发展正处在黄金时期, 我国的国债由中央财政发行,国债收入归中央财政控制使用。从世界各国 管理国债规模的实践来看,一般都采用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和国债负 担率来判断一国的国债规模是否合理。 • 从我国的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和国债负担率数据来看,我国的国债市 场并没有表面上那样的繁荣,事实上我国国债市场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从应债能力指标看,我国的国债规模并不太高,仍有进一步增发的空间,
• 中国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发达的金融市场。
• 中央银行建立起较完整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效果 分析
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效果分析 --- 公开市场业务与M1
构成为三类
折线图
我们先用折线图来有一个简单直观的印象
Chart
(纵轴我们取对数刻度)
公开市场业务与M1的关系 1000000 100000 10000 1000 100 10 1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41 公开市场业务 M1
Problem
我国国债市场发展 存在的问题
• 国债的发行潜力仍然很大,随着经济的发展,这几年的国债规模也越来 越大,国债发行额占其比例也是越来越高,这给以后年度国债市场的扩 展奠定了基础。 • 适度增加国债发行规模符合当前宏观经济调控和金融改革的客观要求。 • 国债市场正在向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国债市场上这些有关各个环 节的良性发展,使国债市场的运作日益有序、规范。

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

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

为此,中国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一是,扩大政府支出,增 加财政赤字,降低贸易顺差。在全球经济衰退过程中,我国 必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甚至可以更高一些,从 而避免继续维持巨额的贸易顺差。二是,向美国施加压力, 通过购买美国的通货膨胀保值债券,获得购买力的保证。通 过国际协调,要求各国政府采取合作实现协调,避免竞争性 的贬值。三是,对于美元未来贬值,对美元资产的购买还是 需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加大资产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对海外 资产的购买,扩大直接投资。购买石油、原材料等资产,加 大对高技术等产品的购买。四是,我国的银行体系功能正常, 在危机中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因此完全可以继续依赖银 行体系提供流动性,无须加人全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合唱。
Company
LOGO
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与通胀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概念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是由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 操作提高货币供应,可视之为“无中生有”创造 出指定金额的货币,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 钞票。其操作是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 利率政策后,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入证券等,增 加基础货币供给,使银行在央行开设的结算户口 内的资金增加,为银行体系注入新的流通性。
但是,大家议论中都谈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美元是一种 国际货币,是全球主要的储备货币。美元不仅行使国际储 备货币的职能,而且在全球范围内有相当多的商品特别是 大宗商品的定价和交易都使用美元,资本流动、直接投资、 金融市场交易也大量使用美元。因此,美元对全球产生影 响。如果说QE2政策对于美国本土是一种优化的选择,或 者说是一种较优的政策选择,但是从全球的角度看,可能 不一定是优化的选择,也许会产生某些副作用。这一点正 说明了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重要性。如果我们有 意见的话,可能最后还要归结到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否 存在问题,是否需要从这个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像美元 这样的国际货币,如果它的国际角色和国内角色发生冲突, 应该如何解释和分析。

浅论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浅论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浅论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及趋势一、背景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始于上世纪70年代,尤其是19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是其中之一。

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是中国的中央银行,它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以维护国内货币的稳定和金融安全。

公开市场业务是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公开市场操作的定义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对金融市场资金流动的影响行为。

央行通过购买和销售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政府债券来调节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满足货币政策的目标。

在中国,央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形式主要包括央行票据、市场准入和再贷款等操作。

三、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自1997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已经逐步成为实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1.1997年,央行开始进行先期招标式开展国库券市场业务,为后来形成的公开市场操作奠定了基础。

2.2003年,央行对中国人民银行票据进行全面推广,央行票据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实施工具之一开始发挥大规模作用。

3.2009年1月,央行推出2009年度公开市场业务的具体方案,正式开展逆回购操作,央行以国库券及企业债为抵押品从商业银行手中购买,以释放市场资金,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

4.2012年6月14日,央行公告宣布推出1年期存单,此次推出存单也开启了其公开市场业务新阶段。

央行在债务膨胀、通货膨胀、股市下跌等情况下,选择公开市场操作以调控市场。

四、当前公开市场业务趋势中国市场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央行公开市场业务不断创新,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1.更加注重市场化操作。

央行将公开市场业务纳入货币政策工具以调控市场,凸显公开市场业务的市场化特点。

2.宽松货币政策。

目前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经从去年末实行的“稳健中性”政策转向“松紧适度”的调控。

针对这一调控方向,公开市场业务也会更加注重创新、灵活、迅速地调动市场资金,形成合力推动经济发展。

公开市场操作方式转变下的市场运行_23-24

公开市场操作方式转变下的市场运行_23-24

公开市场操作方式转变下的市场运行文/彭兴韵责任编辑/朱进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方式的变化,可能表现了政府对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强而对中国经济损害的担心。

同时,央行需要在国内货币市场利率的稳定与外汇市场的汇率稳定之间进行相应的权衡。

11月份以来,中国公开市场操作的交易量和操作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引起了市场的普遍关注。

在操作方式方面,除了正回购、发行央行票据之外,央行又于2005年11月和12月数次进行了货币掉期的公开市场操作;在公开市场操作的交易量方面,正回购操作和央行票据的发行规模越来越大。

例如,在今年1月10日进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单期发行的央行票据量达到了950亿元的天量,同时还进行了14天的正回购操作。

此前的1月5日央行还发行了400亿元央行票据和300亿元的正回购操作。

公开市场操作的这些变化,对中国的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都会带来深刻的影响。

公开市场操作方式的变化,可能表现了政府对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强对中国经济损害的担心,央行可能寄希望于通过外汇的掉期交易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商业银行通过央行货币掉期业务换入的美元不能进行结汇,只能用于投资外汇资产。

这样,在这一年的掉期交易期间,既增加了外汇市场的外汇供给,也减少了人民币基础货币的供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市场压力。

更深入地说,央行的掉期交易反映了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汇率水平干预方式的变化。

7月份的汇率改革实际上是向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回归。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关键点,首先在于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其次则在于中央银行对汇率水平干预需要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调节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

7月份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虽然在央行规定的幅度内实现了浮动,但中国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市场化的汇率干预机制,倘若缺乏汇率水平的反向修正机制,所谓建立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改革,实际上也只完成了一半。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的情况下,货币掉期交易就为央行提供了对汇率持续升值的反向修正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 日期 :2( )9 一1 一r 卫 2 o
作者简介 :张翠 微 ,女 ,武 汉大学博士研究 生 ,供职 于中国人 民银行货币政策司
本文仅个人观点 , 文责 自负
67
65
金融市 场 及实体 经 济 的复苏
小扮研尤
总3 第55期
在危 机救 助过程 中 ,公 开市 场操作 这一 常规工 具也 被赋予 了非 常规 性 的职能 , 在 操作
操作发挥最后贷款人 的作用 , 就可 以缓解危机对经济增 长 失业等实体经济 的不利 冲击 (W hit Z加 4 ) 弗 里德曼 和施 瓦茨 对 192 一193 年大萧 条 的研 究也 表 明 , 如果 美联 储 能 e 9 3 在大萧条发生之初及 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或贴现窗 口向金融市场提供 流动性支持 , 原本
自200 年 一 0 6 年 日 1 20 本央行实行数量宽松的货 币政策 以来 , 有关非常规货币政策
的研 究也 随之兴 起 日本央行 实行 的数量 宽松 政 策 主 要具 有 三 个 特 点 :一是 日本 央 行将 基准利 率 降低 到接 近零 的水平 ,并 将公 开市 场操 作 目标 由隔夜 利 率 转 变 为存 款 机 构在 央 行 的超 额准 备金 存 款余 额 ;二 是 日本 央行 通 过直 接买 人政 府债 券来 实现 其数 量操 作 目标 ; 三是 日本 央行 承诺 只要 C P 下跌 走 势未 发 生 变化 , 就 会 持 续 实施 数 量 宽 松 的政 策 I 不少 学者 对 日本 央行 实施 数量 宽松 政策 的经 验教 训 进 行 了 系统 研 究 , 主 要 归纳 为 以下 五个 方 面 :其 一 , 央 行增 加基 础货 币供 应不 一定 能创 造 宽 松 的货 币 环 境 , 如 果货 币乘 数 出现 大 幅 下 降 , 将 削 弱数量 宽松 政策 对 实体 经济 的刺激 效果 (H r s i 20 0 ) ;其 二 , 银行 体 系 的状 况 i oh 6 对 于数 量宽 松政 策 的实 施效 果 至关 重要 , 当商业银 行需 要大 幅 降低杠 杆 率时 , 向非 金融机 构 提供 贷款 的意 愿将会 受到 影 响 ( C a a er , K a hya 200 ) 其 三 , 央行 试 图通 过 实 施数 b l o s p 6 ; 量 宽松 的货 币政 策促使 中长 期 收益 率 曲线 扁平 化 ,从 而 刺激 私人 部 门扩大 投 资 , 但影 响私 人部 门投 资决 策 的主要 因素 是真 实利 率水 平及 通 货 膨 胀 预期 , 当数 量 宽松 政 策 被 认 为会 长期 执行 时 ,很 难对 私人 部 门 的通 货膨 胀 预 期 产 生影 响 (K njg a 1 9 ) ;其 四 , 长 期执 行 m n 9 8 数量 宽松 的货 币政 策还 可能 会影 响财 政政 策 的扩 张 能力 , 日本央 行 在 实施 数 量 宽 松货 币 政策 期 间 , 其财 政政 策 与 货 币 政 策 对 刺 激 经 济 增 长 的 效 果相 对有 限 (A u t a h , o h i l e hc a f d e 0 3 2 0 ) ;其 五 , 日本 央行 在 低利 率 环 境 下 购人 政 府债 券 , 将 显 著 增 加 央行 未 来 资产 损 失 的 风 险 ,从 而对 央 行 的公 信 力 及 其 政 策 实施 效 果 带 来 不 利 影 响 ( B r a k 20 3 , Sv n s n e n n e 0 e s o
0 0 2 1 年第 1 期 (总第 355 期 )
N o .l , 2 0 1 0
小扮研乞
(;ener日 N o. 355
从公开 市场操作 的发 展变化分析主 要 国家央行非常规货 币政 策的退 出机制
张翠微
(中国人 民银行 货币政策司 ,北京 0 8 1 0 0 )

要 :本次 金融 危机爆 发以来 , 以美联储 为代 表的主要 发达国家央行放弃 了以公开市 场
政策 的研 究进一 步深 化
西方发达国家将公开市场操作 贴现窗 口及法定存款准备金誉为货币政策工具 三 大法宝 ! 其中, 公开市场操作是 2 世纪 2 年代美联储通过买卖债券来解决 自身收人 问 0 0
题时意外发现的, 尽管公开市场操作的运用晚于贴现窗口和法定存款准备金, 但由于它更
具主 动性 和灵 活 性 , 因而 已成 为 西 方 国 家 中央 银 行 最 为 重 要 的货 币 政 策 工 具 ( M s ki i h n 20 5 ) 0 在金 融市 场高 度发 达 的国 家 , 中央 银 行 通 常 以定 期宣 布 货 币 市 场 隔夜 基 准 利 率 的方 式来 表 明央行 的货 币政 策姿 态 , 并 将 隔夜 基 准 利率 作 为 公 开市 场 操 作 的 目标 利 率
视角 本 文 简要介 绍 了有关 常规及 非常 规货 币政 策 的最 近研 究 成 果 , 总 结 了本 次危 机 救 助 过程 中公 开市场 操作 的发 展变化 情况 , 分析 指 出非 常规 政策退 出需 要经 历 自动退 出 主动 退 出及 全 面退 出三个 阶段 , 同时还提 出 了一 系列需 要关 注 的问题
目 操作方向 操作 品种 抵押品范围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 其 最后贷款人 !的角 标
色也一度让位于非常规工具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逐步缓解 , 金融市场融 资功 由此为我们提供了透过公开市场操作在 能 日趋改善 ,危机时期创新 的一些非常规工具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 台,公开市场操作作为 市场流动性主要供给者的地位也逐步得到恢复
关键词 :公开市场操作 ;非 常规货 币政策 ;退 出机制
JEL 分类号 :E52 ;E 8 5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I( 2 一 j X 7246 (20 10)01 一 67 一20 ) X (


当金融 市场 正 常运行 时 , 主要 发达 国家 央行通 过 开展公 开市 场操 作 , 就可 以有 效 引导 货 币市 场利 率走 势 ,进 而实 现其 维持 币值 稳 定 的最 终 目标 但 本 次金 融 危 机对 于 被 发 达
危机救助过程中的发展变化情况 , 来研究主要国家央行非常规货币政策退 出机制的独特
一 关于 常规及 非常规货 币政策 的研 究文献简介
长期以来 , 理论界对于货币政策的研究主要立足于常规货币政策范畴, 对于危机救助 的政策工具也倾 向于选择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 自20 1 年 一 X 6 年 日 0 2( ) 本央行实行数量 宽松的货币政策 以来 , 有关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研究也随之兴起 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后 , 随 着非 常规 货币政 策在 全球 范 围内 的广 泛实施 , 理 论 界 与 中央银 行 专 家们 对 于 非 常规 货 币
2( 6 ) ) X
本 次金 融危 机发 生之初 , 随着 主要发 达 国家 央行先 继宣 布实 施非 常规 货 币政 策 ,理 论 界及 中央银行 家们 对非 常规 政策 目标 政 策措施 类 型 政 策工 具及 退 出路径 等方 面 的问题 都进 行 了更 为深人 的分 析研 究 关 于非常 规政策 目标 ,受 金融 危机 影 响 , 中央银行 将 不得
同时 还要求 交易 对手 具有 较高 的传导 货 币政 策 的能 力
场利率走势 ,就可以影响金融市场中长期利率 , 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调控方式
经过 2 多年 0
的实 践 ,上 述货 币政 策实施 方式 已被 主要 国家 央行 认 为是 体 现其 透 明 度 与公 信 力 的经 典
即使 当金融市场受危机冲击难以顺畅运行时 , 如果央行能及时通过公开市场
操作来 调节货币市场短期利率 的调控方式 ,并 通过改进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创新非 常规货币政 策工具来实施危机救助 随着经济金融形势逐 步改善 ,如何 实施 非常规货 币政 策退 出成为 主 本文在简要介绍有关 常规及非 常规 货币政策 的研究 文献基
要发达 国家 央行面临的一大难题
础上 ,通过总结公开市场操作在危机救助过程 中的发展 变化情况 ,分析 了非常规货 币政 策退 出 需要具 备的条件及 退出机制 ,并提 出一 系列需要 进一 步关注的问题
不 面临多 重政 策 目标 , 除 了币值稳 定 经济增 长 充分 就业 及 国际收 支平衡 等 传统 目标 外 , 维护 金融 稳定 也成 为央 行 的政策 自标 之一 , 非 常规 政 策 实施 的首 要 任务 就 是 通 过提 供 流 动性救 助 , 促进 金融 市场 正常 运行 (D o a d 200 ) , 在此 基础 上 , 才有 可 能 促进 经 济及 就 业 n l 9 复苏 根据 国际货 币基金组 织 有 关 专家 的研 究 ∀ , 非 常 规 货 币政 策措 施 主要 分 为 三 种 类 型 , 每种 措施 的实 施都 需要 借助 相应 的政 策工 具 :一 是 流 动 性宽 松 措施 , 与 常规 政 策框 架 下 央行 主要 在货 币市 场行使 最后 贷 款人 的职 能有所 不 同 , 在 非常 规政 策框 架下 , 央行 将 对 整个 金融 市场 提供 流动 性支 持 ,一 方 面 , 央行可 以通 过扩 大交 易对 手范 围 延 长融 资期 限 降低抵 押 品要 求 出借 高信用 等级 债券 等方 式 向 国内金融 市场 注人 流动性 , 提供 高等 级债 券 ;另一 方面 , 央行还 可 以通过 双边 货 币互换 方式 提供 外 汇流动 性支 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央行通过适时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向货币市场注人适量基础货币 , 就可以达到出清市场流
动性 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的 效果,并促进其实现维持币值稳定的货币政策最终 目
标 为保证货币政策操作的主动性 安全性和时效性 , 主要国家央行倾向于通过逆 回购操
这样 , 央行 只需 有 效 引导 货 币市
作或买人短期国债方式向市场提供短期流动性 ,并要求交易对手提供符合条件的抵押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