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要求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清各故事之间的关系,体会人物的品质。
3.简要说说课文讲了哪三个故事,任选课文中的一个故事,编成剧本在班上表演。 重点
难点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清各故事之间的关系,体会人物的品质。
2.简要说说课文讲了哪三个故事,任选课文中的一个故事,编成剧本在班上表演。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将 相 和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2段导读: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历史背景。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bì)。秦王知道了,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句导读:交代了“完璧归赵”的起因。]
3段导读:第2自然段讲赵王得到和氏璧,秦王知道后要用十五座城来换。
赵王接到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
不能上他的当❶,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①这句话说明什么?]4
段导读:第3自然段写赵王没有办法,和大臣们商议对策,体现了群臣矛盾的心理。 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叫蔺(lìn )相如的,勇敢机智,也许他能解决这个难题。 段导读:第4自然段讲正在赵王为难之时,有人向他推荐蔺相如。
赵王把蔺相如找来,问他该怎么办。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
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5就没有动
兵的理由了。”[②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什么?]
1 知识点详解 ☜
2
3
❶当,这里读dànɡ。
4
①说明当时赵王内心很矛盾,也从侧面说明秦国恃强凌弱。
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段导读:第5~7自然段讲赵王向蔺相如请教,蔺相如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的对策被采纳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❷6不提十五座城的事。[句导读:“双手捧住”“一边看一边称赞”说明和氏璧的确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连见多识广的秦王都这样爱不释手。“绝口不提”让秦王“骗宝”的丑恶嘴脸一下子暴露出来。]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7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③和氏璧真的有毛病吗?蔺相如为什么这么说?]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8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④这几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蔺相如的什么品质?]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⑤蔺相如真的想交出和氏璧来吗?]9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段导读:第8自然段讲蔺相如把和氏璧献给秦王,发现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便骗回和氏璧,并要求秦王举行典礼后才肯献上和氏璧。
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宾馆,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10[⑥这番话体现了蔺相如的什么特点?]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段导读:第9自然段讲蔺相如悄悄把和氏璧送回赵国,秦王没有办法,只得让蔺相如回去。
11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❸夫。
段导读:第10自然段写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详细讲述了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miǎn)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句导读:蔺相如审时度势,认为不能向秦王示弱,还是去的好。由此可以看出蔺相如时时以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为重。]大将军廉(lián)颇(pō)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段导读:第11自然段讲赵王应邀到渑池与秦王相会,蔺相如随行,廉颇带兵保护。
5②可以看出蔺相如已经有了应对的策略,说明他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才敢这样说的,表现了他超人的智慧和勇气。
6❷绝口:闭嘴,不开口的意思。
7③没有。蔺相如这样说是为了巧妙地骗过秦王,把和氏璧从秦王手中拿回来,由此可见他十分机智,能随机应变。
8④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主要写蔺相如以与和氏璧同归于尽来威胁秦王,“捧”“退了几步”“靠”“理直气壮”“举起”这些词语都表现了他不畏强秦、视死如归的品质。
9⑤不是,这是蔺相如的缓兵之计,因为他知道秦王不可能用城来换璧,这样说是为把璧偷送回国赢得时间。由此可以看出蔺相如做事考虑得非常周密。
10⑥体现了蔺相如足智多谋,办事果断,而且胸有成竹的特点。
11❸大,这里读dà。
12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❹。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段导读:第12自然段讲赵王在渑池会上为秦王鼓瑟。
13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❺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
(fǒu)。”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⑦这句话反映了蔺相如的什么品质?]14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段导读:第13自然段讲蔺相如置自己生死于不顾,逼着秦王为赵王击缶。
15秦王没占到便宜❻。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句导读:秦王之所以放赵王回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因此,赵王能安全回国,廉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也为下一个故事作了铺垫。]段导读:第14自然段讲由于赵国事先做好了准备,秦王只得放走赵王。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qīnɡ),职位比廉颇高。16[⑧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段导读:第15自然段讲蔺相如又立了功,被封为上卿。
第二部分(第11~15自然段):主要讲了“渑池之会”的故事。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17[⑨这番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段导读:第16自然段写蔺相如做了上卿,廉颇很不服气,想让蔺相如下不来台,蔺相如则尽量避免和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
回赶。18[⑩蔺相如的这一举动表现了他的什么品格?]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19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xuē〕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怎样理解蔺相如这段话的内在含意?]
段导读:第17自然段详细写了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的原因。
12❹瑟:古代一种像琴的弦乐器。留传下来的有两种,一种二十五根弦,一种十六根弦。
13❺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损害;蒙受耻辱。
14⑦蔺相如与秦王针锋相对地斗争,反映了他为维护国家的尊严而视死如归的品质。
15❻便宜,这里读pián yi。
16⑧“职位比廉颇高”这句话引出了“负荆请罪”的故事。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7⑨与后文的“负荆请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表现廉颇坦诚、直率、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埋下伏笔。18⑩既表现了他为国家利益着想的品质,也从侧面突出了他博大的胸襟和高尚的品德。
19
蔺相如的意思是他不是惧怕廉颇,而是怕与廉颇闹不和,进而影响到国家的利益。将相和,国家安定;将相不和,危及国家。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识大体、顾大局的宽广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