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东省东莞市高埗弘正学校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卷和解析答案

合集下载

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8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学校:班级:姓名:得分:本试卷共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B.人是靠音调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C.人歌唱时歌声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D.禁止鸣喇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2.如下左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

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下右面所给四幅图中的b3.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b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4.以下例子中,不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D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C.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可以判断悬崖的距离D.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5.大街上的“超声波洁牙”美容店中,超声波之所以能洁牙,是因为BA.超声波是清洁剂B.超声波引起液体的振动,振动把污垢敲下来C.超声波发生反射D.超声波传递去污信息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白光和红光通过三棱镜都能发生光的色散现象B.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的光带,这个实验说明白光是复色光C.不透明物体具有吸收光的能力,而透明物体则不能吸收光线D.星星和月亮都能发光,都属于光源7.物理教科书上有下列两则信息,如下图1和下图2所示。

根据上述两则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B.狗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C.猫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蝴蝶,不能发现飞行的蜜蜂D.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8.如下图所示,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DA.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B.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C.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D.前三种像都可以看到9.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总是缩小的B.虚像总是正立的,实像总是倒立的C.虚像只能通过眼睛观察,实像通过光屏后也可看到D.光的反射成虚像,光的折射成实像10.如下图纸筒A的一端蒙上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一个简易照相机,观察时应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楚B.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端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C.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端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D.如果看近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再看远外的景物时应把B端向外拉11.在“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B.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大C.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则物体在镜中的像不是完整的像D.用一块不透明的挡光板挡在像的前面,可以发现物体在镜中的像被挡住了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C.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13.“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B.倒影——平面镜成像C.电影——凸透镜成像D.摄影——光的反射14.一物体位于凸透镜前20cm处,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呈放大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应该在A.小于10cm B.大于20cmC.大于10cm,但小于20cm D.等于20cm15.下图是远视眼成像的示意图,要使发光点S发出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S ,下面哪种方法能达到目的?A.在眼睛前放一块合适的凸透镜B.在眼睛前放一块合适的凹透镜C.发光点的位置向右移D.发光点的位置向上移16.某同学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018八年级物理上期中试卷(有答案)

2018八年级物理上期中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成绩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八年级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成绩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响度小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D.“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2.小华在唱《青藏高原》这首歌,唱到“高原”的“高”时,就唱不上去了,这是因为唱“高原”的“高”时要求声音的A. 音调高B.音调低C.响度大D.响度小3.近年来,不少地区地震频发,强烈的地震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关于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波主要是超声波B.地震波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地震波不是由震源振动产生的D.地震波强度足够大时可以被人耳听见4.下列关于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比0℃的水冷B.-6℃读作“零下6摄氏度”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25℃D.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5.以下生活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A.用电吹风吹干头发B.舞台上用干冰制造白雾C.冬天,冰冻的衣服能晾干D.夏天,打开冰柜门会看到冒“白气”6.天气炎热,小明在吃冷饮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B.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液化造成的C.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升华造成的D.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7.一杯温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冷冻室内,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8.食品运输中,常使用干冰,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干冰A.液化放热B.凝华放热C.熔化吸热D.升华吸热9.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

改变杯中水量,多次进行摩擦杯口的实验,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

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手指摩擦杯口为什么能发出不同声音?B.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C.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改变?D.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10.下列现象中,不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形成的是11.小明站在平面镜前,他以一定的速度远离平面镜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距离变大,像变大B.距离变小,像变小C.距离变大,像不变D.距离不变,像变小1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的色散实验中,将一红色玻璃放在三棱镜和白屏之间,则白屏上只看到红色光带B.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D.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实际上太阳的虚像13.国庆假期,在太湖风景区内,小明用装有滤色镜的照相机给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拍照,在洗出来的照片上看到的却是黑叶红花,那么滤色镜玻璃的颜色可能是A.黑色B.红色C.绿色D.白色14.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和它的像垂直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5.如图甲所示,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另外,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如图乙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以免影响他人,这是在▲处减弱噪声.16.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称为“55℃杯”,是一种快速变温水杯。

2018-2019(含答案)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8)

2018-2019(含答案)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8)

2018-2019(含答案)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8).......................................................................................................................................................................2018.10.21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1.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________的.2.如图,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该刻度尺所显示的木块长度为________.3.单位换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________,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5.医院利用超声打掉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6.冬天人们在户外活动时总会呼出一团“白气”,其实这种“白气”是________(填“小水珠”、“水蒸气”).属于________(填“吸热”、“放热”)过程.7.北方的冬天非常寒冷,这时在门窗的玻璃上常常可以看到一层美丽的冰花,这层冰花是由于________(填“室内”、“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成小冰晶的结果.二、选择题(第8-11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第12、13小题为多选题,每题4分,错选、不选得0分,选对但漏选得2分共20分)8.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实验中误差不可避免,只能采取措施尽量减小误差D.采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避免误差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10.萘的熔点为,那么的萘处于()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11.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A. B. C. D.12.小明在学了声现象的知识后做了如下总结,其中错误的是()A.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总比在液体中快B.超声和次声不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音调高的声音响度比音调低的声音响度大D.人们常用音色来辨别发声体13.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蒸发和沸腾均属于汽化现象,只是一个吸热另一个放热B.所有的气体只要将它的体积压缩到一定程度都能液化并释放出热量C.霜和雪的形成都是水蒸气凝华的结果且要放热D.冬天为了保护桔苗,农民常在傍晚时在桔树洒水这是利用水凝固时放热的性质三、计算题(第14题6分,第15、16题7分,共20分)14.小红姑姑家在一家油气厂,不久前去玩时发现了一段长米的大型铁质空管,感到很好奇.联想到声音的传播知识,于是他和表弟做了一个实验:表弟在管的一端敲打,他在另一端将耳朵贴在管上听并同时计时,结果他先后听到了________次响声.这一结果说明________若前后听到的时间差为秒,求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多大?(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15.为了提高中学生的体能,某校定期举行野外军训训练.在一次训练中某班同学组成一列长的队伍,正以的速度行军,这时队尾担任通讯兵的同学接到了一个指令需要传递给队首的班长,他立即以的速度追赶班长,追上后又立即以原来的速度返回,若耽搁时间忽略不计,求:他追上班长的时间从接到指令到返回队尾所用的时间.16.小伟是一位爆破员,在一次爆破任务中他使用了一根长的导火线进行爆破,当他点燃导火线后立即以的速度向外的安全区撤离.若导火线的燃烧速度是 . ,请你以至少两种方法计算说明他是否能够安全撤离.四、简答题(第17题4分第18题6分共10分)17.有一句成语叫“余音绕梁不绝于耳”,据说姑苏城外的寒山寺里有一口古钟,经撞击后发出的声音不仅洪亮浑厚,而且停止撞击后还良久不绝.于是有人得出结论:物体停止振动仍然能够发声.请你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18.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手会感到暖和.若用劲向手上快速“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都是从嘴里出来的“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五、实验探究题(19题5分、20题11分、21题10分、22题8分共34分)19.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说明声音的________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决定的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拨的力度不变,则钢尺发出声音________不同.这是由于钢尺振动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20.如图是给某种晶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该晶体是________,在这段时间内晶体处于________状态,在________热,这种物态变化属于________.由图可知此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有图象可知,在时物质开始________这种物态变化属于________.这种变化发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21.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时,每隔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时,每隔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常用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从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__(低或高)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规律是:不断_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图__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22.小明在观察小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振动后,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如表是他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如果小明想探究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他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的琴弦.如果小明想探究发声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的关系,他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的琴弦.如果小明想探究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他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的琴弦.本实验小明采取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答案1. 【答案】甲车,向南【解析】根据以下分析答题: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坐在甲车里的人与车的位置保持不变,相对静止,车相对于路旁的树木位置不断变化,以甲车为参照物,人看到路旁的树木是运动的.路旁的树木相对于甲车向北运动,以树木为参照物,甲车向南运动,甲车力的人看到乙车与甲车并排静止,说明甲乙两车的运动状态相同,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甲车向南运动,则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乙车也向南运动.故答案为:甲车;向南.2. 【答案】, .【解析】刻度尺的使用要注意其量程和分度值,起始端没从开始,把 . 处当作“ ”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 . 即为木块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图可知,在之间有个格,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从图中可看出,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 . 的刻线,木块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 . ,所以木块的长度即为两刻度值差 . . . .故答案为:; . .3. 【答案】 . ,,【解析】本题考查了不同物理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属于考试的基础知识题,注意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和指数的运算.【解答】解:①∵ ,∴ . ;②∵ ,,∴ ;③∵. ,∴..故答案为: . ;;.4. 【答案】 . , . , .【解析】①使用温度计或体温计测量温度时,首先要明确其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末端所对刻度相垂直.②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起始端没从开始,把 . 处当作“ ”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 . 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③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由图知:①体温计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个小格代表的是 . ,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 . ;此体温计的示数为 . .②图示刻度尺又分为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物体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 . ,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 . ,物体长度为 . . . .③由图示秒表可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 ,指针在“ ”和“ ”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在停表的大表盘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 . ,由于偏向“ ”一侧,所以指针在 . 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 . ,即停表的读数为 . . .故答案为: . ; . ; . .5. 【答案】能量,信息【解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 超”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解答】解:医院利用超声打掉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故答案为:能量;信息.6. 【答案】小水珠,放热【解析】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温度降低可以使气体液化.【解答】解:冬天,室外温度很低,从嘴里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故答案为:小水珠;放热.7. 【答案】室内,凝华【解析】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是升华的相反过程,冰花是固态,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解答】解:寒冷的冬夜,室内温度高于室外的温度,所以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很冷的玻璃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形成冰花.故答案为:室内;凝华.8. 【答案】C【解析】物理实验离不开物理量的测量,但由于仪器、实验条件、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使得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是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就是误差.误差不同于错误,它不可避免,只能采取措施尽量减小,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解答】解;、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于粗心大意等主观方面的原因所造成,所以可以避免.但误差是由于仪器、环境等客观原因所导致,所以不可避免,故错误;、认真测量只能避免错误的出现,但不能避免误差,误差不可避免,故错误;、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故正确;、采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只能尽量减小误差,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但不可能消除误差,故错误;故选.9. 【答案】D【解析】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过音色能辨别物体;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即“闻其声而知其人”,不是响度,故错;、“不敢高声语”是指不敢大声说话,指响度,不是音调,故错;、在学校周围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错;、超声波通过传递能量可以击碎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正确.故选.10. 【答案】D【解析】要解答此题需掌握:晶体熔化或凝固时,温度要达到熔点或凝固点,同时要继续吸热或放热,温度不变.【解答】解:萘是晶体,晶体的温度到达熔点或凝固点时,刚开始熔化或凝固时,处于固态或液态;中间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最后完全熔化或凝固,是液态或固态.因此三种状态都有可能.故选.11. 【答案】D【解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和时间的图象就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由此可知和都是错误的;由题干中的图可知:甲和乙同时同向运动,相同的时间内,乙运动的路程长,乙的运动速度就大;我们可以在和的图象中,找出相同的时间,看谁运动的路程长,从而得出甲和乙的正确图象.【解答】解:由题干中的图象可知:乙比甲运动的速度大.、图象表示,随着时间的增长,运动的路程是不变的,表示甲乙是静止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图象表示,随着时间的增长,运动的路程是不变的,表示甲乙是静止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在横轴上找一点,表示时间相等;做纵轴的平行线,可以发现甲的运动路程长,说明了甲运动快,故选项不符合题意;、运用上面的方法,可以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乙的运动路程长,速度大,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12. 【答案】,A,B,C【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一般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快,故错误;、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错误;、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调与响度无关,故错误;、人们常用音色来辨别发声体,故正确.故选.13. 【答案】C,D【解析】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汽化现象,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使气体液化的方法:压缩体积、降低温度;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放热.【解答】解:、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故错误;、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能液化、有部分气体可以利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式液化.故错误;、霜和雪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同时放出热量.故正确;、傍晚时在桔树洒水这是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桔苗冻坏.故正确.故选:.14. 【答案】两,声音在固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传播声音,且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在铁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因此两次接收有时间差,根据速度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铁管是固体,所以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铁管传来的,而第二次是铁管发出的声音传到空气中,由空气将声音传播到人的耳朵里的,所以说人将耳朵贴在铁管上可以听到两次响声,依次是由铁管和空气传来的;已知铁管长,空气中的声音的传播速度为,. ,所以在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空气空气因为两次的时间差,所以声音在铁管中传播的时间铁 . . ,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为铁. .铁故答案为:两;声音在固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是.15. 【答案】他追上班长的时间是;; 从接到指令到返回队尾所用的时间是.【解析】通讯兵从队尾跑到队首,通讯兵和队伍同向运动,通讯兵的运动速度是两者之差,通讯兵要通过队伍的长度,知道通讯兵的相对速度和运动的长度,求出通讯兵从队尾到队首的时间.; 通讯兵从队首跑到队尾,通讯兵和队伍相向运动,通讯兵的运动速度是两者之和,通讯兵要通过队伍的长度,知道通讯兵的相对速度和运动的长度,求出通讯兵从队首到队尾的时间.【解答】解:通讯兵从队尾到队首的速度为:,通队由,所以通讯兵从队尾到队首的时间:.; 通讯兵从队首到队尾的速度为:,通队由,所以通讯兵从队首到队尾的时间:.答:他追上班长的时间是;从接到指令到返回队尾所用的时间是.16. 【答案】导火线燃烧完之前人能到达安全区.【解析】方法一:已知导火线的长度和燃烧速度,可以得到导火线燃烧所用时间;已知点火者奔跑的速度和安全距离,可以得到点火者跑到安全区所用时间.将导火线燃烧完需要的时间和点火者跑到安全区所用时间相比较就能得到答案.方法二、已知导火线的长度和燃烧速度,可以得到导火线燃烧所用时间;此时间也就是点燃者快跑的时间,已知点火者奔跑的时间和速度,可以得到跑出的距离,将此距离与安全距离相比较就能得到答案.【解答】解:方法一:导火线燃烧完所用时间:,由可得,.人跑到安全地区需用的时间:,因为,所以能跑到.方法二:导火线燃烧完所用时间:,由可得,.人在内能通过的路程,所以能跑到.17. 【答案】解:该结论是错误的;古钟振动产生声音,当停止撞击古钟后,古钟仍然在振动,所以人能听到声音.【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解答】解:该结论是错误的;古钟振动产生声音,当停止撞击古钟后,古钟仍然在振动,所以人能听到声音.18. 【答案】冬天手觉得冷时,向手上“哈气”是从口中哈出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时放热,放出的热量通过热传递被手吸收了,手的内能增加,手会感到暖和.若使劲儿向手吹气,则是加快手表面空气流动,使手表面的水分蒸发加快,水分蒸发时从手上吸热,所以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解析】本题要用到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这两个知识来解答,在明白“哈气”和“吹气”的区别的基础上解答此题.【解答】19. 【答案】响度,响度,振幅; 音调,频率【解析】响度和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解答】解: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声音的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拨的力度不变,则钢尺发出声音音调不同.这是由于钢尺振动的频率发生了改变,伸出桌面越长,越难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20. 【答案】冰,固液共存,吸,熔化; ; 沸腾,汽化,到达沸点,继续吸热【解析】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是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晶体的熔化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便是晶体的熔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等;; 沸腾时,到达沸点,温度不变,继续吸热;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解答】解:由图象可知,熔化时温度不变,说明该物质是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是,也就是该物体的熔点,所以这种物质是冰;在这段时间内,晶体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正处于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这种物态变化属于熔化;; 熔化时的温度是,也就是该物体的熔点;; 由图象可知,在时水开始沸腾,这种物态变化是汽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之一.沸腾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到达沸点,二是继续吸热.21. 【答案】热胀冷缩,,低,吸,不变,液化,【解析】根据题可知,装满的溢水的总量减掉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出柑橘后溢杯的质量;评估实结果时,重点分体积和量在测过程中,哪些环节容易产生差,实验的影响怎样.【解答】解:柑橘水质量:柑的体积:排总-剩;柑橘密度:. .橘橘橘故答案:.偏小.22. 【答案】,; ,; ,; 控制变量法【解析】在弦的松紧一定时,弦乐音调可能还跟弦的长度、粗细、材料有关.探究音调跟长度的关系时,控制粗细和材料不变;探究音调跟粗细的关系,控制长度和材料不变;探究音调和材料的关系,控制长度和粗细不变.; ; ;【解答】解:实验中弦的松紧程度是一定的.探究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的关系,控制长度和材料不变,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的琴弦.; 探究发声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的关系,控制粗细和材料不变,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的琴弦.; 探究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控制长度和粗细不变,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的琴弦.; 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2018学年第一学期初二物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2018-11)

2018学年第一学期初二物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2018-11)

2018学年第一学期初二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2018-11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6分):1、○1物质的多少○2千克○3托盘天平○4属性○5状态○6位置(说明:○5和○6答案次序可以相反)2、(1)分米(2)厘米(3)毫米(4)毫升(厘米3)3、○1强弱程度○2振幅的大小○3距离发声体的远近○4频率高低○5响度○6音色4、○1空气○2水5、○1固体○23406、○13000 ○2不能○3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7、○1自行发光○2不是○3同种均匀○4直线○53×108○63×105○7小8、○155 ○255 ○3209、○1硬币的虚像○2光从水射向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10、○16 ○21.65 ○3不变11、○1CD ○2BO ○3OF ○460 ○56 ○6右12. (1)○1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折射线与入射线位于法线两侧。

(2)○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12分):1、每图1分,偏转角度1分。

图10-1偏转 80 度;图10-2偏转 60 度。

2、对称1分,虚像1分。

3、法线1分,镜面位置1分。

4、光路正确2分。

5、反射1分,折射1分。

(说明:不标角扣1分)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22分):1、○10.1 ○23.42、○1时间○20.163、○1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指针指在刻度盘的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2在右盘中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使指针指在刻度盘的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3158 ○4204、(1)○1将F平面向前或向后转动,观察F平面上是否还看得到反射光线。

(2)○2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5、(1)○1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2)○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3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分别测量两点到镜面的距离,判断距离相等。

2018-2019(含答案)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2018-2019(含答案)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2018-2019(含答案)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2018.10.21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答案填入答题卡,否则不给分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是B.某同学跑的成绩约C.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是D.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是2.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A. B. C. D.3.下列各现象中,能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温度有关的是()A.洒在地上的水向四周散开B.阴天湿衣服放在室外比室内容易干C.在阳光下的稻谷比放在背阴处易干D.电吹风能使头发很快变干4.照镜子时,你会在镜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镜里的像是虚像B.像的大小与镜的大小有关C.镜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人向镜靠近,像将远离镜5.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冰雪遇暖消融B.水烧开时冒出“白气”C.食品盒中的干冰变小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宇航员能够在月球上“交谈”,说明真空可以传声C “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D.学校周围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7.著名篮球运动员科比,在比赛中常常上演绝杀,他带球突破对手防线,起跳、灌篮,动作一气呵成.下列对科比运球过程中描述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科比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篮球是静止的C.以科比为参照物,篮球是运动的D.以科比为参照物,篮球是静止的8.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C. D.9.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温到达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能沸腾B.一定不能沸腾C.水继续吸热,一定能沸腾D.不确定10.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11.下列哪个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小孔成像B.水中倒影C.雨后彩虹D.海市蜃楼12.刘伟同学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秒后听到回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他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B.刘伟距山崖C.刘伟距山崖D.刘伟距山崖13.观察水边的风景照时,总会发现景物的“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要暗一些,这是因为( )A.入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B.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C.眼睛有一种错觉D.冲洗照片的质量有问题14.图是某种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象反映的可能是( )A.蜡的熔化过程B.蜡的凝固过程C.海波的熔化过程D.海波的凝固过程15.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A.冬天户外呼出“白气”B.湿裤子晾干 C.冬天窗玻璃上有冰 D.钢水浇铸得到钢件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6.小刚学了长度测量以后,在分组探究活动中,估计教室里所用课桌的高度约为 ________(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然后又用刻度尺测量橡皮擦的长度,如图所示,图中橡皮擦的长度为________ .17.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一个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音乐声越大,小人舞动的越剧烈,说明物体的________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18.小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处照镜子,她向平面镜靠近了,则像离她的距离为________,像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19.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________(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这是因为光________的缘故.20.年春节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旱灾,各地进行了多次人工降雨,设法缓解当地的旱情.干冰等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撒在云层上的干冰________(填物态变化)时________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水滴形成降雨.21.如图所示是常见的光学现象,其中图甲属于光的________现象,图乙属于光的________现象.三、作图题(7分)22.作出该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23.如图是一束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入射角的位置,并画出折射光线(大致方向).2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26分)25.如图中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该小组同学应该选取两根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点燃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直到看上去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此现象说明像与物体________相等.如图中乙是该小组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它们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该小组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不具备代表性.此实验不能用平面镜进行,是因为平面镜________,不能确定像的位置.26.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________(“均匀”或“不均匀”).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________.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体”).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________,该固体熔化时的特点是________.五、计算题(共13分)27.雷雨交加的夜里,李丽同学看到闪电后约听到了雷声,李丽距雷电发生的地方有多远?(空气温度为)28.一辆汽车通过的长桥,用了.若它以这样的速度行驶,要多长时间?“十一”期间,小强一家开小车到来宾市旅游,接近来宾市时,看到路边标志牌如图所示(标志牌说明此处到来宾市还有,车辆最大速度不能超过),此后小车用匀速通过一段长为的路段.求:小车通过该路段的速度;请根据计算结果说明小车在该路段是否超速行驶;请写出一句相关警示语,以提醒司机朋友要按交通法规安全驾驶.答案1. 【答案】C【解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人体正常体温在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左右.故不符合实际;、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中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小于,一般在左右.故不符合实际;、自行车正常骑行的速度在左右.故符合实际;、一根筷子的长度在左右,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左右.故不符合实际.故选.2. 【答案】D【解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要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解答】解:由图知:、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此方法错误;、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侧壁.此方法错误;、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接触的太少.此方法错误;、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但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此方法正确.故选.3. 【答案】C【解析】加快液体蒸发快慢的措施有三个:①提高液体的温度;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将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与以上方法相对应,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洒在地上的水向四周散开容易蒸发,说明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有关.故不符合题意;、阴天湿衣服放在室外比室内容易干,是因为室外空气流动速度快,说明蒸发快慢与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有关.故不符合题意;、在阳光下的稻谷比放在背阴处易干,是因为阳光下温度更高一些,说明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有关.故符合题意;、电吹风能使头发很快变干,是因为空气流动速度快,说明蒸发快慢与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有关.故不符合题意.故选.4. 【答案】A【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成像的光的反射现象.【解答】解:、人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符合题意.、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相等,跟平面镜大小,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都没有关系.不符合题意.、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人向镜靠近,像将靠近镜.不符合题意.故选.5. 【答案】B【解析】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解答】解:、冰雪遇暖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错误;、水烧开时冒出“白气”,壶内冒出来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正确;、干冰变小,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错误;、用干手器将手烘干,手上的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错误.故选.6. 【答案】C【解析】物体振动发出声音,但并不是所有的声音人耳都能的到,只有响度和频率合适,人耳才能的到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人们通过音色来辨别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据此分析.【解答】解:、人耳听觉有一定的范围,即频率之间,且有一定的响度,因此,并非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故说法错误;、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故说法错误;、“闻其声,知其人”是因为不同人的声带结构特点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因此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故说法正确;、学校周围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故说法错误.故选.7. 【答案】C【解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解答】解:、科比与地面之间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地面为参照物,科比是运动的,故错误;、篮球与地面之间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地面为参照物,篮球是运动的,故错误;、科比与篮球之间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科比为参照物,篮球是运动的,故正确;、科比与篮球之间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科比为参照物,篮球是运动的,故错误;故选:.8. 【答案】A【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是倾斜的直线,其斜率表示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解答】解:解:、根据图象可知,速度随时间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正确.、根据图象可知,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错误;、根据图象可知,位移随时间变化,故错误;、根据图象可知,位移随时间减小,做减速运动,故错误;故选.9. 【答案】C【解析】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且能不断吸热,二者缺一不可;【解答】解: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达到并且不断吸收热量,才能沸腾,故选10. 【答案】B【解析】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乒乓球接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解答】解: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故选:.11. 【答案】A【解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解答】解:、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不合题意.、彩虹是阳光通过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的角度不同,从而将太阳光分解成七色光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不合题意.、海市蜃楼是光线在延直线方向密度不同的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常在海上、沙漠中产生.不合题意.故选.12. 【答案】C【解析】声音在空气中中的传播速度是;人发出的声音经山崖反射后再传到人耳(回声),知道整个过程用的时间,可以求出声音从人传到山崖的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此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解答】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故错误;声音从从人传到山崖的时间:,因为,所以刘伟与山崖之间的距离:,故正确,错误.故选:.13. 【答案】A【解析】看见的景物是景物反射的光线,而倒影是景物反射的光线到水面,在被水面吸收一部分后再反射出来,所以亮度肯定不及景物本身了.【解答】解:因为看见的景物是景物反射的光线,而倒影是景物反射的光线到水面,并且在水面处发生折射,一部分光被折射到水里再反射出来,所以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故选.14. 【答案】D【解析】根据原图的曲线走向,可以首先判断出此图是某物体的凝固过程,而只有晶体才有凝固点,可根据上述分析判断出正确的选项.【解答】解:由图知:温度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所以是凝固过程;在温度变化过程中,有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的线段,说明在此段时间内温度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此时间的温度值即为该物体的凝固点,而只有晶体才有凝固点,可以排除、、;故选.15. 【答案】B【解析】在六种物态变化形式中,熔化、汽化、升华需要吸热,凝固、液化、凝华需要放热,弄清楚四幅图中的物态变化再去判断吸放热情况.【解答】解:、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是嘴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不符合题意;、湿裤子晾干,是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故符合题意;、冬天窗玻璃上有冰花,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不符合题意;、钢水浇铸得到钢件,是钢水变成固态钢件的过程,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不符合题意.故选.16. 【答案】,【解析】①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长度单位;②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①中学生的身高在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左右;②由图知:刻度尺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橡皮擦左侧与刻度线对齐,右侧与对齐,所以橡皮擦的长度为.故答案为:;.17. 【答案】振动,振幅【解析】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或大小,由振幅和听者与声源的距离决定,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解答】解: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一个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乐声越大,小人舞动的越剧烈,说明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故答案为:振动;振幅.18. 【答案】,不变【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来分析此题.【解答】解:因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若她走近平面镜,即物距减小,为;像距也应随之减小,也为,所以像离她的距离为.因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与物距大小无关,所以当小芳向平面镜靠近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会改变;故答案为:;不变.19. 【答案】漫,沿直线传播【解析】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解答】解: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故答案为:漫;沿直线传播.20. 【答案】升华,吸【解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干冰撒在云层上,干冰迅速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速度降温液化成小水滴形成降雨.故答案为:升华;吸.21. 【答案】折射,反射【解析】解答此题要从以下知识点入手:①平面镜成像,成因是光的反射.②光的折射现象,由物体发出的光透过不同介质时,会发生折射,使光路发生改变,因此我们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解答】解:玻璃杯中的铅笔杆“错位”是光的折射现象;天鹅在水中出现“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故答案为:折射;反射.22. 【答案】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首先通过入射点作垂直于镜面的法线,根据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上侧作出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解析】根据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的光路图,即过入射点作法线,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首先通过入射点作垂直于镜面的法线,根据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上侧作出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23. 【答案】解:过界面的入射点垂直于界面作出法线,用虚线,标清垂直符号;入射角为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解析】入射角为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是与界面的夹角;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将向靠近法线的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答】解:过界面的入射点垂直于界面作出法线,用虚线,标清垂直符号;入射角为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24. 【答案】解:先作出端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用虚线连接、即为物体的像,如图所示:【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端点的像点、,连接、即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解答】解:先作出端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用虚线连接、即为物体的像,如图所示:25. 【答案】相同; 大小; 相等,垂直; 一次实验; 不透光【解析】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实验时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知,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 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关键点是确定像的位置,反射效果好的镜子不透光,只能看到清晰的像,不能确定像的位置,而反射效果不好的玻璃板能透光,通过看到玻璃板背面的物体与前面的物体的像重合,可以确定像的位置.【解答】解:该小组同学应该选取两根相同的蜡烛做实验,目的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实验时用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蜡烛与蜡烛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透明的玻璃板能观察到蜡烛能否与的像完全重合,同时解决了位置和大小两个问题.实验现象表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 玻璃既能透光,又能反光,既可以看到前面物体在后面成的像,又可以看到后面的物体,这样就可以利用等效替代的办法准确确定像的位置;所以此实验不能用平面镜进行.26. 【答案】均匀; 试管壁,; ,晶体; ,吸热,但温度不变【解析】实验中需要用秒表记录加热时间;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在进行读数时,要注意其分度值.; 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会分析晶体的熔化图象.知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 通过图象判断晶体与非晶体时,重点观察是否有一段时间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这说明此时这种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解答】解:实验中需要用秒表记录加热时间;将装有固体粉末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所以其示数为.; 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 比较图象丙中的和可知,物质有一段时间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而物质边吸热、温度边升高,说明是晶体,故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27. 【答案】李丽距雷电发生地方的距离为.【解析】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空气温度为时声音传播的速度为,空气中光速远远大于声速,闪电的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雷声的路程就是雷电到。

八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八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黄冈 2018—2018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备考八年级物理试卷考试时间: 60 分钟总分: 100分校区 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21 分)1、在丈量过程中,一般我们会采纳多次丈量取均匀值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A.减小察看时因为视野与尺面不垂直而产生的错误B.减小因为刻度尺不精细而产生的偏差C.减小因为读数时预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偏差D.防止丈量中可能产生的错误2、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理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假如改变乐器发作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流传方向3、以下各成语所反应的情形中,能说明光的反射的是()A、井底之蛙B、海市蜃楼C、立竿见影D、空中楼阁4.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 5m,若视力表距平面镜 3m,人面对平面镜,则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应是多少 m?()A、1B、2C、3D、45.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边判断中正确的选项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的暗处是水6、一束阳光照耀到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是25°,转动平面镜,使光束与镜面的夹角增至 30°,则反射光芒与入射光芒间的夹角与本来对比( )A .减少 5°B.减少 10°C.减少 15° D.减少 20°7.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是[]A.倒立的虚像 B .倒立的实像 C.正立的实像 D .正立的虚像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3 分)1 / 78、以下图:物体的长度是cm,正确值是cm,预计值是cm;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

9.令人感觉欢乐,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声音称为乐音,乐音有三大特征,称为三因素 . 乐音的三因素是、、。

201811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

201811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
C
);






钢-













拨一


尺一
,一



的一

音一
变一

-


实一

用一







_
一了
A
-












-
探.





体-
振一
动.
频.
率.
的一
关.
系一
c
探.
究一
音一
色.
与.
发.
声一
体.
的.
材.

是一
否一
有.
关一
公一
■九
在一
探.
究一

冰-
熔一
化一
时-
温一





























(
)
A









2018-2019(含答案)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3)

2018-2019(含答案)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3)

2018-2019(含答案)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3).......................................................................................................................................................................2018.10.21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时间的物理量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2.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只能选择那些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B.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C.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而言的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B.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灭C.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灭误差D.以上说法都正确4.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200m,则通过这段路所用的时间是()A.1ℎB.5minC.50sD.10s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D.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6.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7.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音色一定不同B.音调一定不同C.响度一定不同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8.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C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C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C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C9.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世纪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10.如图是小明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图线中间的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不吸热B.图线可能是冰的熔化过程C.图线可能是蜡的熔化过程D.图线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11.下列各种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冬天,紧闭的玻璃窗内壁出现冰花B.冰箱内取出的西红柿“冒汗”C.衣柜内的卫生球逐渐变小D.用铁水浇铸工件12.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D.无法确定二、填空(每空1分,共22分)13.开通在即的安庆到南京高铁设计最高速度可达360km/ℎ,合________m/s;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________(填单位).14.某同学四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得到的测量结果分别是3.62cm3.63cm3.58cm3.62cm,测量中存在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________.15.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_(选填“运动的”或“静止的”);如果战斗机在2s内匀速直线飞行了0.6km,则它的速度是________m/s.16.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1,它们通过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之比是________.17.某同学郊游时,用半小时走完2km的路程,休息半小时后,再用30min走完2.5km的路程.那么,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km/ℎ.18.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是“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说明他说话声音的________大.19.端午节期间,郑能随父母到山区爬山,他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6s听到回声,他们距山崖大约________m,声速按340m/s计算.声音在空气中以________形式传播.20.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21.即使在0∘C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________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22.今年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为减缓旱情某部空军出动飞机在云层中播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实施人工降雨,靠干冰的________吸收大量的热,使云中水滴增大,冰晶增多,形成降雨,其中冰晶在下落过程中________成水(以上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23.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____现象,________很多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24.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______.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1分)25.如图所示,甲中刻度尺的读数为________cm;乙中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s.26.如图所示,小明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图中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显示的时刻(数字表示“时:分:秒”),则:(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3)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 AB=________cm,t BC=________s,V AC=________m/s.27.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能传播声音.28.小闵用一把钢尺来探究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结构的关系,她把尺子固定在桌面上,先把钢尺伸出桌子边沿多一些,使它振动发声;然后再把尺子伸出桌子边沿少一些,再使其发声,比较两次音调的高低.小闵用一把钢尺来探究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结构的关系,她把尺子固定在桌面上,先把钢尺伸出桌子边沿多一些,使它振动发声;然后再把尺子伸出桌子边沿少一些,再使其发声,比较两次音调的高低.(1)在她的两次实验中,应该保持________不变,实验的结果是:尺子伸出桌子边沿越多,它发声的音调越________.(2)她若探究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则应该保持________不变,改变尺子振动的________,实验后得出的结论是:发声体结构不变时,________,声音的响度越大.29.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秒表、温度计、水.(1)图乙是________(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_______∘C.(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0.如图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秒表、温度计、水.(1)水是沸点是________∘C,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高于、低于、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2)沸腾时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不变)(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说出两条.①________.②________.四、计算题(共21分)31.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ℎ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3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知成渝高速铁路全程308km,重庆境内约121km,重庆至成都全程运行仅需1.4ℎ.求:(1)高铁列车从重庆至成都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ℎ;(2)若高铁列车在重庆境内也按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运行,列车在重庆境内运行的时间.33.小虎乘坐着一艘速度为10m/s的汽艇匀速驶向一座山崖,他向山崖大喊一声,历时5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求:(1)5s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程是多少;(2)汽艇匀速行驶0.4km所花的时间是多少;(3)他听到回声时离山崖有多远.答案1. 【答案】C【解析】根据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分析答题.【解答】解: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小,物体运动越慢;速度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与物体的路程、与物体的运动时间无关,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2. 【答案】A【解析】解答此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①参照物可以按需要可以任意选择(除研究对象以外),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做参照物,也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具体选哪一种物体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就会不同.【解答】解:A、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具体选哪一种物体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故本选项说法错误;B、任何物体都可以选作参照物,只是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时,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故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C、因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所以,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某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作出肯定的回答,说这个物体是运动或静止是毫无意义的.故本选项说法正确;D、参照物可任意选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故本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3. 【答案】B【解析】要正确解答本题,首先要掌握误差的定义,还要掌握误差产生的原因,减小误差的方法及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解答】解: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有关,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熟练实验技能等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所以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故选B.4. 【答案】D【解析】已知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200m,利用v=s即可求出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得通过这段路所用的时间:【解答】解:由v=stt=sv =200m20m/s=10s.故选D.5. 【答案】A【解析】解决此题需要掌握: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解答】解:A、发声的物体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可以在声音的传播途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A.6. 【答案】B【解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轻声”和“大声”都是指声音大小、强弱,也就是声音的响度.故选B.7. 【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要知道:dou.1 ruai.2 mi.3 fa.4四个音阶的音调越来越高,dou.1 的音调最低,fa.4的音调最高;音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振动越快,音调越高.【解答】解:因为dou.1 和mi.3 两个音阶的音调越来越高,dou.1 的音调低,mi.3 的音调高,说明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快.故选B.8. 【答案】A【解析】根据我们对于生活中常见物体温度的了解来作答,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解答】解:A、正常人的体温是37∘C左右,高烧病人的体温可以达到40∘C,所以A是正确的;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10∘C左右,所以B是错误的;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的温度约为100∘C左右,所以C是错误的;D、加冰的橙汁饮料的温度应该在0∘C或0∘C以上,所以D是错误的.故选A.9. 【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要寻找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从而减慢了水分蒸发的原因,就要从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这三个方面去考虑,那么减慢水分的蒸发可采取的措施是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慢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本题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从而减慢了水分的蒸发.【解答】解: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可以减慢水分的蒸发.故A正确.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可以加快水分的蒸发.故B错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C错误.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提高了液体的温度,从而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D错误.故选A.10. 【答案】D【解析】在物质熔化的时间-温度图象中,晶体与非晶体的最大区别就是晶体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变,但温度不变,在图象上表现为有一条水平线段,水平线段对应的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图象中间的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质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说法错误.B、冰是晶体,但从图象可知,该物质是熔点是60∘C,而冰的熔点是0∘C,所以该图线不是冰的熔化过程,B错误.C、蜡是非晶体,而该图象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故C错误.D、图象中有一水平线段,所以该图线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D正确.故选D.11. 【答案】C【解析】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凝华、液化和凝固要放热;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要吸热.【解答】解:A、冰花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要放热;B、西红柿“冒汗”是因为西红柿上有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液化要放热;C、卫生球是固态的,变小就是变为了气态,消散在空气中,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要吸热;D、铁水是液态的,工件是固态的,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凝固要放热.故选C.12. 【答案】B【解析】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C;气压相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相同.【解答】解:无论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还是放在阴凉处,气压相同,都是冰水混合物,温度是相同.故选B.13. 【答案】100,m/sm/s即可进行单位换算,知道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1m/s.【解析】根据1km/ℎ=13.6【解答】解:m/s=100m/s;高铁的速度360km/ℎ=360×13.6因为人步行时1秒钟大约能走1m多,所以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m/s.故答案为:100;m/s.14. 【答案】3.58cm,3.62cm【解析】将4个数据进行比较,哪个偏差较大,哪个就是错误的;去掉偏差较大的,为减小误差取平均值算出结果,注意小数点后保留与原题中相同的位数.【解答】解:3.62cm3.63cm3.58cm3.62cm中,3.58cm测量结果偏差大,所以其中错误的数据是3.58cm.物体长度为:3.62cm+3.63cm+3.62cm3=3.62cm.故答案为:3.58cm;3.62cm.15. 【答案】静止的,300【解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②根据v=st计算物体的运动速度.【解答】解:①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战斗机相对于加油机来说,位置不发生变化,所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静止的;②s=0.6km=600m:它的速度v=st =600m2s=300m/s.故答案为:静止的;300.16. 【答案】1:3【解析】知道速度和路程之比,根据v=st求出时间之比.【解答】解:∵v=st∴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之比:t 甲t 乙=s甲v甲s乙乙=s甲v乙v甲s乙=2×13×2=13.故答案为:1:3.17. 【答案】3【解析】平均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其大小等于这段路程与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计算某段路的平均速度时,中途休息的时间要算上.【解答】解:他通过全程所用的时间:t=0.5ℎ+0.5ℎ+30×160ℎ=1.5ℎ;在1.5ℎ所通过的路程:s=2km+2.5km=4.5km;全程的平均速度:v=st =4.5km1.5ℎ=3km/ℎ.故答案为:3.18. 【答案】音色,响度【解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响度反映的是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解:因为每个人的发声声带结构不同,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音色辨别是谁;声音洪亮是指人感觉到的声音强,由此说明是声音的响度大;故答案为:音色,响度.19. 【答案】272,声波【解析】(1)人发出的声音经山崖反射后再传到人耳就是回声,知道整个过程用的时间,可以求出声音从人传到山崖的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此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2)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解答】解:(1)声音从人传到山崖的时间:×1.6s=0.8s,t=12v=s,t所以此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s=vt=340m/s×0.8s=272m;(2)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故答案为:272;声波.20. 【答案】甲和乙,甲和丙【解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快慢有关系;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大小有关.【解答】解: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故答案为:甲和乙;甲和丙.21. 【答案】升华,吸热【解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冰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需要吸热.故答案为:升华;吸热.22. 【答案】升华,熔化【解析】(1)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时,发生升华现象,同时吸收热量;(2)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解答】解:云层中的干冰(固体二氧化碳)会迅速的吸热升华成二氧化碳,使周围的温度降低,部分水蒸气液化成水滴,部分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形成降雨,冰晶在下落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产生热量,熔化成水;故答案为:升华,熔化.23. 【答案】液化,放出【解析】大量水蒸气遇冷液化,放出热量,上层蒸格中的温度较高.【解答】解:蒸馒头时,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上层蒸格中的温度较高,所以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故答案为:液化;放出.24. 【答案】热胀冷缩,乙【解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以及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的区别.【解答】解:题干中的温度计都是液体温度计,所以其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甲是体温计,它的特殊的构造能使它能离开人体读数,它的测量范围为35∘C∼42∘C;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乙温度计,测量范围可达100∘C左右.故答案为:热胀冷缩;乙.25. 【答案】5.20,337.5【解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注意长度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从0开始的,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同时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0.1cm,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2.00cm的刻线,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7.20cm,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7.2.0cm−2.00cm= 5.20cm;(2)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7.5s,因此秒表读数为5min37.5s=337.5s.故答案为:5.20;337.5.26. 【答案】v=st; 小; 4.00,1,0.03【解析】(1)要测出速度,应测量出小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根据公式v=st计算;; (2)若要计时方便,应让下车下滑速度慢些,运动的时间长些;; (3)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确定AC的长度和时间,用公式v=st计算平均速度.【解答】解:(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v=st;;(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缓一些.; (3)由图知,AB间的距离为s=4.00cm,小车运动的时间为t=15:35:23−15:35:22=1s,AC间的距离为s=10.00cm=0.1m;AC间车运动的时间t AC=15:35:23−15:35:20=3s,v AC=s ACt AC =0.1m3s=0.03m/s.27. 【答案】振动,空气【解析】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解答】解:如图甲,用竖直的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如图乙,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答案为:振动;空气.28. 【答案】振动幅度,低,尺子伸出的长度,幅度,振动的幅度越大【解析】照相机成倒立、缩小实像;大镜成正大的像幻灯机成立、放大的实像.平面镜成立、等大的像.【解答】解:照成倒、缩小的实像不符合题意.放大成立、大的虚像.符合题意.幻灯机成倒立、大像.不合题意.故选.29. 【答案】冰,52,吸收【解析】①晶体的熔化过程虽然继续吸热,但是温度是保持不变的,所以晶体的熔化图象中有一段温度保持不变,反映在图象上是有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存在.②温度计读数时要认清分度值,不需要估读.③无论晶体还是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都是要吸热的,所以要继续加热,如果停止加热,熔化也会停止.【解答】解:①从乙图可以看出,该物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一个晶体的熔化图象,而冰是晶体,蜡不是晶体.从丙图可以看出温度计的分度值是2∘C,液面在50∘C上面一个格的位置,所以应该是52∘C.②此小题可以通过实验现象来分析: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不能继续吸热,熔化停止,而放回去后又能继续吸热,熔化就继续,可见熔化过程是需要吸热的.但是还有更直接的方法:熔化是吸热的,直接得出答案.故答案为:冰,52,吸收.30. 【答案】100,等于; 不变; 适当减少水的质量,提高水的初温【解析】(1)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即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液体表面的气压有关;; (2)液体沸腾时的特点: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3)液体的质量越大,升高的温度越大,需吸收的热量就越多.【解答】解:(1)由图可知,水吸热达到100∘C时,加热但温度不再改变,因此水的沸点是100∘C,当水的上方的气压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会随之上升,反之则降低.由此可知,水的沸点是100∘C,表明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2)水在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3)水的质量越小、升高的温度越小,需吸收的热量就越少,加热时间也就越智短;因此可通过减少水的质量或者提高水的初温来缩短加热时间.31. 【答案】(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100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600米.【解析】(1)已知甲乙两地的距离和甲地开往乙地的时间,利用v=st即可求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已知速度和时间可求火车和桥梁的总长,总长减桥梁长就是火车的长度.【解答】解:(1)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则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t1=9ℎ.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v1=st1=900km9ℎ=100km/ℎ.; (2)由于v=st,v2=144km/ℎ=40m/s则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s=v2t2=40m/s×25s=1000m,所以火车的长度s火车=s−s桥=1000m−400m=600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埗弘正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为单选题,共有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2分)他年轻时,通过观察教堂里吊灯的来回摆动,进而反复进行实验,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

他是()A.牛顿B.爱因斯坦C.伽利略D.富兰克林2.(2分)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A.B.C.D.3.(2分)我们能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A.有声源B.有传声介质C.健康的耳朵D.三者缺一不可4.(2分)下列长度接近1dm的是()A.指甲的长度B.圆珠笔芯的长度C.手掌的宽度D.课桌的高度5.(2分)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6.(2分)在测量过程中,一般我们会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A.提高准确程度B.避免产生误差C.避免产生错误D.为了减小误差7.(2分)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一样快8.(2分)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C.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D.乐器商店的标志9.(2分)“女高音”“男低音”和“高声呼叫”“低声细语”,这两组词语中的“高”和“低”的物理含义()A.相同B.不相同,前者指音调,后者指响度C.不相同,前者指响度,后者指音调D.不相同,前者只音色,后者指响度10.(2分)人们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物体发出的声音,这是描述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以上三个特性11.(2分)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

这种有效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A.堵塞感受噪声器官B.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C.防止噪声产生回声D.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12.(2分)人们听不到蝴蝶飞的声音,却可以听到蚊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这是由于()A.蝴蝶翅膀软,声音的响度太小B.蝴蝶翅膀每秒振动的次数低于20次,超出人的听觉范围C.蝴蝶翅膀振动时不会发出声音D.蚊子数量多,蝴蝶数量少13.(2分)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传播方向14.(2分)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15.(2分)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源不发生振动B.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C.城市里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一般道路两旁植树种花D.建筑工地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16.(2分)当喇叭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周和小杨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17.(2分)我们常见到的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太阳灶B.月亮C.平面镜D.太阳18.(2分)小明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是下列图中的()A.B.C.D.19.(2分)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20.(2分)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枪声后才开始计时,那么,=340米/秒)。

他开始计时的时间比运动员起跑的时间晚()秒(V声A.0.3 B.3.0 C.30 D.300二、填空题(本题有10小题,每空1分,共30分)21.(5分)物理学是研究、、、、等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2.(2分)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23.(3分)小刚学了长度测量以后,在分组探究活动中,估计教室里所用课桌的高度约为80(填上长度单位);然后又用刻度尺测量橡皮擦的长度,如图所示橡皮擦的长度为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24.(2分)甲,乙两位同学找到了按装在大楼墙上的很长的空心钢管做实验,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很远的钢管另一端敲打一下。

问甲同学听到了几次声音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传来的敲击声。

25.(3分)单位换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8.2um,合m万里长城约6700千米,合cm三层的高度约为20米,合μm。

26.(4分)科学探究一般要经历五个环节,请你完成下面科学探究过程的填空:提出问题→→→→评估→。

27.(2分)如图所示。

把正在响铃的门铃放在玻璃罩内,抽出罩内空气后,听不到铃声;再把空气充入罩内,又能听到铃声。

这种现象说明声音传播需要,声音是通过传到人的耳朵。

28.(5分)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指声音的不同,主要是由声源振动的决定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不同,主要是由声源振动的决定的;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他们的不同。

29.(2分)控制与减小声音的方法:消声、、的措施。

30.(2分)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叫声音调高,叫声响度大。

三.实验题(本题每空2分,共12分)31.(12分)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缺少的数据应为。

(4)小明和同学们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四.计算题(本题共2题,32题8分,33题6分,共14分,写出答题过程.)32.(8分)用声呐可以探测海底深度,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1m/s,从船底安装的声呐向海底垂直发出声波,经1.2s后接收到反射波。

(1)声呐发出的是声波。

(2)计算海底的深度是多少?33.(6分)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后才按表计时,测得运动员的成绩为13.69s,求运动员的真实成绩是多少?(设当时气温为15℃,无风)五.综合题(共4分.)34.(4分)如图所示,为了使斜射的阳光AO能够入射到井底,应该怎样放置平面镜,画出线路图。

2017-2018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埗弘正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为单选题,共有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2分)他年轻时,通过观察教堂里吊灯的来回摆动,进而反复进行实验,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

他是()A.牛顿B.爱因斯坦C.伽利略D.富兰克林【解答】解: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对教堂中吊灯的摆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自己用铁块制成了一个摆,通过实验发现: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相等的。

这在物理学中称为摆的等时性原理。

故选:C。

2.(2分)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A.B.C.D.【解答】解:A、图中刻度尺没有从零刻度线处开始,读数时会不准确,所以A 错误。

B、图中刻度尺放置方向与被测长度一致,且刻度紧贴物体,所以B正确;C、图中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放置刻度不能紧贴物体,读数时会不准确,所以C错误;D、图中刻度尺方向与被测物体方向不一致(倾斜了),所以D错误。

故选:B。

3.(2分)我们能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A.有声源B.有传声介质C.健康的耳朵D.三者缺一不可【解答】解:我们之所以能听到声音,是声源的振动通过媒介传到我们的耳朵。

如果只有声源,没有传声介质或听觉器官,是听不到声音的。

故只有D的说法是严密的。

故选:D。

4.(2分)下列长度接近1dm的是()A.指甲的长度B.圆珠笔芯的长度C.手掌的宽度D.课桌的高度【解答】解:A、人的指甲的长度约1cm,不可能达到1dm,故不合题意;B、圆珠笔芯的长度约16cm,合1.6dm,故不合题意;C、手掌的宽度约10cm,合1dm,符合题意;D、课桌的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约70﹣80cm,合7dm﹣8dm,故不合题意。

故选:C。

5.(2分)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解答】解:将数据12.38cm,12.36cm,12.38cm,12.34相加后求平均值得12.365cm,因测量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最接近真实的测量记录应为12.37cm(四舍五入法).由此可见选项A、B、C都不正确。

故选:D。

6.(2分)在测量过程中,一般我们会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A.提高准确程度B.避免产生误差C.避免产生错误D.为了减小误差【解答】解:所谓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所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由于人的眼睛不能估得非常准,所以存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所以,误差和错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只能减小误差,提高精确程度,而不能避免误差,更不能避免,避免错误。

故B、C不符合题意。

故选:AD。

7.(2分)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一样快【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所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因此选项A说法正确。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因此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因此选项C说法不正确。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比光速慢的多,因此选项D说法不正确。

由上可知,选项B、C、D的说法不正确。

故选:A。

8.(2分)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C.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D.乐器商店的标志【解答】解:如图,图中一个喇叭被一道斜线划掉,就是禁止鸣笛,保持安静的意思;故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