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三农内容的法律法规
三农企业认定标准文件
三农企业认定标准文件
三农企业认定标准文件是指用于认定三农企业的具体要求和流程的文件。
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政策需求,这些标准文件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可能包含在三农企业认定标准文件中的一些常见内容:
1. 定义和范围:明确三农企业的定义及其适用范围,包括涉及农业、农村和农民相关产业领域。
2. 主体资格要求:规定企业在注册、经营、管理等方面需要满足的要求,如企业类型、企业资质、经营规模等。
3. 经营内容和目标: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三农业务覆盖范围和目标,如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
4. 产业链合作要求:鼓励企业与农业生产者、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建立合作关系,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协同发展。
5. 农村就业和农民收入要求:要求企业积极推动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如设置就业岗位、提供培训机会等。
6. 农业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要求:鼓励企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7. 经营合规和社会责任要求:规定企业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如环保要求、劳动合同签订等。
8. 监督和评估机制:明确企业认定的评估和监督机制,包括审核、考核、评估周期等。
这些内容可能会因具体国家或地区的政策和法规而有所调整,企业在进行三农企业的认定时需要按照相应的标准文件进行操作。
三农政策法律法规
三农政策法律法规【三农政策法律法规】一、农业政策法律法规1、农业现代化法律法规1.1 农业生产法1.2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1.3 农村土地管理法1.4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1.5 农村扶贫开发法2、农业市场法律法规2.1 农业市场准入管理条例2.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化改革试点管理办法 2.3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管理办法2.4 农业品种保护管理办法2.5 农村金融机构管理办法3、农业经济合作法律法规3.1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3.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3.3 农村信用社法3.4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法3.5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法4、农业生态环境法律法规4.1 农村环境保护法4.2 农村土壤污染防治法4.3 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办法4.4 农药管理法4.5 农村生态建设补偿办法5、农村社会治理法律法规5.1 农民工权益保护法5.2 农村基层自治组织法5.3 农村地区和农村居民点综合治理办法 5.4 农村社会保障法5.5 农村公用事业收费依法管理办法6、农村土地管理法律法规6.1 农村土地承包法6.2 农村土地流转权重构法6.3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法6.4 农村土地经营权出让和流转实施办法6.5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资产管理办法7、农村金融法律法规7.1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会计制度7.2 农村信用社资本管理条例7.3 农村信用社业务管理办法7.4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基本规范7.5 农村信用社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规范【附件】1、《农业生产证书样本》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入会申请表》4、《农村金融机构审计报告表》5、《农村环境保护责任书范本》【法律名词及注释】1、农业生产法:指规定农业生产活动的组织、管理和监督的法律规范。
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指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和农业生产者权益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3、农村土地管理法:指对农村土地的承包、流转、使用等行为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
4、农村扶贫开发法:指为实现农村扶贫开发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指导]涉及三农的内容的法律法规
涉及三农的内容的法律法规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相关政策:1、免征农业税。
2、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
3、对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补贴。
严格落实国家、省、市的补贴政策,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购机户手中。
同时,县安排一定财政资金对农民购机给予补贴。
4、增加良种补贴投入。
进一步加强种子市场管理,强化种子市场监督检查,严格控制种子价格,积极开展送种上门服务,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子。
5、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认真落实支持价格优惠政策,物价局要加强对化肥出厂价和流通环节进销差率、批零差率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流通环节的加价幅度,降低化肥最终零售价格,真正让利于民。
农业、工商、质检部门要严厉查处扰乱市场的不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6、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税费减免及物价控制政策。
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人才政策方面,对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给予支持。
对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免于工商登记和有关税费。
进一步完善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
对能够给农民带来实惠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管哪种所有制形式,都要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一视同仁的支持。
文件精神内容: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
必须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特别要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和财政增收较多的时机,继续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实实在在为农民办一些实事。
(一)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
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
要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和信贷投放结构,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尽快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
高考三农知识点归纳
高考三农知识点归纳三农,即农业、农村和农民,是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高考中,三农知识点是考生必须掌握和理解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高考涉及的三农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备考。
一、农业生产1. 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土壤分类、农田利用率、耕地保护等。
2. 农作物栽培技术:农作物的选择、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3.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农产品质量监管、农药使用安全、农产品标志等。
二、农村经济建设1. 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乡村振兴战略等。
2. 农村金融与扶贫:农村金融服务、农村扶贫政策等。
3. 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障等。
三、农民问题1. 农民工问题: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权益保护等。
2. 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分配、农民工工资支付等。
3. 乡村治理与农民自治:乡村治理体系、村民自治等。
四、农村土地问题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农村土地流转等。
2. 农村土地资源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农村土地征收等。
3. 农村土地利益相关方:农民、政府、发展商等。
五、农业政策与法律法规1. 农业支持政策:农业补贴政策、农业保险政策等。
2. 农业法律法规:农业土地管理法、农药管理法等。
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1. 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等。
2.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农村环境保护、农药污染防治等。
3. 农业生态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农田生态系统保护等。
七、农村文化和农民文化素质提升1. 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农民文化活动等。
2. 农民教育和人才培养:农民职业教育、乡村学校发展等。
以上是高考三农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考生们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备考。
掌握这些知识不仅可以提高高考成绩,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和关注三农问题,为农业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各位考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建设美好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乡村振兴促进法》重点内容解读及全文(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乡村振兴促进法》重点内容解读及全文(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近年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制定了《乡村振兴促进法》,旨在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本文将对该法律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并附上全文。
1. 重点内容(1)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该法要求国家编制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并辅之以明确的政策引导,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2)支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法律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保障农民权益和农地资源利用。
此外,该法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为30年,可再续期,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3)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产业升级:政府将加大资金投入,引导农村企业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村产业质量和效益,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4)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待遇:法律规定应该建立健全农村居民基本养老、医疗、失业、生育、住房保障和社会救助等制度,提高农村社保政策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5)建立科学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治理体系应该突出基层自治,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推动乡村稳定和文明进步。
2. 全文《乡村振兴促进法》全文如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美丽宜居农村、增强农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农村地区。
第三条国家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辅之以明确的政策引导,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第二章农村土地第四条发展农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支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保障农民权益和农地资源利用。
第五条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享有的权益有:(一)依法占有、使用、收益、转让、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二)依法接受土地承包方案调整并实施后,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或者安置。
三农法规体系
三农法规体系
三农法规体系是指我国针对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农村生态等方面所制定的法律法规体系。
该体系包括了国家层面、地方层面、行业层面等各个方面的法律法规。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分步骤阐述三农法规体系。
一、国家层面
国家层面的三农法规体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法规。
这些法规对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保护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比如,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承包土地不得转让、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确保了公平竞争和土地权益保护。
二、地方层面
地方层面的三农法规体系包括省、市、县等行政区域内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规与国家法规不同,它们主要涉及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农业产业、文化传统等方面。
比如,黑龙江省就制定了《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办法》,对当地的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等问题做出了更加详细的规定。
三、行业层面
行业层面的三农法规体系包括农业、林业等行业领域内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规主要涉及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就规定了养殖户必须要遵守的规定。
这些规定包括:定期检疫、防止传染病、保证饲料安全等。
综上所述,三农法规体系是保障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
合理有序的法律法规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三农法规体系的制定也要考虑农民的意愿和农村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和民主的方式,力求制定出符合农民利益的法规。
农业法规与三农政策
制定机关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生效时间
文号
1991年12月7日 92号令
1998年12月27日 257号令
1997年5月8日 1979年2月10日 1983年1月3日 1993年10月5日 2001年5月23日 1999年5月29日 1997年10月1日 1997年1月1日 2003年8月1日 2004年5月1日 2000年3月20日
农业部
农业部 农业部 农业部 农业部 农业部 农业部 农业部 农业部
生效时间
文号
2005年5月20日
51号令
2001年2月26日
45号令
2002年1月5日
9号令
2002年12月30日
24号令
2006年1月27日 1987年8月18日 1990年11月8日
59号令
[1987]农(农) 字32号
[1990]农(农) 字40号
108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农作物种子(苗)管理暂行 办 法
109
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110
主要农作物范围规定
111
农作物种子检验员考核管理办法
112
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113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
114
蚕种管理办法
115
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
制定机关 农业部 农业部 农业部 农业部 农业部 农业部
1989年1月1日
文号
36号令 39号令 39号令 39号令 13号令 34号令
13号令 12号令
19号令
序 号
法律、法规、规章和“三定方案”名称
三农政策法律法规(二)2024
三农政策法律法规(二)引言概述:三农政策法律法规(二)是指关于农村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法律和法规文件。
这些文件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介绍与三农政策法律法规相关的一些重要内容。
正文: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施农村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土地资源有序流动-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流转农民的土地流转收益保护2. 农业支持政策-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推进农业保险体系建设,减轻农民因自然灾害等因素引起的损失-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提供贷款和信贷政策支持农业发展-鼓励农村合作社等农民组织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3.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提高农产品质量-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惩治假冒伪劣农产品行为-加强农药农残等农产品安全问题的监管4. 农村环境保护-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推动农村绿化建设,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鼓励农村利用可再生能源,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生态农业发展,减少农业对环境的影响5. 农民权益保护-加强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的养老和医疗保障水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水平总结:三农政策法律法规(二)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土地制度改革、农业支持政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村环境保护以及农民权益保护等。
这些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将为农村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并推动农民收入增加、农产品质量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以及农民生活质量提升。
但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以确保这些政策和法规的有效实施。
三农政策法律法规(一)
三农政策法律法规(一)引言概述:三农政策法律法规是指针对农业、农村和农民所制定的具体政策,以及相应的法律和法规。
这些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旨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村改革和农民收入增长,以解决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
本文将对三农政策法律法规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业支持政策、乡村振兴战略、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和农村金融发展等五个大点。
正文: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当前三农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
这一改革旨在转变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关系,推动土地集约利用和农民收入增长。
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主要包括:1.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制度,以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
2.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效益。
3.加强农村土地保护工作,保留耕地和重要农用地,防止过度城市化对农地的侵占。
4.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分红。
5.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民的宅基地权益保护。
二、农业支持政策农业支持政策是为了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而制定的政策。
农业支持政策主要包括:1.加大农业投入,提供农业生产资金、种子、农药、肥料等支持。
2.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3.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和检验。
4.制定和实施农业保险政策,提供农业灾害风险保障。
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现阶段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
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包括:1.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
2.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3.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村电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4.推进农村人才培养与引进,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
5.加强乡村环境治理和农村生态建设,实现绿色乡村发展。
四、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农民合作组织建设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农民合作组织建设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加大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支持,鼓励农民合作社的创办和发展。
2000年至2020年中共中央发布17次有关“三农”文件主题及主要内容汇编
2000年至2020年中共中央发布17次有关“三农”工作文件主题及主要内容汇编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发布日期:2003年12月31日主要内容:共9部分22条一、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一)加强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二)支持主产区进行粮食转化和加工。
(三)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
二、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四)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五)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六)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
三、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七)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调整。
(八)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
(九)繁荣小城镇经济。
四、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十)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
(十一)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五、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十二)培育农产品营销主体。
(十三)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
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十四)继续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
(十五)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七、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十六)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十七)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十八)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
(十九)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八、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二十)完善扶贫开发机制。
(二十一)认真安排好灾区和困难农户的生产生活。
九、加强党对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增收政策落到实处(二十二)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发布日期:2004年12 月31 日主要内容:共9部分27条一、稳定、完善和强化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一)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实施力度。
三农发展政策解读方案
三农发展政策解读方案第一章引言 (3)1.1 政策背景 (3)1.2 政策目标 (3)第二章农业现代化 (4)2.1 精准农业发展战略 (4)2.1.1 构建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农业生产数据的信息化管理,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2.1.2 推广精准种植、养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
(4)2.1.3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附加值。
(4)2.1.4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4)2.2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4)2.2.1 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4)2.2.2 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抗病抗逆能力。
(4)2.2.3 发展生物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4)2.2.4 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4)2.3 农业产业升级与优化 (4)2.3.1 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2.3.2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4)2.3.3 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2.3.4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发挥地区优势,实现农业差异化发展。
(4)第三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5)3.1 农村交通物流体系建设 (5)3.2 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5)3.3 农村能源与信息化建设 (5)第四章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6)4.1 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 (6)4.1.1 土地确权 (6)4.1.2 土地流转 (6)4.2 土地整治与节约集约利用 (6)4.2.1 土地整治 (6)4.2.2 节约集约利用 (7)4.3 农村土地市场体系建设 (7)4.3.1 土地市场体系构建 (7)4.3.2 土地市场政策支持 (7)第五章农村金融创新 (7)5.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7)5.1.1 优化农村金融机构布局 (7)5.1.2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 (8)5.1.3 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 (8)5.2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8)5.2.1 农村信贷产品创新 (8)5.2.3 农村金融科技应用 (8)5.2.4 农村金融与其他领域融合 (8)5.3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 (8)5.3.1 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8)5.3.2 加强农村金融风险防范 (9)5.3.3 健全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9)第六章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9)6.1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9)6.1.1 制度目标 (9)6.1.2 制度内容 (9)6.1.3 制度实施 (9)6.2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9)6.2.1 制度目标 (10)6.2.2 制度内容 (10)6.2.3 制度实施 (10)6.3 农村社会救助与福利制度 (10)6.3.1 制度目标 (10)6.3.2 制度内容 (10)6.3.3 制度实施 (10)第七章农村扶贫开发 (11)7.1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11)7.1.1 交通基础设施 (11)7.1.2 水利基础设施 (11)7.1.3 能源基础设施 (11)7.2 产业扶贫与就业扶贫 (11)7.2.1 产业扶贫 (11)7.2.2 就业扶贫 (11)7.3 教育扶贫与卫生健康扶贫 (12)7.3.1 教育扶贫 (12)7.3.2 卫生健康扶贫 (12)第八章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12)8.1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12)8.1.1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12)8.1.2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 (12)8.1.3 保护农村生物多样性 (12)8.1.4 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意识 (12)8.2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13)8.2.1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13)8.2.2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13)8.2.3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13)8.2.4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13)8.3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推广 (13)8.3.1 循环农业模式 (13)8.3.3 生态观光农业模式 (13)8.3.4 精准农业模式 (13)第九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4)9.1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4)9.2 村民自治与民主管理 (14)9.3 农村风廉政建设 (14)第十章政策实施与保障措施 (15)10.1 政策宣传与培训 (15)10.2 政策监督与评估 (15)10.3 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15)10.4 政策协调与协同推进 (15)第一章引言1.1 政策背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三农”问题__“三农”的重大方针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和时事政治等内容的资料
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测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
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
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
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
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
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
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受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
目前,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
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
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
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
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
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在“放一只羊是放,放木,百年树人。
三农工作的法规
三农工作的法规三农工作是指涉及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工作,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促进三农工作的健康发展,制定相应的法规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一份关于三农工作的法规,总共2000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三农工作的管理,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增产、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法规。
第二条本法规适用于国家在农业、农村和农民方面的重大政策和措施的实施。
第三条国家大力支持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农民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种子、肥料、农药和农业机械设备。
第四条国家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促进农村交通、水利和电力设施的改善。
第五条国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促进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
第二章农业生产第六条农作物种植应严格按照国家的种植计划和种植结构进行,不得擅自改变种植结构,防止粮食生产过度单一化。
第七条国家鼓励农业企业投入粮食生产和流通,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保障粮食的基本供给。
第八条农田水利建设应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需求,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和建设。
第九条支持农民发展畜牧业,鼓励农民养殖适合当地条件的畜禽,并加强畜禽饲料的科学配制和管理。
第三章农村社会第十条国家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促进农村交通、水利和电力设施的改善。
第十一条支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鼓励农村学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
第十二条国家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村医疗卫生设施的水平,加强对农村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第十三条支持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加强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第十四条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第四章农民权益保障第十五条农民在土地流转、土地征收、农村宅基地使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组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应受到保护,保证农民的合法收益。
第十六条支持农民依法参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设和管理,保护农民的投票权和知情权。
涉农法律法规及政策
1.有关三农的重大方针政策三年,中共中央制定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三个一号文件,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六个一号文件。
文件要求,要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七个一号文件。
文件要求,要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八个一号文件。
文件要求,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
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2.涉及"三农问题"和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2005年2月7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出《关于废止<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及有关配套文件的通知》(劳社部函[2005]18号)劳动保障部〈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建设等行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9号)1 、国家从 2005 年起,全部取消农牧业税、农业特产税。
三农政策法律法规
三农政策法律法规三农政策法律法规模板范本1. 农村土地政策1.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1.1.1 承包地使用权及权益保护1.1.2 承包期限与流转规定1.1.3 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1.2 农村宅基地政策1.2.1 宅基地权益保护1.2.2 宅基地使用权规划与调整1.2.3 宅基地流转和处置规定1.3 农村集体土地改革1.3.1 集体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置改革1.3.2 集体土地登记管理制度1.3.3 集体土地禁止转让和征收规定2. 农业生产政策2.1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政策2.1.1 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2.1.2 农村道路交通建设与管理2.1.3 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政策2.2 农资使用和环境保护政策2.2.1 农药使用与管理规定2.2.2 化肥使用与管理规定2.2.3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2.3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政策2.3.1 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2.3.2 农产品食品安全管理规定2.3.3 农产品质量监督与抽检机制3. 农村经济政策3.1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3.1.1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3.1.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3.1.3 农村农民合作经济发展规划3.2.1 农村信用社与农商银行政策3.2.2 农村小额信贷政策3.2.3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3.3 农村产业扶持政策3.3.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政策3.3.2 农村产业发展基金政策3.3.3 农村特色产业扶持政策4. 农民权益保护政策4.1 农民工资收入保障政策4.1.1 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4.1.2 农民工工资支付追偿机制4.1.3 农民工劳动合同与权益保护4.2 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政策4.2.1 农民承包地权益保护4.2.2 农民宅基地权益保护4.2.3 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益保护4.3.1 农村养老保险政策4.3.2 农村医疗保险政策4.3.3 农村低保与救助政策附件列表: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范本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协议范本3. 农业生产设施建设补贴申请表格4. 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机构名录5. 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名录6. 农村产业发展基金申请材料清单7. 农民工工资支付追偿申请手续法律名词及注释: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指农村土地由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农民承包经营的制度。
三农政策法律法规
引言:三农政策法律法规是指为了解决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改善等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律和法规。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农村地区有大量的农民和农村经济活动。
因此,为了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三农政策法律法规。
本文将从概述和正文内容两个部分来详细讨论这些政策法律法规。
概述: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改善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制定了一系列的三农政策法律法规。
这些政策法律法规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涉及的领域包括农业支持、农村土地征收、农民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多个方面。
正文内容:一、农业支持政策1.农业补贴政策a.直接补贴b.间接补贴c.农机购置补贴d.农业保险补贴2.种植业扶持政策a.农产品价格保护b.种植结构调整支持c.农业科技创新支持d.农产品加工支持二、农村土地征收政策1.农村土地征用及补偿a.土地征用程序b.征地补偿政策c.征地补偿支付方式d.征地补偿纠纷解决途径2.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a.承包期限延长政策b.农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c.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政策d.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设政策三、农民工保障政策1.养老保险政策a.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b.养老保险缴费政策c.养老保险待遇支付政策d.养老保险返还政策2.医疗保险政策a.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b.医疗保险支付政策c.医疗保险报销政策d.大病保险政策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1.农产品质量监督a.农产品质量检验制度b.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c.农产品质量风险监测机制d.农产品质量安全证书发放2.农产品质量追溯a.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b.农产品追溯技术支持c.农产品追溯管理监督五、农村扶贫政策1.农村贫困人口救助政策a.农村低保制度b.扶贫搬迁政策c.特困人员救助政策2.农村产业扶贫政策a.农业产业化扶贫b.农村电商扶贫政策c.农村旅游扶贫政策总结:三农政策法律法规是中国政府为了促进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改善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律和法规。
农业法主要内容
农业法主要内容农业法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法规,它规定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方针,确保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农民的权益得到保护。
那么,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第一步:农业法的基本原则农业法的第一章规定了农业法的基本原则,其中包括了以下内容:1. 发展农业的先决条件是保障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2. 农业发展必须坚持面向市场、适度规模、农民主体的方针;3.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4. 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5. 加强农村土地管理与保护,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以上是农业法的基本原则,这一章主要是为了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
第二步:农业土地的管理和保护农业法的第二章主要规定了农业土地的管理和保护,包括以下内容:1. 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使用权得到法律保障;2. 国家将加强土地经营权和土地使用权的管理和保护;3. 国家将优先保障农业用地的利用和开发;4. 国家将加强农村土地的流转与整合。
第三步:农业生产经营农业法的第三章主要规定了农业生产经营的相关问题,包括以下内容:1. 农业生产主体应当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2. 政府将加强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支持和保护;3. 国家将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第四步:农民权益保障农业法的第四章主要规定了农民权益的保障,包括以下内容:1. 农民合法权益得到保护;2. 政府将通过政策、法规等方式保护农民利益。
以上是农业法的主要内容,全面的规定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方针,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农民的权益得到保护。
农业法对于推进农村振兴和实现“三农”问题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我们能够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
【依据梳理】耕地应当优先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生产
【依据梳理】耕地应当优先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生产本文梳理了10部法律或文件的有关要求或规定,欢迎补充。
主要是国家有关政策、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民事法律。
包括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功能区、耕地非粮化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等方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21年7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43号第三次修订)第十二条第三款,耕地应当优先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生产。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2年1月4日)内容摘录:(六)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
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由中央和地方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
分类明确耕地用途,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引导新发展林果业上山上坡,鼓励利用“四荒”资源,不与粮争地。
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建立补充耕地立项、实施、验收、管护全程监管机制,确保补充可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实现补充耕地产能与所占耕地相当。
改进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管理办法。
加大耕地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
强化耕地用途管制,严格管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
巩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
稳妥有序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试点。
巩固“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成果。
落实工商资本流转农村土地审查审核和风险防范制度。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国办发〔2020〕44号)内容摘录:一、充分认识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紧迫性(一)坚持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
三务三农内容
三务三农内容三农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
“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
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三农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特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而农业是第一产业,也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
农业包含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以及副业,从事农业生产与气候息息相关,我国早在上古实带就诞生了农耕文明。
农村就是指从事农业生产者所聚居的地方,相对于城市和城镇来说,农村的社会经济条件更差,但自然景观更好,并且生活节奏更慢,生活压力更小。
今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造美丽乡村。
农民就是指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这类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文化素质较低,并且负担较重。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解决“三农”问题对于农民来说就是要增加农民收入。
新征程开局“十四五”,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围绕“三农”而具体展开,可谓是涵盖新时代农村方方面面。
其中粮食安全、耕地红线、脱贫成果、乡村振兴等方面,皆被“三农”划在了重点位置,足以表明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传达了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点明了下一阶段工作的重要方向。
“三农”工作立足于国家战略需求,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稳定国家发展的“压舱石”。
下一阶段的“三农”工作,要做到稳字为先,以硬措施、真实效、强堡垒三管齐下,为国家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稳走振兴路,以强堡垒筑美三农梦。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实现“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的三农梦,推进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就要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亲农民的工作队伍。
要落实五级书记抓振兴,构建立体化工作队伍,强化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完善振兴资源要素保障;要推进城乡深度融合,打通人才沟通交流渠道,为农村招才引智,以强化基层队伍的专业性和创新性;要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立足现状重抓普惠性、兜底性的“硬件”基础设施,让农村成为环境宜人、服务便捷的幸福生活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涉及三农的内容的法律法规
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相关政策:
1、免征农业税。
2、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
3、对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补贴。
严格落实国家、省、市的补贴政策,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购机户手中。
同时,县安排一定财政资金对农民购机给予补贴。
4、增加良种补贴投入。
进一步加强种子市场管理,强化种子市场监督检查,严格控制种子价格,积极开展送种上门服务,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子。
5、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认真落实支持价格优惠政策,物价局要加强对化肥出厂价和流通环节进销差率、批零差率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流通环节的加价幅度,降低化肥最终零售价格,真正让利于民。
农业、工商、质检部门要严厉查处扰乱市场的不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6、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税费减免及物价控制政策。
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人才政策方面,对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给予支持。
对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免于工商登记和有关税费。
进一步完善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
对能够给农民带来实惠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管哪种所有制形式,都要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一视同仁的支持。
文件精神内容:
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
必须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特别要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和财政增收较多的时机,继续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实实在在为农民办一些实事。
(一)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
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
要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和信贷投放结构,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尽快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
加快制定农村金融整体改革方案,努力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备的农村金融体系,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
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抓紧建立支农投资规划、计划衔接和部门信息沟通工作机制,完善投入管理办法,集中用于重点地区、重点项目,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要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农民和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农村建设。
加快农业投入立法进程,加强执法检查。
(二)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
近几年实行的各项补贴政策,深受基层和农民欢迎,要不断巩固、完善和加强,逐步形成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业补贴制度。
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和品种。
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补贴机型和范围。
加大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力度。
(三)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
要加强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
— 1 —
预警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各级财政对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完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探索建立中央、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
(四)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
充分发挥农民在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增加生产投入和智力投入,提高科学种田和集约经营水平。
完善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支持各地对“一事一议”建设公益设施实行奖励补助制度。
对农户投资投劳兴建直接受益的生产生活设施,可给予适当补助。
综合运用税收、补助、贴息、担保等手段,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创造良好环境。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