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

合集下载

鄂发[2010]25号-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

鄂发[2010]25号-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11-17 8:43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为加快推进全省新型城镇化,努力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出如下意见:一、统一思想,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1、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然选择,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内需的潜力所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2000年以来,我省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2009年达到46%。

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城镇化水平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要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湖北发展、构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高度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积极稳妥、健康有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

2、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坚持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协调推进,按照构建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要求,实施"两圈一带"发展战略,推动全省城镇化向注重内涵提升转变,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向注重城乡统筹发展转变。

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龙头,以加快中小城市和中心镇提质扩容为重点,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明和谐,城镇布局科学,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3、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理念,科学发展,切实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镇带动,产业驱动,努力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确定城镇发展定位和城镇化途径;坚持规划先行,集约发展,不断提高城镇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坚持生态优先,低碳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坚持城乡统筹,优化结构,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坚持深化改革,创新管理,切实保证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4、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2%以上;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能力明显提高,每年转移农村人口60万人以上,五年共新增3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转移进入城镇,其中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吸纳90万人以上,中小城市和县城吸纳130万人以上,中心镇和其他小城镇吸纳80万人以上;城乡产业良性发展,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条件大为改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配套完善,综合承载能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位居中部地区前列;城乡体制障碍逐步消除,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城镇快速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基本构成经济文化生态强省的城镇体系。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正文: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二、加强规划和管理1-制定完善的国家城镇化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2-健全城市规划体系,加强城市功能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落地工作。

3-加强城市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和管理效能。

三、优化城市布局1-合理划定城市发展边界,控制城市扩张速度,避免大城市“蔓延型”扩张和小城镇的无序发展。

2-加强中小城市发展,提高其承接功能,缓解大城市压力,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3-发展特色小镇,促进乡村振兴。

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1-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城市交通运输能力。

2-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3-提高城市供水、供电、供热等基础设施设备的质量和效益。

五、推进生态环境保护1-加强城市生态规划,促进生态保护和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相协调。

2-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3-加强城市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能力,确保城市环境的卫生和洁净。

六、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1-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专业人才的培养。

2-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推动城镇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附件:1-国家城镇化规划纲要草案2-城市规划法相关文件3-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法律名词及注释:1-城市规划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国家城镇化规划纲要草案: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起草的城镇化规划纲要的初步版本。

3-《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指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计划和规划文件。

加快推进统筹城乡“两化”互动的对策建议

加快推进统筹城乡“两化”互动的对策建议

加快推进统筹城乡“两化”互动的对策建议四川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发展时期,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立足全省阶段性发展实际,作出的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一、统筹城乡“两化”互动的理论基础学术界对工业化与城镇化基本理论主要有二个方面。

一个是二元经济理论。

代表人物是刘易斯(a.lewis)、费景汉·拉尼斯(h.fei & g.ranis)、乔根森(d.jogenson),力图研究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的增长,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逐步消减二元经济结构,认为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同步的。

第二个是产业结构理论,代表人物是钱纳里(chenery,hollis b),认为“在一个连续均衡的国民经济中,城市化可能表现为因果链条上的各类事件的最后结果,以导致工业化的贸易和需求的变化为开端,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就业的平缓移动为结果”。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工业化过程中城镇化的演进速度,与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变趋势有很大关系。

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效应,主要表现为工业化对非农化的拉动效应。

二、四川省统筹城乡“两化”互动的生动实践与存在问题2007年,四川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第一次提出,要“联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

2011年7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2011年10月,出台《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

2012年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刘奇葆同志作题为《科学发展执政为民,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而奋斗》的报告,明确提出了“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

在联动推动工业化城镇中,突出规划先行,编制和发布了产业发展、能源、人口、城镇体系、综合交通等28个专项规划,形成了涵盖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区域协调等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规划引导体系。

两化互动战略解读

两化互动战略解读

两化互动战略解读一、什么是两化互动?1、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

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战略 ,就是要着眼实现全面小康、迈向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胡锦涛总书记在7月23日重要讲话中强调 要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2、两化互动的内涵A实施“两化”互动、B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必经的历史过程“两化”互动、统筹城乡 工业化是核心两化”互动、统筹城乡 城镇化是依托“两化”互动、统筹城乡 协调联动是关键、“两化”互动、统筹城乡 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是保障。

3内在要求:转型提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A , 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强调在“新型”上下功夫. 高点起步、高端切入, 一条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B 关键之举:改革突破,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

“三农”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二元体制壁垒导致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资源在城乡之间不能自由流动。

统筹城乡就是要把农村和城镇发展作为统一的整体,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的体制机制,解开“三农”问题最核心的症结。

这是一场意义深远的社会变革,必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并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4.两化互动的关系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动力,也是统筹城乡的基础。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把工业做大做强,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A空心城镇化产业、人口产城一体,两化”互动、产城融合,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

B片面城镇化农业、三农,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优化配置,坚持成片整体推进新村建设 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用10到15年时间基本完成新村建设这一历史性任务。

C粗放城镇化绿色低碳、可持续D无序城镇化科学规划E被动城镇化以人为本、群众主体结语:1、要在“新型”上下功夫,在“互动”上下功夫,在“统筹”上下功夫,在“文化”上求品味。

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建议

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建议

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建议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水平。

新型工业化要摒弃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发展方向,提高产业附加值和技术水平。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包括交通、通讯、能源、水利等方面。

政府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质量,为企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更好的条件。

3.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要注重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农村产业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

4. 推进绿色发展。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广清洁能源,降低能耗和排放,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 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要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政府应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领域的投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6.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7. 深化改革创新。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政府应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总之,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注重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绿色发展、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深化改革创新等方面的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当代兵团33(上半月刊)特别观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八师石河子总场:2012年,石河子总场实现工业增加值11.5亿元。

2013年,该场将按照大调整带动大发展、大项目促进大增长以及大招商、招大商的要求,依托自治区级北泉镇工业园区、国家级兵团农业科技园区、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工业园区,加快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全年确保工业实现两个增长,即“工业增加值增长40%,工业比重增长40%以上”。

同时,石总场将强化国家级科技园区建设与城镇化建设互动发展,着力提升园区规划和建设水平,使产业发展与现代交通、物流相配套,做强国家级兵团农业科技园区,加紧做好八师工业园区升格为兵团工业园区的各项准备,按照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区、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区、高科技农产品加工区、现代农业展示区的发展规划定位,以龙头企业带动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此外,加快推进天业精细化工、隆平红安科技、惠远种业等项目建设。

做好跟踪服务,确保2012年年底落户两个园区的宏诚伟业加气块、惠尔美生活用纸等项目尽早投产达产。

(李建荣)五师八十九团:团场将以建市为契机,把发展壮大工业园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突破口,把“两个力争、两个率先”目标量化到具体工作中,力争今年年底工业和三产总产值达到3.295亿元。

同时,团场依托工业园区上项目,坚持企业和项目联动,以园区为平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借力发展”等方式,在实现湖北平云工贸、新疆德坤友联建材和方良生物科技等7家落地建设和将要开工建设的企业全部投产目标的基础上,完善激励机制,再引进1家至2家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能力强、可持续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落户园区。

借助对口援疆和兵团、五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政策机遇,团场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通过入股、合伙、联营等多种方式,引导、鼓励个体兴办企业,依托当地棉花、葡萄、蔬菜,做优农副产品深加工,促进工业经济布局调整。

(段占启)【信心愿望】五师八十七团政委张成鑫:我团把加快工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一是积极发展现有企业;二是推进饲草料加工、牛羊肉深加工、有机肥加工厂的建设及改扩建工作;三是积极“走出去”,引进1个至2个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

岳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意见-岳政发[2013]1号

岳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意见-岳政发[2013]1号

岳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意见正文:---------------------------------------------------------------------------------------------------------------------------------------------------- 岳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意见(岳政发[2013]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南湖风景区、屈原管理区,市直各单位,中央、省属驻岳各单位: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湘发〔2012〕6号)和省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的通知》(湘政发〔2012〕37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确保我市2018年实现城乡一体化,现提出如下意见: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发展思路和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实施岳阳新型城镇化“一核两带三圈”战略,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以民生为根本,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各级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发展目标。

按照“青山碧水生态、宜业宜游宜居”的城市发展目标,彰显“诗韵田园、水墨丹青、美丽岳阳”的城镇文化特质。

城镇形象:到2015年底,市中心城区确保“五创”成功,建成全国文明城市等,并开始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确立洞庭湖区域、沿江经济带和湘赣鄂三省通衢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汨罗、临湘等80%以上县市“五创”成功;建制镇创建中心镇20个、特色镇30个和省级示范镇10个,启动全国历史名镇名村和全国风景名胜古镇村庄部落创建工作。

城镇规模:到2015年底,创建特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5个、小城市1个,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6%以上,市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达到115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115平方公里;到2018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市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达到14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140平方公里。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正文:----------------------------------------------------------------------------------------------------------------------------------------------------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抓紧行动、改革探索,新型城镇化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缓慢、城镇化质量不高、对扩大内需的主动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

为总结推广各地区行之有效的经验,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制定完善土地、财政、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强劲动力。

坚持点面结合、统筹推进。

统筹规划、总体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好“三个1亿人”城镇化问题,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

充分发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作用,及时总结提炼可复制经验,带动全国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17•【字号】葫政发[2011]31号•【施行日期】2011.12.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葫政发〔2011〕3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百平方公里、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建设目标,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立足点,继续实施以城中村、城边村改造,促进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水平,合理有序引导农村人口转移,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为我市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强市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到2015年底,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50%左右,城镇人口达到145万人以上,新增城镇人口36万人以上,全市城镇化质量全面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社会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三、主要任务(一)加快都市核心区建设。

继续加大主城区建设力度,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

科学修编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城市区划,构筑城市发展新格局。

以建设百平方公里、百万人口大城市为目标,推进形成连山、龙港、兴城有效对接的“三位一体”大城区格局,实现城市空间南北拓展、东西优化、整体推进,建设亲海近水的海滨城市。

按照“生态新城区”的发展定位,开展绥中滨海新城建设,积极推进东戴河国际旅游新城整体开发。

实施搬迁改造,调整城区布局结构。

加快老城区和城中村改造。

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二是推进农村土地整治 ,创新用地 保障模 式。根据具体情况 ,有序推 进 和规 范 城 镇 建 设 用 地 增 加 与农 村
建设 用 地 减 少 相 挂 钩 制 度 。 三是 积 极 探 讨 集 体 建 设 用地 参 与城 镇 建 设 的新 形 式 ,挖 掘 农村 集体 用 地 价 值 潜 力 ,将 集 体 建 设 用地 纳入 城 乡统
新兴产 业 的 比重大 致为 3 :1 ,高 耗 能 企业 增 加值 仅为 规模 以上工
业企 业 的 5 0 % 左 右 ,而 能耗 却 占全 部工业的7 0 %以 上 。二 是企 业 自主 创新 能 力 不强 ,工业 产 品8 0 %以 上 属 初 级 产 品 ,产 品 技 术 含 量 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低 ,附加值 不高 ,工业 企业 研 究
与 试 验 经 费 支 出 占 GD P的 比重 很
低 。三 是产 业集 中度不 高 ,乐 山
发展 目标 责 任 制 、首 长 问责制 , 理 顺 政府 职 能 ,严 格 规划 修 改 的 法 定 程序 ,杜绝 “ 以权 代 规 ” 的
行 为 发 生 , 保 持 规 划 实 施 的 连 续 性 。 三 是 在 制 定 规 划 时 要 注 意 体
划 管理 。 “ 两 化 ” 互 动 ,规 划 在 先 。 一 是 进 一 步 修 订 完 善 各 类 规 划 , 充 分 发 挥 规 划 的 指 导 和 调
控 作用 。加 强城 镇 建设 、产业 发 展 、土地 利用 、交 通发 展 、新 村 建设 等 各类 规划 的相互 衔 接 ,做 到 “ 多 规合 一 ” ,构建 统 筹推 进 “ 两 化 ” 的规划 体 系 。二 是建 立
仅 为城 镇居 民人均 可 支配 收入 的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是必要的。

本文将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完善城镇规划与建设,应完善城镇规划体系,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阶段和特色,制定差异化的城镇规划方案。

要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

三、优化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加强城市管理能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发展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要加大对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提升市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四、推动农村产业转型与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重视农村产业转型与发展,从而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要通过产业扶贫、农产品品牌化、农村电商等方式,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五、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要建立健全城乡统筹发展的机制,加强城乡要素流动和交流,促进城乡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发展水平和生活品质。

六、保护生态环境与资源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要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推动绿色制造、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城市污染和生态破坏。

要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打造节约型、环保型城市。

七、加强政府领导与社会参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加强政府领导和社会参与。

要建立多方参与、协同治理的机制,将市民的意见和建议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和决策中。

要加强对城镇化建设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成果的可持续发展。

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全面优化城市规划、健全城市管理、促进城乡融合、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实现新型城镇化的良性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相互促进可以有效地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全国城镇化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型工业化是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等方式,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高效益、低碳排放、环境友好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指以人为本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追求城市和人的和谐统一,推动城市规模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同时,也要加快城镇化进程。

首先,要加大工业发展力度,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推动产能提升和工业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其次,要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的投入,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供给能力,为城市化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产业支持。

再次,要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民收入增长。

最后,要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发展可以带来多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首先,促进了就业机会的增加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新型工业化的推动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城镇化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

因此,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

其次,可以实现资源和市场的优化配置。

新型工业化需要大量的资源和市场来支撑,而城镇化可以提供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和资源配置。

通过互动发展,可以实现资源和市场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再次,可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进步。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可以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居住等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发展也可以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

要实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发展,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发力。

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和政策保障。

智慧化工园区集中在线管理VOC集中监测大数据平台系统方案、化工园大数据方案

智慧化工园区集中在线管理VOC集中监测大数据平台系统方案、化工园大数据方案

办公联办的互通管理
7、招商内容定向爬取、信息收集专项收集推
注:具体的与其他系统的接口和整体的应用 送管理。
确定需要与办公室领导和管委会办公人员进
行进一步沟通。
主要需求
园区项目建设管理系统
规划建设管理科
闫磊
调研内容 1、招商系统数据接口 2、招商过程的企业联系人、邮箱等资料信息 管理 3、签订协议后的项目进行跟踪管理 4、用地规划许可证 5、工程规划许可证 6、施工许可证 7、完整的建设施工、设计、监理、地勘、施 工的详细资料备案 8、为整个系统提供企业的完整建设资料库 9、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管理:
(安全环保科)
邹焱丹
调研内容
1、大气监测以现有企业集中区域为主 1、污水排放监测1个点、江水水质监测1 个点、居民地下水质监测 2、大气监测以现有企业集中区域为主, 大气联防监测点位5个 3、空气质量监测点位1个 4、废气排放监测点4个,固体废物废渣监 测点位1个。
招商管理
应急指挥中心
安防监控
IT设施基础平台: ……
…应询…用 规环咨划保监控
数据中心建设 视讯指挥调度
平台咨询规划 集成与应用服务平台
南充化…工…园数字园区建设
化工园智慧园区建设
与 南 充 市 智 慧 城 市 对 接
南充智慧城市
南充市 智慧城市
化工园 智慧园区
南充化工园 数字园区
1 背景 2 园区信息化需求 3 园区信息化建设方案 4 实施与服务
5
> 内部公开
2.1 化工园信息化建设规划路线
智慧城市、智能应用
智慧园区应用拓展
数字城管
智能交通
满足园区运营的应用
数字环保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尊敬的相关领导: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促进城镇化进程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我们向您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规划与政策支持1、制定和完善城镇化规划,确保城乡建设有序进行。

2、完善相关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

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1、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减缓一线城市人口压力。

2、促进城市群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三、改善城市基础设施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城市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水平。

2、注重环境保护,加强城市绿化和生态修复。

四、提升农村发展水平1、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培育农村新兴产业。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五、推动农民工市民化1、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提供包括住房、医疗、教育在内的公共服务,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

六、加强城市管理能力1、建立现代化城市管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效能。

2、推进数字化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

七、促进城乡融合发展1、加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

2、推动农村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创业就业。

附件:本文档中所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城镇化规划、市政工程设计方案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城镇化:指人口自农村迁徙到城市,并在城市中获得定居、就业和生活条件的过程。

2、城市群:指由若干个相对集中、联系紧密的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组成的连片城市群。

3、基础设施:指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如交通、供水、供电等设施。

以上是我们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请您审慎考虑。

我们期待着您的指导和支持,共同推动城镇化进程的良性发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以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提出了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一、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性新型建筑工业化是将工业化方法与建筑施工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建造方式,具有大规模、标准化、模块化和集约化的特点,对于推动绿色低碳建筑、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优化政策环境,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需要明确政策导向,加强统筹规划。

建立健全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健康发展。

三、推进标准化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加快标准化建设,推动建筑施工标准化和产业标准化,加强对建筑材料和产品的质量控制。

完善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等技术标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降低施工风险。

四、培育发展新型建筑企业和产业集群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加大新型建筑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培育,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新型建筑产业集群和创新生态。

五、加强标准化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新型建筑工业化相关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加大对标准化培训的投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推动建筑业的技术升级和人才队伍建设。

六、加强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创新加强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创新,推动多能互补、低碳节能的建筑材料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鼓励新型建筑与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的深度融合,促进绿色低碳建筑技术的发展。

七、加强行业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建筑施工行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信用体系,加强执法和监察,严惩违法行为。

推动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护市场秩序,促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

八、加强国际合作,提升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对外交流合作,提升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竞争力。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背景分析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提高国民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举措。

城镇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为此,制定本实施意见,旨在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指导和支持。

(二)总体目标⒈到2035年,全国城镇化率达到75%以上。

⒉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⒊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宜居城市。

(三)主要任务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城市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短板。

⒉优化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实施城市更新和扩容。

⒊加强城市空间布局和绿色发展,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交通建设⒈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加快轨道交通、公交等公共交通设施建设。

⒉改善道路交通条件,提升城市道路通行能力。

⒊促进自行车、步行等非机动交通发展,推广城市绿色出行。

(二)供水、供电建设⒈健全城市供水设施,确保城市居民饮水安全。

⒉提升城市供电设施,增强电力供应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⒈加快5G网络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和智能城市发展。

⒉完善城市物联网设施,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一)城市更新与扩容⒈加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住宅质量和居住环境。

⒉推进城市扩容,合理规划城市用地。

(二)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⒈制定城市绿化规划,增加城市绿化覆盖面积。

⒉推动建设生态城市,保护生态环境。

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一)能源节约与可再生能源利用⒈提高建筑能效,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

⒉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力度,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二)水资源保护与利用⒈加强水资源保护,制定水资源合理利用方案。

⒉推动水务市场化改革,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

五、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一)城市管理⒈加强城市综合执法,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简洁范本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简洁范本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流动,城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任务。

当前的城镇化建设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城乡统筹,推动农民工市民化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应加强城乡之间的互动和融合,建立起城乡统筹发展的机制。

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要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推动他们在城市中实现市民化。

二、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城市经济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必须通过加快发展现代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等措施,推动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

还需要加大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支持,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升城市的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三、优化城市规划,提高城市建设品质城市规划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必须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绿色建筑和低碳发展,使城市的建设更加可持续。

还要注重公共空间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更多便民的公共设施和服务。

四、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保障,必须加强城市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要加强城市管理领域的法规建设,完善城市管理制度,提高城市执法和监管的水平。

要注重市民的参与和监督,形成多元化的城市治理格局。

五、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必须加强城乡发展的协同和协调。

要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要加强城乡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打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壁垒,促进人员、物资和信息的自由流动。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重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只有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建设,我们才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各市( 州) 、县( 市、区) 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重要时期。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互动发展,是科学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从我省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作出的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抉择。

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重大意义工业化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

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一主、三化、三加强”基本思路,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开创了我省加快发展的新局面。

但是,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总体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性不够。

从发展阶段看,我省刚进入工业化中期,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

只有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 以下简称“两化”) ,促进互动发展,才能加快缩小我省与全国特别是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才能有效避免工业化城镇化不同步、不协调造成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顺利实现现代化目标。

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和开放合作;新型城镇化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内在动力,推动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产业支撑、城镇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就是要做到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结合。

当前,我省正处于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攻坚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面临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扩大内需发展战略、启动建设成渝经济区和国内外产业向西部大规模转移等重大机遇。

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遵循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规律、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是把握我省发展阶段性特征、重塑“四川经济版图”的战略举措。

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加快推“两化”互动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统筹兼顾、大力推进,努力保持“两化”快速推进势头,不断提升我省在西部和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基本思路,以加快推进为取向,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新型城镇化为支撑,以协调联动为关键,加快建立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现代工业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与现代产业发展相匹配、科学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形成“两化”良性互动、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努力推动我省向全国经济强省跨越。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达3.5万元左右,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45% , 非农就业比重达到 62% 左右,非农产业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9.8%,城镇化率达到48%左右。

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形成一批带动作用强的万亿产业带、千亿产业园区和百亿企业,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把成都建成中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特大中心城市,建成10个左右100万人口特大城市,构建起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一批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300 个左右中小城市和重点镇为骨干、1500个左右小城镇为基础, 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

到2020年,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力争双双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建成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三) 基本原则——坚持统筹规划。

高度重视规划制定和实施工作, 强化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和引领作用,切实做到以科学规划指导和推进“两化”互动发展。

切实抓好规划统筹,做到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有机衔接、产业布局和城镇发展统筹安排。

——坚持产城一体。

充分发挥产业对城镇的带动作用,增强城镇对资源要素的集聚作用,按照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原则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完善城镇功能,以产业的增长促进城镇的扩张,以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增强支撑产业发展,有序推进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产城一体化。

——坚持改革创新。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建立有利于“两化”互动发展的体制机制。

建立和创新与“两化”互动发展相匹配的社会管理体系。

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生态环保。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更加注重节约和保护资源,实现“两化”集约发展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积极落实低碳、循环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深入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坚持民生为重。

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扎实做好群众工作,让群众既在推进“两化”互动发展的结果中充分受益,又在推进“两化”互动发展的过程中及时受益。

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使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因地制宜。

结合实际、科学定位、发挥优势, 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要求,根据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尤其要避免在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盲目发展工业和扩大城镇规模。

三、着力优化发展布局(四) 加强规划统筹,引领“两化”互动。

准确定位、充分论证,坚持高起点、高水平编制规划,并强化执行刚性。

切实推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等的相互衔接,尤其要推进交通、产业和城镇规划深度融合, 探索编制覆盖城乡全域的总体规划, 加快构建统筹推进“两化”的规划体系。

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工业园区向城镇集中、农业向适度规模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区域经济规模效应。

各类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发展区要统一纳入城镇总体规划。

县城和规划人口5万人以上的城镇要按城市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

抓好基务对接。

(五)加强区域统筹,优化空间布局。

把城市群发展规划与经济区规划结合起来,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发展布局,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根据资源优势、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主体功能区规划, 依托“四大城市群”和“五大经济区”,确定不同区域发展定位,形成城市群与产业集群(基地)互动发展的格局。

成都平原城市群。

积极落实《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发挥成都作为成渝经济区双核之一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快成都都市圈增长极建设和成都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步伐,将成都平原城市群打造成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城市群。

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生物技术、新材料为代表的成绵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汽车制造、机车车辆、高端装备、清洁能源、工程机械为代表的成德资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以太阳能、风能、半导体照明为代表的成德眉雅新能源产业基地,以现代物流、工程总承包、础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城乡基本公共服金融服务、环保服务、信息服务、科技研发与技术服务为代表的成德绵生产性服务业基地。

川南城市群。

推动自泸内宜乐一体化发展,建设川、滇、黔、渝接合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商贸中心,打造西部重要的大城市密集区。

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加快建设沿江产业带。

加快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和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打造西部重要的天然气精细化工、新型煤化工和盐化工基地、能源工业基地、装备制造基地和饮料食品产业基地,着力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域。

川东北城市群。

发展壮大区域性中心城市,逐步建成集天然气化工、石化下游产业、农产品加工、特色旅游和物流配送基地为一体的城镇群,依托嘉陵江、渠江和重要交通干线,构建联接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新兴经济带。

积极推动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产业发展,加快轻纺、食品、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升级,加快电子信息配套产业及汽车、摩托车配套零部件等机械加工业发展。

攀西城市群。

加快以攀枝花—西昌为区域中心的金沙江流域、安宁河谷地区城镇发展,努力建成以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为依托的新型工业城镇群。

加强钒钛、稀土、铜、铅、锌等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和保护, 有序推进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流域水电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发展以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烟叶、热带作物等优势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川西北地区。

以县城和重点镇为依托,引导区域人口和产业合理布局。

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有序发展特色资源型产业,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进农牧产品和藏药产业化,大力扶持民族民间手工业。

大力开发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等资源,加快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 积极开发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六) 坚持工业化主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坚定不移地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两化”互动发展战略,加快工业化进程。

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做强工业实力的两大主攻方向,加快发展“7+3”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发挥重要战略资源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重大产业转移,推动相关产业迅速崛起和发展壮大。

从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梳理拳头产品,注重品牌培育,以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壮大产业、做强企业、占领市场。

注重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整合科技资源,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

加大对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投入,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加强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七) 推进“三化”联动,统筹城乡发展。

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要在“两化”互动发展中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水平, 促进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发挥新型城镇化对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和服务作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在县域范围内把城镇和农村作为整体来规划,科学确定县城、乡镇和新农村的空间布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