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党建新机制——基于苏南农村的视角
“苏南(太仓市)发展模式”新探——以县域经济为载体推进现代城乡一体化发展
色 的 县 域 经 济才 是 具 有 强 大发 展 潜 力
,
南京
、
苏州
,
同时
,
县 域 经 济 具 有 地 域特 色
、
的经 济
。
县 域经 济着 眼于 城 乡
、
一
体化
现代
杭州
、
宁 波 为 次 中心 的 城 市 带
,
城镇
。
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 区 位
历史
发展
,
但是 以工 业 化
城镇化
、
体 系等级 齐 全
城镇规划质量较 高
业 总 产值 1 9 6 亿 元
.
,
长 三 角地 区 顺 时应 势
,
向经 济
,
是开放 经 济
。
搞开放经济
销售1 9 2 亿元
,
利税 9
86
{L 元
。
全镇销
大 力发 展 开 放 型 经 济 去
,
引进 来
、
走出
外 向 经 济 要 敢 于 突 破 : 突 破 过 去单 纯
农 村包 围城 市
,
”
的道 路
在此 进程
性
,
并有
定 的能动 性
在 当前经 济
小而 全
”
”
,
要
“
“
宜农则农
”
宜
中
一
还 不 断激活和 助推长三 角区 域 内
。
发 展 阶段
,
县 域 经 济 才 真正 具 有 带 动
。
工 则工
、
宜 商则 商
“
宜游则
,
些 大 中城市 的发 展 动 力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基础设施的运营与管护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基础设施的运营与管护乡村基础设施是农民抗御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物质保障条件。
21世纪以来,党中央越来越重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工作在农业与农村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指导乡村基础设施发展。
从2004年开始,全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大范围展开,涉及水电路网等多方面。
此后,伴随农业税的取消,中央财政逐步加大了支农力度,开始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时代。
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将大量财政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领域,极大地提高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江苏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是综合水平发展最高的省份之一,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方面也是走在全国前列。
那在实现乡村基础设施“建起来”的目标之后,如何做到“管起来、用起来”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只有使乡村基础设施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真正达成促进生产发展、提高收入水平、助力生活改善、缩小城乡差距、城乡共同繁荣的效果。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尽快构建配套的乡村基础设施运营与管护机制。
为总结江苏乡村基础设施运营与管护的现实情况,本课题组对扬州三个乡镇的三个村庄基础设施运营与管护情况进行了调研,并结合已有的文献与案例进行归纳、分析,形成本报告。
一、扬州市乡村基础设施运营与管护基本情况1、乡村基础设施的定义与分类乡村基础设施是指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发展服务的各种物质和技术条件的总和,它是农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
从理论上看,乡村基础设施在提供服务时具有一定的消费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特性。
一般来说,乡村基础设施分为三大类:一是生产服务设施,如水利设施、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设施等;二是生活服务设施,如医疗、文化设施等;三是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如教育、道路和通信设施等。
2、乡村基础设施运营与管护面临的困境现阶段,扬州市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已形成很大的规模,但是在后期的运营与管护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城乡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一上试题和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判断题1. 下面说法正确吗?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农业、就业、创业、和物业这四业富民,广建农民增收正确√ 渠道,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十一五”期间,连续跨上了6000元、7000元和8000元三个台阶。
A. A.正确B. B.错误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答案分析: 无2. 下面说法正确吗?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江苏坚持一手抓粮食高产制度的普及化,提高单产水平,稳定粮的食生产,正确√ 一手抓高效农业规模化,大力发展适时农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A. A.正确B. B.错误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答案分析: 无3. 下面说法正确吗?2000年江苏就要重新界定苏南、苏北、正确√ 苏中三大板块,长江南岸五个城市叫苏中、长江南岸的叫苏南,淮北的叫苏中,长江北岸的五个城市是苏北A. A.正确B. B.错误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答案分析: 无4. 下面说法正确吗?“四沿”战略,就是沿江、沪宁线、沿正确√ 东陇海线和沿海A. A.正确B. B.错误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答案分析: 无5. 下面说法正确吗?具有江苏特色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的思路是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产业化提正确√ 升农业,我们努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就业保障这五个一体化,这是工作思路。
A. A.正确B. B.错误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答案分析: 无6. 下面说法正确吗?双带就是指我们江苏这个沿海发展带正确√ 的和东陇海发展带,其中东陇海地区是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A. A.正确B. B.错误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答案分析: 无7. 下面说法正确吗?主体功能区规划它是各类空间开发规正确√ 划的一个基础性规划,它处于一个总统性的地位。
A. A.正确B. B.错误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答案分析: 无8. 下面说法正确吗?主体功能区规划它具有约束性,既要约正确√ 束市场主体的开发行为,不用约束政府的行为。
基于经济生活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比较——以苏南五市为例
A ( n l i HeacyPoes层 次分 析 法 ) HP A a t i rh rcs, yc r 。
的 比重 , 般 来 说 , 其他 条 件 相 同 的情 况 下 , 一 在 恩格 尔 系 数较 高 ,
笔 者 收集 的大 量 资料 显示 : P方 法在 权 值 的 分 配上 存 在 着 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低 , AH 则该家庭所在地区较穷 。 反之 , 恩 人 为 的主观 因素 影 响 过 大 , 且 同样 的评 判 因素 若 取 不 同 的权 重 格 尔 系数 较 低 ,作 为家 庭 来 说 则表 明收 入较 高 ,该 家庭 所 在 地 区 而 集 则 所 得 结 论 也 不尽 相 同 ,特 别 是 随着 城 乡 一 体 化 建 设 的推 进 , 较 富 裕 。 为体 现 农村 居 民的 生 活现 状 ,文 章采 用 的 是农 村 居 民恩
程 ,主 成 分分 析 法 在 指标 的选 取 上 要 求更 高更 准 确 ,而且 其 计 算 得 来 的 。其 中 是为 了表现 一 个 地 区 的工 业 化 和 现代 化 程 度 , 而 过 程 直 接 省 略 了指 标 之 间相 关 性 检 验 , 有指 标 的 分类 都取 决 于 所 则 是 可 以说 明农 村 居 民 的就 业 情 况 ,从 另一 个 角 度 来评 价 居 民 生 活 的 改善 程 度 。 关 于指 标 需 要补 充 的是 ,由于 不 同指 标笔 者 收 集 的数 据 单位
政经祝点 一 .
基 亏经 济 生活的城 乡一 体化进程 比较
— —
以 苏 南五 市 为例
李 静 黄伟伟
( 南京财经 大学, 江苏 南京 2 0 4 ) 1 06
【 摘
要】十二五 ” 划期 , 进城 乡一体化 , I f 规 促 消除城 乡二 元结 构依 旧是构 建和谐 社会 的重 点任务 。 文以 江苏省 的 苏南五 市为例 , 取 了 本 选
实施“1+2+3+4”模式 推动构建大党建新格局
中国农垦 2020.144实施“1+2+3+4”模式推动构建大党建新格局文/倪志愿 沈媛构建“大党建”格局,是党建内涵不断丰富的需要,是更好履行党建责任的需要,也是不断提高党建质量的需要。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坚持“大党建”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把握新时代党建工作特点和规律,实施“1+2+3+4”党建工作模式,以系统思维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有机统筹、深度融合,推动构建“上下联动、内外联合、凝心聚力”的大党建新格局。
正确把握“一个方向”“一个方向”,即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切实发挥公司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领导作用,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坚守政治方向。
公司党委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树立“党建与经营两结合、两促进”融合发展理念,把党建融入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实现党建与经营的有机统一。
主要突出“四个重点”。
一是筑牢政治基础。
公司党委建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制定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分析研判会,强化意识形态领域引导和管理。
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
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自查问题、及时整改。
二是压实政治责任。
积极履行党委主体责任,制定并印发全面从严治党党委主体责任清单,各单位党组织书记作了抓党建、党风廉政工作述职并进行了测评,公司党委和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签订了全面从严准营销。
人工智能技术显示出了贯穿于用户体验、用户理解、多媒体内容理解和客户需求分析的巨大威力,借助“AI+DA”(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可以实现人与内容、人与人的精准连接,极大地提升产品价值。
五、小结社交平台的传播效率,可以让更多的大湾区消费者认识到广东农垦休闲农业的优势,了解农垦休闲农业产品和建立休闲农业品牌。
切入社交平台的营销传播,需要广垦休闲农业的管理者不仅能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理解消费群体的时代特征和需求变化,还要发掘休闲农业的资源吸引力,充分发扬垦区文化、乡土文化,开发创意产品,更广泛、更精准、更持续地影响潜在旅游者,打造广东农垦休闲农业品牌。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研究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研究一、前言在全球城市化不断加速的背景下,中国农村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转型困境。
城市化的加速对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新农村建设是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由中国政府提出的旨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
针对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境和发展方向,需要展开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围绕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述,以探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
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2.1 城乡一体化理念的提出中国政府提出城乡一体化战略,意在解决空间、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城乡一体化理念的实施,旨在缩小城乡差距,平衡经济发展,推动中国社会和谐。
2.2 新农村建设的概念和目标新农村建设是中国政府在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提出的新的农村发展模式。
新农村建设旨在实现城乡发展的均衡、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其主要的目标包括:•构建现代化天然村庄和宜居乡村社区;•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建立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卫生和城乡人居环境协调发展。
2.3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卫生、公共服务建设和民主自治。
产业发展方面,需要与农村基层实际相结合,共同推进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人居环境卫生方面,需要注重废弃物处理、环境污染治理等问题;公共服务建设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系统;民主自治方面,需要通过选举和产生典型等活动,培养担当民主自治重任的村干部。
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3.1 城乡一体化带来的资源压力城市化加速,给城市和农村带来了不同的资源压力,包括食品、水资源和土地等,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也更为深远。
3.2 农业产业发展的困难和瓶颈当前,中国农村仍然面临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偏低等问题,这些都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3.3 建设资金短缺新农村建设涉及多个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
城乡一体化的基层党建运行机制发展特点探析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1 0 1年 第 3期
党 的 建 设
等资源相互 开放 、 优化组 合 、 优势互 补 。 积极 引导 城市 优质资源和公 共服务项 目向乡村延伸 , 为基层党组 织 和党员群众 服务 。 根据城 乡一体化发 展进程 的实 际情 况 ,可 以因地制 宜地采取 “ 机关 +农村 ” “ 区 +农 、社 村 ”“ 、 企业 +农村 ” “ 、新社 会组 织 +农村 ”等 多种形 式, 促进 城市 资源 向农 村流动 。 要探 索建立 城 乡基层 组织 联系互动制度 , 有条件 的地 方可 以成立 城乡协调 机构 。 ( ) 三 拓展 基层 党组 织的信 息沟通能力 信息是开放式 组织系统 的基础 , 是组织 活动 的精 神食 粮 , 基层党 建工作 必须 扩大信 息源 。 层党组 织 基 要 开辟 各种渠道与外 界环境建立起 广泛 的信 息 、 能量 和物质 的交换 , 并形成 动态 的 网状 结构 关 系 , 这样 才 能 了解社会 政治 、 济和文化 的发 展变化及其 对党建 经
一
条 件和外部 环境权 宜应变 , 活掌握 。 灵 基层 党组织 是 个 由各种 资源要素组成 的社会 系统 。 根据 系统论原 理, 如果一个 系统呈 封闭状态 , 不与外界进行 物质 、 信 息 的交换 , 么 , 那 这个 系统 的混乱状态就会逐 渐增 大 , 由有 序变为无 序 。 以 , 所 把整合 城 乡基 层组织 资源 作 为一种 科学 的思 路 、 念和方法 来培育 和强 化 , 升 理 提 ( ) 二 强化 基 层 党组 织 的 开放 整 合 能 力 基层组织 的内在动力 , 就要 把它置于与外界 的广泛 联 按 照“ 动共 建 、 互 平等互助 、 向受益 、 同提 高” 双 共 系之 中, 形成城乡合作互通共建的发展机制。 的原则 , 现城 乡基 层党建之 间活动 场所 、 共设施 实 公
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历程回顾与思考
智能规划NO.11 202352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历程回顾与思考李蔚然(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19)摘要:通过梳理江苏省多轮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政策环境背景、规划主要内容,分析了历版规划编制的重点内容变化,从分类体系、技术方法、规划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和归纳了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的特点,对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思考。
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在多轮规划编制工作中逐步提升规划编制水平,有效引导村庄建设集聚发展,优化城乡空间格局,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凸显乡村特色。
关键词:镇村布局;体系演变;规划历程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1936(2023)11-0052-03DOI :10.19301/ki.zncs.2023.11.0161 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历程回顾1.1 基础阶段农业产业迅速发展,农村建房需求大量释放,为指导农村建设,1982年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农业委员会联合印发《村镇规划原则》,江苏省积极响应,组织编制了全省范围内的“村镇规划”[1],规划在指导农房建设、规范农房建设行为过程中的工作积累,为此后全省镇村发展提供了空间基础。
1.2 发展阶段1992年原国家计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农村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将小城镇建设作为村镇建设的重点。
为了平衡建设空间的快速拓展和农业生产空间的保护,江苏在全省范围内推动“两区”划定工作,为保证“两区”划定工作顺利完成,江苏省组织各县市编制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并以此指导编制“乡镇域规划”[2]。
1.3 探索阶段为统筹城乡建设、引导城乡集聚集约发展,促进基本公平服务设施向农村覆盖,江苏省率先推行城乡规划的全覆盖,全面调控、优化城乡发展空间。
2004年江苏省颁布《江苏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2005年发布《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同年在省内开展首轮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3],进行了镇村布局规划编制的工作探索。
苏南地区城乡一体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分析
〔 关键词」 南 区 乡 体 ;可 续 展 苏 地 ;城 一 化 持 发
会以 “ 来, 科学发展观’ , 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思路。 2006 年3 月5 日,
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 城乡协调发展”同时指出要转 , 变发展观念、 创新发展模式、 提高发展质量, 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人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所以在现阶段, 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 展的关注逐步取代了对发展速度的关注,
后, 污水排放量大, 造成太湖流域大面积污染、 富营养化, 地表水资源 的恶化和紧缺迫使人们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区域性地面不均匀下 降, 严重威胁到城市及重大工程建设, 苏州、 无锡和常州成为水质型缺 水城市。 ②城市化使土地失去真正意义上的土壤资源, 城市生活、 工业 活动加重周边农地的污染负荷, 直接进人土地的污染物使土地的生态 质量下降, 适宜性变差, 影响土地的生态承载力。 得大量的物质和能量输人到有限和较小的时空范围, 系统所排放 城市 的 废弃物超出了城市环境的自 净能力, 大气、 噪音和电 水、 磁波等污染 日 益严重(见表1), 对生态系统的胁迫效应以正反馈的形式发展。
一、 引言 传统发展观强调以GDP 的提高为主要的内容, 但十六届三中全
现阶段, 保护苏南地区的资源和环境, 保护生态系统一及对污染
的防治是改善苏南地区城乡环境 、 实现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 之路。 (一)合理保护和使用水、 土地、 能源等各种资源、 实现资源的优化
配置。1、 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 通过有效保护与安全供给实现水资
划、 城市总体规划、 重大建设项目 水资源论证制度, 促进苏南地区的水
资源利用与人 口、 环境、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合理调配生活、 生产和生 态用水, 并建立水资源合理的价格机制, 实施计划用水与定额用水相 结合的综合管理措施, 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鼓励发展节水农业、 节
农村基层党建——奋力打造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江阴样本”
奋力打造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江阴样本”江阴市坚决扛起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强堡垒、育人才、聚合力,以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新理念培育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新势能,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全面振兴的“胜势”。
一、背景和起因江苏省江阴市地处苏锡常几何中心,总面积9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7万;辖10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家级高新区、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4580.3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72万元。
实现了全国县域经济和综合发展“十九连冠”、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十三连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江苏省同类城市“二十二连冠”。
面对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结构多元、组织形式多样、利益诉求多维的现状,江阴市聚焦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组织体系、精准赋能增能、统筹资源力量,推动重心下移、要素下沉,展开了“三生融合”的乡村振兴江阴实践。
二、主要做法(一)党建引领“起笔”,激活乡村善治“红色引擎”组织“领航”,集结硬核力量。
建强组织,完善“镇街党(工)委—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组织—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
凝聚党员合力,深入实施农村党员联户、企业党员联职、机关党员联群“党员三联”工程,通过组建“突击队”“攻坚组”等方式,发动1.1万余名党员在乡村振兴中听民声、察民意、解民忧。
积极推动在职党员到居住地“三报到三服务”,聚焦“推进乡村振兴办实事”,提供微服务、圆梦微心愿、打造微集市,目前已征集梳理微心愿260余个,实现微心愿220余个,发现问题5294个,办结事件5222个,事件办结率达98.64%。
内联外盟,聚合最强资源。
实施“盟红江阴”结盟行动,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与村党组织组建党建联盟,已推动59个机关部门、39家国企、56家骨干非公企业与村党组织结成党建联盟。
统筹联盟内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优势,与农村资产、资源精准结合,实现党建联盟在壮大村级经济、推动共建共治中优势互补、联合发展。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区域化实践模式——基于苏南探索的案例分析
第6 卷第 5期
2 0 1 3年 9 月
中 围 苛 尚 凼 亍 卸 挚 学报
V o L _ 6 . N O . 5
Se p. 2 5 . 2 01 3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的区域化实践模式
基 于 苏 南探 索 的案例分 析
口程勉中
( 江 南大 学 人 文 学院 , 江 苏 无锡 2 1 4 1 2 2 )
建设 基 层 服 务 型 党 组 织 , 应 着 眼 于 城 乡 基 层
获得人 民群 众 的认 同 , 就需 要 创 新 组 织 结 构 的支
党建全局 , 通 盘谋 划 , 统一部署 , 以大党建 的观念
和 方法 加 以推进 。苏 南各 地 党 组 织在 区域 化党 建 理 念下 探索 建 设 基 层 服 务 型 党 组 织 , 形 成 了具 有
一
、
立足 于 基 层 服 务 的 区域 化 实
发挥基 层党 组 织 的桥 梁 和纽 带 作 用 , 进 行 充 分 的 民意反 映 、 利益协 调 和政 治整 合 , 是 直 接关 系 到党
践 模 式新 探 索
当前 , 城 乡社 会 的公 共 需 求 正 在 朝 着 多 元 化 和复 杂化方 向发 展 , 传 统 的 党 建 工 作 网络 已经 不 能 适应 新 的 社 会 经 济 结 构 下 群 体 公 共 利 益 的需 要, 党 组织要 拓 展 其 工 作 空 间 以及 在 更 大 程 度 上
苏南地区的乡村振兴——以西巷村为例
苏南地区的乡村振兴——以西巷村为例摘要:在我国乡村振兴的实施过程中,苏南地区已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但是苏南地区的乡村振兴之路依旧面临着许多发展困境,如村庄的土地闲置、产业结构不合理、乡村旅游季节化明显等问题依旧显现。
本文以苏州东山镇西巷村为例,阐明了西巷村在其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价值认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实现西巷村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苏南地区;乡村振兴;特色;产业1.发展背景苏南地区千百年来都拥有“江南水乡”、“鱼米之乡”等美名,苏南地区依靠太湖、京杭运河等发达的灌溉条件孕育出江南水乡传统村落的繁华图景。
苏南地区充分发挥其优势区位条件进行乡村振兴,“苏南模式”成为其发展特色,并为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经验。
苏南地区主要以乡镇企业作为发展核心,在其经历了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后,城镇化率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与高城镇化率同步亦趋的各种问题也日趋显现,广大乡村地区出现了“人口老龄化”、“保护性破坏”、“空心村”等千村一面、万村一貌的发展困境。
2.村庄概况苏州东山镇青蛙村原名西巷自然村,北面紧邻陆巷古村,环山面太湖,南望三山岛,西眺西山风景区,景色优美。
2.1便捷的交通区位条件西巷村位于苏州西南50公里处,在道路交通的联系上,西巷村紧邻东山环岛公路、长圻旅游码头,从苏州市区驾车至此仅需1小时,并且配有公交线路、大巴车与其联通,为青蛙村的长远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对外交通联系条件。
2.2特色资源的充分挖掘在外来专业人员的的帮助和支持下,分析和归纳其现状的问题,挖掘其当地的生态资源,一位台湾专家发现其青蛙种类繁多,若以“青蛙”作为整个西巷村的发展特色,一方面体现其良好的自然环境,另外一方面意味着人们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可下乡体验惬意的田园生活,犹如两栖动物青蛙,由此西巷村闯出了其特色的发展之路,现在村庄中随处可见青蛙的文化创意设计。
2.3传统建筑形式的延续在村庄的建筑形式方面,村内的现状建筑都延续了苏南地区的传统村落建筑特色,这在快速推进的城镇化的建设中意义重大。
长春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基于苏南地区成功经验的分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区 之一 。该 地 区包 括苏 州 、 锡 、 无 常州 等 城市 , 目前 共 有六 个 全 国 百强 县 ( ) 市 ,三 个 城 市 的 G DP总值 为 50 . 64 2亿 元, 占江 苏全 省 的 4 .9 是 长 春 市 的 2 5倍 。苏 南地 区 4 7 %, . 统 筹 城 乡发 展 主要 体 现 在 以农 村 工 业 化 与 城 镇 化 发展 为 主导, 以统筹 城 乡 就 业 体 系 建设 为 中 心 , 以逐 步 建 立 与完
了基 础 。
苏 南地 区从改 革 开 放 初期 就把 统 筹城 乡 发 展 , 缩小 城 ’ 乡 差 距 作 为发 展 目标 ,积 极 探 索 了 统筹 城 乡 发展 的策 略 措施 。以无 锡 市 为例 , 锡 市 统 筹城 乡 发 展 就经 历 了四个 无 发展 阶 段 。 2 从 O世 纪 8 O年代 开 始按 照 “ 足 工业 办农 业 , 立 办好 工 业 促农 业 ” 指导 思 想 , 全 国 率先 发 展 与 壮大 了 的 在 乡镇 企 业 , 步建 立 了 “ 初 以工 补农 、 工建 农 ” 以 的农 业 投 入 制度 , 始 了 统筹 城 乡发 展 的开 端 , “ 南 模 式 ” 开 为 苏 的创 立 和发 展 奠 定 了基 础 。2 O世 纪 8 O年 代 中 后 期 开 始 , 筹 城 统 乡发 展 进入 到 实 践 阶段 , 以发 展 农 村 特 色 经 济 为 思 路 , 大 资 环 境 , 开放 经 济 为 主 导 , 引 外 商 投 资 , 成 了 昆 山 以 吸 形 力发 展 乡镇 企 业 , 生 了以 华 夏 第 一 县 、 下 第 一 村 等 闻 诞 天 的外 向型 经 济 发展 模式 ; 外 还 有 大 仓 的 港 口经 济 , 此 张家 名全 国 的县 、 、 村 乡镇 经济 发 展 模 式 , 乡镇 企 业 异 军 突起 。 港 的集 团规 模 经 济 等 发展 模 式 。苏 南 县域 经济 发 展 突 出 在2 O世 纪 9 O年 代 以后 , 统筹 城 乡发 展 进 人 到创 新 发 展 阶 了专 业 性 与特 色经 济 发 展 相 结 合 的模 式 ,彻 底 改 变 了城 段, 以乡 镇 企业 产 权 制 度改 革 为 中 心 , 快 个 体 私 营经 济 加 市工 业 与传 统 农 业 的二 元 城 乡 发展 格 局 。县 域 经 济 的 发 发 展 , 展思 路上 提 出 “ 业 现 代 化 、 业 集 约化 、 发 农 工 农村 城 展 不 但 为 国家 和地 方 创 造 了丰 厚 的 财政 收入 ,而 且 为 实 市 化 ” 发 展 战 略 。 进 人 到 新 世 纪 , 筹 城 乡 发 展 开 始 进 的 统 现 城 乡 一体 化 发展 目标 奠 定 了 坚实 的基 础 。 入 到 提 升 阶段 ,在 发 展 思 路 上 着 眼 于特 大 型城 市建 设 和 第三 ,初 步 形 成 了城 乡统 一 的 就 业 体 系 。苏 南 各 市 区域统 筹 发 展 , 筹 城 乡经 济社 会 发 展 规 划 , 过 乡镇 一 统 通 ( ) 构建 城 乡统 一 的就 业 体 系建 设 方 面进 行 了很 多 有 县 在 体 、 势 互 补 、 源 整 合 、 约 发 展 。 进农 业 与 非农 业 协 益 的探 索 , 取 得 了 比较成 功 的 经 验 。一是 构 建 一 个城 乡 优 资 集 促 并 调发 展 、 民与 城市 居 民共 同 富裕 、 市 与 农村 全 面繁 荣 农 城 统 一 的 就 业 管 理 和 服 务 体 系 ,将 符 合 法 定 年 龄 内的 农 村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研究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研究1. 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传统的城乡二分格局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进程的需要,对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新农村建设是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农村问题,缩小城乡差距的主要途径。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新农村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2.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意义2.1 推进城乡一体化具有积极意义城乡一体化旨在实现城乡资源的共享、城乡农业的融合,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国家、社会、人民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前提条件。
新农村建设作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2.2 发展新农村是重要任务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是缩小城乡差距的主要途径。
它不仅可以提高农村经济的效益,而且可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强农村文化氛围,使农村居民享受到城市居民同样的生活品质,促进城镇与农村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3.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3.1 规划和布局不合理当前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是规划和布局不合理。
当地政府为了快速地实现新农村建设,往往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布局,随意安排住房、公共设施等,使得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村面貌不够美丽。
3.2 建设缺乏特色新农村建设的另一个问题是建设缺乏特色。
部分地区在建设新农村时重视功能性设施建设,而忽略了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导致新农村缺乏特色,且未能充分反映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和民族传统。
3.3 筹资渠道不畅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资金较大,但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社会资金缺乏,以及地方财政状况不佳,使得新农村建设筹资渠道不畅,建设难度增大。
4. 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策略4.1 加强规划和布局为了解决新农村建设中规划和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政府应当加强农村规划工作,充分运用规划工具,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和建设标准,从而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经济视野JINGJISHIYE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郁彩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需要推进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土地制度供给;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增强乡村振兴新动能;建设生态化宜居家园,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程;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大力推进乡村社会治理工程;让农民共享经济收益,大力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工程;强化人才支撑政策,大力推进“三农”工作队伍建设工程。
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平衡发展、乡村充分发展的重要锁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从宏观到微观上把脉,抓住城乡融合发展这一关键着力点,因地制宜探索乡村振兴的实施方式方法,激发乡村活力,有效化解“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
这就需要运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以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使城乡之间形成融合渗透、功能耦合的良性循环联系,真正实现乡村振发再提升。
1 推进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土地制度供给实施乡村战略的首要工作就是土地规划,只有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才能完善产权制度,优化配置市场要素,激活市场主体,增强乡村振兴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特别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完善土地利用政策,巩固和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简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用于餐饮、住宿等乡村休闲服务业发展和休闲娱乐设施建设的审批程序,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二是盘活乡村闲置建设用地,全面整治农村闲置住宅、废弃住宅、私搭乱建住宅,对有乡土韵味的农宅、院落、街道、公建和村口环境进行特色塑造,注重村居民宅等各类建筑与农村生态建设、村庄整体风貌之间的协调,使各地乡村独特的山水风光、田园风光、乡土风情和人文风貌得到较为完美的展现。
论乡村聚居空间结构优化模式——RROD模式
RROD 模式是一种支持乡村聚居适度集中,发挥聚居规模集聚效应,解决分散化发
展所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并能有效提升乡村聚居质量的新型空间发展模式。该模式构
建的主要目标原则包括 (图 1): ① 增强乡村聚居单元功能的多样性,通过合理分配乡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认识 :
发展 的 ; 的各 项 工 作 和 自身 建 设 , 其 是 基 层 党 尤 组 织 建 设 , 来 是 围绕 一 定 历 史 阶段 的 目标 任 历
摘
要: 在城 乡一 体化发展 形势 下 , 苏南农村 党建 工作 机制 的创 新 主要 体现 在 设 置模 式 、
工作领域、 统筹能力和城 乡共建等四个方面的转 变, 相应地要优化农村 党组织覆盖、 服务、 领
导 、 展 机 制的路 径 。 发
关 键词 : 乡一体 化 ; 村 党建 ; 城 农 新机 制 中图分 类号 : 2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编 号 :0 78 4 (0 1 0 -1 1 5 D6 A 10 .4 4 2 1 ) 20 4 - 0
21. 卷 学 会 学 01 s 哲 社 科 版 2第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 ・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9 周 年】 0
圈
构 建 适 应 城 乡 一 体 化 的 农 村 党 建 新 机 制
— —
基 于 苏 南农 村 的视 角
程 勉 中
( 南大学 人文学院 , 苏 无锡 242 ) 江 江 112
步强化。 农 村 社 会 组 织 结 构 的 新 变 化 , 党 的建 设 给
提 出 了新 挑 战 : 样 使 党 的 自身 发 展 与 社 会 发 怎 展 要 求 相 协 调 , 更 好 地 引 领 统 筹 城 乡 发 展 的 并
作 出新 的调 整 , 应 城 乡 经 济 社 会 一 体 化 的 发 适
利 实施 与快 速 推进 提 供强 有 力 的组 织 保 障 。从 区域 经 济学 角 度 看 , 着 区域 经 济 一 体 化 的快 随 速 形成 , 类 功 能 区块 在城 乡相 互交 叉 , 类 要 各 各 素 资 源在 城 乡 频 繁 流 动 , 乡 联 系 日趋 紧 密 。 城 优 化城 乡 党建 资 源 配 置 , 高 城 乡 党 建 工 作 效 提 益, 使城 乡党 建 要 素 相 互 渗 透 、 互 作 用 , 断 相 不
展 趋 势 , 筹 协 调 城 乡 党 建 工 作 。构 建 与 城 乡 统
一
战 略 目标 。这 就 必 然 要 求 改 变过 去 城 乡党 建 彼
此 割 裂 的状 态 , 立 与 统 筹 城 乡 发 展 战 略 相 适 建
体 化 发 展 相 协 调 的农 村 党建 新 机 制 是 发 展 形
1 41
S i1S i n e Vo . 2 , 0 11 oca c e c 133 2
应 的 党 建 新 格 局 , 而 提 升 城 乡 基 层 党 组 织 的 从
干部 群 众 的 积 极 性 和 创 造 性 , 高 党 组 织 的 战 提
斗 力和凝 聚 力 。
创 造 力 、 聚力 和 战 斗力 , 统 筹城 乡战 略 的顺 凝 为
随 着城 乡一 体 化 的不 断 发 展 , 南 农 村 社 苏
会 发 生 了 一 系 列 嬗 变 , 要 表 现 为 : 是 行 政 区 主 一 域 设 置 大 幅 调 整 。 为 更 好 地 整 合 资 源 , 挥 区 发 域 优 势 , 有 的行 政 区域 不 断被 重 新 调 整 , 些 原 一 镇 村 被 撤并 。二 是 管 理 组 织 结 构 不 断 变来 , 别 是 进 入 本 世 特
( ) 村社 会组织结构发生 的新变化 , 一 农 要 求 在 多 元 融 合 的 区域 背 景 下 形 成 党建 工 作 整 体
合力 。
纪后 , 着 城 乡一 体 化 的快 速 推 进 , 乡分 割 的 随 城
二元 结 构 被 打 破 , 速 了农 村 融 人 城 市 的 进 程 , 加 带 来 了 农 村 的 组 织 结 构 、 会 结 构 、 济 结 构 的 社 经 深 刻变 革 和 农 民思 想 观 念 、 活 方 式 、 益 诉 求 生 利
的 深刻 变 化 , 筹 城 乡 党 建 工 作 面 临 着 诸 多 新 统 挑 战 。本 文 以苏 南 农 村 为 例 , 城 乡 一 体 化 背 对 景 下农 村 党 建 工 作 机 制 的 创 新 实践 进 行 研 究 。
一
撤 并 乡 镇 、 建 街 道 , 并 行 政 村 、 建 社 区 的 扩 撤 扩 同时 , 织 设 置 的 变革 也 随之 展 开 , 村 新 型 社 组 农
随 着 社 会 基 础 状 况 发 生 的 重 大 变 化 , 乡 城
二元 结 构 向城 乡 一 体 化 演 变 的 进 程 正 在 加 速 , 城 乡一 体 、 区域 均 衡 、 体 提 高 的发 展 新 格 局 基 整
本 形 成 。这 就 必 然要 求 农 村 党 的建 设 格 局 相 应
( ) 村管理形态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 三 农 要
求 党 组织 在 功 能再 造 中扩 大社 会 影 响力 。
区 的治 理 职 能 正在 转 变 。三 是公 共 服 务 职 能 不 断 强 化 。镇 和 街 道 的经 济 职 能 开 始 弱 化 , 社 对 会 经 济 事务 和 城 镇 的 管 理 、 共 服 务 职 能 则 进 公
一
、
城 乡一体 化 对 农 村 党 建
工 作 机 制 的 创 新 要 求
收 稿 日期 :0 0 1 . 2 1 —22 9
基金项 目:0 9年度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9 D0 3 ;00年度教育部 “ 20 0 B J2 )2 1 纪念建党九十周 年” 专项 资助课 题
( 0 D N DI4 。 1J J J 3 )
作 者 简 介 : 勉 中 (9 4 ) 男 , 苏 无 锡 人 , 究 员 , 程 15 一 , 江 研 主要 从 事 党 建 理 论 研 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