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 亲近文学 四 安恩与奶牛》研讨课教案_30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安恩和奶牛》教学设计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安恩和奶牛》教学设计苏教版

第四课《安恩和奶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读全文,能简单概括故事内容。

2、通过课文研读,能够说出安恩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3、通过探讨,能理清小说巧妙的情节构思,说出其对于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作用。

重点、难点:1、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淳朴、善良、慈爱的人物特点。

2、把握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写。

教学重点1.学习小说的人物描写方法,了解人物的描写与小说情节的关系。

2.了解故事主人公关怀动物,重视它们生命需求的善良情感。

3.体会小说构思的精巧,了解悬念手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设置悬念的作用教学课时: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二、检查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褶()撂()木屐()窘迫()锃()亮瘦骨嶙峋()()翕()动反刍()瑕疵()找茬()羞怯()粗粝()锱铢()()必较踌躇()()腼腆()()刨根究底()2、词语解释腼腆:因怕生或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旁若无人:好象旁边没有人,形容态度自然或高傲。

瘦骨嶙峋:形容人十分瘦。

熙来攘往:同熙熙攘攘。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锱铢必较:对很少的钱都计较。

扬长而去:大模大样地离开。

刨根究底:比喻追究底细。

3、《安恩和奶牛》选自《20世纪外国文学作品选》,作者约翰尼斯●延森,_丹麦_(国籍)的小说家、诗人,代表作《漫长的旅途》。

★4、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的三要素是人物、环境、故事情节。

5、大声朗读课文,能复述故事内容三、梳理结构本文按照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两部分,请说说各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1 —§2描写集市上安恩老太太的外貌和她的奶牛。

第二部分:§3 —§19 集市上贩子、屠夫们对安恩产生误会,安恩说出了事情真相四、回顾小说内容1.哪些同学读过这篇小说?读过这篇文章的同学想一想,组织语言,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内容。

安恩带她的奶牛到集市不是为了卖,而是怕奶牛孤单,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第4课《安恩和奶牛》教案 (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第4课《安恩和奶牛》教案 (新版)苏教版

第4课《安恩和奶牛》一、【教学目标】1.体会小说构思的精巧,2.学习小说的描写方法,了解人物外貌描写与小说情节的关系。

3.了解故事主人公关怀动物,重视它们生命需求的善良感情。

二、【重点难点】1.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淳朴、善良、慈爱的人物特点。

2.把握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写。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语有这样一位小说家,从事创作半个世纪,其长篇系列小说《漫长的旅途》(1908-1922)六部曲更是从远古冰河时代的北欧写到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具有史诗般的宏大气魄和优美奇特的风格。

1944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就是丹麦小说家约翰尼斯·延森。

他有一篇短篇小说,不但经常在广播中朗诵,还被选入丹麦语文教材,给无数心灵以感动、教育和启迪,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安恩和奶牛》。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

<二>整体把握1. 简要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注意交代清楚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开端(老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到集市上去)——发展(因为这头奶牛实在太好,问津者不少,最后连屠夫也对它有兴趣,但是老妇人却拒不出售)——高潮(老妇人这才吐露真情:她不是来卖牛的,而是因为那头奶牛太孤独,她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让它跟同类相聚散心),这篇小说的高潮就是结局。

2.文章大致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本文按照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是小说的情节的开端部分: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

写安恩和牛在集市上。

第二部分(2-10)是故事情节的矛盾发展部分,写老太太两次拒绝想要买她的牛的顾客。

她明确表示这头奶牛是不卖的!第三部分(11自然段之末尾)故事的高潮及结局。

写老太太解释为什么不卖牛的原因。

<三>合作探究1.对于文中写的几次买牛人,安恩分别是怎样的态度?最后为什么“似乎有些窘迫不安”?可以看出安恩是个怎样的人?她的态度是拒绝,从谦恭到不屑,到坚定的拒绝。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 亲近文学 四 安恩与奶牛》研讨课教案_29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 亲近文学  四 安恩与奶牛》研讨课教案_29

《安恩和奶牛》教案【教学目标】1、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能初步体会小说情节设计的巧妙。

2、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初步了解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揣摩作品主旨,感受文学魅力。

【教学重点】1、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勤劳淳朴、善良慈爱的性格特点。

2、把握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写。

【教学难点】理解安恩对奶牛特殊的情感及其对生命的态度。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丹麦作家约翰尼斯·延森的短篇小说《安恩和奶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篇小说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提示:能够结合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概括。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在学生发言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明确。

2、这篇小说看似简单,有没有精彩之处?精彩在哪里?学生思考,举手发言。

预设:从第1段对老妇人安恩的描写中能够看出她生活上比较贫穷,她特地把奶牛带到牲口交易场,所有人都会以为她是来卖奶牛的,她却一再拒绝,更令人惊奇的是安恩的解释,她仅仅是由于那头奶牛太孤独,让奶牛与同类聚聚,散散心,才把奶牛带到集市上来。

这是出乎意外的。

这篇小说的构思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三、细读情节,感知人物1、安恩把牛牵到牲口交易市场却不愿意卖,这是一头怎样的奶牛?请同学们看一看文章第2段对奶牛的描写。

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学生听读,勾画品味对奶牛描写语句。

学生听读,圈点勾画,发言交流。

明确:对奶牛的描写:从“毛色鲜亮,连半根杂毛也没有”;“它那黑白相间美丽的牛角上点缀着几条环状的花纹。

这是一头健壮结实的奶牛。

”这些语句看出是头年老、美丽,出身高贵,健壮结实、甘于奉献的出色的奶牛。

2、这样一头出色的奶牛出现在牲口交易市场,必然会引起许多买牛人的注重。

先后有哪几种人来买奶牛?安恩对待买牛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朗读品味,找出文中对安恩描写的语句,仔细揣摩安恩对待买牛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教案《安恩与奶牛》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教案《安恩与奶牛》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邓州市初中语文“四读”导学模式教案4、安恩和奶牛邓州市城区四初中语文组执笔主备邮箱:dengzhoulzc@ 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及作品。

2、通读全文,梳理小说的情节,把握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

3、通过课文品读,初步了解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分析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能说出安恩的性格特点。

4、通过评读探讨,能体会小说巧妙的情节构思,说出其对于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作用。

学习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5、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主人公安恩关爱动物,重视它们生命情感需求的善良感情。

多角度体会小说主题。

教学重点:1、学习文章巧设悬念的写法及作用。

2、学习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了解外貌描写与小说情节和主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1、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其勤劳淳朴、善良慈爱的性格特点。

把握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写。

2、多角度分析小说的主题,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教学方法:“四读”导学,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师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处理生字词,标注自然段序号。

预习指导检测:A.给加点的字注音:褶(zhě)撂(liào)木屐(jà)窘迫(jiǒng)臀(tún)茸(róng)锃(zâng)亮瘦骨嶙峋(lín)(xún)翕(xī)动踌躇(chóu)(chú)反刍(chú)瑕疵(xiá)(cī)找茬(chá)羞怯(qiâ)刨根究底(páo)粗粝(lì)锱铢(zī)(zhū)必较腼腆(miǎn)(tiǎn)B.词语解释:1.腼腆:因怕生或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2.瘦骨嶙峋:形容人十分瘦。

3.旁若无人:好象旁边没有人,形容态度自然或高傲。

4.熙来攘往:同熙熙攘攘。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4、《安恩和奶牛》教学设计

4、《安恩和奶牛》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安恩和奶牛》教学设计学校六街中学教师编号班级日期年月日(星期)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安恩和奶牛》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本单元的主题是“亲近文学”。

文章希望孩子们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关爱他人,关爱动物,重视每个动物的情感需求。

同时本文也是七年级学生升初中以来学习的第一篇小说,学习本篇课文也为以后的小说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处于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

2、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以及初一学生的特点,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为:知识目标:让学生体会小说精彩的构思,了解悬念手法的作用。

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习小说的描写方法,了解人物外貌描写与小说情节的关系。

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故事主人公关怀动物,重视他们生命需求的善良情感。

3、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了解故事主人公关怀动物,重视他们生命需求的善良情感。

(2)教学难点: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了解人物外貌描写与小说情节的关系。

4、突破重难点的设想本单元的主题是“亲近文学”。

初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心理发育不成熟。

思维特点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

分析归纳能力相对薄弱。

所以,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总结人物特点,显得尤为重要。

让学生通过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深刻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让学生思考问题,相互讨论,在探究中获得结论。

二、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读研结合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导学案四、课时安排一课时1五、教学过程3。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安恩和奶牛教案(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安恩和奶牛教案(新版)苏教版

第四课《安恩和奶牛》【理论支持】本课案设计主要遵循合作学习的理念: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

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则是所有这些方法的基本特征。

在课堂上,同伴之间的合作是通过组织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实现的。

小组充当社会组织单位,学生们在这里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开学习,同样也通过个人研究进行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本课案重在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自主阅读,通过课文的学习,学会在自保的基础上,关爱他人,甚至动物,力求“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幸福”。

【教学目标】1.学习小说的描写方法,了解人物外貌描写与小说情节和主题的关系。

2.能概括故事情节,体会小说构思的精巧,了解悬念手法的作用。

3.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主人公关怀动物,重视它们生命情感需求的善良感情,多角度体会小说主题。

【教学重难点】1.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的把握。

2.小说主题的多角度分析。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设计】课前延伸1.阅读课文,初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题。

3.收集并阅读与教材相关、相似、相近的文章,做好读书笔记。

课内探究第一课时一、学1.导入新课:(1)由奶牛与人类的关系导入新课。

(2)作者简介:约翰尼斯·延森:丹麦小说家、诗人。

194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希默兰的故事》(34篇中短篇小说集)等。

2.检查预习:(1)学习小组互批预习题,共同纠偏解疑。

(2)各学习小组向全班汇报自主学习课文的初步感受;展示收集并阅读的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以及读书笔记。

3.自主阅读:(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①概括故事情节。

(注意说清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②带着任务读书,了解安恩的性格特点。

思考:【出示幻灯片】(1)安恩给你的最初印象怎样?她和环境和谐吗?(2)她的奶牛是怎样的一头牛?这暗示了什么?安恩她和奶牛的关系和谐吗?(3)先后有几拨人要买奶牛?哪几拨?这几拨人的出场顺序能倒一倒吗?为什么?(4)通过安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细节你对安恩又有了那些新的认识?【设计第①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感知课文的结构和内容;设计②题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作者对人物和环境的描写了解人物。

安恩和奶牛教学设计教案

安恩和奶牛教学设计教案

安恩和奶牛教学设计教案初中语文(苏教版) ·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第4 课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体会小说构思的精巧,2.学习小说的描写方法,了解人物外貌描写与小说情节的关系。

3.了解故事主人公关怀动物,重视它们生命需求的善良感情。

教学重难点1.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淳朴、善良、慈爱的人物特点。

2.把握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写。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你看到过奶牛吗?对它了解多少呢?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关于奶牛的小说。

2.作者介绍:《安恩和奶牛》选自《20世纪外国文学作品选》,作者约翰尼斯延森,_丹麦_(国籍)的小说家、诗人,代表作《漫长的旅途》。

3.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的三要素是人物、环境、故事情节。

二、整体感知1.全班齐读课文,标出段落,划出生字词。

2. 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要理清情节的开端、发展和高潮)。

3.本文按照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两部分,请说说各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1 —2段描写集市上安恩老太太的外貌和她的奶牛。

第二部分:3 —19 段集市上贩子、屠夫们对安恩产生误会,安恩说出了事情真相。

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初步了解人物1、第一小节主要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请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说明。

从这些语句中可看出安恩是个怎样的人呢?外貌和神态描写,安恩是个不太富裕,但自尊、勤俭、有高尚趣味,沉静、安详的老太太。

2、第一小节中有对周围环境的描写,这个描写有什么作用呢?反衬安恩的沉静和安详。

3、第二小节主要是对牛的描写,从中可看出这是一头怎样的牛?从哪些语句中又可以看出安恩是个怎样的人呢?是头年老、美丽,健壮结实、甘于奉献的好牛。

从“依偎”“蹭”还有它的漂亮可以看出安恩很爱牛,把牛照顾的很好,跟牛很亲近。

三、研读第二部分,深入了解人物1、读完小说的第一部分,你对后面发生的事有没有自己的猜想?有哪些是你没想到的?作者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呢?故事结尾的出人意料。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4课《安恩和奶牛》教案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4课《安恩和奶牛》教案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 4 课《安恩和奶牛》教课设计安恩和奶牛教课目的:1.通读全文,能简单归纳故事内容。

2.经过课文研读,能够说出安恩这一人物形象的特色。

3.经过商讨,能理清小说奇妙的情节构想,说出其关于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作用。

要点、难点:1.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沉感情及朴实、和善、慈祥的人物特色。

2.掌握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绘。

教课过程:一、导入作家赵丽宏希望同学们走进文学之门,巴金老人引领我们走进了散文天地,冰心老人用隽永的小诗带我们闲步了诗的国家。

今日我们将跟从诺贝尔文学奖获取者延森的步伐,轻轻地叩开小说之门,去感知小说世界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二、走近作者约翰尼斯﹒延森(1873-1950)丹麦小说家、诗人。

出生于丹麦日德兰半岛西岸的西玛兰。

从小学起,他就沉迷书籍,特别喜欢丹麦古典文学和北欧神话传说。

西玛兰教育了延森对时空的激烈感觉,使他关注人类历史和命运并与大自然深深结缘。

17 岁时,延森到格陵兰上高中,三年后,到了哥本哈根念大学,结纳勃兰兑斯等一些丹麦的有名学者和作家。

1895 年,延森在一份周刊上发布发布连载惊险小说《卡塞亚的宝物》,这是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紧接着,他又写了一系列侦探小说。

第二年,长篇小说《丹麦人》第一版,由延森依据学生时代的经历写成。

此后,延森成为一名职业作家。

从 1897 年起,他陆续创作了 30 多篇描绘家乡西玛兰风土人情的短篇小说,以后结集第一版了《西玛兰短篇小说集》,该小说集连续重版达几十次之多,为延森博得了世界名誉。

延森曾两度到美国旅游,并写出了小说《德拉夫人》( 1904)和《车轮》( 1905)。

两篇小说均本世纪初的美国为背景,充满了嘲讽、风趣与惨剧色彩,较高深难懂。

延森的重要作品有长篇系列小说《漫长的旅途》( 1908-1922):《冰河》、《船》、《失掉的天国》、《诺尼亚?葛斯特》、《奇姆利人远征》和《哥伦布》。

这六部长篇小说从太古冰河时代的北欧写到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拥有史诗的弘大气垫和优美奇异的风格。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安恩和奶牛3篇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安恩和奶牛3篇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安恩和奶牛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安恩和奶牛精选3篇(一)教案名称: 安恩和奶牛教学目标:1. 了解《安恩和奶牛》的故事情节和中心思想;2. 理解文章中的生词和词语,提高词汇积累能力;3. 学习了解奶牛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4. 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培养孩子的友善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故事情节;2. 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1. 教材《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2. 教学PPT和教学图片;3. 学生作业本和笔;4. 具体奶牛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 (5分钟)1. 准备一张奶牛的图片,向学生展示,拓展学生的知识:大家是否见过奶牛?奶牛和人类是什么样的关系?2. 引导学生回忆《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故事《安恩和奶牛》。

步骤二:阅读理解 (15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安恩和奶牛》的故事,然后回答相关问题:a.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有哪些人物?b. 为什么奶牛跟随安恩走出了山洞?c. 安恩为什么决定自己养奶牛?d. 故事中传达了什么样的思想和价值观念?e. 你对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2. 让学生将答案讲解给同桌,并互相讨论,最后教师进行简要评价和讲解。

步骤三:词汇学习 (15分钟)1. 教师呈现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词义。

2. 学生自己造句,巩固词汇的用法和意义。

步骤四:拓展活动 (15分钟)1. 学生小组间合作,找寻关于奶牛的生活习性和保护奶牛的相关资料。

比如:奶牛的产奶量、饲养条件、奶牛的品种等等。

2. 学生展示资料,分享自己的发现和观点。

步骤五:总结与反思 (5分钟)1. 请学生回顾本课所学,总结故事的教育意义和学习收获。

2. 结合最后的提问,与学生进行小结和反思。

例如: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动物?如何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学习保护动物和环境;2. 前期可以观察奶牛的图片和短视频,进一步了解奶牛的生活和习性;3. 学生可以通过写作、绘画等方式表达对奶牛和动物的关心和爱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恩与奶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细读文本,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淳朴、善良、慈爱的人物特点。

方法与过程: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主人公关怀动物,重视它们生命情感需求的善良感情。

教学重点细读文本,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淳朴、善良、慈爱的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的特殊情感,把握主题。

教学方法在多种朗读中感悟,在探究中关注细节,在合作中提升认识。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咬文嚼字,走近安恩1、课件展示第一部分改编的散文诗安恩和奶牛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牲口买卖市场上。

老师把长长的故事变形为了一首散文诗。

请一个同学来读读前面部分,帮助我们回顾情节。

[课件展示]瓦尔普峡集市一片喧嚣,/牲口交易场上熙来攘往。

/破旧的衣着散发着浓重的土味,/瘦骨嶙峋的老妇人悠闲地打着毛线,/剽悍粗野的嘈杂中,/她旁若无人,闲适安然。

//孤独的奶牛,静静依偎在老人身边,/一身浓密的毛发,/好似一幅美丽的锦缎,/它的高大结实啊,/吸引着过往目光的流连。

/问津者实在是不少啊,/就连屠夫也兴致盎然。

//淡淡的神情送走许多主顾,/再高的价格也是徒然,/坚定不移回绝的,/正是那高得吓人的大价钱……2、生读。

教师亲切点拨,帮助学生越读越好。

3、问题情景:别人误以为安恩是来卖牛的,于是在安恩和买牛人的交锋中,我们的故事展开了。

现在,老师就是买牛人,请你快速找出安恩是怎么回答那两个买牛人的询问的。

想想该如何读?请你关注3—10段。

(安恩的回答:它是不卖的。

它不卖的!)4、引导比较安恩的回答:“它是不卖的。

”/“它不卖的!”(1)不断模仿买牛人的语气语调和多个同学对话,引导比较句子的不同。

(2)聚焦两个标点:句号和感叹号;破解标点之谜:安恩的回答有哪些微妙的不同。

(3)解读安恩第一次回答时的微妙心情:平静——谦恭——诚恳/提问:安恩仅仅是平静吗?我们要善于联系前后文,把一个句子放在具体语境中来判断。

读读“它是不卖的”的后面两个句子:“然后,像是为了表示谦恭,她一只手把毛衣针撂下,使劲儿地把鼻孔擦个不停……”(4)联系安恩的神态描写体会第二句的说话心情:冷漠——不满提问:为什么把这个句子处理得生硬冷漠呢?(联系前文:老太婆安恩爱怜地瞅了瞅自己的奶牛,不屑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然后转过脸去往远处张望仿佛发生了什么使她感到兴趣的东西。

)提问:远处到底有没有使她感兴趣的东西,这处神态描写的用意在哪里?(安恩不喜欢那个买牛人,但是也不想太过于表现出来,她只用自己的眼光和语气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5)朗读体会句子中“是”字的语气变化。

(:“它不卖的”直截了当,“它是不卖的”就柔和多了,这个“是”字在这里让语速变慢了,语气柔和了。

)(6)小结结合语境咬文嚼字的学习方法。

5、追问:同样是买安恩的牛,而安恩的回答为什么前后的语气截然相反呢?(1)生自由朗读,体会买牛人的礼貌不同所带来的结果。

(2)第二个人很粗鲁,安恩怎么不喜欢了?关注人物的动作神态,揣摩细节描写:“用肥硕的手匆匆地摸”和“用手指摸摸”之区别。

(3)生活体验:用两种动作摸心爱的笔。

(4)领悟:人物不同的动作体现不同的修养。

6、聚焦神态:端详(1)端详是一种怎样的看?板书:端详:看(2)表演端详的情景体会:看老师(3)小结两个买牛人的身份:屠夫、商人。

(4)教师设疑:第二个是商人,虽然他也很欣赏安恩的牛,但说不定他把牛买回去也是屠宰呢!那不是和第二个买牛人本质是一样吗?你如何看这个问题。

7、名言启发:对于人类而言,我们在路边采一把花草回去喂牛是道德的,但是我们随意践踏花草是不道德的。

8、课件出示曹文轩的《青铜葵花》节选:[课件展示]它对青铜一家人,毫无怨言。

作为一条牛,它生活在青铜家,算是它幸运。

它不久就要走了。

它心里还能有什么?只有一番对青铜一家人的感激。

它感激他们一家人不嫌弃它一身的癞疮,它感激他们夏天时在牛栏门口挂上一大块芦苇编的帘子,让它免遭蚊虫的叮咬,它感激他们在冬天里,将它牵到暖和和的太阳下晒太阳……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风晴雨雪,它享受到了一头牛难得享受到的一切。

它活过了,很值得。

它是这个世界上一头最幸福的牛。

它要去了。

它看到了青铜一家人,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看到奶奶。

它想:等明年春天来了,大麦地满地野花时,她老人家一定会起来的。

奶奶平时,都喊它是“畜生”,但口气里却是一番疼爱。

它发现,奶奶有时在说到他的孙子孙女时,也会说:“这个小畜生。

”夜里,临睡觉时,爸爸点起纸灯笼,又走进风雪里,来到牛栏看了它一眼。

青铜和葵花,也都跟了出来。

第二天,青铜家人发现,它已经死了——死在一大堆金黄的干稻草上。

贫穷的青铜家也有一头老牛,有一天,老牛实在太老了,它要死了……(1)配乐,生动情朗读。

(2)总结:安恩对牛的态度变化乃是因为——买牛人对牛的不同态度。

买牛人尊重牛,安恩就尊重他。

买牛人不尊重牛,安恩就不尊重他。

(3)教师把板书的标点变成一个笑脸和一个哭脸,写下点睛之笔:尊重二、追根溯源,透析“我们”1、指名朗读安恩的心灵独白。

[投影]这头奶牛太孤单了!/我的小村庄上就只有这么一头奶牛,/它又没法同别的牲口在一起,/所以我就想:/不如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至少可以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

/……/这样,我就到这里来了。

/但是我不是来做生意的。

/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只好回去了……2、生朗读,师指导3、发现和课文上的用词有什么不同之处吗?(我/我们)(板书:我们)4、追问:能把“我们”改成“我”吗?(“我们”是多么普通的一个词语,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我们”的情怀啊!安恩和青铜们在爱着他们的牛,但是,也有许多人不是这样的!)5、介绍材料,投影展示《活熊取胆是中国人的耻辱》的材料和图片。

活熊取胆是指将黑熊圈养在专门为获取黑熊胆汁而建立的养熊场内,在其腹部实施造瘘手术,使其胆囊与腹部开放的瘘管相连,抽榨胆汁。

……采胆汁开始了。

”我看见两个彪悍的工人麻利地左右绑好熊躯,在那钢兜肚两侧各拉起一条粗大的绳子,经过一个特制的滑轮,齐喊了声“嗨-”只见熊身上的钢兜肚渐渐地收缩着收缩着。

突然,熊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吼喊:“呜-”那简直不是吼叫啊,那是变了形状的凄哭。

之间熊拼命仰着头痛苦地瞪圆了眼睛,四个粗大的掌子在有限的空间蹬抓着地面,发出“滋拉,滋拉”的刺耳声响,瞬间,那腹下的钢管里“滴答,滴答”地流出了碧绿色的液体。

操作工人又慢慢松开绳子,接着拉起下一个回合,于是又是一次声嘶力竭的号叫。

我看到熊的眼泪瞬时淌下来,它竟然也像人一样咬紧了牙齿,躬起了身体去承受着无休止的痛苦。

好悲惨的一幕啊,我不忍再看,扭头走开了。

此时,我才明白,夜里那些悲叫是这些带着伤痛的熊,在难挨的暮色里发出的呻吟啊……(为了挽救可怜的小熊们,有良知的中国人组成了“小熊童声合唱团”唱出小熊的痛苦,呼吁国人停止这惨绝人寰的行为。

)6、指名学生配乐朗诵歌词[投影展示]小熊,小熊/谁把我捆绑在牢笼/我不能走路/我不能转身/我的肝胆俱裂/从小就被插进了一根针/我对苍天哭喊/我痛,我痛啊……/妈妈,我不记得你的模样/妈妈,我不记得你的怀抱/你带我去山林,你带我去小河/我就是快乐的,幸福的小熊/小熊,小熊/我要救你出这牢笼/你才能够活得/像一只真正的小熊,/我对大地呼唤/人--人--/人啊,不能这样的残忍/人啊,不能涂炭生灵/万物皆有尊严,不能去冒犯,/它就是山野里自由的小熊!7、总结:听了小熊们的痛哭,我们知道了,原来在很多人的心里,根本就没有“我们”,只有“你们”、“他们”、“它们”……联系安恩和青铜的故事,你能否来总结一下,告诉那些人:什么是“我们”!8、组织学生反复朗读古代先贤们是怎样解释“我们”[投影]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孔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9、从古至今,善良的人们总有崇高的情怀,就像我们的安恩。

检索课文第一段关于安恩的外貌描写:衣服是——老掉牙的旧衣服。

鞋子——都被磨平了。

双手——瘦骨嶙峋的。

头发——花白的。

10、总结:安恩就是这样一个又老又土的老人。

但是,她的思想和情怀一点儿不老土。

她关注着牛的物质需求,把自己的牛喂得特别健壮收拾得特别干净,她还把牛当孩儿一样疼爱着。

她让牛不孤独,有朋友,这是关注牛的精神世界啊。

多么可爱的安恩,她可能没有文化,但她却最懂得“我们”。

她真像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共生,万物和我为一!(板书:万物为一)三、回顾安恩的故事,配乐朗读改编的散文诗让我们记住安恩,在对“我们”的思考中,在回顾安恩的故事中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投影展示]睁大的双眼,满装着恳求,/请君听我心腹言,/亲爱的老牛啊,是我多年的伙伴,/粗粝的草料换来心甘情愿的奉献,/只为了农庄太小薄,只为了这奶牛太孤单,/只为了让它和同类相聚一番,/才带它集市上站一站。

/原来牛还可以用来疼爱,/而不仅仅是宰杀和驱赶……/啊,年迈的老人已经回转,/奶牛的身影与她相伴,/只留下那“散散心”的故事,/传扬在热闹的集市间。

[投影展示]“对于人性,道德上的真正考验,根本性的考验,在于如何对待那些需要他怜悯的动物。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四、布置作业小说最后安恩对自己不卖牛作出解释后,集市上的人有怎样的反应?请续写一个结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