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最新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补充习题答案预习提示一、大意(略)寓意:《郑人买履》说明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刻舟求剑》说明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结果。
随文练习一、1.(1)坐座(2)反返2.A(A项中的“度”,量度,动词,读。
B、C两项中的“度”指量度好的尺码,是名词,都读。
D项中的“度”,是“过”的意思,虽是动词,但它不是忖度、揣度、计算、推测的意思,所以也读)3.(1)它,指量度好的尺码(2)“何不试之以足”即“何不以足试之”,这里的“之”指履(3)往、到它,指量度好的尺码4.(1)等返回集市,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子。
(2)我宁可相信量度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5.因为墨守成规,不相信实际。
(大意如此)二、1.E(指示代词,这儿)2.C(他,而其他三句的“其”都是“他的”意思)3.(1)表示转折,却(2)表示承接,可不译(3)表示转折,却 4.(1)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2)像这样来寻找宝剑,不是很糊涂吗?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只要大意对)三、C问题探究一、大意:宋国有个种田人,看到一只兔子撞死在他田中的树桩上,便毫不费力地将这只兔子捡回家,并从此放下手里的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捡到兔子。
兔子不但没有得到,反而遭人耻笑。
启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存有不经过努力就希望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二、1.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坏了。
富人的儿子说:“要是不修筑,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
”邻居家的老公公也这样说。
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
结果,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公公偷了他家的东西。
(只要大意如此)2.无论认为感情的亲疏对事物的认知有负面影响,还是有正面影响,只要能自圆其说,都可以。
所举例子不受限制。
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的答案苏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的答案苏教版xx信心来自于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
做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练习就是考试。
我整理了关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梦溪笔谈》二则补充习题答案预习提示一、课文大意略。
随文练习一、1.A B B 2.D 一种 3.1D2B3C4A 4.C5.1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
2十天后,子方虫全部被杀尽,年成因此获得大丰收。
3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
6.D详略错位7.青蛙吞食害虫保护庄稼;啄木鸟食树洞里的害虫,保护树木;蛇吃老鼠,减轻鼠害等。
二、1.A C A 2.1统治 2才,刚刚 3所以 4秘密地5赠送 6走,踩踏 3.1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2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连接,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4.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问题探究一、1.1制造方法技艺 2到,超过 2.1指代开宝寺塔 2指代塔不正的原因 3指代向西北微倾的开宝寺塔 4结构助词“的”3.1开宝寺塔是工匠总管预浩所建造的。
2宋朝以来,这样的木工就只有他一个人罢了,到现在木工还都学习预总管建筑方法。
或以他为榜样4.是指一个人。
“都匠”是“工匠总管”的意思。
5.是同一个人。
根据:两个人都是宋朝人,都精木工。
文中“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可见预浩与喻皓是同一个人。
古人的名字往往有同音替代现象。
二、1.作者的办法,是向当地老人请教。
这种调查研究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当地的老人只能证明海市蜃楼现象的存在,而并不知其科学原因。
在今天,由于科学的发展,其秘密已被揭开了: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当空气各层密度有较大的差异时,远处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就会发生折射或全反射,这时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物体的影像。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母狼的智慧》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母狼的智慧》补充习题答案预习提示第一题答案毕淑敏写的《母狼的智慧》,着重从正面表现了狼的聪明和智慧;蒲松龄写的《狼》,既表现了狼的狡猾,又表现了狼的愚蠢。
随文练习第一题答案省略随文练习第二题答案1、表示想像2、表示比较随文练习第三题答案1、不能。
“咬”,含有伤害的意思,所以这里用“咬”不妥。
“衔”与“叼”同义,但“叼”比“衔”更形象化。
2、不能。
“抹”在这里读犿ò,涂上后再使平。
“抹平”写出了狼把骆驼粪堆在小狼身上,再把它擦平的过程,而“扫”不能表达这个过程。
随文练习第四题答案1、运用比喻手法,把速跑的狼比做“贴着地皮的一支黑箭”,突出了狼跑的速度之快。
2、“惨白”原是用来描写人的面色的,现在用来形容月光,这是“词语的移用”,称之为“移就”,给月光抹上了感情色彩。
后面一个画线句是比喻,不仅描绘出沙丘的形状,而且写出了坟的色彩(银色),含有悲剧色彩。
3、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青烟悠悠升起的状态,为引起下文伏笔。
(“我”看到了白气,才循迹找到了小狼) 随文练习第五题答案这是多解题。
一种意见是:我赞同。
① 课文写了两个狼的故事,第二个故事中的狼,文中点明是“母狼”,而第一个故事只说是“狼”,没有肯定说是“母狼”。
据说,狼在繁殖期雌雄同居,共同抚养幼仔。
所以改为“狼的智慧”较好。
② 本文主要写狼的“母爱”,有了“母爱”,才能产生“智慧”,所以我赞成把题目改为“狼的母爱”。
另一种意见是:我不赞成改题目。
第一个故事中的狼,虽然没有点明是“母狼”,但小狼跟着它,故可以猜测它也是一只母狼。
课文当然写出了狼“把生存留给自己的孩子”的母爱,但更多的是写狼的智慧,如:写母狼怎样借助动物的胃,依靠水的浮力,带小狼过河。
母狼为了摆脱猎人的追捕,临危不乱,对地形的判断,对人的判断,对周围环境的利用,完全可以和人的智慧相提并论。
所以,我认为现在的题目很贴切,无须修改。
问题探究第一题答案1、借喻式。
最新七上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最新七上语文补充习题答案最新七上语文补充习题答案近年来,语文教育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仅是学习文字、语法和修辞,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教材出版社推出了最新的七上语文补充习题。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这些习题的答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一、阅读理解1.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短文中提到了一位叫李白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非常独特。
他的诗歌既有豪放的情感,又有细腻的描写,深受人们喜爱。
李白的诗歌中常常出现山水、月亮等自然景物,这些景物被他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
同时,他的诗歌中也融入了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表达了他对自由、独立的追求。
问题:李白的诗歌风格有哪些特点?答案:李白的诗歌既有豪放的情感,又有细腻的描写。
他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尤其是山水和月亮,给人以美的享受。
同时,他的诗歌中也融入了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表达了他对自由、独立的追求。
二、写作练习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写作。
材料: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题为《我与书的故事》的短文,介绍你和书的关系。
要求:1. 短文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2. 开头部分要有吸引人的引子。
3. 主体部分要有具体的事例和感受。
4. 结尾部分要有总结性的话语。
范文:我与书的故事小时候,我就喜欢看书。
每当我打开一本书的时候,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那些纸页上的文字,似乎有着神奇的魔力,能够带我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在我读过的书中,有一本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小王子》。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小王子与各种各样的奇特人物相遇的故事。
通过小王子的眼睛,我看到了人性的善良和丑陋,看到了生活的真谛。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友情的重要性,也让我意识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多么重要。
除了《小王子》,还有一本书让我受益匪浅,那就是《活着》。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的一生。
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我明白了生命的可贵和人生的意义。
语文补充习题答案七上

语文补充习题答案七上语文补充习题答案七上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习题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做习题,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阅读理解1. A) 1 B) 2 C) 3 D) 42. A) 4 B) 3 C) 1 D) 23. A) 3 B) 4 C) 2 D) 14. A) 1 B) 4 C) 3 D) 25. A) 3 B) 1 C) 4 D) 2二、完形填空1. C2. A3. D4. B5. C6. B7. D8. A9. C 10. B三、词语运用1. 乌云密布2. 顺风顺水3. 愁眉苦脸4. 一丝不苟5. 欣喜若狂四、句子翻译1. The students are listening carefully to the teacher's explanation.2. My parents often encourage me to read more books.3. The little girl is running happily in the park.4. The old man is sitting quietly under the tree.5. We should respect and care for our elders.五、写作范文一: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红楼梦》。
这本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这本书的情节曲折且引人入胜。
故事发生在一个封建社会的大家族中,有着丰富的人物关系和情感纠葛。
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性格特点,他们之间的争斗、友情、爱情都让人忍不住为之动容。
读这本书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充满魔力的世界,让人沉浸其中。
七年级语文上补充习题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补充习题答案七年级语文上补充习题答案在七年级语文课本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知识。
但是,有时候我们还需要一些额外的习题来巩固所学的内容。
下面是一些七年级语文上的补充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阅读理解1.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小明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
他每天都会花一些时间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
有一天,他读到了一本关于动物的书,书中介绍了很多有趣的动物。
小明读得津津有味,他觉得动物真是神奇而有趣的生物。
问题:小明为什么觉得动物是神奇而有趣的生物?答案:因为他读了一本关于动物的书,书中介绍了很多有趣的动物。
2. 阅读下面的短文,判断正(√)误(×)。
人们常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句话是真的。
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增长我们的知识。
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问题: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增长我们的知识。
(√)答案:√二、填空题1. 请根据句意,填入合适的词语。
他是一个_______的人,总是乐于助人。
答案:善良2. 请根据句意,填入合适的成语。
她的画画技术越来越好,真是_______。
答案:日臻完善三、改错题下面的句子中有一个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1. 他每天都去图书馆借书,提高他的阅读能力。
答案:把“他的”改为“自己的”。
四、写作题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写一篇关于你喜欢的书籍的短文。
答案:我喜欢的书是《哈利·波特》系列。
这是一本关于魔法世界的奇幻小说。
故事中的主人公哈利·波特是一个孤儿,他在11岁生日那天得知自己是一个魔法师,并进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学习魔法。
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故事情节紧凑,扣人心弦。
每一本书都有新的冒险和挑战等待着哈利和他的朋友们。
其次,作者J.K.罗琳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魔法世界,里面有各种神奇的生物和魔法物品,让人充满了好奇和想象力。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
我学会了勇敢、坚持和友谊的重要性。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补充习题答案你想做好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小编整理了关于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补充习题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补充习题答案:古代寓言二则预习提示一、大意(略) 寓意:《郑人买履》说明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刻舟求剑》说明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结果。
随文练习一、1.(1)坐座 (2)反返2.A(A项中的“度”,量度,动词,读。
B、C两项中的“度”指量度好的尺码,是名词,都读。
D项中的“度”,是“过”的意思,虽是动词,但它不是忖度、揣度、计算、推测的意思,所以也读)3.(1)它,指量度好的尺码(2)“何不试之以足”即“何不以足试之”,这里的“之”指履 (3)往、到它,指量度好的尺码4.(1)等返回集市,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子。
(2)我宁可相信量度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5.因为墨守成规,不相信实际。
(大意如此)二、1.E(指示代词,这儿)2.C(他,而其他三句的“其”都是“他的”意思)3.(1)表示转折,却(2)表示承接,可不译(3)表示转折,却4.(1)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2)像这样来寻找宝剑,不是很糊涂吗?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只要大意对)三、C问题探究一、大意:宋国有个种田人,看到一只兔子撞死在他田中的树桩上,便毫不费力地将这只兔子捡回家,并从此放下手里的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捡到兔子。
兔子不但没有得到,反而遭人耻笑。
启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存有不经过努力就希望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二、1.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坏了。
富人的儿子说:“要是不修筑,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
”邻居家的老公公也这样说。
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
结果,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公公偷了他家的东西。
江苏凤凰出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补充习题答案

江苏凤凰出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补充习题答案每一发奋努力做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所以我们要做好江苏凤凰版的七年级语文上册补充习题,及时对好答案。
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语文上册补充习题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语文上册补充习题答案(一)宇宙里有些什么补充习题答案预习提示一、题目正是本文要说明的中心。
全文是按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序说明的。
随文练习一、省略二、1.宇宙 2.人类社会 3.宇宙4.领域三、1.不能删。
“绝大多数”限定了星星的范围。
2.不能删。
这两个“全”起强调作用。
3.不能删。
“差不多”准确标出了小光斑在天空中的位置,它并非在正中,但离正中不远。
四、1.用“万万”和用“亿”相比从语感上更能突出星星之多。
2.“想来”表示一种推测语气,使说明显得更科学客观。
五、1.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点,说明恒星的距离遥远。
2.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可以想像、感知出它们大到何种地步。
3.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读者可据此想像出宇宙之大。
又用大海里的水滴作比喻,说明恒星在宇宙里所占空间极其微小,从而说明宇宙的辽阔。
六、D七、B(甲队是前句的主语,也应是后句的主语,这样语气才贯通)问题探究一、1.茫无涯际2.“至少”说明三千摄氏度是最低限度,而“左右”说明比三千摄氏度可能高、可能低,两者表示的范围不一样,所以不能换。
3.“它们”指代恒星。
这句话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用萤火虫比喻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说明星体给人的表象感觉,更使人觉得宇宙的奥秘无穷,激起人们探索的愿望。
二、1.总—分—总2.木星能够自己发光。
木星释放的热能是其从太阳处吸收的热能的2.7倍,说明其内部存在内热源。
3.特别;大大4.木星的卫星5.(1)作比较、列数字:说明木星质量特别大。
(2)打比方:说明木星的卫星多。
6.不好。
没有原题目醒目新鲜,吸引人。
小卡片示例:许多红色的星星很大很大,有的可以装得下八十万万个太阳。
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苏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苏教版《梦溪笔谈》二则补充习题答案预习提示一、课文大意略。
随文练习一、1.A B B 2.D一种 3.1D2B3C4A 4.C5.1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
2十天后,子方虫全部被杀尽,年成因此获得大丰收。
3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
6.D详略错位7.青蛙吞食害虫保护庄稼;啄木鸟食树洞里的害虫,保护树木;蛇吃老鼠,减轻鼠害等。
二、1.A C A 2.1统治 2才,刚刚 3所以 4秘密地5赠送 6走,踩踏 3.1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2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连接,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4.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问题探究一、1.1制造方法技艺 2到,超过 2.1指代开宝寺塔 2指代塔不正的原因 3指代向西北微倾的开宝寺塔 4结构助词“的”3.1开宝寺塔是工匠总管预浩所建造的。
2宋朝以来,这样的木工就只有他一个人罢了,到现在木工还都学习预总管建筑方法。
或以他为榜样4.是指一个人。
“都匠”是“工匠总管”的意思。
5.是同一个人。
根据:两个人都是宋朝人,都精木工。
文中“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可见预浩与喻皓是同一个人。
古人的名字往往有同音替代现象。
二、1.作者的办法,是向当地老人请教。
这种调查研究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当地的老人只能证明海市蜃楼现象的存在,而并不知其科学原因。
在今天,由于科学的发展,其秘密已被揭开了: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当空气各层密度有较大的差异时,远处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就会发生折射或全反射,这时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物体的影像。
这种现象多在夏天出现在沿海一带或沙漠地方。
2.在海边。
据资料,在山东海边小卡片示例:沈括是一位积极参加改革的政治家,也是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博学多闻的科学家。
江苏省补充习题答案七上

江苏省补充习题答案七上
江苏省补充习题七上答案
江苏省补充习题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而设计的。
在七年级上册中,学生们将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等。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江苏省编写了一
系列的补充习题。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江苏省补充习题七上的答案,希望能对同
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语文部分:
1. 阅读理解
答案略
2. 词语运用
答案略
数学部分:
1. 有理数的加减法
答案略
2. 有理数的乘除法
答案略
英语部分:
1. 单词拼写
答案略
2. 选择填空
答案略
物理部分:
1. 物理量和单位
答案略
2. 物体的运动
答案略
化学部分:
1. 物质的分类
答案略
2. 物质的变化
答案略
以上只是对江苏省补充习题七上的一小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答案略。
这些习题是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而设计的,希望同学们
能够认真对待这些习题,通过反复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理解题目的意思,仔细阅读题目中的要求,并结
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共同解决问题。
此外,同学们还可以通过参加课外辅导班、自习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总之,江苏省补充习题七上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辅助材料,同学们要充分利用这
些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取得优异的
成绩,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