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语文上册补充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补充习题答案预习提示一、大意(略)寓意:《郑人买履》说明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刻舟求剑》说明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结果。

随文练习一、1.(1)坐座(2)反返2.A(A项中的“度”,量度,动词,读。

B、C两项中的“度”指量度好的尺码,是名词,都读。

D项中的“度”,是“过”的意思,虽是动词,但它不是忖度、揣度、计算、推测的意思,所以也读)3.(1)它,指量度好的尺码(2)“何不试之以足”即“何不以足试之”,这里的“之”指履(3)往、到它,指量度好的尺码4.(1)等返回集市,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子。

(2)我宁可相信量度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5.因为墨守成规,不相信实际。

(大意如此)二、1.E(指示代词,这儿)2.C(他,而其他三句的“其”都是“他的”意思)3.(1)表示转折,却(2)表示承接,可不译(3)表示转折,却 4.(1)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2)像这样来寻找宝剑,不是很糊涂吗?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只要大意对)三、C问题探究一、大意:宋国有个种田人,看到一只兔子撞死在他田中的树桩上,便毫不费力地将这只兔子捡回家,并从此放下手里的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捡到兔子。

兔子不但没有得到,反而遭人耻笑。

启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存有不经过努力就希望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二、1.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坏了。

富人的儿子说:“要是不修筑,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

”邻居家的老公公也这样说。

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

结果,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公公偷了他家的东西。

(只要大意如此)2.无论认为感情的亲疏对事物的认知有负面影响,还是有正面影响,只要能自圆其说,都可以。

所举例子不受限制。

初一上册语文补充习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语文补充习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2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2分)A.解.款(jiè)答.理(dā)迁徙.(xǐ)蜚.声文坛(fěi)B.雇.佣(gù)贵庚.(gēn)睾.丸(gǎo)风靡.一时(mǐ)C. 亏折.(shé)何妨.(fāng)畸.形(qí)没.齿不忘(mò)D.斡.旋(wò)会晤(wù)裨.益(bǐ)盛情难却.(qiè)2. 下列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 丹丹升起死不瞑目头晕目眩茫然若失B. 曲径通幽茶毒生灵绿草如茵雷霆万均C. 挥洒自如迎刃而解天衣无缝孜孜不倦D. 变幻莫测臭名昭著执迷不悟得天独厚3. 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 粟裕到达的第二天,陶勇带部队后来居上....,也到了。

(《铁血N4A——重新崛起的新四军》)B. 黄霑生前没有立遗嘱,他死后到底留下多少身家,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有消息说他遗产超过千万,但也有消息指出,他曾投资失利,又不会存钱,结果晚年负债,搞得两.袖清风...。

(《扬子晚报》2005年11月27日)C. 据悉,张导还是按照老规矩办事,尽管开机仪式比较隆重,但还是拒绝记者采访,看来来自全国的记者到时也只能是望尘莫及....了。

(《燕赵都市报》)D. 当讲解员小心翼翼....地为李放打开那些尘封了几十年的文物盒子时,他一脸疼惜地劝止说,别开别开,这样看看就够了。

(《扬子晚报》2005年9月21日)4. 对下面这句话的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2分)我们所说的两岸关系的坚冰能不能打破,打破的时机是不是恰当,关键在于我们双方能够坚守“九二共识”,积极顺应广大人民的意愿,以和解、互信及实事求是的态度,共创和平,共同发展。

A.“恰当”改为“正确”B.“恰当”后面去掉逗号,加“的”字C.“在于”改为“是”D.“能够”和“积极”前面都加“是否”5. 将下面相关语句依次填入空缺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夏天雨的飒爽,是因为它总与好风联系在一起。

语文七年级上册苏教版补充习题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苏教版补充习题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苏教版补充习题答案对待难的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我难人难我不畏难;小编整理了关于语文七年级上册苏教版补充习题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语文七年级上册苏教版补充习题答案(一)安恩和奶牛补充习题答案预习提示文章写的是老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到集市上去,问津者不少,但安恩却拒不出售。

最后,人们气愤起来,安恩才说出真情:她不是来卖牛的,而是因为这头奶牛太孤独,她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让它和同类相聚散心。

表现了安恩的淳朴和慈爱。

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提醒人们:要爱护动物,重视每个动物的情感需求。

随文练习一、省略二、可对调:①偎依—依偎②皱褶—褶皱④散发—发散⑥刷洗—洗刷不可对调:③僵硬⑤屠宰⑦羞怯⑧瑕疵三、七手八脚、七长八短、七嘴八舌、七拼八凑、七颠八倒、七零八落、七上八下、七扭八歪、七折八扣、七荤八素、七高八低、七七八八等四、1.看看 2.端详 3.瞅了瞅斜视张望问题探究一、1.第一种方式:先交代谁说话,再写说了什么。

如:可是他打断了她:“难道你站在这里就为了拿大伙儿开心吗?”第二种方式:在说的话中间交代说话人。

如:“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难道光是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吗?”这个男人刨根究底地追问着,“是你自己的奶牛吗?”第三种方式:先写说的话,再交代是谁说话。

如:“那么,它是已经卖出了不成?”那人问道。

(“此外”的对话描写方法可由答题者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作答)2.(1)可能是已经卖出,所以不再理睬别人。

(2)既然不卖,为什么要来这里?是因为你的奶牛好吗?实在不可思议。

(3)有可能她不是奶牛的主人(看看她的衣着),所以她没有权利卖。

(4)既然是你的,却又不肯卖,实在不可思议! 集市是做买卖的地方,买牛人对安恩带着奶牛到集市却不卖有很多猜测。

他的话都是根据安恩的回答而问的,完全符合正常的思维。

回答的内容只要能基本符合问话的大致思路即可。

3.回答“那么,它是已经卖出了不成”时,安恩老太太内心平静,如实回答奶牛没有卖出,并表示不卖奶牛,以免对方再噜苏;回答“是你自己的奶牛吗”时,她重复说“是”,并加上“当然”,内心颇为得意自负,为奶牛属于自己而自豪;听到对方责怪她“站在这里就为了拿大伙儿开心吗”,她觉得受了侮辱,“气愤得说不出话”,为别人不理解她而痛苦。

初中语文补充习题

初中语文补充习题
美形态。③两个“卧”字,运用拟人,将小村庄和雪人格化,生动传神地表现了雪后
的山温暖怡人的特点,突出了雪后村庄的闲适、安宁。
【拓展阅读】
1.古朴、安静、秀美。

2.作者用春天西湖的景色和夏天瑞士的风光与济南的秋天作比,反衬出济南秋
天之美;用上帝馈赠秋冬两季,衬托出济南好。
3.原因是既符合人们日常的观察习惯,又为下文重点写整座山作铺垫。
生机勃勃的春天的赞美,以及受到活力四射的春天的强烈感染与鼓舞。三个语段的
先后次序不能交换。三个比喻“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包含一个由小到大
的成长过程,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
二、片段研读
1.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现出各种花争先恐后开花的情形。
2.“仿佛”一词由实到虚,由春花联想到果实,表现花儿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
2.第③自然段写阳光朗照下的山,侧重写济南冬天气候温暖晴朗,小山的可爱,
给人温存、体贴、慈祥之感;第④自然段写薄雪覆盖下的山,着重写小雪后济南小山的
秀美;第⑤自然段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着重写小山的远景。
3.作者写水,突出了水的绿、水的温暖、水的清亮的特点。
4.阳光下的老城比喻成小摇篮,特点:温暖舒适;雪后的山坡和村庄比喻成小水
⑥是说史铁生的创作,①是说创作的艰辛,有“文字”“一个个字”相照应,③是对史铁
生以生命创作出的“文字”的赞扬。)
4.示例:父母是崇高伟大的,长大了的我们要及早懂得他们的爱。(或:要尽早地
理解父母,长大了的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无知而留下对父母的懊悔。)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①题目为“秋天的怀念”,“秋天”是背景和“
的病具体到了哪步田地。②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第三处:“别人告诉我……”说明母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五六九课补充习题答案资料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五六九课补充习题答案资料

生物胶囊的酶”还不能最终定论,(1分)表达
准确、严密。(1分)。
18、(4 分) (1)墨西哥女画家佛里达自画像的“寂寞”。 (2)毕加索名画《拿烟斗的男孩》中男孩的 “寂寞”。 (3)一个朋友在乡间中学的“寂寞”。 (4)“我”去古寺里看莲花和在闹市体验到
的“寂寞”。
19、(6 分)(酌情评分) (1)“侵略”夸张地写“忧伤”对自己心灵的撞 击程度之深,极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看画时内心 的感受,使读者印象深刻。
4、不能。因为“憧憬”是因热爱、羡慕 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理 想”则大多是指对未来事物的有根据的合 理的想象或希望,两者在程度上有区别。 四、1、浏览 2、洞开 3、神奇
第六课答案 一、蔫 黢黢 箢篼 沓 二、1、zhuǎn, zhuàn 转动 2、lù, lòu露面 3、mú, mó模仿 4、bāo, bō剥削 三、1、哽咽 抽噎 2、凛冽 清冽 四、1、比喻 夸张 2、比喻、拟人 五、心理、动作、神情、语言描写,表现 母亲对白菜留与不留的痛苦思索和艰难抉 择,间接表现当时“我”家的贫困不堪。 六、1
到屋外,看邻家儿童追逐柳花。
(酌情给分)
9、诗人写景角度高妙,不说自己在屋内看到芭蕉,却 说“芭蕉分绿”,有拟人色彩,写出了芭蕉的生意盎 然,绿色葱茏。 (采分点:角度高妙,拟人,生意盎然绿色葱茏。)
10.(4 分) 早晨 顺流而下 原来(是) 的确
11.(4 分) (1)夕阳将要沉落 低沉的(象鱼鳞一样 的)乌云竞相辉映。 (2)每逢雨后初晴或霜天清晨,树林山 涧冷落而萧索。 (注意关键词语翻译要准确到位。一句2分, 酌情给分。)
(2)“瘦”原本形容人体外形,这里与“清绝”
相呼应,生动地表现了记忆的纯粹,也表现回 忆时内心的恬静清晰。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参考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参考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参考答案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灵活运用你的脑子,好好做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吧。

小编整理了关于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参考答案(一)春补充习题答案预习提示一、作者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等几个方面来描绘春天的景象。

随文练习一、C二、1.烘托拱门哄骗 2.锦绣绵绵棉花 3.赶趟儿淌水躺下 4.悄悄稍微树梢(不拘泥于这个答案)三、1.春水用“涨”描述,表明春天水多,再现了冰消雪化后春水涣涣的样子。

“高”用在各种物体、各种情况下均可。

2.“闹”不仅有嗡嗡的声响,而且呈现出一派喧闹沸腾的热闹景象,一个“闹”字,境界全出。

“叫”只表明喊叫,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也不浓。

3.“散”有分散的意思,比“开”字含义丰富。

4.“抚摸”,写出了温柔的感受,“吹”则表达不出来。

四、1.“近”准确地写出春天还没有到来,照应了“盼”字。

2.“钻”写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五、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多2.密亮细3.“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树叶小草雨中的行人劳作的农民六、1.排比写草地上儿童的嬉戏,揭示春草勃发给人带来的欢乐。

2.拟人赋予春天以感情和生命,把无形的春天写得具体、生动了。

3.比喻写出野花多,闪闪发光,轻轻摆动,色彩明丽的特点。

4.引用强调春天给予人们奋发向上的勇气,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辛勤劳动的力量。

七、示例:夏天像栀子花,带来满园醉人的清香,它盛开着。

夏天像蝉儿,热烈奔放的,唱着,飞着。

夏天像即将成熟的稻子,有着饱满的穗子,带给我们收获的希冀。

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上册答案

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上册答案

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上册答案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做对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时的喜悦。

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上册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上册答案(一)名著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补充习题答案当“海盗”去预习提示一、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宗教教育具有反抗心态,对生活充满了大胆的幻想。

(大意如此)随文练习一、省略二、1.(1)燥躁 (2)躁 (3)躁 2.(1)膝(2)漆 (3)漆 (4)膝三、形容高兴极了。

心广体胖、心狠手辣、心慌意乱、心急火燎、心惊胆战、心惊肉跳、心旷神怡、心口如一等四、采用了夸张修辞手法,这种手法可以表达强烈的感情,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大吼一声,吓得人血液为之凝固”,突出了汤姆一声吼威力之大。

“让旧日伙伴的眼珠子全都被无法平息的妒火烧为灰烬”,突出了伙伴的忌妒心理,反衬了汤姆衣锦归乡的荣耀心理。

五、穿登挎插佩插画听这些动词准确地刻画了汤姆的外貌特征———“黑色复仇人”趾高气扬的一副架子,也揭示了汤姆想当“海盗”的心理原因。

问题探究一、1.提示:答这道题一定要通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全书后才能回答。

汤姆原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但平庸守旧的社会生活使他极度厌恶,虚伪的宗教教育使他产生了大胆的叛逆心理,朦胧的初恋(实质上是儿童间一种纯真的友情,汤姆把它视作“爱情”)的挫折,使他产生了厌世心理。

但这种消极的厌世情绪是短暂的,很快就被“当海盗去”的大胆幻想所替代。

2.本段的景物描写成功地烘托了汤姆的心理活动。

“酷热”的环境衬托了汤姆“烦躁”的心理,“寂静”的环境又衬托了汤姆“孤独”和“忧郁”的心理。

二、1.是指汤姆的波莉(有的书译成“包莉”)姨妈。

2.因为汤姆躲在壁橱里,是老太太想不到的地方,而且老太太戴的眼镜又是“装饰品”,影响视力。

3.爱动,调皮,聪明,机智。

(意思如此)4.老太太爱汤姆,对他的调皮无可奈何,对他的狡猾(其实是聪明)有点赞赏。

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的“生活中说出‘盒’字声母的词是.”可知,正确答案为A项“和”。

2.答案:B解析:通过对题干的分析,可知答案为B项“河”。

3.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下面字词中没有整体拆字(指同一个字)的是”可知,答案为C项“花店”。

4.答案:D解析:通过对题干中的“词义相同的”进行分析,并结合选项可知,正确答案为D项“四平八稳”。

5.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下列词语中不含有双音节词的是”可知答案为A项“发音”。

二、填空题1.答案:春风吹,百花香。

2.答案:拼音。

3.答案:相近相对相远。

4.答案:拟人。

5.答案:凄凉。

三、简答题1.答案: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拼音来帮助我们正确地读和写汉字。

拼音是用拉丁字母表示汉字发音的一种方法,是学习汉字的重要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它帮助我们更好地区分和识别汉字,并且在输入法中也是十分实用的。

2.答案:拟人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赋予事物以人的特征和行为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拟人可以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例如,我们常说“树喜欢被风抚摸”,就是用拟人手法来增加树与风之间的亲密感。

3.答案:熟语是指语言中使用频率高、内容简洁、具有特定含义并得到广泛认可的词语组合。

熟语所包含的信息量往往较大,能够准确表达出相应的意思。

熟语往往源于文化传统、历史事件或文学著作等,具有广泛的社会共识。

例如,“百年树人”就是一个经典的熟语,意思是培养优秀人才需要长年累月的努力。

四、解答题1.答案:通过识字是指通过对一个一个汉字的学习和认识,来达到能够阅读和理解完整的词组、句子和文章的能力。

我们在学习汉字时,除了要了解汉字的构造和发音外,还要学会使用它们来组合成词语和句子。

通过识字的过程,我们逐渐能够熟练地阅读和理解各种文字资料。

2.答案:生字是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认识或不熟悉的汉字。

当我们遇到生字时,可以通过查字典、请教他人或使用电子设备来帮助我们了解和学习这个生字。

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上册题目答案

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上册题目答案

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上册题目答案我们在做七年级语文补充练习题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对好答案,并且好做到对语文知识点的积累,时刻准备应对七年级的语文期末考试。

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语文上册题目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语文上册题目答案一七颗钻石答案预习提示一、①小姑娘睡着时,水罐里突然有了水;②水罐掉在地上,水却没洒;③木头的水罐变成银的;④水罐从银的变成金的;⑤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随文练习一、省略二、渴望、喝水瓦罐、浇灌湖畔、绊脚石、拌嘴哀悼、衷心、衰败三、一目十行一本万利一盘散沙一毛不拔四、1.B 2.C 3.A五、1.这是讲故事常用的开头,表示时间的久远,把读者引入了久远的年代。

2.表示小姑娘的孝心。

六、1.小姑娘对妈妈的孝心。

2.小姑娘对动物的爱心。

3.妈妈对女儿深深的母爱 4.小姑娘更博大的爱。

七、读完这个充满爱心的故事,我最想说:小姑娘热心地帮助他人,既使别人得益,也使自己受益。

(不限于此)八、第一句改为:“王大爷,您今天怎么样了?”第二句改为:“您要是能坚持吃药,身体就会好起来。

”第三句改为:“对不起,我马上就来。

”问题探究一、1.本题意在引导学生发挥想像力。

要重点突出小姑娘极其崇高的爱心。

可以把“过路人”想像为“上帝……的化身”,为七颗钻石的出场作铺垫。

2.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是不可想像的。

因为有了爱心,我们才感到温暖,我们不但要沐浴爱心的温馨,更要懂得对别人付出爱,正如歌词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愿大家都能成为充满爱心的人,相信,拥有爱心会让你充满神奇的力量。

二、1.国王从来都不愿意帮助别人,他把春天化身的少女赶走了。

2.(1)表示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如此。

(2)表示出乎意料的语气。

3.只要付出,一切都会有收获,无论你付出得多么早,或者多么晚。

4.“这样静静等待”是指坟墓中春天少女在等待,“并不仅仅是春天”是说不仅是自然界的春天,而且是指人类社会的春天———让世界充满爱。

语文补充习题参考答案七年级上册

语文补充习题参考答案七年级上册

是无可比拟的,是惟一的。 (2)不能。这三个词是符合逻辑顺序的。有了“发展”
才能作出“贡献”,而“牺牲”是最大的,也是最后的“贡献”。三者 “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它与“骄傲自满”是完全不
是同递的进意关思。系而。 且(“3骄)

傲自满”的花决不会躲在墙角里。 2.示例一:我最喜欢第一首诗。这是冰心看到 雨中一张巨大的荷叶庇护一枝红莲有感而写的一首小诗,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
小卡片 示例:文学是以语言塑造形象来反映现实的艺术。(《现代汉语大词典》) 什么是文学?大家愿意回答,答案很多,却都不能成为定论。也许根本就不会有定 论,因为文学的定义得根据文学作品,而作品是随时代演变,随时代堆积的。因演变而质 有不同,因堆积而量有不同,这种种不同都能影响到什么是文学这一问题上。(朱自清) 二 繁星 预习提示 一、第一次“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第二次“三年 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第三次“如今在海上”。这三次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随文练习 一、昧,昏暗 坠,掉下来 二、1.静寂 2.微小 3.果然 三、1.“好像”,将 “我”的眼睛模糊时所看到的无数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做“无数的萤火虫在我的周 围飞舞”,十分生动真切,富有情趣。 2.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只是感觉上仿佛 回到了童年,所以用“觉得”两字。这个词真切地写出了自己看繁星的感受。 3.一 个“看”字,呼唤读者,感情上与读者直接交流,更引人注意。一个“跑”字,既写出巨人 星座的形状,又暗示船在前进,又表露了作者涌动的激情。“呢”字使句子口语化,且 有惊叹好奇的意味。 四、CDE(“像”在有的句子里是比喻词,但有的句子里表示想 像、猜测、判断,有的则表示比较) 五、1.示例:我爱早晨,我也爱朝阳,我最爱美丽 的 朝 霞 。 2.示 例 :夏 天 的 夜 是 深 邃 的 ,是 神 秘 的 ,是 引 人 遐 想 的 。 六 、并 不 矛 盾 。前 一 句 写“我”“沉 睡 着”,说 的 是 “我 ”睡 的 神 态 :在 星 的 怀 抱 中 面 带 微 笑 地 熟 睡 着;后一句写“我觉得”,是讲“我”把自己当做一个小孩子睡在母亲的怀里,感到无比 舒心、安详与陶醉,交代了“我”“沉睡”的原因。这样写,由果到因,因果相应,既富有 情趣,又启人遐想。 七、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 仰 望 天 空 。 深 蓝 色 的 天 空 里 悬 着 无 数 半 明 半 昧 的 星 。 八 、D(这 句 紧 接 上 句 中 的 “观点片面,论据不足”) 问题探究 一、1.仰望星空(或“海上望星”) 2.排比 触觉 听觉 幻觉 3.E(“睡醒”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一预习案1、给加点字注音:褶.()撂.()木屐.()窘.迫()锃.()亮翕.()动反刍.()瑕疵(...)找茬.()羞怯.()粗粝.()锱铢..()必较踌躇..()腼腆..()()刨.根究底()瘦骨嶙峋..()()2、词语解释腼腆:旁若无人:瘦骨嶙峋:熙来攘往:锱铢必较:扬长而去:刨根究底:作者名片约翰尼斯﹒延森(1873-1950)丹麦小说家、诗人。

出生于丹麦日德兰半岛西岸的西玛兰。

从小学起,他就迷恋书本,尤其喜爱丹麦古典文学和北欧神话传说。

西玛兰教育了延森对时空的强烈感受,使他关注人类历史和命运并与大自然深深结缘。

从1897年起,他陆续创作了30多篇描写家乡西玛兰风土人情的短篇小说,后来结集出版了《西玛兰短篇小说集》,该小说集连续再版达几十次之多,为延森赢得了世界声誉。

延森的重要作品有长篇系列小说《漫长的旅途》(1908-1922):《冰河》、《船》、《失去的天国》、《诺尼亚•葛斯特》、《奇姆利人远征》和《哥伦布》。

这六部长篇小说从远古冰河时代的北欧写到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具有史诗的宏大气垫和优美奇特的风格。

1944年,“由于他借着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闲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文题点睛日德兰半岛北部故乡风光人物为背景,把幼时听到过的各种故事和逸闻进行文学加工而写成的短篇故事集。

在这些短篇小说中,他热情讴歌希默兰的农民,赞美他们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简朴但健康的生活,同时也描述了当地剽悍粗野的民俗乡风。

《希默兰的故事》一共包括34 篇,其中最出色的短篇是《安恩和奶牛》本文是一篇短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就是安恩。

安恩是一位老妇人,是奶牛的主人。

在文中,也只有她尊重奶牛,关心奶牛内心的孤独,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样,只关注奶牛本身的价值。

本文还用奶牛的孤独来映衬安恩内心的孤独,从而表现文章的主题----呼吁人文关怀。

二、明确目标三、合作探究案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两遍。

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春夯实基础1.B2.A3.B4. ①视觉②听觉③嗅觉④视觉⑤听觉⑥触觉研习文本一、整体把握。

1.盼绘迎赞2.描绘春天的美景,表现春的美好与活力,抒发对春天的期盼、喜爱、赞美。

3.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三个喻体分别侧重描绘了春雨的特点是细且密、细且亮、细且飘忽的特点,写出了春雨的美感。

4.最后三段表现了春天的新、美、力。

表达了作者在春天来临时的无限欣喜,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赞美,以及受到活力四射的春天的强烈感染与鼓舞。

三个语段的先后次序不能交换。

三个比喻“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包含一个由小到大的成长过程,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

二、片段研读。

1.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现出各种花争先恐后开花的情形。

2.“仿佛”一词由实到虚,由春花联想到果实,表现花儿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

3.从触觉写春风的轻柔、温暖;从嗅觉写春风的芳香浓郁(芬芳怡人),从听觉写春风的和悦(悦耳动听)。

4.这是采用了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写法,来写出春雨的可爱。

拓展阅读1.盼春、感春(绘春)、赞春2.(1)冬天是严酷的、晦暗的;(2)春天是美好的;(3)盼春的心情急切。

3.修辞手法是拟人作用:写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赋予春天人的形态。

4.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热爱,对春天美景的珍惜与春光易逝的惋惜。

文化传承1.早春(初春)。

意象:三两枝的桃花、满地的萎蒿、抽出短芽的芦苇。

2.哲理角度:鸭子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

这句诗告诉我们,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从实践中得出。

2 济南的冬天夯实基础1.zǎo 贮 chéng 毯2.B3.D4.C研习文本一、整体把握。

1.济南冬天的总的特征是“响晴”。

文章围绕总特征描写了济南暖冬的三个画面:阳光下的济南、雪后的山景、济南冬天的水。

2.第③自然段写阳光朗照下的山,侧重写济南冬天气候温暖晴朗,小山的可爱,给人温存、体贴、慈祥之感;第④自然段写薄雪覆盖下的山,着重写小雪后济南小山的秀美;第⑤自然段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着重写小山的远景。

7年级语文上册补充习题答案

7年级语文上册补充习题答案

7年级语文上册补充习题答案做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小编整理了关于7年级语文上册补充习题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7年级语文上册补充习题答案(一)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补充习题答案预习提示一、这是一篇议论文。

全文紧紧围绕“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论题,论述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全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述的。

随文练习一、省略二、1.籁—赖 2.受—收 3.既—即 4.亳—毫三、1.坚信关键 2.推敲 3.汲取四、1.不能。

因为“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而“不只”表示不但,不仅。

2.可以。

因为两词意义相同。

蒂,瓜果等枝、茎的相连部分。

柢,树根。

五、B六、科学发明源自大胆想像;幻想是创新的基础等等。

七、只要扣住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自然资源逐渐减少二者之间的关系回答,语言简洁明了即可。

(提示:既要控制人口增长又要爱护资源)八、D(对这一段话的回答,前者是否定的,而后者是肯定的,因此只能选择D)问题探究一、1.不满足于一个答案寻找第二种答案的常用方法2.龙是采用组合法创造出来的。

由马头、鹿角、蛇身、鸡爪、鱼尾组成的。

3.不同。

(一)段讲道理,(二)段摆事实(或者叫例证法)。

二、1.承上启下2.示例一:发明隐形眼镜的比斯特却得益于儿子的过失。

一天,他正聚精会神地读报,突然,鼻梁上的眼镜被调皮的小皮特打落在地。

比斯特正待发作,可皮特却拾起碎镜片,贴在眼前大叫起来。

比斯特拿过镜片,果然看到了地上爬行的蚂蚁。

这时,他忽然灵机一动:碎镜片脱离镜架还能看见东西,如果把它装在眼球上,不是更方便吗?就这样,隐形眼镜诞生了。

示例二:17世纪初,荷兰一个小镇上的眼镜店里,主人叫利贝斯海,有三个孩子。

家里穷,孩子没有钱买玩具。

一天,最小的孩子一手拿一块近视眼镜片,另一手拿一块老花眼镜片,一前一后,重叠起来往外看,忽然看见了很远很远的教堂,连窗子的木格都看得很清楚。

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1春夯实基础1.B2.A3.B4. ①视觉②听觉③嗅觉④视觉⑤听觉⑥触觉研习文本一、整体把握。

1.盼绘迎赞2.描绘春天的美景,表现春的美好与活力,抒发对春天的期盼、喜爱、赞美。

3.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三个喻体分别侧重描绘了春雨的特点是细且密、细且亮、细且飘忽的特点,写出了春雨的美感。

4.最后三段表现了春天的新、美、力。

表达了作者在春天来临时的无限欣喜,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赞美,以及受到活力四射的春天的强烈感染与鼓舞。

三个语段的先后次序不能交换。

三个比喻“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包含一个由小到大的成长过程,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

二、片段研读。

1.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现出各种花争先恐后开花的情形。

2.“仿佛”一词由实到虚,由春花联想到果实,表现花儿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

3.从触觉写春风的轻柔、温暖;从嗅觉写春风的芳香浓郁(芬芳怡人),从听觉写春风的和悦(悦耳动听)。

4.这是采用了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写法,来写出春雨的可爱。

拓展阅读1.盼春、感春(绘春)、赞春2.(1)冬天是严酷的、晦暗的;(2)春天是美好的;(3)盼春的心情急切。

3.修辞手法是拟人作用:写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赋予春天人的形态。

4.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热爱,对春天美景的珍惜与春光易逝的惋惜。

文化传承1.早春(初春)。

意象:三两枝的桃花、满地的萎蒿、抽出短芽的芦苇。

2.哲理角度:鸭子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

这句诗告诉我们,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从实践中得出。

2 济南的冬天夯实基础1.zǎo贮chéng毯2.B3.D4.C研习文本一、整体把握。

1.济南冬天的总的特征是“响晴”。

文章围绕总特征描写了济南暖冬的三个画面:阳光下的济南、雪后的山景、济南冬天的水。

2.第③自然段写阳光朗照下的山,侧重写济南冬天气候温暖晴朗,小山的可爱,给人温存、体贴、慈祥之感;第④自然段写薄雪覆盖下的山,着重写小雪后济南小山的秀美;第⑤自然段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着重写小山的远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年级语文上册补充习题答案(一)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补充习题答案
预习提示
一、这是一篇议论文。

全文紧紧围绕“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论题,论述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全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述的。

随文练习
一、省略
二、1.籁—赖 2.受—收 3.既—即 4.亳—毫
三、1.坚信关键 2.推敲 3.汲取
四、1.不能。

因为“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而“不只”表示不但,不仅。

2.可以。

因为两词意义相同。

蒂,瓜果等枝、茎的相连部分。

柢,树根。

五、B
六、科学发明源自大胆想像;幻想是创新的基础等等。

七、只要扣住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自然资源逐渐减少二者之间的关系回答,语言简洁明了即可。

(提示:既要控制人口增长又要爱护资源)
八、D(对这一段话的回答,前者是否定的,而后者是肯定的,因此只能选择D)
问题探究
一、1.不满足于一个答案寻找第二种答案的常用方法 2.龙是采用组合法创造出来的。

由马头、鹿角、蛇身、鸡爪、鱼尾组成的。

3.不同。

(一)段讲道理,(二)段摆事实(或者叫例证法)。

二、1.承上启下 2.示例一:发明隐形眼镜的比斯特却得益于儿子的过失。

一天,他正聚精会神地读报,突然,鼻梁上的眼镜被调皮的小皮特打落在地。

比斯特正待发作,可皮特却拾起碎镜片,贴在眼前大叫起来。

比斯特拿过镜片,果然看到了地上爬行的蚂蚁。

这时,他忽然灵机一动:碎镜片脱离镜架还能看见东西,如果把它装在眼球上,不是更方便吗?就这样,隐形眼镜诞生了。

示例二:17世纪初,荷兰一个小镇上的眼镜店里,主人叫利贝斯海,有三个孩子。

家里穷,孩子没有钱买玩具。

一天,最小的孩子一手拿一块近视眼镜片,另一手拿一块老花眼镜片,一前一后,重叠起来往外看,忽然看见了很远很远的教堂,连窗子的木格都看得很清楚。

他惊奇得不得了。

他脱开镜片用肉眼看教堂,却很模糊。

三个孩子都被这新奇的东西迷住了,争着看。

在孩子们的启示下,利贝斯海用一个筒子,做成了第一个望远镜。

1608年,利贝斯海取得了荷兰政府的专利权。

3.示例: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闪耀着发明者创造的火花,只要你有敏锐的眼睛和善于发明的心,你也可以成为一个发明家。

4.示例:玩出来的发明(或“创造并不神秘”)
小卡片
示例: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

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

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7年级语文上册补充习题答案(二)宇宙里有些什么补充习题答案
预习提示
一、题目正是本文要说明的中心。

全文是按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序说明的。

随文练习
一、省略
二、1.宇宙 2.人类社会 3.宇宙4.领域
三、1.不能删。

“绝大多数”限定了星星的范围。

2.不能删。

这两个“全”起强调作用。

3.不能删。

“差不多”准确标出了小光斑在天空中的位置,它并非在正中,但离正中不远。

四、1.用“万万”和用“亿”相比从语感上更能突出星星之多。

2.“想来”表示一种推测语气,使说明显得更科学客观。

五、1.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点,说明恒星的距离遥远。

2.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可以想像、感知出它们大到何种地步。

3.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读者可据此想像出宇宙之大。

又用大海里的水滴作比喻,说明恒星在宇宙里所占空间极其微小,从而说明宇宙的辽阔。

六、D
七、B(甲队是前句的主语,也应是后句的主语,这样语气才贯通)
问题探究
一、1.茫无涯际 2.“至少”说明三千摄氏度是最低限度,而“左右”说明比三千摄氏度可能高、可能低,两者表示的范围不一样,所以不能换。

3.“它们”指代恒星。

这句话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用萤火虫比喻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说明星体给人的表象感觉,更使人觉得宇宙的奥秘无穷,激起人们探索的愿望。

二、1.总—分—总 2.木星能够自己发光。

木星释放的热能是其从太阳处吸收的热能的2.7倍,说明其内部存在内热源。

3.特别;大大 4.木星的卫星 5.(1)作比较、列数字:说明木星质量特别大。

(2)打比方:说明木星的卫星多。

6.不好。

没有原题目醒目新鲜,吸引人。

小卡片
示例:许多红色的星星很大很大,有的可以装得下八十万万个太阳。

这些星星是由非常稀薄的气体状态的物质组成的。

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气的几万分之一,比我们用抽气机造成的“真空”还要稀薄得多。

7年级语文上册补充习题答案(三)三个太阳补充习题答案
一、yùn gèn 铠跹瞰犷
二、历一沥燥一躁查一碴摩一磨
三、1. 凝聚 2. 躁动 3. 凌厉
四、1. 啊,故乡!充满着我童年美好回忆的令我魂牵梦绕的故乡!
2. 那些劳动人民,那些充满智慧和勤劳精神的劳动人民!
五、1.“迟迟不敢迈步”是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到了南极。

“踮着脚尖轻轻地走着”,可以体会出她梦想成真以后,生怕’惊醒了好“梦”的小心,由此产生“每一脚踩下去,腿都在微微发颤”的感受,从而突出了女画家的激动之情和南极给她带来的神秘感。

2. 3个。

①表现了她的父亲无所畏惧的坚强意志,②对祖国和事业奋不
顾身的无比热爱之情,③表现了父亲的知识渊博。

六、烘托了女画家惊喜和热爱之情,表现了南极的美丽,也表现了南极对人类的亲近和欢迎。

七、当月亮处在太阳和地球的中间水平线上,月亮挡住了太口日的光线,使地球上出现白天见不到太阳光线的现象,这就是日食。

八、1. 对祖国,对事业的无比热情
2. 本句通过比喻修辞,鼓励大家为长城站奉献自己的力量,把南极站建设的更加美好
3. 反映了测绘工程师大胆探究真理的可贵精神。

4. 苦中作乐、一丝不苟
5. 1、探索自然,献身科学,为祖国,为事业团结拼搏,乐于奉献;2、科考队员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朝气蓬勃,不惧艰难,不怕牺牲,豪迈乐观,为国争光的精神;3、团队合作的精神。

问题探究
一、 1.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风力的强大,突出了环境的恶劣。

2.肆虐的暴风雪、艰苦搏斗的场面。

具体反映了南极人生活的另一个侧面,也从另一方面写出南极精神的内涵:艰苦卓绝、不怕牺牲的团队精神。

3.那颗星在风暴过后升起,隐喻着她战胜困难,硬是闯进了南极这块远离祖国的本该属于男子汉的领地。

4.写人叙事时,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原则的前提下,适当插入生动形象的描写,有利于提高表达效果,增强感染力。

二、1.站台流淌着温情(充满爱意),站台缩短了距离,使人充满**;站台使人们对生活充满向往之情。

2.提示:与亲友告别,一要写出场景,二要有细节。

细节越真实越感人。

小卡片
《三个太阳》属于人物通讯,形式为特写。

通讯的写作要注意:第一,主题要明确。

第二,材料要精当。

第三,写人离不开事,写事为了写人。

要有细节描写。

第四,角度要新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