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例分析
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例分析(一)
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例分析(一)在当今的社会中,大学生已经成为了人口中的主力军,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大学生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陷入违法犯罪的行列,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治安的良好状态。
因此,本文将就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一、校园内的贩毒案例2019年,浙江省某大学一名学生因为在校园内贩卖毒品被公安机关抓获,经查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名吸毒者,在校园内多次贩卖毒品,并将毒品藏在自己租赁的公寓中。
此案例的主要原因是个人毒瘾难耐,既想在校园内吸毒,又想通过贩卖毒品赚钱,导致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二、虚开发票案例2018年,山西某高校一名学生通过虚开发票骗取了180万元人民币。
该名学生以虚开发票的方式操作账单,虚报通过了老师的审核,后不断将资金转账到自己的银行卡中。
此案例的主要原因是贪图虚荣心,不敬畏法律,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失去了校园中一个美好的未来。
三、校园抢劫案例2017年,广东某大学发生了一起校园抢劫案,一名学生在晚上趁劫早上随行的两位女同学购物时,从背后袭击她们掏包,抢走了受害人的财物。
该学生致使被害人惊恐不已,广大学生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和抗议,该案例最终被公安机关严厉查处。
其主要原因是失去基本的法律道德意识和爱心,行为过激,导致了危及他人的行为。
四、校园网络诈骗案例2019年,江苏社科院大学一名学生打响了学生网络诈骗案件,该学生以伪造存款汇款的方式欺骗了无数受害人,最终还因为行为被公安机关客观处理。
所以,一些学生利用网络来做这些诈骗行为,是一些不良人物眼下的一个‘有效’的资金来源,但这样的行为会带来庞大的风险和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在当今社会中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应当审慎思考自己的行为和言论,认真向往公正向美好的人生道路迈进。
大学生法律案例及分析
大学生法律案例及分析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难免会遇到各种法律问题和案例。
在这里,我们
将针对一些典型的大学生法律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广大大学生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合同纠纷的案例。
小明在大一的时候,与一家培训机
构签订了一份培训合同,约定学习一年的课程并支付一定的费用。
然而,由于个人原因,小明在上半年就决定不再继续学习,并要求解除合同。
培训机构认为合同已经生效,要求小明继续支付全部的培训费用。
在这个案例中,可以从合同的成立、变更和解除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判例,为小明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帮助。
其次,我们可以看一个关于侵权责任的案例。
小红在校园里使用电动车时,不
慎撞倒了一位同学并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受害同学要求小红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在这个案例中,可以从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过错责任和损害赔偿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小红提供合理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另外,还有一些关于就业权益的案例也是大学生比较关心的。
比如,小王在实
习期间遭遇了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导致自己的劳动权益受到侵害。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劳动合同的签订、执行和解除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小王提供合理的法律援助和支持。
总的来说,大学生作为法律意识相对较弱的群体,更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
的法律知识,以便在面对各种法律问题和案例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希望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能够引起大家对法律问题的重视,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升。
大学生犯罪案例及分析(大学生犯罪案例及分析心得体会)
大学生犯罪案例及分析(大学生犯罪案例及分析心得体会)求大学生犯罪案例分析,要带图片的!1、【案例一】感情受挫竟做“黑客”近日,公司向洪山警方举报,由该公司提供服务器服务的15家政府网站被侵入,政府信息发布很受影响。
警方调查发现,武汉高校一名大三学生小君有重大作案嫌疑。
2、请根据作用机制的标准,分析石章碧的犯罪原因。
(35%) 试论非道德现象与犯罪现象的关系。
(15%) 试述犯罪预防的概念及其特点。
(15%) 针对本案,你认为应如何加强犯罪预防工作。
3、年1月至4月,在高校相对集中的南开区,法院共受理大学生犯罪案件24件,占刑事案件总数的5%。
在24件案件中,男性21人,女性3人,其中累犯3人;被告人主观上均有犯罪故意,无过失犯罪。
4、案例分析:李、王和徐预谋实施的是绑架罪,但具体实施犯罪过程中,他们不仅实施了绑架的行为,并且还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
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实施绑架行为并杀害被绑架人的,以绑架罪论处。
1、【案例三】顺手牵羊知法犯法小常是武汉重点大学应届法学硕士毕业生,虽毕业临近,但他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家庭条件本就不好的他,经济上更加捉襟见肘。
前不久,小常像往常一样回宿舍。
2、没有钱花大学生做起“梁上君子”盗窃案例是大学生犯罪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多为临时见财起意,慑于法律的威严,发案后大多会主动投案,量刑上也会从轻处罚。
3、案例1:陈xx、单xx均为学校在校学生,一天陈约单去中学打龚成,因龚向另一学生强索钱财。
两人在校门口,正好碰上学生胡栏住龚,陈上去就打,打后胡提出要钱,龚只好同意交出70元钱由陈、胡等人分。
4、案例 1 因为在租影碟的时候与他人发生口角,海淀走读大学学生栗从保安手里接过藏在保卫室里的砍刀,将对方乱刀砍伤。
5、沉迷程序设计误了学业今年27岁的卓科,1978年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仁寿县一个贫困的小山村。
1998年,卓科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沙知名高校的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成为村里走出来的第一名大学生。
大学生犯罪案例分析报告
大学生犯罪案例分析报告引言犯罪是社会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对个人和家庭造成了伤害,也对整个社会秩序产生了不良影响。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和社会背景的多样化,大学生犯罪案件逐渐增加。
本报告旨在对大学生犯罪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犯罪背后的原因和社会影响。
案例一:非法拘禁案例案例描述:2019年某大学一名大一新生被同班同学非法拘禁数天,并受到身体和精神上的虐待。
案情分析:案件中涉及的主要犯罪行为是非法拘禁和虐待。
从分析可以发现,案犯的主要动机是对受害人的个人恶意,与他们之间的冲突有关。
案犯认为受害人言行不当,情绪失控,因此采取极端手段对其进行惩罚。
原因探讨:这种案件反映了大学生过度自信、心理问题以及人际关系紧张的普遍现象。
大学生在面对新环境和压力时,常常存在自尊心脆弱、容易受到冲动驱使的问题。
同时,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也是导致此类案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缺乏沟通、欠缺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尊重,使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导致了更严重的后果。
社会影响:此类案件不仅对受害人造成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也对案犯及其同学的人际关系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以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案例二:网上诈骗案例案例描述:一名大学生利用网络发布虚假招聘广告,诱导求职者缴纳培训费用后潜逃。
案情分析:案件中涉及的主要犯罪行为是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制造虚假标的物、诱骗受害人缴纳费用等手段,获取非法利益后潜逃。
具体分析案件可发现,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的匿名特性和通信技术,隐匿身份,使得受害人很难追溯。
原因探讨:这类案件凸显了大学生在网络时代中容易受到网络诈骗的影响。
一方面,大学生缺乏对网络安全的足够意识和防范能力,容易被网络犯罪分子诱导和欺骗。
另一方面,大学生面临着经济压力和求职竞争的双重挤压,常常表现出渴望迅速取得经济收益的心理,使得他们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
社会影响:此类案件不仅给个人带来直接经济损失,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信任危机。
大学生犯罪案例分析
大学生犯罪案例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其犯罪现象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大学生犯罪案例,探讨大学生犯罪的原因、特点以及预防措施。
案例一:网络诈骗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
某大学生小张,因沉迷网络游戏,为了获取游戏装备,通过非法途径购买,结果被诈骗团伙利用,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小张的案例反映出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案例二:校园暴力校园暴力是影响校园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学生小李因与同学发生口角,情绪失控,对同学进行了暴力攻击,造成了严重伤害。
这一案例揭示了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冲突时,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容易采取极端手段。
案例三:盗窃行为大学生小王因家庭经济困难,为了维持生活,选择了盗窃同学的财物。
虽然小王的行为是出于生存压力,但这并不能成为犯罪的理由。
此案例说明,大学生在面对经济压力时,缺乏正确的应对策略和求助渠道。
案例四:考试作弊考试作弊是大学生犯罪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行为。
大学生小赵在期末考试中,为了获得好成绩,选择了作弊。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小赵的案例反映出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时,存在侥幸心理和诚信缺失。
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分析1. 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大学生对法律法规了解不足,缺乏基本的法律意识,容易在不经意间触犯法律。
2. 心理问题: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面对学业、就业等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若不能及时疏导,可能会走向极端。
3. 社会环境影响:社会环境中的不良风气,如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可能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其行为偏离正轨。
4. 家庭和学校教育缺失:家庭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若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可能会导致学生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缺乏正确的判断和应对能力。
大学生犯罪的预防措施1. 加强法律教育:通过开设法律课程、举办法律讲座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了解法律的底线和界限。
大学生犯罪典型案例
大学生犯罪典型案例大学生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他们也可能犯下各种犯罪行为。
大学生犯罪的案例屡见不鲜,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些典型案例。
首先,有一起大学生网络诈骗案例。
一名大学生利用自己在校期间学习计算机专业的知识,通过在网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等手段,诈骗了多名求职者的钱财。
这种案例在当今社会比较常见,大学生通过技术手段实施诈骗活动,给受害者造成了经济损失,也损害了网络社会的信任。
其次,还有一起大学生吸毒案例。
一名大学生因为受到学业和生活压力的影响,开始接触毒品并沉迷其中,最终导致了严重的身体和心理问题。
这种案例反映了一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时,选择了错误的逃避方式,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另外,还有一起大学生盗窃案例。
一名大学生因为个人生活所需,利用自己在校园内的便利条件,多次盗窃同学的财物。
这种案例不仅损害了他人的利益,也破坏了校园的安全氛围,对大学生的成长教育产生了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大学生犯罪的典型案例多种多样,但背后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如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压力等因素都可能对大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困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避免走上犯罪的道路。
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让他们明白犯罪行为的严重后果,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
总之,大学生犯罪典型案例的存在提醒我们,社会各界都应该共同关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例分析-V1
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例分析-V1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例屡见不鲜,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无论是什么原因,都不能成为其违法犯罪的理由。
下面就分析一些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例及其原因:一、劫持案件2016 年,河南省商丘市一名大学生为筹措学费,竟然采用了极端的手段,绑架了路过的一名女子,向其家人勒索 10 万元救援资金。
最终,该大学生被公安机关抓获并依法处理。
分析:该大学生因为缺钱而采取了非常极端的手段,这说明大学生的经济压力较大,而当经济压力无法承受时,一些大学生不惜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诈骗案件2018 年,湖北省武汉市一名大学生在网络上冒充“茅台公司”的工作人员,以高额奖励诱骗他人,涉案金额高达数十万元。
最终,该大学生因涉嫌诈骗被公安机关抓获。
分析: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为了追求虚荣心,会采取各种手段进行诈骗或者讹诈,而且诈骗手法越来越高明,所以大家在遇到类似诈骗事件时,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
三、贩毒案件2017 年,江苏省南京市某大学一名男生因为陷入赌博欠下了巨额债务,竟然选择贩卖毒品来还债。
最终该大学生因涉嫌贩毒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分析:大学生陷入赌博,并因此欠下巨额债务,为了还债而走上贩毒路,这说明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对自己行为的后果缺乏必要的认知,而有了不正确的价值观,则会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从而让大学生失去了应有的选择和控制权。
四、盗窃案件2019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一名大学生因为购买赌博设备失手,致债务压力过大,最终在大学宿舍内盗窃同学的贵重物品,导致大批全系学生财物损失严重。
该大学生最终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拘捕。
分析:大学生在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完整的法律教育时,对物品和“所有权”认识不清晰,则会在某些情况下采取不正确的行为,如盗窃、损坏、骚扰等行为,而这些行为不仅是违法的,而且会影响到他人的生活和学习。
总之,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案件越来越多,亟需大家慎重对待。
在大学校园里,我们要始终强化“法律宣传”,不断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教育的引导和熏陶。
(完整版)大学生案例分析
(完整版)大学生案例分析
大学生案例分析
概述
本文档旨在分析一起大学生案例,以展示相关法律问题和可能的解决策略。
案例涉及一名大学生参与非法活动并面临法律追究的情况。
案例描述
该案例中,一名大学生被指控参与非法集会,并面临相关法律责任。
据报道,该大学生在一次抗议活动中被捕,指控其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
目前,该大学生正等待接受法庭判决。
法律问题
在本案例中,涉及以下法律问题:
1. 非法集会:大学生参与的抗议活动是否构成非法集会?
2. 相关法律规定:涉及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3. 大学生的责任:大学生是否应对参与非法集会承担责任?
4. 刑事责任:大学生可能面临哪些刑事责任?
解决策略
针对上述法律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决策略:
1. 聘请律师:大学生应考虑聘请一位合适的律师来代表他的利益,并提供法律建议和辩护。
2. 了解法律:大学生应深入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法律程序,以便能够就自己的案件做出明智的决策。
3. 收集证据:大学生和律师团队应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证据,以支持自己的辩护。
4. 辩护策略:律师团队应制定合适的辩护策略,包括强调大学生参与抗议活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并提供相关证据和证人证言。
结论
这份文档提供了对一起大学生案例的分析,包括涉及的法律问题和可能的解决策略。
对于大学生来说,聘请律师、了解法律、收集证据和制定合适的辩护策略是解决这种情况的关键步骤。
注意:本文档仅为一般性分析,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案例和法律要求进行详细调查和解决。
大学生犯法案例与分析(陈玲玲)
警方接案后,迅速展开调查。很快,小芸发现事态 严重,主动投案认罪,并将所有物品归还了失主。事 后,经调查得知,小芸父母均为国家干部,家庭条件 很优越。但因与室友相处不和,小芸便“想教训她们 一下”。于是趁室友上课之机,盗得以上物品。
感情受挫 竟做“黑客” 近日,某公司向洪山警方举报,由该公司提供服务器服务的15 家政府网站被侵入,政府信息发布很受影响。警方调查发现,武汉 某高校一名大三学生小君有重大作案嫌疑。 经审讯,小君交代了作案动机和过程。原来,小君因失恋,便 想报复社会泄愤。但生性胆小的他不敢采取暴力方式,就想到了做 网络“黑客”。于是,他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专门找到挂靠 政府网站较多的服务器,通过ADSL拨号上网的方式,非法侵入服务 器,破坏政府网站。(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当代大学生犯罪的预防对策
1.注重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 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追求目标,增强大学生的公德意识。 2.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① 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特点,学校要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 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当前尤为 重要的是:A)引导大学生控制情绪,增强社会应变力,学会处理现实与愿望的 矛盾,学会自我调试,做事前理智思考。B)注意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 系:大学生要放弃自卑心理,充满信心地对待生活,能够接纳他人,使自己 的心理处于轻松愉快之中。C)注意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与性问题,指导大 学生以严肃的态度对待爱情,正视恋爱关系,保持稳定的情绪及健康的心理。 ② 学校要进行全面教育,针对大学生中许多人不知法、不懂法、有的 甚至是法盲的现象,我们强调要强化法制教育,使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 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 己的权利,帮助大学生形成依法办事、同违反宪法、法律以及破坏我果法制 的行为斗争的思想意识。 ③ 预防犯罪首先必须保证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保证校园是一个学习知 识的场所,切实抵制社会不良文化的进入。学校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学 生解决生活中的各项困难。对大学生的培养与教育,不单是学校的事,社会 个部门也都负有重大责任。家长要注重对自己孩子的了解,配合学校教育;司 法机关也应该有重点地与大学定期联系,帮助学校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同 时加强校内的司法宣传教育;政府职能部门则应力所能及地为大学排忧解难。 要切实采取可行的措施,优化社会大环境以及校园环境,加强教育领导,把 大学生犯罪率降到最低限度。
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例分析-犯罪案例分析
*作品编号:DG13485201600078972981*创作者:玫霸*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例分析摘要: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既是青年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人,承担着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担,并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但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数量的不断增长,严重程度的加深,大学生违法犯罪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例的分析,着力考察大学生犯罪的基本情况和原因,探究其犯罪的根源,并更多地从社会,教育,犯罪心理的角度提出预防对策,以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
关键词:大学生;违法犯罪;校园案例;成因分析1.校园违法犯罪案例2004年寒假马加爵因为打工没有回家,留在学校住宿。
邵瑞杰和唐学李提早回到了学校。
唐学李原本是住在校外的出租房的,只是因为那几天还是假期,校内宿舍的床位空置率较高而入住邵瑞杰和马加爵的317室。
案发前几天,马加爵和邵瑞杰等几个同学打牌时,因邵瑞杰怀疑马加爵出牌作弊两人发生争执。
曾被马认为与其关系较好的邵瑞杰说“没想到连打牌你都玩假,你为人太差了,难怪龚博过生日都不请你……”,马认为他的这番话伤害了自己的自尊心,转而动了杀机。
在2013年10月1日2日的锵锵三人行节目中,李玫瑾教授透露马加爵真正的杀人动机之一是因为寒假期间涉及性的行为 (外出嫖娼) 被室友发现,当年之所以不公布真相是怕给受害者和加害者家属造成二次伤害。
马加爵利用电脑在互联网上查阅资料,确定用杀人后流血相对较少的铁锤作为他的作案工具,同时查阅了一些省份的地理资料及登录过公安部的网站。
他在自己电脑上查阅的这些资料后来成为警方的查案线索。
马加爵到一个旧货市场买了一把石工锤,据其自称为了使用方便,他请店主把锤子的木柄锯短。
马加爵把锤子藏在宿舍楼内厕所的隐蔽处,但后来却被人偷走。
他又到同一间商店再买了一把锤,并同样让店主锯断。
他还买了日后用于捆扎尸体的黑色塑料袋、胶带纸,又制作了假身份证以备逃跑时使用。
大学生思政法律案例范文(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群体逐渐成为社会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大学生群体中,由于法律意识薄弱、道德观念模糊等原因,导致一些不良事件频发。
为了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法律意识,本文将以一起大学生违法案例为切入点,分析问题、剖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案例介绍案例一:某高校大学生李某,因参与网络赌博,欠下巨额债务。
在无力偿还的情况下,李某产生了报复社会的念头。
一天,李某在校园内故意纵火,造成一人死亡,多人受伤。
事后,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并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案例二:某高校大学生张某,因追求女友未果,心生怨恨。
在一次酒后,张某持刀将女友及其家人伤害。
张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并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三、案例分析(一)问题分析1. 法律意识薄弱: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根源在于法律意识薄弱。
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知识了解不足,缺乏法律敬畏之心,导致在面临诱惑时无法抵制,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 道德观念模糊: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道德观念的冲突。
部分大学生在面对诱惑时,无法正确判断是非,导致道德观念模糊,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 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部分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他们在面对诱惑时无法正确应对,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原因分析1. 法律教育不足:在我国,高校法律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停留在表面,无法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导致法律意识薄弱。
2. 道德教育缺失:部分高校在道德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大学生在道德观念上存在模糊地带,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3. 家庭教育缺失:部分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他们在面对诱惑时无法正确应对,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解决措施(一)加强法律教育1. 完善高校法律教育体系,提高法律教育质量。
2. 开展法律知识竞赛、讲座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常用刑事案件分析及解读
案例一:常用刑事案件分析及解读案例1:李某盗窃案件分析及解读事实经过:李某是一名普通大学生,因生活所迫开始从事盗窃犯罪。
他在某商场内盗窃了一部手机,并被保安当场抓获。
手机的价值为2000元。
律师解读:在这个案例中,李某的行为构成了盗窃罪。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盗窃罪是指盗窃他人财物的行为,犯罪嫌疑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非法占有他人财物。
根据李某的行为,可以确认他具有主观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是非法的,但仍然故意进行盗窃活动。
而对于盗窃的财物价值,根据刑法的规定可以认定为财产数额较小的情况。
建议:针对此案,建议李某选择委托律师进行辩护,并积极采取赔偿方式进行处理。
李某可以认罪态度良好,积极退赔被盗物品,并联系被害人谢某进行协商赔偿,提供书面赔礼道歉信。
此外,考虑到李某是一名大学生,可以辩称其课余时间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供证据证明其受教育程度和良好的品行表现,以期减轻量刑。
案例2:张某故意伤害案件分析及解读事实经过:张某与王某因琐事发生争执,张某持刀将王某刺伤,导致王某多处受伤。
王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件发生后,张某投案自首。
律师解读:根据以上事实,张某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
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是指故意非法侵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由于王某的伤势严重导致死亡,因此张某可能面临较重的刑事责任。
透过张某主动投案自首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刑事处罚。
建议:针对此案,建议张某委托律师提出法定正当防卫辩护。
律师可以通过证据证明,王某先动用暴力并对张某构成威胁,张某为了保护自身的人身安全而采取防卫行为。
此外,张某已主动投案自首,表现出自愿服法特征,律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来争取对张某从轻处罚的机会。
案例3:王某交通肇事案件分析及解读事实经过:王某开车行至某人行道时,因驾驶过快失控,撞倒正在人行道上行走的李某,造成李某受伤。
事后,王某未及时报警,而是逃离了现场。
律师解读:根据以上事实,王某的行为涉嫌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人员伤亡的行为。
大学生性犯罪案例分析
大学生性犯罪案例分析在当今社会,大学生性犯罪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性犯罪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也对社会秩序和人们的价值观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因此,对大学生性犯罪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从而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应对性犯罪。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大学生性犯罪的定义。
大学生性犯罪是指在大学生群体中发生的侵犯他人性自主权的行为,包括性骚扰、性侵犯、强奸等。
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他人的意愿和尊严,给受害者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具体案例来进行分析。
以某大学一起性侵犯案为例,几名大学生男生在宿舍内对一名女生实施了性侵犯。
这起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谴责。
通过对案件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犯罪行为的背后往往有着复杂的社会心理因素。
比如,对性的错误认知、对他人权利的漠视、对自身行为后果的轻视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这起悲剧的发生,也提醒我们要从根源上加强对大学生的性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性和性行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意识。
此外,我们还可以分析另一起性骚扰案例。
一名大学生在校园内多次对同学进行性骚扰,给受害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这种性骚扰行为在大学校园中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校园的和谐氛围和学习环境。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性骚扰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更加严格的监管和惩罚机制,让犯罪分子付出应有的代价。
综上所述,大学生性犯罪案例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只有深入了解问题的根源和原因,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预防和应对性犯罪,保护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和权益。
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能够建立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大学校园环境。
大学生违规违纪违法经典案例汇编
大学生违规违纪违法经典案例汇编消防篇:案例一:在2004年11月26日下午15时左右,一位名叫___的大学生在使用大功率电器热得快时违规行为,停电后未将插头拔下,并将热得快随意放置于抽屉中,导致抽屉内的物品被引燃,引发火灾。
虽然幸运的是火灾被及时扑灭,但这种违规行为仍然会对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案例二:在2006年3月27日晚19时左右,一位名叫___的大学生在洗漱间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热得快,离开寝室时忘记拔掉插头,导致暖水瓶爆炸,引发火灾。
虽然幸运的是火灾被及时扑灭,但这种违规行为仍然会对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生命只有一次,而火灾却与生命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消防安全,热爱生命,抵御和防范火灾。
只有了解和掌握消防科学知识,提高防范能力,才能更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对生命的侵袭。
在学校消防安全工作中,大学生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
据统计,高校内70%到80%的火灾发生在学生公寓。
因此,学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治安篇:案例三:在2006年2月20日下午14时左右,一位名叫___的大学生趁寝室无人之机,找来锁匠撬开同寝室同学___的衣柜,并拿走其放在衣柜中的___。
通过此卡,___取走了___卡内存款3100元,取完钱后又将___放回___的衣柜里。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治安规定,还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
案例四:在2006年3月7日下午14时30分左右,一位名叫___的大学生回到学生公寓8栋108寝室,发现同寝室同学___存放笔记本电脑的柜子未锁,遂打开柜子,取出电脑,并将电脑藏入所住公寓顶楼无人居住的房间。
事后,___伪装发案现场,并向该校保卫处报案。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治安规定,还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
案例五:在2004年12月9日中午,一位名叫___的大学生与其他几位同学喝酒聊天时,因为过去与管理学院学生___有过节,情绪激动起来,冲到学生公寓14栋242室,将___叫到楼道里进行殴打。
大学生违法案例及分析
大学生违法案例及分析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行为举止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近年来,一些大学生违法案例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几个具体案例出发,对大学生违法行为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原因和解决方法。
首先,某大学生因为酒驾而被警方抓获。
这一案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质疑。
事实上,酒驾不仅危害自己的生命安全,也可能危害他人的生命安全,是一种十分严重的违法行为。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原因。
一方面,一些大学生缺乏对法律的敬畏和对生命安全的重视,另一方面,社会上对酒驾等违法行为的宽容态度也是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
其次,某大学生因为网络诈骗被判刑。
网络诈骗作为一种新型的犯罪行为,近年来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
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新生代,也成为了网络诈骗的一部分。
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大学生缺乏法律意识和道德底线,另一方面也与社会的教育和监管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方面合作。
最后,某大学生因为参与黑社会活动而被判刑。
黑社会活动是社会治安的严重问题,大学生参与其中更是令人震惊。
这表明一些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已经严重扭曲,对法律和社会秩序毫无敬畏。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找出原因,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找出解决的办法。
综上所述,大学生违法案例的出现,不仅需要对违法行为进行严惩,更需要对其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的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法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大学生犯罪案例及案例分析
案例一:浙江大学学生故意伤害案
案例一:浙江大学学生故意伤害案
案例启示
这个案例提醒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教育。学校应该建立心理 辅导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价值观培养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案例二:四川大学 学生杀人案
案例二:四川大学学生杀人案
xxxxxxx
大学生犯罪案例 及案例分析
-
1
案例一:浙江大学学生故意伤害案
2
案例二:四川大学学生杀人案
3
案例三:北京大学学生投毒案
案例一:浙江大学 学生故意伤害案
案例一:浙江大学学生故意伤害案
案例概述
2011年,在浙江大学 校园致死。据报道,该 学生曾在高中时就有 过类似的不良行为, 但并未受到足够的重 视和管教
案例一:浙江大学学生故意伤害案
案例分析
这个案例揭示了高校学生犯罪的 另一个常见原因——心理问题。 许多大学生在面临学业、生活、 情感等多重压力下,容易产生心 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偏执等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就有可能引发犯罪行为。此外 ,一些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 或溺爱,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道 德观念,容易在冲突中采取过激 的行为
案例三:北京大学学生投毒案
案例概述
2013年,北京大学一名医学研究生在宿舍内使用化学试剂将室友毒害。据报道,该学生与 室友之间存在一些琐碎的矛盾
案例三:北京大学学生投毒案
案例分析
这个案例同样是心理问题引发的犯罪行为。投毒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犯罪行为,但该学生却 因为一些琐碎的矛盾采取了这种极端的方式。这表明该学生的心理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 同时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处世态度
大学生犯罪案例分析
大学生犯罪案例分析大学生犯罪案例分析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大学生则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
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案件也呈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以下将就一起典型的大学生犯罪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该案例中,一位大学生因盗窃行为被公安机关抓获。
经调查得知,该大学生原本是一位成绩优秀、品学兼优的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眼中都是一个榜样。
然而,由于贫困家庭的经济压力和错误的朋友圈子的影响,他走上了犯罪道路。
首先,大学生犯罪案件背后的原因之一是家庭经济压力。
大学生犯罪案例中很大程度上可归于家庭因素。
许多家庭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负担起子女的学费和生活费用,这使得大学生们在经济上倍感压力。
为了解决贫困问题,一些大学生可能会选择非法手段,比如盗窃等,来解决自己的经济困境。
其次,大学生犯罪案例背后还存在着错误的朋友圈子的影响。
社会交往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基本现象,人们都需要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然而,错误的朋友圈子往往会对人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学生往往被诱导、引诱或者激发出不正确的观念和行为方式,最终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针对大学生犯罪案例,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遏制这一现象的发生。
首先,国家应加大对贫困家庭的资助力度,确保大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减轻家庭经济压力。
其次,学校也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规范管理,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引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培养正确价值观。
此外,学校还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降低其对犯罪行为的诱惑。
最后,家庭和社会都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关爱和教育。
家庭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困境和需求,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社会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关注与关爱,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习机会,让大学生能够顺利地过渡到社会,并有一个发展的舞台。
综上所述,大学生犯罪案例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大学生被抓案件分析报告
大学生被抓案件分析报告# 大学生被抓案件分析报告一、案件概述在某某大学的校园中,发生了一起大学生被抓的案件。
该案件涉及一名大学生在校内持有非法物品并进行交易的行为。
二、案件经过该案件始于某某大学校园安全人员的巡逻中发现了可疑行为。
当时,校园安全人员注意到一名大学生在晚上离开宿舍时携带了一袋可疑物品,并向校园内另一名陌生男子交付了物品后离开。
校园安全人员立即意识到这可能涉及非法交易,因此对该名大学生进行了截查。
经过现场搜身,他们发现了一些可疑物品,其中包括毒品。
校园安全人员将大学生带到校园保安办公室进行进一步调查,并根据大学的校规校纪,立即报案向警方求助。
三、警方介入接到校方的报案后,警方立即展开调查。
初步询问后,警方决定对该名大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盘问和侦查。
通过对大学生的讯问,警方得知该名大学生是一个经济困难的学生,为了赚取额外的收入,他参与了非法物品的交易。
警方进一步展开调查,以尽可能获得更多线索。
他们查看了该名大学生的手机通信记录,并联系了与该名大学生交易过的人员进行问讯。
通过这些努力,警方逐渐了解到该非法交易行为的背后存在一个犯罪团伙。
四、犯罪团伙调查警方决定将调查的重点置于犯罪团伙身上。
他们通过对大学生的供述和通信记录的分析,逐渐掌握到一些重要线索。
通过多次追踪和蹲点,警方成功地捕获了该团伙的核心成员,并搜查到了他们的藏身之处。
在搜查中,警方发现了大量的非法物品和涉案证据。
经过进一步调查,警方确定该犯罪团伙已经在校园内进行非法交易一段时间,并已经涉及到一部分学生。
警方将此情况向校方做了汇报,并与校方合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校园的安保措施,确保学生的安全。
五、案件结果及启示经过警方的调查和努力,该犯罪团伙被彻底摧毁,相关成员被逮捕并被起诉。
大学生被抓的案件得到了圆满解决。
这起案件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教育部门和相关校园安全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宣传,让学生对违法犯罪行为有足够的认知。
大学生法律案例及剖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某大学三年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心生盗窃念头。
一日,甲潜入学校实验室,窃取了一台价值5000元的笔记本电脑。
事后,甲将电脑以4000元的价格出售给同学乙。
不久,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现电脑丢失,报警后将甲抓获。
乙在甲被抓获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二、案例分析1. 案例定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
在本案中,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实验室的笔记本电脑,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
2. 案例分析(1)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甲在盗窃过程中,具有以下特征:① 主观方面:甲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即想通过盗窃获取经济利益。
② 客观方面:甲秘密窃取实验室的笔记本电脑,侵犯了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③ 主体方面:甲已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综上所述,甲的行为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构成盗窃罪。
(2)乙的行为构成自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在本案中,乙在甲被抓获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构成自首。
(3)乙的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
在本案中,乙明知甲盗窃的电脑是犯罪所得,却以4000元的价格收购,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三、法律建议1. 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认识到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2. 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应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等高风险区域的监管,防止类似盗窃案件的发生。
3.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学校应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避免因心理问题导致违法犯罪。
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例
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例分析一、案例:2005 年9 月下旬,浙江温州警方宣布,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7 ·28 ”跨省抢劫杀人案告破。
令人震惊的是,干下抢劫杀人重案的犯罪嫌疑人罗吉军和卓科,竟是从长沙岳麓山下某知名高校走出来的“天之骄子”。
而他们作案的动机,则是为了获取创业的“第一桶金”,早日实现当老板的梦想。
他们此前还在深圳劫杀了一名的哥。
沉迷程序设计误了学业今年27 岁的卓科,1978 年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仁寿县一个贫困的小山村。
1998 年,卓科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沙某知名高校的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成为村里走出来的第一名大学生。
读大二时,卓科还保持着勤奋的本色。
但他看到身边的同学一个个谈起了恋爱,经常在饭店和歌舞厅出入,心理便失衡起来。
从1999 年下学期开始,卓科便很少参与班上的集体活动,甚至和同寝室的同学都很少交流,整天沉溺于网络之中,琢磨着那些在外人看来极其乏味的程序代码。
读大三那年,他设计编写的“企业资源计划软件”,令国内多家知名软件公司的老总刮目相看,纷纷邀请他去工作。
由于卓科一门心思想着自己的程序设计,导致学业每况愈下。
2002 年6 月大学毕业时,由于差了0.5 个学分,他没能拿到毕业证书。
尽管如此,他还是在一家高科技公司找到了工作。
老总对他非常赏识,打算只要试用 3 个月就办理转正手续。
可惜 3 个月后,他因拿不出大学毕业证书,只得选择主动辞职。
结识损友劫杀的哥就在卓科的人生陷入低谷的时候,他遇上了一个所谓的朋友——罗吉军。
罗吉军也是四川人,1998 年同样毕业于长沙那所知名高校的化工系。
由于校友兼老乡关系,两人很快便成了“铁哥们”。
罗吉军当时系广州一家集团公司的部门经理,日子过得非常滋润,公司还为他配了专车。
但没过多久,随着该公司原负责人因经济问题出事,罗的日子便不好过了。
罗干脆辞掉工作,和卓科来到深圳“闯世界”。
可他们在外面奔波了好些天,也没有找到工作,两人的积蓄很快花光了,连房租都拖欠了一个多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学校:作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有些高校只重视对大学生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使部分大学生形成了不正常的道德观、人生观、理想观;(2)有些高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流于形式,造成部分大学生的法制意识较低,有的甚至是法盲,不学法、不懂法何谈这部分大学生守法呢;(3)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到位,有时虽然挂了一个心理咨询与教育的招牌,但流于形式、人员不到位、资金不到位,根本不能疏导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化解心理疾患;(4)校园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文化娱乐活动多年不变,总是老一套,品味较低,根本引不起大学生的兴趣,不能把大学从一些不健康的活动中吸引过来,不能消除他们的生理、心理疲劳;(5)有些高校管理制度不健全,有些还存在漏洞,对学生管理不严,赏罚不明,不能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6)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待加强,没有形成学校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致使一些不良现象在学校里还有生存之地。【6】
3.违法犯罪主体不断扩大,其中不乏女性,且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受到一些拜金主义和享受主义思想的不良影响,不少女大学生为了追求物质享受,不惜有盗窃,甚至卖淫等违法行为。
4.自我保护意识差,法制观念单薄或者是对法律有一定的认识但心存侥幸心理。从2008年南京市800多名大学发生“传销”违法事件可以看出这点。【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3】
3.
2004年4月22日,马加爵一案在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二法庭开审,马加爵父亲曾为其聘请北京中孚律师事务所向阳律师,但因“马加爵拒绝聘请律师”,法院安排云南照耀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赵耀和昆明市法律援助中心的主任冯姓律师为其辩护。马加爵在法庭称自己作案时未有受伤,但在案发现场发现多处马的血迹。辩护律师曾以此为由请求对被告重新作精神鉴定,被法庭以“未能提供相关法律依据”为由拒绝,法庭又请出云南省公安厅法医鉴定中心的法医为辩护方解释。马加爵当庭称“请求法院对我判处极刑”。邵瑞杰、杨开红、唐学李的家属对马加爵提出总数为82万余元人民币的要பைடு நூலகம்。
5.
5.1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环境:家庭,学校和社会
1)家庭:家庭作为组成社会的一个重要单元,对大学生的成长和生活有着重要影响。一般认为,人格障碍与童年经历关系密切。家庭是孩子最原始接受教育的环境。家庭的教育方式的好与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与决定着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其中,处于溺爱型家庭、打骂型家庭、放任型家庭、失和型家庭等“问题家庭”的大学生较之正常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犯罪。原因就是缺乏适当的教育方法和健康的教育方式。马加爵的父母都不善于表达感情,家庭气氛非常压抑,这可能就是造成马加爵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不爱说话的原因。据他父亲回忆,他从来没有跟马加爵做过深入的交谈。在马加爵上大学期间,父亲只给他写过一封信。马加爵自己遇到开心的事或伤心的事也从来不告诉父母,最典型的例子是得了奖状也不向父母汇报,往抽屉里一塞,就象什么事儿也没有发生一样。父母对儿子的事情一无所知,也漠不关心,直到从抽屉里发现了奖状才知道儿子在学校里的表现。由此可见,马加爵是一个被忽视的孩子。马加爵的父母为什么会忽视自己的孩子?一个原因是家境贫寒,整天为生计而奔波,没有时间去关心孩子。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父母也是分裂样人格障碍,即性格孤僻、情感淡漠。如果是这样的话,马加爵的人格障碍就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从马加爵被捕以后全家出动去向被害人家属道歉一事也可以看出,他的家人也是非常“偏执”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2】
3)社会: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不仅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经济生活,也引发了人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深刻变化。社会价值都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冲击,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奉行这些原则。但社会不良风气能由此诱发各种弄虚作假、争名夺利、损人利己的歪风邪气,滋长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在迷茫中很容易陷入犯罪的泥潭。
关键词:大学生;违法犯罪;校园案例;成因分析
1.
2004年寒假马加爵因为打工没有回家,留在学校住宿。邵瑞杰和唐学李提早回到了学校。唐学李原本是住在校外的出租房的,只是因为那几天还是假期,校内宿舍的床位空置率较高而入住邵瑞杰和马加爵的317室。案发前几天,马加爵和邵瑞杰等几个同学打牌时,因邵瑞杰怀疑马加爵出牌作弊两人发生争执。曾被马认为与其关系较好的邵瑞杰说“没想到连打牌你都玩假,你为人太差了,难怪龚博过生日都不请你……”,马认为他的这番话伤害了自己的自尊心,转而动了杀机。在2013年10月1日2日的锵锵三人行节目中,李玫瑾教授透露马加爵真正的杀人动机之一是因为寒假期间涉及性的行为 (外出嫖娼) 被室友发现,当年之所以不公布真相是怕给受害者和加害者家属造成二次伤害。
警方经过侦查后,认定317室即为作案现场;被害人均系钝器打击头部致颅脑损伤死亡,死亡时间约一周左右;作案时间初步认定在2月13日至15日,作案工具即现场遗留的石工锤。同时,警方将嫌疑对象为云南大学本校学生、当时居住于该寝室的马加爵。2004年2月23日晚11时,云南省公安厅向全省公安机关发出A级通缉令;公安部于24日向全国发出A级通缉令。
有关资料表明,财产型违法犯罪,尤其是盗窃公私财物的违法犯罪,不论是中外各国,都是一种常见的违法犯罪类型,在全部违法犯罪案件中的比例,一般都在50 %以上,居于首位。【4】
4.2大学生犯罪特点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生违法犯罪与其他违法犯罪没有本质的区别,可由于其特殊群体的身份,结合近几年大学生违反犯罪的事件,归纳如下几点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
2004年6月17日,马加爵被执行死刑。【1】
4.
4.
按照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所具有的某些基本特征以及主客体方面的某些特征可以将大学生违法犯罪类型划分为:暴力型违法犯罪,如杀人、伤害、抢劫、绑架等违法犯罪行为;财产性违法犯罪,如盗窃、诈骗等;性违法犯罪,如卖淫嫖娼、强奸等违法犯罪行为;智能型违法犯罪,如计算机违法犯罪、信用卡违法犯罪、商业欺诈违法犯罪等;特殊类型的违法犯罪,如毒品违法犯罪、赌博违法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等。
1.类型多样化,大学生犯罪几乎涵盖了我国刑法规定的全部犯罪种类。据某监狱对大学生在押犯的罪名统计,侵犯财产罪占56.35% ;盗窃罪占25.81%,抢劫罪占23.95%,诈骗罪占3.96%。故意伤害罪占8.06%,故意杀人罪占4.79%,强奸罪占3.9%。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一些新的犯罪种类,如贩毒、走私、组织介绍卖淫、利用网络
15日当天,马加爵到云南省工商银行汇通支行学府路储蓄所分两次提取了350元和100元人民币现金。杀死4人后,马加爵在2月17日带着现金和自己之前制作的假身份证乘坐火车离开。在火车站他的假身份证被警察查到,但由于其案情还未被发现,他得以逃脱并乘坐到广州的火车离开。
2004年2月23日中午13时18分,结束寒假刚返校不久的云南大学北院鼎鑫学生公寓6幢317室两名学生感觉宿舍有异味,遂一起打扫卫生,发现本室一衣柜内有液体流出并带有臭味后,随即向学校宿舍报告,保安撬开后发现四名学生尸体都被藏在宿舍内的四个衣柜里,校方随即向昆明市公安局报警。
(二)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个体原因:心理和生理
1)言语障碍:周围人都反映马加爵不爱说话。到底是他不会爱说话还是不会说话?他在上大学的时候也曾试着与人交往,别人在开玩笑时他也想说几句。但是他一开口就受到嘲笑,说明他表达能力不好。有的人口语不好但文笔很好,而马加爵的写作能力也很差。上小学时语文成绩拉了他的后腿,作文能力很差,词不达意,毫无逻辑。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语言能力与左脑有关,而左脑又是自我意识和控制能力的中枢。语言能力差的人控制能力也差,容易冲动,做出违反社会规范的事,甚至违法犯罪。马加爵在高中经常违反校规,给老师留下了很坏的印象。有一次他突然离校出走,在另一个城市闲逛而被警察抓了起来。语言能力差和性格孤僻往往相辅相成。马加爵自幼性格孤僻,自我封闭,不爱交往,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家中缺乏语言环境,长大以后又不主动与人交往,他的语言能力就得不到锻炼。
4月24日,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马加爵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令马加爵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李文杨、唐先和人民币两万元,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邵渭清、黄燮梅人民币两万元,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杨绍权、马存英人民币两万元。宣判后,在法定期限内,马加爵没有提出上诉,昆明中院即依法报送云南省高级法院核准对马加爵的死刑判决。家人则哭求其提出上诉,并在庭后提出对马加爵的精神状态做二次司法鉴定。但最终马加爵并无提出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