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显微镜和望远镜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一. 教材分析《显微镜和望远镜》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结构及使用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操作,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观察和研究。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掌握了光学基础知识,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有了初步了解。

但他们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接触和操作经验较少,因此需要通过实物演示、分组讨论等方式,增加学生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认识和使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结构及使用方法。

2.能够正确操作显微镜和望远镜,进行简单的观察和研究。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及结构。

2.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正确操作方法。

五. 教学方法1.实物演示法:通过展示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原理。

2.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显微镜和望远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显微镜和望远镜实物,以及相关的观察样本。

2.准备PPT,展示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

3.划分实验室,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显微镜和望远镜有什么了解?它们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介绍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结构及使用方法,重点讲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光学原理、目镜和物镜的作用。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每组学生先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样本,再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景物。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你们在使用显微镜和望远镜时遇到了哪些问题?有哪些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操作经验和心得。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显微镜和望远镜,还有哪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研究事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难点: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器材】投影仪、投影片、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挂图、火柴盒、无色透明塑料膜、水、烧杯、滴管、装片(植物)。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在白纸上画一个小箭头,用两个火柴盒压住,在它上面放一块无色透明的塑料膜,用滴管从烧杯中吸上一些水,小心地把一个小水滴滴在塑料膜上,观察到什么现象?教师巡回指导,让学生们调整水滴跟桌面的距离,或滴管改变水滴的直径。

从实验中可得出小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改变水滴跟桌面的距离可得到正立放大的箭头和倒立放大的箭头。

那么如何能放大的更大?学生们再一次调整或借用其他仪器尝试。

从水滴看到一个和原来方向相反放大的箭头。

再用一只放大镜来观察水滴。

当放大镜移到一定位置,看到一个清晰的和原来方向相反的被放得很大的箭头。

人眼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时,分辨本领是有限的。

把物体移近些,可以看得清楚些,借用放大镜可以看得更清楚些,但对于太细微的结构,如生物的细胞,移得再近,用放大镜也是看不清楚的。

我们从实验中可看出用两个凸透镜可以放得更大。

利用这个原理就制成了显微镜,想了解它吗?想了解什么?二、新课教学1.显微镜⑴学生看课本,结合课本图,让学生说一说显微镜的结构。

⑵结构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

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反光镜可旋转,能使反射光线从下方照射到被观察的物体上,增大物体的亮度。

⑶成像:物镜使物体成放大、实像,物距在二倍焦距和焦距之间;目镜使物体成放大、虚像,物距在焦距之内。

八年级物理上册《望远镜与显微镜》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上册《望远镜与显微镜》教案、教学设计
1.学生对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实际应用充满好奇,有较强的学习兴趣,但可能对理论知识感到枯燥,需要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学生在小组合作操作望远镜和显微镜时,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但在分析问题、总结规律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指导。
3.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对公式和计算有一定的抵触心理,教师在教授放大倍数计算时,应结合实际观察现象,让学生体会计算的意义和价值。
要求:文章需包括仪器的原理、结构、使用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内容,字数不少于500字。
5.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望远镜与显微镜发展历史的文章或书籍,了解我国在光学仪器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就,拓宽知识视野。
3.掌握望远镜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计算,学会通过观察到的现象推断未知物体的大小。学生能够运用放大倍数公式,结合实际观察结果,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望远镜与显微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首先介绍望远镜的组成部分,如物镜、目镜、焦距等,并结合实物模型和多媒体动画,形象地展示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2.接着,教师讲解显微镜的结构,包括物镜、目镜、载物台、粗准焦螺旋等,并通过多媒体演示显微镜的工作过程。
3.针对放大倍数计算,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明白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观察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学习望远镜与显微镜,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精神,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未知,善于发现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勇于质疑,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阅读资料:
1609年,在荷兰的密特西波奇城里,有一家眼镜店。

有一天,眼镜店老板汉斯的孩子,悄悄地拿了几块镜片,有老花的,也有近视的,和邻居的几个孩子玩儿。

他们本来是想模仿大人,把镜片架在自己的眼睛上,可是他们的眼睛既不近视,又不老花,这些镜片对他们当然都不合适。

只有把它们靠在离眼睛比较远的地方,才能看清楚镜片后面的东西。

有一个淘气的孩子忽然想到了一个异想天开的游戏。

他一只手拿着近视镜片,一只手拿着老花镜片,把它们一前一后地举在眼前,他透过两块镜片向远处一望,不由得又惊又喜地喊了起来:“嗨!真奇怪,礼拜堂的尖塔,突然变得这样近啦!”他的发现使得小朋友们异常兴奋。

大家又喊又叫,惊动了眼镜店的老板汉斯。

汉斯起来一看,真了不起!孩子们在游戏中竟发现了一种可以望远的透镜。

当时,荷兰正在跟西班牙打仗。

汉斯做了一架望远镜献给了荷兰皇帝,可以用它来侦察敌情,皇帝很高兴,赏了汉斯很大一笔钱。

后来,望远镜的做法传到了法国,又由法国传到意大利。

伽利略听到了这个消息,自己设计制造了一架天文望远镜,用来观察天上的星星。

人类这才打开了宇宙的大门。

荷兰的那几个小孩还发现,镜片越是凸得厉害,用它来看东西越显得大。

50多年以后,一位名叫列汶胡克的英国看门人,知道了这个消息以后,自己磨制镜片,制造成了第一架显微镜。

这位看门人打开了一个人类从没见过的微生物世界。

少年朋友,你大概没想到吧,游戏帮助人们打开了两个世界的大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2.通过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在科学探索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3.学习科学家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培养学生珍惜实验器材,爱护公共财物,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5.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互相尊重、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本章节前,已经掌握了光学基础知识,如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具备了初步的光学素养。此外,学生对放大镜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运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在此基础上,学习显微镜和望远镜,对学生来说既是知识的拓展,也是对已有知识的深化。
(2)通过作业、实验报告等,评价学生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的掌握情况。
9.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手持显微镜和望远镜,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件物品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回答,激发学习兴趣。
3.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光学知识,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显微镜或望远镜的科普文章,要求结构清晰,语言简洁,不少于500字。通过写作,巩固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认识,提高知识运用和表达能力。
2.设计一个简单的观察实验,运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进行观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要求实验方案合理,观察细致,能够体现出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放大原理和应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显微镜和望远镜作为观察工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由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较为复杂,学生在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时可能会遇到一定困难。
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和实验操作方面已有一定基础,但个别学生可能在这些方面表现不够积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提高合作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5. 5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播放ppt图片,同步讲解】1.显微镜的构造主要由物镜、目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

(1)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焦距短,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2)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焦距长,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放大镜。

(3)载物台:承载被观察物体。

(4)反光镜:增加光的强度,照亮被观察的物体。

2. 显微镜成像的基本原理(1)物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被观察物体首先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落在了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2)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把物镜形成的放大的实像再次放大,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3)物体通过整个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4)显微镜的成像光路图:【边画光路图边讲解】3.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微小的物体通过显微镜后被两次放大,因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一般在镜头上标有“n×”字样,例如n=5,即为放大望远镜示意图双筒望远镜我们见到的普通望远镜和军事望远镜都是双筒的,是双筒望远镜。

它的两个镜筒都是拐了弯的,在拐弯处分别安装了两个“全反射棱镜”。

这种设计一方面缩短了镜筒的长度,另一方面经过那两块棱镜的两次反射也能使本来倒立的像正立过来。

(2)望远镜的原理①物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像处于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②目镜: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两次成像,先缩小,后放大。

(3)望远镜的成像光路图【边画光路图边讲解】注意:①目镜把物镜所成的像进行放大。

目镜所成的像正倒和大小是相对于物镜所成的像而言的。

最后成像与物体本身比,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②物镜和目镜的距离等于两个透镜的焦距之和。

(由于物体距望远镜的距离很大,第一次成像在物镜的焦点附近且无限靠近焦点,可以近似地认为在焦点处,要使目镜的放大倍数尽可能最大,则这个像要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且尽可能靠近焦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含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含教学反思)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教学重点: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教学难点: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挂图、火柴盒、无色透明塑料膜、水、烧杯、滴管、装片(植物).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方案一:大家一定知道外国有个情人节是2月14日,你们知道为什么有人把7月7日叫做中国的情人节吗?这儿有个望远镜,可以看到天上的“牛郎星”与“织女星”,今天晚上,谁想借去试着观察一下?出示望远镜模型,啊,这样简单,说不定,学了今天的知识,我们每个人就都能用身边的器材自己制作一台望远镜呢?出示课题导入。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使学生带着期待步入课堂。

方案二:播放一段“探索宇宙、微生物”方面的音像资料。

①大家都知道,在人类同疾病作斗争的历史上,找到像痢疾菌、伤寒菌、艾滋病病毒、非典病毒等样本是找到抑制或杀死这些细菌或病毒的关键。

②透望天空、漫步宇宙是人类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那么,科学上进行这些显微、远望等探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和望远镜是怎样的成像原理呢?③你们在七年级已经用过显微镜了,谁知道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属于凹透镜还是凸透镜?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台显微镜呢?出示课题导入。

方案三:提问激趣,引出课题:生物课上是怎样使用显微镜的?是由哪几部分组成?你们知道为什么显微镜能比普通的放大镜放大倍数大得多吗?二、推进新课探究点一 显微镜1.介绍显微镜的发明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

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

显微镜还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新物种,有助于医生治疗疾病。

1931年,恩斯特·鲁斯卡通过研制电子显微镜,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

这使得科学家能观察到像百万分之一毫米那样小的物体。

1986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奖。

2.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自制水滴显微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方法: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显微镜、望远镜结构原理【教学器材】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发明和使用,使人们认识自然过程的一个飞跃,它使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广阔的宇宙空间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今天来共同学习——显微镜和望远镜二、进行新课(一)自学与思考让学生阅读课本103页显微镜和看图5.5-1,并思考以下内容完成学案(一)组内展示。

(二)自学交流通过望远镜看远处的物体,物体好像变大拉近了,这是为什么呢?请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望远镜”内容和看图5、5-3和图5、5-4并思考以下内容完成学案(三)组内交流(三)知识拓展结合学生自学,介绍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和成像原理,你能根据今天学习的知识自制简单的望远镜和显微镜三、布置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2【板书设计】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一、显微镜:1、结构2、原理二、望远镜:1、结构2、原理【课后反思】附:什么样的考试心态最好大部分学生都不敢掉以轻心,因此会出现很多过度焦虑。

想要不出现太强的考试焦虑,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形成自己的掌控感。

1、首先,认真研究考试办法。

这一点对知识水平比较高的考生非常重要。

随着重复学习的次数增加,我们对知识的兴奋度会逐渐下降。

最后时刻,再去重复学习,对于很多学生已经意义不大,远不如多花些力气,来思考考试。

很多老师也会讲解考试的办法。

但是,老师给你的办法,不能很好地提高你对考试的掌控感,你要找到自己的一套明确的考试办法,才能最有效地提高你的掌控感。

有了这种掌控感,你不会再觉得,在如此关键性的考试面前,你是一只被检验、被考察甚至被宰割的绵羊。

2、其次,试着从考官的角度思考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第5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第5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第5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2.掌握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使用方法。

3.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显微镜•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显微镜的构造和零件名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 望远镜•望远镜的基本原理•望远镜的构造和零件名称•望远镜的使用方法三、教学重点1.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2.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通过一些图片或实物展示显微镜和望远镜,引起学生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兴趣。

第二步:介绍显微镜(10分钟)1.通过简短的讲解,介绍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2.引导学生认识显微镜的各个零件名称,如目镜、物镜、载物台等。

3.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包括调焦、调光等。

第三步:展示显微镜的应用(15分钟)1.向学生展示显微镜在生活中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如观察显微生物、纤维结构等。

2.提醒学生使用显微镜时注意的事项,如用纸巾擦拭镜片、轻拿轻放等。

第四步:介绍望远镜(10分钟)1.通过简短的讲解,介绍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2.引导学生认识望远镜的各个零件名称,如镜筒、物镜、目镜等。

3.讲解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包括调焦、观察远处物体等。

第五步:展示望远镜的应用(15分钟)1.向学生展示望远镜在天文观测等方面的应用。

2.提醒学生使用望远镜时注意的事项,如避免阳光直射镜片、保护望远镜等。

第六步:小结与巩固(10分钟)1.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构造进行小结。

2.强化学生对显微镜和望远镜使用方法的理解。

3.布置相关练习作为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情况: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操作显微镜和望远镜时的准确度和仪器使用技巧。

3.练习成绩评价:批改学生的课后练习,评价学生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或实验室,进一步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应用。

人教版8年级物理教案-显微镜和望远镜

人教版8年级物理教案-显微镜和望远镜
年級
八年級
課題
顯微鏡和望遠鏡
課型
新授




知識
技能
瞭解顯微鏡、望遠鏡的基本結構
過程
方法
1.學習從物理現象中歸納科學規律的方法
2.嘗試應用已知的科學規律解釋具體問題,獲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學會評價
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
1.通過探究活動,體驗探究的樂趣,使學生樂於觀察、實驗
2.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於社會發展和人類生活的影響。
教學重點
顯微鏡望遠鏡的原理。
教學難點
如何讓學生通過凸透鏡、望遠鏡的原理。顯微鏡、望遠鏡的結構是如何滿足組合出的凸透鏡成象原理的。看清物體與視角的關係。
教學用具
顯微鏡和望遠鏡或掛圖多媒體課件兩個焦距不同的凸透鏡、玻璃片、水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生物課上是怎麼樣使用顯微鏡的?是由哪幾部分組成?你們知道為什麼顯微鏡能比普通放大鏡放大倍數大得多嗎?
3再利用一塊放大鏡(凸透鏡)在上面觀察水滴中的箭頭,看到一個被放大得更大的箭頭。
(四)探究影響視角的因素
1、請問同學們,老鷹真會變大嗎?那為什麼會有這些錯覺呢?是什麼東西在作怪?
2、原因是視角在作怪,視角是物體的頭尾與眼睛的光心所成的角,視角越大,看物體更清楚,視角的大小不僅和物體的大小有關,還和物體到眼睛的距離有關。
神話故事《葫蘆娃》中有一位葫蘆娃有特殊的本領,他有千里眼,能看到很遠以外的東西,試問:大家想不想擁有和呀一樣的本領呢?我們只需要借用一特殊的工具就可以實現大家的願望,那就是我們今天要學共同學的——望遠鏡!
二、合作探究
(一)顯微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C类学生回答.
B类学生回答.
A类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总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七、课后作业:课后利用透镜制做望远镜和显微镜。没有透镜的同学,可以找一些透镜的替代品!
用两凸透镜按照这样的方法组合,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作为目镜,焦距较小的作为物镜,我们不可以看见远处的物体,但是我们可以看见细小得物体。这时你看自己的头发丝,你会有什么新发现?恭喜大家,你们制造出了一个显微镜。现在手边只有一只凸透镜能不能制作凸透镜呢?以组为单位动手做一下。
举手发言.(学生抢答)
自学并积极思考,进行分组实验,并相互讨论,交流,作出判断讨论、(B类学生作答.)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及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内容、方法
合作探究
分层巩固
求异探新
小 结
板书设计
作业
大家在这个透明的塑料盒上滴一滴水,在把旁边带有小箭头的纸片放到它的正下方,看箭头有什么变化?这个水滴的作用和什么是一样的?我们再试着用大凸透镜作为目镜来观看水滴,缓慢调节透镜和水滴的距离,你会看到什么现象?我们把箭头换成头发丝,观察一下?在我们缺少凸透镜的条件下,怎么制作显微镜呢?
课题
§5.5显微镜和望பைடு நூலகம்镜
课时
第1 课时
教学目标
C: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B: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A:在B层目标的基础上培养团结合作、主动与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难点:应用显微镜、望远镜。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三、导学望远镜
1、学生自学望远镜,讨论说出望远镜的构造、原理及如何使用望远镜?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一】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一】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目标:1、知道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及作用。

2、初步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教学用具:显微镜,凸透镜(两只),凹透镜(一只)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近视眼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矫正?2.远视眼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矫正?3.眼镜的度数如何计算二、引入新课放大镜可以使我们看到较小的物体,但是太小的物体像细胞,用放大镜却不能看到。

为了能看到细小的物体,人们制成了显微镜。

为了看清远处的物体,人们又制成了望远镜。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显微镜和望远镜。

三、新课教学(一)显微镜1. 作用:用来观察细微物体或物体细微部分。

2. 基本结构:由两组凸透镜组成,每组凸透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

3. 原理:先用一个接近物体的凸透镜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然后再用另一个接近眼睛的凸透镜把这个实像再一次放大,就能看清很微小的物体了。

离物体近的这个透镜叫物镜,其焦距较短;离眼睛近的这个透镜叫目镜,其焦距比物镜稍大。

两镜间的距离可以调节。

4. 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①拿显微镜时,要一手紧握镜臂,一手托镜座,不要单手提拿,以防目镜或其他零件滑落。

②显微镜不可放置在实验台的边缘,以免碰翻落地。

③不要随意取下目镜或拆卸显微镜的各种部件,以防灰尘落入内部或发生丢失损坏等。

④使用显微镜时,操作要正规,养成两眼同睁、两手并用的习惯,边观察边计数和绘图等。

⑤要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发现有灰尘或操作中不慎使镜头和载物台沾上染料、水滴等,应及时擦去。

光学和照明部分的镜面只能用擦镜纸轻轻擦拭,切勿用手指、手帕和绸布等擦摸,以免磨损镜面。

机械部分可以用布擦拭。

⑥显微镜使用完毕,转动粗调螺旋上升镜筒或下降载物台,取下标本片,转动转换器使物镜离开通光孔,然后再下降镜筒或上升载物台使接近物镜,垂直反光镜,下降集光器,关闭虹彩光阑,复原倾斜关节和报片器位置,把显微镜放回镜箱。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显微镜和望远镜_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显微镜和望远镜_教案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2.会利用透镜自制显微镜和望远镜.过程与方法1.能独立完成探究活动, 观察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2.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 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3.能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领略奇妙的自然景观,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2.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2.对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教学准备教师用: 显微镜、望远镜、自制多媒体课件学生用: 白纸、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焦距分别为5 cm、10 cm)、显微镜、植物细胞装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组织学生直接观察或用一个放大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 看能否观察到植物的细胞结构?生回答: 不能.如果我们想要清晰地观察到植物的细胞结构该使用哪种工具呢?生回答: 显微镜.若要在教室里面看清教室外20米远处树叶的脉络, 又要使用哪种工具呢?生回答: 望远镜.【设计思路】由简单的观察实验引入新课, 既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能顺理成章的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显微镜和望远镜.二、讲授新课1.显微镜教师活动: 展示进显微镜下的图片.以小组为单位, 相互讨论一下, 提出你们的猜想并设计一个探究方案. “优胜劣汰”之后, 选择一个最佳方案.组一: 用放大镜来把小物体放大.组二: 不好, 我们刚才使用过放大镜, 微小物体放得不够大. 我们现在有个新的想法: 用两个放大镜, 把小物体在放大一次的基础上再放大一次....由于刚才使用过放大镜, 在此基础上, 学生会产生“在放大一次的基础上再放大一次的想法”, 并对此进行尝试.请同学们开始分组实验, 记录好观察到的现象, 然后发表意见.师巡视、指导. (指导学生: 用短焦距的作物镜, 用长焦距的作目镜; 物镜成的像要与物来比较; 目镜成的像要与物镜成的像来比较, 物镜成的像就是目镜的物. )组一:我们发现刚才的想法是正确的, 用两个放大镜来观察小圆点, 小圆点被放得更大了.组二补充:我们观察的是小箭头, 小箭头不光被放大了, 而且是正立的.组三补充:我们不光看到了正立的、放大的箭头, 还看到了倒立、放大的箭头.师提问: 你们是怎么看到的? 说出你们是怎么做的.组三: 我们实验时发现, 改变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与物体之间的距离, 看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然后再拿出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 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就能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师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的知识, 那么怎么样才能成正立放大的像或倒立放大的像呢?生回答: 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师提问: 短焦距的凸透镜和长焦距的凸透镜, 它们在位置的摆放上有什么要求呢?生回答: 短焦距(f =5cm)的凸透镜到被观察的物体的距离应控制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5 cm<u<10 cm);长焦距的凸透镜(f=10 cm)到短焦距凸透镜所成像的距离应控制在一倍焦距以内(即u<10 cm).师: 短焦距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的物镜, 长焦距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的目镜, 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同学们的探究活动很成功, 显微镜就是利用两个凸透镜可以使微小物体放得更大这个原理制成的.组织学生观察课桌上的显微镜, 进一步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及各元件的作用.学生观察, 分析, 交流归纳显微镜的原理:第一次(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第二次(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教师活动: 播放视频<<认识显微镜.mp4>>.教师活动: 播放视频<<显微镜的发展历程.mp4>>.【设计思路】通过自制显微镜的历程, 使同学们在掌握显微镜相关知识的同时, 感受科学家们科学研究历程的艰辛和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及获得成功的喜悦.2.望远镜(1)引入用显微镜把物体放大可以观察近处的微小物体, 那么如何看清远处的物体呢?生回答: 望远镜.(2)结构多媒体展示天文爱好者用的望远镜, 了解其结构. 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 (分目镜和物镜)(3)原理提问: 我们能不能用两个凸透镜来观察远处的物体呢?探究:①先用一个凸透镜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 注意成像情况.②再用另一个凸透镜观察上面得到的物体的像. 注意成像情况.学生活动: 设计并进行实验.教师活动: 讲解望远镜的光路图及工作原理.3.视角在刚才的实验中, 有的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 物体距离物镜很远, 它的像离物镜很近, 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为什么使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会感到物体被放大了? (引入视角) 多媒体展示: 视角.(1)视角: 是从眼睛的光心向物体的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把物体移近或放大的目的是为了增大视角. 视角越大, 对物体的观察越清楚.PPT展示并提问:(1)改变物体与我们眼睛之间的距离, 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相同吗?(2)在相同距离的条件下观察大小不同的物体, 他们的视角相同吗?生回答:(1)不同. 距离越远, 视角越小.(2)不同. 物体越大, 视角越大.师: 视角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思考、归纳、交流、回答:(3)视角的大小跟物体本身的大小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有了望远镜我们就可以增大我们的视角, 观察到遥远的夜空中闪烁的星星, 就可以让我们慢慢的去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 去探索宇宙的奥秘.教师活动: 展示交互动画<<视角>>.4.探索宇宙多媒体展示望远镜的发展历程及已经探索到宇宙的相关信息.教师活动: 讲述伽利略支持哥白尼日心说的相关事迹, 及伽利略的其他事迹.教师活动: 播放视频<<哈勃及其天文学发现.mp4>>.【设计思路】让学生感悟科学家们的伟大贡献, 体会宇宙的浩瀚, 激起探索欲望.三、课堂小结四、课堂检测(见附件)课后作业: 自己查阅资料或上网查询, 进一步了解望远镜的发展历程和探索浩瀚宇宙的相关知识. 查阅后写一份观后感.附录当堂达标测试题1.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__________, 观察远处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________.2.显微镜是由_______和_______两组凸透镜组成.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成_____、_____的像. 目镜使“物体”成______、______的像.3.望远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_______附近成实像, 目镜相当于一个______, 用来把这个像_______. 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的较大, 是为了_______.4.我们不能看清一个物体, 与物体对我们的眼睛所成的视角大小有关, 物体离我们越近, 视角越______, 看物体越清楚.5.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镜有发散作用, 目镜有会聚作用B. 物镜有会聚作用, 目镜有发散作用C. 物镜得到放大的像, 目镜再次得到放大的像D. 物镜得不到像, 目镜得到物体放大的像6.小明观察远近不同和高矮不同的两根竹竿, 眼睛感到最高的是( )A. 15 m远1.7 m高的B. 15 m远1.5 m高的C. 10 m远1.7 m高的D. 10 m远1.5 m高的答案: 1.显微镜望远镜 2.物镜、目镜、倒立、放大、正立、放大3.焦点、放大镜、放大、会聚更多的光使所成的像更加明亮4.大5.C6.C。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教案 5.5显微镜和望远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教案 5.5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望远镜、显微镜的实物及图片,能说出其主要结构。

2.能说出望远镜、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成像情况。

(二)过程与方法1.会利用透镜自制显微镜和望远镜,体验利用两个透镜组成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实践过程。

2.体验利用两个透镜组成显微镜的实验操作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了解望远镜发展的历程,感受望远镜在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2.通过观看显微镜的发展及应用前景,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热爱。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望远镜、显微镜的实物及图片,能说出其主要结构;经历两个透镜观察物体的探究活动,能说出望远镜、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成像情况。

教学难点: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三、教学策略采用导学案形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四、教学资源准备课件、每个学生准备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一)利用课件出示显微镜放大的图片及望远镜所观察到的天文图片。

(二)探究:通过两个凸透镜观察远处物体。

1、学生观察图片。

2、学生模拟望远镜。

利用图片创设情景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学习一、知识准备:1、引导学生认识视角对眼睛观察物体大小的作用。

2、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

1、学生独自思考完成。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主动获取知识能力。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2.认识显微镜、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并知其成像的特点和原理.3.了解视角及影响因素.4.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重点难点】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组成.难点:显微镜、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成像的特点.【新课导入】(一)用放大镜可以观察一些较小的物体,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通常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哪些物体?如果现在让你观察更小的物体,比如植物的细胞,能用放大镜来观察吗?为什么?在生物课上是怎么来达到目的的呢?天文爱好者是用什么来观察遥远的星空呢?要想观察像植物的细胞更小的微粒,不能用一般的放大镜,因为放大镜虽然能得到物体放大的像,但放大的倍数有限,必须用显微镜才能达到目的,那么显微镜是如何能看清更小的微粒的呢?望远镜为什么能看到遥远的星空呢?本节课探究这些问题.(二)400多前年,荷兰的詹森是一个13岁的男孩,爸爸是一个眼镜制造商,他经常把眼镜片摆弄来、摆弄去.一天,他正在玩镜片,心想:一个镜片可以使物体放大一些,那两个镜片摞在一起会怎样?于是他一手拿一个凸透镜片把它们重叠在一起,看地板上的花纹,当它的手上下移动时,那地板上的花纹便忽大忽小,他把镜片的距离固定,花纹一下变得又粗又大.詹森拿着镜片跑到花园里,看到树叶上有个小甲壳虫,他把镜片拉开距离一看,哟,小甲壳虫简直变成了一只小鸡!詹森兴奋地将爸爸叫来观看,爸爸也被这种神奇的现象惊呆了.于是爸爸帮詹森用铁片做了一粗一细两个圆筒,把两个凸透镜片分别固定在两个圆筒上,小圆筒插入大圆筒并可以自由滑动,从而调整两个镜片间的距离.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就这样诞生了,尽管它十分简陋,放大的倍率也不高,但这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课堂探究】探究一:显微镜1.观察植物的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要用显微镜.2.观察显微镜的结构图回答:(1)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有目镜、物镜、载物片、反光镜.(2)细小物体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一实像恰好处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之内,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探究二:望远镜1.观察远处的物体和天体要用望远镜.看到远处的物体好像被拉近了.2.观察望远镜的结构图回答:(1)远处的物体远在二倍焦距之外,因此,远处物体经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恰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之内,经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被观察的物体的两端到人眼光心所夹的角叫做视角,视角的大小决定于物体的大小、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望远镜使我们观察远处物体的视角变大.1.如图所示是一种天文望远镜的光路图,分析图中光路可知它的物镜是( D )A.平面镜B.凹透镜C.凹面镜D.凸透镜2.小莉同学在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被观察的物体在视野的左侧,为了使被观察的物体处在视野的中央,她应把被观察的物体( A )A.向左侧移动B.向右侧移动C.向上侧移动D.向下侧移动3.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填“虚”或“实”)像.4.通常的望远镜是由 2 个透镜组成的,其中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做物镜.5.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
 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挂图、火柴盒、无色透明塑料膜、水、烧杯、滴管、装片(植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我们在白纸上画一个小箭头,用两个火柴盒压住,在它上面放一块无色透明的塑料膜,用滴管从烧杯中吸上一些水,小心地把一个小水滴滴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