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系统的平衡与控制

合集下载

平衡力在船舶和航海中的应用和控制

平衡力在船舶和航海中的应用和控制

平衡力在船舶和航海中的应用和控制船舶和航海是人类交通和贸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在舰船的设计和航海操作中,平衡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平衡力在船舶和航海中的应用和控制。

一、船舶平衡力的基本原理船舶平衡力是指在船舶航行时对抗所受外力的力量,使船体保持平衡状态的力量。

它的主要原理可以分为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静力学原理是指船体所受到的力矩和力的平衡。

船舶的重力和浮力形成主要的平衡力。

通过调整船舶的舱位和货物分布等措施,可以使船体的重心与浮心达到平衡,从而保持船舶的稳定性。

动力学原理是指船体所受到的流体阻力和惯性力的平衡。

船舶在航行中会受到水流的阻力,同时也会产生惯性力。

通过调整船体的线型和增加船身的稳定性,可以减小阻力和惯性力,提高船舶的平衡性。

二、平衡力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平衡力在船舶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船舶的性能和安全。

以下是平衡力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举例:1. 船舶稳性设计:通过调整船舶的重心和浮心位置,使船体的稳定性达到最佳状态。

在设计中考虑到船舶不同负荷情况以及恶劣天气条件下的稳定性,确保船只在各种情况下都能保持平衡。

2. 船体结构设计:针对船舶在航海中所受到的力矩和力的平衡,船体结构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采用适当的材料和结构形式,以抵御外界力量对船舶造成的影响,保持船体的平衡状态。

3. 货物分布和舱位设计:合理安排船舶的货物分布和舱位设计,能够减小船体的倾斜和扭曲,保持船体的平衡。

尤其对于大型货船和液货船等,货物的安放和船舱的布局都需要经过精确计算和安排。

三、平衡力在航海操作中的控制除了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外,平衡力还需要在航海操作中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以确保船舶的平稳和安全。

1. 船舶操纵:船舶的操纵直接影响平衡力的施加和调整。

舵手需要准确掌握舵轮操作技巧,通过舵轮的转动来调整船舶的方向和平衡状态。

合理的舵角控制和速度控制能够保持船舶的稳定性。

2. 航海安全:平衡力是保证航海安全的重要要素之一。

船舶船体建造中的控制要点

船舶船体建造中的控制要点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造船业形势较好,全国造船总量逐年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造船中心之一。

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给船舶检验部门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如何把好船舶质量关已成为当前船检工作的重点。

本人结合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从船舶在建造过程中船体方面所要控制的几点要点浅谈如下。

控制船舶各种中心线、理论线的精度在整艘船舶的建造过程中,所有构建的安装定位都离不开参考标准理论线,否则就无法达到船舶的原始设计结果,最终导致船舶的重量重心、稳性等各项船舶性能都偏离设计要求。

所以控制好各种理论线的精度对造好船舶来说是尤为重要的。

从刚开始的船台基线到船舶的龙骨中心线以及各种骨材的安装理论线,我们都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控制其精度。

现在很多民营船厂已逐步发展到建造万吨级船舶的阶段,所以分段(分片)建造工艺也已经在民营船厂得到应用发展,但出于船厂本身的管理水平及工人的素质低下,船舶的建造精度有所忽视,在建造过程中不按理论线,比如在某船厂发现内底板的内底纵骨在装配过程中没有理论线导致纵骨间距不均匀。

还有在一家小型船厂发现由于没有控制好船舶中心线导致下水后船舶浮态不正常。

随着大吨位船舶的不断发展,对船舶的精度必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在建造检验的全过程都要控制好各种理论线。

控制焊缝形状和尺寸不符合要求在钢质船舶建造过程中,焊接是重要工序之一。

焊缝金属重量占船体重量的1%~1.5%,焊接工时占船舶建造总工时的30%~40%。

船舶航行中的安全性,取决于船体强度和水密性,而强度和水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焊接质量的优劣。

焊缝形状和尺寸不符合要求,即焊缝沿长度方向宽窄不齐,焊缝截面不丰满或增强高高低不均等,均由多种原因造成,如焊工施焊时焊条不正确的摇动和移动不均匀,焊缝坡口边缘不齐等。

在焊接过程中,当电流过小或焊接速度太慢时,会使焊缝的增强高过高。

有人误认为焊缝的增强高愈高,焊缝强度也愈大,殊不知这会引起应力集中,且易产生裂纹。

要想控制这种情况的发生,就应该督促船厂选择合理的坡口角度和均匀的装配间隙;保持正确的运条角度匀速运条;根据装配间隙变化,随时调整焊速及焊条角度。

船舶生产设计的控制要点

船舶生产设计的控制要点

船舶生产设计的控制要点一、引言船舶生产设计是指根据船舶的使用需求和技术要求,进行船舶结构、系统和设备的设计工作。

在船舶生产设计过程中,控制要点的合理应用是确保船舶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从船舶结构设计、系统设计和设备设计三个方面,探讨船舶生产设计的控制要点。

二、船舶结构设计的控制要点1. 结构强度控制船舶结构强度是保证船舶在航行和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破坏的重要指标。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确定材料的选择、构件的布置和连接方式,以及进行强度计算和结构优化分析。

例如,对于大型油轮的船体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船舶在恶劣海况下的承载能力,合理分配结构材料,确保船体的强度和刚度。

2. 稳性控制船舶稳性是指船舶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保持平衡的能力。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确定船舶的几何形状、重心位置和物体分布情况,以及进行稳性计算和模拟分析。

例如,对于客船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船舶载客量和货物分布对船舶稳性的影响,合理设计船舶的舱室布置和货物存放位置,确保船舶在各种情况下都能保持稳定。

三、船舶系统设计的控制要点1. 动力系统控制船舶的动力系统包括主机、传动装置和推进器等,是船舶正常运行的关键。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确定主机的类型和数量、传动装置的布置和推进器的选型,以及进行动力计算和性能分析。

例如,对于远洋货轮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船舶的航速和载货量对动力系统的要求,合理选择主机的功率和推进器的直径,确保船舶能够满足航行需求。

2. 电气系统控制船舶的电气系统包括发电机、配电装置和电气设备等,是船舶正常运行和供电的关键。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确定发电机的容量和数量、配电装置的布置和电气设备的选型,以及进行电气计算和安全分析。

例如,对于客船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船舶的载客量和船舶设备对电气系统的需求,合理选择发电机的容量和配电装置的布置,确保船舶的供电安全和稳定。

四、船舶设备设计的控制要点1. 船舶通信设备控制船舶通信设备包括雷达、无线电通信设备和导航设备等,是船舶与外界进行通信和导航的重要工具。

船舶动力系统优化设计与控制

船舶动力系统优化设计与控制

船舶动力系统优化设计与控制随着航运行业的发展,船舶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

船舶动力系统是船舶的关键设备,它直接影响到船舶的性能、安全和经济效益。

因此,如何通过优化设计和控制来提高船舶动力系统的性能和效率,成为了船舶工程师所关注的重点。

一、船舶动力系统的组成和原理船舶动力系统由主机、推进器、传动系统、舵机、配电系统等部分组成。

其中,主机是船舶动力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负责产生动力,推进器则将动力转换为推进力,在舵机和传动系统的控制下,实现船舶的前进、后退、转向等动作。

在船舶动力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如船舶的用途、载重、速度、燃料消耗等。

根据不同的航行条件,可以选择不同的主机、推进器和传动系统来实现最佳的性能和效率。

二、船舶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船舶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是指在满足船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其性能和效率。

在优化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如船舶的用途、载重、速度、燃料消耗等。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优化设计。

1. 主机的选择主机是船舶动力系统的核心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船舶的推进效率和经济性。

在选择主机时,需要考虑到船舶的用途、载重、速度等因素,选择出最适合的主机型号。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主机的燃油效率、噪声和排放等问题。

2. 推进器的选择推进器是船舶动力系统中将主机提供的动力转换为推进力的关键部分。

在选择推进器时,需要考虑到船舶的用途、载重、速度等因素,选择出最适合的推进器型号。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推进器的效率、噪声和震动等问题。

3. 传动系统的设计传动系统负责将主机提供的动力传递到推进器上,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船舶的推进效率和安全性。

在传动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传动效率、传动方式、传动比等因素,并根据船舶的要求选择出最佳的传动方案。

4. 控制系统的优化控制系统是船舶动力系统中舵机、传动系统和推进器的控制中枢,负责控制船舶的运动和姿态。

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控制精度、反应速度、稳定性等因素,提高控制系统的响应和安全性。

船舶组织与动力系统设计和控制

船舶组织与动力系统设计和控制

船舶组织与动力系统设计和控制第一章:船舶组织设计船舶组织设计是指对船舶的结构、外形和内部布置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以满足航行、使用和维修等方面的要求。

船舶设计的核心就是减小船舶的阻力,提高其航行速度和燃油效率。

船舶组织设计需要结合船舶使用情况和航线特点来进行,下面就是一些常见的船舶组织设计要素:1.船型设计船型是指船舶在水中的外形,影响船舶的运动性能和稳定性。

设计合理的船型可以有效减小水阻,提高船速和燃油效率。

同时,船型设计还需要考虑船舶稳性和抗波性等因素。

2.布局设计船舶布局设计是指将各系统设备合理地安排在船舶上,以达到节约空间、提高舒适性、提高可靠性等目的。

船舶布局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船舶航行姿态和运动状态下的设备使用情况,尽可能地减小船体荷载。

3.船舶结构设计船舶结构设计是指船体强度、刚度、牢固性等方面设计。

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船舶长期使用环境和应对极端天气的强度要求。

与此同时,结构设计也需要考虑船舶各种设施的布局,以便船员尽可能的利用船体空间。

第二章:动力系统设计动力系统是船舶推进的核心,船舶的使用性能和经济性都与动力系统相关。

动力系统设计不仅影响船舶推进能力,还关系着船舶的长期使用成本。

下面介绍些常见的动力系统设计要素:1.动力装置的选择动力装置包括主机、辅机、发电机以及传动装置等,需要经过细致的选择和匹配。

主机的选择需考虑对船舶长期经济性、航行质量及维修费用等方面的影响。

辅机的选择也要考虑船舶使用余量和系统协调性等因素。

2.燃料系统设计燃料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燃料的种类、质量、储存方式等。

燃料储存安全性、储存位置、操作方便性等要点都需要考虑在内。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燃料的经济性和可再生性,从而为船舶的长期使用成本做准备。

3.冷却和排放系统设计冷却和排放系统是动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设计时需要考虑排放要求和不同运行状态下的冷却效率。

与此同时,冷却和排放系统也需要注意经济性和实用性,确保在合理的控制下,能达到长期使用的效果。

船舶控制系统的研究与优化设计

船舶控制系统的研究与优化设计

船舶控制系统的研究与优化设计一、引言船舶控制系统作为船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船舶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经济效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航行技术的不断提高,船舶控制系统的研究和优化设计需求日益增长。

本文将对船舶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和优化设计方法进行探讨。

二、船舶控制系统概述1.船舶控制系统的作用船舶控制系统是指用来控制船舶运行的各种设备和仪器的集合。

它的作用在于维持舵机、发动机、锚泊系统等所有设备在合适的工作状态下,从而保证航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具体包括如下功能:(1)保证船舶的定位;(2)确保船体方向和描迹的稳定;(3)对船舶航行速度、转向半径等参数进行控制;(4)保证船舶的平稳运行;(5)保证船舶与外界通信的连贯性。

2.船舶控制系统的组成船舶控制系统的组成包括以下部分:(1)桥舱面板:是操作员控制船舶所有设备的主要设备;(2)确保船体方向和描迹的稳定,主要由航向控制器和自动舵系统组成;(3)对船舶航行速度、转向半径等参数进行控制,主要有船速控制器和制动系统组成。

三、船舶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船舶控制系统是船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研究现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发动机控制技术的研究目前,发动机控制技术主要采用全电子控制系统。

这种系统通过控制发动机的电子装置来分配燃料量和空气量,掌握着发动机的有效效率和建设性能,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2.舵机技术的研究船舶控制系统中的舵机技术,其控制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1)机械传力控制:通过经典的伺服技术对转向快慢的正反反应信号进行控制;(2)液压控制:通过液压变形和通过液压推动舵机实现。

此间,由于液压的大储存性能,液压舵机有较强的扭矩保障能力,且能够完成较大转角的操作;(3)电子控制:通过利用电子科技、液压科技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对电磁阀进行控制,遂毫无传递环节,能够制造出更加精密的舵机。

3.锚链电动绞盘系统的研究船舶的锚泊系统主要采用电动绞盘来控制锚泊。

不平衡力在船舶和航海中的应用和控制

不平衡力在船舶和航海中的应用和控制

不平衡力在船舶和航海中的应用和控制船舶和航海领域中,不平衡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平衡力可以帮助航行器在水中或空中保持平衡,并对船舶的控制和操纵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不平衡力在船舶和航海中的应用和控制方法。

一、不平衡力在船舶中的应用1. 平衡调节船舶在航行时会受到各种外部力的影响,如风力和海浪。

不平衡力可以帮助船舶在受到这些外部力的干扰时保持平衡。

通过调节不同船舶部位的重量分布,可以产生对应的不平衡力,以调整船舶的姿态和平衡状态。

2. 航向控制在船舶的航行过程中,保持正确的航向是至关重要的。

不平衡力可以通过操纵船舶的舵和推进器来实现航向控制。

通过调整不平衡力的大小和位置,船舶可以迅速改变航向,以适应不同的航行需求和环境变化。

3. 操纵灵活度不平衡力还可以通过调整船舶的重心位置和船舶结构的设计,提高船舶的操纵灵活度。

船舶在受到操纵指令时,通过产生适当的不平衡力,可以更加灵活地转向、加速或减速,以适应不同的航行需求和应对突发情况。

二、不平衡力的控制方法1. 负荷分配船舶的不平衡力可以通过调整船载货物的分布来控制。

合理地分配货物的重量,可以使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保持平衡,降低不平衡力的影响。

各个货物舱室的重量分布应该根据船舶的设计和运载要求进行合理规划,以最大程度地减小不平衡力的出现。

2. 增设平衡装置船舶上可以增设一些专门的平衡装置来控制不平衡力。

例如,在船底增设平衡块,利用其重力可以产生平衡力,帮助船舶维持平衡状态。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船舶的推进器位置和数量,以及增设舵面调节系统来控制和调整船舶的不平衡力。

3. 自动控制系统现代船舶和航海系统通常会配备自动控制系统,以实现对不平衡力的精确控制。

这些系统基于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可以自动检测和分析船舶的姿态、重心和不平衡力等参数,然后通过控制舵、推进器等执行器,实现对船舶的自动控制和调整。

结论不平衡力在船舶和航海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控制价值。

通过合理应用不平衡力,可以保持船舶的平衡和稳定,实现船舶的灵活操纵和航行控制。

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

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

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一、引言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现代化船舶的核心控制装置。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越来越复杂、高效、智能化。

本文将重点讨论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二、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1. 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由船舶动力系统、船舶导航与位置系统、船舶管理与监控系统、船舶通信系统和船舶自动化控制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组成。

2. 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根据船舶所处的各种不同工况和航行状态,自动地对船舶进行动力、导航等方面的控制,保证船舶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三、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1.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之前,需要对所要控制的船舶的工作环境、不同工况和航行状态进行充分的了解。

2. 设计思路根据前期所做的准备工作,对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确定数据采集和处理方式,建立系统控制逻辑和数据传输方式,并进行可靠性、安全性和智能化的设计,同时需要对系统进行测试和验证。

四、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化1. 优化目标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化目标主要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使用成本,提高船舶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2. 优化方法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的优化:选择适当的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类型,使其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可靠性;(2) 系统控制逻辑的优化:优化调整控制逻辑,提高系统对不同工况和航行状态的适应性;(3)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式的优化:优化数据采集和处理方式,提高系统数据的精度和稳定性;(4) 数据传输方式的优化:优化数据传输方式,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和丢失,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结论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是船舶的核心控制装置,对保证船舶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设计合理的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通过不断优化,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船舶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使用成本,使船舶更加智能化。

船舶动力系统的控制与优化

船舶动力系统的控制与优化

船舶动力系统的控制与优化船舶动力系统是船舶的核心部分之一,控制和优化船舶动力系统对于提高船舶的性能和降低燃油消耗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船舶动力系统的结构、控制策略、优化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船舶动力系统的结构船舶动力系统主要包括动力源、传动装置和推进器。

动力源通常采用柴油机、涡轮机、气轮机等,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传动齿轮、离合器、变速箱等,推进器则包括螺旋桨、水推器、喷水推进器等。

船舶动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工作中互相配合,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

在实际工作中,各组成部分都需要配合船舶的航行状态和环境条件进行相应地调整和优化。

二、船舶动力系统的控制策略1、动力源控制策略动力源的控制策略主要包括荷兰常数控制、最高效率控制、双轴控制等。

荷兰常数控制:柴油机经常在满负荷工况下运行,荷兰常数控制策略是一种智能控制方式,可实现发动机以最高效率,保证最佳效率工况下运行。

最高效率控制:通过计算出柴油机的最高效率转速,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修改发动机的转速来达到最高效率,保证发动机的运作效率达到最大化。

双轴控制:柴油机和电动机的领域也可以通过控制缸压和配气,确定输出功率。

这种控制策略可以在住宿区中实现低负荷和缓慢速度的控制。

2、传动装置控制策略传动装置的控制策略主要包括减速箱的设计和控制、换档控制等。

减速箱的设计和控制:减速箱可以是伺服控制,也可以是开环控制。

不同的控制方式需要选择适当的控制策略。

同时,减速箱的结构可以采用多速度结构,可以使传动态能尽量小化。

换档控制:换档是机械化的过程,在实际中需要进行连续变速和平顺换挡。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单电子装置将被用到比传统机械挡升下更多地应用。

3、推进器的控制策略推进器的控制策略主要包括控制螺旋桨的角度、控制推进器的拉力等。

控制螺旋桨的角度:螺旋桨的角度和颜色影响着推进器的效率,需要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在不同的航行状态下实现换档、调节角度等。

控制推进器的拉力:推进器的拉力和速度成正比,需要根据航行状态进行相应的反馈控制,以达到最佳的拉力效应。

船舶运动控制及各部件的协调优化设计

船舶运动控制及各部件的协调优化设计

船舶运动控制及各部件的协调优化设计船舶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其稳定性和控制性能直接影响着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船舶的运动受到海洋环境、船舶结构、动力系统等因素的影响,掌握船舶运动控制技术和各部件的协调优化设计是保证船舶航行安全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一、船舶运动控制技术船舶运动控制技术是指通过控制船舶的运动参数来实现船舶的稳定性、操纵性以及航线的维持。

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舵柄控制系统船舶的舵柄控制系统是一种直接控制舵角的系统,其主要由船舵、舵机、舵机控制器、操舵台等组成。

舵柄控制系统通过舵盘旋转到一定角度来控制舵片的旋转,从而控制船舶的运动方向和姿态,实现航线的维持和船舶的操纵。

2.船速控制系统船速控制系统是控制船舶航速的系统,其主要由船舶主机、舵机、推进器等组成。

船舶主机通过控制转速来控制推进器的旋转速度,从而调整船速。

船速控制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保持航行的速度稳定和控制船舶的运动方向和姿态。

3.姿态控制系统姿态控制系统是保证船舶的稳定性的关键系统,其主要由船舶姿态传感器、船载控制系统、阻尼器等组成。

姿态控制系统通过实时监测船舶的姿态参数,运用控制算法来控制阻尼器的调整,从而保证船舶的稳定性和操纵性。

二、船舶各部件协调优化设计船舶的各部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它们的优化设计直接影响着船舶的性能和船员的操作。

船舶各部件协调优化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船舶结构优化船舶的结构是船舶各部件的基础,对其进行优化设计能够提高船舶的强度和稳定性。

结构优化的主要目的是减小船舶离心力和摇摆力的影响,提高船舶的刚度和稳定性。

2.船舶动力系统优化船舶动力系统是船舶的主要推进部件,其优化设计能够提高船舶的运动速度和操纵性。

动力系统的优化主要包括发动机型号、船舶推进器的数量和安装位置、配套设备的调整等方面,从而达到提高船舶动力性能和降低能耗的目的。

3.船舶电子系统优化船舶电子系统是保证船舶运动控制技术实现的重要部件,其优化设计主要关注电子系统的功能性和耐久性。

控制系统中的船舶与海洋工程控制

控制系统中的船舶与海洋工程控制

控制系统中的船舶与海洋工程控制船舶和海洋工程领域的控制系统是确保船只和海洋结构物在运行和操作中处于安全和可靠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对于保证航海安全、优化船只性能以及海洋工程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船舶与海洋工程控制系统的相关方面,以及设计和实施这些系统的挑战与方法。

1. 控制系统在船舶中的应用船舶的控制系统主要涉及舵机、推进系统、动力系统和导航系统等。

舵机用于控制船舶转向,推进系统则负责提供船舶的前进动力。

动力系统包括主发动机和辅助发动机,对船只进行动力供应。

导航系统则是确保船只安全航行的核心部分。

这些控制系统的协同工作使得船只能够有效地操作和控制,确保航行安全与顺利。

2. 船舶控制系统的设计挑战船舶控制系统的设计面临着多个挑战。

首先,船舶的动力系统通常涉及多种能源和能源转换机制,如化石燃料和电力,需要综合考虑不同能源之间的转换效率和可持续性。

其次,船舶的控制系统还需要考虑到船只自身的结构和稳定性,以及外部环境因素(如波浪、风力等)对航行的影响。

此外,船舶控制系统还需要满足各种安全标准和规定,确保船只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理。

3. 海洋工程中的控制系统应用海洋工程项目中的控制系统应用主要涉及海洋平台、海上风电场和海洋矿产开发等领域。

海洋平台的控制系统用于确保平台在恶劣海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海上风电场的控制系统则用于控制风力发电装置的位置、风向和功率输出等。

在海洋矿产开发方面,控制系统可以用于操作和控制深海采矿设备,确保开采作业的高效和安全。

4. 海洋工程控制系统的设计挑战海洋工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也存在一系列挑战。

首先,海洋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控制系统需要具备较高的鲁棒性和适应性,能够应对不同海况、气候和工作负荷。

其次,海洋工程往往需要长期操作和监控,因此控制系统必须具备可靠性和故障自诊断的能力,以及对海底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

此外,海洋工程项目通常是大规模和复杂的,要求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多个设备和系统的集成与协同工作。

造船生产进度主要制约因素及应对措施

造船生产进度主要制约因素及应对措施

造船生产进度主要制约因素及应对措施造船生产进度是指完成一艘船舶所需时间的总和。

造船生产进度主要受限于以下四个因素:人力、物流、设备以及技术。

一、人力造船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工人协同工作,而工人又分为高、中、低级别。

但是生产过程中,高、中级别工人的身体疲惫、病假或者外出有事等原因会导致生产进度减缓,人员不足的情况也是影响造船生产进度的原因之一。

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1. 追求人员流动性,实现资源平衡。

2. 制定班组考核标准,对工作状况进行定期考核,以提高工作效率。

3. 增加技术培训和改进技术之间的追求平衡,为操作员提供更多技术支持。

4. 统一协调,确保干部教育质量,提高员工生产技能水平。

5. 联合团队之间的真正合作,向所有成员明确目标,保证员工的共同目标和价值观。

二、物流制约了船舶制造速度的另一个因素是物流问题。

当造船中的部件物流不畅,会造成生产进度的滞后,从而导致生产时间变得更长。

为解决这一问题,制造商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 实行物流管理科学化,深入挖掘并发扬物流作业效率,增加成本收益。

2. 对物流流程进行详情的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存在的短板并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 配备现代化物流技术,例如物料搬运装置,以提高物料运输速度和效率,减少设备等待时间。

4. 优化物流网络,开展按需定制,实现对产业链化的管理。

三、设备大量的生产设备及其维护工作也影响了造船生产进度。

尽管它们是最先进的技术产品,但它们需要经常调整和维护保养。

替换老化或过时的设备或部件将有助于提高生产速率。

此外,应重视备用设备的准备:1. 提前作备用处理,避免发生机械故障或停机。

2. 对设备和车间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运转的安全和稳定,并减少预防性维护时间。

3. 鉴定设备和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完成数据库的录入和监测,必要时采取实施替换措施。

4. 为设备调试和修护编排计划,使需求与生产效率相平衡。

四、技术技术水平不仅仅源于设备,也存在于生产过程的其他方面。

造船的基本设计知识点

造船的基本设计知识点

造船的基本设计知识点船舶设计是指根据船舶的用途、载货量、航行速度、航程等要求,通过确定船舶的形状、结构、机械设备等参数,以满足船舶的性能要求并确保船舶的安全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造船的一些基本设计知识点。

一、船舶类型与用途船舶根据其用途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货船、客船、油船、散货船等。

每一种船舶都有其独特的设计要求,包括载货量、速度、航程等。

二、船舶的结构船舶的结构包括船体、船底、船舱、船舱盖等。

船体是船舶的主体部分,承受着外界的压力和载重的作用,其横剖面的形状对船舶的航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船舶的稳性船舶的稳性是指船舶在受到外界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平衡和稳定的能力。

船舶稳性的设计是为了保证船舶在各种工况下都能保持平稳,不发生倾覆。

四、船舶的推进装置船舶的推进装置主要包括船舶主机、螺旋桨等。

船舶主机是船舶的动力来源,螺旋桨则是用于推进船舶前进或倒退的装置,两者的设计和选型对船舶的性能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五、船舶的电气设备船舶的电气设备包括发电机、电气控制系统等。

这些电气设备的设计要考虑到船舶的特殊工况,例如防水、防火等要求,以确保船舶的安全和可靠性。

六、船舶的通信与导航设备船舶的通信与导航设备是船舶的重要配备,包括雷达、GPS导航系统等。

这些设备在船舶的航行安全和导航准确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七、船舶的安全装备船舶的安全装备包括救生船、救生衣、消防设备等。

这些装备的设计要满足相关国际航海安全规定的要求,以确保船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

八、船舶的船员生活设施船舶的船员生活设施包括船舶的船舱、厨房、卫生间等。

这些设施的设计要满足船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并确保船员能够在船上长期居住和工作。

以上是造船的基本设计知识点的介绍。

船舶设计的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到各方面的要求和因素。

只有合理的设计才能使船舶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安全可靠性。

不同类型的船舶在设计过程中可能还会有一些特殊的设计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考虑。

大船设计原理知识点总结

大船设计原理知识点总结

大船设计原理知识点总结在大船设计的过程中,有一些关键的原理和知识点需要考虑。

本文将对大船设计原理进行总结,包括船体结构、稳性与浮力、推进系统等方面。

一、船体结构船体结构是大船设计中最基本的一部分,它决定了船舶的强度和稳定性。

船体结构主要包括船壳、船底、甲板和舱室等组成部分。

1. 船壳船壳是船体结构的外部护舷,保护船舶免受外部环境损害。

船壳还承担着承载船体重量和外部载荷的作用,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 船底船底是船体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承受着船舶的重量和各种外部力的作用。

船底通常采用双底结构,以增加船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3. 甲板甲板是船体结构的上层部分,承受着货物和船员的重量,并提供工作和生活空间。

甲板的设计必须考虑到荷载分布、甲板结构强度和防护等因素。

4. 舱室舱室是船体结构中用于存放货物、燃料和其他设备的空间。

舱室的设计要考虑到货物安全、舱盖强度和船舶稳定性等因素。

二、稳性与浮力稳性和浮力是大船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它们决定了船舶的安全性和平稳性。

1. 稳性稳性是指船舶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保持平衡的能力。

船舶的稳性由善于要素组成,包括重力系数、浮力系数和形心位置等。

稳性的计算和分析对于船舶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2. 浮力浮力是指船舶浮在水中受到的向上的浮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挤掉的水的重量。

浮力是船舶能够浮在水上的基本原理,同时也是确定船舶载重能力和船舶结构的重要指标。

三、推进系统推进系统是大船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决定了船舶的速度和操纵性。

1. 发动机发动机是船舶的动力来源,常见的船舶发动机包括内燃机、蒸汽机和电动机等。

发动机的选择要考虑到船舶的功率需求、燃料效率和排放要求等因素。

2. 螺旋桨螺旋桨是船舶推进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转化为推进力。

螺旋桨的设计要考虑到船舶的速度、载荷和操纵性等要求。

3. 舵系统舵系统用于控制船舶的方向和转向,包括舵和舵机等设备。

造船系统的平衡与控制

造船系统的平衡与控制

造船技术Shipbuilding Technology制作:大船重工科技部情报室日期:2004年7月29日来源:《外高桥造船技术》2004.1.造船系统的平衡与控制(提要)本文分析平衡与控制的内涵及其途径,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和管理思路。

平衡是目的,控制是手段,通过控制过程的方法达到系统的平衡,即进度平衡、质量平衡、负荷和能力平衡等。

20世纪中后期世界造船的中心已经移到东亚,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和中国,而中国在世界造船总量中的份额远小于日、韩,仅占5-7%左右。

进入21世纪,我国造船能否有本质上的突破,造船产量上缩小与日、韩的差距,这与造船理念的更新、技术和管理上进入新的更高的档次密切有关,所有这些必须求实地去思考和解决。

本文从造船系统平衡和控制达个角度,结合生产实际探索实现造船系统平衡及达到控制的方法。

1造船系统因造船系统的复杂和特殊性,构成了认识系统和控制系统的难度。

该系统有大量规模不等、互为输入、输出和控制的“过程”组成。

总的大过程为原材料、设备和造船规格书、法规和规范以及工厂能力资源的输入、输出为符合各项要求的船舶。

以单船为主线,首先是生产准备过程,其中最核心的是设计过程,再是船舶建造和交船过程,后一过程是以前一过程为条件的,且过程有时处于并行运作态势。

造船系统可以简单地用图1来表示。

造船系统的两次转换体现了现代造船设计的先进度,可以实现一体化设计,作为生产设计即设计以计划为导向的作业任务包。

通过这个过程设计了生产、设计了管理、设计了物流、设计了成本、设计了价值的增值和转换过程。

它的本质就是完成“纸面造船”过程,为后面的实物造船提供了完整、详实、准时、准确、可靠的作业和管理的唯一依据。

因此生产设计不是简单的船体作业图纸设计,而是全过程的作业任务包设计,它规定了船舶生产全过程,正是这些过程印证了船舶生产。

图1造船系统船舶生产运作过程造船系统是由严密的组织体制来运作和管里的,其对应的体系即为造船模式,即是其存在和运作关系之和。

浅谈船舶船体建造中的控制要点王天行

浅谈船舶船体建造中的控制要点王天行

浅谈船舶船体建造中的控制要点王天行发布时间:2021-09-02T01:10:59.201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4期作者:王天行[导读]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整个造船行业也因此而获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

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江苏扬州 225211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整个造船行业也因此而获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

同时,我国整个造船产业的发展,使得所运用的技术以及检验理念愈发的完善。

为进一步提升船舶的建造质量,就需要相关人员对船舶建造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精准的检验。

本文主要是结合船舶建造的实际过程,提出在船体检验中应当重点予以控制的要点,希望这样的研究能够对该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助益。

关键词:船舶建造;船体建造;控制要点近几年以来,我国的船舶产业发展速度非常快,造船的总量也上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造船中心国家之一。

当然,船舶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诸多机遇的同时,也给船舶检验部门带来了许多新的压力和挑战。

做好船舶质量的把关工作,逐渐成为目前船检工作中的重要工作,是一项不容忽视且必须长期重视的重要工作。

本文通过结合船舶检验中的实际体会,从船舶建造过程中的船体建造方面的控制要点进行阐述,希望这样的研究可以促进船检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一、船舶中心线理论线的精度要点控制在船舶建造的过程中,所有的构建安装都应该确保合理准确,都不能随意而为之,都需要严格参考标准理论线,否则就不能够实现船舶设计的原始计划结果,最终就会导致船舶的重量、重心以及稳定性等船舶的各项性能都偏离了最初设计的要求。

因此,对于各种理论线的精度进行控制,对于船舶建造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船舶建造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持怀巨细无遗之意识,通过各种手段对船台基线到船舶的龙骨中心线以及各种构建的安装理论线的精度进行严格的控制。

在现如今的阶段,很多的民营造船企业已经具备能够建造万吨级船舶产品的能力,分段建造的造船工艺在民营船厂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发展,但是由于船厂的管理水平以及工人的整体素质相对还不是很高,这些人员在船舶建造的过程中对于精度有所忽视,在建造的过程中没有严格地按照理论线进行施工。

船舶设计原理

船舶设计原理

船舶设计原理船舶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一艘船舶时所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和原则。

船舶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船舶在航行中能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操纵性和航行性能,同时还要考虑船舶的结构强度、船体形状、动力系统等方面的设计。

船舶设计原理涉及到船舶的各个方面,是船舶设计的基础和核心。

首先,船舶设计原理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船舶的稳定性。

船舶的稳定性是指船舶在航行中受到外部力作用时能够保持平衡的能力。

船舶的稳定性设计包括静态稳性和动态稳性两个方面。

静态稳性是指船舶在静止状态下的平衡能力,而动态稳性则是指船舶在航行中受到外部扰动时的平衡能力。

在船舶设计中,需要根据船舶的使用环境和功能要求来进行稳性计算和设计,以确保船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其次,船舶的流线型设计也是船舶设计原理中的重要内容。

船舶的流线型设计是指通过对船体形状的设计,使船舶在航行中能够减小阻力、提高航行速度和燃油效率。

流线型设计需要考虑船舶的船体形状、船尾设计、船舶的水动力性能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流线型设计,可以使船舶在航行中具有更好的航行性能和经济性。

另外,船舶的结构强度设计也是船舶设计原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船舶在航行中会受到各种外部力的作用,如波浪载荷、风载荷等,因此需要对船舶的结构强度进行设计和计算。

结构强度设计需要考虑船舶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荷载计算等方面,以确保船舶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和安全性。

最后,船舶的动力系统设计也是船舶设计原理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船舶的动力系统设计包括船舶的主机选择、推进器设计、船舶的动力性能计算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动力系统设计,可以使船舶具有良好的航行性能和经济性能。

综上所述,船舶设计原理涉及到船舶的稳定性、流线型设计、结构强度设计和动力系统设计等方面。

在船舶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船舶具有良好的航行性能和安全性能。

船舶设计原理是船舶设计的基础,对于船舶的设计和建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大船的稳定原理有哪些应用

大船的稳定原理有哪些应用

大船的稳定原理有哪些应用1. 稳定原理概述大船的稳定原理是指大型船只在海上行驶过程中保持稳定的物理原理。

船只需要在各种海况下保持平衡和稳定,以确保船身安全,并使乘客和货物免受影响。

以下是大船的稳定原理的应用。

2. 重心和浮力•大船的稳定性主要依赖于船舶的重心和浮力之间的平衡关系。

•船只通过将其重心保持在浮力的中心点上,以保持平衡和稳定性。

•这可以通过调整货物和乘客的分布,或通过使用稳定设备和技术来实现。

3. 动态稳定性•动态稳定性是指船只在受到外部力量作用时保持稳定的能力。

•船只可以通过改变船体的形状和设计来提高其动态稳定性。

•例如,通过将船体设计成有弯曲曲线的形状,可以增加船只在波浪中的稳定性。

4. 稳定性设备•大船使用各种设备来保持稳定性,以应对不同的海况。

•船只通常配备有稳定翼、稳定球、稳定舵等设备,以调整船只的稳定性。

•稳定翼可以在船只的两侧自动调整位置,以抵消海浪和风力的影响。

•稳定球可以根据船只的倾斜情况自动调节其位置,以保持平衡。

•稳定舵则通过调整船只的舵角来控制船只的稳定性。

5. 稳定性计算和测试•船只的稳定性通常需要进行计算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安全规定。

•根据船只的设计和用途不同,稳定性计算可以使用数学模型进行,也可以进行实际的测试。

•船只的稳定性测试通常包括倾斜试验和水动力试验,以评估船只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

•这些测试和计算可以帮助设计师和船只操作人员了解船只的稳定性,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持船只的稳定性。

6. 风险管理•大船的稳定性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船只运营者需要了解船只的稳定性原理,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潜在的风险。

•这可能涉及到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来改善船只的稳定性,以及在船只运营过程中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7. 稳定性在航海中的应用•船只的稳定性原理在航海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船员选择最佳航线和航速,以及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应对不同的海况。

•船只的稳定性也可以用于设计和改进海上建筑物和海上设施,以提高其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船技术Shipbuilding Technology制作:大船重工科技部情报室日期:2004年7月29日来源:《外高桥造船技术》2004.1.造船系统的平衡与控制(提要)本文分析平衡与控制的内涵及其途径,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和管理思路。

平衡是目的,控制是手段,通过控制过程的方法达到系统的平衡,即进度平衡、质量平衡、负荷和能力平衡等。

20世纪中后期世界造船的中心已经移到东亚,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和中国,而中国在世界造船总量中的份额远小于日、韩,仅占5-7%左右。

进入21世纪,我国造船能否有本质上的突破,造船产量上缩小与日、韩的差距,这与造船理念的更新、技术和管理上进入新的更高的档次密切有关,所有这些必须求实地去思考和解决。

本文从造船系统平衡和控制达个角度,结合生产实际探索实现造船系统平衡及达到控制的方法。

1造船系统因造船系统的复杂和特殊性,构成了认识系统和控制系统的难度。

该系统有大量规模不等、互为输入、输出和控制的“过程”组成。

总的大过程为原材料、设备和造船规格书、法规和规范以及工厂能力资源的输入、输出为符合各项要求的船舶。

以单船为主线,首先是生产准备过程,其中最核心的是设计过程,再是船舶建造和交船过程,后一过程是以前一过程为条件的,且过程有时处于并行运作态势。

造船系统可以简单地用图1来表示。

造船系统的两次转换体现了现代造船设计的先进度,可以实现一体化设计,作为生产设计即设计以计划为导向的作业任务包。

通过这个过程设计了生产、设计了管理、设计了物流、设计了成本、设计了价值的增值和转换过程。

它的本质就是完成“纸面造船”过程,为后面的实物造船提供了完整、详实、准时、准确、可靠的作业和管理的唯一依据。

因此生产设计不是简单的船体作业图纸设计,而是全过程的作业任务包设计,它规定了船舶生产全过程,正是这些过程印证了船舶生产。

图1造船系统船舶生产运作过程造船系统是由严密的组织体制来运作和管里的,其对应的体系即为造船模式,即是其存在和运作关系之和。

一个合乎造船规律、稳定和高效的造船模式,是实现现代船舶生产运作的基础。

造船系统运作过程就是不断地平衡和控制的过程,一个合乎造船规律、合乎本厂造船实际的船舶生产体制,易于达到全方位的平衡乃至控制的系统即是现代造船模式。

2平衡造船系统中的平衡指资财平衡、负荷和能力平衡、质量平衡、物流平衡和后勤支持平衡,还有责任与权力平衡,系统只有处于平衡之中才能取得稳定和高效,运作体系才能正常运转。

反之,则会处于一种低效、内耗和失控状态,将与原来设想的目标有差距,企业如果长期处于这个状态将会崩溃。

上述六个平衡关键是资财平衡,它是企业是否健康发展的晴雨表。

资财平衡是财务运作过程中投入和产出的平衡,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资财平衡的有效手段,三年乃至五年的造船企业滚动计划是建立在财务平衡基础上的造船线表(如图2),是企业战略性决策,但是线表会随着船舶经营和生产情况而变更,即所谓滚动。

全面预算管理其关键在于“预算”两字,只有先预算才能做到预控,而做到预算其基础是中间产品导向型的工程分解,最后落实到作业任务包的计划、工时、场地和物料消耗,从而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价值的增值和成本的消耗,可测定各班组的效率和工时的单价,这里指的工时单价需要全厂平衡。

造船系统中能力与负荷平衡是有序实施造船计划的前提。

能力包括起重设备、作业场地、人员、其它主要施工设备等的能力,所有这些资源能力可以用“资源数”来表示,所谓“资源数”是表征一个船厂各种资源在内的综合指标值。

负荷可以用工时数及对应作业任务包的重量特征、场地特征来表示,可以统称为负荷数,建立计划即是寻找资源数与负荷数的平衡点,如果为了一定要完成某一特定周期内的工作,系统则要求加班或外协,全厂负荷与能力平衡图如图3所示。

能力与负荷首先是总体平衡,它应体现全厂范围内的工种平衡、各车间相互间的平衡、各车间内各工种的平衡等。

平衡是动态的,均衡生产是平衡的目标,造船计划是平衡在实际生产中的运作依据。

责任与权力平衡是实现生产指挥系统畅通和有效管理的基础,无论是班组,还是一个车间或是生产中心,都需要明确他们的责权范围,在责权范围上进行有效地运作。

所谓管理就是预测、预见、预计各类矛盾和问题,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并寻求平衡。

造船进度和质量有时表面上会出现矛盾,但是事实上是一致的。

质量可以是工作质量也可以指产品质量,造船质量它是许许多多的中间产品质量的概括,由作业阶段形成质量链。

只要符合质量标准的项目就是合格的,就是好的。

稳定的生产质量就是质量平衡,质量不合格就谈不上生产进度,质量稳定会确保生产进度按计划运作。

物流平衡包括内部物流和外部物资供应物流。

各工序、作业阶段、车间之间的为内部物流,物流的形式为托盘和对应某一作业阶段而完成的中间产品。

一个高效率的船厂,其内部物流一定是畅通和有节奏的,天天“打老虎”这个企业或是系统生产体系,或是生产平衡有问题。

外部物流是总装化造船的保障,物流管理中订货以系统为单位,到货以区域/类型/阶段为单位到货,并与厂内物流相匹配,实施物流管理的流动量控制。

后勤支持是确保人员正常工作、生产正常进行的系统,也包括设备维修、水、气、电的供应等通称为工务保障。

设备维修要求快速反应,紧急事件要求有预案。

3 控制成本可控、计划可控、质量可控、环安可控,面对复杂的造船系统如何来实施可控?因控制的目的和手段都是平衡,所以应寻找一套科学管理的办法来取得造船系统的平衡。

控制的对象是系统,面对造船系统,能够得到控制的前提是造船系统的工艺流程稳定、模式的稳定,没有稳定的工艺流程无法实施平衡和控制的,抑或是短暂的平衡,图4为外高桥造船主工艺流程。

图2造船线表图3全厂负荷与能力平衡图造船计划是船舶生产进展情况的集中体现,取得造船计划的平衡运作是控制的目的,也是成本可控运作的基点,没有生产进度的成本控制是没有意义的。

质量要求高,一般来说成本就高,因此质量须以一定的标准来衡量,符合质量标准的就是好的。

3.1造船计划的控制时限计划法(Frame Time Planning FTP)是把工作时间规定在一定的期限内,从最早、最粗的未来2-3年的船厂长期计划,发展到最短最精细地安排指定日期的生产任务(日工作计划)。

在开始阶段时限较长,所包含的工作量也较模糊。

随着设计的深入,时限可以进一步细分,直至将工作限制在一个时间小区间。

该方法以船台(船坞)分段(总段)搭载计划为最高计划,按不同级、不同时限编制车间半年度计划,工段月度计划、班组周计划和操作人员日进度计划。

时限计划法是控制计划的方法,包括两个方面,即从大到小逐步分解和细化,又从小到大逐级控制和累积。

工时累积曲线(S型曲线)分析法是时限计划法的核心,工时累积计划指单船工时累积、各主要工种累积、各车间工时累积、全厂综合工时累积,从时限上看有长期、年度、月度、周间、日间等,有新船工时累积计划、在建船舶工时累积计划、完工船舶工时累积计划等等。

工时累积既有对原始数据的分析,又对现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掌握了各种工时积累也掌握了人力和设备等“资源数”的需求。

FTP法和工时累积的基础是数据反馈分析和物量/工时数据分析,只有建立在作业任务包基础上,建立一系列规定措施后才能提炼FTP和工时累积。

3.2质量控制ISO9000要求组织建立体系文件,最大限度地按质量标准来运作,包括管理职责、产品过程控制、不合格品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等等,就是以体系文件来控制质量。

质量体现在稳定上,如何使产品质量稳定,做到流动检查,甚至做到免检,这是我们所追求的。

平面分段机械化流水线,所生产的平直分段、平直片状小分段由于非人为因素少,机械化程度高往往可做到流动检查或免检,这样对控制流水线的节奏、生产进度和提高流水线的产量都非常有利。

我们常讨论日、韩船厂的生产效率高,其平台利用率和船坞利用率是我们的几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质量稳定,能取得船东和船检的信任。

做到质量稳定其中生产设计一定要到位,因为生产设计包含生产管理,生产作业方式,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乃至生产成本。

“质量是干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已经成为制造业的共识。

作业人员是质量的直接创造者,无论是加工、装配、焊接还是涂装,都需要人去干,产品质量跟人有密切关系,为此,就应该让人按标准去干:另外一方面设法提高作业人员的素质,人员的素质是取得稳定质量的基础;质量与生产工具和设备有关,设备稳定和可靠是产品质量稳定的保障。

质量体系下的作业标准或作业指导书十分重要,它使所有作业人员规范化和按标准操作,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质量事故出现,减少废返,以利于成本控制。

3.3环安控制环境与安全控制是综合设计、现场管理、工装工具、作业标准的完备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没有安全的环境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是无法想象的。

环安控制始于设计,因为设计确定了作业阶段、吊装方式、脚手架,以及临时工艺开孔和加强,应该说设计是环安的源头。

所有作业文件和标准应该包含环境与安全作业在内。

4全面预算管理和控制成本、员工激励4.1全面预算管理和控制成本船厂的全面预算管理不仅在于造船成本的分块,而且还在于以中间产品为过程控制点,预测预控物流引起的价值流增值变化。

它是一个在确定预算框架下的动态过程,其对象是中间产品的增值和成本。

全面预算管理首先是单船(或项目)的成本在船舶包括设计到交船(可以把保修包括在内)全周期范围上的变化预测,叠加所有年内船舶的成本活动即可求得全年的成本变化和总值,同样可求得增值过程的变化和累积曲线,只有按预定计划实施的船舶生产过程,成本是最低的,否则成本增加,利润减少。

预算管理实施的关键是可靠的数据反馈,这些数据包括完成任务包工时实际消耗工时、资源消耗量、设备场地占用数据和辅助人力配置数据等,只有累积这些中间产品生产过程的数据才有可能建立预算,通过这些数据的综合分析研究实际成本的累积、计划成本的累积、工时累积等,有效地理出各预算项目的动态管理图表。

成本控制关注点在于精益生产,研究作业过t程的消耗、成本和价值增值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的消除不必要浪费。

如钢材的提高,即是减少必要浪费的举措。

前面已经论述了成本管理与计划的密切关系。

通过精益造船规范作业的行为,作业人员按最少成本的要求工作,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里的有效即中间产品的增值大了,也即系统上中间产品链得到价值的整体增加。

生产总量的提高,是建立在新效率上的公司整体行动,改变了公司整体计划,使计划在新的效率标准上运作。

4.2 激励员工员工的价值在于创造,人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具备一定素质的人进行产品设计、作业和管理是实现中间产品价值增值的前提。

造船系统平衡和控制的中心工作是激励企业员工创造价值。

一方面在岗位上按设定效率工作,无须个人发挥,完成计划中的物量,且在计划中完成,不提倡超前;另一方面建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环境,创建具有丰富内涵的企业文化;同时强调物质待遇与个人创造相联系,体现个人的价值,这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