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合集下载

课文《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教案

课文《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教案

课文《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理解《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这篇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演讲文体的理解和写作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优秀演讲的欣赏和认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演讲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难点:分析演讲文体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演讲文体的重要性,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教师提问,创造学生对演讲文体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

2.预读(10分钟)•学生阅读《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这篇课文,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标注重难句和生词,以便后续深入学习。

3.配对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在讨论中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理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教师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详细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演讲文体的特点。

5.小组演练(20分钟)•学生按小组分工,模拟梁任公演讲的场景。

•学生可以选择课文中的某一段落或者自己编写一段演讲稿进行演练。

•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并进行反馈。

6.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回顾演讲文体的特点和语言运用。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展示对优秀演讲的欣赏和认同。

四、教学评价1.书面评价: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的读后感,评价这篇演讲文章的优点和不足。

2.口头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演练中互相评价,评价同学的表现和改进建议。

五、拓展延伸1.学生可以选择其他优秀演讲文本进行阅读和分析,提高对演讲文体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学生可以通过模仿优秀演讲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自己的演讲实践,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及反思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及反思

一段简洁的文,一个简单的人——《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及反思罗婕一、教学设想1.单元设置《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是写人记事散文单元的最后一篇选文。

单元学习要求是能透过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

我对这一要求的理解是通过学习,让学生能体悟到写人叙事并不是对事情、人物单纯、平面的叙述描写上,应该是通过对事情、人物的叙述、描写,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或观点,换句话说也就是写人叙事在选材中时要紧紧围绕自己最想表达的那一核心情感上的。

另外,这一要求也恰恰是对高中学生写作文的一个提升方向。

2.学情分析写人记事散文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也不能说是熟悉。

不陌生是因为在初中阶段学生学过《背影》、《我的母亲》、《我的老师》、《枣核》等叙事散文,说不熟悉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写人记事散文”这一概念在初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更多的是看成记叙文来讲,学生对记叙、描写的方法应该是有所了解的。

因此,在高中阶段就应对散文这一文体特征要更强调,让学生明白叙事散文中叙事的意义。

3.文本分析郑桂华老师在《散文教学内容开发的路径与原则》一文提到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要有“辨体”、“识人”、“断文”、“定点”四个步骤。

在这一理论的提示下,我对文章进行了分析思考。

“辩体”:这是一篇典型的写人记事的散文,作者集中笔墨写了在一次演讲中所感受到的一个真实的梁启超;“识人”:梁实秋先生认为散文的美,美在恰当,不应有太多枝节,太繁冗的,有“割爱”的主张理论,他的散文风格简洁淡雅;“断文”:一次演讲,就让梁实秋终身念念不忘,让惜墨如金的他为此写过三篇文章,足以见得梁启超在他心中的地位。

梁实秋在文中两次提到这是一篇动人的演讲,他被梁启超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哪到底是怎样的魅力呢,这就值得探究。

另外,这篇不足千字短小而精彩的文章恰恰体现出梁实秋本人的散文主张。

“定点”:根据以上分析,联系自身的教学特点,我将教学内容确定为品人之“简单”及文之“简洁”,设计的话题就为“一段简洁的文,一个简单的人”。

《记粱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整理精校版)

《记粱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整理精校版)

《记粱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必修教案0708 08:38::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性格;掌握细节描写以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了解梁任公及梁实秋其人,认识启超先生的优秀的性格、气质和修养和人格魅力;学习作旁注的阅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梁实秋对师长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掌握细节描写以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完成下列练习1.梁实秋,中国家、家、家。

191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23年留学美国。

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

主要著作有《》、《》,译著《莎士比亚全集》,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2.大家学过历史,对本文的主人公梁启超有什么了解?3.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生字、多音字及形近字辨析。

莅校()迥乎()精悍()步履()谦逊()激亢()屏息()试泪()蓟北()涕泗()箜篌()饮:(饮恨)屏:(屏住)(饮牛)(屏障)履:()履行屐:()木屐屡:()屡次屦:()草屦拭:()拂拭弑:()弑君试:()试验轼:()苏轼箜:()箜篌倥:()倥偬炯:()目光炯炯迥:()迥然不同(二)速读课文,理清结构第一部分(1)简述演讲的背景第二部分(29)具体描述演讲的过程和效果第三部分(10)对梁启超的评价(三)品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总结写法1.文章对一次演讲中的梁任公作了精彩生动的描写。

请找出这些描写的语句,仿照示例做些旁注;这些描写反映了梁任公先生什么特点?①示例:“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

”——办事认真,学问和书法的修养都很好。

②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

(明确:肖像、神态描写,既写外貌又写神采。

“风神潇洒”“光芒四射”夸饰,表达对梁任公由衷的赞美之情。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趣味式导入:清末时有一位十岁的少年,一天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

一进家门,他便被院里一株蓓蕾的杏树迷住了,并偷偷地折下了一枝,遮掩在宽大的袖筒里。

谁知,他的这一微妙之举,恰恰被父亲和朋友的家人看在眼里。

他的父亲教子甚严,但又不好当面开口,便匆匆走进客厅安然落座了。

父亲总为儿子这件事惴惴不安,一心想不露声色地训示儿子一番。

筵席开始了,父亲灵机一动,便当众对少年说:“开宴前,我先出一上联,如能对好,方可举杯,否则,只能为长辈斟酒沏茶,不准落座。

”少年不知父亲的用意,毫无思想准备,但凭腹中的才学,自信不会出丑,于是满口答应下来。

父亲略加思索,作出上联:“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

这少年听后一惊,恍然大悟,但也未显失色,随口对来:“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

对联一经出口,堂前喝采不已。

父亲早忘了那件不体面的趣事,他被儿子那字字珠玑、音韵铿锵、对仗工稳的下联陶醉了。

那么,同学们猜一猜,这个少年是谁呢?他就是——梁启超,是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主人公。

我再给大家出一道竞猜题,请根据我对他的描述猜一猜他是谁?1、他的原名叫梁治华。

2、成就: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3、作品:《雅舍小品》《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4、作品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

5、他用近40年时间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还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他就是──梁实秋(1903-1987),20世纪华语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任公,即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

曾追随康有为参与百日维新运动,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

辛亥革命后,出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

后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又与段祺瑞合作,出任财政总长。

晚年任清华大学研究员教授,一生著述达千万字,编为《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一生致力于救国,然而幻想能通过君主立宪这种较平和的方法,与当时的革命党人发生矛盾,后依附于袁世凯、段祺瑞政府,想借助他们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救国理想,结果反被他们利用、玩弄于股掌之中,这使他格外痛苦。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优秀5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优秀5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优秀5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篇一课文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

大约在1921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

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

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

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

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

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

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

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衷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精选3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精选3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精选3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1【教学目标】根据语文新课标“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的要求,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与技能:⑴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表达交流能力。

⑵学会“写人凸显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学会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⑴感知伟人的人格魅力。

⑵塑造自我美好心灵。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__。

__题为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所以品文和品人是这篇__的`重点。

所谓品文就是品赏__。

所谓品人就是品评人物。

品文是从教书的角度观照这篇__,重在赏析__的写人技巧,以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

品人是从育人的角度观照这篇__,重在关注人物的性格、品质,以对学生的心灵进行熏陶,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评价标准】只要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如下方面有一点收获,就应该给予鼓励和肯定,并作出适时的恰当的评价。

如:能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与人合作、共同探究;会分析、能概括;能交流、善表达等。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题及预案一、导入新课(竞猜题:猜猜他是谁?)1、他是广东新会人。

2、他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成就与贡献巨大的人。

3、他是近代维新派的领袖和学者。

4、他著作颇丰,著有148卷,长达1000余万字的《饮冰室合集》。

《诗经》中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句,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位极具人格魅力的伟大人物──梁启超。

二、课文分析(品文与品人)问题设计:梁实秋是名人,他以创作散文小品著称。

今天,我们要把他头上的光环拿下来,就当这篇__是平常人──你,我,他写的,大家试着批改他的__,给它写评语,作旁注。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14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14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14
 一、导入──认识梁启超
 1、我所知道的梁启超:
 请学生谈谈对梁启超的了解。

 2、梁启超及其子女:
 演示幻灯片:梁启超青年、中年时期的活动及其照片,梁启超子女的照片。

 3、师:下面让我们一起品读梁实秋的散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梁启超,去感受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新课──走进梁启超
 1、听课文录音:
 伴随深情地课文朗读,同学们仿佛回到了清华大学的礼堂,大师的音容笑貌如在眼前。

好,听完录音,请大家谈谈感受。

 2、学生谈初步感受。

 3、评点文章,深入感知。

 品人:
 活动:
 请同学补充:一个的梁任公
 让学生从学识和人品两方面概括,并尝试用对联形式概括。

幻灯片出示胡适致梁启超的挽联。

努力学习,报效父母。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味梁实秋简洁传神的白描手段及字里行间的普世情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本文的学习,掌握通过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体味梁实秋简洁传神的白描手段及字里行间的普世情怀。

三、教学过程引导阶段:首先请学生朗读全文,对文章有一个整体印象。

再请学生挑选出文章中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并说说理由。

这一环节大约用时20分钟。

课文研习:本课主要从语言和情感两方面入手。

先请学生找出文章中的精彩语句并加以赏析,然后讨论问题:这些细节描写刻画出了梁启超哪些方面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味文章中的普世情怀。

这一环节大约用时30分钟。

拓展与延伸:本课作业布置为仿写训练,仿照本文的写作方法,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人物,写一篇描写人物的短文。

这一环节大约用时5分钟。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朗读、讨论、仿写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资料,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请学生在课堂上即兴仿写一段人物描写,要求运用细节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方法。

作业:完成一篇描写人物的短文,要求在文中体现出人物的特点和情感。

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可以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教材、教参等基本资料。

相关视频资料,如人物访谈、人物纪录片等。

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

高中语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目标】1.圈点评注,体会精彩的人物描写,感受一代国学大师的气度、风范。

2.合作探究,领悟梁任公先生的一腔爱国情怀。

3.感染熏陶,秉承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1.圈点评注,体会精彩的人物描写,感受一代国学大师的气度、风范。

2.合作探究,领悟梁任公先生的一腔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感染熏陶,秉承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

【课前准备】独立阅读课文,和任公对话,做旁批,品评任公先生的独特魅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对话导入师:20xx年旺苍学子张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羡慕吧?〔羡慕〕师:不用太羡慕,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脚踏实地,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

知道清华大学的训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那你知道这个训是谁最先提到的吗?〔梁启超〕师:对,正是梁启超,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梁实秋所写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的梁任公,在1914年冬,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乾卦》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的“自强不息〞和《易经坤卦》中的卦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的“厚德载物"等话语来鼓励清华学子。

此后,清华人便把这8个字写进了清华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训。

我们也应该以此共勉。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梁启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90年了,但是像梁启超先生这样的人,我们是不应该忘记的,也不能忘记的。

今天,我们一起跟随梁实秋先生的文字,品文、品人,走近任公,感受他作为学者的独特的魅力。

二、抓描写〔一〕前面大家预习了课文,和任公对话,做旁批,品评了任公的独特魅力,现在,请大家说说,梁任公先生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生思考并作答。

这是同学们初读的感受,那任公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跟着梁实秋先生的文字穿越时空,回到100年前,1921年的某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清华大学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在千人翘首以盼中,任公出场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二〕品出场〔1)生齐读第3段。

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文学常识,识记字词。

(2)分析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情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讨论、旁批阅读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提升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察梁启超先生的真性情,感知伟人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1、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2、学习用点评法进行阅读分析。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梁启超的生平简介导入新课。

二、学习目标展示1、学习在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

2、学习用点评法进行阅读分析。

3、体察梁启超先生的真性情,感知伟人的人格魅力。

三、初读课文,积累字词,感受人物。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自学导航:①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利用工具书,解决疑难)。

②初步感受梁启超的人物形象(结合知识链接1,阅读课文)。

(2)自学检测:(1)词语注音叱咤(chìzhà)风云蓟(jì)北莅校(lì)激亢(kàng)(2)解释词语短小精悍:①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

②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学生自读课文,自主学习。

自学导航:点评法:“点”就是对阅读材料的有关字词句精彩语段做的各种符号(圈圈点点)。

“评”就是对阅读材料字、词、句、段、篇的理解,概括,感悟和评价。

示例:老都管喝道:【金评:从空忽然插入老都管一喝,借题写出千载说大话人,句句出神入妙】“杨提辖,【金评:增出一杨字,其辞甚厉。

】且住!你听我说,【金评:老奴托大,声色俱有。

】……”(《水浒传·金圣叹批评本》)(2)合作探究本文对一次演讲中的梁启超做了精彩生动的刻画。

请找出这些相关的精彩语句,进行点评,看看这些精彩生动的词句表现了梁启超怎样的性格、气质与修养?又是怎样完美表现的?(3)展示交流五、三读课文,难点探析。

(1)学生自读课文,探究难点自学导航:结合知识链接2.3.4内容,重点阅读第五段和第八段。

语文教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3篇

语文教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3篇

语文教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1[三维目标]1.了解文学常识,识记字词。

2.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3.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觉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2.如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诵读法[教具准备]录音机及教学磁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是戊戌变法的领导人之一。

作为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大家并不陌生,但作为一个文人,学者的梁启超又会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重温他的精彩演讲,去感受他的独特之处。

二、作者及梁任公简介1.梁实秋原名梁治华,散文家、文学评价家、翻译家。

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

2.梁启超请同学读注释①的相关介绍,教师补充。

学生明确:梁启超是广东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1895年同康有为一起“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1916年策动蔡锷反对袁世凯。

这是梁启超作为活跃政治家的一面;他曾经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小说”“小说界革命”,早年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代表性作品《少年中国说》,晚年在清华著书立说,合编为《饮冰室合集》这是他作为学者的一面。

三、板书本课字词戊戌wùxū 叱咤zhà莅lì临迥jiǒng异精悍hàn 激亢kàng 箜篌kōnghóng 蓟 jì四、具体研习课文1.提问:梁启超的演讲给听众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原句。

)明确:深刻印象。

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优秀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优秀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优秀教案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优秀教案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优秀教案1 教学目的1、理解文学常识〔梁实秋和梁启超〕。

2、学习加旁批的阅读方法。

3、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衬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4、学习在记叙中参加自己的评论和感受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教学难点】作者如何在记叙中参加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先来做一道竞猜题:猜猜他是谁。

我对他有四个描绘:1、他是广东新会人。

2、他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成就与奉献宏大的人。

3、他是近代维新派的领袖和学者。

4、他著作颇丰,著有148卷,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他是谁呢?梁启超。

同学们学过历史一定知道梁启超是个在政界叱咤风云的人物,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他的政绩呢?戊戌变法、云南起义、与康有为并称“康梁”、公车上书。

那大家是否知道他在文坛上也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呢?假如大家想认识一个真实而活生生的学者梁启超的话,就要读读梁实秋写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二、作者及梁任公简介提示:学生应明确记忆作家时从三方面着手,即生活时代、有何成就以及主要作品:成就: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作品:《雅舍小品》《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远东英汉大辞典》。

风格:幽默幽默、朴实隽永。

饮冰,形容非常惶恐焦灼。

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授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梁启超于戊戌____逃亡____后用“饮冰室主人”为笔名,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忧心如焚。

梁任公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政坛风云人物,也是学术界一位难得的才子。

课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并未从政治家的角度表现先生,而是从他的学者身份着眼表现其学识渊博以及他自由洒脱的真性情,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梁任公。

三、速读课文,给课文作旁注1、提问: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留下深化的印象呢?也就是说他在演讲时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讨论他的特点,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参照课后练习一给这些语句加旁批。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公开课教学设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公开课教学设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公开课教学设计《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公开课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公开课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公开课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梁任公的演讲特点,掌握批注式阅读这一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法和自主读文、合作交流这一过程,个性化的解读梁任公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师风范,学习梁任公身上的宝贵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批注式阅读法体会梁任公演讲时的风范。

体会梁任公充满激情演讲背后的真诚。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作者的生平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维新派的领袖、是影响徐志摩一生的恩师,他的孩子们都成为了各个领域的专家,他的长子迎娶了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大家猜出是谁了吗?对,就是梁启超,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大师,走进《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批注阅读1、出示金圣叹批水浒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批注式阅读。

2、介绍批注式阅读的常用“类型”。

明确:(1)感受式批注:阅读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不理解的地方,此种方式利于深入文本,把握文章核要。

(2)点评式批注:对于文本的内容或语言做出个性化的评价。

(3)联想式批注:意在培养发散思维,通过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联想到其他的知识,如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之前看过的一本书一篇文章等等。

3、运用学习的批注式阅读法开展个性化阅读,要求至少运用两种常用的批注类型。

(三)抓住重点,理解道理1、在学生个性化解读的基础之上,将全班分为六个小组,组内互相参照,互相启发,要求组内成员都要分享自己感受,那么在别人分享的时候也要积极地记录对自己启发的亮点,将口头的交流落实到书面之上。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精选9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精选9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精选9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下是作者可爱的编辑为大伙儿找到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精选9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整体把握全文,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理清文章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思路以及通过叙事表现人物的手法,透过具体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品悟、分析文章的能力和良好有效的阅读方法习惯,训练边阅读边标注旁批的好习惯;3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梁任公先生含蓄的敬仰之情,理解任公先生忧国忧民、关心大事的精神品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分析体会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的。

教学难点分析体会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的。

教学方法讲读法、问答法预习要求查找生字词,认真阅读文章,找出文章当中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精彩片段,并仿照研讨与练习一题做好旁注。

教学过程1、导入相信同学对于梁启超在历的成就肯定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老师补充他在学术上的成就。

创办中国近代一本新文学杂志《新小说》。

一个使用“神话”一词的中国学者。

一个提出建立中国图书馆学。

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著作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等,总约千万余字,合编为《饮冰室文集》。

作者简介。

作品:《雅舍小品》《莎士比亚全集》《远东英汉大辞典》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

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的阅读来进一步体会。

苏振元曾这样评价:他记述人物很有特点,善于撷取一、二或几个印象鲜明的片段来刻画人物。

现在我们来找出这些片段,并且进一步分析粮食去是如何通过这些片段来刻画梁启超这一人物的!2、文本解读请同学迅速浏览文章,疏通文章当中的精彩段落,待会儿请同学起来回答。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圈点评注,体会精彩的人物描写,感受一代国学大师的气度、风范。

2、合作探究,领悟梁任公先生的一腔爱国情怀。

3、感染熏陶,秉承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把握简洁生动的人物描写技巧,体会细节描写中所表现的人物风采。

教学难点:领悟梁任公先生诵读《箜篌引》时所包含的一腔爱国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率性真纯,堪为大师风范。

有这样一首诗,大家一定喜欢,会背的一起来: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是认识谁呀?他与陆小曼结婚时,有位国学大师给他们作这样一篇证婚词,也堪称天下绝唱:独此一版: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上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所离婚又结婚……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志摩、小曼,你们皆为过来人,希望你们不要再次成为再作过来人。

这样率性直爽的征婚词是谁写的呢,大家肯定已猜出做出,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近梁任公先生,感受大师气度风范。

二、解题入文,感受任公神采。

(一)解题入文。

1、齐读标题一遍;再给“任”加着重号;再响亮来读;观察发音。

待学生主动纠正:任(rén)公。

2、解释出处——《庄子·外物》:任公子制成大钩巨纶,以五十头牛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

”一年后钓到使海水震荡、白波若山的大鱼,可供浙江、苍梧一带人们共同食用。

喻高远志趣。

3、怎么不直呼其名呢?——表恭敬!(学生说)梁实秋13岁就考入了清华大学,有幸成为当时四大国学导师之首的梁启超的学生。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原创优秀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原创优秀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情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体验,激起学生想象的情感,体会人物的形象以及精神内涵。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梁任公先生含蓄的敬仰之情,理解任公先生忧国忧民、关心大事的精神品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赏析课文中对梁任公先生精彩生动的描写,以此来了解人物的特点,学习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文章中的有关细节来揣摩人物的心理,体察任公的爱国情怀,尤其是作者笔下的“热心肠”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分钟)前段时间,我们学校邀请了一个科学家和一个北大学霸给我们做了两场报告,谁还记得他们的名字?(陈光南、薛鼎)谁还记得他们讲了什么?或者说哪些细节?而梁实秋却记得25年前的一场演讲,为什么?是时间产生美吗?是因为梁是大家吗?要知道梁实秋也是大手笔、也是大家,却深深折服于一个人——梁启超。

梁启超的演讲究竟为何能令梁实秋如此称赞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板书)答案就在文中。

二、解题及整体感知(6分钟)1、梁任公是谁?为何不是“记梁启超(先生)的一次演讲”?“启超”太严肃,太正式,反而有了种距离感。

以号相称反而恭敬亲切地多,题目中还有一个词可见对梁启超的尊敬——先生,鲁迅先生、冰心先生,可以说**先生(不能,有才学、有品德的人方可称之为先生。

)在文中第一段有一句话,直接表达了这种亲切和敬仰:“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2、讲了什么,怎么讲的?(整体感知)过渡:其实,梁启超的这次演讲,就是一场学术报告,与陈光南和薛鼎先生给我们作报告一样。

为什么不叫“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报告”呢?所以,关键点在演讲二字上。

《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如果是仅仅这么朗诵,学生能记住吗?能,只是暂时的,不会跨越20多年还让作者“哀从中来”(第6段),更不会记得那么多细节?那么,梁启超是如何做到的呢?——动作(肢体语言)(如果学生反映不出,可举例《满江红》中“臣子恨”,恨的动作。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10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10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10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篇一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目标、教法与学法、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说课。

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的第9课。

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性的散文,也是略读课文,它围绕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选取了几个给作者深刻印象的片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表现了梁启超先生平凡之中的不平凡,语言简练风趣,篇幅短小精悍,感情真挚自然。

学习本文,有助于学生掌握散文的写作技巧,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

二、说学情高一的学生对梁启超已相当熟悉,文章所表现的生活中的梁任公形象以及风趣的语言无疑会引起他们极大地阅读兴趣。

与之前的《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相比,本文篇幅短小、线索清晰,也更易于学生把握和理解。

但是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对文章开掘不深,浅尝辄止。

三、说目标根据教材、学情及课标要求,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表达交流能力。

2、学会从多角度描写人物的方法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圈点批注,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知大师的人格魅力,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塑造自我美好心灵。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①揣摩语言,把握梁启超在性格、气质和修养上表现出的特点;②从字里行间的叙述中,把握作者对梁启超的感情。

难点:学习本文选取典型片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表现人物的描写方法。

五。

说教法和学法教法:1、问题引导法;2、交流讨论法;3、点拨法。

学法:1、自主学习法——搜集资料、自主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2、勾画圈点法——勾出文中的重点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3、合作探究研讨法——交流讨论,共同研读。

四、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看过央视的《百家讲坛》吗?许多优秀学者在节目中通过精彩的演讲,展示了深厚的学术修养和儒雅的学者风范,闻名全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目标]一、.了解文学常识(梁实秋和梁启超),识记字词。

二、.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

三、.课外搜集梁启超事迹,以全面了解他的人格魅力。

[学习重点]分析体会想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的。

[学习难点]学习记叙中加入作者自己的评论和感受的写法和语言的品味。

[教学过程]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任务:品味语言,了解文中的梁任公。

一、导语设计同学们,你们听过演讲吗?你能从演讲中看出演讲者的性格特点吗?梁实秋就能从演讲者的演讲中看出其性格特点,他从梁任公先生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活画出梁任公的性格特点。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去感受梁任公先生独特的性格特点。

(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介绍人物1、由于课前同学们都对这篇课文进行了预习,下面有哪位同学能主动的为我们朗读一遍课文?教师纠正字音。

2、通过他的朗读和结合书下注释,你们知道梁任公是谁么?同学们学过历史一定知道梁启超是个在政界叱咤风云的人物,有哪位同学能为老师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梁启超呢?(戊戌变法、公车上书、云南起义、与康有为并称“康梁”)大家说的差不多都是他在政治方面的业绩,你们是否知道他在文坛上也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呢?3、梁启超,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正月二十六日(2月23日)出生在广东省新会乡茶坑村。

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清光绪举人。

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赴北京参加会议,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

1896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征丛书》,次年主讲时务学堂,积极鼓吹和推进维新运动。

1898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以六品衔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

戊戌变法后逃亡日本。

初编《清议报》,继编《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受到民主革命派的批判。

但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对当时知识界有较大影响。

辛亥革命以后,以立宪党为基础组成进步党,出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

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后又组织研究系,与段祺瑞合作,出任财政总长。

五四时期,反对“打到孔家店”的口号。

曾倡导文体改良的“世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早年所作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颇有特色。

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

著述有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学等。

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4、让我们来看课文,进一步去了解梁任公先生。

三、研读课文1、同学们请思考:作者开篇就说“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这是为什么呢?明确:梁任公在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有很高的威望,两方面都可大书特书。

但作者毕竟是一个文人学者,关心学术有甚于关心政治,写学术人物比写政治人物更得心应手;再说梁任公在中国现代政治史上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而他的学术地位却是一致公认的,不可动摇的。

也许梁任公的政治行为已广为世人见识,而学术造诣为政治声名所掩,正值得为之专文彰显。

梁任公在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是能人、高师,以政治业绩为陪衬,突出其学术上的威望和影响,为下文具体描写演讲情景张目。

2、作者在第一段中又提到一些显宦,叱咤风云的人物的演讲,这又有什么作用呢?明确:用来衬托梁启超演讲给听众留下的印象深刻。

3、前面我们学过的《荆轲刺秦王》也曾用到过这样类似的手法,谁来为我们举个例子?明确:用秦武阳的“色振恐”来反衬荆轲的机智勇敢的精神。

4、好,看来同学们对前面课文的掌握还是很不错的。

我们接着来看第二段,有哪位同学能为我们读一下?我们来看“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

”这一句写出了梁任公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呢?明确:这是对梁任公先生讲演稿的描写,从侧面表现了他办事认真,学问和书法修养都很高的特点,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先生的敬仰、赞美之情。

这是一种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写人物的东西来写人,我们可要学会哟。

5、下一段,哪位同学有勇气主动为大家朗读?我们看这一句:“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这一句都描述了哪些内容?如果我们给它分为两层,你怎么来分?这句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明确:这是对梁任公外貌的描写,文字不多,但很传神。

可分为两层,前一层写身材、肖像、衣着,后一层写精神气质,也就是说既写实相,又写神采;既遵循人物固有特点,又略有夸饰,“风神潇洒”“光芒四射”就是夸饰,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由衷赞美之情。

6、第四段,可谓是这篇文章的一个小高潮,同学们在下面仔细默读这一段,结合上一段作者对梁任公外貌形象的描写,揣摩人物的细节动作,抓住人物的特点,又略有夸饰。

之后找两名同学上前面来试着表演一下。

7、同学们,你们说他们演得好不好啊?哪位同学演得更好?谁能站起来说说你的看法,如果要让你来演,你会怎么演?为什么?由此引出梁任公先生演讲的两个特点:开场——独特,声音——沉着有力、宏亮激亢。

(板书)8、作者引用梁启超独特的开场白和他特有的动作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活生生的学者形象,那么,作者运用这看似矛盾又紧密联系的搭配要表达怎么样的感情呢?明确:这是对梁任公先生演讲的开场白的描写,两句话看似有些矛盾,但却表现了梁任公先生既谦逊又自负的特点,作者就是用这种看似矛盾其实是用超常搭配来吸引读者的手法,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赞美、敬爱之情。

9、我们继续下一段,作者引用梁任公先生讲的一首古诗,谁能饱含深情的为我们朗读一遍,并说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看看它到底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悲剧?作者为什么有要特别提到这首古诗呢?明确:古今注: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

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

于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

子高还,以语丽玉。

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

丽玉以其曲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

首句,劝诫。

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不能渡,不能渡,渡河就是死亡,所有的人甚至渡河者自己,都清楚地知道这一点;次句,质疑。

为什么渡河?既然一切的理由皆告知渡河的荒诞,为什么竟然还是去了?到底是什么超越了死之恐惧的力量,令他毅然而行?三句,结局。

渡河导致的死亡,这个悲剧,是可以避免的,只要他服从任何一个不渡河的理由。

但是一千个不渡河的理由也不能战胜一个渡河的冲动,悲剧是注定要发生的(冲动是魔鬼啊);末句,追思。

悲剧发生了,后来者哭泣呼喊,也无力遮挽,无法改变,结果又回到原来的困惑上:为什么渡河?究竟是什么驱使一个人急急奔赴死亡?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强大的疯狂的人格力量。

作者引用这首古诗是通过写自己的一次切身经历,勾起了对梁任公先生讲过的《箜篌引》的回忆。

这些内容交代了梁任公先生演讲的精彩以及他的演讲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影响,二十余年而不忘,作者用了以结果写效果的方法,从侧面间接描写了梁任公先生演讲的精彩,用的是衬托方法。

10、教师范读第七段。

学生思考:文中说“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这说明梁启超的演讲有什么特点?明确:生动有趣,吸引人,抓住了听众的心。

(板书:动作——生动有趣)11、学过前面几段,我们又迎来了这篇文章的另一个小高潮,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文章的第八段。

谁能为我们朗读一下?看这段为我们展现了梁启超演讲的什么特点?明确:本段记叙了梁任公先生演讲得十分投入,紧张之处,先生的演讲变成了表演。

先是动作描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

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大师的演讲声情并茂,自由洒脱,酣畅淋漓。

接着,重点抓住一“哭”一“笑”两个细节,真是传神写照。

(板书:表情——成为表演、酣畅淋漓)12、作者着力刻画梁任公先生讲到戏剧《桃花扇》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而且格外动情,这一细节说明了什么?明确:《桃花扇》是反映抗清复明主题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反映抗击安史之乱的,二者都有鲜明的爱国主题,而梁先生演讲之时又恰值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先生忧国忧民之情略见一斑。

13、第九段,文中说“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强烈多少倍!”这段话对你的写作与口语表达有什么启示?谁来谈谈?明确:无论写作还是口语表达都要发自内心,带有真情,只有这样,才能打动别人。

14、最后一段,教师范读。

谁能概括这一段段意?明确:点明梁任公作为学者的主要特点,结束全文。

四、课堂总结在那如火如荼的苦难岁月,梁任公的政治主张屡屡因时而变,但为人处世的原则始终未变。

他重感情,轻名利,严于律己,坦诚待人。

无论是做儿子、做丈夫、做学生,还是做父亲、做师长、做同事,他都能营造一个磁场,亮出一道风景。

明镜似水,善解人意是他的常态,在某些关键时刻,则以大手笔实写爱的海洋,让海洋为宽容而定格,人间为之增色。

在风云际会和星光灿烂的中国近代人才群体中,特别是在遐迩有知的重量级历史人物中,能在做人方面与梁启超相提并论的不多。

五、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仔细揣摩梁任公的人物特点。

用一二百字概括出梁任公先生给你的印象。

2、思考:怎样理解“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的深刻含义?3、再阅读一两篇梁实秋的短小的文章。

第二课时课时任务:由梁任公先生的形象特点转到梁实秋的写作特点。

一、温故知新1、学生齐读课文。

2、好,通过齐读,看出大家回去都仔细阅读了全文,很好。

昨天我们学习了《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

首先,我们先解决昨天老师留的课后思考题。

怎样理解“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的深刻含义?明确:梁任公先生是应清华学校之邀来演讲,清华学子对梁任公怀有无限的景仰,是因为梁任公先生的学术文章有启迪作用。

在二十世纪初动荡变革的时代,为青年的上进而欣然应邀,热情讲演,实属难能可贵,这是一;在当地文坛教坊多少人问政治而不专心学术,学问难以做到梁先生的境界,令人生憾,这是二;做学问的人,应当向梁先生学习做学问和做人,这是三。

短短几句,让人感悟颇多。

3、上节课我们主要讲了梁启超的演讲特点,这节课我们再来看看梁启超本人的自然特点。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为我们概括一下?明确:外貌——神采短小精悍、步履稳健,气质——风神潇洒(板书)4、大家对他的生平和主要业绩有了初步了解,那你们是否知道梁启超年轻时的一些趣事呢?教师介绍:他从四岁开始,就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认字,并随祖父阅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的主要经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