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鸿门宴》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鸿门宴》
一.教材分析
《鸿门宴》一文文言现象较多,且学生较易理解与掌握,历来是高中文言文教学中颇受重视的文章之一,同时本文人物众多,形态迥异,栩栩如生,故事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内涵丰富,耐人咀嚼,是高中生学习文言文具有典范性的文章之一。我把《鸿门宴》设计成三课时,第一课时在介绍背景、作家及作品的前提下,重在让学生读懂课文,第二课时则重在掌握常见文言现象,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三课时则重点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形象。今天我说的是第三课时的设计。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
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2.能力目标:
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学习司马迁身遭凌辱、发愤著书的精神,从容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2)认识造成项羽悲剧的根本原因,吸取“骄兵必败”的教训。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项羽”这个主要人物形象,把握故事情节。
难点: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
四.学情分析
文言文年代久远,高一的学生虽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历史故事与历史人物也颇感兴趣,但对一些文言观察还感陌生,甚至有畏难情绪.因此教学中夯实学生的古汉语基础知识是很重要的,但这还远远不够.教材选用的文言文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积淀,对提升学生的精神品味,人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深入涵咏品味文本,使学生身临历史情境,直入文本深处,与人物产生灵魂的感染与共鸣,在更深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课内文言文,自发阅读课外文言文的兴趣与热情.
五、教学方法
1.目标导学:即根据相应的学习内容设立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通读课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在本文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主要体现为分组归纳和小组讨论交流等。
七、课时安排:3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学要点
设计三个问题,由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完成对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说明领袖人物性格事业成败的影响。理清情节发展脉络,熟读一、二、段,背诵三、四段。
一、导语
请学生欣赏两首诗
(一)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这首楚刺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二)
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二、学生浏览文章,了解文章情节。
三、讨论思考
1、鸿门宴是《史记》流传下来的一段史事,这个词现在的意思是比喻不怀好意的宴请。人们一提到它想到的不是宾主言欢而是剑拔弩张、险象环生。那么既然是宴席,就要有座次之论,那么在鸿门宴上座次是如何安排的呢?这能说明什么?
探究学习:“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増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古代礼仪,宴会中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北向,西向为侍坐。可见在鸿门宴中,项王、项伯是首席,范増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是侍坐。
宴设于项羽帐中,刘邦虽为宾客,却得不到尊位,可见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也可见双方力量对比的悬殊,刘邦处境堪虞,但刘邦却能泰然处之,可见起能屈能伸。而项氏集团内部,谋士范増的地位还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膜,事不可谋,已初见端倪。
2、处于矛盾冲突顶峰时,人物之间的称谓,往往能体现人物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试分析课文中宴会前后的称谓变化,判断人物之间的关系。
明确:“鸿门宴”事件发生时,项羽为诸侯上将军,刘邦因起兵于沛,人称沛公,都还未称王,但文中,张良三次称刘邦为“大王”,前两次只有他自己在场,后一次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他们君臣同心协力,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的雄心壮志。项伯、范増、项庄都是项羽的部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君王”,显然是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称王称霸是理所当然的心理状态。而张良、樊哙虽是刘邦的部下,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迎,自然也称项羽为王。刘邦毕竟身份不同,用语不能过于阿谀,所以在项伯、项羽面前六次称项羽为将军,只有最后一次与张良谈话时,称项羽为“项王”,一方面他明知项羽称王是迟早的事,另一方面,是在他自己部下面前,无失身份之虞。由这些称谓来看,刘邦集团处处恭恭敬敬,低声下气,以臣下的身份尽力满足项羽的自尊自大的心理。
3、“鸿门宴”是在什么情况下谁为谁设的宴会?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鸿门宴”的结果对项羽不利,归根结蒂是谁之过?为什么?(或鸿门宴上,范增周密布置欲杀刘邦,项羽意欲为王,在众目睽睽之下刘邦为什么能逃离鸿门宴的?)
明确:学生可能从内部团结与分离来答。可引导学生从人物性格对事件的影响来谈。
1.项羽(出身于楚国一个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