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_王喜军
血清药物化学应用于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思路探索
亚非【I引利用旋复代赭汤和胃降逆、化痰下气之功效,进行了旋复代赭汤加味防治CINV的研究,以恩丹西酮疗效做对照,对CINV的防治效果进行临床自身交叉对照研究,结果发现中药组对PDD化疗和非PDD化疗的止呕有效率分别为92.7%和93.5%。
高于西药对照组(87.8%和87.1%)。
中药组呕吐完全抑制率自用药后逐渐上升,特别对延迟性呕吐有较好疗效。
且中药组恶心的抑制过程快于对照组,厌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无毒副作用发生Ⅲ】。
龙洪光Bu以陈皮、竹茹、茯苓、枇杷叶、半夏各12g,白参、沙参、麦冬、煅瓦楞子、自术各10g,丁香、甘草各5g,黄芪30g,大枣10g,生姜5g组成健脾止呕汤,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连服5El,配合应用恩丹西酮,对治疗延迟性呕吐,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寸向农等懈3以具有健脾益气、降逆止呕功效的温胆汤加减方并用胃复安与地塞米松两种价格低廉的止吐药治疗消化道肿瘤患者出现的CINV。
证明该方法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且价格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曾宝珠旧1以疏肝健脾、和胃降逆之中药化疗止呕方配合恩丹西酮治疗CINV,研究发现,中西药合用者疗效优于单用西药者。
4讨论近年来,随着5一HT3受体阻断剂等西药的投人临床,CINV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该类药物本身也有其不良反应,且价格昂贵,常需要联合使用,增加了患者的费用。
中医药的配合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提高疗效、减低副作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方面都是单纯西医或中医所不能及的。
但因中医对CINV的辨证分型还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发展。
因此,中医辨证分型有待明晰,以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
中西医结合疗法已是大势所趋,有待于我们做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1BoardT.BoardR.TheRoleof5一HTsub3ReceptorAntagonistsinPreventingPoetopemtiveNauseaandVomiting.AssociationofOperatingRoomNurses.AORNJournal.2006:83:209—2172Roita,FTonalaM,Basurtoe。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学科的形成及发展
理论 内涵及技术方法 。我们认 为 中药血 清药 物化学是 以经典 的药物 化学研究 手段 和方法 为基础 , 运用 现 代分离 技术及多 维联用技 术 , 析鉴定或表 征 口服 中药后 分 物血 清 中移行成 分 , 明其 活性 与 中药 传 阐 统药效相关性 , 定 中药药效 物质基础并研 究其体 内过 程 的应用 学科 。 确 该文章 的发表 , 动 了中药血清药 推
62 [ r c neadTc nl yM dri t no rdt nlC ieeMe in n t i dc ] 3 Wol Si c n eh o g ̄ o enz i a i a h s d e o a o fT i n d i a dMa r Me i o ce ea a
2 1 第十二卷 00
第四期
 ̄V 1 2 N . r o. o 1 4
中药血 清药物化 学学科 的形成及 发展
d i 1 . 6 /i n 17 — 8 92 1 . . 9 o: 03 9js .6 4 3 4 .0 00 0 9 .s 4 2
从血清 中分 离鉴定 药物活性成分 的工作 可追溯到 2 世 纪 3 O 0年代 , 国科 学家多 马克 ( D m g . 德 G・ o ak) 从 口服百浪多息后 的动物体 内分离 出其代谢 产物 , 发明 了至今还行之有 效的著名抗 菌药一 磺胺并 获得 了 13 99 年 的诺 贝尔 奖 ,这一 伟 大 壮 举 可谓 血 清 药 物 化 学 的开 端 。然 而 , 后 该 方 面 的研 究 却 沉 寂 了 , 该 诞 生 的血 此 早 清药 物 化 学 推 迟 了 5 年 。 到 2 O余 直 O世 纪 8 O年 末 , 日本 学 者 鹿 野 美 弘 和 田代 真 一 教 授 才 以不 同 的形 势 开 展 了从 口服 汉 方 药 物后 大 鼠血 中分 析 活 性 成 分 的 工作 , 田代 真 一 还 初 步 提 出 了血 清 药 理 学 和血 清 药 化 学 的 概 念, 但遗憾 的是并未 由此建立起血清药 物化学 的理论及方法学体 系。 2 O世纪 9 O年代初始 , 基于 8 0年代末期 血清 药物化学 的研究 现状 , 我在鹿 野美 弘先 生 的研 究室开展 了大量 中药及方 剂的血清药 物化学研究 实践。 97年 , 19 在药 物与人体相互 作用 等学术思想 的指导下 , 依据 中医理 、 、 、 理论 体系 , 法 方 药 以及 中 药仿 剂 多 成 分 协 同作 用 特 点 , 提 出 了 适 合 于 中 药 方 剂 有 效 成 分 研 我 究 、 剂配伍 规律研究 及方剂 多成 分药代 动力 学研究 , 方 以及 中药 有 效 部 位 群 认 定 的 “ 药 血 清 药 物 化 学 ” 中 理 论 及 研 究 方 法 ( : 国 中 医 药 报 ,9 7年 6月 1 注 中 19 6日 ) 0 1年 1 。20 1月 , 在 “ l世 纪 国 际 生 药 学 研 究 战 我 2 略研讨会 ” 上做 了题为 “ 中药血 清药 物化学 的理论 与实践 ” 的大会 报告 , 中药 血清 药物 化学 的理论 内涵 对 及应用领域进行 了较详细 的阐述 。 0 1 20 年底 , 我们 的研究 团队完成 了“ 中药血清药 物化学方 法 的建立 与实 施 ” 统 研 究 工 作 , 中 药 血 清 药 物 化 学 完 成 了 由 理 论 向研 究 实 践 的 过 渡 , 系 使 中药 血 清 药 物 化 学 的 理 论 及 方 法 实现 了系统化及规 范化 , 该项 研究 工作获 20 0 2年 国家 科技进 步二 等奖 。20 0 2年 , 们在 《 我 世界科 学技 术 一中 医药 现 代 化 》 表 了 “ 药 及 中药 复 方 的 血 清 药 物 化 学 研 究 ” 文 , 发 中 一 明确 阐 述 了 中药 血 清 药 物 化 学 的
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注射剂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注射剂研究中的应用探讨刘占京李学林2 马静2(1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1;2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河南郑州450000)摘要目的:针对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利用进程中几回出现不良反映事件,探讨开展中药注射剂再评价工作的重要性。
方式:查阅相关文献,分析总结血清药物化学用于中药注射剂再评价研究的特点。
结果与结论:血清药物化学作为一种新的现代化研究手腕,应该纳入中药注射剂再评价体系,以弥补中药注射剂基础研究的不足,为中药注射剂的研究开拓新的领域和冲破口,故对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注射剂研究中的应用及意义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血清药物化学Application of Serum Chemistry in Researching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jectionLiu LI Xue-lin2MA Jing2(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College of TCM, Henan Zhengzhou,450000;College ofTCM,Henan Zhengzhou,450008)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serum chemistryAbstract: objective:To aim directly at adverse ev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课题来源:“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编号:86056);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子课题(编号:2009ZX09502—030);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编号:)通讯作者:李学林(1960—),男,河南省郑州市,主任药师,硕士,从事中药上市后再评价和中药的应用形式的研究。
Tel(2)。
(TCM) injection frequently occurred in the process of clinical use, investigating the important of carrying out re-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Methods: relevant literatures were reviewed to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earching re-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with serum chemistry method.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Serum chemistry as a new and modern research method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TCM injection re-evaluation system, to make up basic research shortage and open up new areas and farmers for researching on TCM injection, so discuss on the applic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serum chemistry in studying on TCM injection.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以药物化学的研究手腕和方式为基础,运用多种现代技术,分析鉴定中药进入机体后血清中移行成份,研究其药效相关性,肯定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并研究其体内进程的科学[1]。
血清药物化学应用于中药复方的研究现状
万方数据
中药与ll盏床—P矗血,7noc),口nd优inics旷C仇inBse胁把rio^知dic。
的两种药效成分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存在较 大差异,该结果提示中药是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 的,其中一种有效成分的药物动力学不一定能代表其 他成分的体内过程。
201
1;2(2)
・55・
[3]姜霞,何再安,刘焱文.银翘散血清药物化学研究[J].湖 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9(4):15. [4]王喜军,张宁,孙晖.六味地黄丸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J].中国天然药物,2004,2(4):219. [5] 孙健,温庆辉,李夏,等.黄连解毒汤及其含药血清的化学 成分及抗肿瘤作用对比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3l (18):152.
[参考文献] 衷敬伯,王阶,王永炎.方剂的复杂性与中药新药开发 [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5):321. [2] 房方,李祥,陈建伟.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09,1(5):144. [8] [7] [6]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旨在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深入研究中药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转化过程,从而揭示中药有效成分的体内动态变化规律。
本文旨在概述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动态及其发展趋势,以期为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将回顾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发展历程,介绍其研究背景和重要意义。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重点关注近年来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有效成分分析、药代动力学研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以及中药配伍禁忌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如中药成分的复杂性、体内环境的动态变化以及实验技术的局限性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关注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如高通量筛选技术、代谢组学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中药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和药效物质基础,为中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展望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中药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和中药现代化需求的提升,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将在中药质量控制、新药研发、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也应看到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深入发展。
二、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动态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其研究的主要目标在于探讨中药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后的真实成分,从而揭示中药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也呈现出许多新的动态。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先进的分析技术如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核磁共振(NMR)等被广泛应用于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中。
这些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通量的特点,可以更准确、快速地分析中药在体内的代谢成分,从而揭示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进展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年第27卷第18期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进展王睿【摘要】中药血清药理学是指将中药或中药复方经口给动物灌服一定时间后采集动物血液、分离血清,用此含有药物成分的血清进行体外实验的一种实验技术。
本文对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动物的选择、动物给药方案、含药血清的处理、含药血清的添加量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分别做出评价,阐明了血清药理学在现代j’药,rF为中药体外药效研究的重要性。
【关键词】血清药理学研究进展中药血清药理学是指将中药或中药复方经口给动物灌服一定时间后采集动物血液、分离血清,用此含有药物成分的血清进行体外实验的一种实验技术。
1984年由日本学者首次提出,国内90年代初开始探索,近10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中药药理的研究。
以中药血清药理学代替中药粗提物进行体外实验,避免了中药直接体外用药的一系列干扰,其实验条件又更接近于药物在体内产生效应的内环境。
不但能反映中药及其代谢产物的药理作用,而且能反映可能由药物诱导机体内源性成分所产生的作用,更接近药物在体内环境产生的真实过程。
目前血清药理学实验研究报道较多,现综述如下:1实验动物的选择不同种属的动物,血清成分不同,人与动物血清更存在差异。
陆慧晶[11认为:原则上,选择动物时应尽量选与人类生物特性近似的物种,制备血清的动物应与获取离体器官、组织细胞的动物相一致,从而缩小或避免动物血清之间以及动物血清和人类血清之问在理化、生物等特性上的差异,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刘成海等【2]提出,在体外培养实验中宜采用同一种单一血清,既为细胞提供营养,又为药物载体,还避免了多种血清的干扰。
动物常采用大鼠、小鼠、兔、豚鼠等来制备Iln清。
一般家兔和大鼠应为首选。
这些动物与人类生物学相似,同时又易获得,一般动物给药前禁食不禁水6至12小时为宜。
2动物给药方案2.1给药途径一般多用口服(灌胃)给药方式制备含药血清,其他方式给药亦可使药物入血,同时中药新型制剂不断产生,也可以用注射、皮肤、粘膜、呼吸等给药途径来试验制备含药血清。
六味地黄丸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_王喜军
收稿日期 2004 04 08基金项目 国家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基金 获奖项目 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讯作者 王喜军: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Tel:86 451 82110818,E mail:xijunw @sina com 六味地黄丸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王喜军1*,张 宁,孙 晖,孙文军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哈尔滨150040摘 要 目的:对六味地黄丸的血清药物化学进行研究。
方法:建立六味地黄丸及口服六味地黄丸后大鼠血清的HPLC 指纹色谱分析方法;分析比较六味地黄丸、缺味处方、单味生药以及各组分给药后所得血清样品,鉴定口服六味地黄丸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来源生药及其代谢产物。
结果:口服六味地黄丸后从血中发现了11个入血成分,其中4个为新产生的代谢产物;7个成分为六味地黄丸所含成分的原型,其中有一成分虽为地黄中所含成分的原型,但其它两种药材也能代谢产生,对其体内的量变有共同的贡献。
结论:血中移行成分及代谢产物将成为六味地黄丸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其来源生药为六味地黄丸的主要药物,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六味地黄丸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血清药物化学;代谢产物;指纹图谱中图分类号 R931.71,R9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3651(2004)04 0219 04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以传统药物化学方法为基础,综合应用多种现代技术,分析鉴定口服中药后血清中移行成分,研究其药效相关性,确定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应用学科[1]。
应用本方法已经成功地完成了茵陈蒿汤的生物药学研究,首次阐明了该复方的作用机理[2,3];进行了地黄血清药物化学的初步研究[4]。
本实验进行了六味地黄丸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六味地黄丸出自宋朝钱乙 小儿药证直诀 ,是 滋阴补肾 之首方,现临床上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目前,对六味地黄丸的成分及药效研究较多,但有关的成分研究大多只限于成分的定性、定量的分析,针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很少;有关药效的研究也多只集中在免疫调节作用方面。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系统方法学_中医方证代谢组学_王喜军
doi: 10. 4268 / cjcmm20150103
[收稿日期] 2014-12-0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81470093) [通信作者] 王喜军,教授,Tel: ( 0451) 82110818,E-mail: xijunw@ sina. com
13
2015 年 1 月 第 40 卷第 1 期
其次,就具体方 法 而 言,经 典 的 植 物 化 学 分 步 提 取 药 效 追踪分离的方法,从中药中成功获得了一批活性成分,诸如 抗疟新药青蒿素[12]、治疗老年痴呆病的石杉碱甲[13]、治疗心 脑血管病的川芎嗪[14] 等。然而,受收率及活性测试方法的 限制,许多成分停留在结构鉴定水平。此后的生物活性导向 分离( bioactivity guided isolation) 方法,加速了活性成分的发 现[15-16],但是此方法是一条以发现新化合物和活性成分为主 要目的的研究模式,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最低层面( 活性 成分) 上进行研究,一味地去研究中药中到底含有什么成分, 什么成分能在体外药理实验中显示活性,往往使研究走入唯 单一成分论的误区。此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不能反映成 分的体内生物转化(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更不能反映方剂中 药物之间在吸收、分布等方面的相互作用。伴随着研究的深 入及技术的进步,众多学者已认识到如此所确定的活性成分 不能称其为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达成了nuary,2015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现状
等 进 行 了综 述 。
关 键词 :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研究方法; 进展 D O I 标识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 08 - 0 5 . 2 0 1 3 . 0 8 . 0 7 9 中图分 类号 : R 2 8 5 . 5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8 - 0 8 0 5 ( 2 0 1 3 ) o 8 - 1 9 7 8 03 -
Cu r r e n t s t u d y o n s e r um p ha r ma c o c h e mi s t r y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h i n e s e me di c i ne
WU Yu n s u o d e, L I N G Xi a o , B AO L i e r , YI L i
( C o l l e g e o f C h e m i s t r y a n d C h e m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U n i v e r s i t y , H o h h o t 0 1 0 0 2 1 , C h i n a )
文献综述◇
中药 血 清 药 物化 学研 究 现 状
乌 云索德 , 领 小 , 包力 尔, 伊 丽
( 内蒙古 大学 化学 化工 学 院 , 内蒙古 呼和浩 特 0 1 0 0 2 1 )
摘要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主要研究血清中的外源性物质, 观测血清中活性物质及其作用和代谢规律, 是最近发展起
中药血清药理学及血清药物化学研究进展
中药血清药理学及血清药物化学研究进展作者:代启良来源:《健康之友·下半月》2020年第04期【摘要】本文重点整理和分析了最近几年中药血清药理学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情况,不仅涵盖了药物血清的制备和药物血清与疗效的关系,而且还包括血清药物化学在提高中药质量控制标准中价值作用。
同时,还归纳出血清药物化学和血清药理学在体外药效研究中优缺点,大胆提出了中药血清指纹图谱同微透析取样技术的联合使用,从而有效促进中药血清药理学和血清药物化学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中药;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物化学【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4-0288-011 血清药理学与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的提出日本著名药理学家田代真一在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提出了血清药理学。
田代真一认为中药经口服吸收后,需要借助体内胃肠道菌群的代谢和排泄才能充分发挥重要治疗效果。
因此,中药和其他复方中存在的生物活性成分都属于中药经过人体生物转化后的产物。
当这些产物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以后,将与血浆蛋白结合,顺着血液流向靶器官和组织。
所以,传统的体外药效学实验方法,一旦直接将中药水提液直接加入细胞反应体系和离体组织中,其药物生物活性和血清化学成分远不如静脉给药或整体口服药物疗效。
2 血清药理学研究2.1选择含药血清供体动物为了取得可靠的实验数据结果,避免和降低动物血清与人类血清在生物、理化等方面的不同,专家学者们需要选择与人类生物学特性非常接近的动物制备含药血清,从而更加真实地模拟人体内部环境。
现阶段,家兔和大鼠是常见的实验室动物。
在探索菝葜抗炎活性部位时,谢长等人发现健康动物是不能有效诠释病理状态下药物入血活性成分和活性成分代谢过程。
相关研究人员需要结合药效试验结果来进一步确定选择模型动物还是健康动物。
2.2合理设计给药方案现代方式是在原处方用量基础上,增加3-20倍,根据目标成分,对患者连续给药5-7个半衰期。
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及其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进展
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及其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进展发表时间:2019-12-30T14:02:53.85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6期作者:汤丽[导读] 血清的药理化学主要是研究血清中的化学物质,摘要:血清的药理化学主要是研究血清中的化学物质,观察血清中的外源性活性物质及其作用和代谢规律。
药理活性物质的基础研究是阐明中药作用机制的关键,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基础。
阐明中药药理活性物质的基础,寻找适合于复杂中药系统研究的方法,一直是中药及其化合物研究的难点和关键问题。
由于绝大多数药物只能通过血液循环起作用,因此研究过渡血液成分和传统药物的代谢产物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中药物质;基础中药化学血清是传统的口服中药的基础上,依据中药口服后只有移行人血的成分才可能发挥药效,现代开采和综合分析技术的原型药物口服后血清中含有及其代谢产物的分析研究,通过这种方式,中药直接、快速、有效的成分物质基础,同时证明了中药的机制和辅助作用,加快和促进了药物的研究和开发。
一、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概念和研究进展中药及化合物在我国中药中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中药成分复杂,特别是中药复方未知的基础,非物质的物理常数,直接阻碍中药复方中药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和中药化学药物血清现场的确需要血液中为角色(胃肠道的直接作用和药物使用情况外,这种精神,通过研究传统或复方口服后吸收入血,动物的活性成分和间接、快速检测机制,研究中药复方治疗探明成分的传统,也值得为澄清作用机理、新陈代谢和草本植物和生物转化的化合物,以及随后的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
直接口服人血消化道或食物成分或消化液后的中医消化酶和植物次生代谢物在体内分解代谢的血液被吸收或肝微粒体酶P450()的代谢活性代谢物或某些激素引起的生理物质,无论物质手段,多亏了绝大多数流向各组织、器官的血液病变的支架,发挥各自的作用。
因此,给药后血清是真正的“制剂”,血清成分是直接作用于中医体内的物质。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进展
采用HPLC-ELSD法对复方酸枣仁汤及其君药酸枣仁有效部位的血清样品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溶剂法制得的复方总皂苷血清样品的HPLC色谱图中有9个主要色谱峰,其中保留时间为33.26 min的色谱峰与酸枣仁皂苷A色谱峰一致,从大鼠血清样品中检测到枣仁皂苷A等成分。
1中药血清药物化,日本学者田代真一第一次提出了“血清药物化学”的概念,随后更多的学者参与了进来。在我国,王喜军等[3]陆续提出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概念及理论”、“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理论及实践”,完成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方法的建立与实施”的系统研究工作,明确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定义,即以药物化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为基础,多种现代技术综合运用,分析鉴定中药口服后血清中移动成分,研究其药效相关性,确定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并研究其体内过程的应用学科。
1.2.3给药方案的确定两种给药方案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即传统方式,给药剂量,次数,途径均按照原方要的规定进行折算;现代方式,提高给药剂量连续多次,或以主要成分的“稳态浓度”为指导,确定给药时限[5]。
1.2.4采血时间及采血方式的确定末次给药后0.5~0.6h以内,分次由门静脉及下腔静脉采血,通过在线检测而确定。
2.2.1复方五仁醇胶囊[15]
分别采用HPLC指纹图谱和UPLC-MS/MS分析制剂主要成分及大鼠灌胃给药后血液中产生的药源性成分,制剂HPLC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26个,鉴定成分7个,分别为人参皂苷凡Rgl、人参皂苷Rhl、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予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灌胃给药后血清中产生药源性成分13个,其中8个为制荆原形成分,其余5个为代谢产物,8个原形成分中4个得到鉴定,分别为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昧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
此外,有许多学者对地黄[11]、当归[12]、葛根[13]、补骨脂[14]等中药材展开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并取得一些可喜成果。
“血清药物化学—药代(效)动力学—系统生物学”三维整合体系研
“血清药物化学—药代(效)动力学—系统生物学”三维整合体系研究中药复方的构建及其在茵陈蒿汤分析中的应用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宝贵财富,多成分、多靶点是其特色和优势所在。
然而中药复方成分复杂,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不清,量-效关系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持,已成为其深入研究的瓶颈,严重阻碍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这需要整合中医药理论、现代分析及数据挖掘技术构建符合中医药特色的复方研究新模式。
该文扼要介绍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现状、系统生物学理论及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用“血清药物化学-药代(效)动力学-系统生物学”(SPS)三维整合体系方法来研究中药复方,以期揭示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及其配伍科学内涵,并结合茵陈蒿汤研究进行相关说明。
标签: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系统生物学;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生物标记物随着现代生物学理论的进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人们一直在努力筛选中药复方药效物质,探索其作用机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王喜军提出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方法,经过近20年的发展,有效地解决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确认及其体内过程等相关问题[3]。
中药药代动力学是借助动力学原理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的速度规律的科学,在中药现代化研究链上发挥着“桥梁学科”的作用,在中药体内药效物质基础、多组分、多靶点作用模式与机制、方剂配伍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中均起着重要作用。
新出现的系统生物学也为中医药体系在基因、蛋白质和代谢物层面上提供了整体表征的思路和方法,受到了长期从事中药学研究专家学者的重视和期望[4]。
本文在简要介绍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系统生物学的发展,探讨整合“血清药物化学-药代(效)动力学-系统生物学”(SPS)三维体系建立符合复方特点的评价方法,将证候-血中移形成分-药效组分-生物标记物四者研究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完整、系统、深刻的理解和揭示中医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阐明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指导中药复方新药的创制,而且还提供了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交流融合的平台,从而能够更好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进展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进展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通过口服给药后,对血中移行成分进行鉴定分析,从而快速筛选药效物质基础及揭示复方配伍规律的有效方法。
在近20年的发展中,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及普遍应用。
随着血清药物化学和血清药理学、药代动力学、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系统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在沟通药物体内外变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体现出了较强的优越性,契合了中药配伍使用、多成分、多靶点、多种作用机制的复杂性。
该文通过查阅2013—2016年CNKI Scholar 和Pubmed 2个数据库中与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相关的文献,对有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血清药物化学研究中供试样品制备、实验动物选择、给药方案确定、取血方式和时间、血样制备和处理、血中移行成分分析等关键技术难题及多种解决方法进行了经验性归纳,同时,展望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拓展及综合应用,以期为该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更好的应用奠定基础。
标签:血清药物化学;血中移行成分;药效物质基础;中药复方Research progress of serum pharmacochemist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A Feixiang,XUE Peifeng*,WANG Yuanyuan,WANG Yinuo,XUE Shuyuan(College of Pharmacy,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Hohhot 010110,China)[Abstract] Serum pharmacochemist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rapidly screen the effective substances and reveal the compatibility law of compound by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constituents migrating to blood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In the last two decades,it has been universally accepted and widely applied in the field. With the crossfusion with other disciplines,such as serum pharmacology,pharmacokinetics,metabolomics,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systems biology,serum pharmacochemistry shows comprehensive superiority in explaining drug changes in vivo and in vitro,interactions between drugs,interactions between drug and body,which coincides with the complexity of TCM compatibility,multicomponents,multitargets and multimechanisms. Based on the references related with the serum pharmacochemistry from CNKI scholar and Pubmed in 2013—2016,the research results of serum pharmacochemistry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and the key technical problems during the study of serum pharmacochemistry,for example,preparation of test sample,selection of experimental animal,determination of drug delivery scheme,method and time of the adoption blood,preparation and pretreatment of blood sample,as well as analysis of constituents migrating to blood,and the solving ways were empirically introduced. In addition,the development and comprehensiveapplication of serum pharmacochemistry in TCM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hoping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in TCM research.[Key words] serum pharmacochemistry;constituents migrating to blood;effective substances;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中藥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兴未艾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兴未艾血清药物化学是日本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新概念。
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王喜俊等人在中药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创立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近10年来研究方兴未艾。
■兴起:开创中药研究的新天地中药及中药复方研究的基本困难在于药效物质基础不明。
以往人们利用色谱、光谱等技术,寻找中药中的化学成分,研究其结构、性质、组成,从而揭示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在中药的现代研究中取得了很多卓越的成就。
但所谓的“活性成分研究”,只是将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在测定结构之后,再进行活性筛选,收效甚微,很少有人采用活性指导下的导向分离方法。
因此,那些含量甚微且又难于分离的活性成分很可能于分离途中丢失,且丢失了也难于察觉。
中药复方是中医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其所含成分极为复杂,要想将其逐一弄清楚,再进行药效、药理学研究,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中药复方活性成分的研究很少有人涉足。
即便涉足,生物体内环境,如pH值、肠内菌丛、酶等,对中药复方制剂成分的影响也常被忽视,故采用传统方法得到的成分很可能只是一般化学成分,或可能只是活性成分的前体药物。
例如,生姜所含的6-姜辣醇(6-G)被认为是其主要有效成分,亦能被吸收入血。
然而当血液中6-G已被完全清时,生姜的药效尤在,说明生姜在体内有除6-G以外的物质存在。
可见,无论中药含有多少成分,只有进入血液的成分才能成为有效成分(外用药物和直接刺激胃肠道的药物除外)。
因此,关注中药口服后的内在过程,从内在成分的角度研究中药是合理的。
1989年,日本学者田代真一提出了“血清药物化学”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1994年日本学者鹿野美弘和我国学者王喜军、王莎莎等人发表了有关茵陈蒿的血中移行成分及药代动力学、口服远志提取物后血清及胆汁中活性成分分析的研究论文,使血清药物化学的工作被真正付诸实践。
此后王喜军等进行了大量的血清药物化学的实践研究工作,于1997年发表“中药及复方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一文,正式提出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概念及理论。
中药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概况及展望
中药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概况及展望
中药血清药理学和血清药物化学是目前研究中药药效和药物代
谢与排泄的热门领域。
中药血清药理学主要研究中药在体内的药效及其作用机制,而血清药物化学则研究血清对中药代谢产物的影响及其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这两个领域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中药的药效和药代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面,研究人员通过对中药在体内的药效和作用机制进行探究,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例如,通过对中药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进行研究,可以确定中药的最佳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此外,中药血清药理学还可以为中药的新药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在血清药物化学方面,研究人员主要探究血清对中药代谢产物的影响及其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这些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药代谢途径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为中药相互作用和药效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血清药物化学研究还可以为中药的新药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总之,中药血清药理学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为中药的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更加可靠的科学基础。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研究成果的涌现,推动中药研究向着更高的水平迈进。
- 1 -。
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质量控制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质量控制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血清药物化学”是现阶段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药效物质基础是准确评价中药质量的首要依据,对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有重大意义。
本文对当前应用“血清药物化学”进行中药质量控制研究的相关报道进行综述,以期能为建立更准确合理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和方法提供参考。
中医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医学,起源于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独特完整,治疗手段丰富多样,且数千年间积累了大量临床案例,为人类的健康生存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是我国一直大力推广和发展的特色医学。
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疗效稳定问题持续困扰着现代中医学的进步与发展,降低了它的影响力,阻碍国际社会对它更广泛的认可。
中医的疗效稳定问题与中药质量息息相关,而反映中药质量的关键是药效物质基础。
目前,由于多数单味及复方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尚未被阐明,相关研究大多还停留在化学方法分步提取、体外实验逐个验证的状态[1]。
因此,现行中药质量控制指标采用的“有效成分”,或称为“指标成分”,更多是指中药中含量较大或具有一定药理作用的成分,但多数学者认为这些“指标成分”并不能与真正意义上的中药“有效成分”或药效物质基础划等号。
地理环境、品种、加工方法等因素的变化均会导致中药中各“指标成分”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部分中药的指标成分甚至与药效完全无关[2]。
这使得现行的中药质量控制指标及方法并不能准确反映其质量,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的稳定性。
1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与中药质量控制“血清药物化学”最早是由日本科学家田代真一[3-4]提出的,原理为口服给药后药物成分无论直接吸收还是经代谢分解成活性或次级代谢物,其药效物质最终均会进入血液,并以血液为介质输送到靶点,因此只有进入血液的成分才可能是药效物质。
此后,我国学者王喜军[5]将该理论完善并成功应用于中药研究,如王喜军[6]通过“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发现越桔入血成分为熊果苷和秦皮苷,并进一步提出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概念,即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以药物化学方法为基础,以人或动物口服给药后的血清为样品,应用现代分离技术及多位联用技术,分离、鉴定血清中的移行成分,研究血清中移行成分与传统疗效的相关性,阐明体内药效物质基础及体内动态的应用科学[7]。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应用现状及展望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应用现状及展望摘要:近年来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随着中药血清药理学所存在的问题的逐步解决、方法更进一步的成熟和完善,它将更广泛地应用于:(1)复方药物的评价,具有直接的、快速的、敏感的、准确的作用等特点;(2)复方药物的机制研究,血清药理学是复方药物的机制研究主要研究方法之一,随着化学分析手段的的完善,复方药物中有效成分的逐步确认,其药理学机制也终将被揭开;(3)老年痴呆等慢性病及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和生理学、免疫学等学科的研究。
关键词: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综述ﻫ中药血清药理学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研究中药药效较为科学的一种方法。
它是由日本学者田代真一于1988年首次提出的,该方法就是将动物灌服给予中药或复方制剂后,在一定时间采集血液、分离血清进行体外药效实验。
1990年,姜廷良教授[1]将它引入我国,之后国内许多学者和专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中药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我国已将它列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2],现就其研究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ﻫﻫ 1 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在我国的应用现状ﻫ1.1 对中药解热作用的研究杨奎等[34]研究含黄芩、藿香、羌活胜湿汤和九味羌活汤的血清对单核细胞内DNA合成、Ca2+内流的影响,发现:含黄芩血清能明显抑制单核细胞内DNA合成,抑制Ca2+内流,因而能阻止内生致热原的合成;而含藿香、羌活胜湿汤和九味羌活汤的血清对单核细胞的合成的抑制作用依次增强,含香薷血清呈明显量效递增性抑制作用,含羌活胜湿汤和九味羌活汤的血清两者在大剂量时却呈促进作用;对单核细胞内流的影响,香薷的作用较九味羌活汤弱,但均呈量效递增性抑制作用,而羌活胜湿汤则与此相反,在较大剂量时翻转为促进Ca2+内流作用;时效关系表明,九味羌活丸对内流的抑制作用在给药后90min达高峰,对DNA合成的抑制作用在给药后30min和90min间较明显,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在给药后120min内呈轻微促进作用。
中药及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1
中药及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姚新生沈阳药科大学1999年8月30日谢谢大会主席的热情介绍。
今天,我报告的题目是" 中国中药及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观状及发展前景" 。
众所周知,中国政府于1993年1月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从那一年起,中国开始实行化合物专利,并且将不再允许任何仿制受专利权保护的药物。
但是统计资料表明,当时中国合成药品的97%为仿制药品。
对于象中国这样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人民医疗保健所需要的医药品如何才能得到保障呢?如这张幻灯片所示,当时人们提出了种种设想。
例如:生产其他国家已经过专利保护期的药品;从国外进口药品或购买国外专利许可证等;并特别提到发展和使用传统中药制剂。
众所周知,从“神农尝百草”至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之所以能够繁衍昌盛、绵延不断,靠的就是中医中药。
中医中药在临床应用了几千年,其疗效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并成为世界文化的一朵奇葩。
但是由于生产工艺比较落后,质量监控亟待改进,特别是中医独特的哲学思想使一般西方人难以理解,成为中药产品在全世界进一步推广发展的严重障碍。
所以,新药研究与开发成为当今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这张幻灯片说明大陆政府从公布实行化合物专利起,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推动和激励新药研究和开发工作的措施,诸如;成立国家新药研究领导小组;成立新药研究常务专家委β会;向国外派出代表团或邀请国外从事新药研究及管理的专家进行讲学及学术交流,以便学习发达国家进行新药研究和开发的经验;制定一系列旨在保护知识产权和发明的政策和法令;以及激励研究人β从事新药研究和开发工作的奖励政策等等。
由于迄今仅有五年时间,这些措施一时还难以取得巨大成效。
这里展示了中国的天然药物资源情况。
在中国,天然药物有中药、草药、民族药物及民间药、地方习惯用药等。
而且,中药多不单用,绝大多数是按照一定的组方规律配伍应用,构成复方(或方剂),传到近邻日本,则称为“汉方药”。
同样的药材,由于组方配伍不同,在疗效及副作用方面都会有所差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王喜军(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近年来在中药及复方的研究领域方兴未艾。
作者回顾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概念的提出及独立理论体系形成的整个演变过程;总结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成功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目标及具体方案;预见,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必将被更加广泛地应用到中医药研究的的各个领域,并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不断地发展壮大,最终成为推动中医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学科。
[关键词]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药效物质基础;中药现代化;药物代谢[中图分类号]R 285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5302(2006)10 0789 05[收稿日期] 2005 08 12[通讯作者] 王喜军,Tel:(0451)82110818,E mail:wxj @hljuc m net中药及复方研究的基本困难在于药效物质基础不明,因此对于其作用机制、生物转化和代谢过程等系列研究也就成了无的放矢;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直接造成中药不能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缺乏可靠的药理学、毒理学研究数据,导致我国中药出口率低、市场竞争力薄弱,已成为严重制约中药发展的 瓶颈[1]。
传统的研究方法利用色谱、光谱等技术,寻找中药中的化学成分,研究其结构、性质、组成,从而揭示中药作用物质基础,在中药的现代研究中取得了很多卓越的成就。
但大多所谓 活性成分研究 ,多半只是将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在测定结构之后,再进行活性筛选,收效甚微,很少有人采用活性指导下的导向分离方法,因此那些含量甚微又难于分离的活性成分在分离途中可能丢失,且丢失了也难于察觉。
中药复方是中医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但所含成分极为复杂,活性成分的研究很少有人涉足,甚至不想涉足,或是能力有限,生物体内环境(如p H 值、肠内菌丛、酶等)对中药复方制剂成分的影响也常被忽视。
故采用传统方法得到的成分很可能只是一般化学成分,或可能只是活性成分的前体药物[2]。
可见,传统中药及复方研究方法停留在分步提取、药效追踪的体外水平,所确定的成分是否是药效的代表性成分尚待商榷。
多数中药或复方现行质量标准中所谈及或测定的所谓 有效成分 多为主要药物的主要成分或指标成分,并无充分依据证明其为有效成分。
1 中药血清药化学 的提出传统的中药及复方研究模式只注重药物对人体的作用,一味地去研究中药中到底含有什么成分,什么成分能在体外药理实验中显示活性,往往使研究走入误区,不能真正的阐明中药及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
例如,生姜所含的6 gingerol (6 G)被认为是主要有效成分,亦能被吸收入血,然而当血液中6 G 已被完全清除时,药效尤在,说明生姜在体内有除6 G 以外的物质存在。
可见,注重中药口服后的体内过程,从体内成分的角度去研究中药更为合理。
1989年日本学者鹿野美弘发表了口服甘草附子汤后大鼠门静脉血中成分分析的文章[3]。
同期,日本学者田代真一基于 人体胃肠道中寄生菌群能够通过水解苷类物质获得能量来源,中药产生生物活性的成分可能是中药经过菌群代谢之后的产物 的想法,提出了 血清药理学 和 血清药化学 的概念[4]。
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具有能防止中药粗制剂本身理化性质对实验干扰,尤其是模拟药物的体内过程,实现体外实验的有效性等优点,被国内学者广泛引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5,6]。
但血清中成分不清楚,还是一种形式的黑箱操作,仍不能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
血清药物化学主要是研究血清中的化学物质,观测血清中外源性活性物质及其作用和代谢规律。
但至提出以后,很少见有研究报道,1994年鹿野美弘、王喜军、王莎莎等人发表了有关茵陈蒿的血中移行成分及药代动力学、口服远志提取物后血清及胆汁中活性成分分析的研究论文[7,8],使血清药物化学的工作被真正付诸实践。
此后王喜军等进行了大量血清药物化学的实践研究工作,1997年,发表了 中药及复方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一文,正式提出了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的概念及理论。
2001年发表了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理论与实践 一文,完成了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方法的建立与实施 的系统研究工作(获得了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使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的理论及方法实现了系统化及规范化,确定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理论内涵及方法的技术规范,将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定义为 以药物化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为基础,多种现代技术综合运用,分析鉴定中药口服后血清中移行成分,研究其药效相关性,确定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并研究其体内过程的应用学科 。
2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范畴任何药物都是通过与人身的相互作用来发挥疗效的。
中药所含成分及其复杂,要想将其成分逐一地弄清楚,再进行药效、药理学研究,几乎是不可能的。
此时,就应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即首先考虑人体对药物的作用。
中药口服给药后,经消化道、肠道菌群作用,生成一种由中药固有成分及其代谢产物组成的混合物,有的直接被排泄,有的被选择性吸收,经肝酶作用进入血液,通过血液运输到各个器官组织或靶点,并在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时才能真正起效。
可见,不论中药含有多少成分,只有进入血液的成分才有可能成为有效成分(外用药及直接刺激胃肠道药物除外)。
目前,绝大多数中药及复方仍然只能采用传统的口服给药的方式,口服中药后的血清中含有真正的有效成分,即原形成分、代谢产物及机体产生的应激性成分。
因此,通过分析口服给药后血清中成分,确定中药及复方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将成为快速、准确的研究确定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有效途径。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正是基于以上论述而建立并发展的。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目的决定其研究范畴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口服样品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 实验动物的选择; 给药方案的确定; 采血时间及采血方式的确定; 含药血清样品的制备; 血清样品分析方法的选择; 血中移行成分的制备; 血中移行成分与中药传统疗效相关性研究; 代谢产物及代谢途径研究; 中药及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3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的成功实践3 1 对单味药的研究3 1 1 远志 口服给药后,在血清中分离获得了TMCA及其代谢物M TMCA,经药效研究证明TMCA及M TMC A具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为远志的药效成分[8]。
3 1 2 茵陈蒿 口服给药后,监测血清中成分发现只有6, 7 DME被大量吸收入血,药效研究证明其具有利胆、抗炎、利尿、降血脂等一系列茵陈蒿生药的药效,是茵陈蒿的有效成分[9]。
3 1 3 越桔茎叶 经口给药后,发现熊果苷和秦皮苷被吸收入血,药效研究证明它们的活性与越桔疗效有相关性,表明秦皮苷及熊果苷为越桔茎叶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10]。
3 14 白术 白术提取物口服给药后苍术酮和苍术内酯并未被吸收,只有TEDYA在消化管内水解成TEDY而被吸收入血,T EDY是白术体内直接作用物质,而T EDYA是前体药物[11]。
3 1 5 东北红豆杉 乙醇提取物口服后,证明血中主要移行成分是紫杉醇、紫杉脂素、异紫杉脂素、紫杉宁、三尖杉酯碱、金松双黄酮、银杏双黄酮等,并通过药效学研究确定了以上述成分为主的药用部位群的有效性[12]。
3 1 6 地黄 通过对不同提取部位给药后的血清色谱指纹图的分析比较,初步确定了水溶性高分子部位是地黄的主要有效部位[13]。
3 2 对复方的研究3 2 1 茵陈蒿汤 研究表明茵陈蒿汤血中主要移行成分是来源于茵陈的6,7 DME,而大黄、栀子的成分在血中未被检出,并通过药效学实验认定6,7 DME为茵陈及茵陈蒿汤的药效物质基础。
3 2 2 六味地黄丸 研究表明口服六味地黄丸后从血中发现了11个入血成分,其中4个为新产生的代谢产物;7个成分为六味地黄丸体外所含成分的原型,其中有一成分虽为熟地中所含原型成分,但其他2种药材也能代谢产生,对其体内的量变有共同的贡献[14]。
3 2 3 复方安替威胶囊 研究表明口服后产生了19个血中移行成分,5个为新产生的代谢产物,14个为原方成分直接入血;通过体外抗SARS病毒实验证实,以这19个血中移行成分为主的有效部位群是复方安替威胶囊药效物质基础[15]。
4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对现代中药研究的实践意义4 1 推动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的完善中药血清药理学是将中药或复方经口给动物灌服一定时间后,采集动物血液,分离血清,用含药血清进行体外实验的一种方法。
经过近20年的实践,有效地带动了中药及复方体外药效学及药理学评价研究的发展,但也逐渐暴露出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无法确定最佳给药方案;无法做到体外培养体系内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相等又不影响组织、细胞生长;药效最佳的采血时间难以确定;血清成分复杂,不可控的影响因素太多,实验结果重复性差;血清本身固有的活性成分影响试验结果,无去除血清影响的理想措施[16]。
以上缺点的核心就是,血清药理学的方法仍然属于一种模糊的黑箱式操作,不能明确中药的入血成分,无法确定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
因此,血清药理学实验必须结合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结果,依据给药后入血成分数和量的变化规律,制定合理的给药及采血方案;依据血清色谱指纹图为指导,选择适当的方法去除血清中固有成分及内源性杂质,高度富集入血成分。
在进行复方安替威胶囊体外抗SARS病毒实验中,首先建立复方安替威胶囊的血清色谱指纹图,明确了给药后120min时血中移行成分最多且浓度最高,然后利用固相萃取和冷冻干燥技术大量制备了入血成分被高度富集的血清样品之后,用此样品成功地证明了复方安替威胶囊体外抗SARS 病毒的作用。
为中药复方的血清药理学实验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典范[17]。
4 2 推动中药药代动力学的发展中药药代动力学是借助于动力学原理,研究中药及复方的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体内时量、时效关系的学科。
可是中药成分复杂,其药效物质基础尚有待进一步阐明,所以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对象也并不很清楚。
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在未确定有效成分的前提下,仅以个别成分的药动学特征代表复方的药动学规律,无法反映复方整体的药动学特征。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在全面分析中药入血成分的基础上,通过药效相关性实验确定真正的有效成分,并对有效成分的体内动态、代谢及消长规律进行研究,从而阐明整个复方的药动学特征。
茵陈蒿汤由茵陈、栀子、大黄3味中药组成,本课题组研究表明,来源于茵陈的6,7 DME为茵陈蒿汤的药效物质基础,进而分别研究了全方以及去除大黄、栀子后6,7 D ME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复方中某些成分虽未被吸收,但能通过影响主要药效成分的药动学参数来参与整个复方效应过程。
此外,即使在血中移行成分结构不清楚的情况下,亦可对体内多种成分进行血中浓度经时变化规律研究,充分反映复方的的整体体内过程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