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人间绘丹青——庞薰琹在中博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战期间,流寓昆明的青年画家庞薰琹加盟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历时仅一度春秋,不经意间却影响了他的一生。把秦砖汉瓦、青铜器图案融入现代艺术设计,把古代文明运用于现代工艺美术教育与实践,庞薰琹堪称第一人。他坦言:“虽然琹在博院一年,实获益匪浅,此终生所不能忘者。”

【“决澜社”创始人】

1939年初,画家庞薰琹与丘堤夫妇携一对儿女来到昆明,本打算由此经安息从越南坐船回上海。但战火阻绝归途,一家四口突然陷入绝境。

庞薰琹1906年生于江苏常熟。因家乡有七条河渠,古称七弦,庞家位于第一弦,祖父为其取名薰琹——那种长在家乡河边的香草。在常熟清末至近代的八大名门望族中,庞氏居第二,仅次于翁同龢家族。及长,薰琹来到沪上,考入天主教耶稣会创办的震旦大学,攻法文及医学。课余,从一位流落上海的俄罗斯画家学绘画。1925年赴法留学,一度想学音乐,但最终选择油画。那时巴黎是世界艺术之都,野兽派、立体派、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浪潮迭起,毕加索、勃拉克、莱歇等前卫画家,灿若星辰。庞薰琹不是留学研习西方美术的第一人,却是把欧洲现代主义美术传回中国的先驱。

据庞薰琹儿子,同时也是徐悲鸿的关门弟子——庞均介绍,关于他父亲的回国,还有一个故事。当时,庞薰琹想在法国办一个独立画展,在那个年代,必须要有一个权威的评论家给他写一篇文章,才能获得更高的艺术身份。于是,庞薰琹找到一位颇有资格的评论家,约他在咖啡馆见面。评论家开门见山地问道:“你几岁来的巴黎?”庞说,19岁。评论家又问:“19岁来巴黎,你是个中国人,你到底对中国文化了解多少?”这一时让人很难答复,庞薰琹干脆直接拿起画卷,想摊开展示给他看。评论家说:“别给我看了,你这么年轻来巴黎,我想象得出来,你画的是什么样的油画。我劝你还是先回到中国去,当你了解了中国的文化以后,再到巴黎来开画展。你不必求我,我都会给你写文章。”庞薰琹痛苦地想了一夜,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回国。

1930年,学成归国的庞薰琹回到故乡,在常熟整理所见所学,写出《薰琹随笔》,比较中西画论画史。一年后,来到沪上开设画室。1932年,他与倪贻德等共同创立“决澜社”,这是中国第一个纯粹意义上的现代艺术社团,聚集了青年油画家如王济远、傅雷、周多等。在“决澜社”宣言中,他们发出呐喊:“环绕我们的空气太沉寂了,平凡与庸俗包围了我们的四周……20世纪的中国艺坛,也应当现出一种新兴的气象了。让我们起来吧!用狂飙一般的激情,铁一般的理智,来创造我们色、线、形交错的世界吧!”

这时的庞薰琹,是一个头戴贝雷帽,留长发的海归画家。1932年9月,他在上海中华学艺社礼堂举办画展,着实让人们大开眼界:“他的作风,并没有一定的倾向,却显出各式各样的面目,从平涂的到线条的,从写实的到装饰的……”这种多元的风格,皆源于留学期间的庞薰琹,面对当时流派纷呈的巴黎画坛,不像

别有人间绘丹青

——庞薰琹在中博院

文│岱 峻

庞薰琹

3

往事历历

有的留欧画家,因缺少西方文化的基础而无所适从或格格不入。他对现代诸流派的变化,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并能从容地学习和消化。

画展中,庞薰琹结识了女画家丘堤,两位同龄男女一见钟情。丘堤原名邱碧珍,福建霞浦人,曾赴日本东京进修,归国后任教于上海美专。

嫁了个心高气傲、才情四溢的丈夫,妻子丘堤甘为贤妻良母。1936年,夫妇俩喜得长子。秋天,再传喜讯,庞薰琹收到国立北平艺专寄来的聘书及路费。9月,这家人离沪北上。但席不暇暖,卢沟桥炮声响起,北平学人又匆忙踏上南迁路。

1937年11月,庞薰琹与校长、同事等,率北平艺专20多个学生,由庐山撤至湖南沅陵。此时,林风眠也率领杭州艺专一百多名师生,乘船到了沅陵。基于抗战的持久性,教育部下令将这两所艺专并为国立艺专,林为主任委员。但一南一北两所美术高校教学风格迥异,师生格格不入,引发学潮。林风眠挂冠而去,庞薰琹也辞去教职,拖家带口来到昆明。

【乡村生活改变艺术家派头】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此为人生两大快事。庞薰琹在友人帮助下,一家租住在昆明青云街,北平故人雷圭元、沈从文、陈梦家、梁思成、林徽因等,相聚于四季如春的昆明。庞薰琹在陈梦家、沈从文的鼓励下,开始研究古代装饰纹样。

1939年8月,经梁思成、梁思永兄弟推荐,庞薰琹受聘迁到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以下简称中博院)。

中博院原有蓝图,即建立蔡元培倡议的国家级现代博物馆,以研究、展览、教育为主轴,走“新学术之路”。筹备处成立于1933年,先后由傅斯年、李济任主任。筹建之初,计划设自然、人文和工艺三个展馆,其中人文馆分设历史、考古、民族三部分。但生不逢时,中博院馆舍尚未落成,即爆发战争。同人押解文物被迫南迁,漂泊于西南天地之间。

庞薰琹被中博院聘为专员,月薪250元,实支210元。较之1936年加入的马长寿月薪100元,1940年留英归来的考古学博士夏鼐250元,这是一份不薄的薪酬。工作正是他早已着手的中国历代器物图案研究。庞薰琹遂举家居住在昆明北郊龙泉镇瓦窑村。此时的龙泉镇,已是一座战时的学术城。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北平研究院历史所、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史语所)、中国营造学社等,均云集此地,极一时之盛。学者陶孟和、傅斯年、李济、董作宾、梁思成、梁思永等,皆一时之选。庞薰琹与别人合租的袁家花园,离中博院所在的桃园村约有两里多路,遇雨道路泥泞。庞薰琹回忆:“幸而我在湖南时买了一双老牛皮做的钉鞋,雨天我就赤脚穿钉鞋,我在云南时没有穿过袜子。”乡村生活已全然改变戴贝雷帽的艺术家派头。

中博院人才济济。李济曾多次在院内动员月会上说:“我们中央博物院,人人都能画图,人人都能研究。”领军人物李济及顶梁柱曾昭燏、吴金鼎、夏鼐等,皆留学欧美,具有国际视野。中博院筹备处主任身兼史语所三组(考古组)主任双重身份,因此在战前,这两个单位的人员几乎是同班人马。中博院、史语所以及梁思成主持的中国营造学社,互相撑持,如傅斯年所比喻的,是学者“狼狈为善”。

龙泉镇地处城郊,瓦窑村有烧造陶盆粗碗的窑业基地;昆明城北门至龙头村沿途,打铜壶、卖玉器、铸铜佛、制金器,各行各业比比皆是。这些种种的好材料,引起了梁思永对调查手工业的浓厚兴趣,遂与人商量组织一个“天工学社”;其后,庞薰琹亦与几位北平艺专的教授一并创立“中华工艺社”——学者、艺术家向民间学习,汲取到另一种养分。

此时的昆明,中研院史语所有迁来的文物,从青铜器的纹饰到石雕的造型,从秦砖汉瓦到六朝造像,从隋唐壁画到宋元陶瓷、明清绣片等,应有尽有。庞薰琹眼前,宛若洞开了一个艺术宝库。他抓紧时间收集资料,临摹了上万种传统装饰纹样。他从陈梦家处获得青铜纹样资料,从王天木处获取了汉代画像砖与画像石的纹样资料,从吴金鼎处获取原始彩陶方面的资料。庞薰琹曾说:“抗战开始后,我在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工作,许多考古专家是我的朋友,我的办公桌对面坐的是夏鼐,我做的卡片和文物上绘制的图案,都是按考古的要求做的。”他把各种纹样从器物中剥离出来,融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