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教案
江苏省高淳县高中地理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2课时) [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二已学习过城市化的进程及可能带来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城市化问题的对策的时候就简单多了。
[学习目标]
1、以某经济发达区为例,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2、以珠三角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形成的主要因素。
3、阅读课本P72-73,分析该区域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以及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4、根据资料说出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评价设计]
1.通过“活动一”及反馈练习10,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活动二”及反馈练习1,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活动三”及反馈练习2、3、6,检测目标3的达成.
4.通过“活动四"及反馈练习4、5、7、8、9,检测目标4的达成。
[学习过程]
活动一:阅读课本P76的引言部分,完成下列填空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
1.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2.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
3.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活动二:阅读课本,说说我国为何把珠江三角洲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珠三角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为何能迅速提高?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一方面:
另一方面: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3。良好的区位条件: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活动三:阅读课本,说说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经历哪两个阶段及其特点。
中国江苏省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探索分析
东北 苏南 温州 珠三角 云南德宏
沿边开放
连连看 边境贸易
工业化起步早,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
城市化快于工业化 城市化高于工业化,但两者都较高
两者相互协调发展,较为合理
工业化起步晚,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城市化慢于工业化
城市化高于工业化,但两者都较低 城市化与工业化及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而产 生严重的“城市病”。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江苏省区域特征:
苏州
苏州
苏州
南京
南京
南京
南京
[学生活动]
•读图“江苏省 的人口分布” 说出江苏省主 要的地级市名 称、分布及江 苏省人口分布 特点。
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 城市化的过程
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跨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东 临黄海。南部有依托上海。面积1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 7000多万,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长江横穿东西, 京航运河纵贯南北, 长江把全省分隔为两部分。淮河附近 为中国暖温带-亚热带的分界,夏季有梅雨和台风雨。全 省河流纵横, 湖泊密布, 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省会南京市, 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
业
36.2% 化
三个指标是“且”而非“或”的关系。
过渡:城市化指农业人口即第一产业人口转变为 城市人口即第二三产业人口。 工业化指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由 第一产业为主转变为第二产业为主。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教学设计
必修Ⅲ第二章第5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姓名:王俊华单位:山东商河一中
【课程标准】掌握某区域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课标解读】
1、课标中“掌握某区域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教学难点:
2、课标中提到的行为动词“掌握”、“解决”、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案例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课标中提及的教学内容的实施,便于引导学生关注城市发展、关心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参与城市管理,做城市小主人。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教学难点】讨论并提出解决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的措施、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教材分析】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能体现其工业化发展的水平。我国做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日新月异,但东部和西部经济水平差异很大。东部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也较高,伴随城市过程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教材以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工业化水平较高的江苏省为例,讨论其在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
【学情分析】
在必修二我们已对城市化作过专门的介绍,此外,从课程以外的媒体中,学生也能经常接触具体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同学们已经积累相当多的有关城市发展的感性知识,只不过这些知识是以具体城市的形象孤立存在的。本节课重点是将城市化与工业化紧密联系起来,重点分析某区域的这一进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帮助同学们建立对城市发展的理性思考,并通过认识城市发展带来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来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
高考地理(教学指导)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第28讲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1.工业化
(1)概念:通常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并达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从以农业占主导地位向以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转变。
(2)
衡量指标: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0%。
2.城市化
(1)概念: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的过程,即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2)内涵: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二、江苏省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优势条件
地理位置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开放前沿
自然条件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地形平原广阔
水文河湖众多
人力资源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
交通条件有铁路、公路、水运(内河、海运)和航空等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好,历史上工商业发达
城市化基础19世纪初,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全世界仅有10个,江苏省就有苏州、扬州、江宁(今南京)3个
1.工业化:从业人员大量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并呈现明显加快的趋势。
2.城市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初步形成与时代相适应、与现代化进程相匹配、与产业布局相呼应的城镇体系结构。
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
中图版地理必修三第5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探索课件(共18张PPT)
业
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转变。
化
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降到15﹪
衡量 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 标准 20﹪以下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0﹪
读图分析: 1、中国是否完成工业 化
2、应如何推进中国的 工业化
①扩大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降低农业就业 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 ②提高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城市化建设思路:
1、加快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 体化” 2、打破旧体制下的行政区划,增强城市聚集力, 带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3、适当发展特大城市,加快发展大城市,
积极发展小城市, 重点培育中心城镇。
读图回答: 如图江苏城
市布局由“三 圈五轴”构成, “三圈”指? 五轴呢?
突出徐州的交通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8月2021/8/82021/8/82021/8/88/8/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8/82021/8/8August 8, 2021
互动并进(相互影响、相互推动)
工业产值占国内生
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3课件:第2章-第5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特别提醒] 城市化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差异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与乡村居民的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 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因此城市 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差异。
3.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
对城市化的内涵 认识不够全面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了环境问题
(1)存在的问题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思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2.通过阅读江苏 省的人口和建制市分布图及工业结构的变化等,理解江苏省推进工业 化和城市化的进程。(重点) 3.学会运用资料说明工业化和城市化过 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重、难点)
自主 预习 探新 知
(1) 实 施 该 城 市 化 战 略 , 是 针 对 江 苏 省 城 市 化 存 在 的 什 么 问 题 ()
A.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 B.乡镇企业过分集中 C.缺少特大型城市 D.小城镇规模缩小,大城市规模相对扩大
(2)三大“城市圈”建设的意义有( )
①增强核心城市的功能 ②不利于跨江发展 ③苏南经济水平
工业化衡 比重降到 15%以下;农业就业 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
量指标,城 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 城市文明 向广大农村地区
市化内涵 降到 20%以下;城镇总人口占 扩散
陕西省高二地理上学期《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第一课时教学案 中图版必修3
高二上学期地理《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第一课时教学
案(中图版,必修3)
.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 ) .①—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B.②—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D.④—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
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没有超过第一产业
.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的总体特点是( )
.大城市发展快,中、小城市发展慢
.大、中、小城市均发展较快
.小城市发展快,大、中等城市发展慢
.特大城市发展快,中等城市发展慢
.推动本地区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最主要因素是( )
.当地优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B.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大量来自内地流动人口的涌入
.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过程的是( )
A.甲 B.乙 C.丙
.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经济的主导产业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江苏省综合经济(2000年)
年江苏省城市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是______,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的
,江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分布变化是______。
0981地理-2013中图版地理必修3课件:第二章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解析】 以鲁尔区优势区位条件分析作为借鉴, 结合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实际情况,充分分析珠三 角和长三角区位优势,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迁移 运用。 【答案】 (1)两区同处河流三角洲地区,地理 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发展农业生产的水热 条件优越,农作物可一年两熟至三熟。三角洲地 形平坦,水网密布,降水充沛,土壤比较肥沃。 两区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二、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淮河 1.江苏省概况:位于长江、_______下游,黄海 城市众多 之滨,___________,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2.现状 较快 工业化水平 (1)工业化进程_______、______________较高。 中期 (2)总体上处于工业化________阶段,工业化进程 明显加快。 不断加快 低于 (3)城市化进程___________但城市化水平仍_____ 发达国家和世界的平均水平。
因素 位置 区位优势 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毗邻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上海 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 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平原广阔,河湖众多 铁路、公路、水运(内河、海运)和航空等运输方式齐全, 交通便捷 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高,社会协作条件好 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毗邻沪宁杭工业区,市场广阔
知能层级突破
工业化和城市化
知识精析 1.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并进,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 显著特征,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即伴随 着工业化过程,城市数量逐渐增多,城市人口在总 人口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城市化又会反 作用于工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互影响、 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
高二地理(中图版-区域地理)-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1教案
教案
2、城市化对工业化的发展又有什么作用?
承转: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国家现代化发展必经的历史过程。由于各国自然、经济、社会、人口、文化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各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也必然有所不同。因此在探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既要了解各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也要考虑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特殊性。
阅读P66材料总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特点完成表格
思考: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过程哪一个更合理?为什么?
阅读图片:“中国和日本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比较”
垫。
2-5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江苏省的人口和建制市分布图及工业结构的变化等,说明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并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难点)
2.学会运用资料说明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发展前景及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重点)
自主研习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
1.工业化
(1)概念:通常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展并达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从以占主导地位向以占主导地位的转变。
(215%以下
20%以下
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0%
问题磁场
(1)工业化为什么不单纯用工业发展指标来衡量呢?
2.城市化
(1)概念:指居住在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即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2)内涵:①市集中;②域转化;
③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
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
二、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4.江苏省概况:位于长江、下游,黄海之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5.现状
(1)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水平较高。
(2)总体上处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3)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城市化水平仍发达国家和世界的平均水平。
三、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
6.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认识不够全面。
(2)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了。
(3)城市化有待提高,城乡有待进一步完善,
有待进一步改善。
问题磁场
(2)城市化若滞后于工业化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7.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前景与主要措施
(1)前景010年,城化进程将进入量质并重、 的新阶段
2022高三全国统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0章第5讲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试题含解析
第5讲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考纲考情核心素养思维导图
[考纲展示]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考情分析]
1.结合产业结构变化图,考查区域工业化的进程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
2.以区域产业分工示意图为情境,考查不同城市间的分工合作以及产业升级与城市化的关系。1.综合思维: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区位条件。
2.地理实践力:调查了解所在城市的区位条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3.人地协调观:区域工业化、城市化以不破坏环境为前提。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35页
考点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
1.工业化和城市化
(1)工业化
①概念:通常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展并达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
②本质: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从以农业占主导地位向以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转变。
(2)城市化
①概念:指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
②本质: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③内涵: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
(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
(推动力)
(反作用)城市化
2.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基础现状
①位置优越:位于中国长江、淮河下游,黄
海之滨;
②城市人口众多;
③经济发达
①工业化进程较快、水平较高;
②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工
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③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城市化
水平仍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传统产业外迁是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这些地区应如何应对?
提示:某一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就会出现产业的转移,迁出劳动力指向型产业,迁入高新技术产业。这些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应将劳动力指向型产业转向欠发达地区,而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
市化的探索
中国地图出版社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三册
教学实践案例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分析: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列举了“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针对这一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提出了:以某种经济发达区域为例,简述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以及产生的问题和对策,同时还提出要联系本地实际讨论分析;要求学生能举例说明,并能认识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尝试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应用于地理学习中。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鼓励学生探究。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以案例的形式探究中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对策。教材中涉及的数据、图表较多,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其背后的地理现象和规律,这反映出课程标准倡导案例教学的设计思路,体现出无论是标准还是教材均为教学留有广阔发挥空间的设计思
高考中图版高中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第3部分第10章第5讲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学案
第5讲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最新考纲探究线索核心素养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1.综合思维:结合区域环境要素
综合分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区位条件及发展特点。
2.地理实践力:分析所在区域的
工业、城市发展特点,探讨其存
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3.人地协调观:正确理解经济发
展与环保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
的可持续发展观。
(对应学生用书第246页)
[教材内案例]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1.工业化和城市化
(1)工业化
概念:通常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展并达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从以农业占主导地位向以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转变。
(2)城市化
①概念:指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即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②内涵:a.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b.农业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c.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
(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2.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1)江苏省概况
江苏省位于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2)现状
①工业化进程较快、工业化水平较高。
②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其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③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城市化水平仍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的平均水平。
(3)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①对城市化内涵认识不够全面。
②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了环境问题。
③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有待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
(4)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①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
山东专用高考地理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实用教案
(2)搞好城镇规划,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 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3)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优化产业结构,尤其要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重的 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第第二2十2二页页/,共共6633页页。
考点
常考题型
区域(qūyù)工业 化和城市化过程 中的问题与措施
xì)
产生了严重的“城市(chéngshì)病”
第第9九页页,/共共636页3。页
3.江苏省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项目
地理位置
气候
自然 条件
地形
水文
人力资源
优势条件 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开放前沿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平原广阔 河湖众多
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
交通条件
有公路、铁路、水运(内河、海运)和航空等运输方式, 交通便捷
考点
常考题型
区域(qūyù) 以区域三大产业就业结构和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为背 工业化和 景,考查区域城市化所处的阶段和推进(tuījìn)过程
城市化的 推进过程
以某区域城市化水平(shuǐpíng)示意图为载体,考查 区域城市化推进因素的差异
第第1十2二页页,/共共663页3。页
[例 1] (2013·安徽高考)下图表示安徽省 1985~2010 年就 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据此完成(1)~(3)题。
地理教案:城市化与工业化
地理教案:城市化与工业化
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
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已成为许多国家追求经济增长、提高生活水平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城市化与工业化这两个概念以及它们对社会和环境产生的影响。
一、城市化的定义与原因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大部
分人口都居住在乡村,并以农业为主要职业。然而,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技术的发展,大量人口逐渐离开农村,涌向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城市化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首先,经济发展带来了工作岗位增加,吸引了农
民工等人群前往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其次,教育资源、医疗条件以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通常更加完善于城市地区。此外,政府还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鼓励人口向城市迁移,以推动经济发展。
二、工业化的意义与影响
工业化是指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制造业
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工业化。工业化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工业化使得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传
统农业生产依赖于人力劳动,而现代工业则利用机械设备和自动化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工业化还带来了就业机会的增加,并改善了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其次,工业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全球格局。通过大规模生产和分配系统,各地区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并加强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此外,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完善以及科技进步推陈出新,人们享受到了更好的医疗、教育和公共服务等福利。
高中地理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课件中图版必修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推进过程 中产生的 问题
出示有关江苏省的 资料:地区国民生 产总值在国内的排 名、城市人口占总 人口的比重、农业 生产占经济总量的 比重、农业就业人 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生根据资 料,进行分 析,并得出 结论
得出江苏省的 城市化滞后于 工业化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分 析2-5-4和图 2-5-5,并得 出结论
导入新课
结合我国 结合实际发现 政区图落 问题并引发思 实位置, 考 观看教材 图2-2-5思 考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提问: 一、工业 什么是城市 化和城市 化? 化 什么是工业 化?
回忆必修2的 引发学生积极 城市化知识, 思考,带着问 结合阅读教材 题学习 相关资料,说 出工业化和城 市化的含义
学生倾听、 思考
训练学生用理论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提供 “苏南模 式”、“无 锡市港下镇 解决措施 的兴起”等 案例,引导 学生分析如 何解决江苏 省工业化、 城市化过程 中产生的问 题。
依据教师提供 的案例材料, 结合城市建设 的思路,完成 学习任务
培养学生合理取 舍信息的能力
4、通过对案例分析,学会认识区域工业化和城市 化产生的问题及其解决的一般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教学目的:
1、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明确二者的相互关系
2、了解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3、讨论并提出解决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的措施、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互关系,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难点: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学情分析:
初中已对相关的区域地理知识进行了学习,在必修二也已对城市化作过专门的介绍,重点是将城市化与工业化紧密联系想来,并分析某区域的这一进程。
教学过程:
导入:阅读探索活动中的图片,问题:
1、三个指标分别代表什么?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发展水平
2、就三个指标来看,中国与国际通用标准之间存在哪些差异?农业比重已减少,但人口离标准还很远。————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水平不尽人意。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
1、什么是城市化?
回忆必修二,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有哪几个?
城市化概念(教材)
2、什么是工业化?
问题:什么是工业化?(学生自己谈谈自己的观点或认识)
概念: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工业化指标:教材上的三个及评价水准。
探索活动图:中国与国际标准的对比。从农业产值看,我国已进入工业社会,而从农业人口和城市人口比重看,任重而道远。
工业化: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
城市化:农业人口(第一产业)——城市人口(二三产业)
二者从其内涵上必有其相近的一方面。
——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3、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工业发展、农民入城、城市人口日益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增加。(2)城市化又反作用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增加,——工业化进程。
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与城市化新特点: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特点:
(1)、相同点:经历了大大致相同的历程:
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低,——基本同步增长——工业化以后,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水平。——工业化初期,城市化经过工业化,随后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这是各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发菜的一般规律。
(2)、不同点:起步、城市化水平,经历时间、发展历程。
——工业化,现代化是任何国家必经的历史过程,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化同样也是任何国家或地区不可逾越的过程,但各国各地区区域条件(特征)差异,导致这一过程中也有差异性。
本节对应论题: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发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分析方法:区域特征——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1、江苏省区域特征:
(1)位置:长江下游,黄海之滨。
(2)区域特征: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3)历史上的辉煌:19世纪初。苏州、扬州和江宁。
学生活动:在图上找出以下城市:南京、苏州、常州、无锡、徐州,
分布特片:分布于江苏省北部。
2、存在问题:(看着书解释0
(1)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40%;工业化:50%)
城市化水平不能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同时这一现象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原因:之一:第一产业人口过多,导致人均工业产值增长慢。
之二:贫富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2)工业发展产生环境问题。
原因:城市和工业发展迅速,因此对环境,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结果:严重的水污染。包括淮河、长江、太湖等。
图2-5-4:太湖NP变化(总体上升):水体富营养化:生活污染和农业用水。
(3)乡镇企业发展分析所面临的问题:
江苏的发展离不开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体现在:
A、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由于分散)
B、不易于形成一定规模的服务中心(由于分散)
C、环境问题突出。
(4)几个深层次的问题:
城市规模相对缩小,
城市优势不突出,
缺少特大型城市
3、思路:自己看,
(解释城乡一体化)
4、具体措施:
(1)行政区划调整。
A、撤并了600多个乡镇
B、原220个省重点中心镇调减为120个。
C、南京、无锡、苏州等市所辖5个县纳入市区
(2)“组团式”发展城市群,建设三个“城市圈”(南京,苏锡常、徐州,图2-5-6)
南京、镇江并入苏南,提高苏南发展水平。
阅读材料:了解“苏南”模式特点。
(3)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阅读材料,自己读)
——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城市化也促进了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4)、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
进城农民面临问题:就业与社会保障。
解决:
A、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打消农民顾虑。
B、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将土地推向市以得到增值等方向做了大量工作。
总结:
工业化
关系——江苏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与解决措施(特征、问题、思路与措施)城市化
|
发展中国家和发展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特点
案例研究:方法:
背景——问题——解决措施(措施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