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课程目标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如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与传热等;2. 使学生了解化工过程中常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设备结构;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和物理方法分析化工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进行物料和能量平衡计算;2. 提高学生运用图表、数据和实验等方法进行化工过程分析和优化的技巧;3. 培养学生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化工过程模拟和计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学科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3. 增强学生对化工行业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化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案例和练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际工程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3. 强化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教学内容1. 流体力学基础:流体性质、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体阻力与流动形态;2. 热力学基础: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传递与能量平衡;3. 传质与传热:质量传递原理、传热原理、对流传质与对流传热;4. 单元操作原理:流体输送、热量交换、分离操作、反应器设计;5. 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物料与能量平衡计算、过程模拟软件操作、过程优化方法;6. 化工案例分析:典型化工过程分析、设备结构介绍、操作参数优化。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流体力学基础第二周:热力学基础第三周:传质与传热第四周:单元操作原理(一)第五周:单元操作原理(二)第六周: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第七周:化工案例分析与实践第八周:课程总结与评价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流体力学(1-3节)第二章:热力学(4-6节)第三章:传质与传热(7-9节)第四章:单元操作原理(10-16节)第五章: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17-19节)第六章:化工案例分析(20-22节)教学内容科学性和系统性保证:1. 紧密结合教材,按照课程目标组织教学内容;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系统掌握化工原理知识。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前言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前言
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学生在学习化学工程专业知识
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计算,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工原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我们将涉及到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热力学、传质和
反应工程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掌握化工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设计将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背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计算,让学生了解
化工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同时,我们还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学习,学生将不仅能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理论,还能够了
解化工工程中的现实问题和挑战。
我们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程设计,对化工原理有一个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为将来的工程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
最后,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本课程设计,积极参与课程学习和实践,不断提
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为将来的工程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
同时,也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化工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将是一次知识的盛宴,也将是一次思维的碰撞。
让我们一起
期待这个过程,为自己的未来梦想努力奋斗!。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流动和压力降、气液平衡、传质过程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工问题的能力。
1.掌握流体的密度、粘度、热导率等物理性质。
2.理解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包括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
3.掌握流体流动和压力降的基本理论,包括层流和湍流、管道流动和开放流动等。
4.理解气液平衡的基本原理,包括相图、相律和相变换等。
5.掌握传质过程的基本方法,包括扩散、对流传质和膜传质等。
6.能够运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分析流体流动问题。
7.能够计算流体流动和压力降的基本参数,如流速、压力降等。
8.能够分析气液平衡问题,确定相态和相组成。
9.能够运用传质过程的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工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流动和压力降、气液平衡、传质过程等。
1.流体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粘度、热导率等,通过实例讲解其测量方法和应用。
2.流体力学基本方程:讲解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并通过实例分析其应用。
3.流动和压力降:讲解层流和湍流的特性,分析管道流动和开放流动的压力降计算方法。
4.气液平衡:讲解相图、相律和相变换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例分析气液平衡问题。
5.传质过程:讲解扩散、对流传质和膜传质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传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流动和压力降、气液平衡、传质过程等基本概念和理论。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化工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化工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工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化工生产的基本过程和设备,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熟悉化工生产的基本过程和设备;(3)掌握化工计算方法和技能。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化工过程设计和优化能力;(3)学会使用化工设备和仪器进行实验和调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2)增强学生对化工行业的认识和兴趣;(3)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溶液、蒸馏、吸收、萃取、离子交换等基本操作原理和方法。
2.化工生产过程和设备:包括反应器、换热器、蒸发器、膜分离设备等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3.化工计算方法:包括物料平衡、热量平衡、质量平衡等计算方法。
具体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1-2周: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第3-4周:化工生产过程和设备;第5-6周:化工计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3.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技能;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化工原理》;2.参考书:相关化工原理的教材和学术著作;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动画等;4.实验设备:反应器、换热器、蒸发器、膜分离设备等。
以上教学资源将用于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的评估,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柴诚敬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柴诚敬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如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与传热等;2. 学会运用化学工程的基本原理分析典型化工过程中的现象与问题;3. 掌握化工流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流程分析与优化。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工过程中的计算问题,如物料平衡、能量平衡等;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图表、模拟等方法对化工过程进行研究和评价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习积极性;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化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及责任感;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化工原理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化工原理知识,为未来从事化工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化工流体力学基础: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体阻力与流动形态等;参考教材第二章:流体力学基础。
2. 热力学原理及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以及理想气体、实际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参考教材第三章:热力学原理及其在化工中的应用。
3. 传质与传热过程:质量传递、热量传递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应的传递速率计算;参考教材第四章:传质与传热。
4. 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介绍化工过程模拟的基本方法,如流程模拟、动态模拟等,以及优化策略;参考教材第五章: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
5. 典型化工单元操作:分析各类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及设备选型,如反应器、塔器、换热器等;参考教材第六章:典型化工单元操作。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化工流体力学基础;第二周:热力学原理及应用;第三周:传质与传热过程;第四周: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第五周:典型化工单元操作。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模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模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化工原理中流体流动与传输的基本概念,包括流体性质、流动状态及流体力学方程。
2. 学习并掌握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即导热、对流和辐射,及其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
3. 掌握质量传递的基本原理,包括扩散、对流传质和膜分离等,并能应用于化工单元操作中。
4. 分析典型化工单元操作的工作原理和设备结构,理解其工程实践意义。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流体力学原理,解决实际流体流动问题,如流量测量、泵和风机的选型等。
2. 能够运用热量传递原理,分析和解决化工过程中的热量控制问题,如换热器的设计和优化。
3. 能够运用质量传递原理,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如吸收、蒸馏等操作。
4. 能够结合单元操作原理,设计简单的化工流程,进行初步的工程计算和设备选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探索科学规律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使其认识到化工原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思考,寻求解决方案。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本科生,结合化工原理的学科特点,以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其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为未来从事化工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流体流动与传输:包括流体性质、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体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泵与风机等章节内容。
- 流体性质:密度、粘度、表面张力等。
- 流体静力学:压力、压强、流体静力平衡。
- 流体动力学: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动量方程。
- 流体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摩擦阻力、局部阻力、雷诺数。
- 泵与风机:类型、工作原理、性能参数。
2. 热量传递:涵盖导热、对流、辐射及换热器设计等内容。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1. 引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学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
该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决,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
本文将介绍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方法和评价。
2. 目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设计,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化工原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3. 内容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涵盖了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的设计。
以下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3.1 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学生将学习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包括物质的平衡、能量的平衡、动量的平衡等。
学生将掌握化工过程中的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等基本原理。
3.2 工艺流程的设计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化工工艺流程。
学生将通过分析化工原料的性质和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反应器类型、控制参数等,设计出满足工艺要求的化工工艺流程。
4. 方法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
以下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4.1 实践项目学生将参与实际的化工工程项目,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了解化工工艺的实际应用和操作流程。
学生将在实践中学习化工原理知识,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能力。
4.2 课程讲解和案例分析教师将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介绍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生将通过分析和讨论实际案例,掌握化工原理的实际应用方法。
5. 评价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项目报告的评分和学生的学术表现。
以下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评价指标:5.1 项目报告评分学生将根据课程设计项目的要求,提交相应的设计报告。
教师将对学生的设计报告进行评分,评估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分析能力。
5.2 学术表现除了项目报告的评分外,教师还将评估学生的学术表现。
学生的学术表现包括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等。
6. 总结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学工程专业学生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思路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思路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思路:
1. 确定课程设计目标:设计一个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化工原理知识的实际案例或项目。
2. 确定课程设计主题:选择一个与化工原理相关的实际案例或项目作为课程设计主题,例如:设计一个化工厂的流程或优化一个化工生产过程。
3. 研究相关化工原理知识:学生需要在课程设计之前对相关的化工原理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例如:反应动力学、传热传质、流体力学等。
4. 确定课程设计步骤:将课程设计分为多个步骤,每个步骤涉及不同的化工原理知识和技能,例如:流程设计、材料选择、设备设计等。
5. 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指导学生根据每个步骤的要求进行实际的课程设计,包括数据收集、计算和分析等。
6. 提供必要的实验或模拟环境:如果条件允许,提供实验室或模拟环境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验证设计结果。
7. 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通常需要学生合作完成,鼓励学生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课程设计。
8. 提供反馈和评价:及时提供学生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反馈和评价,帮助他们改进和提升设计技能。
9. 展示和讨论设计结果: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后,组织展示和讨论,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分享设计经验。
10. 总结和评估:对学生的课程设计进行总结和评估,了解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表现和收获,并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介绍PPT课件
03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案例分析
设计案例一:分离设备的设计
分离设备设计
介绍各种分离设备的原理、 特点和应用,如离心机、 过滤器、萃取塔等。
设计要求
根据给定的工艺条件和要 求,选择合适的分离设备, 进行结构设计、参数计算 和性能评估。
案例分析
以实际生产中的分离设备 为例,分析其设计特点、 操作原理和优缺点,提出 改进方案。
计算错误或误差过大
总结词
计算错误或误差过大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 常见的问题之一,可能影响设计的可行性和 准确性。
详细描述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因为粗心或对计算公 式掌握不够熟练,导致计算错误或误差过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需要仔细核对计算 过程和结果,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学生也需要加强对计算公式和方法的 掌握和理解,提高计算能力和精度。
设计案例三:换热设备的设计
换热设备设计
介绍各种换热设备的原理、特点 和应用,如管壳式换热器、板式
换热器、翅片式换热器等。
设计要求
根据给定的热量交换条件和要求, 选择合适的换热设备,进行结构设 计、参数计算和性能评估。
案例分析
以实际生产中的换热设备为例,分 析其设计特点、操作原理和优缺点, 提出改进方案。
培养能力
课程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工程设计能力、创新能 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科交叉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涉及多 个学科领域,如化学、物 理、数学等,有助于提高 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系统分析
工艺计算
学生需要分析给定化工过程的流程、设备 、操作条件等,理解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 理和相互关系。
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优化设计方案。
化工原理工艺流程设计
化工原理工艺流程设计引言化工原理工艺流程设计是在化工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对化学反应原理、物质传递原理、热力学原理等知识的应用,通过合理地设计工艺流程,实现化工产品的生产。
本文将介绍化工原理工艺流程设计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方法。
基本概念化工原理化工原理是指化学反应原理、物质传递原理、热力学原理等在化工工艺中的应用。
在化工工艺中,化学反应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的物质。
物质传递是指物质在不同相之间的传递过程,包括质量传递和能量传递。
热力学是指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是指将化工原理应用到具体生产中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和控制,实现对原料的处理、反应的进行以及产品的分离和处理。
工艺流程通常包括原料处理、反应装置、产品分离和处理等环节。
流程设计化工原理工艺流程设计包括对原料的选择和处理、反应的进行、产品的分离和处理等环节的设计。
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设计环节。
原料选择和处理原料选择和处理是化工原理工艺流程设计的第一步,它是决定整个工艺流程的基础。
在原料选择上,需要考虑原料的成本、供应稳定性、化学性质等因素。
原料处理包括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如过滤、浓缩、分离等操作,以满足后续反应的要求。
反应进行反应进行是化工原理工艺流程设计的核心环节,它决定了产品的生成率和质量。
在反应进行中,要考虑反应的速率、平衡转化率、反应热等因素。
为了提高反应的效率,可以采用催化剂、调节反应条件等措施。
产品分离和处理产品分离和处理是化工原理工艺流程设计的最后一步,它决定了产品的纯度和得率。
产品分离包括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可以采用蒸馏、结晶、萃取等方法。
产品处理包括对产品的加工和包装等操作。
设计方法流程图法流程图法是一种常用的工艺流程设计方法,它通过流程图来表示工艺流程的操作顺序和关系。
流程图中的图形表示不同的操作,箭头表示操作的顺序和流程方向。
通过观察和分析流程图,可以发现和解决工艺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图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图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如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与传热等;2. 学会运用化工原理分析化学工业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流体输送、热量交换、物质分离等;3. 掌握化工流程图的基本绘制方法,能够阅读并分析化工工艺流程图。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解决化工实际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进行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能够就化工原理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学工业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化学世界的好奇心;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为未来从事化学工程及相关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化工原理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和化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化工原理的了解相对较少。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化工原理知识;2. 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流体力学基础:流体性质、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体阻力与流动形态;2. 热力学基础: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焓与熵的概念及其在化工中的应用;3. 传质与传热:质量传递原理、热量传递原理、传质系数与传热系数的计算;4. 化工单元操作:流体输送、热量交换、吸收与解吸、蒸馏、萃取等;5. 化工流程图绘制与分析:化工设备符号、工艺流程图、流程图的解读与分析。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流体力学基础,流体性质与流体静力学;第二周:流体动力学与流体阻力,流体流动形态;第三周: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第四周:焓与熵的概念及其在化工中的应用;第五周:传质与传热原理,传质系数与传热系数的计算;第六周:化工单元操作,流体输送、热量交换;第七周:吸收与解吸、蒸馏、萃取等单元操作;第八周:化工流程图的绘制与分析,设备符号与工艺流程图的识别。
王卫东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王卫东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化工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如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传质过程等;2. 掌握化工过程中的基本计算方法,如物质的量、浓度、转化率等计算;3. 了解化工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如反应釜、塔设备、换热器等。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简单的化工流程、计算反应所需物质量等;2. 能够运用实验方法和设备进行简单的化工实验,如测定反应速率、分析物质成分等;3. 能够运用图表、数据和文字表达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探究精神;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环保要求。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化工原理学科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知识,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传质过程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 化工基本概念2. 化工过程中的基本计算方法:物质的量、浓度、转化率等计算;- 教材章节:第二章 化工计算3. 化工设备基本原理和结构:反应釜、塔设备、换热器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化工设备4. 实验方法和设备:测定反应速率、分析物质成分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化工实验方法5. 实际案例分析:设计简单的化工流程、计算反应所需物质量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 化工案例分析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周:基本概念学习,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二周:化工计算,物质的量、浓度、转化率;第三周:化工设备原理和结构;第四周:实验方法和设备,进行简单实验;第五周:实际案例分析,设计化工流程。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材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材
以下是关于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材的一些建议:
1. 《化工原理与设计》(作者:徐俊):这本教材综合了化工原理与设计的基本内容,涵盖了化工过程的热力学、动力学和传递过程等方面,同时结合了实际应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 《化工原理及计算》(作者:郑金明、王璐):这本教材着重介绍了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包括物质平衡、能量平衡、化学反应动力学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该教材也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和实例,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化学工程原理》(作者:Richard M. Felder、Ronald W. Rousseau):这是一本国际知名的化工原理教材,作者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丰富的图表,系统地介绍了化工工艺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同时,该教材也包含了一些工程案例和设计练习,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 《化学工程导论》(作者:简明化学工程学教材编写组):这本教材以简明的方式介绍了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方法,内容涵盖了化工热力学、传递过程、反应工程等方面。
该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提供了大量的例题和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化学工程原理与计算》(作者:Chin-Pao Huang、Yuanhui Zhang):这本教材从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出发,着重介绍了化
工热力学、流体力学和传质传热过程等内容。
同时,该教材也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和计算题,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希望以上建议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教学顺利!。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
目录1.序言 (2)2.原始数据 (2)3.精馏塔的工艺设计 (3)一、物料衡算 (3)二、塔顶温度、塔底温度及最小回流比的计算 (3)三、确定最佳操作回流比与塔板层数 (5)四、塔板结构计算 (11)五、溢流堰高度h及堰上液层高度ow h的确定 (12)w六、板面筛孔布置的设计 (13)七、力学性能参数计算及校核 (13)八、塔板负荷性能图 (15)4.筛板设计计算的主要结果 (18)5.主要符号说明 (18)6.参考文献 (18)7.双组分筛板塔流程图 (19)8.结束语 (20)序言化工生产常需要进行液体混合物的分离以达到提纯或回收有用组分的目的,精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并借助于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达到轻重组分分离的方法。
精馏操作在化工、石油化工、轻工等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此,掌握气液相平衡关系,熟悉各种塔型的操作特性,对选择、设计和分析分离过程中的各种参数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设计的筛板塔是化工生产中主要的气液传质设备。
此设计苯—甲苯物系的精馏问题进行分析、选取、计算、核算、绘图等,是较完整的精馏设计过程,该设计方法被工程技术人员广泛的采用。
精馏设计包括设计方案的选取,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工艺参数的选定、设备的结构设计和工艺尺寸的设计计算,工艺流程图、主要设备的工艺条件图等内容。
通过对精馏塔的运算,可以得出精馏塔的各种设计如塔的工艺流程、生产操作条件及物性参数是合理的,换热器和泵及各种尺寸是合理的,以保证精馏过程的顺利进行并使效率尽可能的提高。
Ⅰ.原始数据1.设计题目:双组分连续精馏筛板塔的设计2.原料处理量:1.25×104kg/h3.原料组成:4.分离要求:(1):馏出液中低沸点组分的含量不低于0.970(质量分率)。
(2):馏出液中低沸点组分的收率不低于0.985(质量分率)5.操作条件:(1):操作压力:常压。
(2):进料及回流状态:泡点液体。
化工原理教学设计样例
化工原理教学设计样例第一部分:课程简介《化工原理教学设计样例》是一门旨在系统性地介绍化工原理的课程。
通过深入的理论讲解和丰富的实例分析,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化工原理的扎实理解和应用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1. 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 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热力学、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3. 能够应用化工原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2) 化工热力学;(3) 化工动力学;(4) 化工传质过程;(5) 化工反应工程基础;(6) 化工流程模拟与优化;2. 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授课,系统性地讲解化工原理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引导学生建立牢固的理论基础;(2) 实例分析: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化工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情况,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3) 实验操作:进行化工原理相关的实验操作,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来观察和实践,加深对化工原理的理解;(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就特定的化工原理问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第四部分:教学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包括但不限于:1. 日常表现: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度等;2. 作业与实验报告:对学生的作业和实验报告进行评价;3. 期中、期末考试:进行笔试、实验操作等形式的考核;4. 课程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化工原理相关的课程设计,综合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五部分:课程设置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本课程设置如下:1. 第一章:化工原理基本概念2. 第二章:化工热力学3. 第三章:化工动力学4. 第四章:化工传质过程5. 第五章:化工反应工程基础6. 第六章:化工流程模拟与优化第六部分:总结《化工原理教学设计样例》旨在通过系统、全面的教学安排,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化工原理的核心概念和方法,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化工原理教学设计样例
化工原理教学设计样例教学目标:1. 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平衡和化学动力学;2. 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3. 流体力学和传质传热;4. 反应工程和分离工程。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化学反应平衡和化学动力学。
1. 引入化学反应平衡的概念,解释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平衡关系;2. 介绍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3. 讲解化学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反应速率、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4. 进行实验演示,观察不同反应速率的反应实验,并讨论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二课时,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1. 介绍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2. 讲解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如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的计算;3. 给出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计算练习;4. 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在化工过程中的实际意义和限制。
第三课时,流体力学和传质传热。
1. 介绍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流体的性质、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2. 讲解传质传热的基本概念和机制,包括扩散、对流和传热方式;3. 进行实验演示,观察不同传质传热现象,并讨论影响传质传热的因素;4. 引导学生思考流体力学和传质传热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和优化方法。
第四课时,反应工程和分离工程。
1. 介绍反应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步骤,包括反应器的选择和设计;2. 讲解分离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蒸馏、萃取和结晶等;3. 给出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反应工程和分离工程的计算练习;4. 引导学生思考反应工程和分离工程在化工过程中的重要性和挑战。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与他人讨论的能力;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对化工原理的理解程度;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习题和问题,评估学生对化工原理的掌握程度;4.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化工原理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
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是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深入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具体的项目任务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任务包括:
1. 学习化工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流体力学、热传递、传质分离等方面的内容。
2. 进行实验操作,学习使用各种化工仪器设备,如流量计、温度计、压力计等,掌握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的方法。
3. 进行项目设计和实施,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并完成一个小型化工过程,如液体混合、蒸馏、萃取等。
4. 学习并掌握化工过程的模拟和优化方法,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和优化设计。
5. 进行结果分析和报告撰写,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和项目报告,总结经验和教训。
通过以上的任务,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化工原理的应用和实践操作,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等。
(2)了解化工过程的基本单元操作,如流体流动、传热、传质、反应工程等。
(3)熟悉化工工艺设计和过程模拟的基本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如流体流动问题的计算、传热问题的计算、传质问题的计算等。
(2)具备化工工艺设计和过程模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化工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如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等。
2.化工过程的基本单元操作,包括流体流动、传热、传质、反应工程等。
3.化工工艺设计和过程模拟的基本方法。
4.化工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工原理的应用。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化工原理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动画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实验室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5.在线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化工原理设计自评
化工原理设计自评
自评是一种有益的反思和总结过程,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在化工原理设计方面的优势和发展方向。
以下是化工原理设计自评:
理论基础:
你对化工原理的基础理论有多深刻?是否理解并能够应用质量平衡、能量平衡、动量平衡等基本原理?
计算和建模能力:
你在化工过程的计算和建模方面的能力如何?是否能够运用数学和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你对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了解如何?是否能够设计实验、采集数据,并正确地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
材料与设备选择:
你在选择化工原料和设备方面是否具备足够的了解?是否能够根据工艺需求选择合适的原料和设备?
工艺流程设计:
你是否能够设计和优化化工工艺流程?是否能够考虑到安全、经济性和环保等方面的因素?
安全和环保意识:
你在化工原理设计中对安全和环保的意识如何?是否能够考虑到潜在的危险和环境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团队协作:
你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如何?是否能够有效地与其他专业人员协作,共同推动项目的成功实施?
沟通能力:
你是否能够清晰、有效地向非专业人员解释和传达化工原理设计的关键概念和结果?
持续学习和发展:
你是否保持对新技术和新理论的学习兴趣?是否愿意不断提升自己在化工原理设计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问题解决能力:
你在面对挑战和问题时的解决能力如何?是否能够迅速找到解决方案并灵活应对变化?
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方向,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扩展自己的自评内容。
重要的是在自评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努力提升在化工原理设计领域的专业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1500m3 /hSO2填料吸收塔的设计设计者姓名:方荣鹏指导教师:薛连海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应用化学专业062 班5060751032 学号说明书共23 页图纸 1 张设计时间2009 年12 月19 日至2009 年12 月26 日完成时间2009 年12 月于滁州滁州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教研室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水吸收二氧化硫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矿石焙烧炉送出的气体冷却到25℃后送入填料塔中,用20℃清水洗涤除去其中的SO2。
入塔的炉气流量为650m3/h,其中进塔SO2的摩尔分数为0.05,要求SO2的吸收率为95%。
吸收塔为常压操作,因该过程液气比很大,吸收温度基本不变,可近似取为清水的温度。
吸收剂的用量为最小量的1.5倍。
2.工艺操作条件:(1) 操作平均压力常压(2) 操作温度t=20℃(3) 每年生产时间:7200h。
(4) 所用填料为D N38聚丙烯阶梯环形填料。
3.设计任务完成填料吸收塔的工艺设计与计算,有关附属设备的设计和选型,绘制吸收系统工艺流程图和吸收塔工艺条件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目录摘要 (1)1绪论 (2)1.1吸收技术概况 (2)1.2吸收过程对设备的要求及设备的发展概况 (2)1.3吸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1.3.1吸收的应用概况 (3)1.3.2典型吸收过程 (3)2设计方案 (4)2.1吸收方法及吸收剂的选择 (4)2.1.1吸收方法 (4)2.1.2吸收剂的选择: (4)2.2吸收工艺的流程 (5)2.2.1吸收工艺流程的确定 (5)2.2.2吸收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过程说明 (6)2.3操作参数的选择 (6)2.3.1操作温度的选择 (6)2.3.2操作压力的选择 (6)2.3.3吸收因子的选择 (7)2.4吸收塔设备及填料的选择 (8)2.4.1吸收塔的设备选择 (8)2.4.2填料的选择 (8)3吸收塔的工艺计算 (9)3.1基础物性数据 (9)3.1.1液相物性数据 (9)3.1.2气相物性数据 (9)3.1.3气液平衡数据 (9)3.2物料衡算 (10)3.3塔径的计算 (10)3.3.1塔径的计算 (10)3.3.2泛点率校核 (11)3.3.3填料规格校核: (11)3.3.4液体喷淋密度校核 (11)3.4填料层高度计算 (11)3.4.1传质单元高度计算 (11)3.4.2填料层高度Z的计算: (12)3.5填料层压降ΔP的计算: (12)3.6填料塔附属高度计算 (13)3.7液体分布器计算 (14)3.8其他附属塔内件的选择 (14)3.8.1液体分布器 (14)3.8.2液体再分布器 (15)3.8.3填料支撑板 (15)3.8.4填料压板与床层限制板 (15)3.8.5、气体进出口装置与排液装置 (16)结论 (17)结束语 (18)参考文献 (19)主要符号说明 (20)摘要在化工生产中,气体吸收过程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或化学反应活性的差异,在气液两相接触是发生传质,实现气液混合物的分离。
在化学工业中,经常需将气体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加以分离,其目的是:①回收或捕获气体混合物中的有用物质,以制取产品;②除去工艺气体中的有害成分,使气体净化,以便进一步加工处理;或除去工业放空尾气中的有害物,以免污染大气。
实际过程往往同时兼有净化和回收双重目的。
气体混合物的分离,总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间某种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而进行的。
根据不同性质上的差异,可以开发出不同的分离方法。
吸收操作仅为其中之一,它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或化学反应活性的差异,在气液两相接触时发生传质,实现气液混合物的分离。
一般说来,完整的吸收过程应包括吸收和解吸两部分。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原料气的净化,气体产品的精制,治理有害气体,保护环境等方面都要用到气体吸收过程。
填料塔作为主要设备之一,越来越受到青睐。
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以水为溶剂,经济合理,净化度高,污染小。
此外,由于水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具有很大的利用。
1绪论1.1吸收技术概况在化学工业中,利用不同气体组分在液体溶剂中的溶解度的差异,对其进行选择性溶解,从而将混合物各组分分离的传质过程称为吸收。
气体吸收过程是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气体混合物的分离操作,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特定的液体吸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实现各组分分离的单元操作。
实际生产中,吸收过程所用的吸收剂常需回收利用,故一般来说,完整的吸收过程应包括吸收和解吸两部分,因而在设计上应将两部分综合考虑,才能得到较为理想的设计结果。
作为吸收过程的工艺设计,其一般性问题是在给定混合气体处理量、混合气体组成、温度、压力以及分离要求的条件下,完成以下工作:(1)根据给定的分离任务,确定吸收方案;(2)根据流程进行过程的物料和热量衡算,确定工艺参数;(3)依据物料及热量衡算进行过程的设备选型或设备设计;(4)绘制工艺流程图及主要设备的工艺条件图;(5)编写工艺设计说明书。
1.2吸收过程对设备的要求及设备的发展概况近年来随着化工产业的发展,大规模的吸收设备已经广泛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
对于吸收过程,能够完成分离任务的塔设备有多种,如何从众多的塔设备中选择合适类型是进行工艺设计的首要任务。
而进行这一项工作则需对吸收过程进行充分的研究后,并经多方面对比方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一般而言,吸收用塔设备与精馏过程所需要的塔设备具有相同的原则要求,用较小直径的塔设备完成规定的处理量,塔板或填料层阻力要小,具有良好的传质性能,具有合适的操作弹性,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安装、操作和维修等。
但是吸收过程,一般具有液气比大的特点,因而更适用填料塔。
此外,填料塔阻力小,效率高,有利于过程节能。
所以对于吸收过程来说,以采用填料塔居多。
近年来随着化工产业的发展,大规模的吸收设备已经广泛用于实际生产当中。
具有了很高的吸收效率,以及在节能方面也日趋完善。
填料塔的工艺设计内容是在明确了装置的处理量,操作温度及操作压力及相应的相平衡关系的条件下,完成填料塔的工艺尺寸及其他塔内件设计。
在今后的化学工业的生产中,对吸收设备的要求及效率将会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日益完善的吸收设备会逐渐应用于实际的工业生产中。
1.3吸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1.3.1吸收的应用概况在化工生产中,原料气的净化,气体产品的精制,治理有害气体保护环境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在方法上多从吸收过程的传质速率着手,希望在整个设备中,气液两相为连续微分接触过程,这一特点则与填料塔得到了良好的结合,由于填料塔的通量大,阻力小,使得其在某些处理量大要求压降小的分离过程中备受青睐,尤其近年高效填料塔的开发,使得填料塔在分离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吸收在化工的应用大致有以下几种:(1)原料气的净化。
(2)有用组分的回收。
(3)某些产品的制取。
(4)废气的处理。
1.3.2典型吸收过程煤气脱苯为例:在炼焦及制取城市煤气的生产过程中,焦炉煤气内含有少量的苯、甲苯类低碳氢化合物的蒸汽(约35)应予以分离回收,所用的吸收溶剂为该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即焦煤油的精制品称为洗油。
回收苯系物质的流程包括吸收和解吸两个大部分。
含苯煤气在常温下由底部进入吸收塔,洗油从塔顶淋入,塔内装有木栅等填充物。
在煤气与洗油接触过程中,煤气中的苯蒸汽溶解于洗油,使塔顶离去的煤气苯含量降至某允许值(< ),而溶有较多苯系物质的洗油(称富油)由吸收塔底排出。
为取出富油中的苯并使洗油能够再次使用(称溶剂的再生),在另一个称为解吸塔的设备中进行与吸收相反的操作----解吸。
为此,可先将富油预热到170左右由解吸塔顶淋下,塔底通入过热水蒸气。
洗油中的苯在高温下逸出而被水蒸气带走,经冷凝分层将水除去,最终可得苯类液体(粗苯),而脱除溶质的洗油(称贫油)经冷却后可作为吸收溶剂再次送入吸收塔循环使用.2设计方案吸收过程的设计方案主要包括吸收剂的选择、吸收流程的选择、解吸方法选择、设备类型选择、操作参数的选择等内容.用水吸收S02属中等溶解度的吸收过程,为提高传质效率,选用逆流吸收流程。
因用水作为吸收剂,且S02不作为产品,故采用纯溶剂。
2.1吸收方法及吸收剂的选择2.1.1吸收方法完成同一吸收任务,可选用不同吸收剂,从而构成了不同的吸收方法,如以合成氨厂变换器脱CO2的为例,若配合焦炉气为原料的制氢工艺,宜选用水,碳酸丙烯酯,冷甲酸等作吸收剂,既能脱CO2,又能脱除有机杂质。
后继配以碱洗和低温液氨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净化体系,若以天然气为原料制H2和N2时,宜选用催化热碳酸钾溶液作吸收剂,净化度高。
后继再配以甲烷化法,经济合理。
其中,前者为物理吸收,后者则为化学吸收。
一般而言,当溶剂含量较低,而要求净化度又高时,宜采用化学吸收法;若溶质含量较高,而净化度又不很高时,宜采用物理吸收法。
2.1.2吸收剂的选择:对于吸收操作,选择适宜的吸收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对吸收操作过程的经济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选择吸收剂,要着重考虑如下问题.(一)对溶质的溶解度大所选的吸收剂多溶质的溶解度大,则单位量的吸收剂能够溶解较多的溶质,在一定的处理量和分离要求下,吸收剂的用量小,可以有效地减少吸收剂循环量,这对于减少过程功耗和再生能量消耗十分有利.另一方面,在同样的吸收剂用量下,液相的传质推动力大,则可以提高吸收效率,减小塔设备的尺寸.(二)对溶质有较高的选择性对溶质有较高的选择性,即要求选用的吸收剂应对溶质有较大的溶解度,而对其他组分则溶解度要小或基本不溶,这样,不但可以减小惰性气体组分的损失,而且可以提高解吸后溶质气体的纯度.(三)不易挥发吸收剂在操作条件下应具有较低的蒸气压,以避免吸收过程中吸收剂的损失,提高吸收过程的经济性.(四)再生性能好由于在吸收剂再生过程中,一般要对其进行升温或气提等处理,能量消耗较大,因而,吸收剂再生性能的好坏,对吸收过程能耗的影响极大,选用具有良好再生性能的吸收剂,往往能有效地降低过程的能量消耗.以上四个方面是选择吸收剂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其次,还应注意所选择的吸收剂应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和经济性.其良好的物理性能主要指吸收剂的粘要小,不易发泡,以保证吸收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和分布性能.良好的化学性能主要指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以防止在使用中发生变质,同时要求吸收剂尽可能无毒、无易燃易爆性,对相关设备无腐蚀性(或较小的腐蚀性).吸收剂的经济性主要指应尽可能选用廉价易得的溶剂.表2—1 物理吸收剂和化学吸收剂的特性2.2吸收工艺的流程2.2.1吸收工艺流程的确定工业上使用的吸收流程多种多样,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从所选用的吸收剂的种类看,有仅用一种吸收剂的一步吸收流程和使用两种吸收剂的两步吸收流程,从所用的塔设备数量看,可分为单塔吸收流程和多塔吸收流程,从塔内气液两相的流向可分为逆流吸收流程、并流吸收流程等基本流程,此外,还有用于特定条件下的部分溶剂循环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