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研究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现象、规律及其训练和教育的一门学科。
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只把3-6岁儿童掌握母语口语的过程,特别是把3-6岁儿童早期掌握母语的听说训练和教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3-6岁儿童广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把0-6岁学前儿童的所有语言获得和学习现象、规律以及训练与教育作为主要研究的对象,对0-6岁儿童应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任务1.探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作用2.揭示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的规律3.解释学前儿童更语言发展过程及各种现象4.研究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实践应用的理论和方法学前儿童语言的基本概念语言: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符号系统。
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或字形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构成的体系。
言语:是人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也就是人们说出的话和听到的话,又叫“话语”。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也存在着显著差别,差别主要表现在:整体性与个别性、稳定性和多变性、工具和工具使用的差别。
在托幼教育机构进行语言教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既要遵守语言的规定性,又要考虑个人呢的言语风格和言语习惯;第二,既要有规范语言模式的示范,又要有各种变体的示范;第三,既要有静态的语言学习,又要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帮助儿童学习。
第一语言指的是一个人从小就从父母或周围环境里学到并用于交际目的的语言,即本族语或母语。
第二语言是指再多民居聚居的国家或地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为了和其他民族的人成功地进行交际,还要学习一种非本族的语言。
双语教育,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其中一种语言常常并非学生的第一语言。
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这两个概念由乔姆斯基提出。
语言能力是指在人的大脑中形成的一种能够按照本族语的语言规则把声音和意思联系起来的能力,即语言使用者对语言内容内在规则的了解。
语言运用则是这种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对于语言的具体运用。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绪论辅导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性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一门专门研究0-6岁儿童语言发生、发展及其教育的学科;是师范及其高等院校培训学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幼儿园一线教师的一门应用性科目。
它通过探索和发现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中的现象,揭示其中所蕴含的规律,从而运用这些规律对学前儿童实施有效的教育,达到促进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提高。
语言能力一方面是指个人使用语言的能力(基本的语言能力),具体表现在听说读写四项;另一方面是指分析语言的能力,它是以语言和语言形式本身作为分析观察的对象进行知觉的能力,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各语言层次(语音、语感、语义、语法、修饰等)和各语言单位(词、词组、句子、篇章等)所具有的特征的知觉上,带有较强的直觉性。
上述两方面能力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在语言使用的动态过程中得到统一。
个人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一种多侧面的能力,大致包括以下两点:1.运用社会交往规则的能力,即语言使用能力或者语言体现各种交际功能的能力,关系到语言交往中社会化倾向和习惯的形成。
2.运用语言进行认识和思考的能力,表现在语义的丰富性、智慧性和逻辑性。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把0-6岁学前儿童语言的发生、发展及其教育作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此年龄段的孩子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现象和问题,从中发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来进行有效的教育,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整体发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任务主要包括:1.进一步探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明确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功能和作用,才能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更好地学以致用,更自觉地进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为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而努力。
①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和行为的社会化进程:儿童获得语言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对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②提高学前儿童的学习能力,促进其智力发展:儿童在加工语言的同时,认知能力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和提高;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学前教育的语言和文字启蒙
学前教育的语言和文字启蒙在学前教育的过程中,语言和文字启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语言和文字的启蒙,学前儿童可以增加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语言启蒙和文字启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语言启蒙语言启蒙是指在学前教育阶段,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激发幼儿的语言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
语言启蒙的核心目标是使幼儿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1.1 言语交流的重要性言语交流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基本形式。
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的交流活动,例如读绘本、玩游戏、唱歌等,与幼儿进行言语交流。
教师可以让幼儿自由发表意见,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想法和感受,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1.2 丰富的语言环境幼儿在语言启蒙过程中需要接受丰富的语言输入。
教师和家长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丰富多样的语言环境,例如阅读绘本、讲故事、观看动画片等。
同时,幼儿园可以设置角色扮演角落、游戏区等环境,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1.3 听力训练在语言启蒙中,听力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听音识图、听音辨词等活动,帮助幼儿提高听力和词汇辨听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儿歌等方式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二、文字启蒙文字启蒙是指在学前教育阶段,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培养幼儿对文字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1 认识文字幼儿在学前教育中需要逐渐认识文字,了解文字的存在和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书、文字播放器等教具,教授幼儿认识字母、认识文字的书写形式和表达意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故事和游戏,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汉字的构造和意义。
2.2 使用文字幼儿在学前教育中也需要学会使用文字。
通过绘本、涂鸦、书写等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汉字的书写形式和技巧。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文字拼贴、文字寻找等游戏,培养幼儿对文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3 开展识字活动在学前教育中,识字活动是非常有益的。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中介说
斯塔茨:刺激和反应之间具有传递性。 一个词或一句话都可以具有刺激的性质, 可以诱发出条件反应。 在外显的刺激和反应中间,有一系列因 联想而引起的隐含的刺激和隐含的反应所构 成的中介体系。
二、先天决定论
一、先天语言能力说
乔姆斯基提出理论假设: 1、儿童大脑中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决定的先天的 语言获得装置(LAD),包含: • 一套包括若干范畴和规则的远普遍特征; • 先天的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 2、LAD的活动具有一个临界期。过了这个 临界 期,LAD就会退化。
语言和言语
语 言 的 特 点
形成产生过程 使用频率 变化过程 种类
约定俗成性 常用性 相对稳定性 多样性
语言是符号系统,它往往标志一定的物体、思想或经验 言语是某人运用某种语言进行交际或思考的过程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指个体通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 而掌握某种语言的过程。 语言学习与语言发展 1、主动建构 2、个性化 3、语言综合化 4、循序渐进、逐步积累
从不完整句发展到完整句第三节语言发展的教育活动一语言发展的教育04个月阶段1培养婴儿有意倾听的习惯2经常和婴儿进行面对面的语言交流3开展有趣的游戏训练听音和发音能力410个月阶段1继续用语言刺激婴儿进行模仿发音练2用强化鼓励方法进行相互模仿诱导婴儿发音1018个月阶段1鼓励婴儿掌握新的语音并反复练习和强化2用语言与婴儿交往尽量让婴儿多说话23岁阶段1在听说游戏中发展学前儿童的听音辨音能力2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发音错误36岁阶段1开展游戏活动提高儿童辨音发音能力2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练习发音3组织念儿歌童谣绕口令等活动训练发音4开展集体训练纠正方言影响5培养学前儿童的言语表情6培养学前儿童语言交往的素养一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帮助学前儿童掌握新词扩大词汇量二开展语言游戏发展学前儿童学习词汇的兴趣三帮助学前儿童丰富词汇四帮助学前儿童正确理解词义五帮助学前儿童准确运用词汇一为儿童提供良好的语言示范和榜样二培养儿童多看多听多说多练的习惯三开展早期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四随时帮助儿童正确使用语言教师还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第一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研究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现象、规律及其训练和教育的一门科学,是学前教育师范院校培训教师的一门应用性科目;由于学前儿童语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又被称为“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0-6岁儿童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内容1 、描述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2 、揭示学前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机制,探究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各种因素3 、解释和评价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个别差异4 、介绍和阐明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方法和活动设计类型.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意义1 、通过语言教育,促进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2 、通过语言教育,促进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3 、通过语言教育,促进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4 、通过语言教育,促进学前儿童个性、社会性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称新纲要,2001年;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 2012年5月23日1听与说目标1: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目标2: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目标3: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2阅读和书写准备目标1: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目标2: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目标3: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全语言教育理念的核心:语言是完整的、整合的、不可分割的;全语言教育的理念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启示1、改变单纯的语言教育2、幼儿语言教育目标和内容应是完整的3、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应是真实的、形式是多样的;一、完整语言教育观完整语言教育观强调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全面性和完整性,主张教育活动是真实的、完整的交流情境;1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是完整的2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是全面的3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过程上真实的形式多样的二、整合教育观把儿童语言学习看成一个整合的系统,充分意识到儿童语言发展与其他智能、情感等方面发展是整合一体的关系;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他们对每一个新词、每一种句式的习得,都是整个学习系统调整、吸收与发展的结果;离开了儿童发展的其他方面,语言学习是不可能成功的;与此同时,儿童语言学习的每一点收获,都对他们的其他方面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语言的发展;二、整合教育观1 、语言教育目标的整合2 、语言教育内容的整合3 、语言教育方式的整合三、活动教育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活动观,是指以活动的形式来组织幼儿语言教育过程,帮助幼儿学习语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活动观具体体现在教育过程之中,要求教师更多地提供幼儿充分操作语言的机会,鼓励儿童以多种方式操作语言和发挥儿童在操作语言过程中的主动性等方面;三、活动教育观1、为学前儿童提供充分的操作语言的机会2、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3、注意发挥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二、三种语言获得理论强化理论模仿理论生成转换语法理论要求:掌握每一种语言获得理论的代表、主要观点,并尝试运用这些理论去解释儿童语言的学习;强化理论代表人物:斯金纳B.F.Skinner :行为主义学派主要观点: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工具性条件反射的操作行为和强化等概念来解释语言的获得;操作性条件反射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指对动物包括人的自发操作行为反应进行强化如肯定、表扬、给予食物或关注等而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模仿理论也称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Bandura主要观点:儿童学习的语言,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和模仿,对儿童语言发展起重大作用的是社会语言的范型;生成转换语法理论创始人:乔姆斯基Chomsky生成转换语法理论是当前影响最大的语言获得理论;是一个最有活力、最有影响的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当代的每一个语言学家和心理语言学家都不可能无视它的成就和影响;生成转换语法理论主要观点1、儿童大脑中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决定的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LAD,包含:一套包括若干范畴和规则的语言普遍特征;先天的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2、LAD的活动具有一个临界期;过了这个临界期,LAD就会退化;迄今为止的所有理论还不能把儿童语言的获得过程和机制阐述到至善至美的地步;第一节 0-3岁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与教育语言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语言准备期0-1岁语言形成期1-3岁语言发展期3岁以后请思考:语言活动的发生发展三个过程的每一个具体过程一、0~1岁:语言准备期1.简单音节阶段 0~3个月2.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3.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1.简单音节阶段 0~3个月1听觉较敏锐,具有一定的辨音水平2能发出一些简单的音节,多为单音节2.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1经常发出连续的音节2辨调能力增强3.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1近似词增加,开始出现第一个有意义的单词2真正理解成人语言,并把语音和实体建立对应关系二、1~3岁:语言形成期1.单词句阶段1~岁2.双词句阶段~2 岁3.简单句阶段2~3岁1.单词句阶段1~岁1理解语言迅速发展2词义笼统,一词多义3以音代物,词性不确定2.双词句阶段~2 岁1词汇量急剧增加,出现“词语爆炸”2双词句为主,增长速度较快3.简单句阶段2~3岁1语音逐渐稳定和规范2词汇量迅速增加3句法结构逐渐完善4语言理解能力继续提高三、0~3岁儿童语言的教育P26一用正确规范的口语与婴儿交流,提供良好的言语示范二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鼓励婴儿在生活中运用语言三开展早期阅读四开展语言游戏学前各年龄段儿童语言的发展特点第二节 3-4岁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与教育一、 3-4岁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一语音的发展特点P28二词汇的发展特点P29三语法与句子发展的特点P29一语音的发展特点儿童学习语音的过程,先后有两种不同的趋势:语音扩展阶段——语音收缩阶段;3~4岁是幼儿语音发展的飞跃期,他们基本掌握本地区语言的全部语音;二词汇的发展特点3~4岁幼儿一般可掌握1000左右的词汇,首先掌握的生活中最常用的一些词汇;三语法和句子发展的特点幼儿掌握语法结构,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流,模仿成人说话而进行的,幼儿这时处于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发展时期;幼儿开始产生词序策略,从句子结构中理解词义;这阶段,幼儿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能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事;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关联词;能用简单的话讲述图片内容;能大声清楚的念儿歌;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即兴讲故事和描述图片上的内容,复述时能说出主要情节,并能正确运用新学的词汇;二、3~4岁儿童语言的教育P30一教师讲解示范规范的发音,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二营造生活化的语言氛围,提高幼儿的词语敏感性三增强“亲子式交谈”沟通情感,引导幼儿用语言与人交往四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丰富语言经验P32在与幼儿交谈中,应该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在具体的情景下,围绕人、事、物操作材料展开交谈2.耐心倾听幼儿的表达,善于鼓励,及时反馈3.使用“儿向语言”而非“小儿语”儿向语言国外有关文献中把成人同幼儿自然交谈的话语称为儿向语言简称CDS,即儿童化的语言;他们指出,儿向语言是一种动态的话语,成人要了解交谈对象当前的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在交谈中以略高一些的语法、语义和语言内容与其进行交谈;教师使用的儿向语可以是对幼儿语言的重复、扩充和评价,必须是幼儿能理解或经解释能够理解的规范的语言样板,而不是小儿语以音代词、叠音代词等;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幼儿从动作交流到口语交流,从字词交谈到句子交谈,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在最近发展区迅速地、不断地得到提高;第三节 4-5岁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与教育一、 4-5岁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P331 、语音P332 、词汇P333 、语法和句子发展的特点P34一语音发展的特点4~5岁幼儿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的发育较小班时期更趋完善;具备了控制发音与听音的生理条件,如坚持以普通话教学,并用科学分方法让幼儿进行反复的语言实践,幼儿就能握汉语中的全部语音;幼儿语音意识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主要表现为: P33页;二词汇发展的特点P334~5岁幼儿掌握的词汇量大幅度增加,质量上明显提高;幼儿在掌握对物体的整体认识和名称的基础上,转入对事物各部分的认识,同时掌握各部分的名称;仍然以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占多数;对数词和量词掌控仍感困难;对抽象的时间概念词仍难以掌握;三语法和句子发展的特点P344~5岁幼儿按句法信息进行反应的能力不断提高,受词序的影响逐渐降低;二、4~5岁儿童语言的教育P34一突破方言干扰音,重点突破进行正音训练二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多看多听多说,丰富词汇三在教学活动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四早期阅读指导要点P35-361.阅读游戏化,引发幼儿阅读兴趣2.注重方法,指导幼儿连贯阅读3.关注阅读过程的评价,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第四节 5-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与教育P36一、 5-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一语音发展的特点P37二词汇发展的特点P37三句子和语法的发展特点P37一语音的发展特点P375~6岁幼儿已经具备了健全的听音和发音器官,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使其建立了言语视觉调节、听觉调节的语言自我调节机制;能有意识地对待自己的语言,大部分幼儿会在成人的引导下反复练习发错的音,个别幼儿偶尔会出现回避、借故或歪曲的做法,对于故意模仿他们发错的音会非常生气,也会经常挑剔周围人的发音,有时还会纠正、评价他人的发音,对于相声、小品中的演员故意发错的音会兴奋的笑个不停或故意模仿;二词汇的发展特点P375~6岁幼儿的词汇已经相当丰富,词汇总量可以达到3000-4000个;词类范围扩大,对词义的理解也更为深刻了;随着抽象思维的发展,这一时期幼儿的概括能力明显提高,能够掌握更多概括性词语;1.幼儿掌握的词汇丰富,词汇量较大2.幼儿能较好地理解词义,并正确地运用词汇三句子和语法的发展特点P37句子结构完整,出现大量的复句;连贯性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有较大提高;能用清楚的、连贯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和别人交谈时,用词较恰当,能够完整地复述较长的故事,能看图编故事,还能围绕一个主题编故事;大部分幼儿都使用完整句;幼儿使用的复合句多于简单句 ;幼儿谈话的内容广泛,想象丰富;二、 5-6岁儿童语言的教育P38一教会幼儿控制呼吸,培养幼儿准确的言语表情二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帮助学前儿童正确理解词义1.让词和词所反映的事物同时出现2.借助有关材料来提供词汇的直观信息3.引导学前儿童联系上下文或根据自己已有经验理解词义三精心设计语言教育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四早期阅读指导要点, P40-41第五节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中的常见问题一、正常儿童语言发展中的常见问题P411 、幼儿语言发展有明显的个体差异2 、发音准确度低3 、词汇相对贫乏,理解能力较弱积极词汇:幼儿已经理解又能正确运用的词汇 ;消极词汇:幼儿不能理解或者已经理解但不会正确运用的词汇;4 、口吃思考:对于上述儿童语言发展中的常见问题应该如何对待第一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一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二依据学前教育机构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三依据语言学科的性质特点四依据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和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五依据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六依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特色一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思考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首先,要反映当前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价值观和教育目标取向;其次,要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第三,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二学前教育机构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三语言学科的性质特点四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和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3岁前的儿童:提高儿童运用句子的表述能力是这一阶段语言发展的重点;3-4岁的儿童发音不清,词汇贫乏,语音和词汇方面的教育是这一阶段语言发展的重点;4-5岁的儿童是词汇大量积累的阶段,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的增加和提高,引导儿童将消极语汇转变为积极语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是这一阶段语言发展的重点;5-6岁的儿童发音基本没有问题,同时积累了相当的词汇,培养儿童围绕一定的中心说一段话,发展儿童的连贯性语言是这一阶段语言发展的重点;五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六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特色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综合性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生活化纲要中规定语言领域的目标是: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纲要中规定语言领域的内容与要求是: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5、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6、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幼儿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7、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 2012年5月23日1听与说目标1: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目标2: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目标3: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2阅读和书写准备目标1: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目标2: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目标3: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五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1、重视学前儿童语言情感态度的培养2、重视支持性语言环境的创设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的内涵应包括以下三方面;1 创设开放而平等的语言学习环境;2 鼓励儿童在各领域活动中扩展语言经验;3 满足儿童语言学习的个别需要;3、关注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4、重视学前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结构1、层次结构纵向2、分类结构横向一层次结构目标纵向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总目标终期目标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具体活动目标二分类结构目标横向倾听行为的培养目标表述行为的培养目标欣赏文学作品行为的培养目标早期阅读行为的培养目标1、倾听行为的培养目标倾听行为的培养目标具体如下:认知目标——懂得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要注意倾听;情感、态度目标——喜欢听,并积极有礼貌地听别人对自己说话;能力与技能目标——能集中注意力、有礼貌、安静地倾听;能听懂普通话,能分辨不同的声音和语调;能理解并执行别人的指令;2、表述行为的培养目标表述行为的培养目标具体如下:认知目标——懂得用适当的音量说话,有积极的表述愿望;情感、态度目标——喜欢与他人交谈,在适宜的场合积极、主动、有礼貌地与人交谈;能力与技能目标——会说普通话,发音清楚,语调准确,能运用恰当的语句和语调表述意见和回答问题;能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讲述图片和事件;3、欣赏文学作品行为的培养目标欣赏文学作品行为的培养目标具体如下:认知目标——懂得文学作品中运用的是规范而又成熟的语言;阅读和聆听文学作品能增加知识,明白事理,并能感受到语言艺术的美;情感、态度目标——乐意聆听和阅读文学作品,积极参与文学作品学习活动;能力与技能目标——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体会文学语言的美,积累文学语言;初步了解文学常识,会区别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及其构成要素;能用动作、语言、美术、音乐等不同表现方式,积极反映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学会编构故事,表演故事以及诗歌、散文的欣赏与仿编活动等;4、早期阅读行为的培养目标早期阅读行为的培养目标具体如下:认知目标——懂得口语与文字和图书的对应与转换关系;情感、态度目标——对图书和文字产生兴趣,喜欢认读常见的简单的独体汉字;能力与技能目标——掌握阅读图书的基本方法;能集中注意阅读图书,倾听、理解图书内容;能学会制作图书并配以文字说明;了解汉字的书写风格,主动积极地认读常用字;能按规范笔顺书写自己的姓名和一些常见的独体汉字;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表述要素1 、认知目标应明确提出具体语言知识的学习,它包括所获得知识的形式、数量和种类等;2 、情感与态度目标应明确提出对儿童情感态度的培养,包括兴趣、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3 、能力与技能目标应具体说明能力和技能的训练效果;二案例梨子提琴活动目标为:1、引导幼儿安静的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2、重点复述故事第一部分,根据要求合理的展开想象,并随音乐朗诵,体验音乐和故事的优美;3、知道梨子提琴地由来,并学会用“先……再……然后……最后……”的句式叙述;修改和调整后: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梨子提琴地由来,学说故事中的对话;认知目标2、愉快地欣赏故事,文学作品中温馨、宁静、友好的情感;体会音乐作品安详、宁静与柔美的意境;情感与态度目标3、发挥想象,尝试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能力与技能目标三语言教育活动目标表述的注意事项:1 、活动目标应与活动内容相对应,不同的语言活动类型所设置的目标也有所不同;2 、活动目标的表述明确、具体、恰当;3 、活动目标应该用特定的术语来描述儿童在活动前后的变化,即认知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和能力技能目标;4 、目标的设计角度要统一 .“学会、懂得、能”二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的类型文学欣赏活动早期阅读活动讲述活动谈话活动听说游戏三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的实施1、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1教育活动经验连续性原则2教育活动中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原则3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活动方式相适应原则4不同领域活动相互渗透性原则5面向全体,注重个别差异的原则2、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步骤;1活动名称:2活动背景分析设计意图:3活动目标:4活动准备:5活动过程:6活动延伸:7活动评价与反思:3、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在活动组织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儿童是活动主体的原则;2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原则;3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原则4示范与练习相统一的原则第三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途径与方法P73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途径一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二渗透的语言教育活动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P73一示范法二讲解法三讨论法四视听讲做结合法五游戏法六表演法七练习法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原则P79一客观性原则二参照性原则三全面性的原则四发展性原则五实效性原则六多元化原则静态评价:从儿童学习的效果,即语言教育目标达成情况这一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动态评价:从儿童在活动中的表现方面,对儿童参与活动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一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评价的主要方法:P85-881 、自然观察评价法2、情境控制观察评价法3 、谈话评价法4、问卷调查法5、现场实录评价法6、档案评估法二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主要方法 P881、自由叙述评价法1自我评价法;自我评价法是指教师对自己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进行的评价与反思;2他人评价法;是指评价对象以外的其他主体进行的评价;2、综合等级评定法3、实地观察评价法;大班故事欣赏大熊的拥抱节活动目标:1.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鼓励幼儿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述对故事的理解和想法;2.体验、感受故事中的情感,知道朋友之间要相互谦让,不以大欺小;活动准备:PPT、相关音乐;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了解拥抱,体验相互拥抱的快乐;1.师:“老师想和小朋友们拥抱一下,谁愿意谁知道拥抱是什么意思2、解释拥抱3、师小结:和谁拥抱就表示愿意和谁做好朋友;让我们听着音乐和好朋友抱一抱;4.提问:你和谁拥抱的拥抱在一起的时候,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觉”师:“今天也是森林城的拥抱节,大熊也来了,大熊在拥抱节里过的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听听故事——大熊的拥抱节;二、欣赏PPT大熊的拥抱节;1.倾听故事内容,了解大熊为什么伤心;师:“故事里大熊遇到了谁他们拥抱了吗为什么他们是怎么说的”2.复述故事第一段,引导幼儿理解、表达故事中小动物的动作、语言;三、引导幼儿讲述故事第二段,并尝试说出大熊的想法;1.倾听故事第二段悲伤背景音乐师:“大熊为什么难过呢难过的时候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先和旁边的好朋友交流一下师:“如果是你做错了事,你心里会怎么想会怎么做呢”2.师:“做了错事,除了道歉,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事情让别人喜欢你呢”老师引导幼儿自由讲述四、引导幼儿复述第三段故事内容;1、师:“大熊和你们的想法一样,道歉了以后小动物会怎么做呢听一听故事看看和你想的一样不一样”。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概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概念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述:是研究零到六岁儿童语言发展及其教育的一门学科,它具有突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意义:1、创设良好的语言发展环境,及时把握语言发展关键期。
2、有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3、加强儿童邻居交往,促进儿童适应社会。
4、积极发展口头语言,为学习书面语言打好基础。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1、完整的语言教育观。
①、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完整性。
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的完整性,全面性。
③、学前儿童语言活动类型和形式的多样性。
④、同语言教育情境应该是真实的完整的。
2、整合的语言教育观。
①、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观念的整合。
②、学期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整合。
③、学前儿童教育内容的整合。
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形式,方法和手段的整合。
3、活动的语言教育观。
①、为学前儿童提供充分运用语言的机会。
②、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③、充分发挥儿童和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清楚的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内容与要求:①: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②、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到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③、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指导要点: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谈话活动,文学作品活动讲述活动,语言游戏活动和早期阅读活动。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原则:1、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原则。
2、让儿童积极活动的原则3、按照语言发展规律设计活动的原则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途径:1、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2、渗透的语言教育活动3、整合课程中的语言教育活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示范法讲解法谈话法游戏法练习法幼儿园谈话活动:是教师启发幼儿围绕一定话题,以交谈为主要形式展开的语言教育活动特点①、话题的中心性和趣味性②、谈话环境的宽松型和民主性③、谈话方式的互动性和启发性。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名词解释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名词解释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名词解释:1. 语言教育:指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过程。
包括词汇、语法、发音、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等方面的培养。
2. 学前儿童:指未上小学,年龄在3-6岁之间的儿童。
学前儿童是语言教育的主要对象。
3. 语言能力:指一个人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
4. 词汇:指语言中的单词和词组,是语言表达和理解的基本单位。
5. 语法:指语言的结构和规则,包括句子的构成、词类和词序等方面的规范。
6. 发音:指语音的正确发出和听辨能力。
发音准确对于语言交流至关重要。
7. 阅读理解:指通过阅读理解文字信息的能力。
包括理解文本的意思、获取关键信息和推断等。
8. 口头表达:指通过口语表达自己的意思。
包括语音表达、词汇丰富和流利表达等方面。
9. 意义传递:指用语言基于共同的认识和理解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的过程。
10. 学习动机:指儿童学习语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习动机对于语言教育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11. 手眼协调:指手部动作和视觉注意力的协调能力。
手眼协调对于学习写字和阅读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12. 听力训练:指培养儿童听力能力的训练活动。
包括听辨声音、理解口语表达和提高听力专注力等方面。
13. 语音训练:指培养儿童正确发音和语音表达的训练活动。
包括声音的产生、区分音素和模仿流利地表达等。
14. 语感培养:指培养儿童对于语音、语调和语言感觉的敏感性。
培养语感可以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
15. 朗读:指大声读出文字的活动。
通过朗读可以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16. 语言游戏:指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儿童语言能力的活动。
游戏可以增加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7. 幼儿园:指为学前儿童提供教育和培养的机构。
幼儿园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重要场所。
18. 儿童文学:指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通过儿童文学可以开发儿童的语言想象力和阅读习惯。
19. 绘本:指带有插图的儿童读物。
学前班语言教案(15篇)
学前班语言教案(15篇)学前班语言教案1一、活动设计背景语言是人类交往、思维和表达情感的工具。
早期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孩子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根据幼儿园《纲要》的精神,在幼儿园阶段对幼儿语言教育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
此阶段学前班儿童已积累了了一定量的词汇,幼儿学习的特点是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因而幼儿学习活动的内容与组织离不开生活实际。
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什么是义词,认识义词,这样即丰富幼儿的词汇,又培养了幼儿观察力和判断力。
二、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活动了解义词的意思,认识几对义词。
2、情感目标:喜欢找生活中的义词丰富词汇。
3、能力与技能目标:培养了幼儿观察力和判断力。
4、培养幼儿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鼓励幼儿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义词的意思。
难点:找出生活中义词。
四、活动准备带有各种运动的图片、字卡(远、近,快、慢,笑、哭,多、少等)若干五、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老师按顺序出示各种运动的图片,如跑步、跳高、游泳、滑冰、射箭等,幼儿看后说词。
师:小朋友们应真快,看一眼就说对了,真了不起!小朋友图片上的这些运动你们喜欢吗,我们玩点简单的好吗?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赶紧站成两队吧!师:介绍各队成员:组长、成员(二)基本部分:现在我们先看一下两队的情况,哪个队的队员多,那个少?来,我们一起数一数吧!(分出多和少)小结:像“多”和“少”这样意思相的词,就把它们叫义词。
现在我们两队开始行动第一个游戏是:学青蛙跳规则:每队出一名小朋友,学着青蛙的样子,从起点算起,比谁跳得远。
第一得字卡“远”,第二得字卡“近”老师记时间。
一声令下行动开始了。
第一个游戏结束后,小结:1、小朋友谁能告诉我你跳得怎么样,得到什么字?2、幼儿演示离老师远和近的过程。
3、 3、告诉我你们得到“远”和“近”两字是什么词呢?师:好玩吗?接下来玩第二个游戏:穿衣服规则:每队出一名小朋友,在一定的时间里看谁把衣服穿得又快又整齐。
学前儿童发展指南语言领域
学前儿童发展指南语言领域一、语言发展的重要性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基础,对于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早期的语言发展不仅能够帮助儿童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还对其认知能力、社交技能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都应该重视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
二、语言能力的四大方面学前儿童语言能力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在这四个领域中,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活动来帮助儿童提升语言能力。
1. 听儿童通过倾听来接触语言,因此提升儿童的听力能力对于语言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通过播放听力故事、音乐和唱歌来激发儿童的兴趣,帮助他们提高听力技能。
2. 说说是学前儿童最主要的语言表达方式,家长可以通过和儿童进行对话、讲故事、模仿游戏等方式,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词汇量。
3. 读阅读是提升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家长可以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图书、故事书和绘本,培养儿童对阅读的兴趣,提高其阅读能力。
4. 写写是语言能力的输出形式,通过让学前儿童进行简单的涂鸦、绘画和书写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书写技能,从而促进语言发展。
三、语言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家长和教育者需了解每个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语言教育和引导。
1. 幼儿期(1-3岁)在幼儿期,儿童开始探索语言,掌握简单的词汇和语法规则。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鼓励儿童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激发他们的语言兴趣。
2. 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是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儿童开始逐渐掌握更加复杂的语言技能,如句子构建、语法规则等。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游戏、故事、歌曲等方式,帮助儿童提高语言技能。
四、语言发展的促进方法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外,家长和教育者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帮助学前儿童促进语言发展:•注重语言环境的营造,创设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习氛围;•经常与儿童进行互动对话,引导他们进行语言表达;•鼓励儿童参与各种语言游戏和活动,培养其语言技能;•经常与儿童阅读、讲故事,激发其阅读兴趣。
简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概念
简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概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研究0~6岁儿童语言发展及其教育的一门学科,它具有突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
它旨在培养儿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其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发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 计划性和目的性:语言教育需要制定明确的计划和目标,以帮助儿童在特定阶段达到预期的语言发展水平。
2. 引导性和全面性:语言教育需要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同时注重培养其语言、思维、情感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
3. 专门性和全面性:语言教育需要针对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采用专门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训练,同时还需要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全面性。
4. 独立性和渗透性:语言教育需要独立进行,同时需要渗透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游戏、交流、阅读等。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总目标是倾听、表述、早期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等,这些目标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身心特点进行具体化。
例如,对于3~6岁的学前儿童,应重点掌握母语口语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同时开始接触书面语言和文学作品的欣赏。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方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方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情感沟通法:通过与儿童的沟通交流,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注重与儿童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通过共同的互动与游戏,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兴趣。
2. 模仿法:提供一些简单明了的语言模式,引导儿童进行模仿。
例如,成人可以通过模仿儿童的语言,让他们产生对语言的兴趣和积极性。
3. 直接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通过直接教授语言知识和技能,帮助儿童学习语言。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唱歌、诗歌朗读等方式来教授儿童语音和词汇。
4.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来引导儿童学习语言。
游戏既能激发兴趣,又能提供语言使用的实践机会。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游戏,让儿童在游戏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
5. 讲故事法:通过讲故事来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
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方法,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儿童的个体差异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对学前语言教育的认识
对学前语言教育的认识
学前语言教育是指针对幼儿阶段(即3-6岁)的语言能力进行培养和发展的教育活动。
学前语言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为他们未来的语言发展奠定基础。
学前语言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学前语言教育,幼儿能够从小开始接触、理解和使用语言,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认知能力。
良好的语言能力有助于幼儿更好地与人沟通、与环境互动,并且对接下来的学习和未来的社交生活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学前语言教育的过程中,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是必不可少的。
家长应给予孩子充分的语言环境和语言刺激,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兴趣;幼儿园应提供丰富的语言教育资源和活动,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社会应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资源,为幼儿提供更广阔的语言学习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学前语言教育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的发展需求。
教育者应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游戏、歌曲、故事等有趣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此外,教育者应注意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教育的有效性和健康性。
总之,学前语言教育对于孩子的语言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非常重要。
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和资源的引导,我们能够帮助孩子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开更广阔的可能性。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1. 引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指对3-6岁的儿童进行语言学习和语言能力培养的过程。
在这个关键的成长阶段,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提供有效的语言教育对于其整个学习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性儿童语言发展在他们的认知和社交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儿童能够表达自己的需求、感受和想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起人际关系和友谊。
儿童早期的语言能力还与他们的读写能力以及学习成绩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提供良好的语言教育对儿童的整个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
3.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 - 培养儿童的听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 培养儿童的词汇量,丰富他们的词汇知识,并学会正确运用词汇; - 培养儿童的语法和句子构造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使用语法规则组织语言; - 提高儿童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 - 培养儿童的听力和听说的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 培养儿童的社交交往能力,使他们能够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互动和合作。
4.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策略。
以下列举了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和玩耍的方式来进行语言教学,增强儿童的兴趣和参与度。
- 故事讲解法: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培养儿童的听说能力和想象力。
- 歌曲教学法:通过唱歌的方式来进行语言教学,提高儿童的语感和语音发音能力。
- 角色扮演法:让儿童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真实情景来进行语言交流。
- 组织语言活动:组织各种语言活动,如说话比赛、写作比赛等,激发儿童的学习动力和竞争意识。
5.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学前儿童语言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合作。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为儿童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语音教育:教授儿童正确的发音和语音规则,以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语音系统。
2. 词汇教育:教授儿童一定数量的基础词汇,帮助他们扩大词汇量和理解力。
3. 语法教育:教授儿童基础的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帮助他们正确地构建语言表达。
4. 阅读教育:培养儿童阅读的兴趣和能力,通过阅读故事和图书让他们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5. 写作教育:教授儿童正确的书写技巧和写作方法,培养他们的书写能力和创造力。
6. 听力教育: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儿童对语言的听辨能力和理解能力。
7. 口语教育:通过练习对话和口语表达,培养儿童的口语交流能力。
8. 交流教育:培养儿童的交流能力,包括倾听他人,回应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等。
9. 文化教育:介绍儿童所属语言文化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理解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总的来说,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和交流能力,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社交提供良好的基础。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交流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让幼儿通过直接交流的方式掌握语言。
教师可以通过日常交流、提问、回答问题等方式来引导幼儿学习语言。
2. 情境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幼儿学习语言。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真实的情境,如购物、旅游等,让幼儿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语言。
3. 游戏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学习语言。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如猜谜语、唱歌、跳舞等,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
4. 模仿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让幼儿模仿教师或同龄人的语言行为。
教师可以通过模仿幼儿的语言行为,如说话语气、语调等,来引导幼儿学习语言。
5. 多媒体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来引导幼儿学习语言。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家园合作的方式,通过家长委员会、家园交流等方式来加强家园沟通,共同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幼儿的情感需求,通过温馨、关爱的教学方式来增强幼儿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口语训练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训练儿童的语言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语言。
其中包括直接教学法、模仿法、互动式教学法等。
2. 听力训练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训练儿童的听力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语言。
其中包括听音乐、听故事、听力练习等。
3. 记忆训练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训练儿童的记忆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其中包括反复记忆、联想记忆、记忆游戏等。
4. 绘画训练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训练儿童的绘画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语言。
其中包括绘画、手工制作等。
5. 游戏训练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
其中包括角色扮演、游戏互动、语音练习等。
以上方法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的。
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兴趣、能力等,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儿童的语言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题: 1.语言能力指的是个人使用语言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听说读写四项。
(√)
2.动物也有语言,我们日常说的所谓“莺声燕语”就是动物的语言。
(X)
3.思维活动,尤其是抽象思维活动,必须借助于语言,不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
(√)
4.人类的语言是分层装置的,靠组合、替换来运转。
(√)
5.语音是口头语言的物质载体,是人类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声音。
(X)
6.示范模仿法,是孩子重复或搬套教师示范的语句及其叙述程序,一般不需要孩子创新。
(X)
7.他人评价法客观性强、可信度较高,有利于优秀经验的及时分享与推广,所以应频繁进行。
(X)
8.“xx地区幼儿学说普通话与方言关系的调查”,通过收集幼儿学说普通话过程中存在的发音问题,以便今后的语言教育中加以重点突破,它属于跟踪调查。
(X)
9.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是被动接收知识和能力的,听到什么才有可能说出什么。
(X)
10.发出声音和独词句的出现是儿童学话中关键的两步。
(X)
11.重叠音出现是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重要现象,是婴儿说话所呈现特殊的“小儿语”式发音。
(√)
12.婴儿说多词句时,不流畅、重复是不正常的口吃现象,成人应及时纠正,以免影响以后的语言学习。
(X)
13.词汇量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标志之一,儿童智力水平较高,词汇量就越丰富。
(√)
14.识字也是幼儿的学习任务,幼儿园组织开展的早期阅读活动就是帮助幼儿获得识字经验,提高幼儿对文字的敏感程度。
(X)
15.在确定幼儿语言教育内容时,要把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语言教育内容的重点、难点在教育过程中给予突出与强调。
(√)
16.学前全语言教育是指通过加强字、词、句的传授,全面发展学前儿童听、说、读、前书写以及外语等的语言能力。
(X)
17.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可以让儿童的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也可以在绘画和手工活动时中,加进孩子喜闻乐见的儿歌等。
(√)
18.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品,首要的是审美价值,其次才是其他的认识价值、娱乐价值等。
(√)
19.教师在创设谈话情境时,应多用摆设,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启发引导幼儿进入谈话话题。
(X)
20.早期阅读主要是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期阅读和前期书写准备。
(√)
问答题: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任务,主要包括哪两大方面?答:主要包括:(1)进一步探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功能和作用①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和行为的社会化进程;②提高学前儿童的学习能力,促进其智力发展;③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兴趣;④学好口语,提高早期阅读能力,为学业成就和未来成功打好基础。
(2)解释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过程及现象,揭示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与教育规律,并运用规律来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
2.听说游戏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答:
3.鼓励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有哪几个基本方法可供参考?
4、简述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理论的主要内容。
5. 0至3岁学前儿童语法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6.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行为评价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得分评卷人
四、根据所给材料设计活动方案(共20分)
要求:1. 设计应符合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发展特点;
2. 任意选择一种活动类型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可提炼“材料2”主题设计谈话活动或听
说游戏方案,可围绕“材料2”设计讲述活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或早期阅读活动方案;
3. 方案结构完整,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
4。
按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列出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点。
材料 1 ;
中班儿童语言教育目标
第一,谈话活动。
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倾听别人谈话,不打断别人的话;乐意与同伴交流,
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能说普通话,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
不跑题;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抢着讲,不乱插嘴;继续学习交往语言,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第二,讲述活动。
养成先仔细观察,后表达讲述的习惯;逐步学会理解图片和情景中展示
的事件顺序;能主动地在集体面前讲述,声音响亮,句式完整;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实物、
图片和情景的内容;能积极地倾听别人的讲述内容,发现异同,并从中学习好的讲述方法。
第三,听说游戏。
在游戏中巩固练习发音,正确运用代词、方位词、副词、动词、连词和介词
等;能说简单而完整的合成句:能听懂并理解多重游戏规则;学习较迅速地领悟游戏中的语言
规则,并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
22 64
第四,文学作品学习活动。
喜欢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主动积极地参加文学活动;知道文
学作品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的不同,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
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能运用较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理解;能根据文
学作品提供的线索,扩展想象,仿编或续编一个情节或一个画面。
第五,早期阅读。
能仔细观察图画书画面的人物情节、看懂单页多幅的儿童图画书的内
容,增强预知故事情节发展和结局的能力;懂得爱护图书,知道图书的构成,有兴趣模仿制作图
画书;在阅读过程中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汉字认读的规律,并有主动探索汉字的愿望;喜欢
描画图形,尝试用有趣的方式练习汉字的笔画。
材料 2 :
给妈妈的信
小蜗牛有一个好朋友乌龟,他们每天都在大树下一起玩。
有一天,小蜗牛来到大树下,看见乌龟正在写信。
小蜗牛奇怪地问:“你在给谁写信?”
“给我妈妈写信。
”乌龟抬起头,望着自己家的方向,心里甜甜的。
“给自己的妈妈写信?”小蜗牛更奇怪了,他又问:“信里写了些什么呀?”
“哦,写着我想对妈妈说的话。
”乌龟笑着说,“你帮我送去好吗?”
小蜗牛带上信出发了,走了好久才来到乌龟妈妈那里。
乌龟妈妈看了信,亲热地搂住小蜗
牛,说:“谢谢你给我带来的信,请你告诉小乌龟,我也很爱他。
”
小蜗牛心想:“妈妈收到孩子的信,会那么高兴,我也要给自己妈妈写信。
”回到大树下,小
蜗牛给自己的妈妈写信。
小蜗牛还不会写字,他想了一想,画了一幅画。
可是,让谁去送这封信呢?
小蜗牛决定自己去送。
他走啊走,走啊走,走过大树,走过小桥,来到自己家。
“妈妈,我回
来了。
我给你送来了一封信。
”
“谁的信呀?’妈妈接过信,奇怪地问。
“我呀! 是我给你的信,你猜猜信里写了什么?”小蜗牛着急地说。
妈妈看了信,亲热地搂住小蜗牛说:“哦,我的宝贝,谢谢你给我的信。
”
“你知道我的信里写的是什么吗?”小蜗牛问妈妈。
妈妈和小蜗牛一起看信,说:“你瞧,信上的小蜗牛趴在妈妈的耳朵边,正在说‘妈妈,我爱
你!’信上还画着好多爱心呢。
我们一起来数数,一、二、三⋯⋯哟,数都数不清。
”小蜗牛搂着妈妈,心里甜甜的。
妈妈也亲热地搂着小蜗牛,心里暖暖的。
22 6 5。